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孔子其人、其學說於中國是禍是福?是什麼因素導致它在進化上獲得了如此之強的生命力?


首先表示對題主的理解。

因為我很久之前對於孔子的印象也是類似的,覺得他被放大了,覺得他對中國造成了惡劣的影響云云。後來想想看,其實是這樣么?這些結論其實是你自己沒有讀過孔子之書,沒有認識過孔子其人,更不用說懂得儒家。當你跨進某個門檻,你會發現你想錯了。

我的契機,是某年夏天代表學校參加了台灣素書樓文教基金會組織的國學夏令營,沒有辦法才去惡補了論語和孔子世家、孔子家語。應付嘛,也就看得散散漫漫,但是越往後看,了解的越多,就越恭敬,越佩服,越能覺得自己以前真是個大傻逼。

為什麼?因為你我當時只是幼稚的覺得孔子如何如何,對中國如何如何,但是你確信你得到的知識是正確的?沒有附加任何別的因素?就像我偉大的北大哲學系工農兵學員們的巨作《孔孟之道名詞解釋》中所說的:

呵呵。

就像學詩詞最初的時候,大家最有機會看到的詞話是王靜安的《人間詞話》,而王先生本人又足夠偏激,他覺得吳夢窗張炎這批人垃圾到家了,所以我連一首夢窗詞都沒看過的時候就有一個夢窗是垃圾的既定結論在腦子裡了。這個既定結論讓我很長一段時間內不屑於去看南宋諸老的東西。

直到某一天開始讀,窗戶紙捅破了。我發現王靜安說的,不過是個屁。從那之後,夢窗一直是我最喜歡的詞人之一。

孔子和儒家,也是一樣的。當我讀到:子於是日哭,則不歌。讀到:傷人乎?不問馬。孔子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在我的腦子裡被構建起來,他是那麼的可愛和可敬。從此出發,你能感受厄於陳蔡之時的悲涼,感受到累累若喪家之狗背後的絕望,以及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偉大。

一個能夠被尊為萬世師表的人,一個能夠被當作文化符號的人,必定是偉大的人。幾千年是一個很深廣的範圍,不是你恥不恥可以涵蓋的。

至於題主的一些說法,讓我覺得說這麼多都是廢話。

春秋時,山東這片土地上既誕生了齊國短命的霸業,又有魯國延續近800年的窩囊史;這讓我非常迷惑,作為一個標準的山東人,自己的文化基因孰優孰劣?要知道,現今國家常*委以山東人為多,是好是壞?

呵呵呵呵呵呵呵。我數數看到了什麼,地域優越,文化基因,如此中二的問題不如去中華城市吧開地圖炮吧。幹嘛要來知乎找罵。


楊絳有兩句話雖然刻薄,但是很有用

「歸根到底還是不讀書」

「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鼓勵一下,至少tz還是在讀書的,年輕的時候憤怒,是為中年以後平和做的積澱。挺好的,TZ,加油,多讀書多思考,多提問,常常自我否定是有益的。


剛看了問題,接著看了王路先生的回答,覺得和這道題真是有緣,不答說不過去。因為能夠同時理解你們兩人的心理,半年前我和題主的想法大體類似,而現在我更能理解王路先生的憤怒。

題主肯定沒有認真讀過論語,也沒有下功夫研究過孔子的學說。這不奇怪,我原來捧起論語來也讀不進去。可以這麼說,一個人和一本書是有因緣的,緣分未到,即使強迫自己去讀肯定無樂趣,多半也無所得。這其實不能怪我們沒有求知的心,我初中就開始讀老莊金剛經什麼的,按說枯燥程度和論語差相彷彿,可是我偏偏讀的津津有味,雖然不敢說有多少心得。究其原因,無非是老莊佛經上帶著一層神秘色彩,就這一點對小男生的吸引力就是很大的,當然,吸引力更大的是,讀完了可以在同齡人尤其是女生面前裝逼,哪怕拿出來裝模作樣的讀也可以引起旁邊同學紛紛側目,那眼神里是赤果果的崇拜啊。而論語就沒有這兩點好處了,雖然也可以引起側目,但那眼神分明是在說:神經病?書獃子?沒辦法,經過這一百多年來兩次對儒家大規模的批判,孔子和論語在普通人心目中的形象早就變了。當然,文革結束以後,慢慢開始重新認識儒家和國學,甚至論語里的一些篇章還上了語文課本,可是普通人也就是從語文課本上得來的對論語的印象,和我後來多次捧起論語又多次放下時都一樣,那就是:這他媽不就是名人名言嗎!怎麼古代那些讀書人都讀的這麼來勁,一定是腦子集體進水了!
後來參加工作走上社會,看到一些人和事,以及社會上的一些現象,有很多問題想不通,又讀了一些書,思考了一些東西,逐漸領悟到一些道理。最近又一次捧起了論語,沒想到一下子就讀進去了,因為忽然發現有些想法居然和自己的不謀而合。原來自己那麼辛辛苦苦想破了腦袋才明白的道理,自以為多麼獨特的領悟,古聖先賢那麼早以前就已經講過了,而且講的那麼透徹。再與自己的領悟以及現代的一些理論互相參照,互相印證,頗有醍醐灌頂的感覺。於是徹底拜服,心生崇敬,當然也有很多不同意見,但這股崇敬至少支撐著我順順利利的把它讀完了,準備有時間再重讀。

要說孔子的學說對中國是禍是福,說起來就太複雜了,只簡單說說自己理解的對當代中國的意義。
先說說自己的一些感受,前幾年某位領導核心提出以惪治國,記得當時就一片嘩然,我當時雖然年輕但是心裡也頗不齒:誰不知道當今世界都在提倡琺制社繪,鉯琺治椢,咱非來個以惪治國,還不讓人笑掉大牙。後來另一位核心又提出了八榮八恥,這在網上就更招人吐槽了。後來提倡咊諧社會,這個聽著還順耳一些。現在又借著狆國儚,滿大街上都貼著些孝、德什麼的宣傳畫。
而最近才逐漸明白了,那些領導們的智囊們也不是吃閑飯的,他們對如今中國多如牛毛的社會問題的根源還是有一定認識的。也在網上見過一些討論,有的說中國當前問題的根源在ィ訁卬菂缺夨;還有的說是政治躰制菂丆合理;鍅制魡丕ィ建絟;社澮階層分化嚴褈,缺乏流動性等等。我覺得都有道理,這些都很成問題。但要說某一件是其它問題的根源,把這個大boss解決掉其它小怪就biu的一聲煙消雲散,就能立刻通關,似乎都欠缺說服力。
我所認為比較根源,比較重要,而較少聽到有人提到的,是當前社會價值體系的混亂
中國社會原有的以儒家思想為主,釋道為輔的價值體系經過這一百多年來兩次大的戰役以及無數次小的戰鬥,早就被打的骨斷筋折,經脈盡毀,黑玉斷續膏也救不回來了。兩千多年才逐漸建立起來的價值體系,兩場運動就能毀掉,精神上的鏹拆比現實世界裡的更殘酷,後果更悲慘。而緊跟著來的就是改開,一切都為經濟讓路,也可以說臨時建立了這麼一個以錢為中心的價值體系。這個臨時價值體系引起的問題就不用說了。於是,領導們急了,要重建這個價值體系。怎麼建?引入宗教信仰?無疑行不通;愛國主義?那是玩火;學太祖當年的手段?那是坐在炸彈上玩火;引入西方的普迣價ィ直?那是坐在原子彈上玩火。這才看見了躺在角落裡擔架上氣息奄奄的儒家學說,於是有以惪治國,有八榮八恥,有咊諧社會。毀掉容易,重建難啊!肯定不是上面發個指示,講個話就能建起來的,智囊團肯定明白,但沒辦法,自下而上的討論太危險,只能自上而下的來。

那麼最後的這根救命稻草到底有沒有用呢?簡單說一下孔子學說里幾個核心的概念。後學的理解,不一定準確,有不確切的地方希望像 @王路 先生這樣的高人能撥冗指正。
:差不多是孔子學說里提得最多最重要的概念了吧。我原來的理解,還以為做好事就叫仁。後來仔細讀了論語,原來完全不是那麼回事,感覺仁似乎叫做仁愛更確切,似乎與基督教的博愛和佛教的慈悲有些相似,都強調大和廣泛的愛,但又不一樣。基督的博愛除了博字以外強調的是一種神性的,沒有理由,沒有分別的愛。佛家的慈悲似乎除了愛還有憐憫與拯救、發願的意思。而仁是一種從自己出發的,建立在對人的理解基礎上的,寬容博大的愛。
:這個似乎和現在的普遍理解的倫理道德差別不大,是儒家提倡的一整套的價值體系,比如忠、孝、知(智)、信、勇等(其實信和勇還比較特殊,孔子並不提倡毫無條件的信和勇)。
:和我原來理解的兄弟義氣也有很大出入。義是一種符合儒家提倡的價值理念的正當的行為,也就是符合德的行為。
:和我原來理解的禮節禮貌也有些出入,它的概念比禮節大的多,是一種待人和行事(尤其是與政治有關)的各種規矩、規範,待有強制性。似乎和法有些近似了,但又不像法依靠暴力來執行,而是人們共同約定遵守的規範。
:如果說成是音樂或者娛樂都不太確切。除了音樂,當時的詩歌、舞蹈都屬於樂的範疇。而除了「樂」也就沒有什麼正經的娛樂了,沒有戲劇,沒有小說,甚至說書的都沒有,所以當時yue通le也不難理解。所以也就看出樂當時為什麼那麼重要,可以和禮相提並論,因為這個就是當時整個的精神文明建設啊。

總結一下,仁是一種心境、心態,德是價值觀,義是一種符合儒家價值觀的行為方式,禮是一種帶有強制性的儀軌、規範,樂是教化,是精神文明建設。所以我們平時經常提的仁、德、禮、樂這些概念其實並不是並列的關係。仁的地位最高,是心的指導;德次之,是行的指導;符合德的且自願的行為就是義;符合德的且可以被制度化、規範化的就是禮;禮還是達到德的強制化的手段;而樂是教化的手段。義和禮的區別可能不太好理解,舉個例子吧。比如,規定兒子每天必須給父親請三次安,這就是禮,你如果照著做了就合於禮。而有天深夜父親病了,兒子連夜背著父親去看病,這就是義。因為禮沒辦法規定什麼病應該連夜去看,什麼病可以等到第二天早晨,也沒法規定家裡有多少錢可以坐車去看,多少錢可以騎馬,多窮才可以背著去。但是可以判斷出這種行為是符合孝德的,所以是義的。

德的定義沒有變化,但內容變化很大。一些概念消失了,比如忠。一些概念地位有所降低,比如孝。還有一些概念比當時更重要了,比如信,因為這個是現代商業社會契約精神的基礎。還有很多新出現的概念,比如人quan、平等……

那麼儒家的學說倒底有沒有用呢?我覺得這個框架是成熟的,再把德的內容更新一下,可以完全作為一套現代的價值體系了。只是今之施政者估計沒有這個膽量和魄力,而且之所以重新祭起儒家這面大旗,恐怕本身就有對西方的這套現代價值體系(所謂的普迣價ィ直)趁虛而入的擔心。那麼就不提這些新的概念,也總比一個價值觀混亂,各個階層、族群、利益團體為了錢互相爭鬥而形成的一個戾氣衝天的社會好。再說普迣價ィ直之所以叫普迣價ィ直是有原因的,不是你想不要,不要就不要的。所謂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走著瞧吧……

至於題主說的百家爭鳴為什麼儒家最後脫穎而出。我認為我們習慣上說的諸子百家其實並不都是完整而成熟的哲學學說,就說主要的這幾家吧,儒家的學說是比較成熟的倫理哲學,道家的學說則偏本體論與認識論哲學甚至還有辯證法的思想在裡邊,更近於我們一般意義上的哲學,墨家的了解不多,大概也是倫理學方面的吧,而法家更不了解了,想來應該是比較原始的法學和經濟學吧。其實都不是純粹的東西,比如倫理學的東西各家都有,又都想來指導君主的統治,包括無為的道家也是。對國家來說,施政的綱領和方針是倫理學的內容,具體的政治制度設計則必然是法學的內容。對個人來說立身行事需要的是倫理學和哲學的東西。所以一般認為封建社會的統治階層在理念上提倡儒家的學說,而具體的方法則是法家的。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常常以儒道再加上後來傳入的佛家來指導自己的行事。


你讀過么?讀過些啥?


語無倫次 不學無術


孔孟之道是中國最核心的文化輸出,持續了千年。


儒家崛起是地緣決定了的。

先說權力者為什麼在儒學興起400年後選擇獨尊儒術。

直到漢初,儒家的確不是顯學。最受重視的是道家,比如司馬遷在史記中首先講道家,道家本來就有相當深厚的官方學術淵源,所謂黃老之術,首先是說道家從黃帝那會兒部落時代就開始的治國修身之術。

而漢初的帝王將相、皇子皇孫、太后嬪妃都推崇道家無為而治,這不僅僅是因為天下需要休養生息,更多的是因為是漢初的治理結構:漢初還有不少諸侯國,劉邦的子孫們各據一方,封邦建國,武帝時更來了個八王之亂,說白了,是類似於周朝的封建制度。

中國在秦漢時代有一個最大的變化:走向大一統。

個人認為這背後邏輯是:中原農業文明與北方游牧文明的地緣衝突——簡言之,中原農業文明需要高度集全才能抵抗、戰勝游牧文明的侵擾。

長城是這一衝突的產物。

大一統也是這一衝突的產物。

漢朝之所以在漢武帝時期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思想各方面全面走向集全,原因也在於這種文明衝突:漢室對匈奴的戰爭也只能通過這種制度,才能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取得最終的勝利。

比如武帝為了籌措軍資,實行鹽鐵專營、對工商征重稅、通過各種名目奪取富人財產(算緡、告緡)。

武帝消滅諸侯國,限制諸侯國的權力。

在文化上,董仲舒的學說實質是中國版的君權神授,極大的強化了漢武帝地位。

凡此種種大有為的統治舉措,都與周朝、漢朝初期的道家無為而治思路相去甚遠。

道家思想,適合周朝天子與諸侯國的關係:天子一家獨大,各諸侯國保持小國寡民的狀態,大家都遵守周天子定下的秩序,維持一種鬆散的封建體系。

被董仲舒改造的儒家,則明顯有利於大一統。

從武帝時代開始,中國的封建社會實際上大體結束了,將軍再有功勞,皇帝也不會給你封個邦建個國,最多加官進爵。史記上寫得非常生動:漢武帝之後,漢初眾多的諸侯封國已經失去了獨立的稅權、財權、軍權,甚至維護治安的權力也要請示,諸侯王的後代們,落魄到只能出行只能坐個牛車的地步,這下再也沒法跟皇帝叫板了。

大一統得到全面確立。這當中,離不了思想方面的措施,比如始皇焚書坑儒,武帝獨尊儒術。

秦皇漢武的豐功偉績,很大部分是他倆確立了中國的大一統。

儒家被皇上利用,儒家也利用皇帝上位。比如漢初儒生頭子叔孫通幫助劉邦搞的開國大典,極大的提升了劉邦的帝王氣勢,劉邦感嘆:總算找到當皇帝的感覺了。叔孫通的徒子徒孫當然也撈到了種種文官職位。

總之,中原農業文明與北方游牧文明地緣衝突是大背景。農業文明要集全才能對抗游牧民族,這也導致封建體系的滅亡,諸侯、武士、貴族階層被剪除了。

這就是漢武帝時代獨尊儒術的原因。

然後,大一統皇帝高高在上,對應一盤散沙的農民、地主在下,皇帝需要從農民、地主中選撥官員進行有效統治。隋、唐時代,科舉開始成形。儒家作為學問的傳承者,有助於從農民、地主中選出文官,幫助帝王進行統治,儒家正統的地步獲得進一步確立。

直到明清時代,儒家一直都是主流,地位穩定。

說穿了,只要中國還是農業社會,還有巨大的外部壓力,就會是大一統,就會是被改造過儒家當道。

崖山之變,不過是農業文明被游牧文明又一次被武力戰勝,這跟儒家沒有直接關係。

農業文明的武力很難跟游牧文明相比,前者是步兵,後者是騎兵,移動速度完全不一樣,騎兵隨時可以閃擊步兵。世界都曾被成吉思汗征服,南宋被滅是必然的。

儒家反倒是曾經幫助農業文明一次次戰勝了游牧文明,比如漢武帝時代,將匈奴趕向西方。

比如宋朝與北方游牧者的長期拉據。

又比如明成祖朱棣時代戰勝成瓦剌。

雖然儒家很大程度上幫助了皇帝,限制了其他學派的思想,但它相對來說,還算是開化文明的。至少,不會比大多數宗教封閉、排它、唯我獨尊。對比一下西方中世紀、中東現代,儒家真的算開化極了。當然,中國道教、佛教也都算是很開化文明的。

所以,我們還是應該感謝孔子、孟子、程朱等等儒家的。
特別孔子,他是博學多才的學者、教育家、人道主義者。
孔子是走出山東周遊列國博學深思誨人不倦的偉大人物。

現代中國,努力想擺脫兩千多年的慣性,大清完結了,中國按理說應該走向現代國家一般的套路,但是,外部壓力再一次將中國推上了另一條軌道。

這次的外部壓力來自於日本,日本不是來自北方的游牧之狼,屬於海狼。

後來,獨尊達到了新的高峰……


雖然題主觀點有問題,可是目前所有答案中沒有一個是真正答疑解惑的,全都是站在高處指責冷諷的。與其如此,為什麼不能像冷哲大大那樣來一個詳細解釋呢?我雖然身在中文系,也是山東人,但是對孔子研究很少,這個問題先佔著,留給尼山學堂的室友回答。


孔子的思想主要是政治哲學,這個和先秦其他家都是一致的,但是從實用主義角度來看,孔子,包括孟子,儒家的學說並不受統治者歡迎,否則他們也不用周遊列國了。但問題是為什麼成了顯學呢?首先說明,這種勝利不是來自於辯論的勝利,而是權力者的選擇,具體說就是漢武帝董仲書獨尊一種修正主義的儒家學說。之所以被選擇,主要在於其道德號召力,比如民本思想,比如維護秩序之類。實際上真正的執政理論依據,從來都是法家學說,所謂儒表法里。另外,儒是知識分子的代稱,抬高儒學有利於籠絡這批人


以下說法不對,向贊同我的人道歉。

++++++++++++++++++++++++++++++++++++++++++++++++++++++++++

這個真的得多看書,。
不說其他,南懷謹這樣說,孔子在當時的影響力是足以推翻任意一個國家的,但他沒有。這足以體現仁之一字。
這不是說白話,春秋時代,個人影響力有多牛x,從春申君,信陵君就可以看出.季扎掛劍可以讓天下稱道到什麼地步?況且孔子的檔次不知道高出多少。
你知道孔子弟子三千,知道七十二賢人,可知道他們的成就?顏回最為孔子喜愛,但卻是最沒成就,所以就覺得孔子教育不行?君不見子貢縱橫,滅吳,強越,弱晉,救齊?
另外,什麼孔子學說既非顯學,怎能繁殖千年深入文化。你讀過多少儒家經典?
單說一點,如果沒有孔學,中國文化在外來文化面前不知會被洗刷成什麼,哪有兩千年的延續。至於為什麼,自己百度,孔學與中國文化的延續性。
我手機可談不起如此大的問題。
但記住,沒有孔學,你一家七十八代人(孔子有七十多代孫了)都認不得字。這就夠了。


獨尊儒術是有害的,但害不在獨尊「儒」術,而在「獨」尊儒術。不離開這個「獨」字,不管你尊的是什麼術,墨術、道術、法術、三民術、馬列術,都是不行的。
從這個意義上講,夫子其人,其學說,怎麼也談不上是禍。


謝邀

你想多了

沒有被打倒,只因為他有用。


孔子思想的優點在於「不信邪」,「敬鬼神而遠之」,「未知生,焉知死」,對彼岸世界零興趣,追求現實的功名和幸福,使人們不容易陷入思維的漩渦中,免受迷信和宗教的束縛;孔子思想的缺點在於只關注現實的功名和幸福,對仰望星空不感興趣,使人無法突破思維的藩籬,無法對客觀世界有更深入的認識,因此無法誕生科學,和產生更好的社會組織形式。這才是中庸之道的真正含義,孔子是當之無愧的聖人,是儒家思想和中華文明輝煌的締造者,但同時也是沉重的歷史包袱。


話說二千多年前,在古老的喜馬拉雅山陡峭的山脊上,盛開著各色奇麗的花兒,有的奼紫,有的嫣黃,有的鮮綠,。。。 。。。

山下生存著一個古老的群落,在這個群落里,少數人因為一直吃得太好喝得太多無所約束,所以總是得一種相同的病,就是虛火旺盛。而大多數人因為缺衣少穿操勞疲憊而一直害著另一種病,就是身心虛寒。

山脊上有一種開著黃花的植物,正好可以煎成中藥對虛火症有奇效。

這株黃花植物,就是儒學。

可惜,有釆葯權的是國王,國王讓老中醫釆來中藥,還加以改造,去掉帶刺的枝葉,並加入一些甜味劑,就成了流傳至今的儒學。

奇怪的是,這熬成用來治療虛火旺盛的葯,卻給了身心虛寒的那大多數來喝,而正該服用此葯的少數人害怕味苦不喝
偷偷倒掉。結果就是,在這個山脊之下的群落里,虛火旺盛的還是旺盛,而身心虛寒的更虛寒了。

在中國古代,有條件讀書的人是極少數,而讀書是做官的必要條件,所以孔子開私塾,說「學而優則仕」。因為古代是君權社會,只有做官才有出路,才能顯達於人光宗耀祖。所以讀書人日夜苦讀以求顯達,只為「官」。可你懂的,官即權也。一個人本來既可以為善也可以做惡,無論為善還是為惡,其所為之後果總是有限的,畢竟只是單個人。可是,一個人如果有了權,為善或為惡就可以依權力大小放大十倍百倍,甚至干倍萬倍,為惡的後果是非常可怕的,這個已經在我國的歷史上反覆證明了。雖然,權力者行善也未必產生善的結果,這就另一個範疇的事兒了。

從而可知,孔子開俬塾作學問,意欲所教者,是哪些即將成為官僚的人而己,根本就沒有平民百姓什麼事兒,之所以這樣說,顯然是孔子看到了官僚階層可能會造成的巨大危害。所以孔子一直在說「修身治國平天下」,強調為官必先修身養性,這才是孔學的核心目的,所針對的人群已經很明顯了。當然了,平民如能拿來修身治家也是很好的,但顯然不是當初孔子的根本目的。

世事的弔詭之處就是,三代為酋,本來應該服用苦口良藥治好病以管理好國家的官僚階層,不肯服藥,最後反而成了社會禍害。此時,饑寒的大多數還一直服用降火藥不就更完蛋了。事物的轉換就是這樣演化的。

本來治什麼病用什麼葯,我之良藥,爾之毒藥,凡事兒都是活的,本沒有一定之規,行事要依時勢、對象、癥狀、不同條件選擇而行。儒學不正是也僅是良藥的一種嗎?只可惜公眾沒有多少選擇權,被以攻固皇權的目的,一直被錯餵了二千多年!狹義化的"仁義、善惡、好壞"從此固化了這片土地上的頭腦。那被有意丟掉的帶刺枝葉如孟子「民為上,君為輕」等本來是有療效的,當然,孔子為國王和士大夫們種葯本來的目的也是為了治官保民以達到治國的目的。然既使一付良藥,不分人群,不分時候地吃,無疑就變成了一副毒劑。

當然孔學裡真正的學問,如《中庸》《大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萬物育焉」,「物格而後知至,.。。。。。。」等等,確實也不是人人都能弄懂的,孔學亦深矣!孔學亦善矣!然則,吾之良藥,爾之毒劑。魯國之亡,即此葯之害,時變勢變,物轉星移,不知變通也。

另外,孔學中被人有意(恐怕是皇家吧?)誤讀之處,比比皆是,以為皇權之用!而民間思想從此死矣!


題主,」存在即合理「並非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存在指的是事物的本質,合理指的是理性的,而非合理的。
英文版的「What is rational is actual and what is actual is rational.」 rational而不是reasonable。
關於儒學,不能定性而論。
如《論語.子路》中」君子和而不同「就很豁達。
孟子說人家楊朱和墨翟的思想「無父無君,是禽獸也。」這就不好了,以後還能不能一起玩了。


得到政治的支撐是關鍵。
沒有政治支撐的思想體系往往會被歷史所消退。
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成功也是依靠了政治的支撐,當然政治也需要理論的支撐。


次奧!搞了半天這個問題是你提問的…昨天蹲著看回復時心想,題主這麼慘被噴死了…哈哈哈


這個問題還是很有意義的。其實任何一種學說都是有利有弊的。主要是看它是不是順應歷史的前進的方向。是不是推動了人類社會發展。

就孔子儒家學說來說。其實是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變化的。可以說對於中華文明的前進發展是弊大於利的。

儒家學說的核心世界觀 認為是事物是不會發展變化或者說發展變化到一定程度 就不會在發展變化了。
儒家經典的學說和言論基本都是以這個世界觀為基礎的。比如孔子一生追求的恢復禮樂制度,恢復周王朝的社會秩序。就是如此。在他看來中華文明發展到周朝這個階段,就是最好的了。不可能再繼續發展下去了。 只有恢復周朝的禮樂制度社會秩序,才能使天下大亂的局面得到平息。 孔子乾的事情就和辛亥革命後遺老遺少要求恢復帝制沒什麼兩樣。

所以從根本上說儒家學說就是形而上學的主觀唯物主義。它否定了社會要不斷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通俗點的例子就是,如果腳和鞋不搭配,問題不在於鞋 而在於腳。所以要削足適履。

這樣的學說從社會前進歷史發展的角度說,那必然是弊大於利的。

儒家學說之所以在春秋戰國,不受重視 就是因為春秋戰國這個時代,各國都要發展圖強對外擴張。那麼孔子這套逆時代而動的學說,自然不可能受到重視。因為他和各國君主的利益述求是相悖的。

秦漢之後之所以儒家做大,根本原因是在大一統的封建國家。孔子的這套學說就和君主的利益一致了。君主要的就是社會最好永遠不發展變化 他的王朝千秋萬一統江湖 子子孫孫永享富貴。那麼儒家學說這套認為社會不會發展變化的意識形態。就必然得到各個王朝封建君主的支持了。儒家學說也就成了中國2000多年曆代封建大一統王朝的國家意識形態了。

可以說儒家學說是造成中華文明2000多年來一直原地踏步沒有實質性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然儒家學說也不是完全沒有可取之處,儒家學說里關於個人修養 學習 為人處世 於親朋交往方面的一些觀點 是有益的。因為這些東西只要人類還存在,就不會有太大變化。所以,直到今天還是可以往往是以的。但其學說中關於國家意識形態 社會秩序方面的論斷,在春秋戰國時期 其實就已經過時了 更別說現在了。


在孔子V還是孔子的時候,他只是一個民辦學校的走讀教師,沒有事業單位編製,不上五險一金,那時候的孔子,還比較落魄。

孔子小時候家裡窮,父母為了孩子好養,就起了個鄉土的乳名,叫「種泥」,寓意是在泥土裡成長,與大地同在。雖然充滿鄉土氣息,卻很坦率真誠。但當孔子學會營銷自己之後,漸漸意識到一個鄉土名號對自己身份地位的危害性,於是,他搖身一變,成為今天我們熟知的「仲尼」——而且有人還據此改編了小孩根本不唱的童謠:「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雖然自古以來,童謠就不是給熊孩子們唱的,但這樣拗口而且做作的童謠還真是超出了捏造的底線——作者悍客的二次元吐槽)。

作為民辦教師,孔子最大的特長就是扯淡。各種國家大事,人生哲學,他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隨便抓住一個人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理想,從人生理想談到哲學天文,再從星星月亮談到風雨雷電。即便如此,他的弟子們也都是忠實的聽眾和信徒,而他的顧客們——比如魯國的皇帝,就很不喜歡這個愛扯淡的教師。於是,他就被放逐了。

還好,孔子找到了微博這個平台,他像一隻掉進涸轍里的腫眼泡魚,一頭扎進了微博的唾沫大海里。於是,微博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孔子語錄熱潮,什麼「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溫故而知新,不亦君子乎」 ……短時間內,形成了一系列發源於孔子的「 XX體」。人人都能來上幾句之乎者也,彷彿不如此便不會說人話,多年之後的「甄嬛體」曾經再度復興過這種盛況。

孔子以普及常識為己任,漸漸成為聲名昭著的教育學公知,他的認證信息上寫的是「魯國公第一參謀,孔子學院創始人」,而且在名字的旁邊加上了一個大大的V。從此以後,孔子踏上了孔子V的時代,而整個微博,也因為孔子V的粉絲與黑軍之斗,變得血雨腥風起來。

第一次大事件,就是留名青史的「兩小兒辨日」。一個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拍了一張剛剛升起的太陽,說「祖國的文化果然博大精深,這不正是個曰字嗎?」後面有人留言說:「擦,弱智,那是個日!」很快,隨著微博大號匈奴蠻子及姚早晨的轉發,爭論漸漸白熱化。有人說:「早起的太陽比較扁,一看就是曰;而且曰字比較有文化,可見這個孩子是高帥富之後!」另一個人反駁說:「擦,冒充有文化,小心被雷炸。早起的太陽,明明是個日,曰你個頭啊。」

最後,還是文化學大師孔子V老師出來主持公道,他是這樣說的:「日,瘦長挺拔,象徵著青年之氣;曰,溫柔敦厚,象徵著長者之氣。看出日的人,朝氣蓬勃;看出曰的人,善良厚道。」雖然大家也還是不服氣,但礙於孔老師的面子,都紛紛轉發幫頂。孔子V大師藉此又多了十萬粉絲(其實沒人知道,那兩個小孩的馬甲,都是孔老師的弟子註冊的)。

雖然孔老師名聲在外,但畢竟網路是虛幻的,一遇到現實中的生計問題,孔老師就束手無策了。在他第N次被流放之後的某個冬天,饑寒交迫的孔老師縮在一個破落的山洞裡,幾天滴水未進,差點餓死在微博直播頁面上。還好,某個國家的小皇帝良心發現,及時派人送來了食物,而且傳召孔子進宮,加官進爵——其實,那個小皇帝是孔子的粉絲,他實在不忍心眼睜睜看著直播中的孔老師倒斃,他實在想看著他繼續表演下去。

孔子V老來得勢之後,他的徒弟們雞犬升天,為了給自己臉上貼金,漸漸給老師加封稱號,有人喊出「夫子」的美稱,有人祭出「至聖」的大旗。於是,在春秋末期的微博江湖上,一場關於孔子的造神運動轟轟烈烈搞了起來。一時間,對於孔子大師的敬仰之情有如北京大雨般瓢潑而下,直湧入廣渠門內久久不能散開。

飄飄然的孔老師,做起了美食節目,說出了著名的八不食箴言:「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殪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當他把這些話貼在自己微訪談的主頁上時,當年曾經跟他傳過緋聞的南子小姐,悄悄回復了一句:「夫子還記得當年大明湖畔差點餓死的孔仲尼嗎?」這句話後面,緊跟著一個「瀑布汗」的網路表情。


任何學說看的時候都應該抱著質疑的態度吧 自己把自己放在豬圈不願意出去 誰也沒轍 所以批孔毫無道理可言 誰讓你喜歡把自己放置於籠子里


推薦閱讀:

崖山海戰宋元雙方統帥張世傑張弘范都來自於金國漢人的同一個家族,如何評價此二人歷史行為及價值觀選擇?
糖在現代之前是什麼樣的存在?
為什麼老一輩領導人對蘇聯提出搞聯合艦隊和長波電台如此敏感?
中國文化里,士大夫們為什麼最終都選擇「明哲保身」的哲學?
為什麼程咬金在很多作品裡都是一種「逗比」形象?

TAG:歷史 | 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