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敘事的手法叫做什麼手法,由一個人的故事引出另一個人的故事,同樣的作品還有儒林外史?


兩年前我受邀答這個問題,但那時我還不懂這個問題,只好在評論區說「不知道」。

兩年後,我才在一本書中發現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這本書是《中國古代小說敘事研究》。)

《水滸傳》的這種敘事結構,叫做綴段式(episodic)敘事,或者叫聯綴式敘事。是將一個個小故事聯綴起來,形成長篇。

這是一種富有中國古典特色的敘事結構,和西方文藝所看重的整體性、一致性背道而馳。就好像西洋畫講究焦點透視,中國畫卻散點透視一樣。

分析《水滸傳》的敘事單元的話,前五十回就是九個不同的人物傳記,有單人傳記也有多人合傳:

魯智深(三至八回)、林沖(七至十二回)、楊志(十二十三回、十六十七回)、晁蓋吳用等(十四至十六回、十九二十回)、宋江(十八至二十三回、三十二至四十二回)、武松(二十三至三十二回)、李逵(三十八回、四十三回)、石秀楊雄等(四十四至四十六回)、李應扈三娘等(四十七至五十回)。

每兩個小單元之間,會用金聖嘆所說的「鸞膠續弦」的方式,讓前後兩個人物交接。比如魯智深玩禪杖遇到林沖、林沖納投名狀遇到楊志、楊志押運生辰綱被晁蓋團伙打劫……這樣把故事一個接一個地揪出來。

之所以形成這樣的結構,是因為《水滸傳》的成書,本來就是把眾多單篇話本雜劇收集起來,一步步加工再創作,最終匯總成一部長篇小說。

如魯迅所說:

意者此種故事,當時載在人口者必甚多,雖或已有種種書本,而失之簡略,或多舛迕,於是又復有人起而薈萃取捨之,綴為巨袟,使較有條理,可觀覽,是為後來之大部《水滸傳》。

除了《水滸傳》以外,《儒林外史》、《官場現形記》等中國古典小說也是這種敘事結構。

金庸的《天龍八部》也可以說是這種敘事結構:

先講段譽收後宮,講到段譽喝酒時遇到喬峰;

再講喬峰如何變成蕭峰,講到蕭峰捉放游坦之;

再講游坦之人生大起大落,講到游坦之路上偶遇虛竹;

再講虛竹的開掛經歷(穿插慕容復奇遇),講到虛竹回到少林寺;

很快所有人都來到了少林寺,迎來小說高潮部分。

(我忽然覺得張紀中金庸劇里《天龍八部》拍得最好,是因為大鬍子參與過《水滸傳》製作……)

魯迅評價《儒林外史》:

惟全書無主幹,僅驅使各種人物,行列而來,事與其來俱起,亦與其去俱訖,雖雲長篇,頗同短制;但如集諸碎錦,合為帖子,雖非巨幅,而時見珍異,因亦娛心,使人刮目矣

可以視為對這種綴段式結構的評價。


謝邀。

這個問題其實金聖嘆說的很細緻了。
他總結了水滸中的敘事方法,有視角,倒插,弄引,獺尾,作對,草蛇灰線,鸞膠續弦等等。
跟這個題目相關的,主要是最後兩種,亦即草蛇灰線和鸞膠續弦。
草蛇灰線是指在一段故事當中,不斷地,反覆地,設置一個線索。

驟看之, 有如無物, 及至細尋, 其中便有一條線索, 拽之通體俱動。

比如風雪山神廟那一回

此文通篇以 『火』字發奇。乃又於大火之前, 先寫許多 『火』字; 於大火之後, 再寫許多 『火』字。

林沖初進草料場, 「只見那老軍在裡面向火」, 金批: 「此回大火拉雜, 卻以星星之火引起。」
老軍交代說: 「火盆、鍋子、碗、碟都借與你。」金批: 「意在點逗 『火盆』二字, 卻用鍋子、碗、碟陪出之。
林沖生火。金批: 「讀者讀至老軍 『向火』, 猶不以為意也。及讀至此處 『生些焰火』, 未有不動心, 以為
必是因此失火者, 而孰知作者, 卻是故意於前邊布此疑影, 卻又隨手即用 『將火盆蓋了』一句結之, 令後火全不關此, 妙絕之文也。」
一直到後面草料場大火,還沒結束,林沖夜奔,見數間草屋壁縫裡「透火光出來」, 推門看時,見莊家「向火」等等,所謂草蛇灰線,大致如此。
還有一個明顯的例子是武松景陽岡打虎一段,我就不一一引用全文了,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網上搜一搜

一路又將哨棒特特處處出色描寫,彼固欲令後之讀者, 於陡然遇虎處, 渾身依仗此物以為無恐也, 卻偏有出自料外之事, 使人驚殺。

故事和故事之間,用的是第二種手法,鸞膠續弦。
比如史進找師父,遇到了魯達;宋江一腳踩翻鐵杴,驚擾的是武松;燕青報信,打劫的是楊雄石秀;等等,諸如此類。


這叫倒插筆外插花大坨子。

我評評水滸這套書啊,這套書嚴格來說不是一套書,他是「宋十回」「武十回」湊起來的,所以沒有傳統評書來說的書膽,要是有,得歸到宋江身上,畢竟最後都得回到宋江(老書拿生辰綱開書就是為了勾宋江)但是明顯線性敘事不強。所以來說還是坨子書搭著坨子書,到後期都出世了拿宋江當書膽勾著說。


評書常用手法,比如宋江引出武松到武松又遇到宋江,這樣可以穿插無數個人物


兄弟們說:原來我們都是番外( ??? ﹏ ??? )


我說一句啊……

這個真的和一千零一夜很相似……

而我國幾乎以前不會這麼寫


題主有興趣可以看一些敘事學方面的書。
推薦川大趙毅衡的《當說者被說的時候》,對敘事學的把握貫通古今中西,而且深入淺出,讀來也不枯澀


都是珠串式線性結構,我記得袁行霈《中國文學史》第四卷有講這個。


說一點我知道的關於水滸敘事結構的觀點。我知道而已,並不是同意。
一、有人認為《水滸》的敘事結構是「無機」的,各部分並不能連綴成一個整體。這不用多說。
二、有人認為,水滸的結構是綴段式的。即把各個單個的情節組合起來。但也認為綴合情節雖屬線性, 但並不是隨意的組合, 而是有一個上層結構在統轄著它們。武松故事為例,儘管描寫武松的章節自成一個綴合情節體系, 但這些章節尚與其他體系相串連, 如有關宋江者。兩個體系間存在著一個總鏈, 這就是偶遇後終成摯友的常見母題。因此, 在水滸傳和其他一些小說里, 有高於上述鏈節的組織在焉, 它便是上層結構(如這部小說的英雄之聚義、反叛之始末), 它在控制著不同的綴合情
節體系。
三、有人認為,水滸的敘事手法受《史記》的影響頗深,類似於史記中的專體合集;也有人認為,水滸傳脫胎於話本,自然各部分間的關聯就不會太牢固。
四、有人認為,評價水滸傳等中國古典小說,不能用西方的小說理論,應該用中國的傳統文學理論。即西方的小說理論,特別講究「頭身尾」的組合,而中國小說審美應該注意「氣」的統領。類似於散文的結構,只要有個總的題旨統領,各章節都被題旨這個磁石吸引,指向一個方向即可。例如水滸前七十回的故事,都有一個主題即「逼上梁山」。所以沒有必要糾結於各個部分之間是否有聯繫。
五、也有人認為,中國的古典小說,如《儒林外史》等,用西方小說理論來看的話,就是簡單的「集錦式」結構。但如果用民族審美眼光來看待,未必就是散亂蕪雜的。


像權力的遊戲,用主要人物視角推進。


儒林外史


哎呀


總分總,分總分,漫威宇宙大法好。


按倒了葫蘆又起瓢


蜀山劍俠傳應該也算。
故事一個講到另一個,人物一個換成另一個。經常看著看著就不記得故事開始的那位了。


板塊串聯法。
往往集中幾回寫一個或者幾個人物,將其上梁山的業績基本寫完,然後引出一個或者幾個人物,而上一組人物退居二線,環環相扣。


P O V視點人物手法,冰與火之歌大法好


我管叫漸入漸出式,同寫法的是水滸的前半截。
魯迅先生說的是驅使各色人物行列而來。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電視劇中將魯智深擒方臘改編為武松?
潘金蓮在與武松喝酒的時候應該如何說,才能實現與武松春宵一度的夢想?
《新水滸傳》里魯智深聽潮而圓,見信而寂這一段拍的如何?看了不下五十遍了,來個精彩的影評。o(╯□╰)o?
如何評價施蟄存的《石秀》?
新版水滸與老版相比,大家最喜歡哪個角色的哪個版本?為什麼?

TAG:名著 | 水滸傳書籍 | 四大名著 | 儒林外史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