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成本電影是如何逐漸退出市場的?

在許多國家和地區的電影市場,小成本電影都曾經多如牛毛。其中雖然充斥大量爛片,但仍有不少可看性十足的成功商業作品,更有一些藝術電影。某種程度上,小成本電影是一種培養從業人才、鼓勵藝術創新的特別好的溫床。

那麼是什麼時候開始,小成本電影開始全面讓路給大製作的呢?又是什麼原因使得資方寧願博大製作賭營銷也不願投資低成本電影呢?

明星效應?院線發展?影視製作行業的變化?營銷?觀影人次?還是觀眾需求變了?還是都怪本澤馬?
未來還會產生小成本電影的春天嗎?

不管專業或不專業,能否談談你的體會或想法。


「小成本電影」這個概念本身就是很模糊的,多小的成本算是「小成本」?這個問題里的「市場」是什麼市場?如果是廣義上的「小成本電影」,其實不存在退出市場一說,它們只是轉移了陣地而已。如果是針對院線電影里的「小成本電影」,那麼它們的逐漸消失,只是電影市場開始回歸正常的一種必然。

電影的製作成本基本都是從市場收益反推回來的,也就是說,絕大多數院線片,無論你是什麼類型(「藝術電影」也算是電影類型之一),都得先按照預期收益再反推製作成本。僅就製片層面而言,什麼樣的成本對應什麼樣的題材,反之亦然。

除了像《心迷宮》《路邊野餐》這樣的特殊例子,這幾年我們在影院里看到的小成本電影確實越來越少,但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沒有人去拍小成本電影了,而是隨著院線建設,院線片的門檻逐漸提高了。過去可能一兩百萬就能拍一部可以上院線的電影,但未來這種機會就會越來越少了——但也不是說就完全不可能了,例如《中邪》,仍然獲得了院線發行公映的機會。

考慮到現在國內平均票價在30元左右區間,以及觀眾付出的時間成本和隱形消費成本,觀眾自然會傾向於在電影院里看那種有更多視覺效果的電影。而更多的視覺效果(VFX、美術場景、大明星等)是需要更多的成本投入的。對於小成本電影來說,它們為了規避視覺短板,會更依賴複雜的敘事技巧或者特別的故事主題等元素,而這些都更容易受到互聯網視頻和家庭娛樂方式的衝擊。

但是,「電影」的「市場」並不僅僅局限在影院放映。只是現在國內的電影市場還沒有來得及健全起來,所以電影的回收過於依賴院線放映。現在國內的「網大」其實就是小成本電影的另一個新興市場,只是還沒有來得及形成相對成熟的產品模式和商業模式而已。

如果只是針對院線放映的「小成本電影」,那麼我們現在只是開始逐漸回歸一個正常市場而已。在一個擁有超過4萬塊銀幕的市場上,能夠被大範圍投放銷售終端的產品,考慮到配套的營銷和發行成本,製作成本都勢必會越來越貴——否則不划算啊。這只是一個簡單的生意問題。

我記得幾年前和【凡影】的 @王義之 聊天時他說過一個推論,按照目前國內市場發展的速度和現狀,在2019年前後,國內主流商業類型片的平均製作成本會在1.8億人民幣左右。還記得本文開頭說過的話吧?「絕大多數院線片,無論你是什麼類型,都得先按照預期收益再反推製作成本」也就是說,2019年前後,國內主流商業類型片的市場平均表現,應該在5-6億左右——從今年的市場情況來看,這個推論基本還是很準確的。

在現在的電影市場環境下,拍院線電影會越來越貴,這一點是全世界電影行業都共同面臨的現狀。因為賣電影越來越難了,電影所有的環節成本都在上漲,只有總體觀影人數不漲。(北美年度票房已經連續十年在100億美元上下波動了,中國市場雖然還沒到但預計也沒幾年了)在電影這門生意還沒有找到新的商業模式之前,「贏家通吃」的模式勢必會成為未來的大趨勢之一。為了成為這個贏家,或者說增加成為贏家的幾率,成本的上漲就成為飲鴆止渴,增加成本慢慢死,不加成本立刻死,自己選吧……

在成本一定的前提下,怎麼拍出好看的電影,從來不是一個問題。但如何賣出一部電影,真的是個問題……如何生產出性價比最高的產品,在電影行業一直是終究謎題。這是一個無法用經驗和大數據去控制的過程,很多時候「命」更重要。(在電影行業,如果非得殺掉誰來祭天的話,一般「編劇」都是首選,其次就是「營銷人員」。因為他們都是苦逼乙方甚至丙方)如何能夠有效降低中間環節成本,或者如何能夠準確預估基本市場收入從而相對精準控制成本,雖然已經有了很多很多經驗,但整體仍然是一個玄學……

所以HBO、Netflix、Amazon,甚至蘋果,都開始自製「電影」了。互聯網公司不會改變電影本身,但它們有可能改變市場。如果一家公司能重新定義「市場」,那麼它就會改變「電影」這門生意。我們現在正身處一個「市場」變革的年代,我們還不知道未來究竟會是什麼樣子,但變化正在進行。你看到的「小成本電影逐漸退出市場」這個現象,背後可能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革命正在醞釀中。


-

一、

現在影視圈,最大的問題是:「報紙、雜誌等平面紙媒落沒了」。

在網路前的時代,平面紙媒有其「稀少性」和「特殊性」,

所以,在紙媒上的「言論領袖」才能立足。

紙媒上的言論領袖?……是的,比如「影評人」。

當下,是網路的時代,是個白痴,都能截一堆「盜版視頻」的圖的時代。

是任何白痴,都能在網上,靠劇透,造「谷阿莫」式的扯淡,搞成生意的時代。

是個蠢蛋,都能在網上變成大濕,學人寫影評,順便淘寶買一萬贊的狗屁時代。

真正的影評人,失去了發言的位階,也失去了高度。

那麼,「小成本電影」肯定得「變成屁」。

二、

最好的例子,「奇士羅斯基」。

此君一生最偉大的作品,不是他的「紅」「藍」「白」三部曲,

而是他在波蘭電視台,拍的 90 分鐘長篇電視片,一共拍了十部的「十誡」。

電視片呀,真正的名不見經傳,遠離商業電影市場的小成本玩意兒!

他怎麼紅的?

當然是歐陸的影評人給他寫美文,給他寫大部頭,幾十萬字的論述,

為他辦影展,為他引薦世人,無所不用其極地大力介紹。

不這樣辛苦搞來,除了波蘭人,哪個鬼能認識他?

三、

影評人從數不盡的「媒體作品」中找尋寶藏,是影史常見的現象。

比如法國新浪潮,高達、楚浮,從美國的商業電影垃圾堆里,挖出眾人皆知的「希區考克」,

更挖出,只有專業人士會讚歎的「瑟克」,這些流汗的幹活,沒了影評人,都是屁。

同樣的,和瑟克一樣,被影評人挖出來的,

跟奇士羅斯基一樣,也是拍電視片的,還有一位大師。

沒有影評人,哪有他的世界知名呀?

法斯賓達,37歲就死掉的,同性戀,超級電視劇大師「法斯賓達」。

這人好長一段時間,就給德國南部的巴伐利亞地方電視台拍電視劇,

沒有影評人的加持,他又死得那麼早,誰能知道他的存在?

像這樣的例子,我可以寫上十個,二十個,三十個……。

從歐洲,寫到美洲,寫到拉丁美洲,寫到日本韓國台灣香港……。

楊德昌,最早在電視上拍「小葉」,蔡明亮,最早在電視上拍「小市民的天空」。

沒有影評人,他們都是個屁。

四、

說結論吧。

大陸,小成本電影其實沒有退出市場,而是多如牛毛。

(比如央視六套的「專供電影」,比如網路界的「網路大電影」,產量多到數不完。)

為什麼你感覺它沒落了?

其實是「專家們」不見了,真正能「說話,叫人聽得下去」,

不是像知乎這些「截盜版視頻圖」的「偽影評人」,

是真正有見地,有知識,有文彩的「影評人」,他們不見了。

多少電影作者,沒了真正的影評人加持,只能淹沒,消失,沉淪,灰滅。

一個偉大影評人的視見,怎麼可能要到網路上來,用點贊數來爭取大家的認可?

你叫「寶琳凱爾」寫影評,到知乎來求「點贊」?……這不是扯淡嗎?

「寶琳凱爾」真到了知乎,不但網民會把她當作屎。

相信我,連知乎這個網站,也不會在乎她的,知乎啥時候真正保護一個創作者了?

「寶琳凱爾」在知乎,只能是個三無用戶。

除了她的文字太過深奧,她也不會截圖,她更不會在答案里整幾張暴走漫畫,

還不會劇透,又裝逼,不肯「謝邀」+「求關注公眾號」,一個老太太,貼自拍更沒人看。

只因她有種種問題,不能接「網路時代」的「地氣」,所以,她絕不能討人喜歡。

知乎的營運團隊,甚至會用各種演算法,讓她消失,叫她閉嘴。

影評,信不信由你啦,它真不是觀影心得,得讀好多書,看好多史料,有自己的創見。

別以為幾個小王八蛋,打著知乎名號,組個團隊去勒索電影生產廠家,就是影評人了。

這些你們讚美的玩意兒,都是電影迷的大敵。

當然,我說的再多,你們也不會相信的。

只因為網路時代的荒謬性,所以,諸君已經被誤導了。

你們點贊的文字,以及寫作那些文字的人物,再說一次,本是我輩影迷的大敵。

但在你們眼中,卻成了檯面上,翹著尾巴的大人物了。

所以,別抱怨了。

作為觀眾的你,失去了明眼的「引路人」,失去了聰明的「介紹人」,

失去了有真知卓見,能說解的「前輩」,

失去了拉你手,讓你和夢中情人見面的「媒人婆」。

一切,怪誰呢?……當然怪你自己。

也是因此,「小成本電影」也只能淹沒在數據流中。

21 世紀的中華民族,是出不了半個「奇士羅斯基」「法斯賓達」的。

「小成本電影」?

噗!……真它媽別傻了。

-


宣發為王,熱門影片被過度曝光,小成本電影則無人問津,長尾市場根本找不到用戶。
現在的媒體不是被用來滿足需求,而是在塑造需求。比如戰狼2這種電影,當所有的宣發渠道都開始有意無意的推這部電影,連人民日報都開始蹭它的流量之後,它就成了一部「人人必看」的電影了。這樣的「大片」被批量生產出來,自然就擠佔了小成本電影的放映資源。


能把藝術片和小成本商業片分開說嗎?

藝術片……是因為它就值這麼多市場。現在這個樣子才是正常的。以前沒有互聯網的時候,媒體能人為拔高它的市場,才是不正常的。所以我不認為互聯網需要對藝術片的沒落負責。

這有點像傳統戲曲的沒落,國家應該扶持它們嗎?我認為不應該。當然,支持扶持的一方也有他們自己的道理。

小成本商業片以前能有市場,是因為電影工業有技術瓶頸,大成本電影在玩炫酷畫面的同時卻達不到觀眾對電影的基本需求:畫面真實可信。有相當多的觀眾寧願選擇畫面不炫酷但真實可信的小成本電影。

等技術瓶頸突破了,大成本電影不但可以做到炫酷,還能真實可信,那就沒有小成本電影的事了。

小成本電影的出路,要麼降低票價(80塊降到30這種沒用,至少20以內,而且必須是常態,不是需要消費者去搶的優惠價),要麼降低成本,要麼劍走偏風,去拍一些正常電影不拍的,但也能吸引一部份眼球的東西,比如……

我知道我這個答案很殘酷。但這就是市場。

至於有的藝術片愛好者沒有途徑去電影院看藝術片怎麼辦?我覺得是這樣:我在上海很想吃熱乾麵,但是上海卻很少見熱乾麵,我能去抱怨沒有麵館提供熱乾麵嗎?不能,因為我這樣的消費者太少了。就算是有人做了個麵館,我很大可能也會因為路遠而不願意去,這就造成雖然全市愛吃熱乾麵的人數足夠支撐起一家麵館,但這家麵館也很可能開不下去的局面(因為多數人只願意就近消費)。所以我的解決方案是:上網郵購熱干速食麵,自己用開水煮了吃。


我覺得這個問題我特別有感觸。

今天我在我的專欄推薦了一部成本7萬的中國科幻電影,在國際上拿了幾個獎,我自己也看了,確實不錯。

然而,窩在愛奇藝看這個片子的時候是開著彈幕的,99%的彈幕評論是這樣的:

這女的真丑
怎麼就這倆演員
看不懂
演員太丑了從哪找來的
這特效太傻了

這片子女主是稱不上多美,但也不至於辣么不能接受,而且說實話,一個小時的劇情進入故事很快,而且故事肥腸簡單真的很難理解為何有人會看不懂呢……


現在你們問,為什麼大冪冪,大寶貝會火,我可以負責任的回答……還是有市場唄呵呵


睡前隨手

首先我覺得是不是該界定一下小成本的概念,不含宣發多少算小成本?1500萬?1000萬?500萬?還是更低?


另外是不是再限定播放渠道,網路?電視?還是院線?

再者,即使在華語院線電影中,小成本也從來都沒有退出市場啊朋友,相反一直都有湧現高質量的小成本電影

近兩年就有《心迷宮》《路邊野餐》《驢得水》《提著心吊著膽》《你好瘋子》《閃光少女》《八月》這種成本不高的質量尚可甚至優秀的電影

更有專門扶持青年電影導演的first電影節,每年都不乏優秀的低成本佳作,去年獲獎但還沒上映的《中邪》《喜喪》等

在我看來,很多觀眾現在先天對於所謂的「大IP」電影有排斥,反而對質量尚佳的小成本國產片有不小的期待和寬容

再多說一點,小成本電影在宣發方面有非常大的劣勢,一方面缺乏所謂的流量明星和噱頭,在先天流量方面吃了大虧,另一方面,不管是1000萬以下的小成本,還是3000萬左右的中等成本或者更高成本的大片,在宣發方面所佔用的資源,以及資源背後的費用是相同的,換句話說3000萬的項目需要1000萬的宣發費,300萬的項目可能也需要1000萬的宣發費,這就非常之尷尬了,這就需要宣發公司在遇到小成本項目的時候投入更多的人力成本
我就聽說不少國產電影,其實上映之初就通過獲獎收回了成本,但是在公映前花了比製作成本還高的宣發費,忙來忙去也不知道在著什麼急

但是如果不投入足夠的宣發成本,小成本電影非常容易悄無聲息就兩日游,然後消失

矛盾

多說一句,低成本驚悚片可是一直都存在的


還是巷子太深藏住了酒氣,我國這個時代,熱點有多重要你不知道?朋友間的談資多重要你不知道?小成本通常意味著受眾就小了,如果成為熱點,能成為「談資」了,那大小成本電影都能火啊。


@yolfilm 談到了輿論引導和小眾小成本電影的關係 @張小北 老師談了小成本電影和市場的關係

作為一個影迷,我想談談我對小成本或者小眾電影的感受。

我覺得華語電影環境的市場要分為觀眾市場影迷市場。

在中國觀眾是什麼樣子的呢?

他們會說:「聽說《湄公河行動》很好看啊」,然後去看,回來跟大家安利,真的很好看唉!XXX演的真好!《湄公河》換成《戰狼2》也同樣成立。

他們會說:」最近都沒什麼好電影看唉「 然後你跟他說最近在院線在上《推拿》還不錯,他問推拿是什麼,你說婁燁導演的,他問婁燁是誰?講什麼的?有哪些明星?然後你告訴了他,他哦了一聲。

他們會在吃飯的時候看黃磊版的《深夜食堂》或者穿越網劇並且覺得很好看。同時又很認真的批評某個演員演技不專業。

他們會在被下跪之後去看《百鳥朝鳳》,並且回來之後說感動的流淚,推薦大家都去看。

他們也會說等諾蘭《敦刻爾克》等了一年,同時產生一種優越感,對看國產電影和港片的人嗤之以鼻,通常他們心目中的十佳里會有《肖申克的救贖》,《心靈捕手》或者《阿甘正傳》。

他們會去影院為某個明星瘋狂打call,為了看一眼張藝興去看《建黨大業》,為了看彭于晏去看《悟空傳》,他們看電影業務並一定是為了看電影,只是約會前的一次例行娛樂,或是家庭周末的消遣活動。

這就是我了解的中國現階段的觀眾水平,他們觀影量匱乏,缺少對電影發展史的了解,電影的審美情趣還沒來得及培養。

所以他們需要寶琳凱爾嘛?即便是寶琳凱爾的影片放到所有網路媒體的頭條上,估計也還是不行。他們需要的就是看起來簡單,快捷,通俗易懂,能在快節奏生活不佔用他們太多時間的電影推薦。他們不需要去分辨這些推薦是否帶有過多的營銷炒作性質,因為他們對電影沒有太多要求。就好像普通人去吃飯只會看下大眾點評,不會去看專業的美食雜誌一個道理。

這就是現在「正常」的市場啊,正常的觀眾現象啊!不可能要求他們為了看電影去看專業性的影評,人家只是看個電影而已。所以院線按照他們的喜好排片,投資方按照他們的喜好投資電影,製作方按照他們的喜歡拍電影,宣傳發現按照他們的喜歡來宣傳。資本市場,沒毛病。

而小成本或小眾電影呢?他們存在於各種民間放映,影展,電影節,官方的藝術院線。存在於院線的早上的10點,中午的12點,晚上的23點。

我覺得絕大多數小電影天生就無法真正進入正常的觀眾市場的,他們是屬於影迷市場的。理想化的狀態是,像上海藝術電影聯盟,還有剛成立的全國藝術電影聯盟這樣的藝術院線能夠健康良性的發展下去。像first這樣電影節能夠給年輕優秀的電影人提供展示的機會,然後進去這些藝術院線放映,在影迷市場形成良好的口碑,通過影迷傳播出去,讓這些優秀的導演獲得更多的拍攝機會。


小成本電影並沒有退出市場。
相反因為設備和發行門檻的降低,產量比以前大了百倍、千倍。
只是大多數都被你忽略了。


沒有明星,沒有特效,沒有IP,沒有宣發,影院憑什麼給你排期?觀眾憑什麼去看你的片?靠製片人下跪嗎?這就跟蘋果體驗店裡一部iPhone賣五六千,但是路邊有人湊過來神秘兮兮的問你,要iPhone嗎?五百塊!你敢買嗎?


jigsaw 笑而不語?


以前小成本電影並不用上院線才能賺錢,而是租售DVD,現在DVD被淘汰了,但現在有很多網路視頻,所以現在有微電影、網劇,可以靠廣告盈利。微電影也算是小成本電影吧


不僅是小成本電影難以為繼。現在社會所有的行業門檻都越來越高了。

隨便舉幾個例子。比如演員。上一代演員,趙薇、周迅、章子怡她們,初出茅廬,十八九歲就可以擔任一部重要電視劇或者電影的主角。范冰冰也算是《還珠》的女三,戲份一點都不少,現在說起來還說是從演一個丫鬟一步步成功的。但是你看現在,周迅、孫儷她們還在演十幾歲。為什麼?是電影學院都關門了嗎?是後繼無人嗎?不是,是市場的選擇,觀眾的選擇。演員的門檻越來越高,大家都不願意去試錯,觀眾也不願意看新面孔。

比如說做生意吧。現在還能有多少白手起家。有多少小成本生意能夠做大的?都是大公司大品牌大企業去不斷發展分支,或者併購。

就連曾經最有機會的互聯網行業,現在也被寡頭壟斷。

所以是時代造就的。幾乎所有的行業門檻都變得高了。

我不知道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還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沒有退出市場,再說了,小成本可不見得就是好電影,按比例來說不管成本多大多小,出好電影的概率都低的不行。

國外的《鬼影實錄》成本15000美元,夠不夠小,票房2億多美元,翻了多少倍。要是提前知道劇本和分鏡頭,哪個野雞導演不能拍出來。可是他們沒有能力,沒有以小博大的能力。

國內的《心迷宮》《瘋狂的石頭》還有好多,一樣是觀眾覺得好,製片方賺的多。

現在的院線電影普遍投資不小,但也有小成本電影一席之地,前提製作團隊要有能力,尤其是導演,但是中外導演有這個能力的顯然不多。


我認為歸根到底還是因為觀眾。不管題主說的明星效應、院線發展、影視製作行業的變化、營銷觀影人次等等,歸根到底還是咎於觀眾需求的變化。當前時代,快餐文化盛行,電影院線的快速發展把電影這一 藝術形式以爆炸式的推向了廣大受眾。可喜的是電影成為了一種百姓娛樂。可悲的它也只能成為一種娛樂方式。娛樂的屬性被無限放大,而文化屬性被選擇性的忽略。用大白話來說就是,大家看電影就是圖個樂呵,別給我整什麼思想性、憂國憂民的。小成本電影往往畫面不過勁爆精彩,明星少,無爆點,而且喜歡追求若有若無的藝術性、思想性,恕我直言以當前中國電影觀眾的觀影素質根本接收不了。


資本控制和壟斷了,整個媒體資源,和發行資源,以及院線。
看看賈樟柯的憤怒,就知道。


小成本電影一直在吧?去拍電影網看看


各種AV依舊在拍


從來沒有退出市場。
所謂的影評人都是辣雞,戰狼2前,有哪個影評人會覺得愛國主題電影能大賣?
現在缺一部大賣的小成本電影,只要出現了,一夜東風掃落葉,大班馬後炮出來分析為什麼小成本電影也能受眾了


看到有答案提到專業影評人失去了發聲權,讓網路水帖和低質量內容淹沒,從而導致脫離商業的部分精品被淹沒而無法發覺。

我就想到以前做過一個媒體和建築的課題研究。結論是媒體雖然轉型,從集權階級式(比如官媒,電視台,以及發行商控制的書報等傳統輸出渠道)轉型為點對點草根式(比如社交媒體,視頻Up主)。

然而這只是個假象。因為話語權依然被少部分掌握,只是掌權者換了一批,從官媒到了谷阿莫(雖然我算是他粉絲哈哈)。從這個角度看的話大小眾影視界面對新型的掌權者被迫轉型只能是趨勢,而沒跟上這個趨勢的就會被甩掉。

但是話又說回來,過去被專業影評發覺的所謂精品小眾電影不也是一種依附在舊權利上的產物么?今天的新權利掌握者從階級渠道轉化為個人明星效應(意思是你和范冰冰都有微博,看似對等,其實不然,因為大家只會關註明星的),背後的第一力量也從政治社會因素換成了金錢轉化的效率。所以在這種背景下,大製作更能保證不那麼爛,因為至少經濟收益不高也能保底。

而傳統依附於專業影視圈和影評媒體的小成本電影一沒媒體話語權,二沒今天的媒體參與感。但是YouTube和B站上那群訂閱高的Up主拍個小電影點擊量肯定高,因為前提是人家依附在已有的基於金錢轉化率的當代媒體話語權。總而言之,不是小成本讓路給大製作,而是渠道變了,小成本走的渠道就應該差異化。

舉個栗子,(我喜歡的)谷阿莫作為一個不務正業的影評人不也推出了露臉清談節目,甚至還有一個音樂作品+MV。

&<&<妖艷賤貨&>&>


國內對於小電影的審批越來越嚴格了,前幾年拍了就能放愛奇藝,現在都要過審


電影成本小,宣發的錢就少。
現在拼的就是宣發。


比方說我們要拍一個小成本片,我們怎麼安排成本呢?

用垃圾相機,BMPC 4K,買兩個,$3500

鏡頭,用最便宜的Rokinon套件,$4000

錄音,用機載加二手rode麥克風,$300

燈具,一套ARRI大燈,150W 300W 600W 1000W 3000W 各兩個,$5000

然後請一個吳亦凡,$10,000,000。

小成本片,卒。


推薦閱讀:

影視剪輯主要做哪些工作?
希望請教你一些影視概念就業的路線,和你個人的職業生涯經驗?
中國的同期錄音真的很差嗎?
影視製作公司的業務模式是怎麼樣,組織架構和人員職責又是怎麼樣?
范冰冰演武媚娘真剃頭了嗎,光頭是怎麼做到的?

TAG:電影 | 影視製作 | 電影院線 | 小成本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