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術館不可以放音樂?
紀錄片《木心物語》里,木心說,想像中,木心美術館應該是一個一個的盒子,每個盒子展覽著不同的作品,放著不同的貝多芬......陳丹青說木心是老了講孩子氣的話,沒有一個美術館放音樂的。百度了一下,沒有看到這種說法啊,求教。
謝邀。支持 @劉斯坦和 @陳諾的回答。
美術館是否可以播放背景音樂一事,顯然陳丹青與木心的看法各異,也都有道理。陳丹青堅持現代主義的論調,這從其作品和諸多訪談錄像中都能看出,認為美術館的功能僅是陳列、展示美術作品,並應排除一切可能會影響陳列、展示的元素。木心的設想則是超前的,但又是古典且保守的,他或希望將木心美術館打造成一座有機的展覽空間,注入他自己的靈魂和個性。
對於這一具體事件,大家都忽略了一個基本事實,即木心美術館並不是一座傳統意義上的美術館,而是木心的一件整體藝術作品,其中包括木心的繪畫、文學、他喜歡的音樂及美術作品、他的美學理論甚至他的骨灰。
木心美術館近景
在木心的想像中,木心美術館應該由很多小盒子組成,每個盒子里收藏他不同的作品,播放不同的貝多芬的音樂。讓觀眾聽著音樂,從一個盒子里走到另一個盒子里。——《木心物語》旁白
從上述引文,我們不難看出木心所設想的並不是一座傳統意義上的美術館,而是一場「永不落幕」的木心藝術展,更是一件整體藝術作品。美術館建築本身就是這件作品的一部分,是木心其人的外化形象。一切置入木心美術館的作品和特展,與木心喜愛的音樂、文字及他的美術作品碰撞後,就轉變成一種被木心所闡釋、加註過的藝術作品。直白地說,木心美術館是一座具有人性的藝術展示機器,與傳統美術館不同,它並不直接呈現藝術作品,而展示藝術作品同木心的對話。木心或因這座美術館,永久地活著。
木心描繪的這種形象是很具體的。每一個盒子播放不同的樂曲,因此也就有了不同的情緒和氛圍,再把美術作品置於其間,觀眾進來參觀就不免受音樂和氛圍的干擾,體驗到有別於白立方中的觀展感受。而這種獨特的感受,又正是木心其人強加於觀眾的,所以我們說在此展示的作品儼然是被木心加註、闡釋了的。
木心繪畫——木心最具特色的微型翻印畫
可惜的是,這一設想最終未能實現。作為館長的陳丹青並沒有履行木心的遺願,也就如紀錄片中所述:「木心太浪漫了,不可以的,沒有美術館放音樂的」。但在美術館特展的策展環節,如最近的展覽《湯顯祖與莎士比亞》中,我們能看見策展團隊仍根據木心文字作品中提過的內容,以木心的觀點為出發點策劃特展。這就很好看了,雖然缺少了音樂這層註腳,但還延續著木心的精神。而這種延續能持續多久,我們不得而知。
但談音樂與美術館的關係,陳丹青的作法並無問題。若我們不清除一切有礙作品表達的元素,作品就會受到干擾。音樂是對美術作品的加註,也是限制。它會讓觀眾進入相對預設的情緒中,也因此在加重某一藝術體驗的同時,減少了作品激發觀眾不同思緒的可能性。不管是對木心美術作品的理解,還是對其他特展展出作品的感受,都會被局限在由策展人預先劃定的區域內。到底是把木心其人其作擺在檯面上讓人觀察體悟,還是儘可能地置入木心的靈魂和思想,這是館長陳丹青需要再三思考的問題。
如果我們站在陳丹青的角度思考,我想他的作法是對的,也是不容置疑的,即使那句話說的過於武斷。雖然我們無法感受到音樂與美術的合奏,但在策展環節保留的內容無疑是對木心遺願的遵從。開館至今的三個特展,幾乎都是從木心的視角來整理與其有關的藝術、文化作品,這是木心美術館的特色與重心。他們做到了。
木心美術館 - 繪畫館
尚諾50年後,我們再來看木心美術館,幾乎能想像出「木心」二字已淪為美術館的註腳,成為這座美術館歷史中的一幅有趣生動的序幕。原本作為固定展館的木心作品展也有可能被縮減。而木心的遺志也定將在時間長河裡,被後人不斷地誤讀、改寫、重現,它將融化成一個簡單的標語,或是為藝術而生,或就是藝術二字。
木心已逝,因此他無法左右後人對其遺願的篡改。但他的設想提醒在世的我們,或許在美術館裡,在自己的展廳里播放音樂並不是一樁壞事。近年來,聲音藝術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我想在不久的將來,美術和音樂,畫面和音響以及流淌其間的文字和觀念終將合為一體,他們不再合謀殺害那個潛藏在我們內心的音樂家。
補充的話:
《木心美術館特輯》一書,刊載了展館開幕式眾嘉賓的發言稿,館長陳丹青在《尼采與木心》特展策划過程中的心得感悟,以及幾篇有關木心藝術、文學生涯的研究論文,對木心美術館有研究興趣的讀者值得購買。
如果想了解陳丹青對木心美術館的寄託與耕耘,可以參看這部《號外》紀錄片。其中我們能讀出作為一名美術館館長在處理具體展覽問題時的兩難權衡。陳丹青舉步維艱,但也盡心儘力地做好每一件事,令人敬佩。
還是那句老話,木心是很古典的人,標準的old school,非陳丹青這樣的年輕人所能理解。陳丹青雖努力的顯得很old school,但畢竟是當代人…反倒覺得木心孩子氣,我看著也是捉急
木心的這個說法不是什麼不得了的事情,在他的語境里,藝術品本就是生活必需品,家裡掛的到處都是,每個房間放不同風格的藏品或創作,放不同的音樂,這是很自然的設想,我不知道他有過這個想法,但我聽說了,很有共鳴,不由得也憧憬了起來…只是我家沒那麼房間可以折騰罷了
那麼如果換成19世紀的貴族呢?是不是就順理成章了。家裡那麼多房間,都要掛畫的,一個房間一個風格,門一開,配好的音樂響起來,這是很美好的對日常生活的設想。
陳丹青的出發點是很現代的,藝術品從貴族的家裡走出來了,進入到美術館,欣賞藝術品不再屬於日常生活,而是成了一件需要額外去做的,充滿了儀式感的事情,那音樂就不合時宜了。儀式感,就是要特事特辦,在一段時間內只專註這一件事。而日常生活的節奏,是時不時的看兩眼,隨手拿起來把玩,那有點音樂不是很好?
所以陳丹青其實沒有領會這個貴族氣質,還連連否認說美術館哪有放音樂的,顯得對美術充滿了敬畏和儀式感。他說的當然是對的,但沒有達到木心那個境界,木心期待的,顯然並不是一個充滿儀式感的現代美術館,而是一個很私人,就像請人來自己家玩玩看看的那種家庭美術館,類似於,某某某來我家看看我新買的畫冊吧這樣,不放點音樂,怎麼行?
後面 @董卓瑤 和 @陳諾 都從當代的視角展開了,也是一個很好的角度,使用耳機,就能為具體的藝術品搭配音樂,我遇到過莫奈的畫講解器會放德彪西當背景音,去新天鵝堡講解器會放羅恩格林,都是很完美的搭配我把這個問題抽象化變成「欣賞藝術品的時候聲音的必要性」,撇開一些比較無聊的太吵了放的效果不好,每個人的喜好和對藝術品的體驗不同,不知道放什麼音樂之類的觀點不做討論。
看到這個問題第一反應是,Gesamtkunstwerk這個概念陳丹青應該知道吧?在這個問題下面有很多人回答了美術作品和音樂的結合了,有哪些美術作品和音樂之間存在絕妙呼應? - 藝術 - 知乎。我相信在欣賞美術作品的時候相關的音樂是能夠增強藝術整體性體驗的,尤其是很多藝術作品強調調動觀眾的情感,而這個時候音樂能夠幫助營造出情感的氛圍來。
以及,在美國和歐洲的大部分博物館都是有租audio tour的,也就是參觀者戴上耳機跟著錄音來進行遊覽和欣賞作品。大部分的audio tour的解說前後都會有一小段空白背景樂,非常適合帶觀眾進入欣賞氛圍,而且隔絕了博物館的喧鬧。我相信這個配樂的選擇是有意為之的。
最後,說一件我印象很深的作品。在西雅圖美術館的時候有一個類似於「duchamp"s legacy」的展,除了黃金馬桶之外我最喜歡的還是一個小木盒子,安靜的放在展覽台上面,你走近了才能聽到咚咚duangduang的聲音,作品的本意在於把製作盒子時候的聲音錄下來,觀眾欣賞的時候可以聽製作的聲音來結合成品進行欣賞,我足足聽了十分鐘。
所以就算美術館不放音樂,我也建議你在Robert Raushenberg的「white painting」面前自行聆聽4"33""。
就音樂和博物館展覽的關係,可能會有以下幾種情況:
1.假定博物館收藏了一段音樂,而這段音樂需要在展覽中出現的時候,就需要用「播放」作為展示手段。從展覽的角度,這類音樂的性質是作為藏品及展品的音樂。一些音樂家的紀念館和紀念展覽常常會出現,譬如廣州市藝術博物館的馬思聰紀念展、冼星海紀念館等。當然播放形式可以是多樣的,譬如在一定區域內公共播放,或者在固定地點使用耳機來較為私密的播放。
2.假定博物館展出了一件樂器,希望觀眾了解這件樂器的功用——演奏,為了給觀眾一個較為直觀的印象,就會選擇播放一段使用這件樂器或者同類樂器演奏的音樂。從展覽的角度,這類音樂的性質是作為展項的音樂,相對於1來說,音樂並不是博物館的收藏。一些歷史文化類展覽時常選擇這種手段來展示編鐘、編磬的演奏效果,各位知友多有提及,所以不贅述。
3.假定博物館認為音樂可以有效的營造出一種有益於理解展覽的氛圍,則也會選擇在展覽中播放音樂。從展覽的角度,這類音樂的性質是作為背景的音樂。上海世博會各個展館幾乎都選擇了播放背景音樂用來營造氛圍(雖然世博會展館不是博物館,但是鑒於世博會和博物館展覽的密切聯繫,姑且用作舉例);韓國國家博物館在書畫的展示中,也選擇了播放背景音樂來營造氣氛;故宮博物院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一些展覽中,播放過背景音樂;鴉片戰爭博物館專門錄製了漁歌作為虎門漁業部分的背景音樂;而南京博物館在數字展廳和老照片展廳均使用了背景音樂
但是這種方式並未得到博物館界的一致認同。一般來說,對博物館持有聖殿、聖地心態的博物館(畢竟聖殿和聖地是近代博物館的前身之一),對物在展覽中的主體地位非常重視,認為背景音樂會干擾觀眾對藏品的閱讀,這點 @劉斯坦 的答案分析得很透徹了。而一些觀點比較現代的博物館,不僅僅利用背景音樂營造氛圍,還希望能夠緩解觀眾參觀博物館的精神疲勞,甚至來影響展覽的節奏。
4.還有一種情況,博物館會主動播放音樂把觀眾從展覽環境中「扯出來」。大家如果在一座博物館裡參觀到快閉館的時候,就很容易發現這一現象。對於展覽來說,這類音樂的性質是作為工具的音樂,意在引起觀眾的注意。
5.我個人覺得,展覽用不用音樂,特別是3這種情況,乃是存乎一心的事兒,並沒有一定之規可循。陳丹青要麼不太了解展覽(至少是沒做功課信口一說),要麼對於博物館美術館展覽的神聖性過於尊崇了。突然想起之前採訪陳丹青的一篇文章「為什麼不可以在畫展上跳現代舞?」,在討論「不可以」的時候,或許這個「不可以」會變成之後新的可能、新的創造。
陳丹青:為什麼不可以在畫展上跳現代舞 - 南瓜視業 - 騰訊視頻視頻
木心曾經建議陳向宏,將來在他的美術館裡,每個房間里播放莫扎特貝多芬的音樂。陳丹青反對:「怎麼可以在美術館放音樂呢?木心老了,講孩子氣的話……」
最近,在陳丹青自己的個展展廳,不但放音樂,還跳起了現代舞。
2016年3月26日至5月7日,北京中國油畫院為陳丹青2014-2015年畫的一批靜物畫舉辦個展,題為《畫冊作為靜物》。策展人韋曦請來了他的朋友、現代舞家侯瑩,4月17日下午,在四個展廳里演出了為展廳布局專門設計和排練的舞蹈。「那三十分鐘非常奇妙。」陳丹青說。畫展和現代舞在同一空間,同時發生,對陳丹青和侯瑩來說,都是第一次。
表演開始,陳丹青看到的場景是:「第三廳地上布滿繩子,第五廳的毯子下蓋著骷髏,臨摹委拉斯開茲的那個廳,法國椅子上坐著一位模擬的西班牙黑衣女子,全過程一動不動……」
觀眾在展廳里來來往往,有些專註於看畫,有些則一直盯著地上或躺或站的現代舞者。
「我畫的這些畫,牆是平的,畫是平的,裡頭的書又是平的。舞者進來了,二維的繪畫空間介入了三維的舞蹈,活了起來……人的形和畫的形,平面的和三維的,靜的和動的,就發生對應和衝突。」陳丹青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舞蹈一結束,展廳又回到二維狀態,以至陳丹青「一下子有點不習慣,這個展覽忽然沒意思了」。
陳丹青最初看到這種繪畫展廳和舞蹈表演的結合形式,是在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十來個巴洛克廳、文藝復興廳,好幾個舞團、話劇、活體雕塑,同時演出,表演者的蠕動、話語、還有部分行為藝術,都進入展廳,表演長達兩個小時。」
這也是侯瑩第一次觀看陳丹青的個展:「這是目前我在中國見到的做得非常單純的藝術展。我進入展廳,首先被這種濃濃的沉寂和充滿意味的策展所吸引。陳丹青已經到了沒有要去刻意表現什麼的時候。」
陳丹青感興趣的是其中的「曖昧性」。「傳統概念,舞蹈是舞蹈,繪畫是繪畫,音樂是音樂,20世紀,尤其是二戰以後,西方向全世界散布了一個非常開放的思路,就是:各種藝術可以試著在同一個場合出現,每種藝術因此變得越來越曖昧,原先對藝術的定義模糊了,創意人就是要挑戰傳統定義,傳統的展示空間由於表演藝術的介入,出現新的難以描述的表情……曾經有過的、劃一的、理所當然的門類,已經不能回答了今天的藝術了。」
可以放音樂啊。
上周去看了 Victoria Albert 博物館的特展 You Say You Want a Revolution? Records and Rebels 1966-1970.
每個人發一個森海塞爾耳機,自動感應式 audioguide,全程播送1960末期搖滾。從披頭士到滾石,大門到 Jimi Hendrix 再到 Creedence Clearwater Revival。還有一個環繞廳,還原了 Woodstock 音樂節。
這樣的展覽,是為了引導觀眾置身於六十年代的搖擺倫敦(Swinging London)中,體會安東尼奧尼電影《放大(Blow-up)》中那種,真實已不再真實的迷幻感;讓觀眾回到越戰,刺殺和大學槍擊事件中,使悲憫與反叛在他們心中翻滾。
每一個主題的 wall text 都以 Imagine…開頭:請想像那個充斥著精品店與前衛髮型的Carnaby街吧。請想像因對政府失望而勇敢站出來的學生們吧。想像新發明,想像登月,想像戰爭中手無寸鐵的人民。
展覽的最後一件展品,毫無懸念,耳內響起了列儂的 Imagine。手寫歌詞和唱片擺在玻璃櫃里。所有人都安靜地聽完才離開。
Imagine there"s no heaven. It"s easy if you try.
所以不可以有音樂嗎?很多年前在德國烏珀塔爾的 Von der Heydt Museum 參觀莫奈的特展,當時背景放著德彪西。一起去的是個學音樂的姑娘,她很感慨地說,如果沒有德彪西,我對這個展覽體會的可能更少些。
舉個栗子。
請問美術館為什麼不能放音樂?所所有答案零贊的我竟然有了八個贊,不行了,開心到飛起,所以我要說我的作業中六種音樂啦
今天有一個作業是,聽六段不同的音樂 ,用色彩表達出來
由此可見,不同的音樂 ,與畫都是有聯繫的。
你聽到這段音樂,開心了,所以想你喜愛的顏色,但是每個人喜愛的顏色又不相同。
同理,美術館不放音樂大概是怕干擾對畫的理解吧,希望參觀的的人的感受是單純的畫給的,不是畫和bgm同時作用給的。
以上,我自己猜的。但是我不管,我要贊。
每個人心裡想自帶的bgm都不一樣
從個人感受拋磚引玉。
然而有個美術館它不但播音樂,還成為我對那個美術館一個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甚至因為這種音樂我迷上了一個作曲家。
那個美術館是蓬皮杜,法國最有代表性的現代美術館,裡面的現代美術常展經常自帶各種先鋒音樂,和它的自流平以及工業氛圍不能更配了。
然後有一天我發現坂本龍一教授曾經的組合YMO創作的音樂就是那天我在蓬皮杜聽到的。
於是我迷上了YMO的音樂——70年代的電子音樂。
同時我發現自己擁有了在家裡看書也能達到美術館一半氛圍的神技。
畢竟在《觀看之道》裡面提到,美術館本來就會被聯想成各種空間,於我來說,美術館就是一個讓我激發靈感、放鬆後更容易打破思維定式的地方。
特別推薦Solid State Survivor專輯的 INSOMNIA
剛剛聽白立方香港總監Laura說的一件事,在央美美術館辦基弗展覽之前,基弗通過白立方在中國選過展館,選的上海的龍美術館吧(好像是)。
龍館裡面大家都知道,是灰水泥的牆面,基弗的唯一要求就是得把牆面換成白的,因為基弗的作品本來就是灰色系,強肌理,灰牆無法展他的作品。
後來白立方和龍館的人一合議,成本大到不敢想像,展覽就無限期擱置了。
陳丹青是一個文藝中年,文筆是不錯的,他無法理解木心為什麼要在空間里放音樂。
無法理解,所以他說木心孩子氣。
我就想到基弗要求美術館的白牆。想到他們沒有被說孩子氣,想到各位策展布展人對藝術家奇怪要求的尊重。
到了木心美術館這裡,白牆和音樂是一樣的,他們是氛圍的一部分,是作品的一部分,
是藝術家對自己作品的空間的理解。
和古典不古典沒什麼關係,和美術館是不是要放背景音樂的問題也挨不上邊。
木心是一個藝術家,他對藝術作品的理解既是如此。他覺得的音樂和基弗要求白牆是一個道理。
不過斯人已逝,他沒法細緻的要求哪些作品需要哪些音樂,又是什麼音量什麼模式,只得讓後人聯想其作品的深度罷了。
我覺得陳丹青說得有道理。而他所說的,應該是能夠承載不同門類藝術作品的傳統標準美術館。
藝術按照人體感受的方式,分為視覺藝術,聽覺藝術,觸覺藝術與混合藝術,現在還有如思維藝術等新的門類。
視覺藝術如繪畫、雕刻、攝影,聽覺藝術如音樂,而混合藝術則如電影,雜技表演,樂團演奏等,而世界第九大藝術——遊戲,則是思維藝術的主戰場。
美術館是承載視覺藝術作品的地方。美術展廳的空間設計要點是什麼?空間明亮,光線柔和,作展覽用的牆體質感要樸素,不跳脫。整個空間不可以有雜亂的配色和無序的裝飾。
而鑒賞藝術作品最重要的是什麼?是感受藝術家用作品表達出的感知和心境。
鑒賞傳統美術作品,完整純粹的藝術體驗最為重要。任何與作品主題無關的元素應該盡量避免,這不僅是對觀眾的引導,也是對藝術家的尊重。
而美術館為什麼不放音樂?因為音樂作為一種聽覺藝術,會使得館內原本純粹的視覺藝術轉變為如電影般的混合藝術。而一幅幅畫就成了蒙太奇剪輯。遊客一圈走下來之後,腦海中形成的是通過音樂串聯起來的對整個畫展的印象。而原作品及藝術家個人的意境就被削弱甚至剝奪了。並且,音樂對美術品的影響遠不止於此。大家都知道音樂發展至今,形成了許許多多的風格與流派。不同風格的音樂,對人心情的影響也不一樣。大家可能會覺得,歐洲的古典音樂搭配古典畫作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如果換成近代爵士樂搭配古典畫作,則會使優雅的古典畫作平添一絲低靡的色氣。而古典樂與古典樂又有不同。貝多芬的第三交響曲與第五交響曲,就會使觀眾對畫作的解讀產生明顯的區別。這些,都是對藝術品本身不負責任的。
而美術館應該做的,就是儘力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
因此,標準美術館的展覽空間,應該是無聲的。
當然,情況也有例外。比如說當代許多先鋒的美術館與畫廊,在部分展廳是允許播放音樂的。這與實際的展覽內容與主辦方意圖就有很大關係了。
所以美術館一般是不會播放音樂的,以此保證觀眾對藝術品的最直接感受。謝謝邀請。
利益相關:我學習會展出身,觀看過一些藝術展覽,這篇回答沒有理論依據,全靠自己經歷和理解手打,希望拋磚引玉。
美術館展覽和其他藝術展覽的區別在於 1 以什麼為主體/專業的門檻 2 人和展品的關係:單向/雙向
~~~~~~~~~~~美術館展覽
若想在中國美術館展出,藝術家本身最好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成員,作品成冊給委員會審核,提交展覽策劃方案應包括藝術家本身的藝術水平,展品在藝術家的藝術生涯中占何種地位,該藝術家的藝術造詣和技巧在美術界有何地位、影響、創新等。
因此,能否展出完全靠的是作品本身的藝術水平和作家在畫壇的影響和地位。
如此之高的門檻也證明了在正統美術館展出的藝術作品並不是外行人看熱鬧。
既然是內行人看門道,以這類作品為主體的傳統美術館展覽多是以作品為主體,人和展品的關係是單向的。
在這類展覽中,燈光不能太過昏暗但也不能過於明亮,要讓作品充分體現出來,觀眾可以自己選擇去欣賞細節或全貌。其次,最好不要有音樂,因為那會影響你的情緒從而影響對作品的理解。
以學習的心態去體會這幅具有代表意義,通過重重審核的作品,感受藝術家所在的時代精神面貌,細細品味學習藝術家的審美和構圖。
~~~~~~~~~~~其他藝術展覽
其他藝術展覽我還去過北京的798,751Dpark,蘋果社區和國際型展覽會,其中798比較隨性,別說音樂,就算是個可樂罐子,只要符合主題的關聯性,都可以擺在那裡,藝術門檻不能說高,所以展覽氛圍(或展品的向關聯性)要大於藝術家身的藝術造詣。蘋果社區的畫廊稍微接近正統美術館,但是人和作品之間沒有圍欄,可以比較接近,舉辦活動的時候還會在內部辦酒會,更傾向是社交場所,符合商業化特徵,作品的主體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被剝奪,但是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藝術造詣。其他商業展覽,是以經濟為主體,和藝術沾不上邊。
~~~~~~~~~~~有音樂的藝術展覽 正統vs現代藝術
1 中國美術館 盧甫聖
在中國美術館很少見到有音樂的展覽,但是偶爾會看見美術館協助拍攝的宣傳片,比如美術館做過的盧甫聖「知一知二之間」,作品真的太獨特了,是一次讓人印象深刻的體驗。
確實需要一個宣傳片,目的是為了讓觀眾更了解藝術家的思想,但僅是在展覽的盡頭放一塊液晶電視,音量不大,以不影響觀眾欣賞展廳內其他作品為前提,由於信息量很大,吸引了人們在那裡駐足觀看一遍又一遍。
我在優酷上找到視頻,就是下面這個↓↓↓
盧甫聖觀念微電影-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2 上海K11 地下一層藝術展
現在藝術展覽顯然不同於正統展覽。作品更加先鋒,注重觀眾與作品的互動,比如襯衫本身並沒有藝術性,藝術家把那麼多件沾染不同顏色的白襯衫以一定規律掛在40平米的房間,就有了藝術性,但是藝術造詣的高低無法輕易評價,外行人也能輕易樂在其中。
現場還有一些展品是體感的,隨著人的移動,不鏽鋼柱子的形狀會發生改變,你的影子也會投影在電影上。還有一個作品,裡面剪輯了許多遊戲男女主角生離死別的場面,配上音樂,這的確很有藝術性,但藝術造詣就不好說了。
綜上,所謂大道至簡,不論是美術還是音樂或是舞蹈又或是其它。當藝術性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它與其它幾門藝術是互通的,但是這種互通發生在彼此保留距離的情況下,只產生在觀眾自己的腦海中,給人留出思考的空間。
一般情況下,美術館就做美術,交響樂就好好做交響,舞蹈就專一的跳舞,而不是美術館放音樂,交響樂加舞蹈。原因是原本很高的藝術水平容易被摻進來的「異類」給破壞掉,更何況,每個人都有自己對作品的理解。
所以正統美術館是不會放音樂的,頂多就是一個視頻宣傳片。
正如正統交響樂不會突然來一段舞蹈或是舞台特效。
也正如正統舞蹈演出不會突然來個大合唱。
既是給觀者留出空間,又是正統之所以為正統的優越感與堅持。
當然,正統和現代我們都愛,我們也都需要。
最後,上圖
上海K11
中國美術館·盧甫聖「知一知二之間」
沒有絕對,其實美術展覽形式有很多種啊 現在的展覽越來越重視與觀眾的互動體驗性. 我比較喜歡一個人去美術館,自己帶耳機聽音樂,一般會選擇能讓我進入作品情境的音樂,每個人對作品的理解不同,選擇當然也不一樣. 美術館如果放bgm不一定會讓觀眾產生共鳴感. 但是也不排除美術館有目的性的播放音樂,作為展覽的一部分.
而且有一種病叫做Synesthesia(通感症),我覺得不應該把叫做病,這簡直是天賦,就是看到圖像時耳邊會有音符響起,聽到音樂時,眼前會出現畫面.有一個姑娘就有這個天賦,她把聽到的各種歌后看見的畫面 畫了下來
由此可見, 美術與音樂確實是相通的,甚至藝術之間都是相通的~就像我們學設計 偶爾也做做木工的活,有時還做各種小裝置.
我自己的話,比如去看莫奈的展覽,搭配德彪西風味更佳,這個好多人知道,都是印象派嘛哈哈 和單獨看或聽感覺很不一樣!還有曾經看過林風眠老先生的「世紀風眠」展覽,一路聽鄧麗君的 《 小城故事》,好像穿越到上個世紀.總之,建議大家去美術館可以自己琢磨琢磨搭配什麼音樂觀賞,很有意思的!
可能是怕兩種藝術形式傳達的精神情緒出現偏差,影響觀眾的觀感。
每幅畫都是一首樂曲,講述著它獨有的故事。
陳丹青是創作者,讓別的創作者對作品進行改編(加入干擾因素),藝術家難以接受這種強權。
給一個途徑,讓用戶自己選擇是不是看改編的內容更好(科技手段很容易可以做到)。
發現好多回答說去過的美術館有在放音樂,我覺得應該是那音樂是展品本身的一部分吧,而陳丹青想說的應該是整個館的背景音樂。
上次去華盛頓國家美術館,進門就看到唱詩班。
為了集中在視覺感官上。
推薦閱讀:
※為什麼大學需要美術館?
※北京有哪些有趣冷門的地方?
※如何優雅又有b格的參觀木心美術館?
※推薦幾本義大利博物館的介紹書籍?最好是電子書
※台灣自由行一定要去的美術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