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宋朝是山西人民的苦難歷史?


宋主趙匡胤借大軍在外黃袍加身,取代後周柴氏而建立大宋朝,然後開始了一系列的軍事行動,一者征服不合作的地方將領,二者開始了統一全國的戰爭,而在統一山西的戰爭中,趙匡胤吃盡了苦頭。

以當時的并州府(現在的太原市)為例,并州在唐朝各方面取得飛速發展,雖有戰爭的毀壞,但依舊是北方一座堅固的城市。宋祖趙匡胤進入山西後,攻打併州城遇到了極大的阻力,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後并州守城將領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歸降宋軍。但是并州人民厭惡趙匡胤取代後周,城內市民自發抵抗宋軍進城,宋軍為此又付出了極大代價才完全征服并州。

一則趙匡胤憎恨并州人的頑強抵抗,二者自大唐在并州而起,後又有十多人在并州起兵建立各類王朝,屬於王興之地,趙匡胤為斷龍脈,將太原城徹底毀壞,太原城幾千年的建設毀於一旦。

宋國對北方戰爭的軟弱和無力,讓山西一直處於了戰爭的前沿或者被北遼佔領之下,并州城就被北遼佔據上百年之久,山西大部屬於北遼實際控制之下。而宋遼戰爭的發生也大部發生在山西,楊家將的故事就發生在山西朔州一帶。前期的人為破壞到後期被佔領,成為宋遼戰爭的主戰場,宋朝自是山西人民的苦難歷史。


何止是山西人民呢?

在中華文明的歷史上,山西擁有著舉足輕重的歷史地位,正所謂:五千年文明看山西。繼炎黃定都陝西之後,唐堯虞舜夏朝,皆定都於山西。可以說,在公元10世紀前,要論對中華文明發展的貢獻,能與陝西並駕齊驅的,就是山西了。在當時的中國,陝西和山西是當之無愧的中華文明的中心和重心。

可是,這一切,到了公元10世紀,發生了巨大變化。因為,趙宋出現了。

趙宋立國極不自信!(這句引用他人)由於趙宋立國始終在揚文抑武上一條路走到黑,造成其對外敗戰累累,把周、秦、漢、隋、唐開拓的疆土丟了個乾乾淨淨,曾經的中心和重心:陝西和山西,皆成趙宋與遼、西夏等王朝的對峙之地。

除此之外,還有河北、四川、貴州、廣西,都成了趙宋邊境,趙宋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全面收縮態勢。長年累月的邊地戰亂,大大摧殘了這些地方的人民生活和生產。由於趙宋的無能,不得已把都城遷到最不適合做都城的四戰之地河南。這也給北宋滅亡於金朝埋下了伏筆。

這還只是當時中國各地方發展的大環境,山西人民的苦難,還來自趙宋政權的貪婪和無道。

這與趙宋內部的一場政變有關,趙光義通過「燭影斧聲」,殺了其兄趙匡胤,篡位自立。趙光義人品的卑劣,是無可辯駁的事實,趙宋滅南唐後,趙光義不僅姦汙了李煜妻子小周后,還命畫師在一旁作畫,把凌辱的全部細節一一畫下來,並送給李煜觀賞。李煜那首著名的《虞美人》說的就是這事。趙光義看到後勃然大怒,立即下令把李煜毒死,幾個月後,飽受凌辱的小周后也自殺身亡,香消玉殞。

所以,在趙宋攻滅北漢後,趙宋統治者對山西軍民進行了喪心病狂的報復,楊繼業率部投降的第二天,趙光義便下令對太原焚城,一場史無前例的大屠殺開始了。

據史料記載,當時的太原城「萬炬皆發,官寺民舍,一日俱盡」。趙宋軍隊關閉了城門,許多來不及逃走的老百姓全部被活活燒死。當月,趙光義離開太原前,下詔將其行營改為「平晉寺」,並親作《平晉記》,命人刻石立於寺中,大肆歌頌燒殺劫掠的豐功偉績。回到開封之後,趙光義覺得僅僅用火燒破壞得不夠乾淨,又下令決開汾河河堤,把太原徹底淹沒,化做一片廢墟。

就這樣,一座先後經歷了春秋戰國、秦、兩漢、魏、西晉、前漢、前秦、後趙、北魏、東魏、北齊、隋、唐、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北漢,前後存在了近1500年,歷經無數風霜雪雨,經受了多少蠻族入侵而依然屹立不倒的太原城,卻被地地道道的中國統治者趙宋徹底地毀滅了。

與此同時,趙宋統治者下令從山西大規模強制移民,以充實幾近荒涼的中原地區,在滅亡北漢之前,趙宋軍隊在同北漢作戰時,已經開始從山西劫掠人口,到北漢滅亡之後達到了頂峰,先後從山西掠奪百姓達數十萬之多,後來的山西大詩人元好問的詩句「鬼役天財千萬古,爭教一炬成焦土。至今父老哭向天,死恨河南往來苦。」就是當時情形的真實寫照,由於很多人不願意離開故土,趙光義只得命令潘美在晉祠附近,復建了一座小小的太原城安置難民,也就是今天太原的雛形。

宋太原城的大體位置,南到今迎澤大街北側,北到今後小河一帶,西到今新建路東側,東到今柳巷一帶,這座沒有包磚的土城周長不過十一里,只有四座城門,唐王朝經營了幾百年,周長四十二里,共開二十四道城門的太原城,此時已成為後人夢中再也難以觸摸的海市蜃樓。

在整個北宋統治期間,山西經濟始終不曾恢復到四百年前唐朝的水平,北宋仁宗年間,途經山西的歐陽修在描述其所見的山西風貌時曾說:「今河東路..….山荒甚多,及汾河之側,草地亦廣,見其不耕之地甚多。」歐陽修的陳述基本是符合歷史事實的,到宋神宗元豐年間,山西的耕地面積和當時尚未完全開發,幾乎處於半荒蠻狀態的福建處於同一水平,還不如一個開封府的耕地面積多。

宋朝統治者把山西視為同北方遼國的戰略隔離帶和緩衝區,長期對山西實施歧視性政策,不予重視,太原被焚毀以後,人民仍然不得自由遷徙,如果有人敢於回到太原舊城定居,那是了不得的重罪。

之前說過,趙宋的統治,不只是山西人民的苦難歷史,更是四川、河北、貴州、廣西、江南等等地方人民的苦難歷史。

趙宋在消滅了後蜀後,就開始大肆劫掠,給四川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四川是少有的幾個免受五代戰亂殃及的地區,也是當時少有的繁榮富裕的地區。但被趙宋統治者納入中國版圖之後,富裕二字就與四川無緣了。趙宋把後蜀府庫里存放的金銀財寶之類的「重貨」和絹帛布匹等「輕貨」全部運往京城開封,號稱「日進綱」。為此,強征了大量民夫,水陸兼運,化了十幾年的時間才勉強運完,使得在五代十國時期繁榮富裕的川蜀地區變得一貧如洗。

北宋政府在四川設立了「博買務」,壟斷布帛貿易,禁止個體農民和小商販自由買賣;豪強大地主則趁機「釋賤販貴」,投機倒把,敲剝百姓,從中漁利。這就使得越來越貧困的農民不斷喪失家業田產,許多小商販被迫失業,農民的家庭手工業遭到嚴重破壞。北宋政府還把茶葉劃入專賣體系,對茶農低價購茶,高價賣米,使廣大茶農紛紛破產,生路斷絕。這種野蠻的經濟掠奪導致了四川人民激烈的反抗,著名的王小波、李順起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他們的反抗遭到了趙宋統治者的殘酷鎮壓。

無數的金銀,堆起了清明上河圖中繁榮的假象,以趙宋手工業最傑出的代表瓷器為例,以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最為出名,「宋代五大名窯」,除了定窯之外,其餘四窯全部為官方壟斷經營,趙宋官方利用手中的權力,限制民間瓷器的發展,優質的原料產地,是絕不對民窯開放的,官窯的瓷器質量出類拔萃,遠遠優於民窯產品,燒制的瓷器「百中選十,十中選一」,主要供皇室和官僚集團使用,與老百姓沒什麼關係。

在當時另一個重要的經濟區江南地區,宋朝統治者的方針如此一轍,他們不僅掠奪了南唐、吳越等國積累的大批金銀財寶,更重要的掠奪集中的體現在「綱運」上,「綱運」即編綱分運,指物質運輸的總稱,「綱運」宋朝中葉之後最為輝煌。宋代綱運分類詳細,名目繁多, 有糧綱、鹽綱、米綱、布綱、絹綱、錢綱、馬綱、葯綱等等等等,不計其數。這些「綱」的存在,就是保障對中原地區的官僚統治集團的資源供給,維持他們的奢靡生活。大量的物資從江南各地徵調而來,沿大運河源源北上供給開封地區。到北宋後期,甚至搞出了「花石綱」之類的腐敗產物,很多並不出產奇花異石的地區,為了完成任務,層層加碼,層層攤派,最後花重金到異地購買。這種野蠻的經濟掠奪,最終激起了席捲江浙的方臘大起義,方臘大起義也同樣遭到了趙宋統治者的野蠻鎮壓,戰爭導致了江南經濟的大倒退,蘇南,浙北地區變得破敗蕭條,人口損失超過三分之一。

山西人民的苦難,還遠沒有結束。。。趙宋集團的內戰內行,外戰外行,可是出了名的。在後來的金滅宋戰爭中,金國的東路軍勢如破竹,從燕山腳下一口氣直接攻到開封城下,但更加強大的西路軍卻被阻擋在太原前進不得。宋徽宗派親信大太監童貫來太原視察戰事,是為監軍,得知金軍即將進攻太原的消息後,童貫急忙逃離太原。

太原軍民在孤立無援、艱苦卓絕的環境下,頑強堅守了太原孤城達八個多月,也沒有盼到來自北宋中央禁軍的援軍的影子,太原陷落後,金兵屠城報復,城中剩餘的太原百姓被屠殺一空。愚蠢而腐朽的趙宋統治者,不僅給不了山西人民絲毫的福祉,在面對外部強敵的入侵時,也不可能對他們實施有效的保護。

太原失守後,金軍西路軍長驅直入,南渡黃河,與早已陳兵在開封城下的東路軍會師,完成了對開封的合圍,幾天後,開封城破,金軍擄宋徽宗、欽宗、后妃、太子等數千人,將府庫洗劫一空北去,北宋王朝滅亡。


首先,這是一個非常蠢的問題。

先來澄清兩點,第一,宋朝是我國封建時代無法逾越的發展高峰,它創造的文明成果至今仍受益匪淺,第二,在宋朝,山西是中國的一部分。

我們再來追溯下歷史,在北宋沒有統一中國前,山西地區屬於北漢政權,依次被劉崇、劉鈞、劉繼恩、劉繼元四代君主統治,內政殘暴,民生凋敝,依靠契丹搞分裂割據,而北宋統一山西是大勢所趨,是歷史的必然結果。

任何統一進程都會伴隨戰爭,實際上,趙匡胤也試圖以和平的方式統一北漢,然而北漢政權卻認賊作父,在契丹的協助下負隅頑抗,阻擾北宋統一大業,於是戰爭不可避免。

因此,所謂山西的「苦難」說白了其實就是中華文明進程的一部分,不應該被格外提出。

山西人打悲情牌其實是出於無知,因為除了夏朝與山西有些淵源外(然而夏朝被考證也是由於洛陽的二里頭,就不用提所謂的堯舜禹了),在中國的歷史中,山西地區也基本上是一片盲區,實在乏善可陳。

而山西人之所以拿宋朝說事,實際上就是為了營造一種「我祖上闊過」的假象。

其實,山西的所謂的「苦難」放在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實在微不足道,在中國頻繁的改朝換代中,哪個區域可以置身事外?哪個地方不曾經屍山血海?

北宋是我國歷史發展的黃金期,文化藝術異常繁榮,市井生活非常活躍,政治寬鬆,經濟發達,我們今天的大部分生活習俗承襲自宋代。山西作為其中的一份子,當然可以享受這種盛世成果。山西地區至今保存最多文物的就是來自宋代,就是最好的明證。

我們應該看到,即使在其他朝代,作為中原與北漠的交接點,山西也一直是戰爭的前線,漢有匈奴,南北朝有鮮卑、柔然,隋唐有突厥,北宋自從和契丹達成《澶淵之盟》後,雙方維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反而為山西地區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這一段時間也是山西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此時,宋朝的戰爭主要集中於西北邊陲,也就是宋夏戰爭。

所以,山西的苦情是站不住腳的。

這是一個具有煽動性質的蠢問題。


宋朝使繁榮的山西迅速被終結,是山西人民一段苦難的歷史。宋朝是在後周的基礎上建立的,建立初期,戰火不斷,經濟缺乏,根本無法攻下強大的北漢,而北漢當時就在山西太原一代。

於是趙匡胤採取趙普和薛化光的建議,暫時對北漢王朝採取守勢,集中力量大舉進攻南方諸國,獲取了大量的資源,北宋太平興國四年,即公元979年,宋朝軍隊開始對山西的北漢王朝發動大規模的軍事進攻。

面對宋軍的大舉入侵,北漢軍民同侵略者進行了殊死的搏鬥。但是此時的北漢怎麼抵得過強大的宋朝,不久,北漢只能歸降宋朝,宋朝雖然勝利了,但是戰爭的消耗也是巨大的。

而此時的宋朝皇帝已經成了趙光義,我們都知道趙光義是一位人品極差的皇帝,面對山西軍民的頑強抵抗,宋朝勝利後,趙光義便開始了一系列報復行為。

一,關門焚誠,慘無人道 

繼業率部投降的第二天,趙光義便下令對太原焚城,大屠殺便開始了。宋朝軍隊關閉城門,許多來不及逃走的老百姓全部被活活燒死。

二,決開汾河,淹沒太原

趙光義離開太原前,下詔將其行營改為「平晉寺」,並親作《平晉記》,命人刻石立於寺中,大肆歌頌燒殺劫掠的豐功偉績。回到開封之後,趙光義又下令決開汾河河堤,把太原徹底淹沒,化做一片廢墟。

三,大規模強制移民   

宋朝統治者下令從山西大規模強制移民,以充實幾近荒涼的中原地區,由於很多人不願意離開故土,宋太宗只得命令潘美在晉祠附近,復建了一座小小的太原城安置難民,也就是今天太原的雛形。

四,作為戰略隔離帶

宋朝統治者把山西視為同北方遼國的戰略隔離帶和緩衝區,長期對山西實施歧視性政策,不予重視,太原被焚毀以後,人民仍然不得自由遷徙,如敢回到太原舊城定居,必將加以重罪。

綜上所述,宋朝對山西的打擊十分巨大,宋朝是山西人民的苦難歷史。

歡迎關注「青梅煮史」,帶你看不一樣的歷史。


推薦閱讀:

如果張佳瑋寫網路小說,結果會怎樣?
李白鳳求凰體驗卡27號晚上出嗎?
為什麼有人會說司馬遷在《史記》里大量偽造篡改歷史?
還記得小李飛刀和楚留香嗎?
為什麼「萬惡淫為首」,「淫」是首惡,比殺人放火,坑蒙拐騙偷還過分嗎?

TAG:文化 | 歷史 | 宋朝 | 太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