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中為了劇情需要故意讀錯字或用錯詞語,合不合適?


影視劇中,為了塑造人物、劇情需要,故意讀錯字、用錯成語,只要在一定範圍和頻率之內,我覺得是可以的。這種情況下,因為影視劇具有一定的示範效應,應該在接下來的對白中,用他人糾正,或者背後吐槽的方式,點明這種「錯處」,一方面是用「打臉」的方式,突出人物的特點和形象,畢竟,不是人人都能夠get到讀錯或者用錯的梗,畢竟很多人文化水平也沒那麼高,看電視電影放鬆的時候,短時間也很容易反應不過來。另一方面,也能夠告知觀眾其中的錯誤,防止大家誤認、模仿,還能加深大家正確使用的印象——你看劇中,說錯這個詞是會被人嘲笑的哦。

如果超出了這個範圍和頻率,就像上一位答主舉例的《還珠格格》,小燕子的人物形象、語言風格全部建立在亂用成語、詩句之上,一方面是有不好的示範作用,讓還沒有具有辨別能力的孩子們看到,會錯誤地模仿,另一方面,只用這一種模式塑造人物,而且亂用成語從第一集用到最後一集,讓人覺得特別乏味,手法太單一了。瓊瑤奶奶的感情是挺充沛的,但是文學水平真的是……有待提高吧……畢竟大段大段的男女主調情對白,都屬於後一人要把前一人的話全重複一遍。大家懂的。

但是吧……我覺得……現在影視劇中絕大多數的讀錯字或用錯詞,並不是故意的吧,就是演員沒文化念錯了台詞,創作團隊水平不高也不夠負責,現場和後期都沒能檢查和糾正過來。


根本不合適,會誤人子弟,誤導孩子,比較典型的就是小時候看過的《還珠格格》,小燕子將三字經背錯,類似什麼狗不叫貓不叫什麼的,這種背法在年幼的我的腦海中縈繞了好幾年,直接影響對經典聖賢書的領悟。所以以親身經歷說明,影視劇中最好不要為了劇情的需要而亂改古詩詞和錯用詞語,要知道不管大人還是孩子,人和人之間的文化程度和領悟能力是不同的,你覺著是搞笑,可能就有人以為這樣就是正確的,後果不堪設想。


推薦閱讀:

百曉生兵器譜排名是怎麼排的?
如何评价小戏骨栏目对《白蛇传》的翻拍?
如何評價《大明王朝1566》中沈一石的扮演者趙立新?
《還珠格格》第三部,為什麼不如第二部?
為什麼以前看瓊瑤電視劇的時候,覺得劇情很正常。但現在再看就會覺得三觀不正?

TAG:娛樂 | 電視劇 | 救命恩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