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熊逸的新書《王陽明:一切心法》?

熊逸出新書了《王陽明:一切心法》,並選擇了邏輯思維作為出版商,並且在微博表示,"幸好有邏輯思維作為後盾,不然真不敢放手去寫"


熊逸逮誰黑誰,這次到王陽明了。

有趣的是,很多人都以為熊逸是《于丹論語心得》類作者!

沒辦法,出版社就是這樣宣傳的,包括這次王陽明的封面,熊逸估計也是無奈,但是為了銷量,也只好認慫。

試想,有個蔡依琳的歌迷加了一個「琳琳你最棒」的歌迷群,以為是粉絲群,結果裡面都是黑粉那時的心情!

熊逸的書是有些乾貨,但是總給人印象不深。有的疊床架屋的長篇大論,結論只是一點牢騷。有破無立,極容易被人淡忘。

以前他混天涯,勉強略有薄名,與相近檔次的寫手相比較,成績幾乎是當年明月的對立面。

後來有幸與羅輯思維結緣,包裝之後,書賣了不少,也有了一些簇擁。

但是熊逸很難大紅大紫,賣些書倒是可以。

熊逸的包裝的bug點在於,每次羅輯思維都拿隱士的概念猛炒,這類似於怡紅院宣傳處女頭牌。

用羅胖的話說,賺錢是最有自尊的活法,那為什麼老懞臉呢?

原因是真實身份暴露了,書估計會難賣的多。

知識消費與普通消費不同,除了正常成本外,還有大量的時間成本。所以書的作者很重要,特別是作者的身份!

羅輯思維深知這一點,他們推的書無不猛炒作者的資歷與身份。

熊逸的身份該如何宣傳?羅胖肯定想過很多!

羅輯系書籍的三要素是:1、牛人。2、逼格。3、吊爆的內涵。

這三點熊逸的書都有,或者看上去有。

熊逸這作者主要的思想源頭是現代科學主義、邏輯主義、理性主義,和他論述的內容都真的有點遠了。

用通俗的說法,熊逸是一個真愛黑粉。

因為真愛,所以很熟習,因為太熟習了,忍不住要黑他們。

真粉絲看他的書,那簡直是找虐。

熊逸的好處是沒有粉絲那種愚昧的盲叢,但是他的書真的缺少某種有破有立的通透。

也許他寫一本自己對世界的見解的書會好些。

還是那個老毛病,有破無立。

也許熊逸心裡想的是「很慚愧,總是做不出那點微小的貢獻」。


----------------------------------

補記

鬼使神差,前段時間玩得道,居然又訂閱了熊逸的專欄。

最近一期,熊逸和萬維綱的問答聽的我尷尬死了。

真的接受無能。

這樣的論證和思辨真的無法欣賞,總是給我一種很刻意裝逼的感覺。

也許這樣說有失公允,但是直覺上感覺到,熊逸這人的思維和邏輯應該是有問題的。

不是說熊逸沒學識,我都買他好多書了,而是直覺上感覺熊逸水平不是很高。

舉個栗子,像是佛經說的,文字障都過不了的人。固然詩書滿腹,但總是一種沐猴而冠的感覺。

也可能只是個人喜好的關係。如果說一些個人喜好的東西,我是喜歡看哲學文史類的東西。有時候,有些思辨的意趣可以讓人深陷迷茫,好像精神觸摸到了宇宙的邊際。

好吧,我只是一感受型的讀者,拿書本當葯磕的人。但是很明確一點,熊逸沒能讓我high起來。我的態度,莫如說更多的是失望。

所以說各位熊逸的粉絲,別私信罵我了哈。我們不是一路人。

對於熊逸的評價,我還是認為他只是一個商業型知識快消品的作者。

如同麥當勞之於西餐,速食麵之於中國麵食,星巴克之於咖啡文化。

此間的差距請細細品味,切莫輕言大師這兩個字。為的是對的起心中對文化的信仰。

最後請相信我三十年老high的直覺,不要聽風就是雨。


熊逸的書有個特點,就是很多已經在世俗的神壇上被供奉已久的神聖們,熊逸會把他們一個一個的拉下來遛遛,讓他們沒病走兩步,然後指著神聖們坐麻的腿向身邊還在跪拜神聖的人說,看這些傢伙們腿也會瘸,不是完美的,你們快醒醒吧!

這次輪到遛王陽明了。

市面上有很多關於王陽明的書,裡面的內容大同小異,基本上都是在說王陽明和他的弟子們的語錄的分析、對明清兩代的讀書人有什麼影響,以及,陽明心學對現代人有什麼啟發。極少有人把王陽明放在長達幾千年的中外歷史長河裡的背景下討論的,時間維度、空間維度、橫向的、縱向的多角度看待一個思想家。

與以往文科生寫文人的慣例不同的是,這次看到的算是個理科生眼裡的王陽明是個什麼樣子。

其實我本人是很喜歡讀熊逸寫的這類書,裡面不是一個人單調乏味的人生履歷,而是一個五彩斑斕的社會結構網,書里有很多我們平常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的歷史典故,不止一次的相互對比和交叉對比佛教、道教、基督教、儒家法家墨家等一系列的中外各種宗教和學說,偶爾還穿插一些當代影視劇的例子。

其實這種解構文化的方式特別重要,它能讓不同的文化在一個小的節點上產生連接,然後生出許多能夠二次討論的東西。

所以,當你你讀完了這本熊逸的王陽明的同時,會有一種立馬去翻書里大量涉及到的相關信息的書來看的衝動。

這種讓你產生求知慾的作者,真的很難得。


熊逸終於拿王陽明開刀了哈哈。。。這下有意思了。

熊逸,從來都是用自己的世界觀去理解和闡釋對方的世界,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特點。

所以,讀他的書,可以發現很多非比尋常的見解(或是腦洞)。有的令人拍案叫絕,有的似乎狗屁不通,總而言之,主觀性非常大,所以不適合單純想讀史的人;思維活躍度也非常大,所以絕不會睡著。

他的思維非常跳躍,若是想要印證自己對某個歷史事件的看法,要麼用自己的價值觀去就事論事,要麼搬出西哲的觀點去談判,要麼乾脆就舉一個現代的例子。
彈性非常之大。
因此,讀他的書千萬不要太跟他較真,不要太偏激,不然會讀不下去。
倒不如乘此機會去拓展一下自己的思維邊界,嘗試用另一種眼光去觀察這個世界,這不是也很好嗎?不要過度指責他主觀臆斷,思維只有在碰撞中才會更加深刻;也不要嘲諷他掉書袋,至少他把王陽明幾乎所有的文章全文羅列了出來,方便了不少人(至少是我),就連各種化用的經典也都清晰的註明了,很是有用。畢竟羅素先生不是說過嘛,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之源。現在的人就是戾氣太重,偏激過渡了。所以多讀讀他的書刷刷三觀是很有必要的。
最後,我認為,這兩本王陽明傳至少可以讀三遍。第一遍,回顧王陽明一生的歷程。第二遍,碰撞熊逸飛揚的腦洞。第三遍,品讀王陽明詩文的哲意。如此,才能不負此書的價值,不負陽明先生心學的浩蕩。


看了這本書幾遍,全書透露作者一以貫之的理性思辨風格。作者全書基本是用作者所掌握的史料,敘寫王陽明的生平,這些材料支撐了熊逸的觀點。熊逸在書中援引了好多心理學的實證研究,足以顯示熊逸並非是心學的擁躉,而是嚴謹的現實思辨者,這點應當是熊逸的一大原則。熊逸前言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作者堅持歷史就是一部觀念史的說法。我沒有學習過嚴格的學術論證,不知道熊逸的這個觀點有沒有證實的可能,這可能是理性讀者有疑問的地方。書是好書,讀起來的感覺很有震撼。熊逸為我們揭秘,我們被動去接受,所以讀這樣的書有一個問題就是,即使我們讀了書也不知道我們現在生活的社會該如何定位,歷史誰人都可以說,可是現世卻沒有聖人出現來指點迷津。熊逸口中一再強調的人性,只是通過個例來表現,究竟用什麼方法去思考現代社會,這應該思考。熊逸,期待你下一本力作。


寫的不錯,心理學方面分析歷史總是更有看頭,而且對比用的材料不局限於時代或者國度,會有大量現代案例。崇拜熊逸


我用了五天時間讀完了上下兩冊的書。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熊逸確實寫的很有深度,很有思辨意味。如果讀者太過迷信心學,因此對熊逸心生厭惡,是不是該問問自己究竟為什麼喜歡王陽明,為什麼喜歡心學么?心學本來就不應該是追求功利的工具。我明白自己有很多人性的缺點,一直無法克服,有時候我明知道應該怎樣做是對的,卻騙自己,而做了違心的事,事後又不斷苦惱。直到我知道了王陽明,讀了心學,有了一個簡單的準則,就是不要騙自己,時刻拷問自己,這麼做,這麼想到底對不對。人生很多事本來就沒有絕對的真理,過分追求客觀真理浪費的精力損失還不如相信自己的主觀真理好了。熊逸全書大部分觀點我都認同,但是也有部分觀點實際站不住腳,很容易忽悠住人。比如說,熊逸認同事物存在客觀規律的看法,他說,沒有汽車之前汽車的原理已經存在了。這顯然是唯物主義物質先於意識的看法,如果用唯心主義的觀點來看就不對了。比如我說,沒有時空穿越機器,但是現在時空穿越的原理已經存在了。沒有探知鬼神存在的機器,現在鬼神已經存在了。所以,事物沒有被意識發現之前,不能說存在,只是未被證實的狀態。熊逸很多反駁王陽明心學都從唯物主義出發,本身就有問題,用唯心主義的觀點一打一個準。當然,人本身避免不了犯錯,就不談這個了。我本人依然信奉心學,如果我將來我有機會做大惡,有能力往牛奶里加三聚氰胺的時候,希望我的內心能及時想起致良知三個字。


很多人說熊逸喜歡「黑人」,這次逮到王陽明了,我覺得這話很不恰當,《一切心法》里熊逸「黑」的是「心學」,而不是王守仁其人。雖然熊逸全書對心學大有微詞,或者說不屑,但在王守仁臨終前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的時候,我作為讀者還是不由眼眶濕潤。在我看來,全書已然寫出了王守仁的獨特魅力、傳奇一生,並無故意」黑「他這個人的立意。

那麼「黑」「心學」可以嗎?反正我覺得並無不可。同樣是」鑽木取火「,放在史前是創舉,放在古代是落後,放在現在是行為藝術,但在流落孤島之類的環境中就又變成足以救人性命的法門了。熊逸不過是用他的三觀對心學進行了評判,僅此而已。熊逸有非議甚至不屑心學的權力,讀者也有不購、扔書、打一星的權力,熊逸並沒有把原本的心學信徒拉到自己一邊的野心與希望,只是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同時又在自己的三觀中儘力自圓其說罷了。

另外,熊逸也沒有說「心學」全然無用、害人,在合適的情況、對合適的人,它完全可以對人有所增益甚至使人脫胎換骨,只是從有些人學習「陽明心學」的出發點看,其結果更可能是緣木求魚,研習其他理論、技能遠比「陽明心學」更能令其達成目標,而同時,「『信』陽明心學」其實遠比「信『陽明心學』」重要。(序章其實講的就是這事)

熊逸在從序章至結尾,始終努力將「王陽明」與「陽明心學」剝離開來:王守仁的赫赫事功並不來自其煌煌心學,其歷次征討的實際方略後學根本不可能靠研讀《傳習錄》而習得;「陽明心學」試圖令人「寵辱不驚」、心安自得,直至「用心若鏡」「事來則如實映照,事過則心不留痕」,但龍場悟道十數年之後的王守仁真遇危局困境依舊「坐對殘燈愁徹夜,靜聽晨鼓報新晴」,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皆憂其心。換言之,心學之失不過困於其世,不損王守仁其人之傳奇;王陽明的顯赫事功也不能想當然地為」陽明心學「做背書。用熊逸講過的例子說:讀了叔本華的哲學著作,誰能想到他竟是如何這般汲汲於名譽和聲望的人呢?但他的個人追求亦不損其著作與理論的作用與地位。

很多人都說熊逸「有破無立」,我一開始也覺如此,因為確實找不到他究竟立了什麼。但是現在卻忽然覺得熊逸「不立」不過是因為他寫到哪裡都在立,他的思維方式、分析路徑、理論依據、古今中外之例證,無一不在立,問題不過是他立的東西無一是「熊氏原創」,他搞的是拿來主義。比如有人說熊逸用「唯物主義」理解評論王陽明的「唯心主義」,」本身就有問題「,這「唯物主義」不就是熊逸正在「立」的東西嗎?只不過它有許許多多的思想源頭和已經形成的較完整理論,但建立者並不是熊逸其人罷了。既然「前人之述備矣」,熊逸又認可該理論,那又何必再行論述,只消將這一理論用好、說圓、展示出其「優越性」即可,畢竟不認可這理的人還多的是,拉來一個是一個(不過熊逸不是傳教者,讀者愛來不來,所以那麼多的人看他的書「看了兩章」就「扔了」,是以嚴格意義上他不是「拉來一個是一個」,而是「想來一個是一個」)。創道者可為聖人,傳道者亦有大功於後世矣。還是用熊逸在《一切心法》里說的(大意,說的是王守仁看陸九淵的心學),當年(明代)的人並不需要發論文、評職稱,發現自己探索出的、堅持的理論與前人相同、相近,並不會沮喪、遺憾,而是狂喜啊。一定要「立點什麼」其實是很現代的觀念和很高的要求,畢竟熊逸並不想做什麼聖人,需要以「三不朽」自詡。

最後說說出版方,畢竟一本書(能)來到我們手上是作者和出版方共同努力的結果。第一,有些印刷錯誤,這事也比較正常,畢竟書無完書,只是希望下一版(要是有的話)可以改進;第二,宣傳是個什麼鬼!?光看宣傳文案,這書簡直就是一本成功學大作+心靈雞湯嘛(參見某東商品詳情),看了那個「內容簡介」(普通讀者罕有知道,王陽明原是一個被翻案的奸佞。《明實錄》里的王陽明不但姦邪,還很有幾分色厲內荏的醜態,是一個牆頭草一般的投機分子……)又以為熊逸想來揭發這個被偽裝成聖人的大奸大惡。看完全書再看這些東西,簡直……(氣急無語);第三,裸脊裝訂還是好的,只是不加個特別說明就又有一幫人憤然呼告「到手就是爛的」「出版社良心被狗吃了」……


最近我也正在看熊逸的這本《王陽明一切心法》,才看了上冊的一點點,然後上知乎來搜索了一下大家對熊逸的看法,樓上有幾位都提到了一個詞,「有破不立」,我也有這種感覺,就是作者本人分析王陽明從各個方面都能找出很有根據的說法讓你覺得,哦,好像是作者說的這個樣子哦,但是確確實實沒有「立」,或者可以用熊逸本人的話來來解釋這種無立的現狀吧(見書44頁),「今天恐怕不會有哪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還會相信陽明心學的學理依據,但是正如前文所指出的那樣,除非有某種新的學說真正的取而代之,否則它依然會保持活力,何況我們是多麼渴望去相信它啊。」,我覺得熊逸自己本人也是知道大家肯定會噴他的吧,反正學術和歷史這種事情,原本就沒有誰一定正確,誰一定錯誤的說法, 古人云,信則有不信則無,我覺得熊逸的書也是這個意思:你覺得我說的對,你就看,你覺得不對,你就不看,要麼有條件的話你也找羅輯思維幫你出本書來黑黑熊逸,反正與其他市面上專門講什麼成功學的,熊逸的這本書還是很有看頭的,至少值這個價格吧,乾貨還是很多的,當然乾貨的多少取決於每個人的欣賞層次,比如說有的人已經是文學博士了,欣賞品味肯定高了,那麼再看這本書的時候可能覺得老生常談乾貨很少啊之類的,請原諒我是一個菜鳥,所以我還是比較喜歡逛知乎的,因為在這裡可能會有很多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見解,可以對自己的思想產生一定的碰撞。一本書到底值不值得讀,一般我就看自己有沒有時間還有價格自己覺得能不能接受,如果都OK,那麼反正不管怎麼過一天都會過去,看看也沒什麼,這本書我覺得還是很有閱讀價值的。個人看法而已。


沒讀過 不過平沙孤雁的 心學兇猛不錯


買的書還沒到 沒資格回答 但是感覺熊逸微博發的話邏輯好像有問題吧 他寫這個書的時候不會知道羅輯思維要賣的 怎麼還能談放不放手去寫呢 難道是羅輯思維定製版?


「今天恐怕不會有哪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還會相信陽明心學的學理依據,但是正如前文所指出的那樣,除非有某種新的學說真正的取而代之,否則它依然會保持活力,何況我們是多麼渴望去相信它啊。」
=---------------------------------------------


熊大仙就愛放狗屁

不好意思 日本那裡受高等教育信王陽明很多 很多都是的首相財閥軍人 典型就是吉田茂首相 山本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 哈佛大學的 他也信這個

這五百年尊貶王陽明是檢驗東亞人智商最好試金石

著名國際心理學家森田正馬說的好 陽明居士 至神至聖

人家能根據陽明學發明森田療法享譽世界 熊大仙就看出雞湯

雞湯也不錯 自己受用就好

熊大仙還是自己賣你的破書吧

我只看見戴秉國回憶錄說 谷內正太郎 要求中方 他想去拜祭陽明祠

我想安倍親信谷內正太郎接受過高等教育 最起碼應該比熊大仙強


個人感受:文風與邏輯俱佳,但閱歷不夠是硬傷。有些結論邏輯上似乎沒問題,但事實站不住。一個處男縱然邏輯再厲害,片看的再多,指導別人房事也是紙上談兵、力不從心。比如序言『』在成功的主觀層面,起作用的與其說是那套理論心法,不如說是當事人的極度自信。『』雖有瑕疵,但對比現有的幾乎千篇一律的心學書籍,這本書總歸另闢蹊徑,提供了新的視角,我個人還是願意了解一下的。整天聽那些個老男人講『老漢推車』、『星球大戰』,突然有個男孩跑過來說『俄羅斯轉盤』也挺好,雖然有點天方夜譚,但……理想總是要有的嘛。
看歸看,只是書中結論,還要細細推敲才好。總體來說,啟發價值大於應用價值。


看了好多回答,有個疑惑,你們真的以為熊逸的《王陽明:一切心法》是在黑王陽明乃至黑王陽明的心學?你們怎麼讀的?

在我看來,熊逸抽絲剝繭,打碎我們後人套在王陽明乃至其心學的偶像光環,揭去我們給穿上的華麗的虛假外衣,還原一個比較真實,從人性角度、歷史角度、邏輯角度說的通的王陽明和心學。


這本書值得買,不值得讀。

上下兩冊才84塊錢,不經意地擺在案頭,滿滿的B格。無論王的信徒還是熊的粉絲,都會對你肅然起敬。

說不值得讀,倒不說是這本書言之無物,而是不值那個時間。羅胖第四季最後一期推薦的這本書。其實那期節目基本上把這本書的最有價值的東西就講明白了:儒家思想包括王陽明心學在內不是成功學,向這些東西求成功之道,那是問路於盲。至於羅胖沒說的一些東西,比如古之學者為己 今之學者為人這個思想脈絡,熊逸講了,但是太拖沓。

這本書的名字其實應該改成《走下神壇的王陽明》。大部分篇幅用來分析王陽明思想以及實操的淵源。比如這觀點其實誰誰誰早說過了,那套路誰誰誰早用過了。或明或暗地告訴你王陽明也沒什麼了不起,無非炒炒舊飯,如果不是因為他的事功,王陽明肯定不過是一個籍籍無名的儒生而已。

我個人不是很喜歡這本書不是因為其觀點。事實上如果你看了一堆把王陽明奉若神明的書,看看這本書去去油膩還是不錯的。我不喜歡的是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看似旁徵博引,實則狗扯羊皮。對比一下《明朝那些事兒》100頁左右把王陽明捧得讓人高山仰止。熊逸如果能在同樣的篇幅里把王陽明貶得讓人不屑一顧,那也算是一種本事。

總之強烈推薦大家買一套裝B。然後再花一小時複習一下羅胖那期節目就可以了。


第一次讀一本書的序章讀的渾身顫抖,感動地眼淚不經意的就流了下來。先站坑,讀完再來。


熊逸水平確實不高,格局太小,目光如豆,我定了他的得到專欄真是後悔死了,被羅胖忽悠了,羅胖推薦的多數挺好,熊逸,武志紅簡直不入流,不知道羅胖怎麼回事,


推薦閱讀:

怎麼樣能做到走一步看幾步?
如果被當成病人抓進精神病醫院,如何證明自己不是精神病人呢?
「他讓你去跳樓你也去嗎?」這句話有邏輯錯誤嗎?
怎麼看待奧地利電影晚安媽咪?
存在邏輯思維能力強、記憶力弱(或相反)的人嗎?如果存在,ta的智商是高還是低呢?

TAG:文化 | 文學 | 邏輯思維 | 王陽明王守仁 | 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