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虐童事件反映了什麼社會現象,本質又是什麼?


真的是太不想看到這樣的事件了,可惜一次一次的看到,幼兒園本該是保護孩子關愛孩子的專業場所,卻頻頻成為孩子遭遇惡行甚至虐待的地方了。

就像很多媽媽情不自禁的發聲,那孩子還能去幼兒園嗎?孩子又不能不去幼兒園,那父母該如何盡我們的所能,保護好孩子呢?

希望有一天我們不用為這個傷腦筋,但現在知道這個,非常有必要,甚至有必要成為爸爸媽媽,健康養育孩子的必要知識。

相信孩子,相信自己家那個話還說不利索的孩子。孩子的感覺是不會假的,從孩子的反應最能體現出來。

如果提到要去幼兒園,孩子就很快樂,那他一定得到了很好的對待,幸運遇到了好的幼兒園,遇到了好的老師。

相反,孩子如果適應入園以後,又莫名其妙的抗拒去幼兒園,就需要父母們認真對待。總是孩子覺得受到了傷害了,有些不一定是真的,只是孩子遇到了什麼他交流不出來處理不了的情緒壓力。但有些也可能是真的,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守護神。及時止損,也是父母應該有的警惕和責任。

父母們平時一定要用語言清晰的告訴孩子,碰到以下的事情是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的!別擔心他聽不懂。

1,背心短褲覆蓋的地方,不可以給人家碰。有人違背你的意願,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

2,有人憑藉著他比你大,讓你恐懼地逼迫你做不願意做的事情,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

3,有人做了讓你身體感到特別不舒服的事情,讓你想來就覺得很害怕的事情,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

4,有人做了什麼事情還告訴了這事不能告訴爸爸媽媽,這是我們之間的秘密。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你現在這麼大,只能爸爸媽媽寶寶三個人之間有秘密。

5,無論發生什麼,爸爸媽媽永遠愛你,永遠相信你。所以無論欺負你的人有多厲害,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我們能保護你。

希望有一天,在孩子必定要呆的幼兒園和學校,我們可以永遠用不上這樣的知識。但現在我們唯有充分的運用這些保護孩子的知識,儘可能地做好孩子的守護神。

父母心法: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深知家庭養育的核心是人格養育,關注《父母心法》知人才能育人


大家可能低估了最近頻發的幼兒園虐童事件的影響。

這些事件反應了這樣一個問題:即使我們現在再怎麼詛咒痛罵這些虐童者,都無法估量這些事件的潛在影響,那就是,中國人社會中的互信恐怕很難建立了。

中國還處在由熟人社會向陌生人社會的轉型期,而很多網站上的風評一直都是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已經是成熟的陌生人社會了,在這種城市沒有煩人的親戚朋友成天問你要不要嫁人、公務員窗口辦事不需要托關係流程清清楚楚、找個工作都是自己憑本事不靠家長塞錢。

說起來,北京和上海真的成了在網上具有極大話語權的各位眼中中國最好的陌生人社會,完全符合美國法學家弗里德曼的描述:「當我們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護我們,如警察;或威脅我們,如犯罪。陌生人撲滅我們的火災,陌生人教育我們的孩子,建築我們的房子,用我們的錢投資。陌生人在收音機、電視或報紙上告訴我們世界上的新聞。當我們乘坐公共汽車、火車或飛機旅行,我們的生命便掌握在陌生人手中。如果我們得病進醫院,陌生人切開我們的身體、清洗我們、護理我們、殺死我們或治癒我們。如果我們死了,陌生人將我們埋葬。」

而這種陌生人社會又建立在在契約社會之上,人群和地域都是開放的,契約是陌生人之間的行為準則。這一切在中產階級看來都是很好很好的,只要你有錢能把孩子送進月收費五千元的幼兒園。

然後,在幼兒園裡,陌生人露出了真面目,虐待你的孩子,用你想得到和想不到的方式。

這次對幼教行業的衝擊,絕對不亞於當初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對奶粉行業的衝擊。哪怕當年三鹿的所作所為雖然壞,但好歹每超出常人的想像範圍。而某些幼兒園做的,已經超出了常人的想像。

幼教整個行業和大眾的信任契約因為這件事恐怕會不復存在,以後恐怕大眾會防賊一樣防著幼教行業,重建信任將會無比艱難。

更可怕的是,這種事情推而廣之,我們會不信任任何一個陌生人。我們早已不敢把自己的胃口交給有著地溝油危險的餐飲行業,不敢把自己的金錢交給可能跑路的P2P,不敢把自己的身體交給潛在的某系醫院,現在又加上一個不敢把孩子交給陌生人手上怕被虐待……

目前來看出路有兩個,第一是退回到以前的熟人社會,進個幼兒園還要遞條子托關係,看病、辦戶口、找工作,都托關係,重新找熟人,大家都互相認識,和和氣氣,共同提高交易成本,不然被陌生人坑了怎麼辦?你們在網上成天嘲笑這樣做的東北人,事到臨頭,還不是找熟人最安穩,又有什麼臉去嘲笑他們呢?

第二是勇敢地把膿瘡剜去。很多人事到臨頭才發現自己對陌生人社會的錯覺這麼大,卻一直作埋頭鴕鳥,無視這個國家近六年發生的至少六十起虐童事件,直到今天才喊出聲:「啊,原來北京也這樣啊!」難道北京之外就不是中國了嗎?月收費五千以下的幼兒園虐童就不是虐童了嗎?要清理行業,就要所有地方、整個行業一起清理,勇敢地面對這些事實並改善它而不是一直裝鴕鳥,彷彿五千塊的幼兒園虐童,送去一萬塊的幼兒園就好了一樣。誰的孩子都是孩子,為自己的孩子呼號,也要為陌生人的孩子吶喊啊。

你們覺得我們會走第一條路,重新回到熟人社會,還是走第二條路,徹底構建和諧的陌生人社會呢?


就近日頻曝虐童事件,我想了兩個問題:

1.這種事件是近來才有還是近來才曝?顯然是後者。我們這代人只要認真回憶一下,有多少人兒時沒被老師打過或看過老師打人?

我小學時那個當年剛畢業的男班主任拿著雨傘主軸脫了女生褲子抽的事情並不罕見,只不過我們的父母不覺得老師有錯罷了…其實老師打學生在中國歷史悠久(不要跟我說教育的打和虐待不一樣,法律沒有賦予任何人傷害他人身體的權力,沒有任何一種愛應當以傷害的名義表達)。現在曝出來了,是因為我們這代父母,我們這個社會終於反應過來,這事兒不對了!這,是一種巨大的進步,雖然代價慘重。

2.我們能做什麼?我們應當且必須儘早對我們的孩子進行性教育,至少讓她(他)知道,別人在幹嘛吧?我們不能再干把性啟蒙教材趕出校園,讓無痛人流廣告充斥周邊的傻事了!

我們應當且必須儘早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告訴她(他),身體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誰都不可以,老師不可以,親戚不可以,哪怕長輩,也不可以!(請注意,湖南衡陽女童爺爺一個耳光把女童打出鼻血,是被依法行政拘留了)

我們應當且必須告訴她(他)老師應當尊重,長輩應當尊重,但不能屈從,我們再不能跟孩子說:老師再說你不聽話,我們就不要你了!老師這孩子交給你了,該打打,該罵罵,我們家長絕對沒意見!老師批評你,你還有理了?!學習不好,你還能幹啥!

不要問虐童為什麼發生了一年家長才發現,為什麼一年了孩子都不敢回家講?自己心裡沒點數么?!

發生這種事情,學校和家長,都難辭其咎。

我們不能讓惡魔滅絕,但我們可以告訴孩子,無論發生了什麼,我們和你在一起!


最近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網上相關報導和文章現在也有很多,從各個角度對題主的問題作出了一些解答,就我自己而言,比較贊同虎嗅作者伯通在《命好才是核心競爭力》一文中提到的觀點,借他的文章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反映出最直觀的現象就是:民辦幼兒園的幼教從業者門檻低,大量根本不喜歡孩子的人當了幼師。

有不少幼師只有中專或高中文憑,大多數只是為了「混口飯吃」才選擇的這個職業,而不是喜歡這份工作,更不是出於對孩子的喜愛。實際上,在幼師這個職業中,厭童早已是一種普遍性的高發情緒。



這個現象的告訴我們,幼師並不是一個低門檻的行業,恰恰相反,它應該是一個十分高門檻的工作。

首先他們應該是人群中為數並不那麼多的「天生喜歡孩子」的一員;其次他們應該有著異於常人的,對噪音、啼哭、非理性行為、無序場景的容忍及處理能力。而實際上呢,目前很多幼師根本不具備以上兩點條件。

與之相關,反映出來的另一個現象就是:幼師行業缺口太大,而民辦幼兒園又越來越來多,幼師人數供給不足,也只能降低標準。

一方面,由於2015年民辦教育促進法通過,國家允許開辦「營利性民辦學校」,允許收費按照市場調節,學校自主決定,辦學者可以獲得收益。這一政策為資本介入幼兒園市場掃清了最後的障礙,大量資本湧入。另一方面,2016年實行的全面二胎政策,更是讓這個市場成為了一塊美味的蛋糕,大有可圖啊。這兩點,共同決定了民辦幼兒園數量越來越多,對幼師的需求也越來越高,供少於求,很多本應該被擋在這個門外的人,輕而易舉地進入了這個行業。

這個現象背後其實是反映了,二胎及政策紅利導致了資本熱潮,資本方只盯著這塊蛋糕,卻沒有對其背後最需要的幼師配備加以重視,反而將大力氣花在了「面子工程」上。

還有一個現象,更應該被大家了解:很多虐童事件,其實不止一次發生在同一個幼兒園中,或者同品牌的幼兒園中,但是家長也別無選擇,只能把孩子送到這裡就讀。

在很多一二線城市,其實「辦學許可證」和「辦園場地」並不是限制幼兒園加盟的關鍵條件,最關鍵的條件是地理位置,用伯通的話說,這是一個「地域壟斷性行業」,也就是說,家長在面對孩子入學的幼兒園時,並沒有很多選擇,很多時候是唯一的。

這個現象告訴我們,這裡有一個很大的誤解:放開學前教育的管制和牌照,並不能借用市場之手快速篩選,大浪淘沙。

如同伯通這篇文章的標題所說,命好才是核心競爭力,祝願所有的孩子都好命。


看了那麼多評論,感覺都只說了皮毛,沒有探究到本質上,為啥說會出現這種情況,很多人認為只有幼兒園會出現這種情況,我認為何止是幼兒園,這種行為發生在社會的方方面面,只是這些事情被曝光了,被關注了,被我們知道了,被拿到大太陽底下曬了……

要我看,這種現象的大範圍大規模出現,與人的信仰缺失,三觀扭曲有很大關係……

一件事從計划到實行,要通過,腦子裡先有這麼個念頭,然後在想一個可行的方式,然後才是行動本身……

首先我們想,一個人要做壞事,並不是一蹴即成的,要掙脫好幾層枷鎖過幾關才能做成,第一就是自己的信仰,比如一個信仰上帝的人,要做壞事前,首先要過信仰這一關,因為他的意識里知道,上帝時刻看著他的每一個舉動,乃至每一個念頭,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如果做了以後會受到什麼懲罰,所以過不了這關的人也就談不上做啥壞事了……

好了,如果過了信仰這一關,就來到了良心這一關,因為人做了傷天害理的事,是會心神不寧的,內心會譴責自己的……所以第二關又擋住了好多人……

通過了良心這關,就來到了道德這一關,很多人即使說服了自己,做的事即使不犯法,但是在道德層面上會受到世人的譴責,所以,這一關要擋住了好多人……

當突破了道德層面這一關就來到了法律這關,前兩關都是來自內在的,後兩關是來自外在的,雖然一個人他不怕輿論的譴責,但是他怕法律的制裁,所以這一關又擋住了好多人……


而如果連法律這一關也能過了,試想一下,他還有啥不敢幹的事情?

我們試想一下,一個人如果沒有信仰,不相信人有靈魂,不相信有天堂地獄,不相信死後有審判,會出現什麼結果……

首先他有一個做壞事的念頭,比如強姦一個幼女,因為他沒有信仰,所以信仰這關對他無效……

好了,既然信仰擋不住他,那我們看良心能不能擋住他?如果他連靈魂天堂地獄都不信存在,那麼良心又能怎麼樣,反正在他心裡認為,人死如燈你的,一了百了,當他心裡這麼想,良心自然就安了,良心這東西說變就變了,所以會出現良心被狗吃了的說法……

好了,如果過了良心這關,我們再看道德這關對他有多大的約束力,做壞事被人發現會被大家咒罵,譴責,但是如果我不讓大家發現呢?所以,道德這關是非常好過得……

那麼我們看法律這關能不能擋

住,法律我們講,凡事講證據,比如,人證,物證,可是如果我一個沒人知道的地方,做案時手腳乾淨點,不留下線索,然後作案的對象又是一個連是非對錯都分不清的三歲小孩……那法律又能把我怎麼樣呢?更別說那些手眼通天的人了……

所以綜上所述,如果一個人從第一步起就沒有被約束到,也就是作案動機層面,後面的只是作案手法的提高罷了……

所以,雖然我們今天看到了這些,我們所知道的,被曝光了的人渣,根本原因是,他們的作案手法拙劣,手腳不幹凈,露出了馬腳,才被我們所知道,而那些做事隱秘的人呢?還不是逍遙法外……這些事情並不是今天才發生,這些人並不是從今天才開始實施,只是今天才被我們發現而已……而要有多少個受害者仍在受害,有多少施暴者正在施暴,或正在施暴的路上……我們卻一點都察覺不到……

我一直在想,如果我沒有信仰,我

的三觀不是現在的樣子,我不信上帝,我只崇尚,弱肉強食,適者生存,一了百了,那要有多少壞事我可能就做了呢?當一個人無所畏懼的時候,就沒有啥事做不出來了……

所以信仰對於個人對於社會都是非常重要的,從根源抓起,才是治本之策!


看到有人提及韓國電影《熔爐》,我就提一下另外一部電影作為個引子,這部電影由梁家輝和蔣雯麗主演,名為《刮痧》,本身並沒有去刻意反映「虐童」,而是反映中美文化的差異對比,但我們不妨取其中的情節,來看看。

《刮痧》中去美探望兒孫的爺爺,因為孫子發燒,然後對其使用了中醫上的刮痧,我們都知道拔罐、刮痧後的身體表面的變化,可老美不知道,以為孫子被人虐待了,於是就給人舉報了,結果是父母最後在法庭上失去了對孩子的監護權。這雖然只是其中的一小段,但也間接的為我們呈現了美國文化中人們對待「虐童的」作法。他們看起來似乎更關注,更嚴厲,起碼在二十一世紀之初的那個年代裡。

問題是即使看起來保障比我高、管的比我們嚴的的發達國家,他們的虐童事件也是頻發的,所以我們通過對比,無論是外界的保障做的如何好,目前只要有兒童的地方,虐童都是會發生的,而且它及其有可能不減反增,那麼我能能單純的去責怪政府,去責怪整個社會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是從某方面講,機構,監管部門也逃脫不掉干係,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因素。而不是本質。

我們來看看數據(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國家數據網)

1.第一份是從2011-2015年學齡兒童的入學率(含凈入學率和毛入學率,毛入學率,是指某一級教育不分年齡的在校學生總數占該級教育國家規定年齡組人口數的百分比。由於包含非正規年齡組(低齡或超齡)學生,毛入學率可能會超過100%。凈入學率則慮了學生的年齡大小)(數據來源國家數據網、中國產業信息網)。

下圖單位為萬人:

這五年內學齡兒童凈入學率,毛入學率都比前五年有所提高的。

2.第二份數據

這份數據的比較中,告訴我們孤兒的數量依舊那麼觸目驚心的多,以2015年為例,孤兒人數為502105人,出去被收養的22348人,還有479757人,而15年兒童福利機構單位的個數為478個,全國共有兒童收養救助服務機構753個,不考慮其他因素,僅從此數據平均來看1個機構需要接納的人數是638人。雖說孤兒數量5年內都有所下降,機構數量都有所增長,但是這個配額下來,還是覺得很吃緊,不容樂觀。而並且其中還存在著很大的城鄉差異。也曾爆出有兒童福利機構虐童的產生,這與數量少,配額大,不無關係。

3.第三份數據

2015年,全國城市公辦幼兒園1.7萬所,農村公辦幼兒園6.1萬所,分別比2010年增長74%和57%。2015年,全國共有學前教育學校22.4萬所,其中非公辦14.6萬所,佔65.2%,學前教育專任教師205.1萬人,學前教育在校學生4264.8萬人(毛入學率75%)。

平均下來21名學生配1個老師,1:21的配置。而我國 教育部2013年發布的《幼兒園教職工配備標準》中為1:5至1:7。根據現實因素差異有可能比這個還大,達到標準也是少數一部分地區(就從毛入學率來講——2015年甘肅58個集中連片貧困縣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僅為52.30%,顯著低於全國平均75%水平。以虐童事發的「攜程親子園」來講,大概100名孩子配4個老師,1比25。這還是在「標準」發布四年後的2017年。

從數據可見公辦園數量<非公辦,放開二胎政策後,學前教育行業必將是迎來人口的紅利,像「攜程親子園」這種非公企辦,為員工著想的機構,配置應該更優,結果是讓我們大跌眼鏡,究其原因是否存在「成本利益」的摳掐與精刮?我們在面對人口紅利時,是否只是為了「眼紅」,是否只考慮到了商業與金錢?

另外一個問題,政府是否應該投入更多的公辦幼兒園?以我所在的城市為例,政府近幾年有所行動,新建立了多所公辦幼兒園。而據詢問身邊大多數人,收入一般或較低人群將孩子送入公辦幼兒園的傾向更大,而較富裕家庭則更多的選擇高端機構,高端幼兒園機構一年費用達20萬左右,配比為1:4左右。但是高收入家庭畢竟是少數。所以加大公辦幼兒園的建設,辦園向農村傾斜,迫在眉睫。

4.第四份數據,作為第三份數據的補充。是關於幼師的。

2015年教育部發布的《學前教育專題評估報告》顯示, 2014年專科以上學歷教師佔比為66%,農村地區不到50%;有幼教資格證的教師佔比為61%,持非幼教教師資格證的佔比17%,無證教師佔比為22%,農村地區無證教師比例高達44%。

我們暫且不按1:7的配比計算所需要的教師數量,我們取1:10,新增兒童我們如果取每年2000萬,則需要的教師缺口為200萬。一方面是很缺幼教,另一方面是幼教專業教育質量參差不齊,高人才流向其他崗位也較多。所以對幼教行業來講,數量,質量都不容樂觀,當然我們並不是刻意去講高學歷的學前教育一定優於其他學歷的教師,但是在隨著國家普及高等教育的入學率,幼教隊伍中高學歷佔比肯定是會提高的。畢竟當今某些職業教育培養出來的人員,素質是真的很低,這個問題關乎到所有的教育——那就是卻少德教。我們即將從業的教師都缺少德教,他們如何去給予孩子良好的教育?

當然將所有的矛頭指向我們的「幼教」隊伍,顯然是十分不合理的。本人的幾位朋友也都是從事學前教育的老師,人都很好,除上述資源配比問題,虐童是不存在的,當然她們作為幼教去談論虐童時,還是會有很多壓力,會受到一些偏見。這一點我會在下面談及。

5.第五份數據關於留守兒童的。

2016年底,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等多部門公布了對農村留守兒童摸底排查後的統計數字,將父母雙方均不在身邊的兒童定義為「留守兒童」,統計出共有902萬。而13年的數據超6000萬,數據下降頗大。而這些得益於國家一系列政策,得益於人們的對關愛留守兒童的呼籲。

雖然數據大減,但是仍有902萬,這些兒童由於缺少監護,由於得不到關愛,發生被虐待的幾率會更高。虐待發生的場所也不僅僅是校園裡。

當然父母一方面為了生計奔波,一面又要給予孩子良好的關愛似乎在大多是人眼裡,都成了兩難。

還以攜程事件為例,本來企業辦親子園算是給員工的福利,但是問題是它們選擇了第三方合作,沒有做好把控。而與此的隸屬上海婦聯的幼兒機構卻壓根連個開辦資格都沒。

列這麼多,現在我來闡述一下我對此現象的認識。

第一:關於幼兒教育的,官方的說法是——學前教育公共服務「公益普惠」程度不高

基於以上幾點數據:

1.公辦投入是小於民辦投入的。質優價廉的幼兒園太少太少,入園難已經比肩看病難了,目前還不能滿足廣大人民的需求。但是我們的政府有所行動,試想一下你身邊有沒有新開的學校?

2.資源分配不公,城鄉差異太大。如上述的:2015年甘肅58個集中連片貧困縣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僅為52.30%,顯著低於全國平均75%水平。

3.財政性經費投入仍然過低。投入過低導致的結果就是一些地方壓根沒錢去補貼辦學,家長壓力負擔變大,教育辦學質量也會變差。

4.部分部門監管不力:此次攜程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沒有辦學教育資格的組織都能辦學了,市場機會主義大肆其行,這個關乎到國家未來發展的行業還該如何良性的開展下去?某幼兒機構都做到上市了,背後卻存在那麼多見不得人骯髒之行。單靠家長監督,是遠遠不夠的。

5.教師隊伍師資存在問題:其一短缺;其二待遇問題;其三是素質,也是最重要的一個,也是目前大家最關注的點。所有家長將孩子送到學校所關心的問題就是這裡的老師到底會不會虐待我的孩子,多麼揪心的一點啊。因此導致類似醫患關係惡化般的老師家長關係惡化,教師隊伍的社會負面形象也增多。這絕對是不利於可持續發展的。

6.兒童福利機構過少,前面我羅列了孤兒數量與機構數量的對比,1個機構需要接納的人數是638人!孤兒人群與留守兒童人群一樣是虐待發生的高危人群,在兒童福利保障建設上面面臨的困境還很多。

7.於此相關的司法保護也應該改革完善。(如刑法修正案取消了嫖宿幼女罪,改以強姦罪從重處罰)

第二:反映出來的其他矛盾問題。

1.家庭矛盾導致以我身邊人為例子:

某夫妻以女性是否待在家裡照看學齡前兒童還是接著上班,將孩子託付給父母照看,產生了不同的意見。丈夫認為孩子應該交給父母,夫妻兩人上班掙的多。妻子則認為孩子應該自己照看,自己在學前這一階段應辭去工作。結果妻子向丈夫妥協,可後來發現老人在照顧孩子的時候有虐待現象,於是雙方鬧到了離婚。

我們都知道兩性在養兒育女上,男女是不平等的,從繁衍歷程上來講:女性對孩子的重視程度是十分高的,但是周遭對待女性似乎卻不那麼美好。她們有了孩子發現要失去很多——想在家中好好呵護孩子成長吧,別人說你需要一起掙錢養家;想掙錢養家吧,公司中又可能碰壁,職場從此泡湯。

所以我覺得,家庭企業社會多一份對婦女的關愛,包容,從某方面上來講就是多一份對孩子的關愛。多一份對因故留守,成孤人群的關愛,從某方面上講就是多了一份對社會進步的貢獻。

2.經濟原因

對於更多的低收入人群,他們更多的是選擇將孩子留守,而導致孩子的成長被忽略,進不去公立幼兒園於是選擇價格低質量次的民辦幼兒園。

另一方面稍微有點錢的中階層也會面臨公辦進不去,高端的送不起。

高收入發現將孩子是送到高端幼兒園了,但這三個群體回過頭卻又都發現自己掙的錢卻又給虐待自己孩子的榨取了。類似問題案例還是很多的。

不論是父母一方,還是另一方,無非最密切已經不是教育了,而是錢。

2.社會風氣導向:

又回到最開始的引子,在美國人很容易在虐童事件上打小報告的,同時司法對虐童的處罰也很嚴厲。相比國內,卻冷漠了很多,我們的觀念貌似還停留在「別人打孩子是他們自己家裡的事情」很多虐童的事件如果能有看到人的及時通過一些途徑去制止,可能情況會樂觀很多。

3.社會輿論:

在幼兒園虐童事件發生後,一部分輿論的作法是想辦法通過資本去封鎖消息,一部分輿論則矛頭鋒利,大罵政府,大罵教育,大罵幼師群體,甚至無理由辱罵孩子的父母。

我們的輿論沒有一個良好的,公平可觀的引導,就在寫這篇回答之前,我還發現有人在那裡大噴幼師群體垃圾的。我還發現有的自媒體為了利益嘩眾誇大問題帶節奏博取眼球的。

4.悲劇發生後,受傷的孩子,孩子父母,他們該怎麼辦?

綜上~除卻一系列社會因素外,無非本質就是人性。

如果我們當今給孩子成長留下的不是美好,而是不堪,那麼我們未來所要面對的必然會更加不堪

(上文所述數據可能會存在偏差,時間原因編輯可能存在錯別字,且僅代表個人觀點)

擴展閱讀:聯合國《2016年世界兒童狀況報告》https://www.unicef.org/chinese/sowc2016/index_91478.html


反映了什麼社會現象?當然是教育產業這塊兒,缺乏監管!而且是嚴重缺乏!

自攜程親子園虐童事件後,近兩日爆發的紅黃藍虐童事件更是駭人聽聞。(具體事件可在今日頭條搜索「虐童」、「紅黃藍幼兒園」等關鍵詞。)

現在網上大家開始討論公立好,還是私立好,其實就小編看來,公立、私立並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因為類似的事情,無論是公立還是私立都有發生過。

所以,真正的問題在於怎麼審核、監督、監管?

要知道,教育產業承擔著重要的社會職責,無論如何,都不能疏於事前、事中、事後監管。

那麼,我們就來看看目前學前教育這塊兒的監管,缺失在哪裡?

事前監管:缺乏合乎行業規律的准入審核、監管機制

目前辦學有準入機制,但是,就攜程親子園事件來看,這個准入機制根本不合理。恰恰是把真正能做好這行的人擋在了門外,而把不合格的人放了進來。

孩子能不能得到一個正常教育(先不談好的教育,只說正常教育),變成了一個憑運氣的事,這是讓廣大家長最心焦的事。

而作為一個特殊產業,小編認為,教育產業,是不可以過度產業化的,諸如紅黃藍這樣一家上市企業,總是不可避免地要去追求最大盈利化,而非社會使命。而教育,恰恰是必須要把社會使命放在第一位的。

除了社會使命之外,教育還必須考量穩定性。教育產業,不是餐飲零售業,作為一個學校,是否可以採取加盟店形式,並隨意倒閉?答案顯然是不可以。出事的紅藍黃幼兒園,恰恰在今年2月~4月就發生過加盟店經濟糾紛&虐童事件。

因此,以教育產業行業規律而言,教育行業的准入機制,應該要遵從兩個原則:1、社會使命為首原則。2、長期穩定原則。

事件中的紅藍黃幼兒園恰恰違背了這兩個原則,後果大家也都看到。


事中監管:缺乏行業定期審計考核

在說行業定期審計考核,小編認為應該給幼兒園裡的職工分類,不同職務監管要求是不一樣的。

學校里的教職員工分為三類:

一類是運營人員。維持整個幼兒園正常運作的,這一類的監管重點在資產、資金、用人。比如,學校環境、設備、財務狀況、師資聘用等等。

大家有沒有發覺,在最近這一系列幼兒園事件背後,有個共通點那就是涉嫌嚴重經濟問題。

在小編印象中,自小編上學以來,每個學期交上去的學雜費用到哪裡去了,在學期末都是有清單的,甚至有時候還能退幾塊錢下來。那麼學前教育機構是否有義務向家長報報賬呢?顯然是必須的,不僅得向家長交待錢花去哪裡了,還必須向行政部門報備,行政部門也應該組織三方機構定期檢查,對於教育產業機構定期進行經濟審計。

一類是老師。幼兒園老師應不應該定期考核?當然應該,但是具體考核方法,小編不是這個行業的,就不多說什麼了。這個應該由行業自行制定規則,並根據行業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完善。

一類是輔助老師完成教育的教工。這一類考核要求不高,但也應該做監管。

事後監管:缺乏行業黑名單機制

以上,我們對教育產業做了三類人員梳理,那麼對於不合格的從業人員,在踢出行業後,當然還要設置壁壘,以防止他們再度進入。

小編再次強調,教育行業的是需要將社會效益放首位的行業,所以,對於從業人員,我們必須使用一票否決制,有些錯誤一旦犯下,這輩子就沒資格在這個行業混。這就需要設立行業黑名單,並向公眾開放查詢,接受公眾監督。

以上,建立三大環節監管中,其實不僅僅是監管,相信在考核中,也能考核出真正優秀的企業和老師,作為行業楷模、領頭人,促進產業良好發展。


看到這種新聞真的很氣憤!這種無良幼師真的不配做人!但大家想一想,為什麼出事的都是民辦幼兒園,卻沒有公立園?我自己也是一名幼兒教師,在我們這最好的私立園(而且是民辦公助的幼兒園)支教了一年,對於私立園的運營模式有一點點了解。大家想一想,為什麼虐童的都是私立園的老師而沒有公立園的老師?其實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私立園的師資堪憂。我知道的,很多都是初中畢業考不上高中,就到當地所謂的「教師進修校」培訓一年,然後就到私立園上班的。更有甚者,直接就是混社會的,抽煙喝酒混夜店,樣樣都來。還有的根本就不具備幼教知識,直接找關係進幼兒園上班,不勝枚舉。為什麼她們要虐童?自己都還是個孩子,根本不具備學前教育的專業知識,尤其是兒童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的知識,不懂得如何對年幼調皮、不會表達孩子所出現的行為偏差進行科學合理的矯正,只會打孩子和恐嚇孩子,讓孩子因害怕而收斂。再者,幼師干著教育界最累最麻煩的工作,但卻工資墊底,更別說民辦幼師了,根本沒辦法吸引高素質的幼教人才,也留不住好幼師,造成幼師變動嚴重,經常換老師,每個老師都想著自己教不了多長時間,所以根本不用心,只會吼和罵,以及恐嚇。。國家現在大力發民辦幼兒園,這對投資者是一個機會,但對家長確實一個挑戰。沒有好的師資,你能希望你的孩子受到多好,多正確的教育?門檻太低!!!只要你長的漂亮,就能入園當幼師。至少在公立園,教師的真正師資能夠得到保障,正常福利也能得到保障,幼師的生活有一定保障,對孩子出現的情況有著更專業的見解,有科學合理的解決方式,孩子學習生活才能得到保障。我並不是為幼師辯解什麼,只是陳述一個事實,請大家辯證地看待這個問題。


幼兒園虐童事件層出不窮,牽動著家長脆弱敏感的神經,引起大眾對於社會制度和學校教育制度以及教師隊伍魚龍混雜這些事實的思考,孩子們是無辜的,那麼誰來為虐童事件負責呢?誰又來保護這些祖國未來的花朵?

當今社會虐童事件頻發,不由得引起我們的重視和深刻反思,到底是教師個人的性格扭曲和師德扭曲還是社會的機制出現了問題?接下來我們來簡單分析一下是什麼造成了這一狀況頻發的原因:

1.我們現在所聽到的虐童事件,大多離不開幼師對孩子們的一些暴行。2012年浙江溫嶺藍孔雀幼兒園顏艷紅虐童、前幾天攜程幼兒園幼師喂孩子吃芥末虐待兒童到今天某幼兒園涉嫌性侵兒童,幼師的素質和幼兒園對幼師的准入機制引起了大眾的關注。入幼兒園當幼師彷彿漸漸成為一件低門檻的事情,出現了更多幼兒園教師無證上崗的情況,體罰虐待兒童的案例也隨之增多,幼師缺乏基本師德,還能要求他們怎麼照顧好我們的孩子呢?所以,眼下重要的是就要提高教師素質和端正態度,教師素質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教育,必須刻不容緩地提高幼師素質。

此外,中國不少幼兒園存在幼兒與師資不匹配的情況,所以導致有些老師壓力過大,而幼兒又無法很好自己的情緒愛哭愛鬧,這時候神經稍微脆弱一些的老師就開始動用強勢的辦法。這不是在為犯錯誤的老師找借口,而是提醒大家老師的壓力一天不解決,孩子一天就得不到更好的照顧。所以不僅要提高師資,也要對師資進行合理利用,才能慢慢解決問題。

2、幼兒園疏於規範幼師的准入機制和監察機制,是導致虐童案頻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幼兒園和教育部門不能卸責,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師入職素質資質審查,從根源上解決虐童事件的發生。而且要加強犯錯誤教師的懲罰制度,大多數虐童的錯誤教師由於缺乏法律意識和法律的嚴懲規範,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的嚴重性。從長遠看來說,完善制度漏洞,建立保護機制,才能還孩子一片健康成長的凈土。


3、家長疏於對孩子的教育,也是原因之一。 有些家長只知道用錢為孩子找一個好的幼兒園,自己卻不對孩子進行教育和溝通。學齡前兒童處於一個敏感而懵懂的時期,很多東西他們都不知道怎麼表達,無法思考,這時候家長的教育方法往往對孩子的成長和三觀建立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家長在孩子成長的時候告訴他們如何向「壞人」說不,告訴他們如何保護自己,那麼虐童的事件會大大減少。現在,虐童事件頻發挑戰著家長的神經,家長是否也應該給自己敲響警鐘,教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因為壞人永遠不會嫌你的孩子太小。


總而言之,幼兒園虐童事件的增多,使得家長對中國教育產生了極大的不信任。但是歸根結底和家長、老師、社會機制之間有很大的關係,在責備斥責「壞人」的時候是否也應該深究背後的原因,不是個別人出問題了,而是大環境出了問題。孩子是無辜的,不要讓孩子承擔大人責任疏忽而埋單!


「虐童」事件折射的只是師德淪陷?

近日,攜程「虐童」事件餘波未平,北京朝陽區紅黃藍新天地幼兒園「虐童」事件再起,引起社會的強烈關注,網友義憤填膺,叩問涉事老師師德何在?幼兒園頻現「虐童」事件,理性反思,其背後折射出的僅僅是師德淪陷?

從攜程和紅黃藍兩起事件看,出事的是大公司、大企業,這就更讓人觸目驚心。「虐童」在近年來也並不是一個新的名詞,剛看了一個視頻,說近5年來曝光的大的事件有60多起,在這個數字的背後還有多少,讓人不敢想。但即使是從這些事件來看,一次次的熱議,一次次的民眾義憤填膺,一次次的主管部門的查處,事件發生得一次比一次嚴重,一次比一次讓人痛心,就決不只是教師的師德淪陷的問題了。

從發生虐童事件的學校看,大多發生在民營幼兒園,其中的原因不言自明。個人沒有歧視民營教育的意思,但教育作為一個特殊行業,以營利為目標的辦學模式只能是功能性的,遠離了教育的本質。

民營企業考慮的是成本,不可能用高薪吸引專業性強、高素質的教師,至少是不是所有的教師和工作人員都是經過專業培養,深知幼兒心理學的人。而幼兒作為一個特殊群體,我們表面看到的是他們的可愛、活潑,但幼兒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情緒的不穩定,好動等特性都讓幼兒的管理和教育顯得更加專業,使得幼兒教師更要賦有愛心。紅黃藍總裁說,選擇學前教育的人是偉大有愛的人,此時看來有些諷刺,但這句話本身是不錯的。

實現上,當前不少幼兒園的教師,在選擇這個職業時,遠遠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做幼兒教師也只是他們謀生的一種手段。筆者不是為這些出事的教師說話,他們必須受到應有的懲罰,但我願意相信他們也並不是一開始就是惡魔,這裡存在一個學校管理的問題,存在一個作為經營者和管理者並沒有將如何防止教師虐童問題作為一個專題研究和預防的問題。

今天剛看到一個介紹關於紅黃藍的經營模式的文章《加盟制背後的圈錢圈人真相》,加盟模式也並不只是這一家教育機構的模式,許多大的教育機構也都是這樣做大的。這讓我想到兩個問題:一是為什麼許多人選擇了加盟而不是自己辦學,僅僅是看中了品牌效應。像紅黃藍100萬的加盟費,100萬可以做很多事啊。筆者在網上查找了很長時間,沒有找到答案,於是我想,是不是加盟就不需要再辦理資質呢?二是這些加盟的下級機構由誰來管理,當地教育主管部門有實質的管理權嗎?

當前的教育市場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各類培訓班,民辦輔導班遍布全國城鎮、鄉村,許多是無照經營,即使有的也是辦一個什麼教育諮詢證,掛羊頭賣狗肉。那他們由誰管理?開一個小商店都需要辦營業執照,而教育這個關係著國家的未來和希望的行業,一幢房屋,幾張桌椅,一個小作坊就可以圈錢了。

其實這些年,黨和國家已經非常重視幼兒教育,但公辦幼兒園數量嚴重不足,難以滿足日益擴大的民眾需求的矛盾不可能在短期內得到解決。而且在當前的教育體系下,公辦幼兒園還是依託當地小學建設和管理,而小學特別是農村小學,由於諸多原因,辦園的積極性不高,更不說辦好園了。在這個背景下,民營資本進入幼兒教育市場也是解決矛盾的最好辦法。但是不理順管理監督體系,規範教育市場,痛心的事件一定不是過去式,而是現在時。


推薦閱讀:

5歲孩子自卑,畏首畏尾,強勢的媽媽如何改變自己?
請問如何幫寶寶建立安全感?比如寶寶怕生,不肯自己睡覺、上廁所,半夜醒來尋找枕頭的依靠,不願去幼兒園等等
怎樣當好一個幼兒園老師?
孩子在幼兒園小班遇到有暴力傾向的同學,家長應如何應對?
國外先進幼教理念在國內幼兒園實施的可行性如何?

TAG:幼兒園 | 教育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