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是榜眼?
無比牛逼的那一榜,傳言東坡為曾鞏背鍋錯失狀元,似與史料不符 ,有不同說法。該年會試殿試到底如何?
謝邀。
蘇東坡為曾鞏背鍋這個說法,主要來源是《東坡先生墓志銘 》
文忠驚喜,以為異人,欲以冠多士,疑曾子固所為,子固,文忠門下士也,乃置公第二。
除此之外,我還在《蘇東坡年譜》里找到了這個說法
歐陽文忠公考試得先生刑賞忠厚之至論以為異人慾冠多士疑曾子固所為子固文忠門下士也乃寘第二
南宋的《誠齋詩話》也曾提到這事
歐公知舉,得東坡之文驚喜,欲取為第一人。又疑為門人曾子固之文,恐招物議,抑為第二。坡來謝,歐公問:「『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見何書?」坡曰:「事在三國志孔融傳注。」歐閱之,無有。他日再問坡,坡云:「曹操以袁熙妻賜子丕。孔融曰:『昔武王以妲己賜周公。』操問:『何經見?』融曰:『以今日之事觀之,意其如此。』堯、皋陶之事,某亦意其如此。」歐退而大驚曰:「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
那麼這就是事實真相了么?秋褲麻袋!別忘了還有殿試這事啊!
嘉祐二年春正月癸未,翰林學士歐陽修權知貢舉,翰林學士王珪、龍圖閣直學士梅摯、知制誥韓絳、集賢殿修撰范鎮並權同知貢舉。天章閣侍講盧士宗、集賢校理張師中封印卷首,館閣校勘張洞、王儼充覆考官,梅堯臣、張子諒、張唐民、董參、吳秉、鮮於侁充點檢試卷,……十五日,命直集賢院祖無擇、集賢校理錢公輔考試知貢舉官親戚舉人,帝御崇政殿,殿試禮部奏名進士。內出《民監賦》、《彎刀詩》、《重異命論》題……《宋會要輯稿·選舉》
那麼我們的蘇同學在這次殿試里的成績如何呢……很不幸,只混了個進士及第而已啊。然而值得欣慰的是,這一榜的前幾名基本上都是日後默默無聞之輩,像呂惠卿啊曾布啊章惇啊這些人也都沒混上好名次么,所以可見考得好未必做官也做得好。
嘉祐二年五月四日,以新及第進士第一人章衡為將作監丞,第二人竇卞、第三人羅愷並為大理評事、通判諸州,第四人鄭雍、第五人朱初平並為兩使幕職官,第六人以下及《九經》及第,並為初等幕職,第二甲為試銜大縣薄尉;第三、第四等試銜判司薄尉;第五甲及諸科同出身,並守選。《宋會要輯稿·選舉》
這事到這裡就說的差不多了,不過還是要再多說一句。蘇東坡為曾鞏背鍋這事是在蘇轍寫了《東坡先生墓志銘 》以後才廣為流傳開的,未見有先於此的史料能證實這個說法,之後的史料大多是直接採納了這個說法(我手頭的資料是這樣的,不過也很可能是我看的不全)。那麼就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了,歐陽修見到蘇軾之後,難道會說哎呀子瞻,我當初看見你的卷子還以為是我學生的呢,結果給了你個第二,你看這事搞得……么?或者歐陽修會大肆跟別人宣揚這事么?我是覺得不太可能的。
以上。
黃粱大神已經回答過了,我來做一下搬運工
問:代替蘇軾成為科舉第一名的人是誰?想必很多人都會回答是曾鞏。
曾鞏在民間大眾最出名的事情莫過於【歐陽修誤把蘇軾作曾鞏文】事件,歐陽修擔心蘇軾的文章《刑賞忠厚之至論》是他學生曾鞏寫的,避嫌,便將蘇軾排在了第二名。
很多人認為曾鞏成為了狀元,其實他並不是。
更多人以為蘇軾成為了榜眼,其實他也不是。
嘉佑二年,宋仁宗命歐陽修知貢舉,王珪、梅摯、韓絳、范鎮等人同知貢舉,一同主持科考。閱卷時,歐陽修非常欣賞蘇軾寫的《刑賞忠厚論》,然而他卻擔心這篇文章是他學生曾鞏寫的,於是將蘇軾排在了第二。
於是,很多人都認為蘇軾是榜眼,因為他第二嘛!還有人認為曾鞏是狀元,畢竟喜歡烏龍。
其實,蘇軾那篇文章是在禮部試寫的,而狀元榜眼探花應該是在殿試才決定出來的,蘇軾在殿試並不是第一。
嘉佑二年的前三甲分別是章衡、竇卞、羅愷三人,而蘇軾蘇轍兄弟、曾鞏兄弟四人都是進士及第,同一年中進士的還有程顥和張載兩位思想家。
可憐的曾鞏,連最出名的狀元八卦也是假的。那當時在禮部試中代替蘇軾成為第一的人是誰呢?李實。
那狀元榜眼探花一開始都能當啥官呢?
截圖自龔延明、祖慧《宋登科記考》
最厲害的不是普通的科舉考試,制試的時候拿了第三。第一第二是虛設的。第三看水平給。整個宋代只有四個人拿到過第三。
綜合幾位的說法。
大概情況是這樣吧。
首先,空穴不能來風。按照蘇軾蘇轍的身份地位,若此事完全捏造,幾無可能。這個不是過過嘴癮的事情,那是勒石刻字,千古流傳的。
所以必有一些是事實:1、歐陽修主持過宋朝禮部試又叫「省試」(會試)。 2、這次考試中蘇軾作「《省試刑賞忠厚之至論》 3、歐陽修很欣賞這篇文章,取了他做第二名。4、省試不是殿試,不應該叫榜眼。
那麼有什麼是推測呢?
可能一:歐陽修和蘇家關係好(這很有可能),他把這事(懷疑是弟子的文,所以沒點第一)給蘇家人說了,蘇轍認為有意思,就記錄下來。
可能二: 歐陽修並沒有說取蘇軾為第二的原因,但是時間幫了蘇家的忙。蘇軾歿於1101年、曾鞏歿於1083年、歐陽修歿於1072年。蘇軾在歐陽修之後又活了29年,在曾鞏之後又活了18年。日後,他聲譽愈高,在大把的時間裡有很多的機會修改很多的事實,包括有意或無意,通過自己或他人。也許直到1101年他故去之日,他的弟弟幫他完成了最後的修改。
有人做過調查,絕大部分高考狀元後來都默默無聞
推薦閱讀:
※世界歷史上一直被誤讀的事情有哪些?
※中國人崇拜的祖宗是指什麼?
※冉閔與陳慶之在歷史上到底如何?
※哪個中國歷史人物的人生最幸福?
※《封神演義》里為什麼沒有周公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