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縱六國的各國到底有怎樣的實力?

秦自稱強兵百萬,但「六國之地五倍於秦,兵卒十倍於秦」就論兵力十倍於秦是否過於誇張?若簡單的平均計算戰力也都超越了秦,但像韓魏這種小國兵力二十餘萬,是否反襯出其他各大腿國的實力?那麼六國各國哪個又是大腿?哪個又相對拖了後腿?相對於秦國的戰力大概是多少?


從西方的國際關係體系的邏輯來說,如果一個體系中出現了一個對體系其他國家的獨立生存構成重大威脅的國家,那麼其他國家就會自動形成反對這個強國的聯盟,形成一種對強國的制約或均勢,使體系能夠維持。在西方近代歷史中,最典型的就是拿破崙時期的法國,對歐洲的主要國家形成了威脅,因此形成了反法聯盟,雖然這個反法聯盟也經常失敗,但最終還是取得了勝利,打敗了法國。
  但是,在華夏體系中,同樣的問題卻有不一樣的結果。從具體的十次反秦合縱聯盟的結果看,聯軍直接敗於秦軍強大軍事實力的有第一、第三、第七、第八、第十次合縱,第二、第五、第六、第九次取得了軍事勝利,第四次自行瓦解。十次合縱反秦中,聯軍是五敗四勝一自瓦解。但反秦聯盟最終以失敗告終,秦國以一敵六並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何以舉六國之力而不能勝秦,除了從秦國為什麼勝利來分析之外,還有以下原因導致了六國反秦合縱的失敗:
  雖然六國是由於反秦而組成了十次聯盟,但聯盟沒有明確的最終目標,每一次都只有臨時的戰役方面的目標,這些目標要麼是解圍,比如解救大梁和邯鄲,成了反秦聯盟取得重大軍事勝利的兩次行動,還有些目標是為了收回部分被佔領的土地,這兩個目標都不以足以支持聯盟的長久存在和六國的合作;在很長期時間內,六國都沒有把秦國的威脅視為亡國的威脅,只是一種利益上減損的威脅,所以一旦秦國遭到局部的失敗或得到秦國部分土地的退還,就很容易妥協並解除相互的合作關係。
  所以,六國反秦聯盟時間最長的一次有三至五年,但一般也就是一年或幾個月,史書中所謂「秦兵不敢窺函谷關十五年」(《史記-蘇秦列傳》)。,並不是事實,因為在蘇秦推動的這次反秦合縱中,第一年(公元前287年)合縱,第二年就有秦攻魏並占其新垣和曲陽之城的記載。(《史記-六國年表》)
  這種內部矛盾既有六國內部的政治矛盾,也有體系內六國內部的矛盾。比如公元前298—公元前295年的第二次反秦聯盟,進行了三年,也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但主導行動的齊相國孟嘗君卻受到齊湣王的懷疑,齊湣王害怕孟嘗君的威望最終超過他而罷免了孟嘗君的相位,孟嘗君只好逃到魏國。
又如「廉頗將,攻繁陽,取之。使樂乘代之,廉頗攻樂 乘,樂乘走,廉頗亡入魏」(《史記-趙世家》)。廉頗和樂乘都是趙國名將,兩人同效力於趙國多年,但趙孝成王死後,繼位的趙悼襄王將廉頗的主帥撤掉,以樂乘取代他,廉頗是一位作戰有方卻缺少統帥之才的軍事家,不能很好地處理,他一怒之下,將不滿情緒向樂乘發泄,不成又出走魏,後來老死於楚,可惜了一代名將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卻為內亂所廢。在趙要滅亡的前幾年,內部更為混亂,秦國再使離間計,使趙王愚蠢地殺害了最後兩位抗秦名將李牧、司馬尚。
  對於魏國的反秦領袖魏無忌,秦王也是利用內部矛盾除之。在遭到魏無忌主持的反秦聯盟的打擊後,秦又使離間計挑撥魏王與魏無忌的關係,派人持金萬斤到魏國行賄晉鄙門客,並在魏國散布流言說:「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為魏將,諸侯將皆屬,諸侯徒聞魏公子,不聞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時定南面而王,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秦王又幾次派人假意祝賀公子,問他是否已經做了魏王。魏王每天聽到誹謗的話,不能不信,果然派人代公子為將。《史記-魏公子列傳》。
  六國之間的矛盾則更為深刻也更不好協調,這種矛盾經常超越與秦國的矛盾而成為六國之間的戰爭。
  國與國的關係取決於國家之間的利益,古今皆然。司馬遷曾感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史記-貨殖列傳》)
  戰國時期,東方六國之間的矛盾是很嚴重的。比如齊與楚、齊與燕、燕與趙、趙與魏,它們之間彼此的利益是衝突的。再加上秦國與六國的距離不同,對各國的威脅也並不相同。對齊國而言,楚國與燕國的威脅要大於秦國,所以齊國的首要任務是對付燕國和楚國,而不是秦國。而當時能夠統一天下的非秦即齊,所以其他五國除了對秦以外,它們也想對付齊國。如此,六國根本就談不上團結,合縱註定是要失敗的。
  各國在面對秦國威脅的時候,想的不是合縱抗秦的大算盤,而都打各自的小算盤,想的不是如何遏制秦國擴張,而是如何利用局勢削弱他國而保存自己,甚至不惜讓潛在的同盟國付出沉重的代價。相互之間的國家利益的矛盾,壓倒了相互之間的共同利益。
  比如,在魏趙韓三個前晉國的兄弟國家之間,一開始還有些戰略合作,但到後來彼此之間的戰爭甚至超過了與秦國的戰爭。
  公元前317年第一次合縱反秦失敗後,韓國就想「和於秦,賂以一名都」,親秦可以理解,但韓國想的不僅要親秦,而且要與秦合作攻打楚國,即讓禍水南流,韓王於是派出公仲前往秦國,這一消息被楚國知道後,楚國想的也不是如何說服韓國放棄親秦的政策而使兩國鞏固同盟,卻用陳軫之計,即「起師言救韓,命戰車滿道路,發信臣,多其車,重其幣」,這一切都是為了使韓王相信楚國已經發兵相救了,讓韓與秦斷交而與楚交好。但實際的設計卻是要使秦國大怒而把禍水東引,至少造成「秦韓不和」,最好讓「秦必大怒,以厚怨韓」,這樣可使「秦、韓之兵而免楚國之患也」。這樣,本應團結的楚韓兩國,卻相互想把禍水引向對方。最後,是秦對韓大兵相向,迫使韓派太子到秦求和。
  周赧王四十二年,魏聯合趙攻韓,兵進華陽(今河南鄭州市南)。秦將白起救韓,大敗魏、趙之師,斬首15萬。秦、韓進攻大梁,魏被迫割南陽(今河南修武縣)求和,秦始退兵。秦把所得魏南陽、楚上庸的兩地合併,建立南陽郡。
  長平之戰後,秦成為六國主要的威脅已經十分明顯,但趙國與燕國之間到此時還不能團結一致,相反彼此之間還進行了幾場較大的戰爭。
  如《史記-趙世家》記,趙孝成王十年(前251年),燕攻趙國昌壯並拔之。公元前246年燕王令丞相栗腹帶500金給趙王並締結盟約,但回去後燕王就生出想趁趙國實力弱小謀攻趙,並不顧大將樂間的反對,起二軍,車二千乘,以栗腹、卿秦、樂間為將攻趙,試圖以數量的優勢戰勝趙軍,導致燕趙之間的一場大戰,趙將廉頗率軍大敗燕軍,破殺栗腹,虜卿秦、樂間;第二年,廉頗率趙軍攻入燕國,第三年又派樂乘為大將軍包圍了燕國都城,後趙、燕兩國以交換土地結束了兩國間的戰爭。這一場兩國之間的戰爭持續了近4年,大大消耗了兩國的實力。公元前242年,剛剛達成的趙燕和約又被破壞,趙派「李牧將,攻燕,拔武遂、方城」,公元前241年,又派「龐煖將,攻燕,禽其將劇辛」。這樣,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十分矛盾的現象,公元前241年,趙國一方面派軍隊攻打燕國,但又在這一年由「龐煖將趙、楚、魏、燕之銳師,攻秦蕞」,這樣一邊是反秦,一邊是內鬥,怎麼可能戰勝秦國呢?甚至到公元前232年,趙即將滅亡前九年,趙還在派軍隊「攻燕,取貍陽城」。
  燕王噲(前320—前312年在位)時的燕國是一個弱國和小國,其內部也很不穩定,他所重用的相國子之卻「貴重主斷」,燕王於是學習當年堯舜禪讓的榜樣,在公元前316年把王位讓給了子之,而子之當國3年,把燕國政治搞得更糟,最後激起燕太子平和燕將市的內亂,結果被子之打敗,太子平、市被殺,燕國陷於內亂達數月之久,「死者數萬,百姓離志」。燕國的內亂導致了華夏體系的局勢動蕩。先有齊國和中山國發動的對燕戰爭,齊王於公元前315年令匡章率「五都之兵」及「北地之眾」,向燕進攻。齊軍攻燕一開始也受到燕國民眾的支持,很快攻下燕國都,燕王噲身死,子之被擒後處死,但齊軍入燕國後變成了一支殘暴的軍隊,大肆進行屠殺搶掠,又遭到燕國民眾的反抗,最後不得不退出燕國。這樣,燕國的內亂造成了齊攻燕的戰爭,齊軍對燕人的殘暴又導致了燕齊之間的仇恨,後來的燕昭王經過28年的奮發圖強,帶著對齊復仇的心態,使「燕國殷富,士卒樂軼輕戰」,終有燕合韓趙魏秦聯軍攻齊並幾乎滅齊的戰爭。
  六國要解決這些內部矛盾非常艱難,但秦國要利用這些矛盾卻極為容易。由於六國的內政和彼此之間有許多的矛盾,秦國可以經常利用這些矛盾來破壞六國的聯盟。而事實上秦國很好地堅持了這一方針和策略。如秦昭襄王的母親是楚人,力主與楚和好,秦以厚禮送給楚王,懷王又背離齊國與秦和好,併到秦國迎女,從而結成婚姻之好。為了拉攏楚國,秦國還把侵佔的上庸地給楚,達到了破壞楚齊聯盟的目的,又如秦昭襄王五年(前302年)秦也曾一度把侵地蒲阪還魏,拉攏魏國。後來有以離間計誘使趙國以趙括代廉頗和計殺李牧等。秦國在利用六國矛盾來破壞六國聯盟上都很見奇效。因此,合縱的難度要大大高於連橫的難度。賈誼也是最早從利益角度來分析六國合縱為什麼不能取勝的思想家。賈誼認為,六國之所以不能勝秦,「諸侯起於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親,其下未附,名為亡秦,其實利之也」(《史記-秦始皇本紀》)。

摘自葉自成著:《中國崛起——華夏體系500年的大歷史》


推薦閱讀:

孔子其人、其學說於中國是禍是福?是什麼因素導致它在進化上獲得了如此之強的生命力?
崖山海戰宋元雙方統帥張世傑張弘范都來自於金國漢人的同一個家族,如何評價此二人歷史行為及價值觀選擇?
糖在現代之前是什麼樣的存在?
為什麼老一輩領導人對蘇聯提出搞聯合艦隊和長波電台如此敏感?
中國文化里,士大夫們為什麼最終都選擇「明哲保身」的哲學?

TAG:歷史 | 秦始皇 | 春秋戰國東周 | 秦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