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需要多久才能普及?
無人駕駛這個詞在近幾年已經被大眾熟知,但到目前為止,絕大多數人都沒有體驗過無人駕駛汽車。這不禁讓人發問,無人駕駛汽車要到何時才能普及?3月30日,在一場關於人工智慧(AI)和未來出行的討論會上,被稱為「無人車之父」的優達學城創始人Sebastian Thrun和滴滴出行高級副總裁、智慧交通項目負責人章文嵩一起進行了交流。
最早的自動駕駛概念是在1939年就已經誕生的,通用公司建了一個名為Futurama(未來世界)的未來科技展覽,展示他們對於汽車未來演進的想法他們幻想著1960年時的美國高速公路都會配有類似火車軌一樣設計,汽車將會配有自動駕駛系統,走到高速上就會自動生效,按照鐵軌的軌跡和一定的速度高速行進,直到在高速公路的出口才會恢復成人類駕駛。
Sebastian Thrun表示,目前無人駕駛還處在處在初級階段,只有特斯拉的自動巡航等較為初級的技術投放了市場。他指出,接下來一兩年還會有一些無人駕駛汽車出現,但不會大規模普及。而無人駕駛要到什麼時候才能被大多數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SebastianThrun給財經網記者給出的答案是8到10年。車可以自動駕駛無需人工控制。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想用科技解決實際問題,這也是他們創立谷歌公司的初衷。
谷歌開發無人駕駛汽車的目的是為了防止交通意外、給人們更多空閑時間和減少汽車的使用從根本上減少碳排放量。高端汽車已經裝載了雷達,它可以用來跟蹤附近的物體。例如,梅賽德斯的自動巡航控制系統便是一種事故預防系統,它的後保險杠上有一個裝置,當它在汽車的盲點內檢測到物體時便會發出警報。車道保持系統 Lane-keeping谷歌無人駕駛汽車,在擋風玻璃上裝載的攝像頭可以通過分析路面和邊界線的差別來識別車道標記。
如果汽車不小心離開了車道,方向盤會輕微震動來提醒駕駛者。激光測距系統 LIDAR。谷歌採用了Velodyne公司的車頂激光測距系統。紅外攝像頭Infrared Camera。梅賽德斯的夜視輔助功能使用了兩個前燈來發送不可見且不可反射的紅外光線到前方的路面。而擋風玻璃上裝載的攝像頭則用來檢測紅外標記,並且在儀錶盤的顯示器上呈現被照亮的圖像(其中危險因素會被突出)。立體視覺Stereo Vision,梅賽德斯的原型系統在擋風玻璃上裝載了兩個攝像頭以實時生成前方路面的三維圖像,檢測諸如行人之類的潛在危險,並且預測他們的行動。
GPS/慣性導航系統,一個自動駕駛員需要知道他正在去哪兒。谷歌使用Applanix公司的定位系統,以及他們自己的製圖和GPS 技術。 車輪角度編碼器Wheel Encoder,輪載感測器可以在谷歌汽車穿梭於車流中時測量它的速度。英國專家表示:為了讓交通更安全,最多再過25年,人類將被禁止開車,而由無人駕駛技術全面取而代之。你也許認為這是危言聳聽,但是不要說美國或者英國了,我們中國也在朝無人駕駛的方向努力。
三個月前,百度CEO李彥宏坐上了自家研發的無人汽車,賓士在北京五環;9月底,京東推出基於上汽大通EV80的新能源無人貨車和東風電動無人貨車;深圳巴士集團董事長余鋼還透露,今年10月底將在南科大等地實驗兩條無人駕駛線;由中車時代電動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全球首款12米智能駕駛客車也上路試運行。目前已經有多家公司表示,將從2020年大量生產和部署無人駕駛汽車,這個領域的戰爭已經硝煙四起了。
在這兩天的中國IT領袖峰會上,創新工場創始人、董事長李開復談到對無人駕駛的看法,他對這個長久的方向無比看好,但是認為在短期內無人駕駛的路會非常坎坷。而這些技術從目前來看,我國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無人駕駛汽車技術雖然起步晚於西方,但是,經過科研人員的努力,我們現在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預計隨著國內外技術成熟度的不斷提升,國內各汽車廠家參與無人駕駛技術研發的積極性也會不斷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有關的企業在研發過程中,怎樣將無人駕駛技術與新能源技術結合起來,應該成為企業的一個重要課題。例如將太陽能汽車與無人駕駛技術相結合,將電動汽車與無人駕駛技術相結合,將水陸兩棲汽車與無人駕駛技術相結合等等。解決了這一問題,就可以更好地造福人類,在與外國企業競爭時也可以處於一個更加有利的位置。國外普及無人駕駛計程車已經應用了,蘋果和Waymo最近與租賃公司Avis和Hertz簽訂了管理無人駕駛汽車公司的協議,而當一個無人駕駛計程車公司在解決了成本和保險以後,他們如何不解決乘客嘔吐物成為無人駕駛計程車的難題。
舊金山的一家保潔初創公司提供了一種理念。全天候的汽車清潔服務和智能監測系統。這裡有一個開創性的解決方案:帶有感測器的垃圾桶。蘋果和Waymo的交易表明,未來的計程車場景包括乘客帶來的垃圾甚至嘔吐物,這是一種簡單的方法,可以讓自動駕駛計程車進行自動監測。計程車公司已經努力控制自己的成本,以照顧那些老舊的計程車。但是計程車在工作一天結束時會有一些垃圾留著車上,我們設計了一款智能垃圾桶放入車內,垃圾桶上設置了一個感測器,當有乘客丟入垃圾達到一定數量或其他條件時,感測器會發布指令到清潔公司,並不再接新的任務,直接返回清潔公司進行清理。
這對自動駕駛汽車研發來說不可能是一項技術飛躍,但卻解決了一個重要問題。
無人駕駛是近幾年來比較熱門的一個話題,由於人工智慧的技術發展,很多領域開始了革命式創新,無人駕駛就是其中一個。關於無人駕駛以後發展趨勢,目前可以做以下預測:
1.在沒有新型交通工具誕生以前,無人駕駛一定不會取代人工駕駛。
汽車本質上就是一種交通工具,這種交通工具天生的基因就是地面道路運輸,所有的相關設施建設也是以此為基礎在配合,比如公路,交通法規,監控設施等等,如果要徹底改成無人駕駛,在人工智慧技術成熟的基礎之上,這些相關設施也都需要相應的升級,難度相當之大,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同時,安全風險也會上升,因為這時網路安全是最大的安全隱患,也是最不可控的。
隨著技術的發展,以及世界人口的增加,空間利用成為以後交通發展的可能方向,科幻片中的空中飛行器成為可能,這種飛行器式的新的交通工具是隨著環境發展而誕生,這時完全的自動駕駛或許有可能實現。
2.在日常交通領域,無人駕駛一定是做輔助駕駛,不會完全的無人駕駛。雖然無人駕駛在汽車領域不太可能完全使用,但是作為輔助駕駛,以後會成為汽車的標配,在某些特殊環境哦下,比如霧天,高速等場景,是比較適合無人駕駛的。就像移動互聯網興起以後,手機並沒有完全替代電腦,只是在大部分場合下,成為電腦的延伸和補充。
3.常規汽車會逐漸兼容無人駕駛,而不是被替代。在無人駕駛技術不斷成熟的這個時間周期里,常規汽車會開始逐漸兼容無人駕駛,直到無人駕駛技術成熟。
一解決社會問題
①美國每年全國發生汽車交通事故,2012年死亡人數就高達3萬6千多人。這些事故90%是人為操作失誤所致。全世界,一年由於車禍死亡的人數,估計高達一百二十萬。理論上完全可以由自動駕駛技術耒代替避免。②美國的汽車保險市場,一年繳納的汽車保險費,更是高大兩千兩百億美元。如果可以通過自動駕駛技術,可以削減掉大部分費用開支,效益驚人。
二自動駕駛技術成熟和可靠
①整個自動駕駛系統。視覺系統,電腦控制系統,電動機,傳動系統和電池。相比燃油汽車幾百個另部件來講可靠性大大提高。②技術成熟。視覺系統主要採用相機,紅外和貫性制導等部件。這些部件在軍事上使用時成熟也廣泛應用於民用。③電腦控制主要是前,後,左,右。程序簡單由視覺測量參數輸入計算機進行處理,輸出控制轉動系統控制汽車運L動。
三推廣和普及速度很快
因為自動駕駛是爬行機器人最好的應用,普及最快場所。是最簡單的人工智慧的應用。估計3到5年就能普及和推廣。因為全球該自動駕駛行業有幾萬億美元利潤。各國企業紛紛搶灘這塊蛋糕。目前主要推廣自動貸車,自動公交車和自動計程車。至於私家車,沒有必要。將來禁止燃油車後,只有汽車玩家,買輛車玩玩。
各位大佬,這事能辦不?現在網路速度越來越快,大數據的處理能力越來越強,能否每個私家車出行都像航空公司的航班一樣申請專用的線路。比如,從西三旗橋到機場,我們第一天在交管中心的手機APP的申請線路,約定好線路和出發時間,一路綠燈,以最優的路線,最短的時間到達。這樣可以充分利用北京的所有路網,充分利用路網24小時的每分每秒。消失所有的紅綠燈,所有的車都裝有攝像機相關的感測器精確定位車輛動態,駕駛台上有交管局配發的專用指路設備,包括路線指導,語音提示等。按照交管局設定的車速,方向精確行駛。設備廠商和保險公司結合,所有的車都是全險,出問題全部賠償,所有 車輛繳納使用路網的費用,存在路網使用服務費用,也能發揮地鐵的價格優勢。車上有交管局發的路線,速度,駕駛必須嚴格執行,不執行第二天再申請路線時會被拒絕。這樣在大數據的指導下,所有的車輛出行都在控制下,最大限度發揮路網的運行能力,發揮車輛最佳的車速。總之,出行就要申請路線,和飛機申請航線一樣。
十年二十年的,駕駛技術要成熟,汽車下線要驗證,道路設施要換新,城市道路交通網路系統要建設,,,,,,這些都是耗時的大工程~相當於一個行業的顛覆
推薦閱讀:
※王思聰打賭若成功就「吃翔」的共享充電寶已經一地雞毛,為什麼會這樣?
※海爾把太陽能的水箱砍掉了,太陽能沒水箱怎麼用?
※現在開滴滴怎麼樣?
※有哪些可視化數據分析工具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