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買東西動不動就幾百幾千,他們的小孩是不是數學都特別好?
日本買東西貴是因為日本的貨幣超發導致的貶值。因此常常需要付很多錢。那麼這對於數學有很大要求么?我們來看一下他們的面額
日本貨幣面額紙幣最小面額是1000日元,硬幣面額有1、5、10、50、100、500的面額,因此我們在購買一些日常支出時,例如早餐買一個166元的麵包或者果汁。我們往往需要各自硬幣排列組合來付款。對於日常習慣了使用這樣的貨幣模式,其實不見得會很難麻煩。
如果我們購買大額消費,例如購買電腦或者電冰箱等大件時候,我們有大額的紙幣可以支付,日元有10000,5000,和1000的不同面額。也不會需要像國內一樣,5w日元的電腦需要數50張100元人民幣,只需要支付五張10000的面額日元即可。因此,對於數學不需要很高要求了。
因此,每個國家的貨幣永遠是為了市場服務的,相應的物價會和貨幣對等,當我們進行跨國購物時往往需要換成本國貨幣來計算。不然的話,比如我們用人民幣去辛巴威購買商品,用人民幣進行支付,我相信不論是買家還是賣家都會很崩潰的。
另外,日本的移動支付做的遠遠比不上中國,支付寶支付和微信支付以及各種大眾點評等美食對比團購網站在日本都是不存在的。所以當地對於線下貨幣支付的依賴基本達到必不可少的地步。
日本的數學日本的數學水平不會像我們印象中歐美那麼差,小學初中的數學教學基本會稍簡單于中國,到了高中,就基本能達到國內使用全國卷水平的省份例如福建、江蘇等省份,但是比起湖南、山東的高考數學還是要遜色一些。以下為留學生考試試題
和國內一樣,想要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考上心儀的大學,還是有很多學生會選擇上校外補習班。對於科學領域的數學來說,日本獲得的成就還是很不錯的,這一點關注數學的人可以看一下fields medal獲獎者里日本人的數量就能感受到。
戰後日本經歷了貨幣超發通貨膨脹,但沒有重新更換貨幣,幣值因此較大。日元最小單位是1日元,沒有像我國的角和分這樣的輔幣,相當於銀行結算沒有小數點後面的數字。在日常使用中100日元地位相當於人民幣1元。習慣了這種設定就沒有什麼奇怪的了。相比盧布在蘇聯解體後數次大貶值,然後按較大兌換比發行了新盧布代替,因此日常使用中面額變化不大。
推薦閱讀:
※日本劍道在實戰中是否可靠?
※海賊王里索隆跟鷹眼用的是刀為什麼會被叫做劍士?
※為什麼外國人更喜歡日韓文化?
※日本人常吃生食,他們如何預防傳染性疾病?
※如何看待《家族的形式》中反應的當下社會的很多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