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前蘇聯重視發展輕工業而不是重工業?


巧了,在蘇聯初期就有人和題主的想法相似,這個人就是布哈林。

布哈林認為,俄國存在著大量的小農經濟,這使得俄國的經濟技術極端落後,所以俄國要建立起的社會主義,「在發展的時期內將是一種落後的社會主義」,或叫作「亞細亞形式」的社會主義。從社會發展階段上講,這種「落後型的社會主義」,處於不同於馬克思所設想的不存在階級的未來社會第一階段(通常稱之為科學社會主義),而是處於仍然存在階級區別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發達的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是無產階級的統治。無產階級是統治階級,也是生產上的指揮者。社會主義的這個初級階段的特點是階級的等級制依然存在,但是,這種等級制不具有通常的性質:居於上層地位的是無產階級……在初級階段,生產資料的所有者是無產階級。」

引號里是布哈林1924年的文章《馬克思主義者列寧》

布哈林提出的「落後的社會主義」理論,是落後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理論前提。在蘇聯從 1921 年轉向新經濟政策到 20 世紀 20 年代中期,這套理論逐步形成和完善。這套理論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落後的社會主義」、「亞細亞形式的社會主義」的觀點為蘇聯社會主義作了定位,形成了他對「什麼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回答。

布哈林對它的特點進行了歸納:

(1)從生產力水平上看,落後型的社會主義生產力水平較低,發展不平衡。

俄國在十月革命前生產力從總體上看十分落後,突出表現為:
①農業經濟的比重大,存在大量小生產者和農業私有經濟成分;
②工業雖較農業發達,但比例失衡,整體落後,尚存在資本主義的私有成分;
③地區發展不平衡。這種落後的生產力狀況是蘇俄社會主義的最大特徵。

(2)從生產關係上看,蘇俄的經濟成分是混合型的,既有公有經濟,又有私有經濟,這與俄國的生產力是相適應的。

混合經濟成分要求經濟運行機制是市場關係,所以,市場關係的存在是落後型社會主義的突出特徵。市場關係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規定了新經濟政策的實質。由於生產力落後,生產資料所有制多樣,所以蘇聯存在市場關係是客觀的,必然的,也是必需的。

(3)到達完全的社會主義需要一個漫長的時期。

由於存在小商人和小業主,所以,即使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他們仍將繼續存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由於俄國存在非常廣大的農民階層,所以,到達完全的社會主義的道路就是相當長的。「在經濟和技術非常落後的條件下,這條道路是非常漫長的。儘管如此,這卻是一條可靠的道路。只要我們對農民執行正確的政策,我們就一定能沿著這條道路走向社會主義。」

(4)到達完全的社會主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布哈林認為,未來共產主義的計劃經濟,如果「從高等代數的觀點來看」,無疑是正確的;但它只能建立在社會主義大生產的增長和集中的基礎上。而在俄國「落後的社會主義」中,必須高度重視市場關係,貨幣、交易所和銀行等的巨大作用,不能立即實行計劃經濟。「我們將以烏龜速度爬行,但我們終究在建設社會主義,並且我們定將建成它。」

(5)堅持對外開放,吸取資本主義的積極成果。

因為「俄國是一個落後國家」,它必須學習和利用西方資本主義科學和技術的肯定成果,因為世界經濟正在逐步走向一體化,「一方面,我們對世界經濟有越來越大的依賴性,而另一方面,——儘管聽起來很離奇,——我們越來越獨立,通過我們同資本主義的國外聯繫,我們的經濟基礎越來越鞏固。這裡是辯證的矛盾。不能只看到過程的這一半,而完全忘掉了另一半」

意不意外?驚不驚喜?

在 20 世紀 20 年代,布哈林以蘇聯經濟為對象,分析了經濟落後國家二元結構現象,並提出了完整的二元結構理論。而美國經濟學家阿瑟 · 劉易斯在《曼徹斯特學報》上發表的題為《勞動力無限供給條件下的經濟發展》的論文,已經是1954年的事了。

布哈林把資本主義城鄉關係分為三類:

第一類,最落後的半農奴制農業,這裡,農民赤貧如洗,國內市場容量極小;
第二類,農奴制的殘餘很少,農奴主在很大程度上已成為資本家,農民比較富裕,農民市場的容量較大;
第三類,美國類型,幾乎完全沒有封建關係,土地買賣「自由」,存在著富裕的農場主,工業有很大的國內市場。

在布哈林看來,革命前的俄國城鄉關係就屬於第一種類型。正因為如此,過渡時期的蘇聯經濟呈現如下結構特徵:可怕的、半農奴制野蠻狀態和可怕的總的經濟落伍,同西歐資本主義所達到的最先進的形式結合起來,即農民的小經濟遠遠落後於擁有種種完善技術的現代工廠。

布哈林認為只有工業化,才能消除二元經濟結構之間的差距。但是,實現工業化是一項艱巨而複雜的任務。布哈林認為重要的問題是工業與農業的結合問題。社會主義是要對農業進行巨大改造,而不是放棄不管,是要使農業獲得巨大增長。因此,國家工業化也意味著農業工業化,是一個為消滅城鄉對立做準備的過程 。

布哈林表述了工業化的宗旨是不僅僅對工業現代化,而且要對農業也實行工業化,不僅僅要發展工業,而且也要發展農業。工業化的過程即工業帶動農業發展的過程,也是農業促進工業發展的過程。這裡他向人們提供的落後國家二元經濟結構發展的模式是:工農業均衡增長的社會主義工業化模式。具體地說,就是在二元經濟結構條件下實現社會經濟機構向現代一元經濟結構轉化的途徑,就是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二元經濟共同增長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因為,這不僅能「填平以往人類社會發展的全部歷史所造成的城鄉之間的深淵」,而且,「城市的技術援助,特別是農民經濟的電氣化以及與此同時的合作化……是使農村繁榮昌盛的強有力的槓桿,城市和農村的物質條件將逐漸趨於平衡。

新經濟政策實施之後,布哈林注意到了這個過程中產生的一些新問題:工業化由於缺乏資金而發展緩慢,工業內部比例不協調,出現了商品荒;由於農產品價格過低,農民不願意把它們賣給國家,而寧願到自由市場上出售;一些幹部用行政手段強迫農民出售穀物,引起農民的強烈不滿,出現了糧食收購危機。布哈林認為這是國民經濟的某些部門發展失衡的表現。因此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就是要在宏觀上使國民經濟各部門協調起來,平衡發展,這就是布哈林的國民經濟平衡發展的思想。

布哈林認為達到這種平衡的途徑主要是尊重價值規律,重視市場的調節作用,調整各階級各階層的利益,從而達到整個社會經濟的平衡。他認為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協調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平衡關係:

( 1 )協調好工農業生產平衡發展的關係。工業與農業必須協調發展,工業化所需資金主要來自農業。「工業要得到發展,需要農業取得成就;反之,農業要取得成就,也需要工業得到發展。這種相互依賴的關係是最為根本的東西,它本身應當決定領導黨的正確政策。」

( 2 )保持重工業與輕工業的比例平衡。

與重工業相比,輕工業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必須使兩種工業的發展達到最佳結合。這是因為:第一,重工業投資大,建設周期長,見效慢。把過多的資金投向重工業建設,會造成資金積壓,信貸短缺,後備不足等不良後果,從而影響工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第二,輕工業的建設周期短,資金周轉較快,在較短的時間內即可收回投資並能贏利。這就可以利用輕工業的利潤來促進重工業的發展;第三,就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來講,也不能片面地發展重工業。「我們的經濟是為消費者而存在的,消費者不是為經濟而存在的。這一點永遠不該忘記。『新經濟』同舊經濟的區別就在於把群眾的需要當作它的標準。」

( 3 )保持積累和消費之間的合理比例。

布哈林強調保持一定的積累投資於基本建設,這是生產持續增長的保證,是第一位的,但又不能沒有限度地投資,必須要有一個界限。關於投資的界限問題,布哈林認為最重要的界限有兩個:一是必須留有後備,使生產性消費和生活消費均有保證,不留後備,弦綳得太緊,會使商品荒更加嚴重;二是基本建設物質因素必須有保證:不僅保證對建築材料等需求的相應貨幣,而且應當保證建築材料的相應供給。不能用「未來的磚頭」建造「現實的工廠」。

( 4 )保持農業內部的平衡發展。

1928 年初蘇聯出現了糧食收購危機,糧食的收購量大大低於往年,出現了糧食供應緊張的情況。對於危機產生的原因,聯共(布)黨內出現了分歧。斯大林認為,之所以出現嚴重的糧食收購危機,是因為農村中成長起來的富農對糧食價格的操縱所致,是農村資本主義分子「對蘇維埃政權發動的嚴重進攻」。而布哈林認為,危機並不是在工業品荒的情況下糧食過剩的表現,而是在農民經濟縮小的情況下,穀物業的萎縮造成的。而造成穀物業萎縮的直接原因是國家錯誤的價格、稅收政策導致的經濟比例失調。

第一,穀物價格與經濟作物價格的比例益失調。 1924 ~ 1928 年短短 4 年間,穀物價格指數由 129 降至 109 ,而畜產品和經濟作物的價格指數卻由 135 升至 151 ,可見穀物同畜產品和經濟作物的比價日益拉開,農業內部的剪刀差的擴大,出售糧食無利可圖,這使得農民不願直接出售糧食,而寧願用糧食飼養牲畜,然後出賣畜產品或不種穀物而改種經濟作物。

第二,稅收政策也不利於穀物業。大田作物占農民純收入的 39.5% ,但占賦稅額的 66.59% ,非農業性收入占農民純收入的 27.8% ,但僅占賦稅額的 5.2% ,懸殊巨大。

第三,貨幣不穩固,農民只把貨幣當作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而沒有把它作為積累手段。因此,農民即便手頭有糧食,也不會出售來換取貨幣。布哈林認為,要解決危機就必須調整現行政策,在價格、稅收等方面刺激穀物業的生產,從而使穀物、技術作物和畜產品在生產上和市場上保持比較正確的比例關係,使三者得到協調發展。

( 5 )通過市場關係走向社會主義

布哈林曾經是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和「直接過渡」理論的鼓吹者,然而在 1921 年實施新經濟政策前,正是他同列寧一樣敏銳地覺察和認識到必須立即終止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否則就會導致工農聯盟的完全破裂和蘇聯經濟的全面崩潰。

市場是聯結城鄉之間、工農之間的紐帶。市場是開展競爭的重要平台。布哈林反對左派用強制手段,不等價交換來取得發展工業所需的糧食、原料等。

① 通過競爭來消滅資本主義經濟。對「私人資本不能用一道命令予以沒收,也不能用革命的寶劍機械地一揮來砍倒」,國家應該用競爭,用經濟鬥爭來反對農村私商及富農,應該建立起自己的信貸機構——信用社以反對農村高利貸者,在國家的援助下,以自己物美價廉的商品及低息貸款同私商、富農和高利貸者開展競爭,並逐漸擠垮農村資產階級。

② 競爭能提高勞動生產率。布哈林指出,我們可以利用自己的壟斷地位,實行提高價格的政策,這樣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取壟斷利潤。但是這隻會滋長企業經理們的自滿情緒,產生不求上進的思想。而競爭可以打破他們安於現狀的心理,促使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降低產品的價格。

市場是計劃調節的輔助手段。布哈林認為,在社會主義國家,國營經濟和集體所有制的合作社經濟佔主導地位,堅持社會主義即計劃經濟這一理想目標。然而,這種計劃必須符合實際,通過市場調節來實現,並在經濟運行中不斷地加以調整、補充和完善計劃。

通過市場關係走向社會主義。實行新經濟政策的目的不只是發展生產力,更重要的是利用市場關係,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力量,引導小生產經濟走向社會主義,限制和排斥資本主義經濟,從而建立和鞏固社會主義經濟關係。「我們需要的不是生產力的發展本身,而是生產力的這樣的發展,即它能保證社會主義成分的勝利。」「我們需要我國的生產力的這樣的發展和這樣的經濟高漲,即與此同時要發展社會主義形式,要不斷排擠和削弱敵視社會主義的資本主義形式。我們需要取得生產力的這樣的發展,即它會把我們引導到社會主義,而不是把我們引導完全復興的所謂『健全』的資本主義。」

市場關係將會長期存在,它將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存在「許多許多年」,而不是轉瞬即逝的關係。「市場聯繫的形式,在我們這裡還要繼續許多許多年,我甚至要說,市場聯繫形式將長時期地是經濟聯繫的決定的形式,決定的!……由此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如果社會主義的發展是經過市場聯繫,經過城鄉之間的市場商品流通,那麼……我們的主要經濟作用應當經過市場關係,也就是說,經過商品流通的發展來發揮。」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布哈林不可能在列寧死後一系列的黨內鬥爭中勝出。

偏要如果的話,結果就是20世紀的國際共運的提前落幕。


蘇聯重視發展重工業是因為「安全戰略」;沒發展好輕工業是因為其所採用的大推進(big push)理論存在很多負面問題(說實話重工業發展的其實也不算好,競爭力差),這個在發展經濟學討論了很多了,注意蘇聯不是沒動過發展輕工業的念頭...只是更重視重工業。

為了防止噴子,聲明我不支持communism,不支持大推進。對我國、蘇聯/毛子、美國、歐洲各國沒有特殊看法,就說點實在的。指望從我話里發現什麼的,還是拉倒吧。

1—— 首先先得罪下那個說所謂現有重工業才能發展輕工業的人

我在都是歐洲的殖民地,為何南美/拉美與美國和加拿大的差距這麼大? - 知乎 討論過不管是英國還是美國都是先發展最底層的輕工業,以紡織業這種低含量的工業為起點不斷發展經濟的,肯定是不存在那個現有重工業才能發展輕工業的。

最典型的例子,以崛起聞名的意呆利和日本。直到1920年,日本都是輕工業主導的經濟,戰後其輕工業更是強大到10年就把德國照相機產業基本打垮的地步。而義大利戰後崛起時,其紡織業和電子產業非常強大,輕鬆就把傳統紡織業強國英國逐出大陸市場。

不過重工業對國家安全的影響更大。在二戰前,德國的工業部分生產率還遠低於英國,但是英國長處是紡織業、食品工業,德國卻是重工業更加強大。所以,德國真揍起來,實力遠超過英國這種國家。

重工業對安全的影響如此之大,以至於俾斯麥感慨「鋼鐵,就是國家」。說白了,在二戰以前的歷史,鋼鐵的生產量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實力。所以蘇聯在二戰前如此重視重工業也就不足為其了,1943年左右提出的大推進理論也是基於這個背景,我搜了下那個作者的著作叫做 《東歐和東南歐國家工業化的若干問題》 ,大推進本來關注的就是工業化。

補充:看到還有人拿日本、美國、現在的其他歐美國家比較的.....蘇聯什麼經濟水平能和美國日本比。

首先你要搞清楚....這裡已經過去了三個階段。

一般來說,中低收入國家先是搞起來輕工業,有一點點重工業,例如1860年前的美國,造鐵路用的鋼鐵60%進口英國。

進一步的話是中高等收入的國家,重工業也發展起來了,輕工業也很強大,這個時期產業結構更加完備,抗風險能力很強。

最後的是比較發達的國家,工業規模大大縮小,輕工業除了高附加值的部門等等,基本都消失了,重工業規模也大大縮小,不過依舊保留了機械鋼鐵汽車等競爭力更高的重工業部門。

當時歐洲和日本等國根據不同水平大概是第二者和第三者之間,美國略高一點,早在60年代就開始了大規模去工業化進程。蘇聯本來應該是第一者或者第二者的水平,完全沒法相提並論。

歐美國家的產業結構變遷是源於經濟過於發達,蘇聯相比之下則窮的多了。

2—— 20世紀的安全戰略需求

整個20世紀,一共有3次大的深刻的世界變革,所以可以分為4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1900-1918年):保守主義勢力橫行,四大帝國橫亘歐洲,如果奧、俄、德、土四大帝國現在還存在,我們對左翼運動、保守主義的看法都會有根本性的變革。這一時期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一觸即發的總體戰爭,一旦放鬆軍備,可能就會在瞬間被毀滅。

第二階段(1919-1945年):兩戰間期,保守主義逐漸衰落,左翼運動飛龍在天,政府干預的思想深入人心。希特勒、羅斯福、斯大林是這一時期的典型人物,無怪墨索里尼當時被認為是歐洲偉人。這段時期各大勢力氣焰稍息,但是都暗中擦劍,就等著暴起殺人。

第三階段(1946-1991年):各大勢力基本都被打死了,就剩了蘇美還有氣,權力從人口更少的英法轉移到蘇美,稟賦更好的蘇美迅速成了超級大國。共產主義運動從如日中天,最終走向式微。

第四階段(1992年-2000年):休養生息,和平發展成為世界潮流。

注意,除了第四階段和第三個階段的末期,一個政權的存亡根本取決於人民的力量——人民的生活水平,其他的時期一個政權存亡的關鍵是有沒有外部勢力能毀滅你。

所以20世紀是一個90%時間都思考怎麼防止被人揍死的時代,你用現在的思路來思考根本沒法理解當時的思考。舉幾個例子就明白了。

1 一次大戰爆發前,法國面對強大的德國束手無策,當時內閣存在時間平均僅僅為20個月,真正掌握權力的是可以連任高達10次的部長。在戰爭爆發前,無數的外交部長前仆後繼達成了和沙皇帝國的聯盟協議。

放到現在,民主自由人士都會痛罵,」我們大法蘭西民主自由,竟然和民族地獄俄羅斯結盟了」。部長們很清楚,俄羅斯如果和德國保持一個平衡,法國就已經實質毀滅了。更不要提一旦德俄聯盟就足以稱霸世界。

2 美國在戰後雖然建立了北約,但是依舊邀請了葡萄牙加入北約。注意,葡萄牙可是法西斯政權,當時葡萄牙最高領袖就是大名鼎鼎的經濟學家王 薩拉查,主要是因為 亞速爾群島戰略意義實在是太高了。這也是二次大戰,同盟國使勁拉攏葡萄牙的原因之一。

所以當時的問題主要政權的存亡主要是取決於安全問題,而非是人民力量。很多人大談,輕工業沒法滿足人民需要...問題是,當時不滿足人民需要還真是不重要。

(3)俄羅斯安全問題

1 首先,蘇聯的地理特徵要比中國、印度好得多,在所有國家中唯一能和美國匹敵的只有蘇聯。蘇聯天生橫跨歐亞大陸,擁有大量的港口、鐵路和機場,可以將自己的軍隊,從各個區域傳送,這意味著蘇聯天生就有潛力成為全球霸主國家

蘇聯唯一的缺陷僅僅是其缺乏更加優良的港口,其港口大多都會在寒冷的冬天所限制,所以需要不凍港。而且,其很多港口都容易被封鎖,這使得蘇聯在海洋的力量被大大削弱了。但至少依舊比中國和德國強,德國和中國港口幾乎都是被封鎖的,所以在民族主義環境下會從根本上限制了其和外部世界的聯繫。

正是因為如此,蘇聯本身的安全問題才遠遠超過其他國家,不論如何蘇聯都有成為世界霸主的力量,對於歐洲諸國、中國、美國等鄰國來說,這都是讓人恐懼的力量。一旦蘇聯沒有強大的、保衛自己安全的力量,肯定會被外界力量所粉碎。

這一點在整個二十世紀非常非常明顯。在第一、二階段,由於有更可怕的敵人德國,俄羅斯才避免了過度關注。但是即使是二戰前,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蠢貨內閣竟然還制定了計劃,要轟炸高加索使得蘇聯經濟自動崩潰。可見,歐美國家對蘇聯的敵視是多麼的嚴重。要知道那群法蘭西軟蛋連德國都不敢捏死,竟然想立刻弄死蘇聯巨人.......

2 由於蘇聯在意識形態的超級號召能力,使得其安全問題繼續放大。在當時,殖民地國家對資本主義體系有不可消滅的憎恨,共產主義又有著巨大的吸引力。這兩點使得蘇聯有了在世界範圍內活動的合法權利。

這點我們看看美國就知道了,美國打一個國家,一群人不知道在哪、有的沒的都歡呼「自由的勝利」「民主的勝利」,這就是所謂的「活動的合法權利」、「意識形態的號召力」。在當時,蘇聯的意識形態影響力甚至超過美國,在非洲、中東、東亞、南亞、東南亞、南美、東歐,蘇聯都有著干涉的「大義」。

3 第三點,那就是蘇聯的地緣政治環境相對比較簡單、國際平衡更加脆弱。蘇聯在二戰後直接進入了歐洲,面對遭受蹂躪的鄰國,完全是狼入羊群...

只需要對比一下中國,就是蘇聯是多麼輕而易舉的擴張。中國面對的環境是,90年代的和平發展潮流帶來的全球繁榮,什麼破爛國家都能取得5%以上的中高速增長,在上個世紀這是不可想像的事情。除此之外,我們的鄰國民族主義比起往昔更加的高漲,印度和俄羅斯擁有核武器、日本和韓國輕鬆就可以擁有核武器。

所以當時的地緣政治遠遠有利於俄羅斯,這正是歐美國家所恐懼的。只需要想想,我國的環境其實比當時蘇聯差很多,都被這麼對待,何況是蘇聯。尤其是當時不比比,直接動手。

4 除了這些國際安全研究里基本都會提一遍的三個因素外,我自己加一個自己的理解,私貨。

俄羅斯人多實力強;如果上個世紀真和德國聯合了,那就可能真無敵了。

只需要想想,現在俄羅斯這麼衰落,經濟這麼不景氣,人口估計只有所有蘇聯人口的40%左右,其按照PPP計算的經濟規模,依舊和經濟非常好的、歐洲第一經濟強國德國相當——在2011年兩者分別為3.1萬億和3.2萬億美元。可想而知,如果蘇聯不解體,加上其附屬國,其經濟規模都可以輕鬆和歐元區打個平手。

而且,當時俄羅斯還控制了小半個德國,要知道德俄聯合,在國際安全研究一般認為是一個發揮出超級影響的情況。所以很多人驚呼,畢蘇斯基拯救了歐洲,因為當時如果蘇聯人攻破了波蘭,估計兩三天就能把魏瑪德國打穿,蘇聯的人口力量加上德國的技術力量會使得這個聯合體立刻成為世界霸主,蘇聯立刻可以推動所謂的「世界革命」。

只需要想想,現在俄羅斯這麼衰落,經濟這麼不景氣,人口估計只有所有蘇聯人口的40%左右。如果和德國聯合起來,吞併波羅的海國家、東歐國家,依舊足以成為獨立於中美的第三個超級大國。可以想像蘇聯的力量到底是多麼的恐怖。(當然現在,俄羅斯連波蘭估計都打不穿了)

為什麼俄羅斯安全問題這麼嚴重,主要還是其他國家太怕他了,力量恐怖如斯,潛力幾乎是最優秀的之一...所以才會有人稱之為鋼鐵洪流。蘇聯雖然經濟規模最多只達到美國的58%,但是按照蘇聯人的觀念來看,蘇聯實力可能已經超過了美國。因為蘇聯人更看重的工業生產規模,蘇聯的工業生產推測頂峰時期達到了美國的110%以上,雖然美國經濟規模更大,但是美國是第三產業規模更大,而第三產業歸根結底是服務於第二產業。

(3)著重發展重工業的蘇聯模式、為什麼蘇聯沒有發展起來輕工業、蘇聯為什麼崩潰

蘇聯著重發展重工業的經濟模式,主要還是因為長期以來重工業才是根本的國家力量,所謂的鋼鐵就是國家。這種情況下,斯大林著重發展重工業,抵禦了納粹人的進攻。這些在我們的歷史課本也說了很多了,這是蘇聯模式的積極影響。

至於蘇聯為什麼沒有發展起來輕工業,時間有限,我回來再補充。這裡推薦一下發展經濟學裡面很有影響的林毅夫的著《 中國的奇蹟: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 》。裡面林毅夫也著重提到了「大推進理論」、「趕超戰略」、「進口替代」等等理論的現實負面問題,我估計也不會說的比他好。

第三個問題,蘇聯為什麼崩潰就更複雜了。不論如何蘇聯當時的崩潰都是極其出人意料的,以至於連歐美國家都不敢相信竟然真的崩潰了,我其實懷疑設計美國對蘇的「遏制政策」的喬治凱南都真的沒想到,真的蘇聯會崩潰。這個理論太多,太複雜,就不多說了。


那叫聽網路段子治國,逆歷史潮流而動,在軍事經濟上兩面作死。而且,喜歡抱怨蘇聯重工業比例太高的人,100%都是斯大林主義分子,最保守,最死硬,最喜歡照抄領袖語錄的那種。

「重化工業化」之辨與我國當前的產業發展導向

重化工業化階段在一些國家的工業化過程中比較普遍地存在,這一點有經濟史料為證。1880-1975年間,以總產值計算美國工業增長了218倍,其中重工業增長了415倍,輕工業增長了114倍,重工業增長明顯快於輕工業增長。從1909年到1970年,日本的輕工業在工業中的比例由80.4%降到了37.8%,重工業由19.6%上升到了62.2%。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國際工業研究中心根據聯合國統計處的資料對製造業中輕重工業的比例變化做出如下結論:「1955年以來,(到1976年)一切經濟類型國家的生產總趨勢是重工業的比重增加,這一變化在發展中國家尤為明顯。」

重化工之辯

進入工業化中期後,重工業增長加快是國際範圍的規律性的現象。在大國類型中,這一增長階段特徵更為明顯。
美國19世紀中期輕重工業的比例是2:1。20世紀初期,美國生產消費品的輕工業比重下降,生產資本品的重工業比重則穩步上升,1914年資本品工業所佔比重超過了消費品工業。到1925年,排在前列的是汽車、煤炭石油、鑄鐵機械等工業。到20世紀中期,輕重工業的比例反過來為1:2。
工業化完成較晚的日本,1877年製造業中重化學工業比重不到七分之一,一個世紀後,到1987年上升至四分之三。日本第二產業比重1955年為33.7%,5年之後就增加到40.8%,以後穩中有升,持續了10年左右的時間。
韓國的第二產業比重1960年為20.3%,以後持續上升,到1991年達到44.3%,之後稍有下降,但在整個90年代都維持在41%以上。巴西20世紀70年代的快速增長也主要靠工業特別是重工業的帶動,1973年重工業超過輕工業,比重達到了52.8%。

從比例說,蘇聯重工業比例過高最大的「罪證」就是輕工業只佔四分之一。但你看上面1987年的日本數據……從總量來說,蘇聯一直到解體前夕,才剛剛趕上美國1970年的發電量,美國造M1系坦克都破萬,你怎麼就說美國不優先追求軍重工了?矽谷雖然看起來「輕」,那也是裝備製造業,也是重工業,更是冷戰軍事投資的外溢效果。無非是冷戰壓力太大,美國把一部分消費品工業轉移到別國,再通過金融收回來,蘇聯缺乏類似的能力而已。

(美帝表示,我搞軍重工瘋起來自己都怕)

但有一點,題主倒沒說錯——蘇聯也沒搞清楚之前自己是怎麼「誤打誤撞」走上正確的產業配置道路的。因為斯大林根本不知道為什麼要在經濟上優先搞重工業,實際上他很反對重工業路線,可惜他別無選擇。

「在資本主義國家,工業通常是從輕工業開始。由於輕工業同重工業比較起來,需要的投資少,資本周轉快,獲得利潤也較容易,所以在那裡,輕工業成為工業化的頭一個對象。只有經過一個長時期,輕工業積累了利潤並把這些利潤集中於銀行,這才輪到重工業,積累才開始逐漸轉到重工業中去,造成重工業發展的條件。但這是一個需要數十年之久的長期過程……共產黨當然不能走這條路。黨知道戰爭日益逼近,沒有重工業就無法保衛國家,所以必須趕快發展重工業,如果這事做遲了,那就要失敗。」

——斯大林,1946

蘇聯既然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成功,在正確道路上遇到困難的時候,當然也分不清是走錯路還是走路的方式不對。但到了2017年,網路段子手還在逐字重複斯大林基於19世紀經驗的胡話,也太對不起這幾十年的知識爆炸了。

相關回答:

蘇聯解體二十五年了,你有什麼想說的? - 知乎

蘇聯解體後,美國為什麼不趁機進攻中國? - 知乎

為什麼全世界都討厭蘇聯?它招誰惹誰了? - 知乎

如何評價毛澤東時代的工業化對現在中國工業實力的影響? - 知乎

另外,我的「睡前消息」專欄遇到詭異的問題,包括我自己在內,相當比例的網友無法打開:

https://zhuanlan.zhihu.com/maqianzu

大家幫忙投訴一下……這次我對面的知乎管理員又變回程序了。


這個問題很簡單,都回答這麼複雜幹什麼


1,前蘇聯建立之時,首要任務是保住革命果實,而要保衛革命果實,就需要過硬的槍杆子,而從國民經濟類別的角度來說,軍備是典型的重工業中的加工工業類別,因此蘇聯想立足於列強之中,就必須優先發展重工業


2,政權建立穩固後,工業的目的從保衛自己轉變成了發展自己,從經濟的角度來說,這就是擴大再生產。而對於一個社會來說,擴大再生產的第一要務就是更多的生產資料,更多的生產資料哪裡來?所有產業當中,只有重工業才能生產生產資料


3,政權高度發展的後期,工業的發展程度已經很高了,也就是說這個社會已經分化出了種類繁多的產業門類了,這個時候,就需要足夠多的工業人口來填滿這些產業門類,而足夠多的工業人口,需要高度發達的輕工業來保證這些人口的物質需求。


4,但是對於當時的蘇聯來說,為了保證和美國在同一數量級的軍備,就需要把大量本來可以轉移到輕工業的工業人口留在重工業,而這些人口是不生產消費品的,反而是消耗大量消費品的。這一點美國做的很聰明,它通過全球化這一過程,不斷的把那些勞動密集(消耗大量工業人口)的產業轉移到其他國家,因此自己可以把騰出來的工業人口,投入到軍備當中。因此,總說美蘇爭霸是不對的,蘇聯連帶著華約只是錦上添花,而美國及其北約則是如虎添翼,兩者的工業人口和底子不是一個檔次的。


5,對於蘇聯來說,它實際上已經做到了極致,看看當年蘇聯恐怖的大學生人口比例就知道。而且蘇聯並不是沒有轉移產業的這一想法,建立華約的時候發現東歐的加盟國人口少的可憐,後來對中國骨髓移植,結果發現這人沒有當長工的骨頭。最後救命稻草成了印度,結果還沒打穿阿富汗溝通到,就被中美聯手拖垮了本就腳步虛浮的自己


巴巴羅薩行動發起一個半月後德軍攻克莫斯科,冬季來臨時攻克下塔吉爾,1942年年中蘇聯滅亡,1943年俄羅斯人被種族滅絕。


如果蘇聯按照公民需求去搞民用產品,老百姓生活質量是會提高,雖然除了解體前幾年外本來蘇聯老百姓生活質量也不差。

但是軍備競賽,不是你想不跟,就能不跟的。不跟就會被甩遠。

蘇聯本來科技競賽就落後了,再「醉生夢死」下去,大量錢拿來搞輕工業,恐怕就不是阿富汗打不下來的問題了。

平行世界裡,蘇聯全民「小資」,群眾非常支持中央,但是直到八十年代,軍備還處於二戰水平,也沒有成功登月。然後,西方培養代理人,在加盟國搞內戰,給當地帶路黨搞情報共享,靠軍備優勢輕易的碾死了各地的親蘇派。蘇聯憤怒的喊著要扔原子彈,卻沒有那種膽量,也沒有把握(基本上必然被攔截),然後一個個加盟國被武力變色後,失去原材料來源,經互會崩潰,群眾排隊買麵包,繼而解體。
解體後斯拉夫人連軍事底牌也沒有,儘管沒有被攻打,但連武器都賣不了,更無力擴張影響力,只能放下所有尊嚴淪為加拿大。在美國駐軍及作梗下,獨聯體沒有形成,原蘇聯地區徹底碎片化,一個個獨立國家在美國授意下宣布棄核。


現在的年輕人啊,總是不能以歷史的眼光看待問題。

蘇聯成立的時候帝國主義搬磚差不多拍完了,正在收拾腦漿子。打完以後重新劃分了殖民地和勢力範圍,順道圍剿了一下蘇聯,北洋政府都出兵了。相對於歐美蘇聯是落後的國家,工業不怎麼樣還沒有殖民地,這是歷史背景,脫離背景談問題就是耍流氓。

英國工業化的時候世界上還沒什麼工業國家,背後有印度非洲作為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的地,那時候輕工業對裝備製造業的要求也不高,手工業者敲敲打打弄出一個紡織機就能織布了,發展輕工業完全沒有問題,機器織的布再爛也比殖民地的土布好。

擱蘇聯就不行了,沒有殖民地,手工業者敲出來的織布機織出來的布是肯定賣不出去的,想賣出去就得買先進的織布機。就算有先進的機器,作為後發國家,管理和生產技術也是必然是落後的,完全無法形成競爭力。賣不出去就只能自己消化,自己消化就沒有外匯,沒有外匯就買不到機器,買不到機器又想要買機器,就要出口原材料。

非要說世界是個自由市場,英國法國德國美國搶著賣給你先進設備,價格還由於充分競爭而低到貼近成本,這是病,得治。

工業化門檻很高,越晚越高。在自然狀態下資本的積累是很漫長的,以百年計。等你賣血賣汗攢夠了老婆本,洋大人高高興興的來剪羊毛了,你不讓剪,洋大人就給你唱茉莉花。

沒人和你玩戰爭,太累。

將自己的安全和命運寄托在別人的仁慈上也是病,得治。沒有重工業,你造不出飛機大炮坦克導彈,完全沒有自保的能力,人送外號提款機。

這種歷史背景下優先發展輕工業就是給自己脖子上拴條繩,然後把繩子交到別人手裡。民國黃金了十年,後來大家都知道了。

輕工業養不了重工業,能養活洋大人,讓他們一周工作三十個小時還嫌累。

想活著就得先站起來,跪著是等死。

你以為你有選擇,其實並沒有,必須讓自己變強,立刻,馬上。

「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一百多年前的人都看的明白,有些人就是事後諸葛亮都做不好。

至於蘇聯的輕工業怎麼樣,那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重工業是前置科技。
換而言之。
不開礦就不能煉鐵,不煉鐵就沒鋼,沒鋼就沒有製造業,沒有拖拉機,沒有卡車,沒有油田,沒有化肥,沒有鐵路公路,沒有輪船,也沒有現代農業,沒有輕工業的發展必要的原料與機械。
沒有物流轉運的效率。
那麼只能用人力畜力木頭農具原始工具去對付西伯利亞的凍土。

那種效率,估計蘇聯連溫飽都難以解決。

王小波寫過他的知青生活。用人力原始工具對付自然。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也有作者親歷的去建設凍土地區的經歷。

王小波只是吃紅薯干,把一車車的糞土往海拔數百米的高的梯田,用獨輪車送。

紅薯干不是現在的那種。是生的晒乾了。很硬。
王小波說他想倒立著吃,以免被紅薯干撐著。

獨輪車幾個月送下來,知青基本都累趴了。恐懼了。絕望了。甚至傷殘。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這題目就很重工業。

因為用原始的工具去對付凍土,這個真不是人可以乾的。

荒無人煙的森林,比較暖和的時候都是凍雨連綿,幾個黨員布置分工刨土砍樹,一天下來,靴子都與皮肉相連脫不下來。

所以蘇聯人不是傻瓜,至少開始哪些不是。

更直接的是,沒有拖拉機汽車也不會有坦克。

對比之下,黃金十年就是輕工業繁榮的結果。許多輕工業甚至有兩位數的年增長,然並卵。
結果就是,倭寇說,沒有打仗,我只是兵不血刃的進入了東三省。
真的不需要戰爭。

蘇聯么。理由更多了。比如民族自決啊。比如地區自治啊。比如沙俄舊條約不合理的糾紛啊。比如人權危機啊。比如意識形態啊。

王師所至,有徵無戰。

王師的事,能叫戰爭威脅么。

的確蘇聯在發展上是有一些問題。但是這問題不是先發展重工業造成的。

應該說是後來體制僵化造成的。一種東西後來僵化過時,並不意味著開始就是錯的。

不能不修一樓二樓,直接修三樓。也不能說一樓二樓有點點歪就拆樓。


西方國家輕工業很發達嗎?我雖然不是哪個西方國家都去過,但好歹知道美國商場里賣的衣服七成Made in China,剩下的要麼Made in India要麼Made in Vietnam。反觀石油,化工,汽車,精密車床和飛機製造,尤其是軍工,西方國家哪個不能露兩手。在改開以前,鋼鐵和船舶製造西方也是一把好手。川普說要振興美國的工業,可我也沒見他引進勞動密集型的紡織和服裝業啊。

回到問題本身,蘇聯如果只發展或者大力輕工業會怎麼樣?廣大紡織業和食品加工業發達的亞非拉國家告訴我們下場不怎麼樣,畢竟八億件襯衫只能換一架波音737。


小黃:斯大林……
元首:渣渣!


今天太晚了,先最簡單說下,佔個坑。

先要搞明白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最基本的區別就能明白,計劃經濟永遠搞不定民用工業或者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計劃經濟的本質就是戰時經濟。所以最容易髮型的就是如:集中全國力量,不惜一切代價,不計成本,夜以繼日等等辭彙。充滿了戰爭的氣息。這些詞語的背後其實隱藏著一些其他東西,沒有市場,買家獨一無二就一個。所以不光是軍工業,凡是買家就一個的行業,計劃經濟都能大顯身手。比如中國的高鐵,買家就是鐵道部。

但民用工業,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則完全不行,因為買家是千千萬萬的個體,就需要前面的市場調研,市場開拓,中間的廣告宣傳,網點鋪開,後面的售後服務,中間還有一大堆的金融,保險,運輸,倉儲等等各個環節。市場經濟能夠很好的完成這些,並且把這些環節都做成提高附加值的,甚至超過產品製造本身。這就是所謂微笑曲線。

計劃經濟徹底的兩眼一抹黑,在計劃經濟理論中,離開產品製造本身的所有環節都是不必要的,需要給予最大程度壓縮或者壓根不存在的。所以蘇聯產品傻大粗黑笨,沒有宣傳,也沒有廣告,幾乎沒有售後服務等。

所以,並不是蘇聯不重視民用工業,而是計劃經濟壓根搞不來這套,因為,計劃經濟的頭腦只有一個,國家計委,那麼幾個人,怎麼可能去和千千萬萬個消費者打交道?


蘇聯發展不好輕工業,不是因為不願意,而是因為做不到。

老百姓要吃穿用度,地球人都知道,蘇聯的領導人當然也知道,但是他們就是解決不好這個問題,這是計劃經濟與生俱來的缺陷。

因為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要品種太多了,雖然技術含量不高,但是其整個供應鏈條相當複雜。

弗里德曼曾經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市場經濟的作用,民用的鉛筆,算是最簡單,最沒有技術含量的商品了,但是要製成一支鉛筆,確實需要用到很多東西,比如鉛筆帽上的橡皮,需要橡膠,包裹橡皮的黃銅,需要採礦,冶金,製造鉛筆需要木材,需要油漆,需要石墨。更要命的是,這些東西的產地可能相隔很遠,比如橡膠可能產自炎熱的南方,而木材可能產自寒冷的北方。

弗里德曼說,市場經濟的奇妙就在於,市場通過價格信號,促成了整個社會的分工合作,讓人們把這些原材料湊到一起,製成鉛筆。做鉛筆的老闆不需要花費很多力氣,只要出錢,自然有人把他所需要的原料送上門。

然而,對於計劃經濟來說,要製成一支鉛筆,卻需要決策者發出一連串的指令,而且,要完成一個指令,需要更多的指令,比如他要命令冶金廠送製造黃銅,而製造黃銅的工廠,需要有人發布指令來挖礦,同樣的,鉛筆廠可能需要有人下達指令把油漆送來,而要生產油漆,那需要的指令單就更長了。

所以,當年北京市婦女買不到別頭髮的髮夾,需要國務院副總理來發命令來調集鋼材來生產,這就是因為指令太多,相互衝突,以至於只有最高決策者才能決定把資源用在何處。但一個國務院副總理處理的過來這麼多矛盾衝突么?

更要命的是,由於價格信號失靈,計劃者完全無法準確的下達生產任務。也許鉛筆已經過剩,但計劃者不曉得,還源源不斷的生產,消耗了大量的木材,而也許傢具由於缺乏木材而短缺,但計劃者不知道,這就導致資源木材,被用到了錯誤的地方。

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果傢具緊缺,傢具漲價,傢具商自然就會出的起更多的錢來買木頭,而鉛筆生產商發現貨物積壓,鉛筆價格下降,自然就沒有錢去買木材了。

這還只是鉛筆一樣東西,而居民的生活需要的產品遠遠不止鉛筆,而比鉛筆更複雜的產品多了去。住房,衣服,麵包,那樣不比鉛筆複雜?就拿最要緊的麵包來說,需要協調好化肥、農機、土地、灌溉,勞動力等多種資源,對於計劃經濟者來說,是非常複雜的。以至於原本小農經濟搞了幾千年,中國農民的精耕細作出了名的,但一搞人民公社人們就不會種地了。

所以,對於計劃經濟來說,搞好輕工業幾乎是不可能事情,輕工產品門類太多,數量龐大,涉及到的供應鏈極為複雜,計劃經濟的決策者不可能對其進行良好的管理。

相對來講,重工業雖然看上去技術含量挺高,但門類不多,計劃經濟決策者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所以,在計劃經濟國家,能把火箭發射上天,卻無法讓居民買麵包不排隊。


蘇聯(1922-1941)


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不僅因為現實需要。斯大林說過馬克思的生產資料生產優先原理是完全對的,列寧也說要優先發展生產資料生產。從手工業到機器大工業,自然是從簡單到複雜的過程,自然先有輕工業。而工業比較成熟後,消費資料生產也越來越需要機器,因此製造機器的第一部類(生產資料生產)自然就具有優先地位。所以「資本主義工業化從輕工業開始,社會主義工業化從重工業開始」是錯的。只要工業發展後,必然就是生產資料生產優先。


蘇聯可能更早就亡國了,不用等到91年


實名反對最高票答案 @yilin wang ,他認為:計劃經濟難以應付處理複雜的經濟領域,而蘇聯在軍備上的成功是因為軍事領域門類不多,非常簡單;他甚至提出了「 因為軍火門類就那麼幾百種 」的荒唐觀點,隨後他就把我屏蔽了。

為什麼計劃經濟能夠把軍工搞好?因為軍火門類就那麼幾百種,可以幾種力量辦大事。造好了往倉庫里放好,就行。

一個人的知識總歸是有限的,對於自己完全不了解領域,應該先了解,後評論,而不是根據主觀臆測亂說。

首先「軍火」這個詞的提法是不準確的,現代戰爭戰爭需要送到前線的物資不但包括作戰裝備和彈藥,還包括燃料、維修、生活、醫療等一系列種類繁多的物資。

光是一名普通的現代一線士兵,他所涉及的單兵裝備,就超過了一百種

以上僅僅是是一名當代美軍士兵戰時隨身隨車攜帶的裝備。

這是美軍90年代一個布萊德利步戰車組戰車上裝載的附屬裝備,其中很多裝備處於組合狀態,拆開後會更多。

技術裝備等「大件」,所涉及的後勤物資數量就更多了

估計一下這樣的裝備需要多少種後勤物資吧


實際上,尚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巴巴羅薩行動中僅僅是參戰的車輛就超過2000種,光是所需維修的部件就超過一百萬種

而在今天,美軍光是平時「 國防綜合數據系統 」所管理的物資,就超過六百萬種。而在戰時,將調動更多種類的物資。

一個現代化的國家,一旦面臨全面戰爭,其國內一切與戰爭有關的經濟領域,都會在總動員令下,進入戰時「半計劃」「准計劃」的狀態,隨時為戰爭服務。


他還說:

而且老百姓住的很分散,就算把產品做好,怎麼分配給需要的人呢?

在戰時,軍需物資必須發往部署在國內外數千公里戰線上成百上千萬的部隊,並滿足不同部隊的不同需要。

因為計劃部門無法判斷老百姓真正的需求在哪裡,有可能這邊都餓死人了,倉庫里還存著糧食,更重要的是,日常用品是要消耗的,隨時需要補充,計劃經濟也無法及時、準確的補充商品。

恐怕沒有什麼人類活動,對物資補給的及時性和充足性比戰爭更高的了。在戰時,戰線是實時推進,位置不斷變化的;而對物資的需求,又是隨戰爭的激烈與否、戰爭區域的變化而急劇變化的,這種變化因為涉及戰爭的雙方對抗的變化,是不可能太早預測到的。「現代戰爭就是後勤戰」,如果後勤補給不及時不充分,不要說士兵餓死,再此之前就因為缺少彈藥而被敵人消滅了。

關於後勤的在現代戰爭的重要性,可舉的例子太多了,比較經典的可能是二戰德軍在深入蘇聯境內作戰所遭遇的後勤困難。


參考《1984》里的描述,輕工發達的話會讓人民生活過得太好了,然後飽暖思淫慾,就開始懷疑老大哥了,所以要儘力把資源變成沒有卵用的破銅爛鐵廢武器,才能保住極權主義江山永固。
如果按照《1984》設定的那樣世界上只剩下三個極權主義國家黑吃黑了那倒是可以實行,但是1980年代美國西歐日本包括改革開放的中國這樣的市場經濟的力量已經逐漸把蘇聯甩開了,蘇聯那一套要維持下去也就變得越來越困難了。


強答一發,因為輕工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重工業可以自動化提高效率,農業可以機械化提高效率。君不見我國現在每年上千萬人去廣東打工,媒體還叫嚷著民工慌了。前幾天看一回憶錄,一右派偷渡蘇聯,說蘇聯七八十年代重工廠缺人,幾乎是個人來應聘廠子就要。右派一個人開仨機床,因為機器比人還多。所以他們哪有那麼多年青人去站流水線搞輕工業呀。斯大林倒想讓中國幫蘇聯搞輕工業、農業。太祖不幹。


提供點思路~~~

1、有集權國家不下大力氣發展「重工業、軍工業」的嗎?

2、計劃經濟不可能發展好,因為無法規劃慾望,為何社會主義國家都鼓吹禁慾? 因為不規劃慾望,計劃經濟就失去了意義。

3、何謂重工業?何謂輕工業? 製造機床掙錢?還是製造生產機床的儀器掙錢? 還是生產某個元器件掙錢? 離開市場談效益全是坑爹!!

4、資源流轉的維度越多、越快的國家越富裕。


假如人類吃一斤飯能拉二斤屎,或者不吃飯就能拉屎,蘇聯就可以不重視重工業而優先發展輕工業。

重工業是輕工業的上游,為輕工業提供機器設備和原材料,是輕工業的基礎。不先發展重工業,製造不出來充足的機器設備和原材料,輕工業能發展起來?

中國剛改革時,也就是80年代,某些領導盲目發展輕工業,想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顯示自己有本事,結果原材料很快告急,很多工廠缺原料,無米下鍋,停工。最後不得不砍掉一部分輕工業,又重新重視重工業。造成很大損失。


推薦閱讀:

如果華佗的《青囊書》沒有失傳,中醫外科真的達到或者超越西醫外科的高度嗎?
如果知乎放到柯南里會被提什麼問題?
關羽從麥城突圍成功的話會是怎樣的結局?
國內生育率是否一旦下降就難反彈,如果是,為什麼?
如果全世界的蜘蛛biu一下全部消失了,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嗎?

TAG:經濟 | 計劃經濟 | 蘇聯 | 重工業 | 帶有假設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