為啥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有依據嗎?
我國民間流傳著這麼一句話:「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意思是說,人活到七十三歲或者八十四歲這兩個年齡,是十分危險的。「躲」過去了,還會有好幾年的「陽壽」;「躲」不過去,只好壽終正寢。古人認為活到這兩個年紀的老人,是最容易被老天收走的。至於原因則是相當封建迷信了:因為孔子活了73歲,孟子活了84歲。
深受儒家思想浸染的祖先們,認為聖人孔子和亞聖孟子都不能活過這兩個年齡,那麼作為他們的後人,我們也就沒有資格超越聖人。
並且奇妙的是,也確實有很多老人正是去世在這兩個年紀。因此這句沒有什麼科學依據的話就被流傳了下來,直到今天老人們還總是在念叨。
這句看似迷信的老話,事實上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畢竟古人也不是隨口胡說,而因為的確有很多這樣的例子,73歲和84歲去世的老人比同年齡段的其他年紀多出不少。為什麼?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人類的生命活動存在周期性,大約為11年一周期,其中會有相應的高潮和低谷,而73和84恰好處於兩個周期的末尾,正是那輪周期中最為低谷的階段。
事實上,95歲也是另一個低谷,但是由於活到95歲的老人實在太少,因此很少提及。
想要健康長壽,日常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多喝水、常喝茶水
水是長壽的第一要素,是最好的治病良藥。
很多疾病是由於攝入水不足引起的。一旦不能及時補水,很容易造成中老年人皮膚乾燥以及排泄不暢、便秘等現象。易出現脫水、中暑,對於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因為缺水造成的血液濃稠將間接導致心梗、腦梗的發生。
即使是一般的健康人群,也需要養成勤飲水的好習慣,並且多喝茶水對於健康長壽非常有益。
除了傳統的綠茶、紅茶、普洱茶等,草藥茶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有益身體健康,如蒲公英根、刺玫花、胎菊花、桂花等等。
可以用蒲公英根和刺玫花,按照7:1的比例,搭配成蒲公英刺玫茶,每日泡水代茶飲,可以很好的護肝排毒,疏肝解郁,養胃暖胃。
蒲公英和刺玫花都是葯食兩用的植物,蒲公英入肝、胃經,可幫助肝臟排毒解毒,促進其自我修復,具有廣譜抗菌的作用,還能激發機體的免疫功能,達到利膽和保肝的作用。
刺玫花有「解郁聖葯」的美稱,是「急脾氣」的「滅火器」,它具有疏肝理氣、解郁、活血散淤的功效,還可以滋養心脈,養胃、治胃痛,一起搭配非常適合作為日常茶飲。
GIF
二:飲食清淡、全面
多吃青菜,少油、少鹽飲食,適當吃肉類,補充蛋白質。
身體需要7大類營養素來維持健康生命,其中礦物質、維生素和膳食纖維主要來源於青菜中,多吃些蔬菜補充營養。
生活中,歐米伽-3脂肪酸主要來源於深海魚、胡麻仁油、核桃油等。所以,做菜的時候加點這類的食用油,或者是每周吃1-2吃深海魚,非常有益健康。
三:每天笑一笑、大笑
笑能增加血液和唾液中的抗體及免疫細胞的數目,還能讓副交感神經興奮,降低腎上腺素水平,緩解疲勞。笑能增加心臟血流量,促進血液循環,減少心臟病的發作。
微笑能降低皮質醇等壓力激素的水平,不僅能降血壓,還能減輕其對大腦海馬區(主管記憶)神經元的損傷,增強記憶力。還可以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減少壓力激素的釋放,從而起到抵禦癌症的作用。
四:細嚼慢咽
有調查證明,吃飯老是囫圇吞棗的人,患胃癌的幾率比較高。
而多咀嚼可以減少食物對消化道的負擔,降低患胃腸道癌症風險。
此外,美國喬治亞大學實驗發現,唾液有很強的「滅毒」作用,能讓導致肝癌的罪魁禍首黃曲霉素的毒性,在30秒內幾乎完全消失。
因此,按照一秒鐘咀嚼一次來計算,一口飯最好嚼30次。
五:可以說大部分的病都與心理原因有關,人一生氣,血液流動就滿,容易形成腫瘤或血栓。遇到事情時,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多開心,少生氣,有問題時,積極配合治療,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心情好了,疾病自然就躲得你遠遠的
但不管怎麼說,我們還是要理性看待,一個人壽命的長短不是一句話能左右的,我們也不應該讓老人承擔這種壓力,應該幫助老人以平和的心態度過這兩個年紀;再者,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疾病被攻克,人類的平均壽命會穩步提升的;目前來說,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長壽老人,90歲以上的也有很多,因此,大家不要過於在意這句古老的說法,主要是心態,人活一輩子,關鍵在自己;
「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這是一句流傳依舊的老話。
古人認為活到這兩個年紀的老人,是最容易被老天收走的。至於原因則是相當封建迷信了:因為孔子活了73歲,孟子活了84歲。
深受儒家思想浸染的祖先們,認為聖人孔子和亞聖孟子都不能活過這兩個年齡,那麼作為他們的後人,我們也就沒有資格超越聖人。
並且奇妙的是,也確實有很多老人正是去世在這兩個年紀。因此這句沒有什麼科學依據的話就被流傳了下來,直到今天老人們還總是在念叨。
這句看似迷信的老話,事實上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畢竟古人也不是隨口胡說,而因為的確有很多這樣的例子,73歲和84歲去世的老人比同年齡段的其他年紀多出不少。為什麼?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人類的生命活動存在周期性,大約為11年一周期,其中會有相應的高潮和低谷,而73和84恰好處於兩個周期的末尾,正是那輪周期中最為低谷的階段。
事實上,95歲也是另一個低谷,但是由於活到95歲的老人實在太少,因此很少提及。
想要健康長壽,日常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多喝水、常喝茶水
水是長壽的第一要素,是最好的治病良藥。
很多疾病是由於攝入水不足引起的。一旦不能及時補水,很容易造成中老年人皮膚乾燥以及排泄不暢、便秘等現象。易出現脫水、中暑,對於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因為缺水造成的血液濃稠將間接導致心梗、腦梗的發生。
即使是一般的健康人群,也需要養成勤飲水的好習慣,並且多喝茶水對於健康長壽非常有益。
除了傳統的綠茶、紅茶、普洱茶等,草藥茶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有益身體健康,如蒲公英根、刺玫花、胎菊花、桂花等等。
可以用蒲公英根和刺玫花,按照7:1的比例,搭配成蒲公英刺玫茶,每日泡水代茶飲,可以很好的護肝排毒,疏肝解郁,養胃暖胃。
蒲公英和刺玫花都是葯食兩用的植物,蒲公英入肝、胃經,可幫助肝臟排毒解毒,促進其自我修復,具有廣譜抗菌的作用,還能激發機體的免疫功能,達到利膽和保肝的作用。
刺玫花有「解郁聖葯」的美稱,是「急脾氣」的「滅火器」,它具有疏肝理氣、解郁、活血散淤的功效,還可以滋養心脈,養胃、治胃痛,一起搭配非常適合作為日常茶飲。
二:飲食清淡、全面
多吃青菜,少油、少鹽飲食,適當吃肉類,補充蛋白質。
身體需要7大類營養素來維持健康生命,其中礦物質、維生素和膳食纖維主要來源於青菜中,多吃些蔬菜補充營養。
一方面減少油脂攝入,預防肥胖;另一方面減少鈉攝入,預防更多水分去調節電解質平衡,也可緩解皮膚衰老。
吃肉類,補充蛋白質,每天人需要蛋白質攝入來維持身體各項機能,若長期蛋白質攝入不足會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面部黯淡無光!
補充了蛋白質,同時也要補充脂肪,建議補充不飽和脂肪酸,歐米伽-3脂肪酸是人體需要必須不飽和脂肪酸,必須從食物中攝取,而且歐米伽-3脂肪酸補充更有益於心血管健康。
大量實驗證明,飲食中歐米伽-3脂肪酸攝入過少、歐米伽-6脂肪酸攝入過多,兩者失衡是誘發、心血管病等慢性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生活中,歐米伽-3脂肪酸主要來源於深海魚、胡麻仁油、核桃油等。所以,做菜的時候加點這類的食用油,或者是每周吃1-2吃深海魚,非常有益健康。
三:每天笑一笑、大笑
您知道嗎?大笑竟然也是一種長壽葯。美國韋恩州立大學研究發現,愛笑的人平均年齡是79.9歲,比美國人均壽命多兩歲,而不愛笑的人平均壽命只有72.9歲。
笑能增加血液和唾液中的抗體及免疫細胞的數目,還能讓副交感神經興奮,降低腎上腺素水平,緩解疲勞。笑能增加心臟血流量,促進血液循環,減少心臟病的發作。
微笑能降低皮質醇等壓力激素的水平,不僅能降血壓,還能減輕其對大腦海馬區(主管記憶)神經元的損傷,增強記憶力。還可以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減少壓力激素的釋放,從而起到抵禦癌症的作用。
四:細嚼慢咽
沒想到吧,還有一種長壽葯竟然是咀嚼,準確地說,是一口飯要嚼30次,吃飯的時候提醒自己細嚼慢咽就行了。
有調查證明,吃飯老是囫圇吞棗的人,患胃癌的幾率比較高。
而多咀嚼可以減少食物對消化道的負擔,降低患胃腸道癌症風險。
此外,美國喬治亞大學實驗發現,唾液有很強的「滅毒」作用,能讓導致肝癌的罪魁禍首黃曲霉素的毒性,在30秒內幾乎完全消失。
因此,按照一秒鐘咀嚼一次來計算,一口飯最好嚼30次。
五:心態要好,少生3氣
唐祖宣認為,精神穩定樂觀,神思就穩定;神思穩定,氣血就平和;氣血平和,就有利於保護臟腑功能;臟腑功能正常,人就遠離疾病和衰老。平時最好做到3不生。
1:不生餒氣
人生不會都一帆風順,不要一遇到逆境就悲觀嘆氣,失去信心,這樣氣泄則氣衰,氣衰就心竭,心竭則身亡。尤其是老年人,要老有所為,歡愉開朗,享受生活,頤享天年。
2:不生悶氣
悶氣在胸,鬱鬱寡歡,不思飲食,胸悶氣短,有氣無力,危害很大。所以不論男女老少,都不要生悶氣。
3:不生怨氣
工作和生活中難免有各種矛盾,對於不順心的事,不要怨氣連天。怨氣積壓日久,最容易損傷神氣和肺氣。人應該活的坦蕩一些。
六:每周運動,走路快而穩
腿是人體的「第二心臟」,走路「快而穩」意味著肌肉強健,身體平衡能力好,血液運行順暢、大腦功能等。
而快走能提高人體的新陳代謝,消耗多餘的脂肪,降低壞膽固醇濃度,促進血液循環。同時,快走能延緩衰老,預防老年痴獃等疾病。
也有研究指出,每天堅持行走1英里,在20分鐘內走完,對乳腺癌、前列腺癌、腸癌的治療都有明顯益處,最高可降低50%的死亡風險。
一、孔子活到了73歲,孟子活到了84歲
首先,這句俚語與孔子、孟子兩位儒家聖人有關。
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死於公元前479年,按中國人習慣的虛歲算,一共活了73歲。
孟子生於公元前372年,死於公元前289年,同樣按虛歲,一共活了84歲。
儒家作為中國封建社會中影響最大的流派,具有很高的社會地位,而孔子、孟子作為聖人、亞聖,同樣在儒家地位悠然,所以連兩位聖人都沒有度過七十三歲和八十四歲這兩道坎,一般人想度過就更不容易了。
二、高齡老人多不記得自己的真實生日實際上俚語的形成,總是受到所在社會思想文化的渲染所產生的,但是俚語背後總是會存在一個自然規律或者現實依據。
這句俚語的現實依據就是:在中國能活到七十三、八十四的人很少,而大部分活到七十三、八十四的人都記不太清自己的生日。(仔細分析,確實很搞笑)
過去七、八十歲的老人年又沒有身份證件能夠證明,大部分人不確定自己生日。這是事實,真的有好多老人不記得自己的生日,一來是父母就沒告訴他詳細的生日,二來年歲大了,記不清楚了。
所以人們就將其他歲數去世的事情忽略了,但是七十三歲、八十四歲就被人們刻意加深印象,記了下來。
三、千年「魔咒」帶來的心理壓力如此代代相傳所流傳的」魔咒「漸漸深入人心,就會影響當事者的心態,比如說,72歲、83歲的老人就會有一點恐懼心理,產生了心病,時間一長,必會導致身體的其他病患。
四、從命理角度來講七十三歲、八十四歲分別是一個人的第六、第七個本命年。
七十三之所以是第六個本命年,是因為中國虛歲、周歲混合記歲的現象之下所存在的模糊之處。
舉個例子就是:1942年出生的人今年多少歲?這個問題大家可以算一下。
估計會有兩個答案吧?一個人生辰八字是由天乾和地支組合形成的,而天干與地支都是有自身的五行屬性的。
本命年的地支與生辰八字中的年柱地支相同,也就是犯太歲。就從命理解釋這個問題的核心所在。
舉一個例子:一個人的公曆生日是:1972年5月18日早上10點24分。
他的生辰八字是:壬子年乙巳月己酉日己巳時。
那麼1996年丙子年是這個人24歲本命年。
「本命年犯太歲,太歲當頭坐,無喜必有禍」的俗語就是對本命年最合理的解釋。
最後總結「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是從多個方面形成的一句俚語。
」家有一老 勝似一寶「,希望大家在兼顧事業、家庭的同時,抽出時間來關懷家裡的」寶「,能夠讓他們一直保持好的心態,「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這句俚語也就沒什麼意義了。
這句話從老前輩一直流傳至今,大概是,過去醫療條件和生活條件不太好,很難有長壽的,一般活到六十歲就是滿一甲子,那怕你活到五十九歲象諸葛亮一樣,都是短命而亡,非得活到六十歲才是長壽有福之人,活到七十二又多一輪(十二年為一輪)到了七十三又多了一年,到了八十四歲又多活了兩輪,說明在過去已是長長壽之人了,即使閻王不收也不行了
七加三剛好十的滿數,八加四是一輪的滿數,在過去大多數人都認為事沒有十全十美之人,到了七十三或八十四,即使沒有死,也要害一場大病來應驗此話,農村還果真多數人都是這樣,所以越傳越真,這些都是沒有科學根據的,不必太當真,現在醫療生活水平提高了,農村活八九十歲多了,那句話也不靈了,最後!祝福天下老人永遠健康長壽!
俗話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這句話最初的起源就是至聖孔子活到了七十三歲去世,亞聖孟子活到了八十四歲去世,因為中國古代封建倡導儒學,又因為儒家的兩位大德都以高齡去世,所以這兩句話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其實在古代人的壽命並沒有今天這麼長,七十歲已是高壽,因為在古代有很多局限性首先就是醫療條件並不像今天這麼發達,今天人感冒打個針或許第二天就好了,而在古代感冒或許得等十天半個月,稍微重一點的甚至留下後遺症;另外就是古代是封建社會,封建時期人治社會,苛捐雜稅數不勝數,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講「苛政猛於虎」老百姓吃飯有時都成問題,詩云「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講的就是苛政,多麼慘痛啊!有時還會碰上戰亂,老百姓無家可歸甚至被抓去服役,詩云「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講的就是這個戰亂。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隨心所不逾矩」這句話就說明在哪個時期七十歲的的確確是高壽了。像在古代還有許多的天災,人的生命財產沒有受到太大的重視這個也是導致人均壽命下降的原因。第二就是今天的科學研究發現人的壽命每十一年一個周期,七十三歲與八十四歲都是出於一個周期的末期,研究發現這兩個年齡段是一個人抵抗力比較低的的一個年齡段,人總是說七十三,八十四是一大關這個話也是不無道理因為這個的的確確和今天的科學研究是能對的上的。自古以來,中國是個講道理的國家,任何事情,任何俗語都不會空穴來風,解釋了「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我們就可以發現很多俗語都是有依據的,而且深入一下也可以知道其中是有許多傳奇色彩的。謝@春暖花開226042563和@崢嶸歲月71669二友誠邀!這「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的問題同我已回答的「為什麼說:七十三,八十四,是老人的兩道坎」問答差不多!這種爭議問題由於本人懂得太少!別人說我胡說八道亂寫,不好意思!請看其它大神的回答吧!謝謝!
如果你們真要看我的回答!??????我又來胡說八道吧!
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
?胡說:
一道:封建思想,民間傳說,無法考證。
?胡說:
二道:時代在進步,醫學在發展,人的壽命不會短。
?胡說:?
三道:身體好,多運動,勤鍛煉。
?胡說:
四道:心態好!吃得飽!睡得香!
?胡說:
五道:生活有規律,營養要補償,多喝水,少飲酒,戒煙不染毒。
?胡說:
六道:喝的是原生態,吃的是無公害,穿的是防輻射,住的是無甲醛。
?胡說:
七道:小時不懂事,老時裝不懂,如龜行步慢靠攏,百事不愁樂相擁。
?胡說:
八道:好好活,天天念,能活百歲真能幹。心要平,氣少生,等著白髮又轉青,七十三,八十四,閻王拉你都不去!
(我只是胡說八道!請勿亂噴!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和你說一個故事吧,我的外公是村裡的八大仙,今年八十四歲剛過世。他今年過完春節,就安排了所有遺囑後事,他說八十四他一定過不去這個檻。
突然有一天,平時從來不抱小孩的外公,把我們家裡所有的小孩都叫過來抱了一遍,連養的小狗也抱了一遍。然後後一天他出門的時候,就被一個剛出幼兒園的小孩撞摔倒,幼兒園的老師沒看住,導致我的外公腿粉碎性骨折。
醫生檢查說要動手術,說只用打釘子,小手術問題不大。我外公說如果這次撐不住,就沒戲了,但是因為粉碎性骨折,他不願意就一直躺醫院,所以還是動了手術。然而術後反應特別嚴重,導致進入昏迷狀態,醫生說藥石無靈,撐不過一天,儘快準備後事。這個時候詭異的事就來了,去打準備的遺照,去的四家列印店要麼斷電,要麼正準備打電腦出問題,唯一打出來的一家,出現了紅色和黑色相間的照片,於是趕緊不敢打了。我回家的時候,平時對我特別好的狗,突然對我亂叫,一直叫不停,我讓它不要亂叫正心煩呢,它突然跑過來咬我一口,鮮血直流,第二天我去打狂犬疫苗。我的外婆非常淡定,說他撐不住的,他晚上已經來見我最後一面了,但什麼也沒說。而我四姨,我外公的四女兒,因為很小就去新加坡打工定居外國,聽到消息立馬買票回來見外公最後一面。外公一直沒有斷氣,直到凌晨四點鐘四姨飛機剛抵達上海,還在轉機沒到武漢,外公撐不住離世。
從來不信神佛,但有些事,還是不去論到底存在與否吧。
謝謝相邀。
為啥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說的是和古人的兩聖有關。
1、孔子(公元前551年一公元前479年),按中國人的虛歲算,共活了73歲。
2、孟子(公元前372年一公元前289年),按中國人的虛歲算,共活了84歲。
兩位聖人設了兩道坎,而閻王爺也自然要把關了。
關於這句話說件關於我奶奶的事吧,我奶奶是位虔誠的天主教徒,數十年如一日風雨無阻去做禮拜,她雖不識字,但依舊努力用家鄉話按經書上所寫誦讀禱告,祈求她的主保佑家人平安,健康,也積極的利用她掌握的中藥方子幫助著四鄉八鄰,從不要求回報。在她七十三歲那年,她毫無徵兆的病倒了,並且己經到了瀕死的邊緣。獲知消息的家人都匆匆的趕回了家鄉,來到她床前,只見氣若遊絲的她,雙手緊抱十字架,吃力的把眼晴偏向我那尚未成家的小叔叔,滿滿的都是擔憂和牽掛。我心若刀絞,把我那剛滿月的女兒放在她身邊,她的眼睛竟漸浙有了光彩,吃力的挪動一隻手輕撫她的曾孫女。令人驚喜的是,自這以後她竟漸漸好轉了,未逾一月康復自如。
十數年過去了,這年奶奶八十四,當年的十月初,我回家看望她,陪著她到菜園裡剪瓜藤,不經意間我看見她蒼老的雙手長了不少的小紅疙瘩,她說是長漆瘡了(漆樹汁液過敏),用杉樹皮煮水泡泡就好了,又說這幾天頭有點昏昏沉沉的。我對她說可能是感冒了,下午我陪你去看看醫生吧。
由於奶奶堅持要一個人去,我只好做罷。到下午回來,奶奶嘴裡一直念叨「七十三,八十四,再不死沒意思,該走了」,我心頭一沉,趕緊安慰她沒事的,你且好著呢,我還準備給你過百歲生日呢。事後才得知,原來七十三歲的老村醫在給奶奶診療時,問了奶奶的年齡,就半開玩笑對她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收自己去,老太太,我們隨時都應該走了」。
幾天後,我回到了工作的地方,沒想到這竟是最後一別。大約過了十天不到,我便收到噩耗,奶奶己卧病不起,短短几天便撒手回歸,聞訊我縱有萬般不舍,也只惟涕淚自流。
如今奶奶與我們天人永隔,長眠青山,我常在夜深人靜的時侯思念著奶奶,思念著那些永遠離我而去的親人。人生最遺憾的事,莫過於子欲養,而親不待,珍惜我們與親人這短短不過數十載的緣份吧,也祝天下老人健康長壽,平安幸福。
人生充滿了關口,不同的性別,不同的年齡就會遇到不同的關口,七十三和八十四都是男人的關口,是生命的關口,做人不容易啊,想要生存,想要取得大的成就,則必須要衝破這些命運的關口才可以,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做到的。
七十三孔子關史書上記載,孔子就是火到了七十三歲死的,所以後代人文都認為這是一個壽命的關口。
八十四孟子關儒家的後起之秀孟子,最終活到了八十四歲而終,後人則將八十四歲稱作是「孟子關」。
三十三韓信關除了七十三和八十四歲以外,還有一個更加兇殘的關口,就是「三十三韓信關」,很多偉大的人物都沒有過了這一關,相傳一代軍事家韓信就是三十三歲死的,伍子胥也沒有度過此關,也死在了三十三歲這一年,不光中國,外國也是這樣,耶穌和亞歷山大大帝都是在三十三歲這年死的,所以,男人過到三十三歲這一年要格外的小心謹慎。
推薦閱讀:
※上聯:春夏秋去冬又來,下聯怎麼對?
※如何看待「將軍孤墳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這句話?
※上聯:水是命,怎麼對下聯?
※金庸在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如何?
※此草書毛病在何處,請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