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為什麼會有通假字?這是不是古人寫的錯別字?
12-22
書面文字與口語的發展並不是同步的,且口語的廣度遠大於書面文字,在文明的初期往往會出現這種情況:口語中有這個音,書面卻沒有對應的字,那如果書面記載時要寫這個字該怎麼辦呢?方法就是用讀音相近的字代替,這就是漢字「六書」(即漢字的六種構造方法)中的「假借」。
隨著文明的發展,許多以前只能用假借表示的語言單位有了屬於自己的書面漢字,這個時候,原本用假借的方法表示這個語言單位的字就成了「通假字」,但由於使用習慣已經形成,或是新字的流傳還沒那麼廣,「通假字」的合法性並沒有被取消,其用法也就流傳了下來。
當然,通假字的並不全都是來源於「假借」法的,避諱、方言習慣等因素都是通假字的成因,包括確實有些字確實就是古人寫的錯別字,只不過大家用習慣了就保留下來了。
很多中學老師會這麼解釋,但是個人覺得可能只是情形之一。
古代正字並不嚴格,文字都在發展,字形字義交叉混用應該很常見,只不過某種用法使用的人較多,然後就越來越多,最終成為「正確」的用法,被棄用的成為了通假字。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當時本來就沒造出那個字,或者造出來之後一直只在小範圍傳播,並未普及,可能在當時本來就是更「正確」的用法。
不排除還有一種情形就是人家本來用的是正確的,但是某個大牛寫錯了,後面的人越用越多,原來的正確用法反而被認為是通假字了,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漢字形旁有些和字義對不上。
中國太大,信息不通暢的時候很難保證各地的用字一致,字形的「正確」更多是取決於當前較多人接受的習慣,很難說有個絕對公正的標準吧。
1,我記得現在對於唯一和惟一都是兩種寫法都是一樣的,那麼很有可能在一段時間以前「大器晚成」和「大器免成」是都可以的。
2,古時候字少啊,每個字承擔的意義更多,後來出現新字就被棄用了,文化也追潮流嘛。
3,南北史裡面所有「民」字都寫作「人」,換了一個字一樣的意思,可不可能為了避諱選用同一個音不同的字呢?
4,你說荊軻到底叫荊軻還是叫慶軻呢?還是都可以呢?
我懷疑是信息流通性差導致的地域差異
然後隨著流通性好轉某個寫法佔據主流,另一種成為通假字
我的老師跟我們解釋通假字是這樣的 首先要明確一個字現有讀音 再有字形 然後就是有很多現象的抽象的 比如說早(蚤) 什麼叫早呢 太抽象了 最早只是人們口語中用到 後來需要文字記錄了 怎麼辦 就隨便找個同音字代替 相似的有 我(帶齒兵器)而(下巴上的鬍子)等 。因此早期漢子文獻對於這類文字並不是很規範 讀出來知道意思就行了 可是後來 隋文帝開創科舉 科舉考試 就要有個標準答案 要規範 就做了正字 比如說 早 就對應 早的意思 只有一個寫法 其他的都是錯的 有人就反對說 古代的聖賢也有寫蚤的 難道說聖賢是錯的嗎 皇帝就給這類字收集起來 叫通假字 以後考試 寫了了錯字 你說是通假字 到那個表上一查 有 那就不算錯 表上沒有的 就是錯別字
你看文人多厲害,「通假字」,已經把這個問題解釋清楚了。
「通」,這兩個字在此處是想通,乃至相同的。
「假」,因為某種原因,我假借了另一個字來代替原本的字。這裡的原因可能是臨時忘了那個字,手邊又沒有字典;也有可能要避諱,這個年代不能用這個字;也可能讀音上這兩個字是一樣的,具體用哪個字已經不可考了。
「字」,這並不是錯字,也不是別字,是真實存在可以引用的字。
就是這麼簡單。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