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七堇年的新書《平生歡》?
沒有看到我希望中的突破。
七堇年仍然沒有擺脫安妮寶貝等一些女作家的影響,太濫用大段的心理描述了。
我覺得,好的小說應該依靠情節和人物自行驅動,而不應該夾雜太多的來自作者的陳述。
另外,我喜歡有一個好故事的小說,而《平生歡》顯然不在此列。刻意避免戲劇化,會使得小說平淡得如溫開水。
眾角色的發展仍然流於表象。情感走向看似新鮮,其實還是小七的陳年老醋。
個人看法,期待七堇年的成長。自己無才,貼篇豆瓣的書評,感覺寫的挺客觀到位的!
時間的刻刀 命運的群像
子生
花了兩天時間,將先行刊登在《收穫》上的故事讀畢。
近三十年的時光碎片,拼貼在這十萬字內,稍顯意猶未盡,卻又如此酣暢淋漓。是有三年未讀到她這麼長篇的文字了,這是一場久別的重逢,如同走了很長的路途之後再次逢著故人,相視一笑,坐下敘舊,交談著彼此這些年的境遇,感嘆著彼此的改變。然後再次揮別,各自走各自的路去。
這個故事,與她之前所帶給我們的不同,不再是一兩個或是一兩個家庭的故事,其中囊括的人物故事,超過了此前的任何一部小說。邵然、邱天、邱葉、李平義、陳臣、白楊、彈簧等等,他們從故鄉小城霧江出發,各自在屬於自己的命運中起起落落,在時間與宿命的長河裡泅渡著,去往不同的彼岸。這更像是一張大的合影,不是某一瞬間的定格,而是一組命運的群像。這一組群像記錄著故事中人們各自的生活與境遇,平實、淡然、不施脂粉。
故事平淡,卻也更加真實。它不似《大地之燈》那般鋒芒畢露,充滿對命運的掌控欲,也不似《瀾本嫁衣》那般消極低沉,充滿對宿命的拷問。她對每一個人的故事平鋪直敘,娓娓道來,讓人讀來能找到些許熟悉的影子,可就是想不起它的模樣。
她弱化了故事中人物之間的感情,不似《大地之燈》那般虔誠,也不似《少年殘像》里那般極端,不似《瀾本嫁衣》中那般廉價,也不似《塵曲》中那般固執。但是弱化並不代表著單薄,故事裡的感情還是濃厚得如一碗濃稠的粥,「我」與尹柔山的分分合合,彈簧對白楊的鍥而不捨,平義對邱天的依戀,讀來讓人唏噓。減少了對於那感情些描寫的篇幅,讓整個故事裡的感情,成為人們宿命中的一些點綴,讓人明白生命中除了情與愛,還有其他。如同平義獨自一人開車去滇川交界的無人野外時所感受到的那樣:「一個星球尚如一粒塵埃,何況區區一個人?一生幾度榮辱,幾場悲歡,那簡直是塵埃中的塵埃。……得失之心,一念之間的事,又不過是圍繞一些比塵埃還渺小的東西。一個人作為一粒塵埃的俘虜,其實是很可憐的。」
於是這個平淡卻真實的故事就更加宏大了,它觸及到了眾多普通人的悲喜,不再局限於對個人感情的強烈表達與抒發。她在筆觸上不再似原來那般極致追求文字洗的練程度,而是更加平和,巧妙地將她自己隱藏在文字背後,調度著人物的命運,把控著故事的節奏,在個人與群體的命運間收放自如。對於主題的探討點到即止,剩下的,交給讀者自己品味箇中滋味。故事只是一個媒介,讓讀者藉由此去更加的深入自己,並非是深入作者。
就是在這樣平實的記錄中,看到了人生的萬種風情,看到了命運的悲戚,看到了歲月的蒼涼。
我也想起了自己的故鄉,那是南方的一座小城,我家也是住在單位大院里,小時候也和院子里的孩子們一塊玩。但由於我很小的時候就去了市裡讀書,便早早地脫離了那個群體,那些玩伴們便漸次生疏,不再有過多的交集。於是我便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學校里的同學,只認識人,但並不熟識他們的家庭,而院子里的玩伴們,早已生疏至陌生的境地,卻仍舊能從家人鄰居口中得知他們家中情況的二三事。
記得有個男孩,比我小一些,小時候常在一塊玩。他母親患有心臟病,家中為了治病已是負債纍纍。某一天,那個阿姨就在與鄰居們聊天的時候倒下了,那一年他剛十歲出頭。多年後我在路上看見他的父親,已經老的讓我幾近認不出了,乾瘦的身材,頭髮花白,穿著一身油膩的工作服,與我兒時記憶里的他大相徑庭,他曾是比我父親要年輕的一個小夥子啊,如今的境遇竟把他折磨成了這般模樣。
還有個從母親那裡知道的事情,一個孩子父母離異,各自組建家庭。她跟著母親,無心念書,去學了廚師,在酒店裡打工,然後又不堪忍受那樣的環境,想去讀職校,她母親任他顛簸,遷就他,讓他就這麼漂著。母親告訴我這些的時候,我已經近十年沒有看見他了。
我離開他們太遠了。
有時候我反而覺得,自己離得遠了,才能在某一天的回頭中覺察到時間這把刻刀的力度吧。
我們在那些不知悲愁少不更事的日子裡可曾知曉,命運對我們的安排呢?
時間與宿命,是她的文字中逃不開的話題,無論是卡桑的顛沛流離,還是葉知秋的陷落沉淪,亦或是余年一家人的愛恨糾葛,都擺脫不了宿命的那雙大手。那雙手死死地掐住他們,任時間在他們的生命中碾過,讓最初的那個自己碎成渣。
這個故事,亦是如此。從小城霧江出來的人們,帶著各自的愛恨悲歡離開這片故土,或是去他鄉打拚,或是去異國求學,有人想忘掉過去,有人想成為過去。待至多年後,才發現自己早已被烙上了那片土地的印記,那種一碰就錐心般的印記。陳臣終是成為了自己極度憎惡的父親那般脾氣暴烈的人,白楊終於淪落為最普通不過的小城女人,平義在經歷了輝煌看遍了生死之後,接回了遠在異國的邱天,回到幼年的「我們」曾經在春遊時去過的那座老教堂成婚,「我」回到了故鄉,過上公務員謹小慎微的太平日子。曾經想拋棄的逃離的,一轉身,又回到了原地。世界如此之大,命運卻如此牢牢地拴住他們幾個,把他們與他們的過去歸置在一起,相互牽扯著,誰都逃不開。
時光馴服一切,我與往事之間,像回聲,再怎麼千迴百轉,終究消失在山谷。
至此,生命的春夏大約已漸入尾聲,立秋在近。
故事中的人們即將跨入生命的秋季,收穫自己於春夏時分耕種的果實,而她也會在故事完結之後,收穫屬於自己的成熟。
我期盼著下次的相逢。
文字已經接近國家級名著的水平,人物塑造和情節鋪墊也都不錯。然而結構略顯鬆散,後來同學與同學之間聯繫與交叉其實很少,導致這本小說可以當短篇小說集看。思想性上沒有很多突破,有點刻意詮釋人生。總體來說,在新生代作家的作品中已經很出眾,如果肯堅持努力寫作,成為一名「合格的作家」將不會很遠
只讀了七堇年的三本書,《瀾本嫁衣》《塵曲》《平生歡》,也斗膽來評價一下。
《平生歡》毫無疑問是其中我最喜歡的一本,讀來也最舒服。舒服,也是作者賦予閱讀的一重境界。初中時候讀《瀾本嫁衣》,那種灰暗的題材讓我覺得很沮喪(事實上,我閱讀抗力的上限就是在心塞中一步步拔高),又因為人物經受的苦難離我太遠,這種沮喪流於表面,風吹即散。高中讀《塵曲》,散文和小說的合集,純屬是為了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小說里同性戀者的愛情和暴食症患者的愛情故事)。總體印象是,文筆很好,有思想,讀過萬卷書,也行過萬里路。但我讀她的書,總是磕磕巴巴,無法一氣呵成,以我個人的閱讀體驗,這種吃力程度《瀾本嫁衣》>《塵曲》>《平生歡》。這個排名和我心智的成長不無關係,也反映了七堇年這些年寫作的熟練,沉澱和突破。
回到本書。發散性結構為群像刻畫提供了平台,故鄉霧江像一條扯風箏的線,隱隱地羈絆著這些年輕人,有的或飛往他處,有的或塵埃落定於此,但故鄉的人事歲月都深深烙印體內,都有沸反盈天的某個時刻。這共同或重疊的諸多記憶便是這個結構的中心。
我覺得七堇年寫作此書是有野心的。回歸平和的敘述姿態,故事囊括了邵然、邱天、李平義、陳臣、彈簧、白楊的三十年,插入了游冬、柔山等人的跌宕起伏,想寫浮生眾人,想讓讀者找到你我他的影子,姑且不說嘗試成功與否,但整本書的確顯得更加從容,更有氣度。而我看完,也不能免俗地思考了下人生。若干年後我們會變成什麼樣子,身邊睡著誰,當跨過了眼前的苟且,是否又能抵達曾經的詩和遠方。
正如《平生歡》封底所寫,平凡的人,各有各的平凡。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命運面前,芸芸眾生各顯神通,兀自掙扎,都活出了自己的路數,只不過結局是一定的,終將化成蒼穹下的塵埃,甚至比塵埃更小。書中穿插的一些遊歷的回憶和風物描寫都有所表達,摘抄兩段:
只覺得,原來每個人的歷史一鋪展開來,都是一天一地的斑斕璀璨。像是在什麼也看不見的城市夜空中,重重燈幕霧霾之後,其實有無數星星,每顆星星都在閃光,都在遵循不同的軌道,有不同的引力,屬於不同的星系。
在這繁華的人世以前,天空清澈,大地翠綠,沒有人類,沒有愛恨情仇,一切是乾乾淨淨的原始。在人類創造了這麼大的世界,這麼多歷史,這麼多愛恨情仇之後,天空漸漸變成今夜的模樣,渾濁而迷濛,正如紅塵滾滾,掩埋著無數渺小的我們自己。
這麼想,頗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
私人感受。以上。
我還是比較喜歡七堇年的散文
不會只有我一個人覺得看完有點低落吧。
引自 《平生歡》
我給自己報了個電腦培訓班,又在學校申請了勤工儉學的活兒,按時到機房值班,天天待在機房寫奇幻小說,熬更守夜。夏天天熱,宿舍如蒸籠,難以入睡,我索性常常待在機房裡徹夜寫東西,順便蹭冷氣。
盯著屏幕看久了,眼睛刺痛,好像針扎,一年換一副眼鏡。有時候是凌晨四五點,寫到筋疲力盡,宿舍已門禁又回不去了,就一個人出去跑步。一圈一圈,跑跑走走,四下只剩自己的喘息聲。天邊微明,色清如洗,像有一隻手將黑暗慢慢席捲,收藏起來。
那天清晨,我還在鬼一樣地走圈,四下剛剛有「沙沙」的掃地聲徐徐傳來,提醒我城市即將蘇醒。柔山突然呼我的BP機,叫我頗感意外。回電過去,是她電腦壞了,要我去幫她看看。
天剛亮,人影疏疏,我騎車去她的住處。
一夜未睡,從城東穿到城西,我已累得頭重腳輕、頭痛欲裂。幫她處理完電腦問題,我眼睛發脹,好像眼球快要蹦出來了。柔山看著我,說:「怎麼眼睛紅得像兔子?臉色又青?」
我說:「昨晚一宿沒睡。」
她說:「不如你就在我這裡好好休息,這裡沒有別人,吵不到你。」
我看了看錶,十點半的光景。
她說:「就這樣了,你睡吧,我出門去了。冰箱裡面有吃的。」
我說:「好的,那我躺會兒。」
她幫我拉上了窗帘,頓時房間里有如黑夜。我和衣躺上她的床,聞到被褥枕頭中的氣味……一種她的身體與生活的氣味。好像突然與一個陌生人赤身相對,令人想入非非。
我閉上眼,努力進入睡眠。
也許是太累,我一睡睡到下午五點。醒來的時候,一看黑暗的房間,一下子想不起來自己在哪兒,驚慌了好一陣。
終於想起來,我在她的家裡。是家嗎?還是一個住處?我環顧四周,一無所得,慢慢起身來,揉揉眼睛,聞到濃濃的當歸雞湯味。順著氣味走過去,房子很小,我一眼看到廚房,柔山已經在那兒煲湯。穿一身家居服,頭髮挽起,露出頎長的脖頸。
我下意識地走過去,她抬頭看看我,很隨意地說:「醒了啊?睡得好嗎?」
我點頭,斜靠在廚房門的邊上看著她煲湯。
她也什麼都不說,只是靜靜在那裡攪拌,舀了一勺起來品嘗味道。我一時間覺得相濡以沫也不過如此了,有種我們已經在一起生活了十多年的錯覺。
她說:「晚上喝雞湯吧。」
我去客廳布置了一下桌子,環顧這個租來的住處,一間小廳,一間卧室,一廚一衛,小巧玲瓏,五臟俱全,也算乾乾淨淨,富有生活氣息。我想像著一個人在此生活的富足與孤獨,想像著兩個人在此生活的瑣碎和甜蜜……不由得愣在桌前許久。
窗帘沉重,很暗。燈光像一滴融化的黃油那樣溫厚。我忽然喜歡上這種溫暖與黑暗。
我們就著一張靠牆的小方桌子,相對而坐,安安靜靜地喝雞湯。從未這樣與她接近,我看著她瘦削的臉,細眉細眼,險些入迷,撞上她也抬頭看我的目光,頓時不好意思地笑起來,又為自己這種莫名其妙的不好意思而感到好笑,於是又笑了一次。
她看著我,好像憐憫我的天真似的,像個母親一樣溫柔地問我:「好喝嗎?」
我說:「好喝。」
她說:「以後經常來,我燉湯給你喝。」
我點頭,聞見無所不在的當歸之香。那種氣味如此強烈、古典、濃郁,像一個作家筆下所寫的,猶如「冬蟬夏艾——靜與苦」。
這一段我讀過很多遍。
對我的人生觀,價值觀有很大的影響
平生歡 相比大地之燈 相比瀾本嫁衣 塵曲 語言要成熟許多 文字也更趨於生活化 有種 看著七堇年的書 跟著她一起成長的感覺
書的篇幅不是很長,昨天晚上和今天抽空看完。想說些什麼,但又不知道從哪裡說起。作者本人是瀘州人,家鄉距離瀘州不過兩個小時的車程。所以讀起來頗有幾分相似感,情節又是那麼的熟悉。總是感覺,描寫的可能是身邊的故事。
七堇年的其他作品沒有看過,所以不好互相對照。如果說路內的少年巴比倫描繪的是一位80年後內心獨白以及對青春的記憶,那麼這本書可以作為一群川渝工人子弟的成長軌跡。 主人公是位性格溫和的人,也許真是這種性格最終造就了他選擇的職業。第一視角下給大眾的感覺彷彿我們身邊的每個人,平凡,不出奇,我們自以為獨特的生活經歷。只不過是別人茶餘飯後的閑聊,經不一點波瀾,不知為何。始終感覺一層濃霧籠罩在書中的每一個角落,就像是清明時節的天氣。也不是不能忍受,但濕漉漉的感覺總是不討人喜歡的。我們這樣的一群人被上天安排出生在同一個地方,然後相識,成長,飛向世界的各個角落,數年一聚只能相顧無言。之間能夠產生共鳴的或許只有相同的距離。 想要破除尷尬也只能提起過往那些被歲月遺忘的小事,距離遠了,人的感情就淡了。
看完之後有太多共鳴,從新概念開始看她的文章,書也是一本不落的買,近幾年卻一直比較失望,瀾本嫁衣,少年殘像,塵曲,都不甚喜歡。平生歡買來也一直沒看,最近書荒,就拿來看,沒想到,竟看的停不下來。書中很多話,竟和我這些年寫進日記里的感悟一致。每讀到一句,會想一會兒。謝謝七堇年,在學生時代的被窩和大地之燈之後,再次讓我讀到了一本自己喜歡的書。
看的時候一直戴著耳機聽著草東沒有派對的爛泥,印象特別深刻是關於陳臣的每一段故事,每每想起這本書就想起他,還有那句歌詞,「噢多麼單純的一顆心,怎麼會,怎麼會,就變成了攤爛泥」。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
平平淡淡簡簡單單??
是低落
是心底塵埃落盡
看完平生歡再看大地之燈 感覺太過激烈 前者好很多
平生歡
朋友力薦 於是趁著大好時光 通讀一番
故事以邵然為主人公,以「廠」為宏大的背景,講述了「廠里」的小夥伴成長的平生。
(btw 下文可能還有劇透 非戰鬥人員迅速撤離)
游冬 柔天 邵然 邱天 李平義 陳臣 白楊 彈簧 邱葉
不得不說 七堇年是一個很會描寫環境的作者 她總是將大片大片沉默的壓抑的情緒刻畫到環境裡面去 而且恰到好處 還有就是 她也是很喜歡木心先生的
整個故事的架構可以看出 七堇年是很想將上述的所有人都穿插到彼此的命運當中去的 其中不乏有些生硬的bug
如邵然和柔山的相識
柔山是游冬出國前特意叫出來給邵然認識的 但在臨走時卻又囑咐邵然別跟柔山走得太近 最後邵然在這段上癮的感情里反覆沉淪的時候 游冬卻早說自己了解柔山的為人 我也是不懂 難道游冬是有意撮合 還是無意為之 感情的事情 說也說不準
如游冬與彈簧的恩怨
游冬父母被舉報入獄 游冬輾轉多地 耗時多年 找出正在和白楊舉辦婚禮告發者彈簧 想親手了解這段仇恨 卻被站在門外的邵然用李平義與陳臣的糾葛說服 放下仇恨 其實讀到這裡 就顯得很生硬了 就跟我自己編小說 編不下去了 隨便借用一個俗套的理由結尾一樣
最不如意的要數邱葉和陳臣
一個是被拐數十年 受盡欺辱 無奈被迫賣身 最後回到霧江 「廠」不在了 家也遷了地方 好在家人接納了她 彌補童年的過失 只可惜邱天要長居國外
一個是自幼被打罵 心灰意冷 不敢觸碰親情 肆意揮霍愛情 經歷太多變故 對白楊 從喜歡到放縱 對原野 從依賴到絕望 可能他註定會漂泊一生 因為他是父親的兒子
最讓人心疼的是邱天和彈簧
明明可以享受萬般恩寵 卻在最無辜的年紀承受自己收養的孩子以及失去左腿的現實 明明喜歡自己的同桌長達數十年卻因自身的緣故囿於心尖 明明自己沒有做錯卻在邱葉回來的時候倉忙逃往德國認為自己虧欠了邱葉許多 還好還好 有李平義在 兩個同樣受過重創的人 相伴度過餘生
彈簧少時頑劣 喜歡一個人只敢把她堵在路上什麼也不敢做 後來摸爬滾打 有了自己的天下 喜歡的人也輟學 打工 結婚 出軌 離婚 這一套流程里他都沒有參與 卻一直默默地等著 等她玩累了 再投入他的懷抱 其實我為他想想 多多少少有些不值 但卻又特別贊同一個觀點「他終於追到了白楊 那個年少時最漂亮最動人的女孩 比起幸福 他更享受的是到手的榮譽」
至於李平義 我不知道還用怎樣的字眼來描述他 一讀到他我總會想起「風塵僕僕」這四個字 從投行到無國界醫生助理 七堇年在刻畫李平義的那幾段文字中 用了大量的行業辭彙 有時候我甚至懷疑這是不是她為了故意炫耀自己懂得這些東西一樣 畢竟言多必失 但對於李平義的結局我是挺滿意的 他最終還是娶到了邱天
只可惜邱天在邵然耳邊低語「我不能做你的伴娘 你也不是我的新郎」
「廠」倒了 他們的生活卻還在繼續
邵然成了小公務員 娶了一位年輕的妻子
柔山結婚又離婚 言語間多少有些悔不當初
游冬出國讀博 一直不斷學習著將給予的變成擁有的
邱天在醫學院攻讀碩士 與李平義一起平淡生活
白楊最終還是屈於現實 和彈簧結婚 殊途同歸
陳臣繼續著他的小明星的生活
邱葉 我也不知道關於她的未來
儘管他們的生活都不美好 但這就是生活 就是我們細小的平生歡
用我最喜歡的一句話結尾「輕雲薄霧 總是少年行樂處」
用了兩節連堂的毛概課讀完了這本早就想讀的書,依舊喜歡七筆下的文字。從初二到大二,相對於之前讀過的書,這本《平生歡》是一氣呵成讀完,被七對邱天的細節描寫感動,感覺自己深陷這個故事,被裡面的許多愛情故事所驚艷。是的,雖然現實中那離我很遠。
書中的句子——愛如嗎啡,能止痛,可使人舒暢。但要上癮,也能殺人。
書中的句子——光明的力量在於,即使你閉上眼睛,眼前還是那麼刺亮。
在淡淡憂傷中我竟從中收穫了不言而喻的力量。唯愛七堇年!
七堇年陪伴了我整個青春
《平生歡》顛覆了我對七堇年的認知。
娓娓道來的口吻,展現了人生各態,文筆比《被窩是青春的墳墓》成熟很多,但邏輯支架略薄,語言有時也稍顯刻意華美。
但諸瑕疵並不影響這部作品的優秀。簡言之,我愛這哭不出來的浪漫。
剛剛在圖書館一口氣讀完《平生歡》,內心有些消極和絕望,覺得每個人的人生也不過如此,榮譽、地位、金錢、名譽,和廣袤的天地和歲月的長河相比,再渺小不過。優秀如李平義,普通如邵然、白楊,最終都殊途同歸,逃不開家鄉和命運的羈絆。
七堇年的文字一直給我都是這樣的感覺,透露著巨大的哀傷和絕望,宿命的人無力違抗。從《瀾本嫁衣》的灰暗,到《平生歡》的看似平靜但卻波濤暗涌,我看到了一個作者的成長和變化。
最後,《平生歡》的句子很美。尤其景物和意境的描寫,還有大量修辭手法的運用,讓人無限嚮往。
文筆細膩,一口氣讀完。最近看了好多這種小說 《你好舊時光》 《回不去的年少時光》等 ,看了這麼多書才覺得人只有在缺少記憶時才會回憶,失去時才會想起珍惜,因此我們總能在別人的故事中找到自己。希望都好。
總體來說,寫得一般,但很有進步。
情節上,七堇年還是沒有脫離灑狗血以搏得讀者心跳的方式。悲劇情節的推進不夠自然而然,依然是為了悲劇而悲劇。當然,狗血變了一點兒(其實還是小城裡的青春,沒有變太多)。感覺上有點兒像葉揚早期的《胖子》,但是比葉揚還差很多。書中的很多感嘆似是而非,有些強說愁。最好的句子大概是恰當地引用了「天空一無所有,為何給我安慰」。但李平義的部分處理得很好。感覺上是現實又有溫度的人物和情節。
好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