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中小企業也有「融資難」的問題嗎?融資來源都有哪些?在制度上是否有借鑒的地方?

這裡的中小企業定義為:非互聯網行業以及風投不怎麼青睞的行業。
中國中小企業最近幾年都遇到了融資難的問題,想問問美國的中小企業也有類似的問題嗎?
是否有一些相關的制度來保證中小企業的融資呢?聽說有個小企業管理局?

還望有研究過的人或者是在美國中小企業進行工作的人前來說說。


在這個問題快被淹沒之際,決定好好做下research,希望能有幫助^^
【分割線】----------------------------------------------------------------------------------------------------------------------------------------------------------------------------------------
首先談一下美國針對小型企業的最主要資源:The U.S. 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BA) 是一個獨立於聯邦政府的機構,成立於1953年,主要用於對中小型企業提供幫助,保護,和服務。下面是網站截圖。

SBA裡面的服務項目和資源非常多,從最初的成立公司(legal process), 商業計劃書(Writing Business Plan), 報稅(Filling Tax), 招聘員工(Hiring Employee); 到企業管理,融資、風頭,以及運行公司所涉及到的各種法律程序的介紹都有詳細的解釋;此外還有遍布全國近900個發展中心(Small Business Development Center)、100個女性商業中心(Women"s Business Center)用來提供針對性的服務。為中小型企業提供了很多資源。

關於融資,SBA所提供的融資服務大概有三類:1. 擔保貸款計劃/債務融資 (Guaranteed Loan Programs -Debt Financing),中小型企業向SBA提交融資申請後,SBA會根據他們的融資要求進行審批,審批合格後,會由與SBA合作的貸款機構提供貸款於中小型企業,此類貸款是由SBA所擔保會被償。2. 結合計劃/保證擔保(Bonding Program -Surety Bonds), SBA可以提供的保證擔保最高可以達到500萬美元,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可達到1000萬美元。3. 創投計劃 (Venture Capital Program), SBA的小企業投資公司(SBIC)在美國各地尋找有需要的債務或股權融資有前途的企業。

General Small Business Loans: 7(a) 是比較popular的貸款計劃,但是這類貸款對於企業的類型有一定限制,比如說以下類別的企業沒有資格申請此類貸款:

  • 金融業務從事放貸業務,如銀行,財務公司,發薪日貸款,一些租賃公司和因素(當鋪,雖然從事貸款,可能有資格在某些情況下)
  • 由開發商和業主不主動使用或佔有收購或改善與貸款收益(除非物業租賃給企業在零利潤的財產的擁有者)的資產擁有的企業
  • 人壽保險公司
  • 外國企業(在美國企業被歪果仁所擁有可能有資格)
  • 從事傳銷分配計劃
  • 企業的合法賭博活動所得超過三分之一的年收入總值
  • 從事任何非法活動的企業
  • 私人會所和企業,限制會員數量
  • 政府擁有的實體
  • 企業主要從事教學,指導,輔導或宗教或世俗的設置灌輸宗教或信仰
  • 消費者和供銷合作社(生產者合作社有資格)
  • 企業在其聯繫的貸款人或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或任何擁有的股權
  • 企業,提出了一個不雅的與性有關的現場表演或通過出售產品或服務,或任何描繪或顯示演示得出不雅性方面的總收入直接或間接2.5%以上
  • 企業主要從事政治或遊說活動
  • 投機性企業(如石油開採)

小額貸款計劃:小額貸款計劃提供的貸款金額最高可以達到 5萬美元,以幫助小型企業和某些非營利機構的兒童保護中心的啟動和擴大。平均小額貸款金額約為13,000美元。SBA的小額貸款的最長還款期限為六年,利率將介於8%和13%之間。

我認為對於中小型企業來說,SBA最有用的方面是中小型企業家可以去當地SBA發展中心尋求免費的諮詢和幫助,每周會有在不同地區開辦的Workshop, 提供給中小型企業家進行相關法律程序,商業計劃書撰寫,以及當地資源的交流活動,有助於中小型企業家迅速開啟項目。


簡答。

全世界的任何中小企業,相比大企業,都理所應當的「融資難」。銀行發放貸款需要安全的收益,中小企業的不穩定性和資產少限制了其獲取債權融資的能力,為了平衡風險與收益,給中小企業的貸款一定是更貴的,這是「融資貴」,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融資難」。股權融資則需要順應VC和PE的需求,茫茫多中小企業能獲得股權融資並不太多,特別是題主說的傳統行業。

相比中國,美國的中小企業融資要好得多。美國有大量的地區性小型銀行,便於為本地區的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有服務中小企業的專業銀行,如矽谷銀行。有 @Sophie提到的SBA。有極度發達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和風險投資機構。這些方面,如多層次資本市場,美國是全球最發達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中小企業融資。

美國與中國幫助中小企業最根本的區別是,市場方式與行政命令。中國採取的方式是規定銀行投放小微貸款的比例,達到比例的給予降低準備金等獎勵,然後各機構都將此作為政績上報,無所謂小微貸款是不是賺錢。造成的結果是,有限的小微貸款指標面對大量借貸競爭者,成了尋租的根源,將中小企業主向民間借貸驅趕。中國中小企業,若搭不上互聯網金融、O2O創業大潮分一杯VC的羹,只能全部內源融資,親戚朋友湊錢辦企業。「融資貴」並不可怕,讓資金價格起到引導資金流動的信號,可以真正解決「融資難」的問題。


"Sophie說的是一個側面,補充一下:
總結起來大概有六種工具,另外基於我的感覺加了三方面的因素,分享給大家。

融資工具


1. 銀行融資

美國的銀行制度遠較中國來得發達。其貸款手續和難度都較中國容易。中小企業即使因為信息不對等,相比大型企業,會在融資中處於下風,但還是能夠獲得一些貸款。甚至,美國的企業是可以通過企業信用卡來進行貸款的,可見其制度有多便捷了。


2. 天使投資

美國是風險投資的發源地。在美國,已經形成了從初創時代到企業成熟時代的完整的天使投資系統。天使投資會在各個階段提供資金上的支持。美國矽谷的興盛一部分就是依賴活躍的天使投資人。

相對而言,中國雖然有龐大民間資本,但是兼具雄厚財力、豐富管理經驗、強大人脈的天使投資人很少。很多天使投資人更像是VC。

Angle和天使投資的區別請看天使投資、風險投資(VC)、PE的區別是什麼? - 風險投資(VC)


3. 風險投資

中國也有著體量很大的風險投資。但美國在風險投資上有著更為長久的歷史,各種法律規則也更為完善。此外,風投們也發展出自己的一套哲學,允許企業犯錯誤,不干涉企業決策,但通過各種手段完成其收益目標。總的來說,活躍一些,效果也相對較好。

有一篇文章,很受教,很值得一讀:美國風投支持創業的內在機制


4. 資本市場私募或公開發行

小企業可以在資本市場通過私募發行證券來進行融資。這方面有一套獨立的法律體系,實體性和程序性要求都比較簡潔。當然公司在發展了一段時間後,也可以直接公開發行。


5. 供應鏈金融

這邊抄一段百度百科的描述,覺得說的挺好的:

一般來說,一個特定商品的供應鏈從原材料採購,到製成中間及最終產品,最後由銷售網路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將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在這個供應鏈中,競爭力較強、規模較大的核心企業因其強勢地位,往往在交貨、價格、賬期等貿易條件方面對上下游配套企業要求苛刻,從而給這些企業造成了巨大的壓力。而上下游配套企業恰恰大多是中小企業,難以從銀行融資,結果最後造成資金鏈十分緊張,整個供應鏈出現失衡。「供應鏈金融」最大的特點就是在供應鏈中尋找出一個大的核心企業,以核心企業為出發點,為供應鏈提供金融支持。一方面,將資金有效注入處於相對弱勢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業,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和供應鏈失衡的問題;另一方面,將銀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業的購銷行為,增強其商業信用,促進中小企業與核心企業建立長期戰略協同關係,提升供應鏈的競爭能力。在「供應鏈金融」的融資模式下,處在供應鏈上的企業一旦獲得銀行的支持,資金這一「臍血」注入配套企業,也就等於進入了供應鏈,從而可以激活整個「鏈條」的運轉;而且藉助銀行信用的支持,還為中小企業贏得了更多的商機。

6. 其他融資工具

美國還有著很多非常發達的各式融資工具。


最為典型的就是資產證券化工具和融資租賃模式。這些制度在中國也都有,但是沒有像美國那樣廣泛地運用起來,當然原因很複雜。


其他因素

1. 寬鬆的市場氛圍和嚴密法律保護


投資人投資的時候考慮的是回報率。美國的市場更為寬鬆,鼓勵形成很多新穎的投資架構,不僅是指宏觀的,如眾籌;也指非常具體的,如公司結構的特殊安排。

舉個例子,美國一直可以發行優先股,但中國則是最近才開始試點發行。而對於小企業而言,優先股常常是優於信貸的選擇。又比如,美國的小企業信用機制。

美國有著良好嚴密的法律系統和一大群嚴格受訓的法律從業人員。因此,在投資時,投資人就更能夠得到保障,投資自然更為積極激進。


2. 互聯網助力金融發展


美國沒有互聯網金融的概念,但是互聯網手段廣泛地被各種融資渠道運用,效力大大發揮。

雖然說中國的互聯網產業創新頻頻,很多方面已經領先美國。但是由於美國良好的法律積澱和較自由的市場規制氛圍,其互聯網平台在融資中廣泛運用,幫助建立了強大的融資渠道。

其中有專業的互聯網金融平台,針對性地提供融資服務,例如互聯網信貸平台、眾籌平台等等,很有名的企業比如Lending Club。也有一些互聯網公司基於其主業為其客戶提供一定的金融幫助。


3. 政策性支持


前面Sophie同學已經詳細論述了關於美國小企業管理局(SBA)的內容。SBA除了履行管理職能,還為中小企業提供緊急性貸款,支持其進行技術改造和創新。

為了支持中小企業,美國創立了矽谷銀行(SVB)。矽谷銀行專門吸收來自於企業和風險投資公司的客戶存款,併兼采債券和股權、直接和間接相融合的投資模式。20年間,SVB已經成為了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其資產增長了2500多倍。不可謂不成功。

強力的政策性支持的好處除了本身為小企業帶來大量的融資渠道,同時也有利於從金融、法律、財務、諮詢、信息服務等各行各業,整合和提升小企業融資環境。


就醬。


可以肯定的告訴你,有。在任何國家,中小企業相比大企業都會有融資難的問題,美國的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地位舉足輕重,但同時美國的中小企業在世界上發展得既快又好,美國所特有的融資體系為其融資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和支持。
美國中小企的融資來源可以這樣看:1 銀行貸款融資,商業銀行是一國金融機構體系的主體,美國的商業銀行則是世界上業務最活躍的,可以給中小企提供的融資服務有短期流動貸款,應收賬、應付貸款和租賃融資。 2.信用擔保融資,1953年的時候,美國的小企業管理局(SBA),建立了一套全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在實施由中SBA為中小企業貸款提供信用擔保體系時,還要為中小企提供培訓以期提高經營水平降低銀行和民間投資者的風險,除此之外還有地方性政府的區域性擔保。 3.金融投資機構融資,美國聯邦政府為了發展中小企業,扶持和幫助中小企業成長,於 1953年設置了政府管理中小企業的機構——小企業管理局,為中小企提供資本支持,包括低息貸款、購買企業證券。 4.股權融資,對於中小企業來講,股票發行與上市,不僅能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的問題,而且還能為風險投資提供最佳退出場所。拋開紐交所,中小企在二板市場融資數量較多,納斯達克(NASDAQ)則是二板市場的典範,它有法制化和程序化的風控,不同的上市標準,極大的靈活性為中小企提供了多層次的直接融資渠道,NASDAQ更是培育了現在比較牛逼的微軟、蘋果、因特爾等知名企業。
制度上當然有借鑒的地方,比如發展中小金融機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完善風險投資和我國的創業板市場等等。

是為磚,望引玉。


可難可不難。剛剛談成了一個1500萬美元的融資,我斗膽來答一下。

我們公司是總部在中國,分公司在美國一家私營企業。我著手的融資項目,就是針對美國分公司的。

美國公司整個融資部門,上上下下一共兩個人……我……和CFO...無論從人力物力財力等等方面,說我們算中型企業都有點勉強。

針對我們公司的產業,有幾家大型的,行業標準的商業融資(commercial finance)公司,我們公司之前也跟他們談過,毫無意外慘遭拒絕……而人家理由簡單到沒辦法反駁……"not financially strong enough"。其實這事跟談戀愛很像,你明明是"屌絲",非要追女神,雖說不是一定不成功,但起碼成功率很低,而且就算成功了,所得結果也不一定如意。

所以我接手後,第一件事就是正視公司所處於行業的什麼位置,然後根據我公司實際情況,去尋找在融資領域也處於類似地位的公司。所謂門當戶對嘛,其實最困難就是尋找的過程。畢竟就我一個人……這尋找的過程何其艱辛我就不詳說了,總之有種去世界盡頭尋找真愛的感覺……

無論如何,還是被我找到了!相信真愛了!!說真的,你相親要是遇到門當戶對,三觀相合的,就算是認識時間很短也很容易乾柴烈火的……這個融資公司簽不到比我們更大型的公司,而我們也很難從比他們更大型的公司拿到融資,因此各方面來講十分合適。

接下來就是歷時幾個月的合同談判。正因為是兩邊訴求互補,三觀相合,所以其實談判還算順利,基本能夠按照我們的要求進行合同條款的增減,當然雙方互有讓步,不過比起跟那些所謂大型公司談判,簡直不能更友好。大型公司往往就是"acppet it or we are done"的態度,而這個公司基本就是"哈哈哈我也覺得你很好呀!~哦哦哦好的呢!好商量~行的行的那就這樣叭~誒之前說的事怎樣啦~你想好了嗎~"的態度……

我覺得吧,很多美國中小型企業,特別是來自中國的中小型企業,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能正視自己所處的地位,總覺得自己一開始就是屌絲的外殼男神/女神的心。而事實上,我談下來這個融資之後,之前拒絕過我們的"女神"融資公司自己跑來找我們了……我當然沒拒絕哈哈哈~我說目前暫時不考慮新的融資,以後有需要了會找你~哈哈女神變備胎~


所以嘛,逆襲,要先從認清自己開始。


去年的時候為了研究天朝特色的p2p,特別研究了米帝的一些融資情況。。

希望給題主一些幫助吧。。。

即使是在美國這樣金融業異常發達的國家,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中小企業要想獲得金融融資也是很不容易的,雖然美國在1958年就通過立法成立了美國聯邦中小企業局,簡稱SBA,但是因為融資手段實在太過有限,需要借款的中小企業中的絕大多數是依靠商業銀行來獲取的。這個道理很簡單,因為你規模太小,公司風險太高,是根本不可能滿足之前金融市場所設定的一系列條件去成功獲取你急需的融資。但是畢竟還是能從銀行借的到錢,大家這麼過也就無所謂了,發展慢一點也就慢一點,但總不至於因為資金周轉出現問題,然後借不到錢就倒閉。但是這一切在20世紀70年代後就因為歷史的車輪不得不讓當時的人們開始了改變。

一方面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後,美國的投資者在傳統投資渠道所能獲得收益表現欠佳,迫使投資者開始尋找新的投資方向。另一方面,美國國內外的經濟和政治局勢都開始惡化,60年代中期以後美國陷入了東南亞地區的戰爭泥潭,同時又在國內不斷擴大社會服務,廢除價格和工資的管制,使得美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高通脹,73年的石油危機又導致了美國的消費品價格的高速增長。貨幣當局不得不開始出手管制價格,第一步就是提高利率,短短兩年的時間,整個美國的短期借款利率翻了一倍,銀行出於自身安全的考慮開始只把錢借給那些規模最大,最安全的企業。此時無論是投資者還是中小企業本身都急需要一種新的交易,讓大家都能得到自己需要的錢,這個時候高收益債券市場便應運而生。新興的高收益債券市場額外的增加了投資人的風險,但是同樣他的收益也是足夠可觀。


在當時的美國,因為通脹很高,即使你投資美國國債經過通脹調整,你依然會損失50%的本金,這次金融的創新使得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經濟開始再次復甦,1983年時GPD的增幅重新超過了通脹率。這種高收益的債券市場在當時被美國人戲稱為「垃圾債」,違約率高的特徵還是讓監管機構感到了不安,這個時候需要提到一個人,此人被稱為「垃圾債券大王」 邁克爾·米爾肯,他在1989年時被98個法庭發起了聯邦訴訟,控告其詐騙和金融欺詐,不僅米爾肯被判處10年監禁和11億元巨額罰款,禁止他再從事證券行業,同時政府的干預下所有的金融機構賣出了他們所持有的高收益債券。當然當時也不是沒人支持高收益債券市場,其中最出名的便是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默頓·米勒,他說:「新市場和新發展總是讓人不安,資本市場的內生機制會自我調整,如果進行額外過度的監管與干預,只會帶來我們不希望看到的結果,他們將會降低效率並提高產業部門的融資成本。事實上,1989年以後新發行的評級在B-的比例從62%降到了28%,用於槓桿收購的從1989年的41%降到了25%。其實在違約率最高的1990年,超過65%的違約其實都是來自於1987年和1988年為槓桿收購而發行的債券。


進入20世紀90年代,美國金融業除了「垃圾債「以外的公開發行的債券都得到了大幅度增長,直接的結果是反而需要融資的中小企業在金融市場的參與度降低了,變的又回歸依賴於銀行。而80年代末美國政府又在銀行,保險,儲蓄機構,併購上進行壓制監管,使得中小企業從銀行獲得融資的能力再次下降。此時SBA不得不成立了風險資本中介機構來吸引資金投入到中小企業。(某種意義上說這和當年的「垃圾債」市場高風險高收益思路也沒什麼本質區別= =)


進入21世紀以來,美國開始有中介機構將中小企業的貸款收集到資產池中,然後分散到不同的投資組合之中,來降低風險,另一方面也通過發展二級市場來增強流動性。


當2005年世界上第一家互聯網P2P網貸ZOPA在英國誕生,隨後不久美國目前的兩大P2P網貸平台Prosper和Lending
Club相繼成立。他們最大的特徵都是雙方的交易完全自由,平台的實質只是一個信息中介,借貸雙方的信息是完全透明的,平台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對借款人進行信用評級。若是風險越高的借款人或者企業投資人所獲得收益自然就越高(這種平台要是套個時髦名詞就是「互聯網+」高收益債券= =)


那本書的名字應該是叫《超越垃圾債》,裡面的數據還是比較紮實的,題主有興趣可以一讀。。。


如果中國法治能充分行使職能 政府特別是地方政府干預經濟企業少點 少點地方保護主義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不難解決 貸款融資難的根本是社會信用缺失 而不是融資渠道


我覺得,政府融資平台的存在是小企業融資難的罪魁禍首,因為政府融資平台對利率不敏感。政府融資平台動輒億元以上,哪個銀行願意做小額貸款,風險大,金額小,收益低。


美國最強大的是金融,什麼是金融,就是把融到的錢按照美國龐大嚴格的法律監督投放到需要的領域,美國科技工業設計等行業發達都離不開金融業支持。我國為何融資難,不是沒有資金,而是資金供給方一味只想高額利息回報同時沒有健全完善的法律監督,所以老美很多年前的龐氏騙局成就了打著互聯網金融的騙局。


全世界各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但我國相對比較嚴重,主要是因為:一是我國的資本市場還未達到充分競爭狀態,二是融資渠道過分依賴於間接融資。

美國是鼓勵直接融資的國度,相較於歐洲和現在的中國為代表的間接融資為主的區域,其中小企業創業發展環境好很多。

除此之外,美國有社區再投資法案,解決針對個別區域和小企業、小農場的信貸歧視政策,促進信貸機會的公平。美國還有如上所說的SBA(小企業管理局),發放多種形式的小企業扶持貸款。

當然,不可否認的一點就是美國的銀行體制也有助於中小企業融資:美國的銀行開設比較方便,市場充分競爭,可以供給充足多樣的金融產品,充分滿足各式的信貸需求。如果以上的方式都解決不了企業融資難貴的問題,沒關係,還有豐富的互聯網金融,包括P2P,眾籌等融資渠道。

總之,一是美國融資渠道通暢,有多元化的融資方式;二是美國的金融市場是充分競爭的,不存在嚴重的壟斷。

目前國家加大了對證券市場的改革力度,也正是想藉此打通直接融資渠道,從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窘境,奠定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的第一步。


美國因為有發達的PE市場所以中小企業相當容易融資

2014年middle market(一般定義是營業額在5000萬美元到10億美元之間的公司,可以理解成美國的中小企業)PE的投資一共大概是3600億美元。由於去年是金融危機以來PE復甦的一年所以這個數字相當高,不過總體來說PE每年投資都可以給中小企業帶來3000億以上的資本。

不過要是徹底開放私募那我們也不是社會主義國家了呢


在美國聯邦政府, 發揮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作用的是小企業投資公司(SBIC)計劃。

SBIC計劃始於1958年, 由獨立的美國聯邦政府機構——小企業管理署(SBA)負責實施和管理, 通過一年一度的國會預算對符合條件的SBIC開展特許資金扶持, 以引導社會資本投向早期企業.一般來說, SBIC計劃的實施有五個基本要領:

一是要確定合格的, 有經驗的創業投資經理;
二是必須募集50萬至100萬美元的私人資本;
三是由SBA提供優惠貸款或融資擔保, 實現將社會資本放大2~3倍的目標;
四是由私人資本承擔第一風險;
五是投向必須是僱用員工數小於或等於500人的企業或者凈資產價值低於600萬美元, 凈稅後收入低於200萬美元的企業.

據此要領, SBIC雖然需要經過SBA批准設立, 但只要其按照註冊條例進行運作, 控制權便歸其所有者和經理, 可自主進行投資決策。

向SBIC提供優惠貸款

SBIC計劃的設計思路來源於美國研究和開發公司(ARD), 其初衷是為了解決小企業資金短缺這一客觀問題。在吸收ARD經驗教訓的基礎上,SBIC計劃早期以SBA提供優惠利率貸款為主要扶持方式。

政府提供的優惠貸款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首先, 對於私人資本不超過1500萬美元的SBIC, 政府貸款金額與私人資本的比例為3 :1 ; 對於更大的SBIC, 比例相應降低到2:1,並且當SBIC將其可用於投資的全部資金的50%委託或進行創業投資時, 每投入1美元就可從政府處獲得4美元的低息貸款。
其次, 對於特殊小企業投資公司(SSBIC), 還有額外的優惠政策。例如, 當一家SSBIC將其4%的累計優先股出售給SBA時,該SSBIC即可獲得與其私人資本相等的貸款項, 償還期長達15年。
最後, SBIC獲得該貸款後享有相應的稅收優惠待遇, 但同時也必須服從SBA的監管。

在按提供優惠利率貸款模式運作的前5年, SBIC計劃在吸引資金方面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

但到了1967年, 美國政府修改了《小企業投資法案》, 出台了《銀行控股公司法案》, 將銀行作為機構投資者引入SBIC項目, 規定其投資額不得超過其資本和盈餘的5%, 且可以通過購買SBIC發行的可轉換債券實現對SBIC的間接控制, 從而為銀行進入創業投資領域打開了方便之門。

一方面, 銀行控股SBIC在資本和人才上具有明顯的制度優勢; 另一方面, 銀行自身因受利率限制而表現出來的「理性歧視」特徵, 使銀行控股的SBIC很難為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此外, SBIC計劃存在與銀行競爭的制度缺陷, 再加上與政府扶持中小企業的其他項目相比其競爭力不足, 使得SBIC計划進一步陷入困境。於是, 1985~1986年, SBA便取消了直接向SBIC提供優惠利率貸款的做法。

為SBIC提供融資擔保

1992年以後, SBA對SBIC計划進行了重大改進, 將過去「以短期優惠貸款方式支持SBIC」改為「由政府擔保其到公開市場發行長期債券方式支持SBIC」。

這樣, 該計劃既給SBIC提供了資金支持, 又免去了它們必須在短時間內歸還SBA貸款本息的壓力。由此, SBIC就能較好地向小企業提供長期股權資本支持。

此外, 根據中小企業 創業投資的特點, SBA還適當提高了SBIC的進入門檻, 從而確保SBIC具有起碼的規模管理效應, 專家管理水平和抗風險能力。

例如, 在最低資本額要求方面, 從20世紀60 ~80年代的50萬美元提高到了1000萬美元; 在管理人資格方面, 要求申請人必須具有足夠的競爭力和專業管理經驗; 在股權結構方面, 為了保證「管理權與所有權的多元化」, 一個SBIC至少應有30%的非管理股東。

改進後,SBIC計劃主要通過以下兩種融資擔保方式為SBIC提供資金支持。

美國SBIC運作模式


第一種方式是擔保債券, 即通過SBA為SBIC發行債券提供擔保, 其要點如下:SBIC能夠獲得最高3倍於私人繳付資本的槓桿資金。10 年期不分期償還, 每半年付息一次, 可以在任何時候贖回。頭5年中, 第一年贖回需付5%的罰金, 以後罰金率每年下降1個百分點, 第6年開始不需付罰金。利息率比10年期國債利率高 1.25%~1.5%。每年付給SBA約1%的管理費。當SBA批准一筆5年內槓桿資金額度時, 要收取1%的承諾費, 資金撥付時需付2%的使用費以及0.5%的承銷費。

第二種方式是參與證券, 即以一種類似優先股的方式支持SBIC發行長期債券, 其要點為: 債券期限為10 年; 通過參與證券, SBIC可獲得2倍於私人繳付資本的槓桿資金;為便於SBIC安心從事長期投資, 在累計盈利之前, 其原本應當每半年支付一次的債券利息由SBA代為支付;在SBIC實現累計盈利後, 再按複利償還SBA預先為其支付的利息;SBA可以獲得SBIC約10%的利潤分配。

經過40多年的運作, 對那些規模偏小的企業以及尚未表現出迅猛發展勢頭的早期企業而言,SBIC計劃提高了美國創業資本的可獲得性。

截至2001年, 該計劃支持的SBIC完成了近140000 筆投資, 向大約90000 家小企業提供了超過400億美元的長期資金, 培育了蘋果電腦, 英特爾, 聯邦快遞和美國在線等一大批世界級創新企業, 創造了超過100 萬個就業崗位。在促進新的創業企業誕生的同時, SBIC計劃還為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展示其管理能力提供了機會。

1994年,SBIC計劃改進後,SBIC的資本總規模以平均20%的年增長率增長, 對小企業的投資也顯著增加。儘管SBIC的投資總金額只佔創業投資總金額的一小部分, 但由於一般性創業投資公司更多地投資於處於擴張期的中小型企業, 而SBIC主要投資於處於種子期, 起步期等創業前期的小企業,。

因此, 從投資筆數看,SBIC的投資總筆數占創業投資總筆數的比例高達62%。從種子期投資的金額分布看,SBIC的投資金額占所有種子期投資金額的比例更是高達64%。可見, SBIC已成為種子期投資的主要來源。


主要在於股市和債市發達,大型企業能夠在股市和債市能夠直接融資,那麼就那麼必要看銀行和政府的臉色了。而且美國股市制度嚴,法律完備,三大板塊優勝劣汰的淘汰掉沒潛力的大企業。銀行為生存自然就會對中小企業更多的挑選和融資,間接淘汰了沒能力的中小企業。政府嚴抓狠打,在將違法的企業給關了。有專業人士的層層把關,那些沒潛力,沒技術的企業基本就會消失。而活著的企業就必須提高管理,研發科技,花大把的錢在各個大學培養挑選人才。中國,對地方政府而言,財稅GDP才是領導升職前提,好企業壞企業無所謂只要能有稅收,保證就業,財政是國家的,不是他的。


一方面企業貸款難,另一方面老百姓缺乏投資理財渠道,但是現在的P2P理財平台各種問題又層出不窮,我覺得不同企業可以嘗試根據行業特點打開自融渠道,把自己的產品透明化作為投資標的,如果是比較長的供應鏈的話可以做供應鏈金融。比較類似的一款融資產品微信端的養羊啦,不過還有很多缺陷在,個人感覺利率太高不太靠譜


國有大行出身原因厭惡風險
私有小行出於各種原因發展不起來,so


我來再講講sba吧。sba其實還可以低利率貸款給sbic, small business investment company,貸款和sbic自籌的equity大概可以達到3:1的比例,也就是一家240million的sbic,自己只要從投資者那裡募集到60million, 其他的可以從sba那裡貸到。之後,sbic將會把這些錢投資到中小企業,賺取利率差價(sbic一般收取至少12%的年利率),有時候還會有warrent。 其實說白了,這些sbic就是中國常說的夾層基金。


PE


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不是什麼都去銀行貸款。教育投資者風險自負,沒有剛性兌付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的 PE 已過剩,卻還不能解決民企創業融資難題?
財務投資者和戰略投資者有什麼分別 ?
在什麼情況下,一個公司會在上市前會控制收入(虧損上市)?都有什麼方法能夠做到?
VC 要求董事會的所有職權都有一票否決權是否合理?

TAG:融資 | 中小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