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國醫學殿堂)就讀臨床(八年制)是怎樣的體驗?
指由清華大學代為招生的,並在清華大學接受醫學預科培養的北京協和臨床醫學八年制。
(北大代招的及北大代招以前的八年制也歡迎來答,但是要註明。)北京協和醫學院(原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臨床醫學是真正的國家隊。
1、中國醫學科學院與北京協和醫學院實行院校合一的管理體制,醫科院為協和醫學院提供雄厚的師資和技術力量,協和醫學院為醫科院培養高層次的人才,相互依託,優勢互補,教研相長。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醫學科學學術中心和綜合性醫學科學研究機構。 2、醫科院附屬的綜合性醫院——北京協和醫院在2010、2011、2012、2013、2014年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公布的「中國最佳醫院排行榜」中連續五年名列榜首。 3、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是中國最好的腫瘤醫院,全國唯一掛牌「國家癌症中心」的醫院。 4、中國醫科院阜外醫
院是中國最好的心臟專科醫院,全國唯一掛牌「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醫院。5、現有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28人,「千人計劃」人選14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5人,長江學者講座教授3人,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5人。6、黨中央、國務院和國家歷屆領導人對院校的發展十分關心支持。江澤民總書記1997年親筆為院校題寫了「嚴謹、博精、創新、奉獻」的院校訓;胡錦濤總書記和溫家寶總理對院校發展寄予了深切關注和殷切期望,溫家寶總理指出:「協和具有辦學的有利條件和優良的教學傳統,應該辦好,也一定能夠辦好,辦出協和的特色,為國家培養高曹雪濤,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中國工
程院院士、醫學免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1981年~1990年在第二軍醫大學攻讀本科、碩士、博士學位;1990年~2010年於第二軍醫大學擔任免疫學教研室講師、教授、免疫學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第二軍醫大學副校長兼免疫學研究所所長,全軍免疫與基因治療重點實驗室主任;2010年8月~2011年8月任中國醫學科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副院校長;2011年8月至今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
培養的博士生有10名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家庭:
其夫人王建莉為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免疫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傳奇經歷:
曹雪濤26歲時因碩士論文優秀被直接授予博士學位,27歲成為全校最年輕的學科帶頭人,28歲破格由講師直接晉陞為教授,是當時國內最年輕的醫學教授,30歲創辦中文科技核心期刊,32歲被晉陞為博士生導師,33歲擔任全軍免疫與基因治療重點實驗室主任,41歲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是當時最年輕的工程院院士,同年晉陞少將,是當時最年輕的將軍。
相關信息:
1 連續11年指導了11篇全國優博的導師.連續11年指導了11篇全國優博的導師,網大
2 祖國的驕子——曹雪濤.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 (2000年04月24日第一版) )曾益新,男,1962年出生於湖南省,1990年畢業於中山大學(原中山醫科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1992至1997年留學日本東京都立老人綜合研究所、東京大學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1997年2月,被聘為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及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副主任、腫瘤研究所長;1997年10月,任腫瘤防治中心主任及腫瘤醫院院長;2006年,任華南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05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8年,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原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10年8月,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副院校長;2011年8月,任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 2015年12月,任北京醫院院長。
下面附北京醫院院長、時任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曾益新同志和八年制輔導員的交流內容。就8年制教育致曾益新校長的公開信及曾校長的回信(轉)
揭秘北京協和醫學院:每年計劃招90人 獨特8年學制
李紅梅
2012年11月12日09:09 來源:人民日報揭秘北京協和醫學院:每年計劃招90人 獨特8年學制--教育--人民網
謝邀。
就讀於協和八年制是怎樣一種體驗?
恭喜您生擒一隻協和八年制野生型
首先,你要讀八年。於是我從大一開始就被冠以第三類人稱號。明明是個童叟無欺,賣的一手好萌的妹紙,卻硬生生的變成了滅絕師太。((╯‵□′)╯︵┻━┻)
然而,時光飛逝,小夥伴們發現,其實八年拿個博士,就目前國內的教育體制下,算下來卻是異常的划算的。
然並卵,如果你選擇當醫生,博士、碩士、本科統統一起規陪,你的文憑似乎並沒有什麼蛋用。(詳見住院醫師培養的若干文件)
逗比模式:turn-off。
看了您的提問,似乎想討論的是,被清華-協和這種奇怪的培養模式培養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先說大清帝國
清華還是一個很有包容的學校,除了再個別政策上對我們略有歧視,我們就是清華的學生
此部分體驗大多與清華學生相同,這是一個平台無限大,機會無限多,只要你努力,多數人可以蹦噠到你此生最高點的平台。協和學生唯一的不同就是課業非常重,2年半幹掉別人四年的課,除了科研訓練,我們基本上已經修完了所有生科本科四年的課程。也有人去實驗室學學基礎,更有大牛已經發表了很膩害的文章(比如04級的某師兄,後來毅然決然轉回清華,現在已是Nature 一作)。
在這裡,才是我們真正的大學時光。
東單歡迎您-PUMC
所有清華行政班級合併為一個大班,從此,吃喝拉撒睡都在一起。接下來的兩年半基本開啟高中模式,基礎醫學知識飛速刷一遍。人生基本以考試為節段劃分,考完試就是假期,要考試就開始閉關。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有一種自己與社會已經脫節了的體驗。你所有的生活、學習基本都在兩棟樓間完成,中間一共隔了20米不到,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身處寸土寸金的東單王府井,卻似乎與這個熱鬧的世界毫無瓜葛。就像十年寒窗卻偏偏把房子買在了鬧市之中。
你見過洛杉磯凌晨4點的天空么?你好,我見過東單一天24小時的樣子!
夜已深,熱鬧的王府井已經恢復了安寧。然而,在東單屠宰場的孩子們趁著夜色,開始拿起奈特圖譜,走向九號院,開始了辛勞的解剖複習。和大體老師一起過夜很恐怖么?姐姐還要在上面劃拉來劃拉去呢!
基礎醫學階段大約和當年讀高三是一個體驗:山無棱天地合,才敢不學習。
歡迎來到中國醫學聖殿-PUMCH
這是同學異化最嚴重的一個階段,一方面隨著年歲心智也逐漸成長,另一方面從這麼多年的磨練碰上殘酷醫療現狀的衝擊讓我們不得不更多的把夢想澆築在現實的模型里。因此這個階段大家的體驗各異。
僅分享自己的一些感受:首先,這絕對是放羊式的教育,但有好有壞。就好像給了你雙筷子,愛吃啥吃啥,不想吃就看著。有的同學非常努力,見習一年之後,成長飛速。有的同學渾渾噩噩,見習一年之後,體重也是飛速。其次,這裡絕對是一個非常高的平台,大牛坐在你身邊很你嘮嗑是怎樣一種那個體驗?看到原版教材的主編是怎樣一種體驗?各路大神用畢生絕學,刷新你對醫學的認知——「分明是一種虐待,為何感覺爽爽的」 。最後,就中國目前的體制而言,這裡相對是一個非常學術的地方,如果願意,嘴甜腿勤,勤勉聰慧,會學到很多東西。
平時見實習轉科很累,在病房裡雞血狀態,會宿舍就挺屍了。大約可以談談:2015新年凌晨被叫上台是怎樣一種體驗?一年不參加同學聚會是怎樣一種體驗?
同時,臨床比傳說中的還要殘酷,人生百態,醫患關係,科研壓力,各種現實的殘酷幾乎可以把任何一個心智健全的人三觀摧毀。你媽和你女朋友掉水裡先救誰這種幼兒園的級別的問題,在臨床根本就是戰鬥力為5的渣渣。各種奇聞異事,撕心裂肺,讓人想起仙4小紫英的一句話,人生不過一場虛空大夢,韶華白首轉瞬即逝。
對於我來說,三觀基本重塑了。很多當初執念的東西漸漸放下了,看著別人故事裡的悲歡離合,而明白自己心中的糾結與嗔痴。(扯遠了)
臨床階段有了真正當醫生的體驗,也逐漸想起了自己當初為什麼讀醫,那種感覺,真是山迴路轉不見君,柳暗花明又一村。
總結一下,路途坎坷,不忘初心。
關於協和培養:苗疆練蠱(u can u up)V.S.模具澆築(no can no BB)
至於F導的文章及觀點,我保持中立。F師兄的文章里很好的體現了兩個問題,這個培養系統的質控不夠,培養結構過於鬆散,產品差異化嚴重,主要體現在臨床培養缺乏系統性。另一個問題,戒律森嚴,缺乏靈活度,主要體現在學生自主時間太少。
一會兒緊、一會兒松。然而,這真不是在逗你,現實卻是就是這樣。
系統質控差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沒錢!而戒律森嚴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歷史!當然,沒錢的問題正在逐步得到改善,現在國家重點扶持後,學校簡直富得流油(然並卵,答主沒有趕上好時候)。歷史的問題,就交給創造歷史的人吧。協和的培養總是在,苗疆練蠱(u can u up)和模具澆築(no can no BB)中兩級分化。醫學培養問題,至少可以再八千字論述,並附中國特色醫療環境下的具體解析八萬字。至於如何解決,說實話,誰又敢說自己有這樣的眼光與魄力呢?
不過,每個人成就感的trigger不同。
另附一個在協和就讀,一直會恆定存在,不停完虐玻璃心的殘酷事實。
從小我們以為成績好必然長得丑,長得好必然性格差,性格好必然家庭差等等稀奇古怪的偏見與執念,在這裡請接受上帝的不公平。(大抵體驗如下)
北大清華或者其他頂尖 985 院校內存在「智商被碾壓」嗎? - 王力樂的回答然而,這並不是事情的全貌,因為,還存在著 智商高、顏值高、身材好、性格好、家世好、運氣好的各類逆天存在。
引用已經畢業的師姐跟我說的一句話「來了協和我才發現,什麼都好的人原來真的存在」
第一次謝邀謝的淚流滿面,如果你耐心看到了這裡,我想說:謝謝。
————————————————分界線(6.23)————————————
感謝評論和私信里大家對醫學的支持和理解,逗比好感動,真的非常感謝大家!
然而,感受是一種非常主觀的體驗,雖然我堅定的認為我在這個群體中是非常非常普通的一份子,但也很難代表所有人。看到有SXSJ來看答案,表示非常惶恐。如有偏頗,還請周正。
另外:
1.關於醫生職業本身:沒畢業,對於醫生薪酬,付出與回報目前認識還非常的膚淺,根本沒法給大家提出好的建議,實在抱歉。
2.關於協和:就讀和工作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體驗。
3.關於醫學知識:儘力回答,然,醫海浩瀚實非吾輩所能窮盡,望諸位海涵。
最後關於學醫是否值得?→我能告訴你的是,千金難買我願意。
==========================以上是原答案===============================
2017年1月25日更:
寫於多年前的答案,出於嚴謹與務實的考慮,覺得還是有必要說明一下。
這個問題被題主反覆修改,若想知道這個問題的來龍去脈,請移步答案最後,我援引了這個問題的初始版本。題主應該是某著名師兄的母親(問題原文「兒子的輔導員」),請大家結合問題看答案。最後,祝大家雞年大吉~
——————轉自2015年4月25日題主的原問題(援引自知乎問題日誌)——————
僅指由清華大學代為招生的,並在清華大學接受醫學預科培養的北京協和臨床醫學八年制。
就8年制教育致曾益新校長的公開信及曾校長的回信(轉)
閱讀:9062012-03-06 14:43
標籤:協和8年制臨床醫學卓越醫學人才課程改革
這是兒子的輔導員、一位非常優秀的臨床醫學8年畢業生給新上任校長的公開信。
就8年制教育致曾益新校長的公開信
尊敬的曾校長:
您好!
我是臨床醫學八年制2004級的FQN。
冒昧給您寫這封信,想把一些在教育工作會上沒有來得及說,沒有機會說或者沒有說清楚的想法說完,有不成熟的地方還請您海涵和指正。
1.協和八年制教育的目標
說協和八年制教育培養的是「幹細胞」,什麼是「幹細胞」?
說八年制的學生畢業了,既可以做外科又可以做內科,還可以做影像科核醫學科,這就是「幹細胞」嗎?我一直不能苟同,所以在職業素養工程中把醫預階段目標定位成「堅定做一名醫生的信念」,從一開始提出我就表達了明確的反對意見,並且至今不認同。
如您的報告所說,協和要培養的是「卓越醫學人才」,而「卓越醫學人才」不等於「 卓越醫生」,它應該包括傑出的醫學科學家,醫學教育家,公共衛生政策專家,醫學管理人才,醫學倫理學家等等整個醫療行業方方面面的人才,甚至是跨專業的人才。而這些才是我認為「幹細胞」的真正含義。
我在做07級輔導員的過程中,最初的階段和同學們談話的時候,很多同學都說:「我因為選了整個專業,所以以後只能做醫生了」。而我則反覆地將他們從這個思路中拉出來,一個優質的高等教育,應該因為其給學生搭建出一個更高的平台,而使他們有機會觸及更多的可能,而不是通過8年的教育,把一個充滿可能的高中生,變成一個「只能」做醫生的人。
我深切地感受到,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大家的選擇會越來越傾向於現實。但是一個民族不能沒有理想。我特別感動於您在報告中的一句話:「教育不是灌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我覺得我們的教育也需要給學生點燃一把理想的火,讓他們相信,儘管現在這個行業不夠好,但是他們未來有能力通過自己的能力把它變得更好,讓理想的光芒,照亮未來的路。
而醫療行業的改變,是不可能單純依靠醫生單方面的努力的,它需要一批優秀的醫學科學家,醫學教育家,公共衛生政策專家,醫學管理人才等等整個醫療行業方方面面的人才共同協作。而協和應該在這當中,當仁不讓地扮演起領軍角色,為明日整個行業的發展培養「幹細胞」。
2.協和八年制教育的活力
我們會開玩笑說,從清華回到協和,一下子就回到高中了。從這一刻起,你的生活是被安排的,不論是上的課程,還是見習實習的輪轉,都是被安排的。從你進入協和那一刻起,未來5年半的生活都是可以預測的。這樣的代價是,學生的活力和熱情在按部就班地安排中逐漸消退。
WYF老師報告里提到的我們學生在暑假的國內各大醫學院校走訪活動,有一件事是我們參與者內部在說,但沒有往報告上寫的:儘管其他醫學院校的八年制基本都是在各種探索,培養體系每年都在變,但是他們的學生卻充滿了開拓者和實踐者的銳氣,而協和的學生在整個8年教育中,更多的是抱怨和一種深切的無能為力感。
如果我們的教育是在幫助學生未來豐富的可能性準備紮實的基礎條件,我們是不是要用一成不變的培養體系,指望從這條標準流水線下來的,不是統一的產品,而是還充滿潛力的「幹細胞」呢?
老專家說,協和教育的精髓是「精雕細琢,因材施教」。每個學生的興趣是不一樣的,能力是不一樣的,讓他們能夠在8年的時間裡,認識自己的特點,並向自己最適合的方向分化,這就是我說的8年制教育應該為「幹細胞」的分化助跑的含義。
您在報告中說,8年制的同學不屑於從事基礎科研,這不是事實。事實是,我們有01級的師姐在基礎所從事基礎科研工作,並且還指導了我本人的畢業設計;事實是,我擔任輔導員的07級,有幾位同學都表達了自己未來從事基礎科研的意願,而且現在就有幾位同學在基礎所不同的實驗室中進行基礎科研,並且有的已經做出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這一切都是課外的,沒有制度保障和支持的。
我相信,在我們的同學當中,肯定有一些不單純想做醫生的人,但是協和現階段並沒有給他們提供足夠機會,為他們向其他方向的發展提供可能。
我理想中的8年制教育,應該是在「規定動作」的基礎上,還鼓勵學生有「自選動作」。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是需要制度來保障和鼓勵的。
切實的說,依靠課程的整合,同時對見習、實習目標的調整,來開設選修課,留出半年甚至更長的學生自主選擇安排的時間段,都是完全可能的。
當教育體系本身是開放的,有活力的時候,學生的活力才能最大潛力的激發。
3.規定動作與最低標準
現在協和八年制學生一大軟肋就是臨床基本技能的不足,這一點用學生「有潛力」來搪塞,是不負責任的。八年制學生不是智商不夠,不是能力不足,而是因為臨床培訓制度缺陷,導致臨床基本技能的不足。這一點用「漁」「魚」之爭所不能比擬的,醫學畢竟是一門實踐科學,一個學生從來都沒有見過「一」的模樣,就要學生「舉一反三」,是不可能的。
而且提出「受人魚不如授人漁」的老專家們,當年受的培訓強度是遠遠超過今日的,正是依靠紮實的臨床基本功培養,才成就了今日的臨床大家。而我們今日的見習實習,沒有明確要求,沒有明確目標,見習實習在實際中幾乎沒有差別。我們年級一位7轉8的同學直接說,協和畢業考的要求跟學診斷最後考試的要求,並沒有體現出差別。協和學生實習階段都不被要求直接管理病人,這在全世界的醫學教育體系中都是罕見的。完全依靠自覺,往好了說是充分尊重學生,但是換個角度說,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
這也是我們反覆說「最低標準」的原因。當然這涉及到這些最低標準在臨床執行的問題。
由於現在對醫生的評價體系中,教學的分量嚴重不足,導致現在教學不被重視。但是即便在教學並不被肯定的情況下,協和仍然有很多熱心教學的醫生。台灣和美國的醫院中,都會設教學型醫生。這次協和教師編製問題的落實,在教育實體化中,是否可以考慮設置教學型醫生?
以上是我個人對8年制教育的一些想法。
儘管我也是一個抱怨者,並且從5年前一直抱怨到現在,抱怨在各種場合,但是我仍然感謝協和8年制教育,也許它不是最好的,但是它的教育成就了今日的我。也非常感謝協和的老師,這是一群最具包容心的老師,面對著一群不斷抱怨的學生,仍然包容我們的各種吐槽,並且為我們在教育改革過程中各種制度外和制度內的折騰提供了很多切實支持。
作為一個即將畢業的學生,我衷心地希望協和8年制教育能在您的指引下邁上一個新的台階。我希望未來的協和,更值得我為之驕傲。
FQN
--------------------------曾益新校長的回信----------------------------------------
小F,你好!
謝謝你的坦率的意見和建議。你對咱們8年制的培養目標的思考很有啟發性,但我不知道在同學中代表性如何。廣州的幾家大醫院每年都來協和招人,幾乎全是要去熱門臨床科室,病理科幾乎是主任來求都沒人肯去,基礎就完全沒人問津了。這當然不能怪同學現實,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成績最好的同學首先考慮的是去基礎,後來才徹底改變的。咱們基礎學院也來過幾個8年制的同學,但很快就轉到臨床或出國了。很希望你們學生會能組織同學就培養目標問題做些討論,能夠拿出些共識,供大學在制定課程改革的方案時參考。
教學方式的問題,也正是我們這次課程改革的關注點之一。讓同學們有更多的選擇機會、學會終身學習應該是我們教學的重要目標,但如何將這個理念貫穿到我們的課程設置中,還是很需要研究的,也希望你們多提建設性建議。
祝好!
曾益新
感謝邀請!
不過我不是八年制,而是碩士後轉博,而且整形醫院在北京西五環外,離東單遠了去了……
不過我可以告訴你一些我們醫院的人對協和本部八年制畢業生的一些看法。
1學習能力強,畢竟協和八年制不是一般孩子能考上的。
2科研能力強,不知道現在的學制安排如何,以前八年制的學生臨床實習的時間相對較少,有充足的時間做科研,而且地理條件環境條件的優勢使得他們這方面成長很快。
3綜合能力強,年輕、時間充裕(相對的),而且其中很多人本來家庭條件優越,來整形醫院面試的,各個業餘生活豐富,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4臨床經驗少,這個沒辦法,畢竟才八年時間,大部分還是在象牙塔里,怎麼跟混過江湖的統招老油條們比……不過八年制基礎紮實,學起來很快的,而且協和本部培訓出來的可塑性強。
感謝邀請。
首先我很抱歉,我不是協和八年制的,我是協和的碩博連讀生。不過我曾經遇到過很多八年制的同學,可以說一下我對八年制的看法。
1.他們高考分數非常的高,一般都是高考狀元級別的。
2.他們的醫學理論知識異常紮實。小到DNA,大到物種分布分布於那個科,哪個綱都略知一二
3.他們接受過系統的,良好的醫學教育,對大多數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後都非常清楚。
4.協和醫院的內科系統的規範化培訓是我目前知道最好的地方。
5.學習氛圍非常的濃厚,看病之餘經常坐在一起討論學習心得,做PPT給同學老師講解自己學習所獲。
6.思想自由,常不拘一格。
缺點:
1.陶醉在」中國第一「的氛圍中,常常自我陶醉,但是卻不想著多教別人,讓這朵燦爛的醫學之花遍地開花。
2.外科系統的培養非常教條,完全沒有秉承歐美外科教育之精髓。老師和學生的關係向上下級,而不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師長關係。這也是為什麼協和的外科始終沒有向前推進的原因之一吧。
3.外科方面吹拉彈唱樣樣精通,但是手術台上也許主治醫師闌尾都沒有切過多少。
4.及其重視臨床技能,對科研的追求遠遠不足。雖然冠名」中國醫學科學院「, 官僚氣息嚴重,對學生的管理非常稀疏。所以很多八年制的同學,做科研的都回清華了。
就是這麼多定語才讓這群學校沉浸在過去的輝煌里不願自拔。現在的理想就是8年後當個官兒,大到可以徹底改變這所學校的剛愎自用,尾大不掉的官兒。一直覺得這所學校的發展曲線肯定是不補料的細菌生長曲線啊!而我們這批人剛好處在平台期吧~所以要好好念書,能不熬夜就不要熬夜,東單晚上的煎餅和雞腿可以多吃點,這樣才有力氣在轉折點把它救回來!畢竟是那麼多城牆之外人嚮往的醫學殿堂啊。
謝邀~受寵若驚,我是基礎醫學研究所,並不是八年制土著。
一直特別喜歡八年制,對協和八年制尤為推崇,源於小時候就看的林巧稚紀錄片。那時就知道協和是中國醫學界最高殿堂,初中時又看了霓虹國拍的《白色巨塔》,看的熱血澎湃。不過大概我比較笨,所以考不上清華啊,哭......
還好還好,本科畢業來了協和讀碩博。在東單九號院宣誓希波克拉底誓言的時候我都哭了,真的。
認識一部分八年制的同學,都非常努力認真,醫學知識極為紮實。
另外,記憶深刻的一件事情,有一次去協和醫院借一株細胞,穿著白大褂。那天有點匆忙,進了電梯之後,一個40多歲女醫生非常嚴厲的教育我,你哪個科室的,領子沒翻好!要注意!當時還挺害怕的(確實挺凶的),但也是因為這樣的高標準嚴要求才使得協和一直保持在國內醫學殿堂級的位置吧。
總之,協和八年制一生推。
———下文是我知道的一些協和的正史和野史,如果說的不對,請大神們批評指正————
1. 眾所周知,近代大詩人徐志摩為了來看女神林徽因關於「中國現代建築史」的演講而冒雨搭乘一輛貨運小飛機最後在濟南撞上開山逝世。當年林徽因做演講的地方,就是協和小禮堂,在協和九號院對面,我們常常邀請國外專家進行講座的地方;
2. 根據我的大BOSS(當年的協和八年制畢業生)回憶,協和是家裡較為富裕的學生才能上的學校。因為學費昂貴,且學制長(8年),所以一直以來江浙學生的招生數量占很大比例,因為江南地區較為富庶,也重視教育(從一直以來的科舉榜單也可以看出南方人相對重視)。學校食堂是24h開伙,學生隨到隨吃,各色小吃點心,夜間有宵夜。晚上會有學校僱傭的女僕來給大家整理床鋪,保證醫學生吃好喝好生活無憂,專心醫學學習。
3. 建國後,本著醫療資源平均化的原則,協和醫院裡分出很多精英骨幹分流到各個醫院,比如積水潭的骨科,就是當年協和出去了一部分骨科精英建立起來的。其他以此類推。
如果想起有趣的事情或者值得一說的,會再來補充。
本人七年制非八年制,現在極其後悔當初的高考志願,並不是不愛這一行,而是覺得任何事都不是急功近利能得來的。身邊的同學,犧牲了很多去學習,然並卵,臨床科研不是說學會就學會的。尤其是學醫,學的細一些,慢一些,認真的實習可能會更好!
五年制考研考博就像又一次高考一樣,被虐的很慘又很滿足這種賤人的感覺。說真的,經歷考研考博會提升自己的知識和心智!
謝邀,不過我是北大代招的02級,好像不符合題主條件Σ(っ °Д °;)っ
作為一枚協和土著畢業生,看了師弟師妹師兄師姐的回答很興奮,在此也貢獻一點看法。
基本同意一流生源,二流教學,三流管理的看法。生源看樓上大神貼的各省招生分數線就行,平均來看在清華各系裡屬於中游,既比不上建築經管,又要比環境土木高一些。教學方面,個人認為臨床教學在國內醫學院校里是必然的一流水平,在校的師弟師妹可以拍一張臨床課(內外婦兒神)教學的課程表上來就知道陣容之豪華了;二流教學僅限於基礎醫學階段。管理方面受限於資金,但也在慢慢改善。
在協和學醫只有堅持到第五年才知道什麼叫醫學生成長的天堂。前四年基本被各種親戚的疑惑搞得很迷茫,「學了這麼多年了還沒開始學醫啊?」之類的問題會讓人很崩潰。但第五年至第八年,醫學知識會像火箭一樣飛速增長,這裡可以真正做到從教學到臨床統一(課堂里教什麼葯,病房裡就用什麼葯,你懂的),做到在臨床工作里討論問題和思考(各種會診討論查房讓你知道內科不是整天閑呆著),還有大量的機會給像菜鳥一樣的見習和實習同學,出來以後抽血、扎血氣、四大穿刺、縫皮打結都很精通(只有外科操作機會少了一些,切闌尾是不可能的)。
課餘生活也可以很豐富,學校里有雨燕合唱團、長跑協會等小社團。
總結起來就是:
考試多(但其實認真學都沒問題)
實踐多(認識臨床的精髓)
牛人多(我至今覺得大部分考試讓我照著書抄可能都考不過第一名)
幼稚多(從協和畢業以後才覺得社會好複雜,醫院好複雜 T_T)
八年不白上
我沒啥感受啊,我是來找同學的,師兄師弟們你們在哪裡?
老校友來答一發 協和 很多年以前在此就讀 現在任職於北京協和醫院
1.課業壓力很重 畢竟八年要學很多課再加上實驗 那個時候科研還好 沒有現在科研這麼重要 主要重心都在臨床上 比國內其他的醫學院得重 許多 畢竟是八年 而且協和是中國最好的醫學院 許多老同學轉行辭職了現在……
2.學霸很多很多 大家學習能力都很強 據說有人高中畢業雅思口語已經8.5了
3.挺多人綜合素質還是挺強的 周圍不乏父母是協和專家根正苗紅的 不乏北京四中人大附中這種重點中學出來的學霸 以前只在江浙那片招生 後來好不容易外省擴招給我一次機會 不過像我這種小地方的還是挺自卑
4.臨床能力水平很高
5.管理有些死板……嗯現在也是這樣 不人性化的地方還是很多
6.教授實力真的很強 病人大多很善良 醫患關係當年真的很好 有些老師教給我的我一輩子也不會忘
協和三寶「老教授 病案室 圖書館」
想到再來補充
謝邀
總結起來就是,沒什麼感覺!既來之則安之!學校嘛,無所謂好壞,關鍵還是要看自身!常言道,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針對基礎所的這半年,吐槽的話可填滿太平洋
人生中第一個男宿管,無數次醒來便受到驚嚇
衛生間抽水聲像打雷,食堂是蜀都五號和外賣
活動報銷永遠是難題,尾大不掉相關部門很多
保衛處的拽的像皇帝,轉診室老師是皇帝他媽
聲稱清華教育壞孩子,某老師打起官腔嚇死你
嗯在進了臨床之後發現,醫院的老師們個個都可愛,即使被吊打也心情激蕩~
這個,匿一下。
好話大家說多了說點兒不好聽的。
你可以體驗到什麼叫「一流的學生,二流的教學,三流的管理」。
順便用沉浸式學習的方式掌握如下成語:
唯我獨尊
剛愎自用
作繭自縛
同床異夢
貌合神離
尾大不掉
尸位素餐
狗尾續貂
但是即使如此,我還是覺得這八年值。
--update--
突然發現有這麼多贊,就多補充一點梗吧。1. 來自從網好友。
2.「你是不是黨員?!我一看你就不是黨員!」
(p.s:其實他現在已經改觀 非常多了,但他手下的嘍啰們還是奇葩遍野)
3.「開成績單的老師 不在。」→「你為什麼要開成績單?班主任簽字了么?」→「我們開具成績單需要7個工作日,一天都不能早。我們事情很多的,一個個給你們開成績單我們還要不要做事了?不用求我,求我沒用,你開還是不開。」
從這個問題下有多少匿名用戶基本上就知道很多內容了
一個北京朋友來玩,評價「我曾經以為北交和北師就是城裡的學校了,直到我來到了協和:-D」 ——從一個宇宙中心來到了另一個宇宙中心,但是仍然覺得自己是這個體系中的底層,這也許是「幹細胞」的真實含義╮(╯▽╰)╭有人會功成名就,但是大部分的「幹細胞」要走向何方呢?做一個低廉的勞動力,默默陪襯這個八年制的光輝牌匾吧。
這可能和我們很多人最初的「理想」都不同,我們能夠掌握多少技術,發揮多大的作用,了解多少社會現實,做出多少影響和改變,然而實際上我們連自己所處的位置可能都沒有了解清楚,直到面對現實,產生一種「多麼痛的領悟」的感覺。大多數人都會以理想為名,充實著自己的社會資源,只不過實際上對未來的想像只能局限在自己的個人發展之上,這也是所有精英式教育的特點。
————————————————————————————————
在這裡的一切經歷都很感激,不會去想「如果在選一次你會不會來協和」這樣的問題,因為沒有如果。因為換了別的專業也不會成為1%的精英——對了,精英教育的另一條奧義,如果你不是精英,那就會覺得混不下去。
縱有千萬個不甘,你還是會堅持下去的
因為放棄也沒有用
這裡沒有人關心你的失敗
協和八年制在讀 師太一名
這篇文章獻給那些對醫學懷有理想的高中生
協和醫大八年制目前和清華合辦,沒有從屬關係,屬於affiliated associations
1. 清華階段
在清華念書兩年半,在生命科學學院下面培養。在清華階段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就是協和的師兄師姐會時不時過來開個職業發展的小會,你會發現所有的師兄師姐都說一句話,如果你的理想是醫學,那麼協和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果你並沒有這麼堅定地想學醫,那麼請三思而後行。
2. 協和階段
? 基礎階段
你能想像上同一個老師的課上兩遍嗎?內容一模一樣。所有的課都是必修課,你沒得選。除此之外,不少課程和清華是重複的。這個問題反映了很多年也沒改。內情看官們自己體會吧。
? 臨床階段
內科教學最好,但是也不會上手管病人。要是帶你的老大不好,就變成職業外勤。外科,八年畢業不會做闌尾手術。婦產科,全國排名第一,4個月標本員。標本員是什麼?題主可以再開一題,在協和婦產科當標本員是什麼樣的體驗?至於招生老師經常會說的全國首屈一指的教授學生比也是個玩笑,那些教授是教你做標本員嗎?
3. 再說一個我自己的體會,和清華的同學相比,我覺得在職業發展、平台、眼界、收入方面,協和八年制畢業的學生大多難以望其項背。所以如果你能考進清華,習慣自己總是精英的樣子,那請不要來協和。國內醫學院的門檻不斷降低,執照的門檻也在降低,而且目前醫生的流通性太差,也造成了總體收入水平偏低,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中,是很難獨善其身的。其他的醫學院都在與時俱進,比如華西和美國某醫學院合作,只有協和故步自封,堅持著100年前很先進的東西。
現在全國都在推廣住院醫培訓制度,協和醫大八年制畢業了也要一起規培,北醫八年畢業規培1年,協和八年畢業要規培3年。
再說一說7轉8的情況。7轉8的同學都很優秀,沒問題。但是回到高考,哪個醫學院能招到比協和更好的生源,在我所在的省,協和醫大比北醫整整高了20分。如果說我們畢業的時候不如北醫、不如7轉8的同學,這是誰的責任不言自明了吧。
總結,如果你想學醫,也不用來協和八年制。
此外,筆者在國外交流過,覺得國內,即使是清華,在很多方面都比不上國外的大學,更不要說協和了。如果能考上清華,又何必在協和浪費八年的時間。國外不是天堂,但是對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影響和眼界的拓展,都是在國內念八年書比不了的。
最後,仍要感謝很多兢兢業業工作教學的老師,不然這八年大概就是一場笑話。
體驗么,就是這學期開始跟男票異地,周末騰出,頓感學習時間充足了不少。哎~~
感興趣可以關注這個公眾號~超級棒有時候很開心,有時候很壓抑;伙食超級貴;剛過來的大部分人至少都回了一次及以上清華;有很厲害的學霸,也有不怎麼樣的學渣。人數不尷不尬,授課的好多師兄師姐,師兄師姐基本對師弟師妹都很耐心充滿關懷。但是,雖然總體而言存在很多優秀的同學,但再沒有傳說中那麼神....有很好的很nice的老師,也有一些腦迴路比較神奇的老師。
想到啥說啥,可能會有點亂。
很多時候會覺得重回高考結束時候還是應該改個志願,但是有時候又會覺得這裡呆久了還是蠻習慣的。總之作為一隻野生學渣,還是先去準備即將到來的一大波考試吧........
剛被舍友發現了在回答居然放了個鵪鶉蛋在我頭上好吧大家知道我們學校學生的日常是甚麼了吧!不說了我再去跟TA搏鬥一下!
備註:這篇回答針對協和基礎所,也就是八年制學生在來協和的前一年半中的學習生活。與後期在協和醫院的教育無關,協和醫院的課程、老師仍然是堪稱一流的。特此澄清。
------------------------------分割線---------------------------------------
正如很多答主說的,一流的學生,二流的老師,三流的管理。
可以保證該校畢業的學生都非常優秀,無論他們是否留在醫療行業內。
但是我想說的是,他們的優秀是否與這個學校的培養有關,實在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這樣一個坐吃山空、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的學校,這樣一個閉關鎖國、夜郎自大的學校,
對國內不能優秀更多的一批生源,到底是提供了生長的土壤還是卑劣的壓制呢?
我如果有所成就,我要感謝我的高中母校,感謝清華,可惜我未必會感謝協和醫大。
12.31更新
今天很難過。一個很受尊敬的老師跟我們說,由於最近我們班出勤和課堂活躍度不佳,有幾個安排好的老師拒絕給我們上課。而且學校部分領導一直致力於取消英文授課的課程,理由是學生的能力無法理解英文課程。
我想說的是,協和就是這樣一所「老師講的再爛學生也必須來聽而且要裝作聽的很開心的樣子、老師卻可以因為一些傳言拒絕來給學生上課」、「學生在清華上了諸多英文專業課卻無法聽懂協和用英文開設的課程」的迷之學校。
時隔半年的更新。
協和要和中科大聯合辦學了。前幾天還只是捕風捉影的消息,今天就看到中科大的招生宣傳資料上明確寫了。站在這個「協和要騰飛了」的歷史節點上,我由衷建議學弟學妹:如果能上清華的分數線,千萬不要來協和,不然三年之後你將和中科大的同學站在一條起跑線上了;反之,如果你是科大的學生,這個買賣目前看來還是蠻划算的,時間不多了趕緊上車吧~
推薦閱讀:
※有因為看過龍櫻以後考上TOP3大學的人嗎?
※作弊與舉報作弊是很平常的事,為什麼引發如此熱烈的討論?
※關於種族歧視的名著/電影/知名人物?
※表演藝考對成品舞和柔韌性的要求?
※詩歌鑒賞有什麼提升方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