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珠海馬拉松前特種兵在終點附近猝死」想到,跑馬拉松時的猝死事件是否多發在後半程近終點處?為什麼?

題外話:(為什麼問這個問題是因為,當天我也在跑珠馬,最終成績是1小時50分鐘左右。在他前面,所以沒有看到。但是有相熟的跑友第一時間在群里說了。給我的震撼很大,感覺這個跟被雷擊中一樣,管你是好人壞人,身體是健康還是有隱疾都可能會猝死!難道我不跑馬拉鬆了么?其實馬拉松帶給人的東西太多太多,簡直給我開闢了一個全新世界。所以,建議大家可以繼續跑馬,但是量力而為,第一次跑最好有有經驗的人帶!另外,大家自學下CPR,跑馬路上幫人幫己。
關於報導,實在太多,而且版本不一,但是事實就是一個善良健康的人在跑馬路上倒下了。)
951快報:一跑友在剛剛結束的珠海馬拉松賽事中倒地猝死。據參與急救的120工作人員介紹,事發時間接近上午10點,這位跑友在即將抵達賽事終點~全球通大廈時突然倒地,現場救護車隨即趕到,經醫務人現場搶救無效死亡,死者30歲左右,名叫方勇,來自廣州市。哀悼逝者!

【珠海馬拉松一選手心臟驟停猝死 】
作者 汪雯
今早的珠海國際半程馬拉松賽事中,一名31歲湖北籍在廣州工作的方姓男子,在馬拉松過程中突發心臟驟停,現場醫護人員發現後,立即進行搶救並隨即送進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急診科。
省中醫院珠海醫院的醫生告訴記者,男子心臟在馬拉松過程中已停止跳動,不久後已腦死亡,目前搶救已無意義,但家屬情緒激動,急救室仍在嘗試心臟復甦,醫生現已宣布搶救無效死亡。
據悉,該男子已婚,並育有一對子女,小兒子未足周歲。退伍特種兵出身,身體一向很好,熱愛戶外運動。對於他突然離世,他的親友均難以接受。家屬告訴記者,他近兩年還參加過香港兩天兩夜的徒步營,沒想到會在半程馬拉松出意外。
組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一直有急救車沿途巡視,發現有人倒下立即進行搶救。該男子心臟驟停倒下的地點,是在15公里處,剛好就在醫療點旁邊不遠,醫生和警察立即進行了施救。
省中醫院珠海醫院急診科王主任告訴記者對於心臟驟停,只有4-6分鐘的搶救時間,而且即使立即進行搶救也只有40%的成功率。目前,組委會方面稱,對於事故確切發生的病因等信息,需要進一步核實才能告知記者。
有30多年長跑經驗的珠海田徑協會李會長表示因長跑引發的猝死,多發生在年輕人身上,且基本是業餘運動員。


參加過3次全程馬拉松,最好成績4小時9分,對於馬拉松猝死的事情比較敏感。今天看了一篇文獻——Cardiac Arrest during Long-Distance Running Races——發表在2012年的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作者回顧了從2000年到2010年十年間在美國半程和全程馬拉松中發生的心臟驟停時間,在十年間有1090萬參加上述比賽,有59人發生心臟驟停,全程40人,半程19人,平均年齡42±13 歲,其中51名男性,其中42人死亡,有33人在13.1英里到20英里處發生心臟驟停(全程是26.2英里)。有31位具有完整病例資料,其中肥厚性心肌病是造成死亡的主要病因,其次是冠脈阻塞,心肌炎等。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死亡跑者中大多數都進行了屍檢,以明確死亡原因。數據顯示這些人的跑步跨度都在十年以上,每周跑步距離在40英里以上(這個強度個人感覺還是蠻大的!)。文章中的內容還有很多,這裡不多說了。作者最後的結論是——馬拉松和半程馬拉松發生心臟驟停和猝死的風險較低(a low overall risk),肥厚性心肌病和冠脈粥樣硬化是高風險因素。個人認為,賽前的查體很重要,雖然有時只有測血壓,聽心音。如果你血壓高,馬拉松這事還是要慎重!(個人觀點)


現在國內有一股對跑步與馬拉松的狂熱追捧。先不論馬拉松這種運動方式是否健康,就跑步來說,跑步絕不是一項簡單的運動。也並不適合所有人。
1.跑步姿勢的學習相當重要。不然極易造成關節損傷。
2.沒有系統經過練習的人跑馬拉松危害遠大於益處。
3.你懂得如何挑跑鞋嗎?
4.如何應對脫水等情況。
5.決定開始這項運動前是否體檢過,自己真的適合嗎?
我想跟大家說其實絕大部分人是低估了跑步這項運動的風險係數的。最近在電視上看到郁亮拍的公益廣告,我覺得意義挺好的,他自己也確實是從一個胖子成了現在這幅乾瘦的模樣。從一個極端成了另一個極端。健康不健康大家見仁見智吧。
最後,運動肯定比不運動會好。但大家應該量力而為,科學運動。


鏈接:跑步者專題(3):對於某些人,馬拉松可能是條不歸之路 - 運動醫學 - 知乎專欄


在去年的倫敦馬拉松賽中,一位42歲男性參賽者倒在在馬拉松的後半程。同年,在北卡羅來納州的馬拉松賽中,兩位男性參賽者(分別30歲及35歲)也不幸倒在了近終點處。而同樣,在今年的北京馬拉松,共有六人由於突發心臟病而被送醫治療。


那麼,是否馬拉松的猝死率真如想像中的那麼高?參加馬拉松運動是否危險呢?


馬拉松猝死並不常見

馬拉松運動中的猝死是心臟病學及運動醫學的一個歷史比較悠久的研究課題。但是其成為課題的原因卻不是由於它非常常見,而是由於它相對少見且無法預測。研究顯示馬拉松的猝死率約為每10萬人中的0.5-2人,這一概率遠遠低於普通人群的猝死率。

以迄今已有百年歷史的倫敦馬拉松為例,儘管每屆參賽運動員的性別、年齡等細節數據以及無法查清,但猝死病例的發生率倒是可以輕鬆計算。

Dan Tunstall Pedoe醫師是倫敦馬拉松1981-2006年間的醫療官,他回顧了倫敦馬拉松歷史上的65萬記錄在冊的完成者,2007年在 運動醫學(Sports Medicine)雜誌撰文稱:倫敦馬拉松的猝死發生率為八萬分之一。


容易忽視的基因病

如果你問如何一個北美的醫學生:一個年輕(20-30歲)的運動員突然猝死最可能是什麼病?相信幾乎所有人都會回答:HOCM

HOCM或HCM全稱為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中文名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心肌細胞的蛋白(myosin)基因突變是肥厚型心肌病最常見原因。它的表現包括:室間隔增厚(比正常心臟厚2-3倍,因此又稱不對稱性心肌病),使得心臟泵血的路徑受阻(血沒法運輸到周圍臟器)(見圖一)。這種病隨著人生長不斷進展,在青春期之後才顯出癥狀,所以在出生及幼兒時期沒法檢查發現。

圖一:HOCM的心臟


你也許聽說過足球或者NBA解說員常說「xx有顆大心臟 」,或者你也聽說過「運動員心」(athlete』s heart)。這指的是生理狀態下的運動員的心臟各部位同比例增加,這種增加往往帶來的是好處而非壞處。而HOCM的病人除了上述的心臟泵血功能受損,他們的心臟電傳導功能也受損,這種異常的心電傳導在血容量減少之時(就在馬拉松流汗的時候!)往往更加活躍

在2012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多中心研究(RACER Study Group)稱:文章近80%的心源性猝死的馬拉松跑者倒在了最後的1/4的路程之中或在衝過終點線後不久。

這項研究分析了2000-2010年間全世界參加馬拉松(包括半程馬拉松)的超過一千萬名(10.9 million)註冊運動員中的59例心臟停跳(cardiac arrest)案例。所有心臟停跳病例中,超過80%是心臟相關疾病導致。59例運動員42例最終死亡,死亡的原因分析顯示超過半數是由於HOCM(包括疑似病例)引起 (見圖二)。

圖二:2000-2010年間馬拉松比賽中59例心臟停跳病例原因分析。HCM+:HCM及其他疾病;PHCM:疑似HCM;

該文章最後聲稱:馬拉松及半程馬拉松是心臟停跳及猝死的低危險因子。

所以在此,筆者提醒各位運動健將參加比賽前需要排除各類疾病,尤其是HOCM等心源性疾病。

相關文章

【馬拉松專題 I】 選對你的跑鞋 - 知乎專欄

【馬拉松專題 II】跑馬拉松時如何防抽筋? - 知乎專欄

【馬拉松專題 III】跑步後膝蓋痛怎麼辦? - 知乎專欄

【馬拉松專題 IV】對於某些人,馬拉松可能是條不歸之路 - 知乎專欄

【馬拉松專題 V】跑步導致跟腱的疼痛該如何調整? - 知乎專欄

【新書上架】知乎周刊:馬拉松新手的參賽指南 - 知乎專欄

醫學諮詢

【值乎】開通,歡迎提問 - 知乎專欄

【Tips+】如何通過#值乎#向運動專科醫師提問 - 知乎專欄

http://weixin.qq.com/r/DkQdBQjE81WMrUxm9xEc (二維碼自動識別)


很多人都忘了第一個跑馬拉松的人當時就猝死了,馬拉松本質就是一項很危險的運動。


1. 大賽體制:任何距離的跑步比賽報名應該需要醫生近期的體檢證明,出事調查後,問責掛鉤。
2. 自身警惕:業餘的跑步是為了健身,比賽不能太拼,長跑是比平時積累不是比一天的發揮。跑步時,心臟側前胸或者後背稍有痛感就應該放慢速度或者停止。
3. 周圍的力量:大家應該系統學習心肺復甦的急救知識,善於觀察周圍跑友的狀態,一旦有表情不舒服的先兆,要即時關心,預防為主。萬一周圍有不幸發生,心肺復甦搶救。都為了別人就是幫了自己。


這種新聞會對產生一定的誤導。好比飛機出事的概率遠遠低於車禍,但空難就特別容易被當成話題,事實上大家該坐車該坐飛機的還是一樣坐。又如游泳是很好的鍛煉項目但時不時也有溺水的不幸事件發生。


珠馬參加了10KM,所以聽到這個消息還是挺難過的,因為跑的時候大家都是那麼的開心、興奮。前特種兵不一定等於近期體質可以跑馬,何況還是半馬,時間上2個多小時也就是普通長跑者水平。


說到最後還是願逝者安息,而生者警醒。跑馬的備戰必須是系統訓練和充分準備,不是覺得自己曾經體質不錯就可以隨便嘗試的。同時,也沒必要因噎廢食,跑的過程中如有不適應該及時調整,果斷放棄。


畢竟,不管你做什麼選擇,是跑馬還是參加其他體育活動,或者就完全不鍛煉,都只有你自己才能為自己的身體和生命負責。


最早得到這個消息是昨天晚上,今天各大媒體開始大肆傳播,標題上書:
珠海一特種兵出身跑友馬拉松猝死 專家稱年輕人多發
中央警衛局退役士兵參加珠海半程馬拉松猝死
珠海馬拉松賽一參賽者猝死 幼子尚不滿周歲

我去查詢了一下這名選手的成績,2小時之多,在報道中還提及了他曾參加過香港兩天的徒步營等信息,恰巧我周圍跑步圈子裡也有武警、消防、野戰部隊出身的朋友,部隊出身和馬拉松賽事不是一個次元的東西,根本沒有可比性,並不是大眾所理解的去軍營鍛煉身體神馬的,鍛煉非一朝一夕、也非一蹴而就,鍛煉是需要持之以恆、需要堅持的東西。

結合實際談談:
1、2011年我去煙台跑馬拉松,認識了安徽一位小兄弟,當年他17周歲,因為那一年要去當兵,在當兵之前獨自一人從安徽跑到山東參加馬拉松,那一次他馬拉松成績在4小時左右。之後我們僅僅偶爾通過QQ聯繫下。就在上個月,他中轉濟南火車站,我那天正好也要去車站接人,就和他有見了一面,去KFC聊了會,便匆匆各奔東西。其中談及跑步,他的馬拉松成績並沒有因為部隊的幾年時間而有所提高,我看出的變化倒是抽起煙來了,呵呵!!!我想這是男人成熟的表現吧。。。。(他所在的部隊是雲南深山的野戰部隊,非常艱苦的環境,他家三代都從過軍)
2、我現在的跑步圈子裡也有位武警退役的,從今年開始跑馬拉松,練的也刻苦,現在馬拉松成績在3小時10分左右,這樣的成績是他自己刻苦訓練得來的,天賦是其次。(今天早晨他5點48分開始跑步,運動28公里,配速在5分整,這是今上午我看到朋友發的微信)
3、還有一位是現役的消防武警,他成績以前很好,但是過度訓練,馬拉松成績,我都快追上了。囧。

總之,這是一個悲劇,但我們需要理智去看待。
我更希望後續更加嚴謹的屍檢報道,尤其是心臟方面的。(前幾年,美國著名的超馬跑者White Horse,綽號,就是在一次新墨西哥州國家森林公園的晨練中猝死的,後來的屍檢報告稱其基因存在某種突變,每次馬拉松賽都會在他心臟上留下小小的疤痕)

隨著馬拉松運動的興起,我們也需要更多運動醫學方面的專業人士,這也是大眾所望的。
據一項研究顯示:賽前的心電圖檢查和血壓檢查對預防馬拉松選手猝死情況並沒有明顯作用。(我有時候也不敢認同這個結論,但這確實是在一本《運動醫學》教科書上看到的。去年家鄉那邊中考體育考試前組織所有的初三學生參加體檢,項目就是心電圖和血壓,2000名學生中發現了2例心肌肥厚的同學,其中一例還是非常嚴重,但是本人沒有任何異常感受)


我的同事,祝福他,沒有什麼比活著更幸福了


接近終點衝刺的時候體能消耗最嚴重和心率最高,而跑步者極少像自行車手一樣佩戴心率表。

參考自行車運動,沒有心率表也沒有速度表很難保持勻速,不知不覺心率爆表很危險。
心臟有隱患的人在正常心率範圍內猝死的事極少,正常人心率爆表時間長了肯定掛。
(認識的人當中有些人心率爆表了跑不動,有些人能爆到眼前發黑,有些人不知不覺)


我來跑偏個題,這類新聞會讓宅男宅女們更加堅定他們的不鍛煉法則


其實馬拉松路線這麼長耗時這麼久強度這麼大,不管是誰,其實後期都是透支的,中間出現一些突發誘發因素不奇怪的…
我覺得普通人也可以參加,但是不要太勉強,量力吧…當然要說我就喜歡較勁,我就是認真,那也沒辦法,注意風險咯…


昨天看到這條消息,心裡很不是滋味以後再跑馬拉松,估計也會讓父母多了一份擔心。
首先,馬拉松是一場危險程度較高的運動。
目前所知,今年國內馬拉松比賽中共出了四起猝死事件,都是半程,3-30蘇州金雞湖半程,5-25昆明半程,7-19張家口康保替跑半程,12-13珠海半程。
在我能找到所有資料中,他參加了不少長距離徒步行,卻並沒有跑馬的經歷。作為曾經的特種兵,30歲,正直壯年,身體條件應該是優於絕大多數人的。153跑20公里,應該是很少進行日常基礎訓練!否則輕鬆破145,甚至130的達人!150跑完半馬的人,在跑友中多如牛毛,有幾個看起來像特種兵身體的?
疏於鍛煉,過於自信,意志力太強大,超乎了身體極限,然後最後幾公里衝刺,導致這一切的發生。
馬拉松是一項艱苦、長期的項目,需要科學系統的備戰。完全沒有訓練直接上全馬的人還跑完全程的人,完全是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馬拉松是一項很偉大的運動,但在我個人看來不值得為之付出生命。


部分業餘跑馬選手存在著僥倖心理和過貪心理:跟他提量力而行,他會覺得,沒事啊,我目前沒傷啊;你看那誰誰誰年齡大跑齡短也能跑下來,我練練肯定行啊;傷痛算個什麼啊,我要發揮吃苦耐勞精神,磨練關節讓它學會受罪。然後等著受傷出事了,開始痛心疾首說啊,我當時就是逞能不應該,你可不能像我。

就這位跑者,我個人猜測,一個是之前部隊過度訓練產生了損傷積累,另一個,是因為終點衝刺,突然心率提升受不了,導致發作。

以前有老馬跟我講過,不要去想最後終點衝刺,對心臟不好,有那個勁好好勻到前面路程的配速去,跑的又快又輕鬆。我之前也從來沒奢望過能終點衝刺,覺得跑了那麼久體力肯定很差了。直到上馬,我還真衝刺加速,估計那一陣應該是5分左右的配速。其實現在挺後悔的,不應該最後衝刺。

我很喜歡李哲老師(微博id:李哲教你學解剖)的一句話:「身體的每個器官都具有靈性。也就是,你要懂得愛護他們,而不是憑自己主觀臆想去折磨他們 。」 但是太多人不懂得去愛護。馬拉松考驗身體極限,所以如果你確定要跑馬拉松,需要做到:
1. 坦誠地面對自身體能。有老馬就教育我:你看QQ排量,再看奧迪的排量,你非讓一個QQ弄成奧迪的排量,那是不可能,這個車也開不長久,跑馬也一樣,要量力而行。
2. 認真訓練。將體能好好提升,將損傷減到最低。我確定跑馬計劃後,我就會投入200%精力去訓練,除了提升跑量,我還練力量,做交叉訓練,認真熱身、拉伸、放鬆,調整訓練計劃,把整個身體準備好。
3. 量力而行,不要搞大躍進。我也會羨慕別人的好成績,但也會跟自己說:你就是這個實力,你也一定能跑到他的成績,但不是這次。不能跑完這次之後就掛了再也不能跑。下一次你一定可以。
4.經常反省自己:跑姿是不是有偏差,身體是不是哪裡薄弱了需要加強訓練,出現傷痛要及時處理,而不是拖拖拖。

看到題主說去學cpr那句,覺得題主是個很有愛的人。

任何一項運動都有運動損傷,馬拉松的損傷概率確實更大一點。要是你身邊有準備跑馬的人,多給他講講認真準備的重要性,給他搜羅一些如何處理傷痛和提高體能的方法,告訴他們量力而行,不要逞能不要搞大躍進,切實地幫助他們。

最後,向逝者默哀。


作為拿過運動員等級證的人
我想說幾點
1, 凡事不要太拼
運動的本質是健身
適量運動健身, 過量運動傷身

2, 不要高估自己
運動項目與項目之間差別很大, 不要認為自己擅長某一項或幾項運動就覺得體質好而無所顧忌

3, 運動要循序漸進
我猜想此人之前當兵是有長跑訓練, 但退役後沒有繼續長跑, 也許他後來做過一些力量或者別的練習, 從而誤讓他產生了他體質依然很好的錯覺, 這次猛然一跑才出問題

此事例很可能是該人員在多年沒長跑訓練的情況下, 參加了比賽並且又在高估了自己體質的情況下過於拚命最後才導致此種結果


暴露出兩個信息:1 不是職業(專業)運動員,不要太熱衷於職業競技運動的比賽。
2 馬拉松是種危險程度較高的運動。


不客觀分析,本人也跑過幾次,參與性質,四個多小時到五小時,我覺得馬拉松彈性很大,四小時開外那都是慢跑,對心臟壓力不大老頭老太太也跑呢,你說人家心臟再好也好不過年輕人吧,死的都是拼速度那種,很多還是心血來潮就參加的,一下子劇烈運動,如果有點隱患就出事了,我覺得馬拉松只是誘發因素,長時間劇烈運動導致的隱患爆發,加班還能猝死呢,何況劇烈運動


馬拉松別趕潮流去跑,跑著也慢點,


特種兵和跑馬的關係不是特別大,不是說特種兵跑馬就很厲害,身體好什麼的,跟猝死沒有太大關係。心臟可能出現的隱疾我就不多說了。

就好像說有人經常鍛煉,然後跑馬猝死,譬如這個鍛煉是健身,一樣對跑馬沒有幫助。

「馬拉松發生的猝死事件容易發生在後半程離終點處?」
是,至少概率會比其他地方要大一些。

個人的切身體會是最後幾公里在比賽的時候會特別複雜。這個時候已經是身體體能快要耗盡的時候了,但是很多人有餘留的體力的話肯定會選擇提速,甚至衝刺。特別是在現場那個環境下,越是要到終點觀眾越多,歡呼聲越多,越能讓人有跑起來的慾望。

沒有經驗的人,或者也可以叫做不專業的人,在最後幾公里,搞不好配速是會很亂的,這樣會造成額外的負擔。

還有我想說跑馬的人心率通常會低一些,比如我的心率長年都在四十多,這意味著什麼呢?平時沒事的時候,心臟每一次搏動會更有力量,輸送血液更多,是好事。
但是因為心跳過緩會出現一些列的癥狀,比如伴有早搏,偶爾會出現心絞痛。特別是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心絞痛很容易誘發,每次都痛的死去活來。

至於全馬,上下坡,後半程的補給,全程合理的配速,都是技術活,無論是半馬還是全馬,希望多做功課,以避免不必要的任何額外情況,像猝死這類事情,可以說還是蠻常見,幾個月就會聽說某某猝死馬拉松,請充分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再去做一些事情,有些災難哪怕發生概率很低,也要做好完全的準備。


推薦閱讀:

哪些運動適合產後恢復?
卧推60公斤,深蹲負重65公斤 還能提升多少 ?
低杠深蹲有必要買一雙深蹲鞋嗎?
如何快速練出六塊腹肌?
在健身房怎樣自己練?

TAG:健身 | 運動 | 跑步 | 馬拉松 | 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