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士兵在行軍打仗時都吃什麼?


回答里基本都只說了中國古代的軍糧情況,那我就說一些外國軍隊的軍糧狀況。

1、羅馬帝國的軍糧狀況。

羅馬人對士兵伙食非常重視,除了常見的穀物和肉類之外,士兵還能獲得定量的橄欖油、果酒和醋之類的補給、以避免患上壞血病。一般來說,羅馬軍人每天能攝入大約50克的肉類、100克豆類、850克小麥以及500毫升左右的酒精飲料,而這些食物能提供3600卡的熱量、完全可以滿足士兵的日常需求。

現代人還原的羅馬軍隊口糧

考古遺迹出土的羅馬麵包

考古證據也足以證明羅馬軍隊飲食類型的豐富程度。在不列顛島和德國的軍團駐地的考古發現證明了史書中的相關記載:實物表明,羅馬在歐洲行省中消耗的主要糧食作物為小麥、大麥、燕麥以及少量的黑麥;消耗的主要肉類為牛肉、羊肉以及豬肉。但不同行省的羅馬軍隊消耗的肉類有所不同——不列顛的軍隊主要吃牛羊肉,歐洲大陸的軍隊則主要吃豬肉。另外,在英國的倫敦、約克郡、卡利恩以及南希爾茲地區的軍團駐地遺址中,考古學家們還發現了數量龐大的小麥、扁豆、豌豆等農作物遺存,貝爾斯登地區所發現的二世紀中葉軍團駐地遺址中則出現了蒔蘿、野生芹菜、胡荽、無花果、草莓、黑莓以及榛子等作物。而扁豆、蒔蘿、無花果以及胡荽已經被證明是從近東地區和地中海沿岸進口而來。總之,羅馬軍隊的食譜中既有本土產物、也有外來特產,可以說是古代軍隊後勤保障的典範。


2、中世紀歐洲和日本的軍糧狀況。

羅馬帝國失去對西歐的控制之後,西歐地區陷入蠻族王國割據的狀態,而士兵作戰時所能吃到的食物類型有所減少。9世紀初時,查理大帝開始在法蘭克帝國建立後勤保障體制。在《查理大帝莊園敕令》中,查理大帝要求統治下的莊園應該提供豬油、魚肉、腌肉等食品,肉類之外的其他食品,比如蔬菜、乾酪、黃油等等,應當「將全部產品的三分之二繳納給我,以便應用」,並將剩餘數量一併上報。

除了軍隊的戰前儲備之外,中世紀軍隊出征作戰的時候,士兵還會自己隨身攜帶一定的糧食。比如早期的基輔羅斯人就會自備糧秣。而俄羅斯人的軍隊伙食較為簡單,根據拉津《軍事藝術史》的記載,14-15世紀時的俄羅斯士兵主要食物是「燕麥粉、乾魚、少量火腿,經常會以一些蔥頭代替主食」。


相較而言,英格蘭、西班牙和德意志糧食補給狀況要更好一些。在都鐸王朝時代,英格蘭士兵每天的伙食定量是:24盎司(約750克)小麥麵包、三分之二加侖啤酒,2磅牛肉或羊肉,以及0.5磅黃油。如果因宗教節日不能吃肉的話,則用1磅乳酪和四分之一條鱈魚、或者7-8條鯡魚代替牛羊肉。

在德意志農民戰爭時期,1525年,弗勞恩貝格地區的守將塞巴斯蒂安·馮·羅騰漢為準備防禦,為城內守軍購入了麵粉、肥肉、雞蛋、黃油、干肉等糧食,並安裝了風力磨坊用於製作麵包。

1588年準備遠征英格蘭的西班牙「無敵艦隊」也為遠征軍準備了足夠的糧食。數萬人的西班牙遠征軍的伙食是:14.7萬大桶(1大桶=105加侖)的酒、6500公擔(1公擔=100公斤)熏豬肉、3000公擔乳酪和大量的魚、大米、大豆、豌豆、醋,此外還有1.2萬大桶的淡水。

著名的西班牙「無敵艦隊」

最後再說說日本的軍糧狀況吧。一般來說,中世紀日本軍隊主要以豆類和穀物為軍糧,肉類較少見,蛋白質來源主要是少量的魚類,總體水平落後於歐洲。在16世紀末的文祿·慶長之役(1592-1598年)中,一些地方大名的文書記載了朝鮮駐軍的軍糧狀況,我們僅舉幾個例子:

《小早川家文書》記載,小早川隆景部下5000士兵10個月的軍糧包括:50桶大醬(合20石)、630草袋鹽(合70石)、海藻100袋、油菜籽2石、乾飯100石、沙丁魚乾105袋、520石大豆和7500石米。

小早川隆景

《毛利家日記》記載,毛利秀元的9000士兵所需10個月的軍糧包括:海藻150袋、油菜籽4石5斗、乾飯200石、沙丁魚乾170袋、大豆841石、米13500石。

毛利秀元

島津義弘的2000巨濟島守軍所需10個月的軍糧包括:3000石米、250石大豆、25桶大醬、220袋鹽、海藻50袋、油菜籽1石5斗、乾飯100石、沙丁魚乾43袋。

島津義弘


古代士兵在行軍打仗時吃什麼?問的好,真該好好梳理一下。我們先看一下幾大基礎糧食問世的時間:稻米,考古發現7000年以前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時代就開始被種植並食用。粟米,也就是小米,原產地中國,8000多年前就出現了。小麥,大概在4000年之前也傳入到了我國。原產地在中國的大豆問世距今至少也有5000年。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鞠五種,撫萬民,慶四方。什麼是五種呢?鄭玄說五種者,黍稷菽麥稻也。也就是常說的小米、麥子和稻米。由此可見,夏商周以降,中國古代士兵的基本口糧就有保證了。而《戰國策》上說:「民之所食、大抵豆飯藿羹」。也就是說,當時普通的勞動人民大多是豆粒成飯,豆葉成羹。那麼小米、麥子、稻米呢,應該是優先提供給軍隊吃了。當時情況與今天大抵相似,南兵習慣吃吃稻米,北兵習慣吃小米、小麥。只不過是分別用以上三者雜以蔬菜、豆類甚至肉類煮成大鍋稠粥,便於做也便於吃。應該說漢朝之前,士兵們的主食大抵如此。

兩漢事情,雖然麵條被發明了出來,大概還只能是改善士兵伙食偶爾一吃,稠粥依然為主。傳說拜諸葛亮發明創造,蜀國士兵開始能吃上了饅頭了。但是不好意思,當時的軍隊很有可能依然主要靠粥填飽肚子。晉惠帝的「無粟米充饑,何不食肉糜?」為我們提供了些許註解,堂堂皇帝認為的好東西依然是粥,只不過是肉粥,何況軍人?只不過遇到急行軍或者戰事正酣,米飯糰就成為最便捷的戰地快餐。

各種麵粉做成的鍋盔、大餅、燒餅等,成為軍隊的主要食物,則是唐宋以後的事情了。至於說肉食,從來都是古代普通士兵的奢侈品,偶爾能打打牙祭就不錯了。即使有大量供應的肉食,也是令人生畏的人肉,三國時代、黃巢起義、李自成起義等都有不少以人肉乾為軍糧的恐怖史實。

最具創意性的軍糧發明,當如煎餅、炒麵,攜帶方便,保存期超長,抓之即食,戰爭最艱苦時甚至熱水都無法供應,只好加把雪干食,可沒少給人民軍隊做出貢獻。今天的我們都應該憶苦思甜,珍惜當下每餐都吃的豐盛飯菜來之不易啊。

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司馬砸光,謝謝!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古人行軍打仗,十分重視軍隊的後勤保障工作,朝廷(或者說皇上)謀劃一次戰役,從選拔將帥,調遣部隊直至糧餉準備工作,都會提前通盤考慮,甚至於連天文地理、周易預測都用上了,比如不僅要在眾多武將中選拔元帥,還要挑選任命先行官、糧草官、監軍等等的,連發兵的日子也要測算。

由於戰爭的需要,不僅隨軍有糧草官,後方還有專門的督糧官,隨大營建有糧倉,以保證糧草源源不斷的供給。在戰前,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史記》鴻門宴中的一段,當項羽準備攻打劉邦時說了這麼一句: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還有就是秦軍每戰之前都要大量飲酒,以鼓舞士氣。打勝之後就會喝慶功酒。如果部隊糧食供應不上,就只能吃野菜等東西充饑了。《三國志》中就有沒有糧食吃的時候,袁紹的部隊在河北吃桑椹,袁術的部隊在淮南吃河蚌的記載。再沒東西吃的時候,要麼吃人,要麼就自動瓦解。西漢七國之亂時,吳楚聯軍被周亞夫斷了糧道之後,部隊就自動瓦解了。還有類似的就是官渡之戰。當然,有些部隊沒有糧食之後可能會吃人,如長平之戰趙括被白起包圍後,其部就有自相殺食的事發生。再如唐朝張巡死守孤城時也發生此類事件。除了這些不得已的情況,還有些變態的將領,乾脆以人為軍糧,比如五胡十六國和唐末、宋朝、元朝時均有此類事件發生。


當然了,凡事不可一概而論,比如「閃電戰」的創始人霍去病,他就不按常規出牌。他組織的小股精銳部隊千里迂迴長途奔襲時,就不考慮隨軍攜帶後勤保障分隊,而是一鼓作氣,打到哪吃到那,就地取材,以戰養戰。


【點擊右上關注,了解更多精彩。】


主食唐朝之前主食一般是小米,配有各種蔬菜和腌菜。之後由於大米和小麥的推廣,餅類等麵食逐漸登上舞台。此外酒,肉也是必不可少。一般短途任務會有肉乾魚乾之類的配給,長途行軍會帶有活的牲畜,如牛羊等。

除了普通的糧食酒,一些長久駐紮的邊防軍隊還會製作各種果漿酒,軍隊中一般配有隨軍釀酒師。隨著製冰技術的推廣,士兵還能喝上冰鎮飲料,水果。

由於長途行軍或者長時間訓練,鹽的補充必不可少。軍隊後勤會給每一位士兵發鹽。作為一個古人,茶葉也是必不可少的配給。

古人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軍隊後勤一直是歷代王朝所重視的,吃的好穿的好是基本保證。否則,會很危險,輕則不好好打仗,重則兵變。

軍隊每次進行大戰之前,作戰部隊都會得到特別優待。酒肉,果蔬,細糧優先分配。


吃飯咯,還能吃什麼。。

是吧。。??

挺有趣的


其實古代行軍打仗主要還是吃粟米,古代水稻技術跟發麵一直到明清才成熟,所以早起打仗主要就是吃栗,類似小米的一種作物,用之煮成稠粥,放上野菜跟鹽巴,軍隊一般都是這種食物,一是比較容易儲存,二是比較方便。


推薦閱讀:

諸葛亮的知識構成是怎樣的?
為什麼韓信的不計前嫌和范睢的睚眥必報都得到了很高的評價?
想要紋一個蘇維埃一點的紋身,各位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放寬條件,中國式的也可以。?
合縱六國的各國到底有怎樣的實力?
孔子其人、其學說於中國是禍是福?是什麼因素導致它在進化上獲得了如此之強的生命力?

TAG:軍事 | 文化 | 歷史 | 軍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