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布匿戰爭漢尼拔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謝邀。

簡單說一下吧。整個迦太基時代,古典兵團戰爭最大影響來自於兩個:
1,地緣條件。
2,組織力。

古典寡頭制帝國由於整個地中海地區人口分布的傾向,以及內部組織方式的區別,所帶來軍隊戰鬥力和戰爭潛力是也能夠像很大的,以及前兩世紀左右,區域兵團作戰除了地中海天然的水路交通和陸地道路以外,對於整個兵團作戰幾乎都無法逾越地理條件,而築城技術的發達,使得當時要對一個有後繼組織力的古典帝國進行全面征服是很麻煩的。

而迦太基在軍事大神漢尼拔的統領下,在坎尼會戰完成了極度經典的古典式包圍,中央步兵集團與兩翼的騎兵則由中間進逼,使得整個陷入戰線錯位的羅馬軍隊徹底被穿插分割,甚至無法近距離組織起後退陣型。而這次戰役,S.P.Q.R損失近乎五萬人。這次勝利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商業文明在寡頭制組織力的薄弱下(因為商業文明的流動性抬高,無法如農業帝國形成快速的組織擴編和後續戰爭潛力),利用僱傭兵制度,由於軍事擴張的節節勝利,使得這支力量變得尤為團結,而且治軍嚴謹。但是這種軍事能力是戰術意義上的,並沒有統籌為某種強大的戰略集團,甚至於戰術意義上攻城也是一大短板。

但是佔據北非諸地的迦太基還是存在以下問題:
1,北非幅員遼闊,但是人口分布極度不足,第一次布匿戰爭將羅馬遠征軍打了重創,但是依然彌補不了由於前期海軍失利,甚至於海軍是全盤輸掉的,造成西西里地區的陸軍陷入困局,使得雖然在戰術上,迦太基將羅馬打了個半死不活,但是失去了最重要的西西里和科西嘉一線的歐洲領土,而這塊區域的農業經濟產出是尤其重要的。這種地緣狀況,使得迦太基實質上陷入了一個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北非的土地產出根本不可能保證迦太基繼續作為一個軍事帝國運轉,直接是國內財政狀況惡化了半個檔。

所以北上伊比利亞是必須的戰略空間擴充。但是問題在於,商業群聚的經營方式,使得經濟組織點是圍繞銀礦開始的,所以整個半島北方到高盧地區整個小高原的蠻子部落非常彪悍,幾十年在伊比利亞的經營雖然不錯,但是實質性就只是控制了沿海的商貿要地。而後期的西班牙戰略腹地,在哈米爾卡爾率軍經海路到達西班牙後,很快就佔領了西班牙南部和東部的大部分地區,北部邊境推進到以法奇角和內奧角。是完全的漢尼拔家族的大本營。但是這個大本營並不穩固,長期出於一種「戰略平衡」之中,拖住了大本營過半的組織能力。

問題也就開始了,迦太基是個商業帝國,而這種地理隔絕造成了,帝國的組織力成了二元議事體系,常年漢尼拔家族和本土子啊進行扯皮,這造成了帝國實際上分化成兩個孤立系統。但是這次不一樣,本土的寡頭大爺,哪怕是漢尼拔的政敵,對於這場戰爭也是相對支持的,前期對於戰爭的後勤,錢財砸得也非常多,圍攻薩貢坦前,一直保持著反覆的軍團補給,利比亞步兵甚至零零碎碎送了兩萬多人到南義大利地區。

但問題來了,為毛這些人對於漢尼拔的支持如此熱情?
寡頭制商業國家的戰爭和農業帝國並不一樣,商業帝國的戰爭需要直接的經濟收益,因為早年的商貿條件尚未達到莊園經營,使得除了城市系統附近的土地,大片征服地的經營實際上並不吸引這些寡頭們,而農業帝國需要土地征服來擴充生存空間。於是,寡頭認為孤軍從西班牙大本營,並依據伊比利亞半島兵源的作戰,是不會對於本土帶來風險,反而會有很大收益的行動,說白了他們想漢尼拔去當打手,無論是有收益還是被消弱,對於坐鎮本土的寡頭們都是收益,唯一風險是漢尼拔吃了春藥,把核心同盟吞掉大部,以至於軍功和實力可能會回來將寡頭們清算掉。於是建立在僱傭兵體系上的商業帝國,在軍事上進行零零碎碎的本土支援,但是真正的戰爭潛力大本營卻被孤懸于海外,商業帝國這種商戰式的軍事行動思維,根本無法達到農業帝國的組織力水準,元老院幾乎賣內褲來支持戰爭,甚至於戰鬥意志極度頑強,所以迦太基在整個戰爭過程中幾乎完全依靠的就是漢尼拔軍事集團的單獨戰略能力。

所以,即使是支持,也對漢尼拔沒有起到關鍵性作用。


2,拉丁同盟是羅馬早期的後備力量,這個同盟並沒有這麼穩固。所以漢尼拔試圖通過某種軍事威權,來吸引部分成員加入,這個在戰術上沒有問題,敘拉古和馬其頓,希臘,高盧一線部分部落等人也確實摻了一腳,他也尋求到了一部分人的支持。但是想僅僅靠軍事威權,就想把經過這麼多年經營義大利核心聯盟給拆了,還想靠孤懸的西班牙大本營為後盾,來形成一個弧形的反羅馬同盟來對於羅馬核心地區進行戰略包圍。。。。這個實在是稍微幼稚了一點,羅馬核心同盟的穩固程度超出想像。


3,他的軍隊主要是三部分,跟隨他翻越比利牛斯山的直屬精兵,努米底亞騎兵,再就是進入高盧部群時的高盧軍團,而且還順手玩戰象,我只能說,實戰結果表示,你玩得真開心。而處處作戰,其實整體上都沒有佔到太多便宜:
1,費邊戰術不是簡單的什麼清野戰術,而是戰術上避免和精銳敵軍決戰,戰略上卻利用人力資源優勢壓縮對方的生存空間,即使他的軍隊駛進義大利最富有的省分Samnium,沿途破壞掠奪,費邊仍只是保持距離的尾隨著,始終不與他進入決戰。費邊消極的策略在羅馬極不受歡迎,但是與一戰的英法與德軍的交戰在想法上相似,漢尼拔最後5年都被壓縮在南部無法對羅馬產生什麼傷害了。因為漢尼拔在歐洲的組織能力有限。具體戰例是,卡普亞這個轉折點,整個不匿戰爭期間,羅馬人兵力一直佔優勢,漢尼拔能收服卡普亞,但是沒有足夠的兵力守住,卡普亞被羅馬大軍圍困,漢尼拔使出圍魏救趙之計,佯裝要進攻羅馬,費邊結果不鳥他,和他玩一二三木頭人。最後卡普亞被收復了。

2,普利亞平原的補給重地坎尼,截斷其對羅馬的糧食供應。但是坎尼會戰雖然威武霸氣,但是有一定的機遇成分,那就是在本土對於地理條件的運用,這和卡萊戰役羅馬被帕提亞的機動作戰玩死不一樣。迦太基的兵團布置並非什麼高機動性布置,很大程度是坎尼會戰將整個中線的兵團從傳統的重兵三角展開,換成了更長,更薄的展開陣型,利用地理條件和羅馬決策遲鈍進行漂亮的穿插,這裡面有一定機遇的成分。問題在於,如果出現以下情況,羅馬在有準備的情況下,對於中線進行死命地重兵團突擊,而穿插運動尚未完成,迦太基整個兵團就崩潰了。

3,和Cladius Markels的戰鬥,整個迦太基沒佔到什麼便宜,雖然漢尼拔的天賦比對方將領高很多,兩次諾拉戰役,米斯特羅(Numistro),甚至於敘拉古。最後Markels死於伏擊戰,不過這也說明事實上漢尼拔的野戰推進沒有後世文學家想的那麼所向披靡。

靠天才救贖的商業帝國在這方面是永遠比不上軍事家輩出的軍事帝國的。

執政官薩利那托和尼祿分別在南北兩線對抗漢尼拔和哈斯德魯巴也是個例子,尼祿來了個暗渡成倉,直接在北線增員一個多兵團,直接導致哈斯德魯巴在北線被羅馬軍團截住,漢尼拔與其無法會師。而哈斯德魯巴也是採用穿插戰術進行展開,先不說北線的地理條件和本土差之甚遠,尼祿的兵力和激進戰術思路根本不給他展開的機會,中線被錘破,哈斯德魯巴還莫名其妙掛了。

而大西庇阿就不說了,在整個伊比利亞的運動戰,在漢尼拔無數次從西班牙大本營調兵填窟窿的時候,大西庇阿都能抓住機會去掌握伊比利亞半島戰略平衡的節奏,最後在扎馬戰役完成漂亮的突擊。

羅馬海軍對於整個馬其頓戰線的牽制,使得鬆散的漢尼拔同盟根本玩不下去,以至於退出戰爭。


所以在扎馬之前,漢尼拔已經沒有什麼戲唱了,而扎馬之後,遠征軍已經徹底打空了迦太基的家底,迦太基本土寡頭們的算盤也徹底落空。

不過這不是漢尼拔之錯。。。


第二次布匿戰爭是怎麼一回事, @張佳瑋 已經大致講過了,不再贅述。我就直接講漢尼拔為什麼失敗好了。

如圖所示,這場戰爭就是迦太基控制下的北非與伊比利亞(紫),與羅馬及其在義大利的拉丁、希臘城邦盟友所控制的義大利(紅)之間的較量。

在進入正題之前,有必要就上圖作出幾點補充:

1.最關鍵的是,迦太基控地雖然幅員廣袤,然而絕對是沒有什麼卵用。首先,眾所周知,北非絕大部分的地方都是沙漠,所以迦太基真正能夠住人的地方,其實就是迦太基城及其附近地區,也就是今天的突尼西亞地區。北非的土地對迦太基唯一的好處,大概就是剽悍的努米比亞騎兵了(然而最後努米比亞倒戈跟了羅馬,這是後話)。

2.在第一次布匿戰爭戰敗後,哈米爾哈·巴卡(漢尼拔他爹)痛定思痛,決定北上伊比利亞(今西班牙),拓展戰略腹地。在十數年內,堪堪算是把伊比利亞養成了熟地。然而巴卡真正能控制的地方只有沿海一線,內陸高原地區的野蠻人諸部落純屬是被打到了進入羈縻狀態而已。布匿戰爭一開始後,內陸地區的部落們就被羅馬人的外交手段(胡蘿蔔加大棒)打成了內亂。

3.那麼羅馬這邊呢?情況比迦太基好,但也好不到哪裡去。憑藉第一次布匿戰爭的聲威,羅馬把勢力擴張到了全義大利以及西西里,與勢力範圍內的所有拉丁和希臘城邦建立了同(fu)盟(yong)關係。然而,同盟城邦里不服羅馬的大有城在(特別是希臘城邦)。


那麼,漢尼拔(迦太基)到底敗在了哪裡?

第一,迦太基敗在了一個恆古的歷史命題上:海洋國家跟農業國家的優劣。純粹商業立國的迦太基與離海岸線還有幾十公里的農業國羅馬,在國民性上完全不同。打從第一次布匿戰爭起,迦太基就從來沒有戰爭的覺悟。這造成了兩個結果:

一個是迦太基由始至終都在想著談判(到了後面就是想著投降),迦太基想著的就是打出一個彼此都滿意的結果,然後我繼續做我的生意,你繼續耕你的田。這有點類似於宋對遼用金錢買和平的方式。問題在於,這種政策對於一個純粹就是想干翻你的國家,其實是沒什麼用的。

另一個就是迦太基的軍隊大部分都是僱傭軍。迦太基的大老爺們不願意留自己的血,於是很天才地想到反正自己有錢,那還不如自己僱傭軍隊,結果這種軍隊面對以羅馬公民組成的正規軍,被干翻是很正常的(漢尼拔是唯一的例外,他用一支僱傭軍干翻了羅馬人)。

第二,迦太基內部,陷入了北非本部與伊比利亞之間的內鬥。如前文所述,伊比利亞是漢尼拔家族單獨北上開發的戰略腹地,雖然名義上服從迦太基,但實際上漢尼拔他爹跟漢尼拔從來都不怎麼鳥迦太基城的那群貴族。所以作為回報,在布匿戰爭開始後,迦太基就一直在扯皮。漢尼拔在義大利的一切行動,北非沒有給予任何實質支持。有一句話是非常恰當的:這是一場漢尼拔與羅馬之間的戰爭。


不但如此,即使北非不率軍支援漢尼拔,但假如迦太基能在漢尼拔打得羅馬草木皆兵的同時,派出海軍積極與羅馬海軍爭奪制海權。那麼迦太基與羅馬孰勝孰敗,絕對是未知之數。在最好的情況下,如果迦太基能擊敗羅馬海軍,徹底奪取地中海制海權,那麼羅馬就等同是輸了。然而,事實是,在漢尼拔孤軍深入義大利的十六年間,迦太基毫無與羅馬爭奪制海權的意願

這造成的最惡劣的結果,就是敘拉古和馬其頓這兩支,本來信心滿滿成為「反羅馬聯盟」一員的成員,最終也都因為羅馬海軍的強勢,而退出了戰爭(前者在公元前211年被羅馬攻破,後者在公元前205年與羅馬締結和平條約)。

所以嘛,與其說迦太基城的貴族害怕羅馬人戰勝,我倒覺得他們更害怕漢尼拔挾戰勝之威,回去北非奪權呢。

第三,還有一個戰術上的決策,極大地改變了戰爭態勢。在戰爭進行到中期時,漢尼拔決定從伊比利亞的大本營調撥5萬新兵,也就是大本營一半的兵力,前往支援漢尼拔。問題在於,當時率羅馬軍在伊比利亞戰鬥的,正是羅馬名將大西庇阿。在漢尼拔調軍前,大西庇阿已經在伊比利亞僵持了三年,沒想到在5萬新兵調走後,戰略平衡被一下子打破。迦太基的伊比利亞大本營瞬間崩盤了。

而漢尼拔的弟弟哈斯德魯巴所率領的5萬援軍,在與漢尼拔會師之前,被羅馬軍搶先截住,被全殲。

我曾多次設想,如果率領3萬大軍的漢尼拔,能夠與援軍會師,合軍8萬之眾,那到底發生什麼樣的變數。然而歷史從來沒有如果,在哈斯德魯巴戰死的一刻,漢尼拔就已經喪失了他最後的機會。至於迦太基,他們從來就沒有過機會。

所以,正如 @張佳瑋 所說,漢尼拔本來打的就是一場逆天之戰。他身率數萬軍隊,孤軍深入敵人的大本營,憑著幾乎等於沒有的支援和打少見少的兵,在義大利孤軍戰鬥了十六年,最後全身而退。

他唯一的希望,就在於能夠憑藉自己的軍隊,以及羅馬的同盟們對羅馬的不滿,強行肢解羅馬的同盟,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必須不停地打勝仗。他也確實辦到了,他連續打了十六年的勝仗。雖然這到最後,還是沒有什麼卵用。


最後說點題外話。在大西庇阿「圍魏救趙」,端了漢尼拔在伊比利亞的老窩,揮軍直指北非迦太基城下,逼迫漢尼拔從義大利回師後,兩軍在迦太基郊外的扎馬打了最後一仗。既然是最後一仗,那各位也知道是誰贏了。

在扎馬之戰後很多年,名成利就的大西庇阿在希臘遇到了遭到放逐,四處為他國當客將的漢尼拔。大西庇阿與漢尼拔大談天下英雄豪傑。雙方都認可排第一的是亞歷山大大帝,排第二的是當年締造了「皮諾士的勝利」的皮諾士。但當談到第三是誰時,漢尼拔帶著傲氣地說:古今名將排第三的,應該是我。

這時大西庇阿笑了笑說:「我也承認你是第三,但是第三的你在扎馬之戰輸了給我,所以第三的,難道不應該是我嗎?」

十餘年後,漢尼拔在異國他鄉含恨離世。


@張佳瑋說的很好了,這裡給他先糾個小錯,坎尼會戰羅馬大概陣亡了5萬人(阿庇安的說法),S.P.Q.R陣亡人數大概是1萬多人,其餘的3萬人是Socii的,除了俘獲的2000人,剩下的大約2.8萬人成功的溜掉了。
這個損失對羅馬而言雖然特別慘(死的都是精英,上一次如此慘烈是在390BC被高盧人在阿里溪開旋風斬刷人頭),但還談不上傷筋動骨,根據戰爭前最近一次的人口普查,羅馬公民有37萬人,從特雷比亞戰役起至坎尼會戰羅馬公民的損失累計為公民總數的1/10.
註:
元老院的擴編令是在特雷比亞戰役(執政官是大西庇阿的父親與塞姆普羅尼阿斯)之後生效的,羅馬共組建了13個公民軍團,但Socii軍團擴編了一倍以上,達到26個(正常應該是1:1配比),阿庇安記錄了每個軍團是5300人,那麼這一次的擴編使羅馬參戰部隊達到了20.7萬人。


在《羅馬史》中,第二次布匿戰爭有一個單獨的章節《漢尼拔戰爭》,西班牙戰線被記錄在《西班牙》章節,其餘的戰事,則被記錄在《布匿戰爭》
這說明啥?這說明阿庇安很明白,漢尼拔是一個人在戰鬥。
1、漢尼拔牛逼不?
牛逼,但是被嚴重過譽了。在我看來他和皮洛斯是一個水平的,特拉西美諾、特雷比亞和坎尼之所以能成為經典,因為對手實在太弱,等到羅馬的牛人們出場,他就不行了。
我來八一八漢尼拔的過往。
a)被過譽的戰略行軍
如果迦太基海軍給力,他肯定會選擇走海路,走高盧一線,是因為只有這條路可以走。「出其不意」的效果那是一點都沒有,別忘了羅馬有萬年基友馬賽利亞在盯著他,西庇阿軍團在馬賽和希臘軍隊集結追擊時,漢尼拔僅僅領先了4天而已。
b)費了老鼻子勁帶來的渣渣象軍
最讓我無語的是他對戰象的執著,搞得全軍都在為象服務,進入波河地區時他的象群基本完整,但是戰馬死的一乾二淨。
可能他在伊比利亞對付當地人戰象用的太爽了,但是——我說哥們,羅馬人從皮洛斯時代就開始和戰象打交道(那特么還是塊頭力量大出幾個數量級的印度象),而在第一次布匿戰爭中,羅馬人在西西里南部阿格里真託附近還有一次俘獲你爹101頭戰象的光輝紀錄,你忘了?
結果與羅馬軍隊的首次正面對杠——特雷比亞會戰,漢尼拔費了老鼻子勁帶來的象被羅馬軍隊殺的一乾二淨,只有漢尼拔本人騎的那頭「Syrus」小象活了下來。
c)沒人能和他正面野戰?
當然不是了,造成此印象是因為獨裁官費邊拒絕正面會戰,全力糾纏的戰略。
215BC羅馬派出4個牛人來指揮軍隊,費邊只是其中一個。
另外3個人分別是Cladius Markels(馬爾庫魯斯),Senplonius Glacks(森普洛尼烏斯)和Varelius Revinus(維瑞努斯)。
Varelius Revinus負責馬其頓戰線,Senplonius Glacks負責打迦太基援兵,Cladius Markels的任務是揍漢尼拔。
揍這個詞的意思是可以和他脫了內褲正面杠,打不贏也起碼是個平手:
1、馬爾庫魯斯在諾拉會戰成功的把漢尼拔全軍驅逐出了戰場;
2、第二次諾拉會戰中,馬爾庫魯斯與漢尼拔打了平手,雙方各自撤走,具體傷亡未知,三天之後漢尼拔陣營發生了一起嚴重的叛逃事件,大約1200名努米底亞騎兵和伊比利亞騎兵主動向羅馬軍隊投降,據此歷史學家們認為漢尼拔的損失非常慘重;
3、第三次諾拉會戰,馬爾庫魯斯與漢尼拔再次打了平手,漢尼拔再也沒有嘗試過進攻諾拉;
此後呢?此後漢尼拔再也沒有和羅馬軍打過野戰了,雙方照面都繞著走,直到扎馬會戰被一波帶走;
如果較真一點,漢尼拔打贏的野戰也就開頭的那三場,特拉西美諾戰役還是個伏擊戰,此後他就萎了。
d)漢尼拔沒後援?
當然不是咯,山南高盧的高盧人、薩莫奈人、瑪西爾人、大希臘的希臘人都參加了他的軍隊,而漢尼拔帶往扎馬的核心老兵,是清一色的義大利人
迦太基政府也在一個勁的給他送錢送軍隊送給養,別說迦太基政府不支持他,圍攻薩貢坦的時候,喊著要戰爭的不就是他在迦太基的那些「政敵」們么?
前面說到特雷比亞戰役後漢尼拔的象死的只剩一頭,到了卡普阿圍城的時候,漢尼拔又帶來了33頭象,這些象肯定不是土裡長出來的,也不會是從海里撈出來的。
它們是迦太基本土送過來的。
迦太基本土陸陸續續送往南義大利的差不多有21000利比亞步兵,100來頭象,6000多騎兵。
你說這個支持力度大不大?因為羅馬海軍擋著死活送不過來的那些,就沒法統計了。
e)漢尼拔的戰略
可以說漢尼拔是抓住了核心要點,羅馬的拉丁同盟者。
羅馬之所以牛叉,是因為拉丁同盟者人多力量大,同時特別的鐵杆。
他認為自己對拉丁同盟者態度和藹一點,適時的展示一下肌肉,就可以把他們爭取過來。
你怎麼就那麼天真呢?
你知道皮洛斯吧?據說他是你的偶像,他早你60年就已經嘗試過了。
現在那些主流史學家一談到漢尼拔,為了維護戰神形象,只頌揚好的,對不好的視而不見,搞得漢尼拔真的是孤身一人吊打地球一樣。too naive!I"m angry.

既然漢尼拔做不到孤身一人吊打地球,坎尼會戰之後和羅馬軍隊對杠占不到什麼便宜(乃至被驅逐出戰場),那麼他的失敗就只是個時間問題
當然,漢尼拔本人有2次機會拿下羅馬城,但他所做的不過是縱馬來到城門前投擲一隻標槍而已。按他所說,征服羅馬之後,迦太基的政敵們就會拿他開刀,更像是後人的穿鑿附會。漢尼拔軍隊在攻城方面的技術缺陷是顯而易見的,他正面攻擊過的,只有提利亞這座小城,在他林敦,他甚至沒辦法拿下衛城。

2、為坎尼會戰的羅馬軍隊洗白
這是坎尼會戰示意圖:

但羅馬人認為的迦太基陣型是這樣的:

三角突擊陣型(因為羅馬人看不到後面的狀況嘛)
所以瓦羅將羅馬軍隊縱深加厚的策略是理智的。
話說回來,漢尼拔此戰的賭性十足,如果羅馬軍隊豬突的再猛一點,他就完蛋了。
在(西班牙)德爾托薩戰役中他的弟弟哈司德魯巴爾完全複製了坎尼模式(哈司德魯巴爾參加了坎尼會戰,他指揮著至關重要的騎兵部隊),被羅馬軍直接鑿穿,一敗塗地。
3、迦太基的品格
迦太基最大的問題是他們的韌性和決斷力,如果把它擬人化,這人天生就是個失敗者
其實他們的戰略眼光還可以,西班牙、西西里、撒丁和科西嘉、義大利本土,哪條戰線都沒放過,甚至還把馬其頓也拉下了水,但他們做不到有始有終。
例如海軍短板,他們就從未想著要解決這個問題,對比羅馬人在第一次布匿戰爭中」我們要從0開始,三個月內建立地中海最強大的海軍「那種說干就乾的氣勢,他們會說:」啊,那麼,讓我們考慮一下「。
他們缺錢缺人缺技術嗎?當然不,這個富到流油的國家擁有的環形海港在當時是世界奇觀。
這個曾經警告過羅馬」如果迦太基不允許,羅馬人不能在海里洗手「的航海國家,被一個」如果能走路絕不坐船「的農業國家在海上壓制著。
在攻擊了一次撒丁無功而返之後,他們的海軍就沒有嘗試第二次了。
撒丁島的重要性,看看地圖吧。
而羅馬人對西班牙的態度,即便是坎尼慘敗,他們也沒有把各戰線的軍隊撤回,在西庇阿兄弟戰死後,他們從牙縫裡擠出了生力軍,讓大西庇阿帶往西班牙。
我又要提到第一次布匿戰爭時的羅馬艦隊,前前後後一共有4隻艦隊沉在海底,但羅馬人抱定了一定要在海上打敗你的信念,組織了第五艦隊。
所以迦太基輸掉了第一次布匿戰爭,緊接著是第二次。


謝邀。

首先,漢尼拔的所作所為,本來就是在逆天。敗不足恥,勝則為榮。哪怕最後敗北,也無損他的不朽了。
如地圖,漢尼拔是要帶紫色的逆襲紅色的。別看紫色地域廣大,但迦太基實為商業都市,動員力極弱,很依賴僱傭兵和聯軍,遠不如羅馬人口密集、組織成型(當然羅馬體系有點呆板)。

漢尼拔所做的:
他爸爸建立了巴卡(也就是巴塞羅那),然後他完成不朽壯舉,過阿爾卑斯山襲擊羅馬,此後十幾年,漢尼拔一直是客場作戰,軍隊在義大利境內往來縱橫。
直到十一年後,他兄弟哈斯德魯巴戰死,西班牙失陷於羅馬,他才轉為被動。最後扎馬會戰敗北。

是這樣:
漢尼拔遠征時,帶9萬步兵、騎兵1萬2,千名,戰象37匹出發。因為留守、逃亡(僱傭兵嘛)和氣候問題,他到高盧時,按李維計算,只有2萬步兵和6千騎兵了。然而他在坎尼會戰一次性殺死7萬羅馬人,俘虜萬人。到這地步,他是壓倒性優勢,幾乎沒有羅馬人敢於主動進攻他。
但接下來就是問題:
漢尼拔自己也知道,要征服羅馬太難。羅馬本土城市都有城牆,難以攻克,而他威名太盛,羅馬人不來和他野戰。所以他的策略,不是征服,而是破壞義大利同盟,強迫羅馬求和。
這個策略使戰爭成為了拉鋸戰,但反過來說,也的確沒有更好的法子。

漢尼拔在義大利期間十幾年,羅馬人幾乎不敢和他動手。但他到底是客場作戰,羅馬那邊兵多將廣。最後哈斯德魯巴在梅塔魯斯河失敗之後,漢尼拔自己反而遭致包圍,那時大勢已去,只好退出。西庇阿去扎馬會戰前,大局其實已定了。

漢尼拔的打法,擱現在,好比是:
我家人集了筆錢,讓我和我表弟去拆了一小學。我沒錢打車,只好翻牆進那小學,把小孩子們胖揍了一頓,但到底沒法趕盡殺絕啊,只好在小學裡臭揍其他孩子,想揍得他們轉學。我自己在教學樓耀武揚威,讓我表弟去操場控場。
結果小孩子都把教室門關了,不讓我闖進去,再合夥拿板磚拍我的表弟。我表弟拍倒了,我也肚子餓了,想回家吧,結果這小學的孩子們就出來追著揍我了。
說到底,漢尼拔唯一的失誤,大概是低估了亞平寧半島各城邦的忠誠程度,以及過於執著他「逼羅馬求和」。當然,考慮到他沒有攻城部隊,以及本身軍隊素養的雜七雜八,他已經沒什麼可挑剔的了。

再一個例子。漢尼拔扎馬會戰敗北,和項羽垓下自盡,就是腳前腳後的事——雖然隔幾萬公里呢。他倆有一點是類似的:項羽正面戰場(成皋滎陽一線)所向無敵,但韓信從北方、彭越在東部不斷蠶食項羽的其他部隊,終於合圍之勢成了。
漢尼拔也是如此,他本人所向無敵,還是客場作戰,打得羅馬人人閉戶,但到底獨臂難支,兄弟一被弄死,就麻煩了。

末了,對漢尼拔本人沒什麼可挑剔的。項羽說天亡我也非戰之罪,漢尼拔其實也可以這麼說。他這局面本來就不太能贏,他能客場作戰保持十幾年壓著羅馬人打,已經是了不起了。哪怕他的策略選擇,如上所述,是有小失誤的,也是基於當時形勢(客場、兵員素質、羅馬城牆),情有可原。自他而後,再也沒有一個將軍可以做到類似路線的遠征。塔恩博士說得好:
對羅馬人而言,他們素以不畏懼任何國家和民族著稱,可是他們卻害怕過兩個活人:一個是漢尼拔,另一個就是這個女人(嗯,克里奧帕特拉)。

歐洲古來名王帥,亞漢凱拿四位(也許還能加上古斯塔夫和腓特烈),他是唯一一個,人不在歐洲(北非人),卻讓歐洲人雞飛狗跳的怪物了。


看到的回答不少已經就戰爭和戰術層面做出來了不錯的回答,但是這些回答都有一個就是太死摳戰爭了。實際上戰爭只是政治的延伸並作為一種實行目的的手段,但是這手段並不一定也未必高明。實際上只死摳戰爭就是只關注到了微觀的,並不能看到事物整體的宏觀。

實際上二布,包括一布也好。迦太基輸掉的最重要原因也是它和羅馬最大的差距,其實不是什麼戰術也非什麼軍事制度。而是國家體量的不對等。
迦太基雖然看著大和多,但這往往是地圖上的「大」這種地圖是具有很大的誘導性的。實際上迦太基長期的基本盤就現在突尼西亞北部的3/5-4/5地區,頂多還加上阿爾及利亞沿海的城市地帶和的黎波里綠洲地帶。

而羅馬初始的拉丁姆平原有著豐厚的農業條件,維蘇威火山地區、南義大利也都是商業農業都強勁的地方。在一布開始的時候羅馬佔據著這些地方就已經有300萬的總人口和70晚的公民,而迦太基不過在40萬公民160萬左右的總人口數量(包括西西里島、科西嘉島、薩丁島)。這樣國力來看兩家一開始就不在一個量級了。
而二布的時候,羅馬吞併了科西嘉-撒丁島、波河流域、托斯卡納、西西里島,加上新入伙的馬賽。人口最起碼也有400-500萬。而迦太基依然不過在150-170萬間(伊比利亞此時並不能和西地中海三大島對比,迦太基的新拓殖地主要是阿爾及利亞沿海平原)。並且二布還是漢尼拔用自己家族多私地,當時還是大部分處於未開發狀態的伊比利亞和羅馬打。
所以即使漢尼拔在戰術層面取得再多也勝利,也難以轉化為戰略上的優勢。實際上在戰略上迦太基核漢尼拔基本上都被羅馬壓得死死的。

順帶一提迦太基在三布前的人口應該在140-150萬左右(只剩下北非本邦),本邦在70萬。


首先要指出迦太基士兵質量太渣,迦太基本身國力不足。雖然教科書裡面把迦太基吹的和羅馬似乎不相上下,但其實從第一次布匿戰爭就可以看出羅馬軍隊質量強了迦太基本土士兵不是一個檔次,連海戰後期都能吊打迦太基軍隊,陸軍幾乎無腦平推,所以漢尼拔過不過於吹捧我不知道,迦太基本身這種遇事比較慫的國家是不配當作羅馬同等級的對手的(想想第一次布匿戰爭迦太基在西西里的醜陋表演,有便宜就雞賊,遇事就跑路,真是醉了)。所以如果沒有漢尼撥,迦太基不過就是一個賽流古帝國或者馬其頓王國級別的對手,有了漢尼拔還可以你來我往的一戰,可是羅馬後來又出了一個大西庇阿,這其實命運就已經註定了。
1.軍隊層面上,迦太基軍隊五花八門,有高盧人,伊比利亞人,希臘人,僱傭軍,努米蒂亞人,和迦太基人,裝備語言都不一樣,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忠誠度不高,一打敗仗就跑路。而羅馬人主要由羅馬公民和拉丁同盟組成,特點是死戰不退,輸了再來。直接結果是羅馬人可以一敗再敗直到把漢尼拔那一套全部學會為止,而漢尼拔和他的兄弟們只能勝利,如果失敗就是滅頂之災。結果大西庇阿一直失敗到學會漢尼拔的全部武功,然後把西班牙,西西里,非洲全推了。
2.戰略層面上,漢尼拔的戰略和他的戰術一樣天才,他其實已經利用西班牙-高盧-馬其頓-敘拉古-迦太基 給羅馬在外圍包了一張嚴嚴實實的網,在義大利他又大搞分裂活動,煽動拉丁同盟造反搞中心開花。按理說簡直無懈可擊,結果隊友各種豬隊友,腓力五世完全的鼠目寸光,沒有決心造個艦隊帶5萬人渡海和漢尼拔會師(10萬人會師羅馬城下,畫面太美不敢想。。)反而毫無意義的去進攻希臘城邦。敘拉古作為希臘強國,貌似因為瘟疫的原因,被羅馬偏師吊打,竟然只能靠阿基米德救場,背後的迦太基作為豬隊友沒有作出任何有效的解圍動作,連切斷羅馬補給線的作用都沒有發揮。西班牙一樣被萬餘人的大西庇阿打崩。最後包圍圈不但沒成,被羅馬直搗本土反將一軍,只能從義大利撤退喪失全部優良騎兵(扎馬會戰失敗的直接原因),戰略上完全從優勢布局變成被動挨打。
3.國家文化上,迦太基做事完全基於商業利益,不肯下血本拼一把,往往死到臨頭了才醒悟。打仗竟然欠僱傭軍工資,對待盟友各種靠不住,對優秀將領背後中傷,第一次布匿戰爭竟然干出為了不給錢追殺包保衛首都的僱傭軍將領的事。元老院完全就是一群毫無榮耀感的人在控制,漢尼拔無論戰術戰略做的多麼完美,都是以一個家族在和一個國家作戰,實力完全不對等,而關乎國家存亡的決戰時刻,元老院還是一副漢尼拔你快上啊的節奏,想不死都很難。公民方面也是不能吃苦,完全沒有羅馬人前赴後繼送死的精神,每次最後關頭才爆發,羅馬人第一次布匿戰爭,海戰覆滅一次重建一次,第二次布匿戰爭,陸軍覆滅一次重建一次,公民不斷的當志願兵,捐錢給國家,迦太基那邊卻因為財政支撐不足軍隊跨掉,兩邊對比差距太大。
4.最後就是西方紅,太陽升,羅馬出了個大西庇阿,此人策反西班牙部落和努米蒂亞王國,此人孤軍打下西班牙和非洲,此人坎尼擊敗漢尼拔,此人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外交智商爆表,戰術能力超群,沒有他,漢尼拔說不定能等到腓力五世的援軍,沒有他,漢尼拔至少還有西班牙,命運給羅馬安排了大西庇阿,讓漢尼拔這個算好了一切的賭徒輸掉了所有籌碼。最後吐個槽就是,當一個強國崛起的時候,很有趣的是弱國往往不能聯合起來,而是互相看戲。羅馬人在擊敗皮洛士後,軍隊戰鬥力上了一個層次,擊敗漢尼撥後,又上了一個層次,馬略改革以後,進化成完全體的legion戰鬥力已經十分恐怖,幾乎不再可能被正面擊敗,而在這個進化過程中,迦太基,馬其頓,賽流古這些強國都是在邊上看戲,看完以後一個個去送人頭,最後被羅馬一個個收割。三個繼業者王國尤其明顯,他們哥仨但凡有一個有大軍支援漢尼拔,最後結局都不會這樣。


當迦太基和羅馬和發生不可避免的歷史性的碰撞,羅馬的體制似乎就決定了最後的結局,然而,漢尼拔的橫空出世,卻讓第二次布匿戰爭突然變得緊張而動人心魄,從他完成橫越阿爾卑斯山的壯舉,到坎尼會戰的精彩表現,總會給人這樣一個感覺,這是他一個人與羅馬、與元老院的決鬥。那麼問題就來了,迦太基哪裡去了?

故而失敗第一個原因,就是國內農業派和其反對派意見從一開始並不統一,尤其是到西庇阿從哈德盧米塔姆登陸非洲以後,反對和支持漢尼拔的爭執尤為嚴重,他們始終無法像羅馬市民對待他們選出的執政官和前執政官們報以十足的信心。

—華麗麗的分割線—

從漢尼拔的父親哈米爾卡?巴卡開始就走上了與羅馬鬥爭的道路,第一次布匿戰爭時,當漢尼拔央求與父親同行時,哈米爾卡要漢尼拔在神殿內發下了終生與羅馬勢不兩立的重誓。哈米爾卡佔領了伊比利亞半島,逐漸的把它變成了巴卡(Barca)家族的大本營。(不妨猜想這也許就是巴塞羅那Barcelona的起源)

但最後哈米爾卡在第一次布匿戰爭中戰死。

所以,小漢尼拔從小就決定要成為「打敗羅馬的男人」,這場戰爭被羅馬叫做「漢尼拔戰爭」,多多少少暗示了漢尼拔的動機包含了很多自己童年的影響、為父報仇和家族的因素。(但他又是以迦太基的名義開戰的...●ε ●,這也是為什麼在我們外人看來打敗羅馬為第一次布匿戰爭的失利報仇這樣極富有榮譽感的事,其實在當時已經是地中海貿易大國的迦太基,並不是一件可以讓所有人熱血沸騰,願意去參與的事。反而有相當一部分的人認為這於迦太基無益。)所以他就這樣帶著非洲特產戰象 從西班牙出發,開始翻阿爾卑斯山的壯舉了。

然而,當消息傳回迦太基,人們的想法並不統一這種情況下,輿論會變的很不穩定,受戰局的影響很大,所以在「阿非利加努斯」大西庇阿登陸非洲之後,正面戰場一下次變成迦太基本土,一下子陷入被動,國內反對漢尼拔的聲音又多了起來..之前還是英雄的漢尼拔,被強制急召回國。

—不厭其煩的分割線˙ε ˙—

真正讓漢尼拔孤立無援的,是在客場作戰的他,難以得到補給。論戰術,漢尼拔有著非凡的眼光,從亞歷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到皮魯士的勝利,再到漢尼拔的坎尼會戰和特拉西梅洛胡會戰,他們都是古代戰爭藝術的最高水平,經可能地發揮了騎兵的作用。但是要用這種戰術來征服羅馬,唯一的辦法就是速戰速決,儘可能快地瓦解羅馬同盟。


讓漢尼拔陷入艱苦境地的,首先是羅馬堅定的同盟國們,在羅馬取得亞平寧霸權後這樣的關係異常堅固,甚至在遭遇最大的失敗坎尼會戰後,也只有三個南部希臘裔城市加入了漢尼拔。

而讓羅馬避免與漢尼拔直面對抗的費邊,成為了他失敗的前期原因。「馴狼如宰羊羔的人」,讓漢尼拔雖然已經看見羅馬城卻最後毫無辦法。漢尼拔頻繁向緊追的羅馬軍隊宣戰但永遠得不到回應,雖然中間有靠在山谷與湖泊間的狹長地段進行伏擊獲得的天才勝利,但這於日漸緊缺的補給沒有根本性的利好,反而少有的可以提供補給的盟友們,都遭到了羅馬軍隊的迎頭痛擊。西西里島上的敘拉古,雖有阿基米德這樣的天才的幫助,依然如我們所知道的一樣被擊敗,西西里糧倉也就此重新屬於羅馬。東方的馬其頓王國,本希望從這場戰爭中大撈一筆,卻在羅馬海軍的包圍下動彈不得。連亞平寧本土的那些歸順漢尼拔的希臘裔殖民城市,均被羅馬打敗,喪失了成為羅馬同盟國的權利。最後信任的弟弟哈斯德魯鮑爾也在從北方來的路上遭遇尼祿等人的圍剿遭到全殲。

於是漢尼拔從親自帶著小眾騎兵遙望羅馬城,這般接近夢想的地方,無奈落魄到亞平尼半島「高跟鞋」的鞋跟處。從北邊仍是雪天的阿爾卑斯打到南邊溫暖濕潤的塔蘭托港口,什麼也沒有得到過,消磨了人生最好的年華,如此地接近過,命運竟如此捉弄他。

給予最後一擊的西庇阿,代表了年輕一代的羅馬將領,他們學習漢尼拔有效利用步兵和騎兵、包圍敵人的戰術和對於戰爭的大局觀,從進軍西班牙和冒險在敵人的本土,地中海另一邊的非洲扎馬展開最後的決戰,羅馬掌握了最後的主動權。漢尼拔直到這時,終於明白自己已經玩脫了,但他已經將自己可以利用的資源發揮到了極致,巴卡家族也在他這裡成就了極致。

發掘出這幾代人才的,正是布魯圖斯建立的,結束王政時代的共和體制。鹽野七生在《羅馬人的故事III》講「元老院在戰爭中高度集中權力,最大限度發揮機能,解決危機,為羅馬確立了地中海最終的霸權。」個人覺得這是羅馬元老院在歷史上最輝煌的一篇,幾個擔任過執政官的高級將領們在這場戰爭中犧牲;羅馬同盟面對不斷勝利的漢尼拔依舊牢固穩定;擁有羅馬市民權的公民們積極投入戰鬥,或是購買戰時國債;連無產階級的預備役市民也被徵召起來,甚至每支部隊在戰事可以得到輪換...

如此種種,讓一代天才如彗星般悲壯地隕落。

然而這到底是漢尼拔作為男人一個人對歷史的挑戰,若是成就了這般,如他所說他將成為「超越亞歷山大大帝,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他已經是超越時代的人物,連拿破崙都曾作出翻越阿爾卑斯山的模仿。傳奇若如他,雖敗猶榮。


主要原因就是羅馬的頑強,沒有其他。

到坎尼戰役後,漢尼拔不到五萬的部隊已經「殺死了每個羅馬家庭平均一個以上的成年男子」。

假設一個羅馬家庭是三個成年男子(父親和兩個成年兒子),漢尼拔殺死了羅馬適齡服役人口的三分之一。注意,不是軍隊的三分之一。

有人說羅馬的盟友們很忠誠,這也僅限於中部和北方羅馬能控制的地區。南方像卡普亞這樣的城邦就立刻開門帶路,而且寧可城毀也要和漢尼拔站在一起。

坎尼之戰後,漢尼拔儘管沒有攻下羅馬,但也控制了義大利南部不小的區域。羅馬軍隊不敢在野戰中挑戰他,雙方基本是圍城和反圍城之間的糾結。

即使這樣,漢尼拔還是打贏了幾仗,而且不是小仗,至少一次消滅執政官軍團。

十六年義大利轉戰,他和他的兄弟們至少消滅了一半的羅馬青壯年和幾乎所有的高級將領。以至於極其講究資歷的羅馬不得不提拔24歲的大西比安為統帥。

就算這樣,羅馬不但沒有投降,甚至連講和都不願意。

歷史上可有第二個例子?

那個時期,漢尼拔是可以打敗任何羅馬將軍的,但畢竟無法打敗羅馬民族。


在失敗以前,他已經創造了奇蹟,對比同列的名將,亞歷山大固然偉大,殊不知馬其頓方陣和希臘重裝步兵已然是那個時代最先進的戰術;凱撒固然偉大,但彼時的羅馬軍團已經爐火純青;拿破崙固然偉大,但沒有法國大革命後釋放的社會活力和兵力資源,他也最多稱霸法國;腓特烈固然偉大,但不可否認他老爹去世之前就留下來一支足夠匹敵列強的常備軍。反觀漢尼拔,……,此處省略一萬字,在看看他的戰績,不由得讚歎:「真將才也,吾輩不及也!」


當時的羅馬是強悍的對手。羅馬步兵方陣幾乎達到了完美的巔峰——當然還差一點,即靈活不足,但這一點恰恰是漢尼拔給他們補了最後一課。以後羅馬方陣一度所向披靡,成為步兵時代的巔峰之作。

漢尼拔之所以能擊敗羅馬方陣,正是窺見了陣型弱點——不能靈活的轉變陣型,於是用環境因素使之加劇直至崩潰——漢尼拔的幾次戰役勝利都是這個模式。

換句話說,漢尼拔的軍隊並不比羅馬軍隊更優秀,僅僅是作為將領的漢尼拔比羅馬將領優秀罷了。漢尼拔的優秀之處在於,他善於利用對手的弱點。

如果讓羅馬統帥指定交戰的時間和地點,從而避免羅馬方陣的弱點擴大,那漢尼拔也沒什麼勝算。正如最後的扎馬戰役,漢尼拔照樣戰敗。當然,此時的羅馬方陣已經吸取了教訓,做出了些許改進。

對比卡萊戰役,羅馬被安息擊敗。與漢尼拔相同的是,安息人也善用騎兵,並且善於破壞步兵方陣;不同的是,安息人不只是依賴環境因素,而是更多的依賴騎兵本身,所謂騎兵戰術對步兵戰術的優勢。

騎兵戰術一旦崛起,步兵戰術便失去了輝煌,至少在冷兵器時代是這樣。比如蒙古騎兵,比如馬穆魯克騎兵。


前面有幾位的回答已經很好了。
我轉帖幾段《西洋世界軍事史》《西方戰爭藝術》的內容。

《西洋世界軍事史》:

   那麼象羅馬那樣的軍事制度,對這樣一個人又有什麼應付的方法呢?完全沒有,可是到了最後,羅馬人的民族性還是獲得了勝利。在坎納會戰之後的景象又是如何呢?漢尼拔希望這一戰能使羅馬共和國發生全面動搖,可是結果完全不然,儘管羅馬已經癱瘓了,但卻沒有一個拉丁城市背叛它。如果漢尼拔是亞歷山大,那麼羅馬也許還是會滅亡的。他現在應該明白,羅馬聯盟的力量就寄托在羅馬城,除了羅馬以外,他們空無一物。他的騎兵將領馬哈巴爾勸他立即進攻這個首都,他卻拒絕了。馬哈巴爾怒吼道:「這是一個真理——上帝不會賜人以全能,他不會讓同一個人擁有一切天才。漢尼拔呀,你知道如何獲得一次勝利,但你卻不知道如何利用這個勝利。」正如李維所說,「大家都認為這個時間上的延誤,已經挽救了這個城市和這個帝國。」   漢尼拔為什麼不進攻羅馬呢?霍華德說因為他正在構思一個新戰略:準備使用迦太基的全部力量,使戰爭擴展到新的地區,這樣就可以包圍義大利。當他進行逐城爭奪戰時,其本國政府也在設法想把羅馬人逐出西班牙,奪回撒丁,而更重要的是在西西里島重建他們的勢力。這樣就可以迫使羅馬求和。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漢尼拔也早已接受了馬其頓國王菲力普五世的請求,準備與他結為同盟。 [ 原作者註:在聽說漢尼拔在特朗西梅諾湖獲得了勝利之後,馬其頓的菲力普五世也準備攻擊義大利,而在坎納會戰之後,就與漢尼拔締結同盟。於是羅馬人在得到了佩加蒙國王阿塔拉斯的支援後,也就在公元前214年與他交戰,這就是第一次馬其頓戰爭。公元前211年,羅馬人與阿托里亞同盟簽訂條約,到公元前205年戰爭才告結束,雙方簽訂了弗尼斯和約,菲力普同意不再煩擾羅馬的同盟國。 ]   可是這似乎並不是達到其目的最佳途徑。如果羅馬城被攻陷,那麼西班牙、撒丁和西西里都會自動落入他的掌握之中。所以並不是因為他認定這個「新戰略」是最好的,而是因為缺乏攻城工具,所以不得不如此。漢尼拔知道他攻不下羅馬城,所以他被迫放棄攻勢,與他的對手法比烏斯同樣採取守勢,從此都是想以消耗手段取勝。   為什麼沒有一個城市背叛呢?不僅是因為它們效忠羅馬,而且也因為他們都有城牆,並且彼此間有道路聯繫。他們不僅可以安全的對抗漢尼拔的野戰軍,同時補給的供應也不至於發生問題。現在構成羅馬戰略的樞紐就是這些有城牆的城市,而漢尼拔居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未嘗不是一件怪事。如果他明白這一點,那麼當他於公元前215年在卡普阿建立基地,並使南義大利的大部分歸入他的控制之中時,他就應該組織一支攻城部隊,去擊毀敵方戰術中的核心。在以後四年中,戰爭就變成了反覆進退的行動。到公元前211年,弗爾維烏斯攻陷了卡普阿城,於是漢尼拔所能做的就是渡過阿尼歐河,前進到羅馬的城牆腳下,立馬柯林門外,揮動他的寶劍。這雖然是一個英雄的姿態,但卻已經遲了五年時間,實在是太遲了!

到札瑪會戰時,

  在素質和訓練兩方面,漢尼拔的軍隊比他的對方都處於劣勢,他使用的戰鬥隊形足以證明他自己完全了解這一點。他共有三個軍團的步兵:他自己的部隊、馬可的部隊和迦太基元老院匆忙中召集的迦太基和非洲部隊。前二者是可靠的,第三者卻不太可靠。所以他把馬可的部隊排在最前方,其中包括利格尼亞人和高盧人。我們可以假定他們將採取分散的隊形,因為漢尼拔又把巴利里克的投石兵和摩爾人的輕步兵混夾在一起。第三部分,由迦太基和非洲部隊所組成,漢尼拔用他們組成第二線,位置就緊接在第一者的後方。至於第一部分,又位於第二線的後方,相距約二百碼,那是他的總預備隊,主要為布魯提亞人。在他的第一線前方,他將八十頭戰象布成一條綿長的戰線。最後他把他的騎兵兩千人擺在兩翼,迦太基人在右,努米蒂亞人在左。因為他的騎兵實力太薄弱,所以他無法再用坎納式的戰術,用他們去迂迴敵人的側翼。因此他的計劃是想突破羅馬軍正面,這是一場賭博,成敗的關鍵就要看他的大象是否聽話。如果這些大象聽話,那麼羅馬人的正面毫無疑問就會被沖亂,這不僅能使第一線的攻擊大為省事,而且更可以激發第二線的勇氣——這都是臨時召募的非洲人。最後,憑著他的第三線精兵來進行一次決定性的打擊。   西庇阿仍然保持正常的軍團隊形,但卻能適應他面臨的戰術情況。他沒有把他的各部依照三線棋盤格的老形式展開,照這種形式,是第二線的各部恰好掩護著第一線中各部的間隔。反之,他的第三線各部正對著第一線各部的後方,這樣在戰鬥隊形中產生了許多條甬道,以便迦太基的大象可以從那裡通過。此外他的老兵則保留在較後方,所以即使迦太基的戰象達到了突破目的,他們也不會陷入混亂。輕步兵則填塞在甬道之中,如果他們擋不住戰象的衝擊,可以立即撤退。左翼方面為義大利騎兵,由納利烏斯指揮。右翼方面為努米蒂亞騎兵,由馬西尼沙指揮。

《西方戰爭藝術》:

   漢尼拔及其馬其頓戰鬥系統與羅馬人相比,具有亞歷山大與波斯人相比相同的優勢。就像亞歷山大一樣,迦太基領導人也熱衷於取得連續的戰術勝利。但是,漢尼拔所面臨的政治形勢與亞歷山大完全不同。雖然義大利與龐大的波斯帝國相比是渺小的,但對於漢尼拔一開始只有不超過50000人的軍隊來說,要征服它還是顯得地域太大、人口太多。即使漢尼拔在坎尼取得壓倒性勝利之後,義大利的大多數城市仍然保持著對羅馬的忠誠,「這是一種盟友對羅馬政府的畏懼和尊敬之情」。此外,羅馬人自己及其盟友均擁有民兵。這就意味著每個城市都能保衛自己,而軍隊如果被消滅,羅馬人可以創建和替換比波斯國王所能創建和替換的更大的軍隊。雖然動員的民兵步兵與漢尼拔的正規軍隊相比缺乏戰鬥力,而且也無法模仿馬其頓人的合成軍隊戰術,但是他們具有構築和防禦築壘要塞的能力。這樣,漢尼拔所面對的是一種在20世紀被稱為民族抗戰的戰爭。這種戰爭所發生的國家國土廣大、人口眾多,足以防止其軍隊的大部分不被敵人同時控制。

甚至在坎尼會戰之前,漢尼拔勝利進入義大利,就已導致費邊領導下的羅馬人採取更加慎重的戰略。敏銳而又精明的、掌握指揮權的費邊率軍迎敵。當時,漢尼拔「擁有如此之多的戰利品,以致其軍隊無論是拉還是背都無法將其全部帶走」。他們在「亞德里亞附近一個物產豐富的國家裡」安營紮寨,在那裡,他「付出巨大的精力用於恢復其人員和馬匹的元氣」。費邊在距漢尼拔6英里處安營紮寨。漢尼拔「希望一鼓作氣發起攻擊,對敵人造成有效的威脅。於是他率軍出戰,想在距羅馬人營地不遠的地方與其交戰,但等待了一些時間之後,無人出來迎戰,只好又返回自己的營地休息。狡猾的費邊早已決定,絕不冒任何風險,或者冒險與敵人戰鬥,而把保障部隊安全和自己對部隊的控制作為其第一位和主要的目標。他堅定地堅持自己的目的」。

   漢尼拔是其時代的偉大鬥士,當然不會貿然進攻駐紮在築壘營地內費邊的羅馬軍隊。因為在那裡,羅馬人的防禦力量將會輕易地壓倒迦太基老兵的戰術技能。但是,費邊戰略的內涵絕非僅僅是避免失敗。無論何時,只要迦太基人運動他們的軍隊,「羅馬人就繼續向後方運動,始終與敵人保持1-2天行程的距離,絕不接近敵人或與敵交戰」。有時,費邊會「與敵人平行機動,並總是在敵人的前方佔領陣地。這些陣地都是他根據對這個國家的了解所選擇的最有利的陣地」。採取這種跟蹤漢尼拔軍隊的做法,詭計多端的費邊使敵人的後勤補給困難起來,並贏得了一些小衝突。因為,當時漢尼拔不得不分散其軍隊尋找食物,而一些人就會「遠離其駐地進行掠奪」,此時,羅馬人就能「抓住或殺掉一些敵人」。採取這種方法,費邊就能「始終持續不斷地削弱敵人有限的兵力」,並且,通過襲擊掠奪者,還能「以這種部分的勝利恢復自己部隊的士氣」。

   費邊戰略的基礎是拒絕會戰的能力、實施防禦的戰術力量、對有城牆城市的控制能力和優異的後勤供應。從對掠奪者和散兵游勇實施突襲方面來說,他運用的是集中兵力以強擊弱的小規模襲擊戰術;從控制國家和接受在深壕後面戰鬥方面來說,他運用的是持久防禦戰略;而從他常常依靠後退方面來說,他也依賴襲擊戰略。他之所以能夠如此,是因為兩支編製結構相同的軍隊之間,追擊者難以趕上撤退者。只要能夠避免被諸如河流等障礙物阻礙,費邊總是能夠擺脫漢尼拔;而他對地形的熟悉,則使他總能避免失策。當然,費邊也樂於按自己的規則打仗,也就是在深壕高壘的營地內作戰;但是,漢尼拔從未被敵人的費邊戰略所激怒,犯下在費邊希望的地方作戰的錯誤。

   除了那些費邊所利用的因素以外,羅馬人的軍事力量蘊藏於以各個城市訓練有素的民兵為基礎的龐大軍隊之中。羅馬人的力量還在於對中心都市的控制以及這些城市築壘所提供的防禦能力。由於道路總是穿過人口中心,這些障礙妨礙了漢尼拔的運動,並確保了羅馬人對從屬鄉村的控制和補給。依靠騎兵作戰是漢尼拔的擅長,而對付築壘城市,與羅馬人相比則沒有什麼優勢。羅馬人在攻城技巧上同樣擅長。在所有對築壘城市的持久進攻中,漢尼拔幾乎都面臨著無法克服的後勤問題。而且,他還不能依靠水路進行這類長期補給,因為強大的羅馬海軍統治著海洋。除了依靠馱騾補給龐大軍隊通常所遇到的困難以外,漢尼拔還不得不對付羅馬軍隊對其補給地域的蠶食,捕殺其搜尋糧草人員的行動。因此,漢尼拔不願意攻城。

   坎尼會戰的失敗對羅馬人的政治力量形成了嚴重衝擊:羅馬的一些盟友背叛了,而另一些也變得不那麼熱情了。於是,羅馬人開始集中精力對付這些不忠誠的的城市。他們之所以能夠這麼做,是因為凡沒有漢尼拔軍隊的地方均由羅馬人的軍隊控制著。漢尼拔無法解救那些被圍攻的城市,因為羅馬人建立了一條環繞防禦者的對壘戰線,並為其軍隊建立了補給充足的築壘營地。有時,在圍攻諸如卡普阿這類非常重要的城市時,還建立了第二條築壘戰線,在攻城設施周圍構築城牆,以防止來自漢尼拔軍隊的圍攻。一個接一個,羅馬人制服了那些背叛的盟友,並逐步縮小了義大利親漢尼拔的地區。迦太基人的將軍從未比襲擊者取得更多的成功,而羅馬人則以持久戰略作為惟一的抵抗戰略,從而使迦太基人能夠自由活動的地區逐步受到限制。漢尼拔消耗羅馬人的企圖失敗了;而羅馬人不屈不撓的堅持卻破壞了他的戰略,因為羅馬人的軍隊不僅在義大利取得了成功,而且慢慢地但卻穩步地征服了迦太基人的西班牙。

   漢尼拔成功地在一個敵對國家堅持了那麼久,不僅反映了他的戰術天才,而且反映了他的組織才能。比如,他必須徵召當地部隊,並以他的戰鬥方法去訓練他們。但是他做到了,並且在他的領導下,使這支由不同成分組成的軍隊為他和他的事業而戰鬥。

   但是,最終證明漢尼拔永遠只是一個襲擊者,既缺乏控制義大利所必需的足夠的軍隊,又缺少像亞歷山大在波斯帝國所尋求和培育起來的有力的政治支持。主要根據羅馬人所運用的反抗戰略,迦太基人漫長的戰役可劃分為5個階段。初期,羅馬人採取挑戰性的持久防禦戰略,正中漢尼拔下懷。他對自己的戰術優勢充滿信心,很樂意接受這種戰略。

   費邊採取的持久防禦戰略使迦太基人的戰役進入第二階段。費邊戰略的基礎是其國家的築壘特長及其拒絕會戰的能力;除非戰鬥是在他自己選擇的掘壕陣地進行,否則絕不應戰。此外,當費邊跟蹤迦太基人的軍隊,並突襲其搜尋糧草的散兵游勇時,其戰略中還包含有襲擊成分。但是,因為費邊始終處於野外,只按自己的規則作戰,所以羅馬人沒有像大夏人和粟特人那樣開展游擊戰爭。他們喪失了對國家的控制,無法在作戰中正面對抗亞歷山大。

   在第三階段,當羅馬人短暫地恢復了基於戰鬥的持久戰略時,坎尼會戰的失敗使盟友背叛的問題嚴重惡化了。他們不得不在第四階段採取持久進攻戰略,以攻城的方式制服背叛的城市。與此同時,他們又恢復了費邊的持久防禦戰略,以對付迦太基人。在最後一個階段,漢尼拔被羅馬人的築壘防禦戰略嚴重困擾,只能依靠在義大利南部建立的基地地區。同時,羅馬人仍無力在進攻戰鬥中迎戰漢尼拔,不能有效地採取進攻性持久戰略對付迦太基人的基地地區。相反,他們在義大利之外的戰役卻取得了成功,征服了西班牙,最後還侵入了非洲。

   漢尼拔在對付政治對手方面的失敗與亞歷山大在大夏和粟特的成功恰成鮮明對照。這兩種情況都是偉大的統帥面對強大的政治對手,但在軍事上佔有優勢。不過,亞歷山大控制了對現存政權的支配權,並擁有征服大流士的合法身份。與此相反,羅馬人始終保持了強有力的政府機器,這架機器是他們花費幾個世紀建立起來的。而且,羅馬人控制著城市和交通樞紐,而在大夏和粟特,這些都是由亞歷山大控制的。最後一點,亞歷山大能夠維持其本已強有力的組織形勢,而漢尼拔的政治能量僅僅是建立在最初的軍事勝利之上的,因此無可奈何花落去。由於沒有獲得當地的支持,而其戰場上的戰術優勢又被城牆和羅馬人戰場築壘的優勢所限制,所以漢尼拔失敗了。他勝利的機會是建立在羅馬願意通過實現妥協的和平以擺脫漢尼拔軍隊的基礎之上的,但實踐證明,羅馬人太熱衷於實現其完全摧毀迦太基人力量的目標了。漢尼拔失敗的例子充分說明了政治因素對軍事勝利的限制。

有些地方有互相矛盾。


第一次布匿戰爭(前264-前241年)

第一次布匿戰爭(前264-前241年) Edited by Arthur

事情的起因是在夾著迦太基和羅馬之間的西西里島,地中海最大且人口最稠密的島。西西里第一強國錫拉庫薩決定攻打墨西拿,墨西拿認為自己無法抵禦錫拉庫薩,所以他們決定請他國援軍來幫助自己渡過難關。於是一道選擇題擺在了他們面前,是向北邊的羅馬人求助還是向南邊的迦太基人求助?通過一系列分析,最終墨西拿決定向羅馬人求助,主要原因是羅馬統一了義大利半島以後,雷焦就納入了羅馬的保護傘成為了羅馬的同盟城市。而從地圖上顯而易見,墨西拿人民抬頭就能看見雷焦,如此的便利性是迦太基不具備的。

然而擺在羅馬面前的問題是,作為一個農牧名族,羅馬並不具備迦太基一樣強大的海軍,此前羅馬也沒有跨海的戰爭經驗,甚至沒有戰船。但是當時迦太基已經掌控了西西里的西部城市和港口,羅馬擔心如果自己不介入墨西拿的戰爭,最後迦太基的殖民勢力會擴大到家門口對岸連火把都看得見的墨西拿,必將對羅馬本土會造成戰略上的威脅,於是最後羅馬決定參戰(其實這個道理很好理解,可以類比抗美援朝戰爭)。之後,羅馬派出執政官帶著兩個軍團登陸西西里島後與腓尼基人和迦太基人打響了第一場戰鬥,結果是羅馬贏得了勝利,並且獲得了錫拉庫薩和墨西拿加盟羅馬聯盟。而此時地中海霸主迦太基感覺到了壓力,派遣4萬海陸大軍登陸西西里島南端,而此時的羅馬留在西西里島的軍隊僅有1.5萬人。自此,第一次布匿戰爭真正的開始了。

當時兩國國力是有一定懸殊的,迦太基人當時說過這樣一句話:「沒有迦太基的允許,羅馬人在海里連手都不能洗。」從中可以看出,羅馬在海軍方面是遠遠弱於迦太基的,主要原因還是當時的羅馬有太多的陸地上的事情要處理,海洋對他們來說還是無暇顧及的世界。而羅馬和迦太基在西西里島上多次較量後終於意識到,如果不切斷迦太基的供給,這場戰爭永遠無法結束。至此,羅馬人終於意識到了發展海軍的重要性,也由此與迦太基人的較量從陸地移到了海上。

第一次布匿戰爭重要戰役/事件記錄 Edited by Arthur

第一次布匿戰爭的結果就是,迦太基從一個海洋霸主的王座上跌落了下來,喪失了大半部分的海域主權,同時花了400年在西西里的一切權益都化為了烏有。而羅馬則從一個大陸性的農牧民族成長為了海洋強國,完全控制了西西里海域。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主人公,戰爭史上被認為最傑出的戰略家漢尼拔將軍,就是在公元前247年第一次布匿戰爭時期出生的。他的父親,哈米爾卡就是在他出生那年作為指揮官被派往西西里戰線。最後與羅馬人的和談也是哈米爾卡代表迦太基方出席的,作為一名卓越的指揮官,由於身後國家的支持不夠充分,未能發揮其真正力量大勝羅馬一直是他心中的痛。所以在漢尼拔年幼時,他命漢尼拔在神廟中向神發誓,此生與羅馬為敵,以消滅羅馬為其終生追求的使命。這也為日後漢尼拔翻越阿爾卑斯山直逼羅馬首都的復仇計劃埋下了種子。

兩次布匿戰爭的間隙(前241-前219年)

從第一次布匿戰爭的結束到第二次布匿戰爭的爆發,其中有23年。23年對於一個王朝也許是短暫的,但是對一個人來講,卻是擁有著無限的可能性。其實第二次布匿戰爭的導火索,在漢尼拔於9歲時在貝爾神廟向神發誓終生與羅馬為敵時,就已經埋下了。至於何時開始,在哪兒開始,其實都取決於漢尼拔。而這間歇的23年除了給與漢尼拔足夠的成長時間外,迦太基和羅馬也在其中悄然開始發生了變化。

迦太基:

1、僱傭兵的暴亂。迦太基和羅馬在軍事上相比,一個很明顯的區別就是,迦太基的軍隊是主要依靠僱傭兵制度的,而羅馬的軍隊是羅馬市民組成的。從戰爭的消耗來看,羅馬是吃虧的,這也是為什麼羅馬願意在第一次布匿戰爭後期即便有幾場大勝仍願意和談的原因,因為羅馬的壯年男性人口被戰爭消耗的太厲害了,打不下去了。而相對比迦太基,只要有錢,還是能依靠僱傭兵來投入戰鬥,但是一方面是迦太基方由於幾個不夠高明的指揮官導致了多場失敗,致使戰局逆轉;另一方面迦太基和羅馬在西西里島的戰場因為羅馬在海域控制上對迦太基補給的切斷,致使迦太基很難繼續輸送兵力作戰。而一旦戰敗,僱傭兵制度的缺點就被無限放大。

戰後,許多在西西里島的迦太基僱傭兵都準備回自己國家,但是在回去之前他們先要去迦太基討要僱傭報酬,類似於農民工回家過年前的討薪。由於戰敗,迦太基國意識到要緊縮財政,對於僱傭兵的報酬,他們認為應該根據實際參戰時間,即半年的報酬,而不是之前談好的一年的報酬,等於是想打個對摺。然而僱傭兵們並不買賬,他們不像農民工手無寸鐵,他們是有武器的。於是,暴亂開始了,暴亂僱傭軍的隊伍最高峰達到了5萬人的規模。經過幾次談判之後,迦太基決定鎮壓,他們派出了漢尼拔的父親哈米爾卡,這位高明的將軍只用了2年多的時間將僱傭軍隊伍全殲,平定了叛亂。

對於僱傭兵體系,在近一千八百年後面世的曠世奇書《君主論》中,義大利政治思想家馬基亞維利也發表了詳細的論述:

依我看,君主用來保衛國家的軍隊無非以下幾種:他自己的軍隊,僱傭軍、援軍,混合的軍隊。其中僱傭軍和援軍既無用又危險,君主如果用僱傭軍作為依靠來保衛他的國家,那麼他既不會穩固亦不會安全。因為這些僱傭軍渙散、有野心、無紀律、不講信義,在朋友面前耀武揚威,在敵人面前則怯懦無能。他們既不敬畏上帝,待人亦不講信義,依靠他們的君主國之所以沒有被消滅,只是因為敵人的進攻推遲了。你在和平時期受這些僱傭軍的掠奪,而在戰爭中又受敵人的掠奪。這是因為,除了為獲取報酬,沒有其他的什麼理由使他們走上戰場,而這點報酬又並不足以讓他們願意為你犧牲性命。當你不打仗的時候,他們給你當兵,但是假如有了戰爭,他們就會一走了之。要證明這一點並不困難,因為現在義大利的崩潰並不是因為別的原因,完全是因為它長期以來依賴僱傭軍。雖然以前僱傭軍曾經幫助某些人取得成功,並且有時還顯得異常勇猛,可是真正面臨強敵壓境的時候,他們就會原形畢露。因此,法國國王查理八世能夠不費吹灰之力而佔領義大利。有人說,這是因為我們有罪,我們確實有罪,可是並不是說話者認為的那些罪過,而是君主們的罪過,是他們過分依賴僱傭軍的罪過,所以他們也一起受到懲罰。

我再進一步論證僱傭軍的不可靠。僱傭軍的首領們分有能力的和沒能力的兩類。如果他們是有能力的,你就無法信任他們,因為他們總是抱有野心,這樣不是脅迫你,就是違背你的意願脅迫別人。反之,假如首領是無能的人,他會把你帶向毀滅。

如果有人說,無論是否是僱傭軍,只要手中有了武器,其行為都是一樣的。對此,我的回答是:當必須動用軍隊時,君主國的君主必須親自挂帥迎敵;共和國的君主則必須委派其代理人前往,假如被派的人不能勝任,就必須撤換,假如他能夠勝任,則必須用法律加以約束,不要讓他越權。經驗證明,只有親自出馬的君主和武裝起來的共和國才能獲取巨大的勝利,而僱傭軍只能帶來損失。而且要使一個用自己的力量武裝起來的共和國服從外人的指令,比一個依靠外國力量武裝起來的國家要困難得多。

許多個世紀以來,羅馬和斯巴達都在整頓武備,從而擁有了自由。瑞士人因為徹底武裝起來了,因而擁有了完全的自由。關於古時使用僱傭軍的情況,可以以迦太基人為例,雖然迦太基人派出自己的公民擔任僱傭軍的首領,可是在同羅馬人進行第一次戰爭之後他們就幾乎在僱傭軍手中毀滅。底比斯人也是很好的例子,在埃帕米農達死後,他們請馬其頓的菲利普當他們軍隊的將領,而戰爭勝利後,菲利普就剝奪了底比斯人的自由。菲利普公爵一死,米蘭人便招募弗朗西斯科斯福爾扎征討威尼斯人,在卡拉瓦焦獲勝之後,斯福爾扎卻同威尼斯人結盟,來脅迫他自己的主子米蘭人。斯福爾扎的父親曾經受命於那不勒斯王國的喬萬娜女王,後來卻突然不辭而別,使女王的軍隊解體。為了挽救自己的王國,女王只好投入阿拉岡國王的懷抱。

——《君主論》馬基雅維利

迦太基國內政治意識形態最主要兩派是對外貿易派和國內農業派,而對外貿易派的領袖正是哈米爾卡。其實從僱傭兵制度本身來說,對於善於經商的迦太基,是比較有優勢的,因為國民創造的價值來僱傭外國士兵是高於市民本身上戰場的。但是這種制度一定要有高明的軍事指揮官,這也就是為什麼哈米爾卡以及之後他的兒子漢尼拔可以取得巨大勝利,而之前第一次布匿戰爭中很多迦太基的將領卻因失敗而被斬首的原因。

2、殖民西班牙。叛亂鎮壓完後,對外貿易派領袖哈米爾卡決定離開國內農業派佔上風的迦太基,去西班牙建立更大的殖民地根據地,此前迦太基在西班牙有殖民地,但哈米爾卡的目標是擴大這一地區的勢力,建立獨立的殖民王國。踏上西班牙的哈米爾卡充分發揮了其高超的戰爭頭腦和經營藝術,對西班牙原住民的戰鬥節節勝利,並且在新擴展的勢力範圍建起了大量的農場和銀礦開採,最終建立了迦太基新城,向迦太基本土輸送大量的財富,儼然成為了一個和迦太基本國遙相呼應的獨立王國。哈米爾卡最後在漢尼拔18歲的時候,在戰場上陣亡,繼任者是其女婿。得益於其女婿的卓越能力,哈米爾卡取得的事業得以鞏固和發展,這都為日後漢尼拔的遠征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

羅馬:

1、與高盧的交惡。羅馬作為第一次布匿戰爭的勝利方,由於多了西西里島的勢力納入,他們開始關注在內部的改革以符合日益龐大的羅馬帝國的擴張,現在英語中的用的「Province」就是當時羅馬得到西西里之後創立行省制度發明的。在平定南部西部(拿下了西西里和撒丁),東部(以利亞人的海盜集團)後,羅馬決定要處理一下北邊邊境的安全問題。北部的高盧人(即今天的法國)一直是個隱患,年份好的時候他們會安安心心待在自己土地上,年份不好的時候就要集體帶著軍隊往南移民,有點像漢時期的匈奴與漢朝的關係,所以羅馬對這個身邊的定時炸彈不是很放心,正好碰上公元前226年高盧民族建立了共同體準備大舉南下羅馬屬地來解決饑荒問題,於是羅馬決定乘這個機會根本上解決北方問題。他們派出了4個軍團,共計步兵5.1萬,騎兵3200人,把阿爾卑斯山脈以南的幾個高盧民族給收拾老實了,但是由此高盧民族和羅馬的交惡程度也正式上升,大部分的高盧民族都憋著口惡氣。羅馬本來想著要緩一緩再往阿爾卑斯山以北一起推掉,然而漢尼拔並沒有給他們這樣的時間。

2、羅馬政體改革。羅馬第一次比較大的政治改革是在公元前6世紀中葉,這次意義深遠的改革是相隔300年的又一次改革。為了充分理解這次改革的內容,我認為有必要把羅馬的政體做個了結和分析,於是我去研讀了馬基雅維利的另一本著作《論李維羅馬史》。

《論李維羅馬史》中馬基雅維利提出的政體循環 Edited by Arthur

簡單來講,馬基雅維利認為共和制度下的三種政體君主制,貴族制,平民制是歷史的循環。在最一開始,政府的起源之初,君主制是非常能夠滿足民眾需求的制度,然後隨著世襲的繼承製開始,後世的君主開始專制,引起貴族集團的不滿,開始反抗並推翻原有的君主制,建立貴族制。然而隨著貴族制被權利的腐蝕後,開始寡頭執政。隨著與民眾的矛盾逐漸加深,最終推翻貴族制的民眾將建立平民制的共和政體。由於所有的政府在建立的初期都會有一定的威信,所以一開始的運作必然是良好的。然而,一旦那個初建的世代亡故,自由隨即淪為放肆,無政府主義的混亂將使得人民重新恢復君主制。由此歷史的循環再次開始。

而在實際情況中,大多是混合制度,只是偏重不一樣。以改革前的羅馬為例,公元前6世紀中葉國王塞爾維烏斯的第一次改革更多的是從君主制→君主+貴族制方向改革,引入更多的貴族參與國家決策。而隨著羅馬的發展,它再也不是台伯河周邊農民和羊倌們聚集的國家,也不再是版圖只局限於義大利半島的國家。由於平民數量的增加,羅馬政體的改革迫在眉睫。此次改革的方向就是從君主+貴族制→貴族+部分平民制的改革。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君主不似之前的國王,而是每年選舉的執政官,之前是從貴族階層選舉產生。雖然之後仍有執政官存在,但是作為君主方面的權利比例已經大不如之前我們定義的君主制,更多的是以元老院為首的寡頭政治特點。而這次改革的核心內容是提高擴大中產階級隊伍,引入更多的平民參與到國家決策中來,讓國家意志體現為更加廣泛的市民意志,在指揮官上的選擇上也打破了貴族和平民之分,在後續的選舉中往往是平民和貴族對半的比例。

對比另一個國家斯巴達,其政治體制是國王+規模有限的元老院,就是君主制+有限的貴族制政體。對比羅馬,斯巴達這樣的政治體制存在穩定的原因是,一來斯巴達居民不多,他們因此可以由少數人統治;二來他們不接納外地人進入他們的領土,因此有機會避免腐化。而此時羅馬的情況明顯與斯巴達是兩個極端,羅馬因為市民兵的軍事制度,市民的數量決定了羅馬的軍事國力,所以羅馬是希望市民數量大幅度增加。另外羅馬對於外來文化和國家的接納度也是遠遠高於當時的其他國家。鑒於羅馬當時發展的需求,改革必不可免。

第二次布匿戰爭(前219-前201年)

之前說了第二次布匿戰爭自漢尼拔出生就已經埋下了導火索,而這個導火索最終在漢尼拔26歲的時候點燃了。事情的直接起因是哈米爾卡的女婿在西班牙遇害,於是一把手的位置的重擔直接落在了漢尼拔身上。此時的漢尼拔也積累了足夠的經驗,已經為日後創造無人能及的歷史做好了足夠的準備。

公元前219年,是年28歲的漢尼拔開始把長期以來的願望付諸於行動。他開始他滅亡羅馬計劃的第一步,攻打薩貢托城,平定埃布羅河以南地區。當時羅馬和迦太基都沒有察覺這位年輕人的真實意圖,直到後來大家才恍然大悟。

由於薩貢托是羅馬的同盟城市,羅馬就此向迦太基提出抗議。而迦太基因為在西班牙殖民經營的成功,並不阻止漢尼拔的軍事行動,而且對於羅馬的抗議付之一笑。最終羅馬派了五名使節團前往迦太基考察後,回國召開市民大會最終決定向迦太基宣戰,第二次布匿戰爭因此拉開了序幕。

當時沒有人會想到這麼小的一個港口城市的攻防戰會成為挑起日後曠日持久的第二次布匿戰爭的黑天鵝事件,然而這就是漢尼拔高明之處。由於第一次布匿戰爭中作為戰敗國,迦太基不被允許向羅馬宣戰,而薩貢托城是很微妙的一個點,攻打它並不能被指違反協議。而一旦羅馬主動向迦太基宣戰,第一次布匿戰爭結束簽下的協議也就自動失效,漢尼拔可以無所顧忌的向羅馬進攻而不必擔心迦太基對其的限制。漢尼拔這場攻城戰維持了八個月,很多人評價他不擅長攻城戰,但其中真正的意圖必然是拖延時間以挑起羅馬的主動宣戰。於是漢尼拔在利用這樣很小的一個點撬動了羅馬向迦太基之後,全副武裝的開始北進。

第二次布匿戰爭漢尼拔進攻路線 Edited by Arthur

基於第一次布匿戰爭後的情況,地中海的海域控制權已經從迦太基到了羅馬手裡。換在以前,坐上戰船橫渡地中海是最直接扼要的攻擊方式,無論迦太基方是想把戰場放在西西里島還是義大利本土。然而現在橫渡地中海是極其冒險的事情,士兵還沒有登陸就會在海上被圍殲。於是,漢尼拔想出了誰都沒有料到的路線:翻越阿爾卑斯山,直撲羅馬主城。之所以大家無法想像這條線路,是因為路途困難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而且沿途還有非敵非友的高盧部落。然而最後普通人認為最不可能的事情,最終還是讓漢尼拔實現了。所以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天才的驚人之舉是需要普通人們的缺乏想像力來襯托的。

漢尼拔帶著9萬步兵,1.2萬騎兵從西班牙出發,進入法國境內的時候還剩步兵5萬,騎兵9000以及大象37頭。羅馬此時發現了漢尼拔的蹤影,但是基於過去的認知,他們仍然認為戰場將在西班牙和西西里兩地。所以當羅馬人得到漢尼拔消息的時候,他們立即將兩位執政官分別派往了西班牙和西西里,總計6個兵團,相當於5萬士兵。而另一方面漢尼拔仍然在進行著羅馬人無法想像的長途行軍,他故意在內陸繞路使對方無法追蹤其蹤跡,最後直接穿越了羅納河,途中損失了1.3萬人。終於在阿爾卑斯山下與羅馬偵察騎兵團相遇,展開小規模戰鬥。至此,羅馬人才恍然大悟漢尼拔的真實意圖,急召執政官帶領軍隊回國。

翻越阿爾卑斯山脈是漢尼拔軍隊面臨最困難的部分,尤其是帶著象群的漢尼拔大軍,基本是不可能成功翻越的。然而年輕的漢尼拔憑著他精確的信息收集和身先士卒的領導力,終於還是帶著這支大軍氣勢洶洶的翻過了阿爾卑斯山脈,直撲羅馬而來,而這一壯舉的代價則是2萬士兵永遠留在了阿爾卑斯山上。下了阿爾卑斯山的漢尼拔開始籠絡高盧部落加入他的軍隊,最有效的兩個手段是給與金錢和幫助高盧部落向羅馬復仇。此時漢尼拔的軍隊由步兵2萬,騎兵6000,增加到了總數3.6萬。然而,這是遠遠不夠的。漢尼拔明白要繼續籠絡高盧部落的加入,必須開始實打實的證明自己可以戰勝羅馬,於是漢尼拔與羅馬之間的正面戰爭終於開始了。

第二次布匿戰爭重要戰役/事件記錄 Edited by Arthur

努米底亞的騎兵

迦太基進入義大利後一路大勝,以極小的代價將羅馬打的毫無還手之力,羅馬的有生力量幾乎被全殲,這裡面最關鍵的是他靈活的應用非洲帶來的努米底亞騎兵帶來的戰局變化。努米底亞的騎兵在當時,是遠勝於羅馬騎兵的兵種。

努米比亞騎兵

這張來自百度百科的圖比較清晰的展示了努米底亞騎兵的特點,他們並非後世傳統意義上的鐵騎,而是更多的歸類為輕騎兵,而他們的優點是有極強的機動性。

努米底亞輕騎兵擅長於偵察、追擊、埋伏和快攻,他們的裝備很簡陋︰兩三支標槍,一支輕矛,防護也僅有一麵皮盾。但每人有兩三匹換乘的坐騎,根據李維(Livius 羅馬歷史學家)的記載,努米底亞人可以在高速賓士時,從一匹馬跳上另一匹馬。發出狂野的吼叫,能連續幾次發動衝鋒。當然,如果是正式會戰的場合,他們後面要有步兵支持,以便在撤退的時候提供掩護。

——百度百科

身處非洲的努米底亞王國盛產騎兵,騎馬是從小開始訓練的運動。而反觀羅馬,由於都是市民兵,且裝備大多自付,所以羅馬最主要的核心兵種是重裝步兵,由上流、中流階層市民組成。騎兵雖然是由國家經費負擔,但都是來自富裕階層。因為當時馬鞍和馬鐙都還沒有發明,馬鞍的發明是在中世時代,而馬鐙的發明是在11世紀,因為這兩者的發明,騎士進入了其黃金時代。然而在這之前,騎馬是一項很難短期掌握的技能,這需要從小開始訓練,所以駕馭馬匹本身在當時就是項技能,如同現在的學習鋼琴類似,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無法熟練掌握此項技能。所以羅馬的騎兵很少,且戰鬥力低下。羅馬對騎兵的武器配製只有胸甲、頭盔、劍、槍和盾,相比努米底亞騎兵,就是個移動的活靶子,而且靈活性太差無法跟上努米底亞騎兵的速度。

而且從後來馬基雅維利在《論李維羅馬史》中也認為,羅馬軍事的根基就在於步兵:

羅馬人的威望與古代戰爭的實例顯示步兵應該比騎兵更受推崇

羅馬軍以步卒反敗為勝

許多理由與實例清楚顯示,羅馬人在軍事行動中對於步兵的推崇遠在騎兵之上。他們所有的兵力部署無不建立在這樣的基礎,這可以從許多實例看出來,其中之一是他們跟拉丁人激戰於瑞吉盧斯湖,羅馬軍開始顯露敗象之際,他們下令騎兵棄馬徒步以提供支援,就這樣重新發動攻勢而反敗為勝。由此顯然可見羅馬人對於他們在徒步時比在馬背上更有信心。他們在其他許多戰役中使用這同樣的權宜辦法,一再證實那是化險為夷的良策。

軍隊的根基是步兵

就算沒有權威,還是有顯而易見理由支持前述的說法。人徒步能夠走到馬到不了的許多地方。他能夠受教遵守紀律,陣勢被打散了還可以重整,要求馬遵守紀律可就難了,陣勢被打散了也不可能恢復紀律。此外,馬跟人一樣,有的精神萎靡,有的精種飽滿;而且常常可以看到膽小的人騎精神飽滿的馬以及精神飽滿的人騎膽小的馬,不論是哪一種不搭調的情形都會造成效益與紀律的逆轉。紀律嚴明的步兵輕易能夠突破馬陣,反過來可就難了。

除了古今許多實例,這個看法還可以從為民事擬訂規章的那些主事者得到佐證,他們顯示戰爭期初是騎兵戰,因為那時候還沒有步兵的規訓。但步兵的規訓確立之後,大家隨即明白他們比騎兵更管用。不可否認,在執行偵察任務、從事強劫掠奪、追逐竄逃的敵軍、協同對坑敵方的騎兵時,騎兵的確有神效。然而軍隊的根基和動力,因此應該更受推崇的,畢竟是步兵。

——《論李維羅馬史》馬基雅維利

我非常贊同馬基雅維利的看法,即便是一千多年過去了,基於羅馬的實際情況重裝步兵的確仍然是羅馬的根本。如果引用孫子兵法來形容第二次布匿戰爭中騎兵和步兵的關係,應該是:「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重裝步兵是整個軍隊的「正」,騎兵則是「奇」。以羅馬人行事作風穩健來看,重裝步兵始終是他們征戰的根本,因為騎兵作為「奇」,最主要的是靠將領運用其機動性強的特點,在戰爭的最後出其不意的展現其特色。很典型的例子,之後羅馬重裝步兵消滅努米底亞的時候,就是想辦法把騎兵全部圍在一個小地方,對方手中的牌都打出來了沒有留著的後手了,重裝步兵的優勢就出來了,一點點把圍著的騎兵屠殺殆盡。

回頭來看此次戰爭中漢尼拔能縱橫義大利腹地的原因,也是他將努米底亞騎兵和步兵的正奇配合,發揮到了極致,所以羅馬重裝步兵的優勢沒法發揮出來。這也是為什麼他逼近了羅馬首都但沒有圍城的一個主要原因:他的優勢在騎兵跑得起來的野外,而不是靠肉搏的攻城戰。這反而是羅馬重裝步兵的專業領域。羅馬著名的將領費邊就是靠閉門不出的龜縮戰術,令漢尼拔無法更進一步的取得更大的勝利。

羅馬的聯盟制度

漢尼拔的戰略非常的成功,接近於打敗羅馬。他在取得坎尼會戰這樣的重大勝利後,最主要的策略就是策反羅馬的同盟國。因為他明白羅馬之所以強大,他的同盟國是非常關鍵的因素。直接貿然圍攻羅馬首府,不單意味著長時間攻防戰自己的補給存在問題,更意味著一旦同盟國集合兵力與羅馬里外夾擊,很可能導致漢尼拔騎虎難下的窘境。所以漢尼拔對羅馬最重要的策略就是策反其同盟國,寄希望於獲得慢慢瓦解羅馬的同盟勢力,然後再一舉攻破羅馬都城。然而這最關鍵的一步並沒有取得成功。除了義大利南部地區加普亞、錫拉庫薩和塔蘭托加入漢尼拔陣營之外,其他的同盟國仍然是和羅馬並肩作戰到了最後。

羅馬的聯盟制度 Edited by Arthur

羅馬是一個開放的國家,而且它的市民權是比較吸引其他國家和城市居民的一個權力,類似於今天美國的綠卡。羅馬對於其不同種類的聯盟夥伴有著因地制宜的約定,而且羅馬致力於打通與各個同盟夥伴的交通,方便往來和交流。這種平等開放的心態也最終幫助羅馬在最困難的時候,聯盟夥伴並沒有棄他而去投靠迦太基。羅馬不只是有看得到的元老院,市民,軍隊,糧食,更是看不到的制度保證了其日益強大的根本。而且最難能可貴的是,在坎尼會戰後,羅馬市民與貴族的矛盾並沒有激化,相反變得前所未有的團結,在羅馬市民大會上更多的羅馬市民組建軍團,繼續前往海外作戰,這也為西庇阿的逆襲創造了可能性。反觀我們自己,這樣的氣氛也許只有在若干年前的抗美援朝時期才能看到,如今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很難相信民眾一定會有同樣的反應。畢竟ZF在透支其公信力上,走的太遠了。如今的環境和當年對ZF和統治者的狂熱崇拜相比,民眾已經不再選擇相信了。對比羅馬在第一次布匿戰爭後的改革,我們是否應該從中學得如何儘早正視問題並且努力改正?

迦太基的失敗

「豬一樣的隊友」,這個詞絕對可以用來形容迦太基。漢尼拔在義大利腹地的16年,只接受到後方迦太基的兩次補給。第一次布匿戰爭的惡果一顯無疑,海域被羅馬控制,迦太基完全無法給漢尼拔補給,但慶幸的是這些問題漢尼拔都靠自己的智慧解決了。然而當羅馬發現無法和漢尼拔一戰時,他們便採取了圍魏救趙的方法,從西班牙登陸一路向迦太基猛撲,迦太基在其本土就沒打過一場勝仗。而且漢尼拔最引以為豪的努米底亞騎兵產地——努米底亞王國內亂之後,被羅馬趁機拿下,變成其聯盟。而最後漢尼拔不得不班師回朝後的扎馬會戰,也就是輸在了努米底亞騎兵上:西庇阿有足夠的努米底亞騎兵源,而約定幫助漢尼拔的努米底亞流亡政府最終還是沒有趕上這次會戰。漢尼拔在扎馬會戰前主動尋求西庇阿的停戰,我想也是基於現有局勢的分析,他明白自己已經無力回天。至此,迦太基的故事基本結束。漢尼拔在之後的歲月里一直被羅馬追殺,終於服毒自盡。而迦太基帝國也在公元前146年第三次短暫的布匿戰爭中被羅馬徹底消滅,淪為其非洲行省。而對比這個時代的中國,5年後另一個令匈奴民族聞風喪膽的軍事天才漢武帝劉徹,正式登基。

的確,羅馬人是最後的勝利者,但這並不會抹殺漢尼拔的偉大。若干年後的今天,他依然被視作西方戰略之父,最偉大的戰略家之一。不可否認漢尼拔是一個天才,他成功的跨過了所有人都認為不可能的阿爾卑斯山脈,出其不意的給了羅馬非常慘痛的教訓,甚至一度兵臨羅馬城下。

天才漢尼拔跨過了阿爾卑斯山,但他最終沒能跨過的,是強盛羅馬帝國背後的共和體制,以及千千萬萬個願意為這個體制付出生命的羅馬貴族和市民。


漢尼拔是輸給了羅馬聯盟。

扎馬戰役兩邊將領都是我十分喜歡的人物,鹽野七生在《羅馬人的故事2:漢尼拔戰記》中這樣寫道:

如果要列舉古代5位名將,漢尼拔和西庇阿一定是其中的兩位。如果要列舉迄今為止歷史上的10位優秀將領,他們二人無疑也會位列其中。雖然歷史造就了無數優秀的武將,但是,發生在具備同等才能的人之間的會戰,卻少之又少。這少之又少的事情,就要在扎馬戰場上演。

漢尼拔毫無疑問是傳奇,對於他的評價,絕對沒有過譽。第二次布匿戰爭16年間,羅馬付出的代價是超過10萬人的生命,多達10人以上的執政官級武將的死,迦太基作為戰敗國,補償的分量太輕,輕得難以相信。

等7月閑下來梳理一下這段歷史,羅馬史上最喜歡的一段。

在坎尼會戰過去幾年後,漢尼拔和西庇阿在埃菲索斯偶然相遇的時候,他們之間有過一段對話。對於年長12歲的漢尼拔,西庇阿使用了非常禮貌的語言。他說:
「您認為當今時代最優秀的將軍是哪位?」
漢尼拔當即回答說:
是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他不僅以寡敵眾,擊敗了波斯大軍,而且一直打到遙遠的地方。那裡是遠遠超過我們所能想到的地界。只能用偉大來評價他了。」
西庇阿又問:
「那麼,第二優秀的將軍又是誰呢?」
漢尼拔再次毫不猶豫地回答刀:
是伊庇魯斯國王皮洛士。作為戰術家他是最傑出的。」
西庇阿接著問:
「那麼,您認為第三優秀的將軍是誰呢?」
迦太基名將又是脫口而出,回答了西庇阿的問題:
毫無疑問,那就是我。」
西庇阿聽罷不由自主地露出了微笑,他說:
「如果你在扎馬戰役中贏了我的話,又會怎麼樣?」
漢尼拔好像很理所當然地回答說:
如果是那樣,我的排名會在皮洛士之上,也會在亞歷山大之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占坑。


再溜的盲僧侵野 也扛不住對面五個人抓


原因之一,當時剛要起飛的羅馬對待「外來人」的容納和支持,讓他們跟拉丁鄰居之間形成了共同進退的深厚基情。

所以漢尼拔雖然拿到了縱橫亞平寧戰無不勝的成績,日久之後卻使自己陷入了莫名的包圍之中。即使漢尼拔本人也很重視籠絡羅馬諸同盟,但一場場的勝利換來的仍然很少有誠心的歸順,留下更多的還是始終堅定的反對者。

所以即使沒有最後西庇阿的敲釘轉腳,漢尼拔結局也不會太好。他是一位極其優秀的軍事家和戰略家,但在當時的環境下很難成為一個真正的亞平寧征服者。

當然這並不影響他的聲望,以及他一手創造出的那段屬於他的時代


贊同上面,逆天而行,贏則為榮,敗不為恥


官服ban攻不ban受,模式受逼費邊必然贏


·他犯了和龐培一樣的錯,沒有真正意識到,羅馬,就是指羅馬城,沒了羅馬城,羅馬什麼都不是,結果遂使小西庇阿成名。


1漢尼拔不會、不願也不擅長和民兵打交道,他是一個魅力型領袖*(韋伯式提法),但這個魅力來自勝利,沒有勝利的時候士兵會充滿崇敬,但並沒有安定感。當然,他是一個好領袖,注意輜重和補給線,但這是人為,而非體系為。「體系為」,即羅馬的勝利原因之一,羅馬特別注意這方面,與人為無關。
2迦太基方面沒有其他可以響應的統帥,可以說隊友非常糟糕,拉後腿;迦太基元老院昏庸無能,自己的將軍無論勝敗他們都看好戲。
3會戰的時候漢尼拔還是經典布陣,和10年前的羅馬比還是領先,但招式用老,處逢天才模仿兼改良家西庇阿,他失敗在沒有後著。他比對方的隊伍少應急的、擾亂的、替換的一兩支隊伍,實現楔形攻勢。一旦現場混亂,很多時候決勝負的不是士氣、糧食,也不是人數、戰場地形,而是某一個可以應對突發情況的後著,這個後著不能是隨便設置的,要成體系地仔細考量,無論怎樣面對變化,都能應對。西庇護阿的軍隊其實要弱一些,理論上講各方面勢也不佔優,包括接應的後楔隊(我命名的)也不是傑出得無以復加。但西庇護阿就是勝利了,唯一的區別是他的隊伍分配更超前,不再「經典」,更實驗、邪門、富接應性。
4迦太基的動員能力很差,羅馬作為一個不是非常強的國家(在西方很強,但動員、技術方面都不如秦漢),都已經很注意戰鬥的全民掛陣了,在這個時候已經有了馬略軍事改革的苗頭,即民兵改革制度。迦太基屬於那種經濟戰不落下風,短兵相接就氣短的國家。
5羅馬治下的和平(Pax Romana)已經相當成功地滲入到很多國家,這些國家的人民很難被煽動到另一邊去,因為羅馬和漢朝一樣,有一定的自治、無為的治理趨勢,這些許可權令加入的人既可以慢慢享受羅馬公民權,又不必過於被剝削;加入特權階級還能享受法制,這是羅馬和很多國家不同的地方。迦太基在輸了西西里的一開始,就已經有不得人心的趨勢了,這個人心是觀望式的,迦太基沒有力量去搶奪先機,就像蔣中正沒有力量去搶先機,哪怕再有德行(何況也不見得有德行)也回天乏術。迦太基擅長海戰,不擅長陸戰,這雖然在日後和羅馬的博弈當中不斷變化,但總是如此的。


很簡單。
1. 海權。第一次布匿戰爭的失敗使得迦太基失去了制海權,因此從北非很難向羅馬本土派遣增援部隊。啥?還走伊比利亞半島翻越阿爾卑斯山?去哪兒找第二個漢尼拔領兵呢?
2. 人力。漢尼拔在羅馬本土縱橫十數年,補給可以搞,但是戰士死一個少一個,戰鬥力不斷下降。
3. 年齡。最後的會戰,漢尼拔的親兵已經不再是二三十歲的青壯年而是四五十歲的中老年,心有餘而力不足,迦太基本土能派出的戰士又缺乏經驗,這隻部隊年齡結構上完全無法與西庇阿的部隊相提並論。
有以上三點,失敗是必然結果。


推薦閱讀:

愷撒對日耳曼的征服與諸葛亮南征的性質十分類似。為何愷撒最終被譽為戰神,而諸葛亮卻被人詬病不擅用兵?
比如今天是2017年2月7日,這個時間準確嗎?
求教,關於羅馬貴族等級制度?

TAG:羅馬帝國 | 名將 | 羅馬共和國 | 迦太基 | 布匿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