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髀算經里的北極描述是否指地球的北極?如果是那麼有文獻記載如何去北極觀測的事迹或其他方式所得?


最近翻看江曉原教授的《科學外史》(吐個槽:這書的出版社居然是復旦大學出版社、而非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恰好看到與《周髀算經》中的宇宙模型相關的兩篇文章:《&<周髀算經&>里那些驚人的學說——關於古代中外天文學交流的猜測之一》和《誰告訴了中國人寒暑五帶的知識?——關於古代中外天文學交流的猜測之二》,這裡我就來當一把久違的搬運工吧~

首先是《&<周髀算經&>里那些驚人的學說——關於古代中外天文學交流的猜測之一》,引自《《周髀算經》里那些驚人的學說》。

載《新發現》雜誌2007年第6期
科學外史(12)


《周髀算經》里那些驚人的學說
——關於古代中外天文學交流的猜測之一

江曉原

  《周髀算經》一向被認為是中國古代本土的天文學和數學經典,十多年前,我曾對《周髀算經》下過一番研究功夫,給全書做了詳細注釋和白話譯文,結果書中的許多內容令我大吃一驚——怎麼看它們都像是從西方傳來的。茲先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項。

  《周髀算經》中假託周公與商高的對話,因此曾被古人視為周代的著作,但現今學者們比較普遍的意見是《周髀算經》成書於公元前100年左右(西漢年間)。至於書中的內容究竟有多古老,則只能推測了。
  古代中國天學家沒有構造幾何宇宙模型的傳統,他們用代數方法也能相當精確地解決各種天文學問題,宇宙究竟是什麼形狀或結構,他們通常完全不去過問。但是《周髀算經》卻是古代中國在這方面唯一的例外——書中構建了古代中國唯一的一個幾何宇宙模型。這個蓋天幾何模型有明確的結構,也有具體的、絕大部分能夠自洽的數理。
  不過,《周髀算經》中蓋天宇宙模型以前長期被人誤解為「球冠形」,而據我考證的結果,這個模型的正確形狀如圖所示(側視圖,因軸對稱,只需繪出一半):

上圖中各參數之意義及其數值,依據《周髀算經》原文所載,開列如下∶
J 北極(天中)
Z 周地(洛邑)所在
X 夏至日所在(日中之時)
F 春、秋分日所在(日中之時)
D 冬至日所在(日中之時)
r 極下璇璣半徑 = 11,500里
Rx 夏至日道半徑 = 119,000里
Rf 春、秋分日道半徑 = 178,500里
Rd 冬至日道半徑 = 238,000里
L 周地距極遠近 = 103,000里
H 天地距離 = 80,000里
h 極下璇璣之高 = 60,000里


  蓋天宇宙是一個有限宇宙,其要點和參數如下:
  一、大地與天為相距80,000里的平行圓形平面。
  二、天的中心為北極,在北極下方的大地中央有高大柱形物,即上尖下粗高60,000里的「璇璣」,其底面直徑為23,000里,天在北極處也並非平面而是相應隆起。
  三、該宇宙模型的構造者在圓形大地上為自己的居息之處確定了位置,並且這位置不在中央而是偏南。
  四、大地中央的柱形延伸至天處為北極。
  五、日月星辰在天上環繞北極作平面圓周運動。
  六、太陽在這種圓周運動中有著多重同心軌道(「七衡六間」),並且以半年為周期作規律性的軌道遷移(一年往返一遍)。
  七、太陽的上述運行模式,可以在相當程度上說明晝夜成因和太陽周年視運動中的一些天象(比如季節的變化)。
  八、太陽光線向四周照射的極限是167,000里,與太陽運動最遠處的軌道半徑238,000里相加,即得蓋天宇宙的最大尺度半徑405,000里。
  和希臘化時代托勒密精緻的幾何宇宙模型相比,《周髀算經》中的蓋天宇宙模型當然是相當初級簡陋的。這一點也不奇怪,但令我極為驚訝的是,蓋天宇宙模型的上述八項特徵,竟全都與古代印度的宇宙模型特徵吻合!

  關於古代印度宇宙模型的記載,主要保存在一些《往世書》(Puranas)中。《往世書》是印度教的聖典,同時又是古代史籍,帶有百科全書性質。它們的確切成書年代難以判定,但其中關於宇宙模式的一套概念,學者們相信可以追溯到吠陀時代——約公元前1000年之前,因而是非常古老的。《往世書》中的宇宙模式可以概述如下:
  大地象平底的圓盤,在大地中央聳立著巍峨的高山,名為迷盧(Meru,也即漢譯佛經中的「須彌山」,或作Sumeru,譯成「蘇迷盧」)。迷盧山外圍繞著環形陸地,此陸地又為環形大海所圍繞,……如此遞相環繞向外延展,共有七圈大陸和七圈海洋。
  印度在迷盧山的南方。
  與大地平行的天上有著一系列天輪,這些天輪的共同軸心就是迷盧山;迷盧山的頂端就是北極星(Dhruva)所在之處,諸天輪攜帶著各種天體繞之旋轉;這些天體包括日、月、恆星、……以及五大行星——依次為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
  利用迷盧山可以解釋黑夜與白晝的交替。攜帶太陽的天輪上有180條軌道,太陽每天遷移一軌,半年後反向重複,以此來描述日出方位角的周年變化。……
  唐代釋道宣《釋迦方誌》卷上也記述了古代印度的宇宙模型,細節上恰可與上述記載相互補充:「……蘇迷盧山,即經所謂須彌山也,在大海中,據金輪表,半出海上八萬由旬,日月回薄於其腰也。外有金山七重圍之,中各海水,具八功德。」
根據這些記載,古代印度宇宙模型,與《周髀算經》中的蓋天宇宙模型豈非驚人地相似,在細節上幾乎處處吻合?
  一、兩者的天、地都是圓形的平行平面;
  二、「璇璣」和「迷盧山」同樣扮演了大地中央的「天柱」角色;
  三、周地和印度都被置於各自宇宙中大地的南部;
  四、「璇璣」和「迷盧上」的正上方都是各種天體旋轉的樞軸——北極;
  五、日月星辰都在天上環繞北極作平面圓周運動。
  六、如果說印度迷盧山外的「七山七海」在數字上使人聯想到《周髀算經》的「七衡六間」的話,那麼印度宇宙中太陽天輪的180條軌道無論從性質還是功能來說都與七衡六間完全一致(太陽在七衡之間的往返也是每天連續移動的)。
  七、《周髀算經》中天與地的距離是八萬里,而迷盧山也是高出海上「八萬由旬」,其上即諸天輪所在,兩者天地距離恰好同為八萬單位。
  八、《周髀算經》認為太陽光線向四周照射的極限是167,000里,而佛經《立世阿毘曇論》卷五「日月行品第十九」末尾云:「日光徑度,七億二萬一千二百由旬。周圍二十一億六萬三千六百由旬。」雖具體數值有所不同,但也設定太陽光照半徑是有限的固定數值,也已經是驚人的吻合了。

  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文化的多元自發生成是完全可能的,因此許多不同文明中有相似之處,也可能是偶然巧合。但是《周髀算經》的蓋天宇宙模型與古代印度宇宙模型之間的相似程度實在太高——從整個格局到許多細節都一一吻合,如果還要用「偶然巧合」去解釋,無論如何是太勉強了。

然後是《誰告訴了中國人寒暑五帶的知識?——關於古代中外天文學交流的猜測之二》,引自《誰告訴了中國人寒暑五帶的知識?》。

載《新發現》雜誌2007年第7期
科學外史(13)


誰告訴了中國人寒暑五帶的知識?
——關於古代中外天文學交流的猜測之二

江曉原

  古代中國人最初有所謂「天圓地方」的觀念,後來被天學家普遍接受的主流宇宙學說則是「渾天說」——類似希臘化時代托勒密的地心體系,但因為其中大地的半徑大到宇宙半徑的一半,始終無法發展出希臘天文學家的球面天文學,中國傳統的天球和地球坐標系統也一直是不完備的。所以,當我在《周髀算經》中發現相當於地球上寒暑五帶的知識時,再次感到非常驚異——因為這類知識是以往兩千年間,中國傳統天文學說中所沒有、而且不相信的。

  這些知識在《周髀算經》中主要見於卷下第9節中的三條記載:
  1、極下不生萬物,何以知之?
……北極左右,夏有不釋之冰。
  2、中衡去周七萬五千五百里。中衡左右,冬有不死之草,夏長之類。此陽彰陰微,故萬物不死,五穀一歲再熟。
  3、凡北極之左右,物有朝生暮獲,冬生之類。
  這裡需要先作一些說明:
  根據上一期本專欄文章中的說明,我們知道《周髀算經》中的宇宙模型是:天、地為平行的圓形平面,在大地中央矗立著高達6萬里的「璇璣」,即大地的北極,向上正對著北天極。圍繞著北極的依次是被稱為「內衡」、「中衡」和「外衡」的同心環形帶——很像從地球北極上方俯視下來時,看到的一圈圈等緯度線。
  第1條記載強調了北極下方的大地區域是苦寒之地,「不生萬物」、「夏有不釋之冰」。
  第2條記載中,所謂「中衡左右」,這一區域正好對應於地球寒暑五帶中的熱帶(南緯23°30′至北緯23°30′之間)——儘管《周髀算經》中並無地球的觀念,但對於熱帶地區來說,「冬有不死之草」、「五穀一歲再熟」等景象,確實是真實的。
  第3條記載中,說北極左右「物有朝生暮獲」。這就必須聯繫到極晝、極夜現象了。據前所述,圓形大地中央的「璇璣」之底面直徑為23,000里,則半徑為11,500里,而《周髀算經》所設定的太陽光芒向其四周照射的極限距離是167,000里;於是,由本文圖中清楚可見,每年從春分至秋分期間,在「璇璣」範圍內將出現極晝——晝夜始終在陽光之下;而從秋分到春分期間則出現極夜——陽光在此期間的任何時刻都照射不到「璇璣」範圍之內。這也就是漢代趙爽在為《周髀算經》所作注釋中所說的「北極之下,從春分至秋分為晝,從秋分至春分為夜」,因為這裡是以半年為晝、半年為夜。

  《周髀算經》中上述關於寒暑五帶的知識,用今天已經知道的知識來判斷,雖然它們並不是在古代希臘的球面坐標系中被描述的,但其準確性卻沒有疑問。然而這些知識,卻並不是以往兩千年間中國傳統天文學中的組成部分!對於這一現象,可以從幾方面來討論。
  首先,為《周髀算經》作注的趙爽,竟然表示不相信書中的這些知識。例如對於北極附近「夏有不釋之冰」,趙爽注稱:「冰凍不解,是以推之,夏至之日外衡之下為冬矣,萬物當死——此日遠近為冬夏,非陰陽之氣,爽或疑焉。」又如對於「冬有不死之草」、「陽彰陰微」、「五穀一歲再熟」的熱帶,趙爽表示「此欲以內衡之外、外衡之內,常為夏也。然其修廣,爽未之前聞」——他從未聽說過。
  從趙爽為《周髀算經》全書所作的注釋來判斷,他毫無疑問是那個時代夠格的天文學家之一,為什麼竟從未聽說過這些寒暑五帶知識?
比較合理的解釋似乎只能是:這些知識不是中國傳統天文學體系中的組成部分,所以對於當時大部分中國天文學家來說,這些知識是新奇的、與舊有知識背景格格不入的,因而也是難以置信的。
  其次,在古代中國居傳統地位的天文學說——「渾天說」中,由於沒有正確的地球概念,是不可能提出寒暑五帶之類的問題來的。因此直到明朝末年,來華的耶穌會傳教士在他們的中文著作中向中國讀者介紹寒暑五帶知識時,仍被中國人目為未之前聞的新奇學說。正是這些耶穌會傳教士的中文著作,才使中國學者接受了地球寒暑五帶之說。而當清朝初年「西學中源」說甚囂塵上時,梅文鼎等人為寒暑五帶之說尋找中國源頭,找到的正是《周髀算經》。他們認為是《周髀算經》等中國學說在上古時期傳入西方,才教會了希臘人、羅馬人和阿拉伯人掌握天文學知識的——現在我們當然知道這種推斷是荒謬的。

  現在我們不得不面臨一系列尖銳問題:
  既然在渾天學說中因沒有正確的地球概念而不可能提出寒暑五帶的問題,那麼《周髀算經》中同樣沒有地球概念,何以卻能記載這些知識?
  如果說《周髀算經》的作者身處北溫帶之中,只是根據越向北越冷、越往南越熱,就能推衍出北極「夏有不釋之冰」、熱帶「五穀一歲再熟」之類的現象,那渾天家何以偏就不能?
  再說,趙爽為《周髀算經》作注,他總該是接受蓋天學說之人,何以連他都對這些知識不能相信?
  這樣看來,有必要考慮這些知識來自異域的可能性。
  大地為球形、地理經緯度、寒暑五帶等知識,早在古希臘天文學家那裡就已經系統完備,一直沿用至今。五帶之說在亞里士多德著作中已經發端,至「地理學之父」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
275-195
B.C.)《地理學概論》中已經完備:南緯24°至北緯24°之間為熱帶,兩極處各24°的區域為南、北寒帶,南緯24°至66°和北緯24°至66°之間則為南、北溫帶。
  從年代上來說,古希臘天文學家確立這些知識早在《周髀算經》成書之前。《周髀算經》的作者有沒有可能直接或間接地從古希臘人那裡獲得了這些知識呢?
這確實是耐人尋味的問題。


剛剛花了一天時間看周髀算經-----終於感覺把周髀的大致宇宙觀弄清了。
現在回答你:
算經的「極」指的是「極軸」附近,是一個無形的轉軸,天蓋的中心軸。周髀的天是個平面,像古代的傘蓋,稱天蓋。
極軸和天蓋的交點是北極星。
更具體點,「北極」是指地面和無形極軸交點附近區域。在這個點上觀測,北極星位於天頂正中。所以他說的北極,在這個意義上是正確的。
作者沒有去過北極,也沒有實測過,他用的數據是周禮的錯誤數據,他的世界模型也是錯的,也用了一些錯誤原理,錯錯相乘,得出來的定性結果反而有相當正確的成分。
我來捋一下算經的思路-------首先是講述勾股定理,算經不會處理分數和小數,所以只能使用345比例的特殊三角形,它的圓周率用的也是周三經一。但是算經認識到了相似三角形的比例關係,在計算中大量的運用了。
算經的錯誤原理是------它認為日光照射距離有限,超過一定範圍就看不見日光,也就進入了黑夜狀態。
算經的太陽運行軌道----太陽在天蓋上做徑向的往複運動,周期一年。天蓋在繞軸做圓周運動,周期一晝夜,天蓋的中心點是北極星。太陽在夏至到冬至期間,向遠離北極星的方向做徑向移動,冬至到夏至期間,向北極星做徑向移動。
算經的方向是絕對方向---極軸在周測日點的正北方,再往北過了極軸還是北……北極不是北的終點,只是一個特殊的中心區域。
算經的關鍵數據(來自周禮):夏至中午的時候,在周的三個測日點的日影長度。中央點,八尺的髀有一尺六的影子,中央點北方一千里的北點,影子長一尺七,中央點南方一千里的南點,影子長一尺五。
然後----算經根據相似三角形的原理,推斷出,每向北/南移動一千里,八尺髀的影子會長/短一寸,這麼算的話,在中央點(位置也就是周首都,後面也常用「周」指代這個中央點)往南一萬六千里,影子就沒了---太陽直射。
於是算經認為,太陽在夏至日的投影點---在周南方一萬六千里。但是這是錯的,我肯定作者沒有實測過,因為在廣州附近,夏至日就是直射,而廣州距離周首都(洛陽附近)只有一千三百公里,兩千六百里地。周禮的數據就是錯的,作者也沒有實測,如果他去廣州(在漢初年時的南越國,漢武滅南越國,改為漢朝南海郡)過個夏至,就知道錯在什麼地方了。
根據錯誤的數據,算經得出的數字都很大,當然它的世界模型也是錯的。我將錯就錯講算經的思路。
天蓋的高度推算----採用345比例的三角形。算經指出,在某一天的正午時分,八尺周髀的影子正好長六尺,這時候,按照往南一千里日影少一寸的比例,正南六萬里外是太陽直射點。按照相似三角形的原理,可知太陽高度(也就是天蓋高度)是八萬里。
同樣按比例算,周距離太陽的距離(相當於弦長)是十萬里。
算經又採用了另一個數據,冬至,周的日影長一丈三尺五寸,推出冬至太陽直射點在周正南十三萬五千里。這樣,我們得出了太陽往複運動的長度,是冬至直射點到夏至直射點的長度,十一萬九千里。
(順便算經還求出了太陽的直徑---在六尺影長的時候,用八尺長,內徑一寸的竹管看太陽,太陽輪廓正好填充滿一寸竹管在八尺外端(遠離眼睛的那端)的視直徑。然後用相似三角形原理和十萬里的距離,推算太陽直徑一千二百五十里)
算經對「北極「位置的推算:天蓋距離地面八萬里,北極星和太陽同在天蓋上,因此,北極星也符合千里一寸的比例。
……夜裡用八尺的表看北極星,表八尺,句是一丈零三寸。(句,在白天就是日影長度,夜裡星星照不出影子,但可以躺地上喵北極星來測量句的長度,北極星剛好從表上方露出來的位置到表的距離,就是句的長度)
按千里一寸的比例,算經推斷,往正北走十萬三千里,就會走到北極星直射點,也就是「極」點,有時候算經也稱它「北極」。
極點距離周十萬三千里,周距離夏至直射點一萬六千里,因此極點距離夏至直射點十一萬九千里。很巧,夏至直射點到冬至直射點也是十一萬九千里。所以極點到冬至直射點二十三萬八千里。
因為天蓋平行於地平面,星星,太陽的地面直射點間的距離也就等於它們在天蓋上的距離。因此,北極星距離夏至太陽十一萬九千里,距離冬至太陽二十三萬八千里。
至於春分秋分,算經也沒實測,就簡單的猜測太陽的往複運動是勻速的,因為這兩天正好也是夏至和冬至日期的中分點,在春分和秋分這兩天太陽就位於往複運動的中點,距離北極星是十七萬八千五百里。
下面---我們就該說算經關於北極情況的推測了。
算經的晝夜變化原理是錯誤的,它是採用了「遠黑近明」的原則,認為太陽距離我們遠到某距離(算經認為這是個定量距離)外,我們就看不見太陽了,於是進入黑夜。
天蓋每天旋轉一周,太陽往複運動一年才一個周期,所以對晝夜而言,主要是天蓋運動造成的。天蓋帶動太陽,不斷的接近周首都,到了能看見的距離,就是日出,太陽離周首都最近的時候,就是這裡的正午,此時,北極點,周首都,太陽直射點正好在一條直線上。然後太陽隨著天蓋的旋轉遠離,到達一定距離,人看不見太陽,就是日落,進入黑夜。
那麼這個剛好能看見太陽的距離(我稱之為視力半徑)如何求得呢?算經從晝夜中分的春秋分來考慮。(為了方便理解,我引進一個視力球的概念,視力球是一個圍繞觀察者的虛擬球體,半徑為視力半徑,當太陽運行到這個球體表面的時候,我們剛好勉強看見它,運行到球體之外,就是黑夜。在球體之中,就是白天)
天蓋上,每一天太陽的軌跡是一個近似圓圈,算經將它當成正圓處理,晝夜中分的這一天,這個圓圈正好被視力球的表面切成對等的兩半。
示意圖很爛,綠色球是視力球,橙色環是太陽軌跡,虛線為運行到視力球內。藍色五角形代表觀察者,藍色四角星是北極星,黑色豎線代表極軸。
請無視示意圖的比例。

春秋分這天,太陽軌跡是半徑十七萬八千五百里的圓圈,被觀察者視力球切成對等兩半。
(用現代的數學知識(帶小數的平方和開方),已知觀察者(位於周都城)到極軸是十萬三千里,天蓋高八萬里,可以計算出觀察者到北極星的距離是十三萬零四百里。
觀察者,太陽進入視力球的點,以及北極星也構成一個直角三角形。進而可以計算出,視力球半徑是二十二萬一千里。
---------------重要的事情---------------------
我用計算器算的,算經作者沒有,他也沒小數的知識,很可能是採用構建等比模型來測量。但是,他得出的視力半徑只有十六萬七千里。
-----------------分割線--------------
不知道是誰錯了。目前,我按照算經的數據繼續推導下去。
這個視力半徑,也就是太陽的日光照射距離,超出這個範圍,天上有太陽你也看不見,因為光線暗到人看不見了,這就是黑夜。只有距離太陽不超過十六萬七千里的範圍內才有白天。
在北極的區域會出現極晝和極夜的解釋:
太陽在夏至的時候,距離北極星只有十一萬九千里,距離北極的觀察者(北極星正下方)的距離小於十六萬七千里,始終在視力半徑內,所以整天都是白天。
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距離北極星越來越遠,距離觀察者也越來越遠----在秋分這一天,太陽距離觀察者的距離正好達到十六萬七千里的視力半徑,北極觀察者進入黑夜模式。太陽繼續遠離觀察者,在冬至過後開始回歸,向北極的觀察者接近,在春分這天,進入視力半徑,北極觀察者進入白晝模式。
為什麼北極「下有不釋之冰」?這就直接將太陽到觀察者的距離和氣溫聯繫起來了,算經在這裡又犯了錯誤,我說過他沒有實測過。
前面算經計算過,極點在夏至太陽直射點以北十一萬九千里,夏至太陽直射點又在冬至太陽直射點以北十一萬九千里。(周都城則在夏至太陽直射點以北一萬六千里)
算經認為「冬至之日。去夏至十一萬九千里。萬物盡死。」這是錯的。他認為周都城冬至的時候結冰,植物都落葉了,就想當然的以為一萬六千里外的夏至直射點也是這樣。實際上的夏至直射點,廣州附近是不結冰的,植物也不落葉。
我猜測他的思路---是在冰融化的某天,通過測量日影來推斷「化冰日直射點」到周都城的距離,和八萬里的天高構成直角三角形,推算出一個「太陽化冰距離」,這個距離是小於十一萬九千里的。
太陽到北極的距離,永遠大於這個「化冰距離」,因此北極的冰永不融化,永遠是冬天,更不能生長植物,因為植物發芽需要太陽更近一點。
============對算經北極情況的推導完畢,下面說點北極之外的=============
按照算經這套理論,不難推斷出------以北極為中心,氣候是對稱分布的。算經的北是絕對北,北極最冷,過了北極再往北,天氣會逐漸轉暖。
從周都城往南,天氣越來越熱,因為離太陽近了。在春秋分直射點(這相當於現在的赤道)是最熱的。這個點位於夏至直射點和冬至直射點的中間。夏至直射點和冬至直射點中間這段區域,溫度始終比周的夏至還要高一點,因此「中衡左右。冬有不死之草。夏長之類。此陽彰陰微。故萬物不死。五穀一歲再熟。」
越過冬至直射點繼續往南的話,天氣變冷,寒暑又出現了。越往南越冷,等到一定的距離,和太陽的距離,超越了」視力半徑「,又會出現極夜現象,但和北極不同,只有極夜沒有極晝(請自己想為什麼)。繼續往南,進入永久的黑暗地帶。
算經的宇宙觀里,還有一個東西叫」璇璣「,看起來似乎是一個包裹著極軸的輪轂。這點我還沒有理解透,就不說了。


選摘一些古代文獻吧,似乎道家早知道地球的概念 通常古人所謂的天地並不是宇宙 或許是相對可視天文需要的概念

1 《列子.天瑞》:
天地,空中之一細物,有中之最巨者,…… 運轉靡已,大地密移,疇覺之哉

2 素問 五運行大論

帝曰:動靜何如?

岐伯曰: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復會也。

帝曰:余聞鬼臾區曰:應地者靜。今夫子乃言下者左行,不知其所謂也,願聞何以生之乎 ?

岐伯曰:天地動靜,五行遷復,雖鬼臾區其上候而已,猶不能遍明。夫變化之用,天垂象 ,地成形,七曜緯虛,五行麗地。地者,所以載生成之形類也。虛者,所以列應天之精氣也。形精之動,猶根 本之與枝葉也。仰觀天象,雖遠可知也。

帝曰:地之為下否乎?

岐伯曰:地為人之下,太虛之中者也

王冰注: 觀五星之東轉,則地體左行之理昭然可知也

3

侖頡篇: 地日行一度

元命苞: 天左旋,地右動
運斗樞: 地動見於天象

河圖緯:地恆動不止而人不知. 譬如人在大舟之上閉牖而坐,舟行而人不覺

考靈曜:地與星辰四游,升降於三萬里之中.春則星辰西遊,夏則星辰北游,秋則星辰東遊,冬則星辰南遊.地有四游,冬至地北上而西三萬里,夏至地下南而東三萬里,春秋二分,其中矣!地常動不止,譬如人在舟中而坐,舟行而人不自覺

《爾雅·釋天》邢註:四游者,自立春,地與星辰西遊,春分西遊至極,……從此漸而東.自立夏之後北游,夏至,北游至極.立秋之後東遊,秋分東遊至極.立冬之後南遊,冬至南遊至極. 此是地與星辰四游之義也.

4
莊子 逍遙遊

湯之問棘也是已: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人一生沒做過什麼多壞的事,卻沒有大奸大惡之人過的逍遙過的如意?
先天八卦圖、後天八卦圖、河圖洛書、太極圖之間是什麼關係?
為什麼有些學易經佛學的被人當神棍,南懷瑾等被當大師?
河圖洛書的根本原理是什麼?

TAG:歷史 | 中國文化 | 地理 | 道家 | 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