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工程師或者設計師聽到互聯網行業的人要顛覆自己時,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在「互聯網整合一切」的大環境里,車聯網、無人駕駛、人工智慧、工業4.0等正推動著汽車產業巨變的發生。這個新時代,不僅僅是由像特斯拉這樣的新進入者,包括蘋果、Google這樣的顛覆者,更在於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千萬創業大軍中。車企未來將該如何應對互聯網企業的攻勢?是跟進對抗還是同互聯網企業聯合?


不想噴,想要說幾個事。
當然我想說的話,肯定也有很多問題,畢竟我見識少,就如很多人一樣。

信息技術應該是以信息為介質貫穿在所有行業的一種行業。BAT之所以成為三巨頭,是以社交、搜索、商品這些需求為背景並衍生一系列產品作為載體的,並不是平地起高樓。
換句話說,是使用互聯網的優勢整合了過去整合不了的資源,優化了許多信息的來源、獲取的渠道,很多平台因此應運而生。但該有的行業還是會有,你不能說有了淘寶,網上可以購物,衣服、食品、家電的廠家就消失了,淘寶只是作為一個平台優化了消費者和商家之間的渠道,你也不能說有了淘寶以後線下實體店就意味著滅亡,實際上實體店確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衝擊,但你總得去吃,你總得去剪頭髮,你總覺得商場和市場不一樣。
本質是不會變的,但信息產業可以優化這個本質,讓本質得到更多、更大的空間去發揮作用。

我以為互聯網與其他行業之間的作用是有來有往,有主動有被動的。
比如支付寶引起的一系列金融事件,我理解是互聯網主動向其他行業滲透的一種嘗試。我也曾看到許多政教衛企在建立、更新網站,創建公眾號,掃二維碼,我理解這是其他行業主動使用互聯網來強化自己優勢的一種嘗試。
事實上是,有很多迫不得已的事情,主被動關係也很難界定。但是大家都在適應這個世界,互聯網給這個世界提供了一個新的契機並沒有錯。
互聯網滲透起來毫不費力的,肯定是對互聯網特性有相似性、適應性以及需求性的事物,比如一眾應用軟體,賣座貓眼,大眾點評,滴滴快滴等等,還是在以「虛擬」的形式向人們提供各類行業的信息服務,至於手機電腦則是使用互聯網的設備,天生和互聯網脫離不了干係,而前面提到的金融(當然我不是行內人,可能對細分行業用詞不當,但你們明白我的意思),多少是以「虛擬」的形象出現在這個社會裡的,與互聯網天生相輔相成。
但是,這些行業被互聯網替代了嗎。
沒有。他們只是穿了一身更好的裝備在對抗這個世界。

一個DPS2000的盜賊,你會說他是身穿刺殺套裝,戴著薩格拉斯眼罩,手持附魔貓鼬和斬殺的野蠻之刃和惡行之刃的戰鬥賊,而不會說是這一身盔甲和武器像牽引著傀儡一樣牽著這個盜賊去輸出。

何況汽車是製造業。
要踏入實體產業,真不是那麼容易。
我明白互聯網的繁榮與興起,在虛擬的世界裡,想法最終可以分解成一層層邏輯,邏輯可以分解成演算法,演算法最後可以寫成一行行代碼,所以有一個想法,就有辦法讓它實現,這個想法足夠好,產品就足夠奇妙。
但我以為互聯網思維不僅僅是指這種思維。
運行在虛擬世界的代碼和真實世界裡的代碼不一樣。讓一個軟體跑起來計算,和驅動一個機械結構運行,要求很不一樣。
演算法上那麼完美那麼理想主義那麼烏托邦妥妥的沒問題,終究會受到真實世界的束縛,我想很多人體會得比我更多。

你要說這幾十年汽車行業有沒有進步,電子科技計算機科技有沒有深刻的影響汽車技術的發展,答案都是有的。ECU/TCU如何對汽車進行更精準的控制,就不多提。但你不會認為這是計算機科技電子科技對汽車的革命,因為它們是在為整台汽車的運行服務,而不是幾根線束就可以代替汽車帶你從A點駛向B點,電控如今已然是汽車技術的一部分,這是不同行業之間的融合。未來的互聯網也一樣會如此。

很多人懂得設計一個logo要那麼貴是因為設計師花費了時間精力,懂得為什麼製作一個軟體那麼貴是因為無數人日夜編程的腦力結晶,懂得為什麼一件遊戲里虛擬的裝備那麼貴是因為遊戲里它確實讓人體會到了快感。
我不明白的是為什麼有人會提「BOM表上的成本表示一台車的造價只有這麼一點,可是市面上賣那麼貴」,不明白的是有人會提「IPHONE成本價只有這麼一點,可是市面上賣那麼貴」這種答案。千百次的試驗不僅是工程師的腦力心血,也是實物硬碰硬的燒錢。

我明白很多站在互聯網的位置對傳統產業的鄙視來自於自恃過高,我不認為這是真正的互聯網思維,這其實是一種病,一種盲目自負除了老子是爺你們都得SB都得聽我說的病。

大學四年,計算機科學的課程比車輛工程的課程多麼。
一天12課時,上滿5天,周六周日再有10個課時的試驗,下課還要做各種作業和設計的生活,這是我們專業某一學年的標配,我知道比我苦比我努力的人多的多,我也相信學計算機課業很累,但我不相信哪個學校會給什麼專業配這麼變態的課時。

這個時代一個發展百年的工業,外行很難想像得到積累了多少,積累的又是什麼。
我不太願意像從前一樣,去分解說你得懂這個學科懂那個學科,這多難那多難,拿汽車和互聯網比的時候,我往往感受到的是面對數學難還是物理難,南京好還是杭州好,超人厲害還是孫悟空厲害這種問題時的無力感。
不了解一樣事物的時候,可以陳述自己的印象,也可以說明自己的無知,更可以表達自己的淺見,但千萬不要輕易去宣判它的末日。

很多人認為國企有病,得治。的確,我也同意。
但是一個龐大的企業,動輒幾千人的企業,它的管理不同於幾十幾百人的小公司,況且就今天來說,我覺得車企的氛圍並沒有很多人印象中的那麼糟,也沒有外面很多民企的氛圍糟,即便很多互聯網的小企業,我相信都還不如國有車企的病重。

為什麼谷歌蘋果說要造車,大家普遍看好,為什麼出來一個蔚來汽車,看衰的人也不多,為什麼XXX說要造夢想中的XX汽車,得到的只有質疑?我想個中的問題大家都懂。

汽車行業並不是不能改革,也不是個不歡迎新生事物的行業,更不是一個不懂得前進的行業。互聯網在這個時代,和高科技經常是相互綁定的,註定也要為汽車行業提供力量。互聯網 的思維應該是創新和進取,對傳統的行業會有衝擊,也會有好的影響,但不是很多人眼裡的革命。
傳統汽車終究會被淘汰,我是相信的,業內所有人的相信。技術的發展,社會的變遷,所有人都明白,不是只有互聯網才明白。但是純電的問題大家也一樣很明白。2020年傳統汽車的保有量仍然會在80~90%,這不是我說的,這是Skyactiv誕生的依據。
何況是不是被純電取代還說不準,純電只是一個比較樂觀的方向。
未來還會被太陽能取代,會被核能取代,會被量子技術取代,會被飛船取代,會被空間摺疊技術取代,會被蟲洞取代,會被任意門取代。
那我們現在就不做汽車了?純電也不用做了吧?

事實是汽車企業也在做很多不一樣的事情,外面的人看不到,不見得沒有,很多人看到科技企業想做的打算做的正在做的事,車企也都在做。
而且是轉型容易呢,還是從頭開始容易。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是正常人要乾的事。
汽車行業有不足,互聯網有優點,反之亦然。
對於汽車行業來說,我覺得借用互聯網的優勢,給汽車技術做升級才是對的,借用互聯網思維精華的那一部分,給汽車企業做洗腦才是對的。而不是很多人口中「我要做一台超跑」,「汽車行業需要一場革命」。
振振有詞。

至於「每一條都是汽車工程師不那麼擅長的」,Ridiculous.

互聯網進入汽車行業,我覺得沒有什麼不好,不好的是很多人心態不對。

想給他們帶路。。。

這是認真的,這對互聯網、對汽車、對大家、對自己都好。

@張抗抗 說的很對。

辜鴻銘說,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諸公心中的辮子卻是無形的。
是這樣的。


.

資本覬覦汽車行業不是一天兩天了。
只是傳統車技術壁壘太高,資本知難而退。
而現在,隨著科技的進步,純電動車技術壁壘相對降低了,又有了特斯拉這個案例,所以,資本蠢蠢欲動想大幹一場,創造下一個特斯拉。
對互聯網公司來說,汽車行業的蛋糕已經被大眾、通用、豐田等傳統車企瓜分完了,想吃汽車行業的蛋糕,只有從傳統車企手上把蛋糕搶過來,只有革命,只有顛覆。

然而,請注意,技術壁壘低了一點但並非不存在,護城河淺了也仍然是河。即使如穆斯克一樣的超級大牛,也是在做了充分的準備,挖了不少汽車行業的牛人才攻城。
絕大多數不做充分的調研,沒有足夠的人才以及資本的互聯網車企恐怕會死在技術壁壘下或淹死在護城河裡。

只有少數強者能突破壁壘,獲得與傳統車企搶蛋糕的資格。

而壁壘里的傳統車企目前雖然很低調,但並非在被動地等死。
相反,傳統車企很聰明,他們以逸待勞,一邊造著傳統車賺著錢,一邊看著互聯網車企踩地雷。
等互聯網車企解決了續航里程和充能問題,把地雷踩得差不多了,傳統車企就會出來展示底蘊了。

傳統車企VS互聯網車企,最後的結果,可能會有極少數互聯網車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響品牌,在汽車行業佔有一席之地;更有可能互聯網車企踩完地雷之後,傳統車企突然發力接收勝利果實。
.


我就想說一點:

個別用幾台破CNC,把一塊不鏽鋼打成鐵盒子就敢在廣告中說一塊鋼板的旅行的破情懷企業來指導我們家光光一根連桿的製造都是數十台CNC和更加牛逼的專機單件流自動化導軌連在一起,每百萬件外部缺陷率低於10,一條連桿的機加工生產線就要投資2000-3500萬人民幣的汽車製造業?至於那些靠敲代碼活著,靠用戶體驗來糾正設計錯誤的,請在你們的領域好好獃著,哭著喊著要指導汽車業,你TM是在逗我么?

通用和寶馬的製造高層參觀過蘋果、谷歌和特斯拉,他們的評估就是這些傢伙還在用電子產品製造的理解來看待汽車製造業,產品的製造太原始,質量管理體系形同虛設。用電子產品的心態來生產汽車,這個本身就是一個倒退。這個磨合的過程,我相信肯定要燒一些錢、繞一些彎路、死一些人,才能讓這些個大佬們警醒。

全世界工業企業這麼多,可是99.9999%連一個螺栓,連一個軸承都做不好。汽車的銷售,或許很需要互聯網+,但是越往製造零部件方向下沉,越感受到質量、專業和性價比才是關鍵。你會因為互聯網+作的好選擇小米手機,但是我絕不會因為互聯網+作的好而選擇小米螺栓和小米軸承,因為我知道,這個東西,不專業,是會死人的。


想給他們帶路。。。


這是認真的,這對互聯網、對汽車、對大家、對自己都好。

%%%%%%%%%%%%%
詳細回答可以參見 作為一個汽車工程師或者設計師,當聽到或者看到互聯網行業的人要顛覆我們的時候,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 Sleepy Lin 的回答
我想表達的意思是相似的。


你互聯網底層碼農鄙視汽車製造業,可互聯網大佬個個都想進來分一碗湯。
你互聯網大佬發布會完爆全國車企,可轉過身還是到國企去要合作要技術。
你互聯網以為特斯拉可以學習借鑒,可看不見特斯拉在傳統行業資源一流。

我覺得這個問題問的挺幼稚的,只有底層的小屁屁才會關心行業之間怎麼樣吧。行業與行業之間本來就是融合、互利互惠,上層資本家和企業家眼裡只有利益。前段時間某要造車的視頻互聯網公司還到我司來談合作,要一起合作開發電動超跑。阿里巴巴也是找的上汽合作,華為找東風。且不說這些合作最後是個什麼結果,但至少在互聯網企業家眼中,找傳統車企合作還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只有完全不了解這個行業,目中無人的互聯網人才把顛覆汽車行業掛在嘴邊(沒錯我說的就是遊俠)。

再說我們這些底層的工程師,互聯網企業搞電動車,用腳趾甲蓋想都不會要程序員去搞匹配搞標定,也不會讓畫UI的美工去設計汽車外形吧,程序員能用電腦鍵盤衝壓出一個引擎蓋?互聯網汽車,就算你是無人的,聯網的,娛樂設施屌屌的,也離不了車身、底盤、轉向系統、電動機、電池,也離不開傳統工業對製造的各種支撐,更離不開廣大汽車工程師深厚的標定匹配試驗經驗。
代工?我傳統車企哪個不是家大業大資本雄厚背景高深,需要給你們來代工?

說到底,互聯網公司搞汽車,還是要去傳統車企挖人。這裡其實也挺感謝互聯網進來的,至少我們汽車工程師的出路又多了一條。去年我司新能源部有一個大牛及其團隊被某互聯網挖走,直接導致我司今年的保密協議升級。其他的個人跳槽就不說了,去上海嘉定看看,應該更加火熱。

其實呢,汽車工程師們也不是討厭互聯網企業,主要是有些企業在明面上牛皮吹的太響,一下一個「顛覆、屌打、完爆、渣渣」,搞的我們這些搞汽車的很無奈啊。而且你互聯網工資又那麼高,我們本來就不想惹什麼事,就像安安靜靜做做自己喜歡的汽車,各過各的的就好了,可你們非要來顛覆我們嘛。這不就在遊俠上來了個群嘲。

吐槽歸吐槽,汽車工程師還是很樂於見到汽車行業向更好的方向發展的,畢竟借這個東風,我們也能有更多機會,就像 @張抗抗說的,帶路。
用電動車的發展彌補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巨大差距對國家也是情懷啊(雖然個人不看好)。

另外還有互聯網人說像手機一樣做汽車電商,我覺得也基本沒有可能性。找個4S店呆一個月做做調研就明白了。汽車這件商品不是一鎚子買賣,後期的保險、保研服務一樣很重要。有機會再細講。


在汽車及相關行業混了快10年了,這兩天剛剛一個項目結束,有空來答一下。

因為汽車諮詢的性質,接觸了大量的主機廠經銷商,同時目前也在做互聯網與汽車結合的創業公司,所以從這三個角度來說說。

1.互聯網顛覆汽車主機廠?
這個命題我想了很久,我覺得目前來看,在我有生之年我可能還看不到。

首先,會有人舉特斯拉的例子,沒錯,特斯拉無疑是成功的,但是要說顛覆,以特斯拉的產能,銷量來講,和目前幾家汽車大鱷相比,還不是一個量級。

並且,各位別忘了,特斯拉和戴姆勒集團,豐田集團,甚至傳言的英國蓮花,路虎捷豹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沒有這些大集團的持股與支持,特斯拉想要登天,難上加難。

其次,一個小故事。
去年我在與某品牌主機廠做項目,與一位日本工程師聊天。那個品牌可能各位在馬路上看到,都可能不知道他們家還做乘用車。 他說道,雖然他們品牌不強勢,但是由於多年的技術積累和合資經驗,即使是一款他們技術支持的純國產車,也要求去唐古拉山脈,塔里木盆地,東北漠河去做測試與標定。

一款國產中低端車型的測試要求,需要的不只是錢,還需要大量的技術積累,人才沉澱。
以互聯網的特性,以及目前國內大多數創業公司的浮躁,同樣難上加難。

2.互聯網顛覆汽車經銷商?
我同樣思考了很久,可能在近20年,我也暫時看不到。

首先,除去小眾定製化品牌或平行進口車,大部分消費者必須通過4s渠道購買。這是一種典型低頻次高價值的消費動作。

買一台車不是買一件衣服,買這台車的錢還包含了後續的服務,保養維修的價格在內。只有純銷售,卻沒保障是無法顛覆的。

可能有人會提到顛覆4s銷售呀,保養還是回4s店做怎麼不行了?

我只想說這只是好多互聯網人的一廂情願。
如果你是汽車經銷商,請告訴我一個把汽車銷售利益讓給各位的理由。
汽車之家易車網,先後在美國上市,憑藉大量的資金與渠道優勢都沒有把4S店銷售顛覆,這就是活生生的案例。

其次,在中國的信任環境下,一個動輒十幾二十萬的大件,不親眼看到摸到,在網上點擊一下就購買還是天方夜譚。
目前大部分網上訂車買車的記錄,清一色都為刷定金,然後去4s提車,這只是4s的銷售渠道擴充,更別提其中的水分到底有多少。

各位摸著自己的良心問自己一句,現在要各位刷20萬去網上買一台車,願意嗎?

3.互聯網到底能不能顛覆,或者能變革什麼?

爪機答題,
等贊待續

??


等下,碼農和美工已經做出來很多款車了,比如極品飛車。


看完三體以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對以上觀點統統反對!
汽車再好能跑過外星人嗎????
外星人來了怎麼辦!
沒錯!人類的前途在星辰大海!
我覺得汽車行業的問題還不算最緊迫!
而最強大的顛覆力該去最該被顛覆的地方!
請互聯網優先顛覆航天行業!
航天行業對被顛覆已有充分準備!
就像銀河系漫遊指南上寫的:Don』t panic!
唯有互聯網方能拯救人類!



難道不是:哈哈哈哈哈哈么


竊以為,「顛覆」其實是個好事啊,別一提「顛覆」就覺得要端了自己飯碗一樣,其實很多時候你只是害怕打破既有的習慣。我認為是好事的原因主要有幾個(不同意勿噴):

1、因為野蠻人(大資本)來敲門,很多時候說明你這個行業將跑上一條快車道了,蛋糕做大了,行業也做得更有活力有前途了,你身處其中有挑戰也有大把的機會,這是並存的,陣痛過後活下來你可能就牛逼了。

2、別人來顛覆你,或許你可能真是落後要淘汰了,同行業創新之人不來顛覆你,你也會逐漸被市場淘汰,這時候你就該警醒安逸的日子到頭了;如果你意識到威脅,提前顛覆過往的自己,那就是創新啊,何況你有根基在,這將說明你有做百年企業的潛力!

3、互聯網不是誰的專屬,它是非常開放的,誰都可以去用。它就是個工具,是可以讓你撬動地球的那根槓桿,有這樣一根槓桿來了,你不用當然不能怪其他人用了!這是大勢,誰也逃不掉,但只有你死在沙灘上了那怪我咯。

4、再不濟,換個角度,有顛覆也有復古,就像fashion這回事,以前所謂的時尚過了多少年後又會重新來一波。工業革命前,都是手工作坊,後來被大機器取代,結果到現在,純手工製品比工廠流水線身價不知道高哪兒去了,現在推崇的是匠心,you know?這樣類比貌似不是非常準確,反正就那意思,你如果真的獨具特色,等大家都「互聯網化了」的時候,你也可以做互聯網大流中的一枝獨秀。

So,與其等別人來革你的命,不如自己提前破繭,頭甩甩不就是要變嘛!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唯有以變應萬變~hahaha

再補幾嘴離題的話。對於消費者來說,互聯網來了那絕對好事啊(不好意思觸動既得利益者了)。大資本來了,投資人的錢燒起來,價格降降降有木有;互聯網來了,消費者變得主動了,行業更透明更公平,以前的神秘美女現在終於慢慢掀開面紗,你因不知情而被坑的概率降低了;變得更開放的行業,也將在企業競爭上位中冒出更多鮮活出彩的產品供消費者選擇,絕對好嗨森啊!


只要別碰和行駛系統有關的,改改中控、改改自動空調之類的,我還是挺歡迎的。
東風風神的中控娛樂系統是和華為聯合開發的,其實汽車廠早就和IT企業沒羞沒躁的苟合在一起了。
至於樂視、小米這種基礎底層系統和硬體開發能力薄弱的,我們汽車廠沒興趣....


互聯網汽車不用底盤懸架嗎?在路上跑不用注意安全嗎?克服風阻降低雜訊不需要考慮嗎?
如果都需要的話,人家擔心什麼呢?那不就是人家的強項?


明明是助攻,非要把自己當成是主力,我真是醉了


首先要提出,答案中許多工程師對互聯網企業的理解有錯。其實,互聯網企業代表著資本、新整合思維和宣傳能力。這些真的有能力顛覆汽車行業的。
小米手機=高通等晶元和方案+小米背後的資本+富士康的製造能力+水軍+一點點小米設計。按照上面的模式,我有預感很快就會有汽車企業賣行駛系統和方案了,在資本的吸引下最少找個國產製造商沒問題,加一點用水軍吹噓過的互聯網設計,一輛互聯網汽車就做好了。
互聯網企業「做」汽車是沒問題的,結果只是多數利潤還在方案商--傳統車企手上。這種模式下,市場份額會發生變化,所以有些傳統品牌就會死掉(諾基亞的例子),一些工程師要換工作。這些都可以預料。

傳統車不夠異想天開這是真的,不然怎麼無人駕駛是出自谷歌這種公司呢?


知乎三大定律之一,除了互聯網,其他行業都藥丸


我相信互聯網會顛覆一切傳統產業的運營模式.....但是這個跟汽車工程師有毛關係,難道互聯網進軍飲食業我們TMD就不要廚子了?


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說實話最反感知乎上某些互聯網的從業者成天叫嚷著要顛覆這行業那行業,這麼多年了紙媒都還沒顛覆就要顛覆汽車行業??有這閑心顛覆別家行業不如少加一小時班吧,可憐見兒的。

如果互聯網行業真的開始顛覆汽車行業,那是很可怕的。因為(某些,甚至大部分)互聯網行業的激進和浮誇,和車企要求的穩健,安全至上是背道而馳的。一個APP可以搶著時間趕緊上線搶流量,有問題了大不了打幾個補丁,可一輛汽車的發動機感測器未經仔細反覆驗證上車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

人命關天!

且說特斯拉吧,人還不是互聯網行業呢,但也沾染了惡習。Moblieye 反覆強調自家技術不是無人駕駛,攝像頭供應商也強調不能用作無人駕駛,結果呢,它非要上線,一會兒autonomous driving, 一會兒advanced automatic driving,店裡的sales也直接忽悠消費者說無人駕駛,然後就造成了佛羅里達州和河北的車毀人亡的慘劇。

聞者足戒!

造車有造車的流程,車企也一直在發展演變,蠻好的互相合作取長補短,什麼顛覆?!


特斯拉是美國車企養出來趟雷的,不然他連一條車軸都搞不到


推薦閱讀:

哪些汽車外觀設計讓你覺得很惡俗?
汽車上,你遇到過最不人性化的設計是什麼?
汽車工業設計史上,有哪些經典的劃時代設計?
國內各車企工程師生存情況對比?待遇、工作環境、成長空間、城市情況等。及各專業對比?
轎車落水後很難出來,為什麼汽車玻璃不設置一鍵破碎呢?

TAG:汽車 | 汽車行業 | 汽車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