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取材取的是什麼?作家如何從其他作家的作品中取材並為我所用?
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可以寫成喜劇的,當人物鮮活以後,有些故事就必須成為悲劇,比如《阿慢》那個,寫第一筆的時候我就知道是悲劇,因為這個故事只能這樣寫。
(《阿慢》其實就是為了我用來舉例特意寫的一個故事,這樣我就不必總用奧特曼和小怪獸了)
用我以前筆下人物的台詞說就是:「人類就是這種骯髒不堪的生物,他們竭力避免自己顯露出性格的缺陷,但是當血淋淋的真相擺在面前時,他們就不得不叩問自己的心靈。」
所以,想要人們感受到悲痛,就要把悲劇做到極致,讓他們逃無可逃。
天底下能寫成happy end的故事不多,但一個故事之所以是happy end,深究其原因,可以概括為這樣一句話:
「因為主角掙脫了命運的束縛,所以避免了走向滅亡。」
所以本質上來說,happy end就要比bad end難寫,因為殺兩個人總歸能讓讀者難受一下,但你想讓讀者高興,就必須站在對方智商不能輕易觸碰的高度——比如事情乾的太明顯,讀者就會覺得作者是在玩金手指,是在戲弄自己。
————這一段是為了講故事核心的問題,帶著思考往下讀才會有收穫。
——正文——
作為作者,我們取材,主要是出於三個目的:
1.故事線
2.填補內容
3.保持基本閱讀量——有利於保持文字流暢度
對我而言,第三點和前兩點相比簡直是旁枝末節,是一個作者的基本功,所以針對於很多「為什麼讀了很多書還是不會寫」之類的問題,答案都是「因為你只做到了第三點」。
第一點和第二點是寫故事取材的關鍵所在,所以要剖開來談。
首先——故事線。
故事線是有核心的,比如《阿慢》這個故事,核心就是一個善良的兔子,但是做事很糟糕——我們可以說,阿慢就像一個缺了一塊的大餅。
————————————————————————————————————
下面我先來給大家上一課,什麼叫人性,什麼叫「光明面有多大,陰暗面就有多深」。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大餅,就是一個普通人的性格,他有美好,也有殘缺——這種殘缺就像美好的代價。
當我們把這種代價放大——人性就走向陰暗。
當我們把這種美好放大——人性就走向光明。
試想《阿慢》這個故事真正的治癒點在哪裡?
1.阿慢吃草吃的慢是有原因的。
2.阿斑沒抓到過獵物也是有原因的。
所以說這種治癒的本質,是用原因把笨拙的那部分填滿,而這個原因,就叫做善良。——這就是光明,也是治癒和溫暖
但是,如果我們用笨拙反過來吞噬善良呢。
試想一下,草地上只能留下一個兔子,阿慢有無數次機會留下阿黃。
阿斑也有無數次機會吃掉阿慢。
這種陰暗的本質,其實就是因為笨拙產生的抑鬱,吞噬了善良的本心。——這就是陰暗,也是恐怖和陰冷。
所以光明和陰暗其實是人性的兩極,如果一個人沒有發現自己內心的陰暗,只能說明他的光明是虛偽的。
————————————————————————————————————
繼續說。
我們在故事線上的取材,第一個目的就是為了發現新的核心。
很多人覺得故事可以隨便寫,這其實是在產生垃圾,練筆可以,但是如果真的想寫作品,想讓讀者看,想引發讀者的情感波動,就不能如此草率。
我們讀別人的故事,就是為了不斷引發自己的靈感,然後靈感與生活碰撞,核心就出來了。
核心出來之後,就可以拓展出整條故事主軸。
但是光有主軸是不夠的,因為作者的敘述是單線的,如果情感也是單線的,那麼讀者的情感就不會波動,尺寸也很難把握,所以如果想讓讀者的情感有強烈波動,我們就要讓情感變成多線的。
所以故事線取材的第二個目的,是為了是結構複雜卻清晰。
我們要讓故事成為這種圖形(《阿慢》):
黑線是主軸,綠線和藍線是分支,紅線是尾聲。
我們要把所有的情感線全部寫到一個位置,然後由一條清晰的衛生線,在一個「高潮區」之內把所有的情感陷阱一次引發,讀者的情感就會徹底地陷入動蕩之中——這就是多線的意義。
在阿慢這個故事裡,綠線是阿大,藍線是阿黃,紅線是阿斑。
在阿慢去救人的時候,我們先知道阿黃救了阿慢,又知道阿慢在山上,然後讀者又因為阿大心聲陰暗,這時全部由阿斑一條尾聲線一次引爆,讀者就會有五味雜陳的感覺,繼而覺得又過癮,又難受,又治癒,於是就難以控制地流下眼淚(僅僅是個人理論)。
這種故事線的塑造,靈感就不斷來源於別的故事——每條分支何時出現,任務是什麼,每想到一條,就添加進大綱,慢慢的大綱豐滿到有足夠多的感情線,就可以開始動筆寫了。
故事線取材的第三個目的,是為了打破自己思維的牢籠。
拿《嫌疑人X的獻身》舉例。
剛開始讀會覺得石神很傻,會覺得唏噓。——這是一層牢籠。
後來再讀,會覺得石神的詭計很精妙,但是也能看懂,就是換了個人。——這是一層牢籠。
再往後讀,會發現石神的詭計雖然很精妙,但是如果需要成功,最關鍵的就是不能被警察檢查出那具屍體是假的,原來,最關鍵的是騙過DNA檢查。——這是一層牢籠。
再往後讀,會發現作為讀者,我們之所以無法看透石神的詭計,原因是整本書都沒有出現過日期,你會很輕易地想到,這是東野圭吾無奈之下的舉動。——這是一層牢籠。
再往後讀,會發現石神推理靖子謀殺的那個煙灰缸,一開始並沒有提到,但是提到抽煙。——這是一層牢籠。
再往後讀,你發現在石神和湯川學重走河堤時,特地給了技師的特寫,那時技師已經不在了。——這是一層牢籠。
這就是告訴你,你必須看穿六層牢籠,你才可以複製《嫌疑人X的獻身》這本書。
但是我這樣直接地告訴你,你只能打開這本書的牢籠,但如果你是通過大量取材,領悟故事裡的技巧,真正地從作者的角度考慮這本書是如何寫成的,然後再考慮這些技巧如何應用到你的故事裡,這些技巧就會深深地刻在你寫作的本能里,每次使用都會想到。
你會站在一個高過讀者3-6層的高度去給讀者說故事,讀者會覺得你高不可攀,但原因僅僅是,你認真地思考導致了你終於具備了「舉一反三」的能力。
——————
繼續說。
我們在內容上的取材,第一個目的是為了尋找適合的文筆。
《阿慢》這種故事用東野圭吾的文筆就是不能寫的,會讓讀者覺得太拖沓;用乙一的文筆也是不能寫的,會讓讀者覺得節奏太慢;用三天兩覺的文筆也是不能寫的,會讓讀者覺得太脫線。
這個故事為什麼會是這樣一種短句的形式——原因是這個故事是我在微信群里直播出來的。
我是用手機一句一句碼出來的——如果我講慢了,讀者就會急;如果我講的不好,讀者就會離開。
所以,用手機講故事,訓練了我不停封閉故事線的能力。
三兩句話,就要讓讀者在新鮮感、代入感、成就感、解脫感中再進一層。
這種文筆是我特殊的筆法,是我剛開始寫故事,每天用手機說給別人聽練成的技巧,這種技巧就適合寫短小精悍帶爆發的故事。
但是我寫《風見異聞錄》,每一章用的文筆都會不同,想從不合理之中寫出合理劇情,就會文筆儘可能靠近東野圭吾,想寫出流暢的戰鬥,文筆就會儘可能靠近三天兩覺——文筆其實是一種需求,也許你會形成個人的風格,但故事本身決定了你的文筆會略有不同,為故事找適合的文筆,其實就像旅者為自己找一雙好鞋子。
第二個目的是為了尋找更好的描述方式。
有些東西,你不學習優秀作者,你是不可能學會的。
我在《禮物》的初稿里描述一個房間:
「我掃視了一下四周,這裡看上去有些冷清,不過裝修與擺設仍然繼承了客廳的風格,流水紋理的硬木地板,以及深色油漆的紅木傢具,窗戶上的素色窗帘虛掩著,可以看到書桌光滑得如同鏡面一樣,只有床是行軍用的鋼絲床,床單與被子也是尋常可見。」
但是看東野圭吾是怎麼描述房間的《布魯特斯的心臟》
「直樹的房間在南邊,有十二疊大,鋪著胭脂紅地毯。一進門的地方放著一堆客用簡易桌椅,靠窗放著床和寫字檯。除此之外,還放著一套視聽設備,以及放滿專業書的書架。餐具櫃里放著昭和十七年出品的百齡壇威士忌。窗戶上掛著的窗帘和地毯是一個色系。」
差不多的字數,為什麼他的文字就能形成極強的畫面感——這就是你需要取材學習的地方,甚至一邊寫,一邊要翻別人的作品。
第三個目的是為了尋找更好的情節過度。
用《阿慢》舉例。
阿慢這故事淚點其實就是從阿斑說了台詞之後開始蠢蠢欲動的,因為那段台詞本身就是需要功力去寫的,既要寫齣兒童的語氣,還要盡量不刻意地屏蔽掉說教感——這樣人物的形象才是真實的。
但是如果只寫尾聲,這個故事會不會有淚點——其實是不會的。
淚點的本質,是積蓄的情感被一舉轟爆。
所以你要怎樣把每個情感點寫明白,就是你要像其他作者學習的地方——如何把每個信息量故事化。
第四個目的就是純粹為了獲取內容。
這個很簡單——為了寫謀殺,一個作者需要看《犯罪心理學》,需要看《犯罪史》,需要看《法醫圖鑑》,甚至還要研究罪犯的相貌。
關於閱讀量不說了,讀書誰都會。
(完)
取材是一個範圍太廣的概念,看書/電影/戲劇可以取材,看報紙可以取材,體驗生活可以取材,站在大馬路上盯著來來往往的人看可以取材,聽別人閑聊也可以算取材啊……
對於講故事的人來說,生活中一切,你看到聽到感覺到的東西全是取之不盡的素材。睜著眼時看見,閉著眼還會做夢呢。只是不走心的話,很容易就會忘記它們。稍微走點心,動筆的時候,會從潛意識中浮現出來呀,童叟無欺。
如果把講故事比作織毛衣,這樣取來的材,大多是毛線團兒。編織的功夫又是另一方面了。
-
還是說說「如何從其他人的作品中取材並為我所用」這個問題吧……
單純從小說作者的角度來說。
其實這個問題大概可以講成,如何從故事敘述者的角度來學習其他人的作品。
最基礎的,就是骨架和血肉,即構思和描寫。
構思上面的答案里明溪談得很詳細,這裡就不說了。
說說描寫。
通過閱讀學習別人的作品,豐富的表達方式,擴大自己可表達的內容範圍。
先說總結,下面解釋。
首先,這裡的描寫不是指單純的描寫,而是「用適當的寫法表現構思」,讓故事豐滿靈動,乾巴巴的故事會少了很多樂趣,好的描寫能力能使一個平庸的故事化腐朽為神奇。
這裡有個很關鍵的定語,適當的,所有行文風格沒有高下之分,只看這個故事用哪種行文表現最有感染力,合適就是好的。
在看其他人的作品時,描寫方面,最應該注意的就是這點。在寫一件物品,一個人的外貌、行動、心理活動,一個場景,一番對話的時候,有的作者這麼寫,有的作者那麼寫,一旦遇到你看上去「哇沒見過還能這麼寫啊」,「這樣寫效果出奇的好呢可是為什麼」這種地方的時候,敲響警鐘留意了,走心思考一下,可能這種寫法在下一次你寫到類似的東西時,會從潛意識裡浮現出來的……
如果怕記不住可以做筆記啊,沒事翻翻筆記,看個幾遍總要留下點印象的。記筆記的都是很有耐心的人,向他們致敬。
當然,絕不可以寫得一模一樣,那是抄襲。
從潛意識裡浮現的,是輸入的內容經過自身思維體系的消化,融會貫通,之後再次輸出的內容。這是你自己輸出的內容,如非刻意,一模一樣的幾率非常小。
為什麼呢?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語言習慣和表達習慣,仔細觀察會發現不同的人說話和寫作出現的常用詞是不一樣的,邏輯方式,句式,段式,都是有微妙差別的。
所以寫同一個梗,不同的人肯定會寫得不一樣。至少「描寫」是不一樣的。
這裡就是可以從其他人作品中學到的又一點:豐富的表達。
比如描寫一個人在思考,有的人會寫「他想了一會」,「他思索了片刻」,「他沉默不語,好像心裡有事」等等等等。
而每個人的庫存都不一樣,每個人的庫存都有限。同一個作者,經常用的寫法,是有限的。有興趣可以留心看看,有的作者會一直用一樣的寫法,有的作者會同樣的意思不自覺地換了寫法。
我曾見過一篇小說,寫一個人思考,他喜歡寫「他轉了轉眼珠」,重複出現了幾次。
……眼珠有什麼好轉的。
還是那句話,看了不走心,還是不記得,自己寫起來,總是那麼幾種表達方式,不捉襟見肘嗎?
其實自己創造表達方式,也是可以的,但是難免會有彆扭的地方,既然可以學習約定俗成的表達,為什麼不學一學……
比如我寫閃電,老是寫「一道閃電划過」,自己都覺得無聊了,一次跟朋友聊天,才知道閃電是有口語動詞的,叫打閃…………(露出了文盲臉)
這種常寫的東西也就罷了,有些東西,沒見過,沒經歷過,沒聽說過,不會寫。
人是很難無憑無據地去想像什麼東西的……假如你沒見過空戰,沒看過關於空戰的文字描述或者影像資料,沒聽人講過,完全沒有輸入,怎麼寫,怎麼輸出?
即使是看上去天馬行空想像出來的東西,也是有現實依據的,不管你怎麼想,讀者看的時候還要依託自己的經驗,根據自己現實經驗去想像、去還原這個東西。要順利地激發讀者的想像,還是用點共通的經驗吧。
這就像在重新學漢語,只不過是水平已經很高的學習者,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漢語水平。和學外語同理,沒有見過母語者怎麼表達一件事物,自己生造翻譯,總是有哪裡不對,還得看別人怎麼說。
表達得正確了,下一步就是準確適合(前文里豐富的表達),有足夠的感染力來達到敘述故事的目的,這也是描寫的目的。
所以單論描寫,從別人作品中能學到的,一個是豐富自己的表達方式,一個是擴大自己的可以表達出來的內容。
這是輸入和輸出里最基本的積累。
PS 如果需要豐富表達,散文和詩歌的作用不小於小說。
推薦閱讀:
※哪位大神能推薦幾部好看的小說,排行榜前幾的就不用了,書荒得嚴重。玄幻,武俠類都可以?
※如何向八歲小孩解釋,《封神演義》不能位列四大名著?
※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來電通知?請問蓋茨比到底是幹什麼的?這和本故事有何關係呢 ?
※你認為七十年代末期以後至今中國有哪些偉大的小說?
※有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題材的影視作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