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濕氣?濕氣重的人有什麼表現?應該如何調理?平時日常應該注意什麼?
反中醫鬥士你好,
我是你的破壁人!
某鬥士覺得濕氣是沒有的事,那我媳婦(東北人)去四川(成都)澆了一周雨回來(剛好入伏)起的濕疹是啥?
濕氣是啥?中醫濕不是濕度,中醫氣不是氧氣氮氣二氧化碳,中醫的濕氣是分內外濕的。
外濕由環境引起,比如潮濕的環境,常還分成寒或熱,引起人體對環境的不適,分證為寒濕或濕熱。
另一種是內濕,同樣也分寒熱,可能是由於體內臟器或組織等局部病變對體液、血液、組織細胞內外液、細胞代謝產物等的調節出了問題而引起的。這裡需要進一步研究。
濕證很明確,別的答案里描述並不夠全面,我也不是臨床,臨證表現請參考臨床醫師的描述。還有,評論區希望能文明討論,以下評論已被舉報,
感謝大家為凈化評論區做出的努力。
我身邊有江西人,在老家吃辣一點事沒有,在北京,吃了就生口瘡。
反中醫鬥士不承認有火,不承認有濕氣,那能不能解釋這個現象?
哦對了,臨床上,遇見白帶多的,頭沉頭痛的,大便糖稀的患者,吃了"健脾祛濕"的中藥,完帶湯,半夏白朮天麻湯,參苓白朮湯等等,癥狀明顯緩解。反中醫鬥士是不是可以從安慰劑角度解釋這些現象?
或者不承認這些現象存在?你們完全可以去國家認可(雖然世界權威"科學公園"不認可)的中醫院、西醫院中醫科去調查闢謠啊。也可以查查通過審核刊登的無數國內外期刊論文,包括sci上的,明明有很多中醫藥的理論闡發、臨床療效觀察的內容啊。或者那都是騙人的?我們還是應該以果殼網或者科學松鼠會說法為準,應該是通過我國眾多科學素養、醫學造詣、臨床水平很高的金融,編程等多學科從業人員認可的才是科學的。
反中醫鬥士又來了。
什麼濕氣?沒有的事兒。有病應該去正規醫院看,別看中醫科。
濕氣是啥?中醫濕不是科學濕,中醫氣不是氧氣氮氣二氧化碳,中醫的濕氣是博大精深玄妙無比科學無法解釋你不懂沒法教你的。
題主,你有沒有發現,每一個巫師告訴你的答案都不一樣?而且,他們之間有絕對的默契,絕不互相指出錯誤,絕不互相辯論。
他們唯一會做的,就是出言侮辱那些指出真相的人。
好久沒來知乎了。作為一個學中醫的醫學生一直覺得非常光榮。至於什麼反中醫鬥士啊,中醫黑啊我就不解釋了。我真是不明白非專業人士是怎麼能評判專業人士的。話不多說,轉為正題。
第一個問題,什麼是濕氣?在中醫看來,濕氣有內外之分。外濕呢,是屬於六淫範疇。六淫就是外部來的邪氣,傷害人體的一些不好的因素。分為六種,風寒暑濕燥熱火。濕邪就是其中一種。內濕則是因為情志因素或者自身臟腑虛弱而生的濕,比如脾虛生濕。
第二個問題,濕氣有什麼表現。這個表現就多了,有一句話叫濕重如裹。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感覺自己像是裹著一條大大濕毛巾一樣,沉重,難受,甚至頭暈暈沉沉。濕常常聚於脾,所以又會肚子脹啊,食欲不振啊,或者拉肚子等等,脈象就不多解釋了,舌象上你會發現舌頭邊緣有齒痕。這是濕氣的標誌性表現。
第三個問題,如何調理。至於方葯之類的我就不多求了,中醫治病要辯證,濕是很多種的,不同情況不同方葯。建議去醫院看看。生活中你可以煲點湯喝,湯料嘛,比如茯苓,白朮,淮山等等。
第四個問題,平時注意什麼?平時應該注意不要去陰森冷濕的地方,不要淋雨啊,不要多過吃滋膩的東西等等。
濕氣非得用科學名詞來套一遍,那可以描述成人體內環境中諸體液的不正常代謝導致部分區域水液凝滯不去的現象。這種「水液」原本是含有營養的,但由於瀦留不能轉運,進而變成了有毒性作用的物質,痰濕之類類似的概念,大多有此意,但又不限於此。簡化說明幫助理解而已。
以上主要講內濕,還有外濕。
科學神教的弱智是不能理解的,它們的智商只配做松鼠會的二傳手。
@揣家良 又在搞笑了,去了四川得了濕疹,因此就說明濕氣是存在的了。那麼乾燥的地方是不是不得了?我家鄉是全國最乾燥的地方之一,朋友去北京一個月,都覺太潮濕那種,可在那裡,照樣有土生土長沒出去過的人得濕疹,他們是因為什麼?
你要先拿出統計學上的數據,四川比其它一些地區得濕疹的多;
即使這種統計數據存在,也不能說明濕氣存在了。
去了四川得濕疹,就認為濕氣存在,就和去美國一星期全是雨天,就認為美國沒有晴天一樣。我不是中醫,沒什麼權威回答,但我想問一下西醫,我們傳統上的膏藥,治療風濕骨痛之類的,多少總有些效果,有的甚至藥到病除,那麼,西醫對此有沒有什麼更牛B的葯?
不邀自來。
濕氣對於人來說為六邪之一(風寒暑濕燥火)是外來邪氣。冒雨涉水,久居濕地等都會感受濕氣;同時濕氣又可以因脾的運化功能低下,腎肺臟功能低下出現問題(脾肺腎為中醫概念,不是解剖臟器)。
濕氣作為六淫之一,可以與其他邪氣夾雜,比如濕熱,寒濕,暑濕。
病變部位可以在表,如夏月暑濕證。可用藿香正氣;濕氣可以在里,在里又分為在胃,寒濕在胃可見不思飲食,胸滿氣悶,或吐或泄等。在肺(一般說痰濕),可見咳嗽痰多黃痰(濕熱)或白痰(寒濕)此為臟腑辨證。又可以在上焦,在中焦,在下焦,此為三焦辨證。
治法燥濕,化濕,利小便。或三焦分消。
在中國認為的濕氣生的病 美國醫生告訴我 那是過敏 原來一直覺得醫生誤診 最後竟然真的治療好了
上面有一個提到病機十九條的,當然他的答案有胡扯抖機靈嫌疑(後面他改了答案嫌疑解除)。諸痙項強,皆屬於濕。本節癥狀「痙」、「項強」,病因為「濕」。痙為肢體強直,項強是頸項強直不能轉側,二者性質相同,惟有程度上的區別,以上癥狀由濕邪所引發。這是一個,不過病機十九條還有更重要的一句:
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本節病證的癥狀是「腫滿」,「腫」在全身皮膚,「滿」為腹內脹滿,腫者現於外而醫者可見,滿者病於內唯患者自知。引發的病因為「濕」,病在的臟腑是「脾」。脾屬太陰,為卑濫之濕土,屬陰中之至陰,性喜溫燥而惡寒濕,號稱陰土,脾居人體之中,轉運上下,又稱樞軸。但坤軸之旋運,賴陽氣之溫煦。如若脾陽內虛,一則土德不振,旋運失職,水谷精氣不能依賴脾氣散精而上歸於肺,二則土不生金,肺虛則無力行其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之職能,於是水津不能四布,五經焉得並行,揆度失其常態,導致清者難升,濁者失降,水谷之濕郁而不化,積於腹中則氣行受阻而發為脹滿,外溢皮膚則積於肌腠而成浮腫,這是腫滿之證生於脾病之正局。也有脾虛土不生金,肺虛衛失固密,外邪乘隙襲入,邪郁肌腠,肺失宣達,三焦失利,水道不通,以致水濕泛濫,發為浮腫,濕乘於脾,而致脹滿,此屬《金匱要略》之風水證,其病在肺,但細究病機,脾病亦包括在內,故立方用越婢加術湯、黃芪防已湯。再者腎為水臟而內寄元陽,元陽即真陽,亦稱少火,少火生氣,脾土有賴腎陽之溫煦,腎陽不足,脾陽亦虛,旋運隨之失職,脾不制水,腎難主水,氣不化水,水濕停滯,溢於外則浮腫,郁於內則中滿,治用《金匱要略》八味腎氣丸合春澤湯之類,如若氣為水阻,氣水互結而水腫脹滿嚴重者,治用實脾飲,此方以附子溫腎,乾薑溫脾,白朮健脾,茯苓滲濕,草果燥濕,木瓜化濕,大腹皮、木香、厚朴行氣散滿,再加一味甘草調和諸葯,以上二種,乃腫滿之證生於脾病的變局。按本條所云,水濕內停而生腫滿,雖首責脾土,實非局限在脾。
平時要注意衛生,因為濕疹和精神、飲食、生活、心情度有很大的關係。所
以我們要特別的注意,還有飲食一定要清淡,不要太過油膩,還有就是可以
多吃紅豆薏米粥對祛除體濕氣很有幫助,再者就是,可以用芙芸軒濕安益膚
霜來治療濕疹,平時閑暇時可以用綠茶來外敷患處。我自己覺得自己體內濕氣比較重,我回去用自己做做實驗,看看怎麼解|?ω?`)
【什麼叫濕氣】
濕氣不是水,也不是汽水,而是像鼻涕一樣黏黏的東西。通常是存在骨縫關節處,大家以為濕氣是小事,往往不當回事。其實濕氣才是各種各樣病症源頭。
濕氣從來不孤軍奮戰,濕氣遇寒為濕寒,遇熱為濕熱,遇風為風濕,還有暑濕、痰濕。
所以我們不要輕視濕氣,能正確判斷自己體內的濕氣很重要。因為每個人體質不同,體內的濕氣也不同!養生從認識自己健康做起!春季排濕排毒刻不容緩。
+v18135532152
醫療技術。就像做飯一樣靠的是技術手法,經驗,食材。現在環境污染亂用化學工業品,土地不好,藥材藥性差。中醫造黑是歷史的必然,傳統醫術一直是和巫文化是分不開的,國外也一樣。大家一直抓住這點不放,我們可以罵一萬年。我認為傳統中醫只能治療古人,而現代中醫不肯改進,還一味的迷信黃帝內經之類的醫典,無語。現代人有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原始的養生,在21世紀我們根本不可能,也不願意去遵守。中醫不願意進步,只認為老祖宗的智慧不可褻瀆。中醫有它的可取之處,如果它一文不值,狗屁不是,就靠神棍庸醫的忽悠是走不到今天的。討厭哪些個保守派的中醫
推薦閱讀:
※耳朵上放血真的可以治痘痘嗎?
※近视自愈的方法真的有用吗?
※健身過程中硬拉會不會導致腰椎間盤突出?
※濕熱、脾虛、氣血不足三合一體質應該怎樣調理、怎樣健康減肥?
※做啞鈴深蹲時 啞鈴的重量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