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烹飪雞蛋能保證蛋白質攝入最大化?
炒?水煮?芙蓉蛋?茶葉蛋?生吃蛋清?
謝邀
水煮或者蒸
蛋白質的攝入最大化,我可以理解為蛋白的攝入量最大化,前提是在攝入雞蛋的量小於消化能力的前提下來問這個問題有意義,如果你問吃10個雞蛋,如何蛋白質的攝入最大化,我想這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首先考慮蛋白質攝入量是正常值時,不以科研的思路來考慮這個問題,也不必太嚴謹和求證的話,而是以生活意義來考慮,那麼題主問的就是一餐1-2個雞蛋,如何吃,能夠保證蛋白質盡量被身體利用(這得是有多窮呢?)。
因為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主要是在胃酸中以胃蛋白酶降解為肽段,再進而進入小腸,通過胰蛋白酶、氨肽酶、羧肽酶等作用下,最終降解為氨基酸混合物並在腸粘膜的上皮吸收下進入體內,那麼的形式實際上這個問題可簡化為以下概念:
1、如何烹飪能夠保留蛋白質;
2、如何在蛋白酶分泌量不足或消化道不良的情況下吃下去,最終吸收效果最好;
對於步驟1:
不烹飪的話:生吃的雞蛋中可能會存在沙門氏菌的入侵,一旦感染會嚴重腹瀉,同時天然蛋白中多種酶是會抵抗胃酸的消化的,也有可能會引起過敏,所以不建議。
烹飪的話:油炸的溫度如果掌握不好,高溫下容易造成美拉德反應,進而導致部分氨基酸最終碳化,這樣總蛋白質含量就會降低,所以煎炒烹炸都不如水煮或者蒸的效果好;
進食搭配:過於油膩的食物和什麼食物搭配都會影響吸收,因此吃多了,消化自然不好,還是單吃雞蛋或搭配些其它小菜、粥之類。
對於步驟2:
不考慮外服促進腸胃蠕動的藥物和增加腸道菌群的方法的話(這個方法第一長期使用未必健康,第二花費太大)
那麼先行把蛋白質水解成為氨基酸是不錯的選擇。
a、在不考慮外加蛋白酶的情況下,兩種可行的方法:
蛋白質在酸的作用下,色氨酸破壞,天冬醯胺和谷氨醯胺脫醯胺基。
蛋白質在鹼的作用下,水解後氨基酸會消旋,但色氨酸穩定。
酸法水解由於後續的酸液產生的水解產物會有異味;
鹼法水解則會使L型氨基酸變成D型;
這兩種方法都需要將酸鹼中和掉,否則你沒法喝掉,實驗室6mol/L的「稀酸」顯然也不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東西,你還真買不到,如果不處理直接喝了,那就掛了。
鹼法水解也有類似的問題。
b、所以還是考慮利用蛋白酶水解的方法:常用的酶有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胃蛋白酶和嗜熱菌蛋白酶可以問問生化實驗室的同學們,你是有地方能買到的,你只需要經過漫長的等待和昂貴的花費,即可最大限度的吸收氨基酸。
最好的是白煮蛋,營養保留是最大化的,你可以買個蒸蛋器,很方便。
謝邀,不要生吃,臟。水煮吧,別吃蛋黃,不是因為膽固醇,因為··噎
水煮,蒸。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營養物質。
低溫慢煮63度35分鐘
謝邀低溫水煮!買個低溫烹飪機64度水溫煮45分鐘。最大程度保留蛋白質營養。
水煮最好,水開後小火六七分鐘即可,其次蒸和炒,茶葉蛋時間過長對營養素有破壞。生雞蛋含抗生物素和抗胰蛋白酶,會阻礙營養吸收
難道不是 最簡單的煮雞蛋嘛~
用煮蛋器的 蒸汽法 應該也不錯 不容易破
推薦閱讀:
※看到一個補充膠原蛋白的帖子,蛋白粉20g+VC1000mg+鈣600mg,有道理嗎?
※如何評價《救命飲食:中國健康調查報告》這本書所持的觀點?
※機體能否利用經消化系統吸收的外源性短肽來合成蛋白?
※蛋白質完成其生理功能的過程,與其物理/化學結構的銜接點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