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中「彼可取而代之」和「大丈夫當如是也」,司馬遷是怎麼知道的?


「彼可取而代之」是項羽說的,「大丈夫當如是也」是劉邦說的,不一定全部是編的,至少項羽那句話編的可能性很小,劉邦的那句話也有一定的真實成份。

司馬遷寫作《史記》的時候,漢代宮廷還收藏了很多歷史資料,這些資料大多是親身經歷過當時情境的人口述的。項羽當年在會稽郡,見到秦始皇出來巡視的車馬時,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這句話,當時估計聽到的人不多,但項羽後來跟隨叔叔項梁起兵,屢立戰功,意氣風發,這句話一定被廣為宣傳,用以渲染項羽的早有大志;接著他又當了楚王,這句話更會被當成楚國的名言,甚至被收入楚國的小學生課本。劉邦最後戰勝項羽,在漫長的戰爭期間,收編了項羽很多將士,很多將士都熟識項羽,都知道這句話,而且知道細節,如果被人記錄下來成書,就可能會被收藏在漢代宮中。由於項羽是戰敗者,漢朝宮廷一般不可能拔高他,吹捧他,所以他那句話應該有較高的真實成分。

劉邦的情況就複雜一些,他帶著人去咸陽赴徭役,身邊也跟了隨從,路上碰到秦始皇車隊,油然感嘆了一聲,當時或許有人在他身邊聽見了他「大丈夫當如是也」這句話,即使沒人知道,劉邦後來發跡,也會有人幫他製造出這樣的話,來顯示自己的主子早有大志。所以,項羽的話應該為真實,劉邦的話半真半假。


史書絕對意義上來說都是編的,都是可以信也可以不信的。

拿《史記》來說,裡面非常多的東西都是道聽途說,以及當事人和相關人的描述,回憶,轉述以及司馬遷本人的意會,甚至有些根本就是傳說!人皆有立場,皆有動機,皆有傾向,司馬遷更是如此,裡面所寫作者直抒胸臆的褒貶隨處可見。以現在所推崇的理性和平靜來判,司馬遷都算不得一個合格的史學家。

司馬遷所寫史記雖個人情感強烈,但職業操守也令人肅然起敬。史記當中,尤其寫劉邦那章就可以看出來太史公的公正,我喜歡一個人但我不會刻意誇大,我討厭一個人但我不會刻意貶低。要不是這種公正直言的個性,司馬遷也不會因為李凌仗義執言而慘遭宮刑。像史書這種東西,很多都是只有「人證」而沒有「物證」的故事,甚至不少是人證物證皆無,我們所能相信的只有作者的人品操守!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這就是事實!通常來說,這種史書叫「信史」。

劉邦和項羽有沒有說過各自的那句話?也許說過,也許沒說過。雖然看起來的確有些戲劇性,有些表演的味道,但我們相信司馬遷在收集整理資料時的判斷!司馬遷既然判斷他倆說過這兩句話,那我們就認為他倆的確說過!

《史記》太重要了,它是第一個系統梳理了我們華夏文明歷史的一部書,上連傳說,下連史實,我們華夏文明需要這樣一本書勝過它是否真實 。。。。

我這樣一說,你是不是忽然覺得索然無味?哈哈。有些東西不需要證明,它就會被當成真實,就像你從沒懷疑過你自己是你爸媽親生的這件事一樣,按說你應該懷疑,畢竟你一沒驗過DNA,沒有物證;二當時你雖在場但完全沒有記憶,沒有親見。那麼,你為什麼從沒懷疑過呢?


《史記》實際真實的只有三分,七分是假的。

真實的只有人物、時間、大事件等

具體事件、所說的話都是假的。

比如烽火戲諸侯,杜撰的。比如烏江自刎,假的。垓下離烏江243公里,敗軍之將在走追兵的情況下,怎麼可能跑200多公里?

再比如,那些密室之謀的對話,司馬遷都一清二楚,卻不知道胡亥的年齡。

再比如,沙丘之謀,這該是絕密了吧,司馬遷知道。還能說出他們說了什麼。

所以,《史記》只是故事書,別當真


主要是司馬遷依靠口頭流傳的故事或者文字記錄,再用自己的文學功底編寫出來。

其實這些多數都是當事人或者其後人吹牛用的。但作為一個廣泛流傳的故事還是要記錄下來的。


這些話應該是真實的,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這些大逆不道的話是沒有秘密可言的,成語和典故總是有出處的,司馬遷不可能每一件事情都去杜撰,畢竟會失去權威!我們都學過司馬遷的歷史,他的認真程度是極高的,正史和野史的區別就是能夠得到大家的公認!歷史也是科學,沒有嚴謹的真實寫照便會被推翻!


推薦閱讀:

西漢擊敗了匈奴,為什麼不把漠北納入版圖?
漢武帝削弱地方諸侯王權力後,中央對原諸侯王轄地如何進行治理?
西漢初年,高祖評漢初三傑,首推張良,為何之後論功封侯,蕭何居首,曹參第二,而張良僅排到第62位?
陳平年輕的時候家裡特別窮,為什麼卻有很多長者開著小車來看他?
蕭何憑什麼認可韓信?劉邦又為什麼敢把全軍交給一個沒有實戰經驗和戰績的人?

TAG:司馬遷 | 西漢 | 史記 | 中國歷史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