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喊窮,病人喊貴,錢都讓誰賺了呢?


話題相關:前央媒總編室編輯(私以為在這個話題下暴露身份,會不會被追殺····)

經歷過幾年前那一輪醫患矛盾輿情風潮之後,醫生對媒體記者的仇恨溢於言表。作為主題主線報道系統的工作人員,我參與過醫患問題輿情的內部調研和內參報道,這些調研和報道是供一定級別的內部參考。現已離職,且當前醫患輿論總體烈度降低了不少,所以來分享一些信息和思考。由於調研到的相關素材依然不能隨意公開,所以在這裡只能給一些結論性意見,缺乏論證,抱歉。關於證據材料和分析全面性的問題,實在抱歉,內參報道全文僅供副司局級以上,我個人不能隨便上網公開。

分問題一:當前中國的醫療貴不貴?(考察公共財政、社保基金、患者等「各個支付方」的總支出水平,先不單說患者支付的部分)

這嚴重取決於參照物是什麼。對比我們國家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初期的醫療價格,即使扣除了通脹因素,結果也依然是明顯增高的。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供給層次影響消費價格的問題。以前,很多的醫學診斷設備我們聞所未聞,醫生診斷被迫地只能採取一些簡單手段,更不消說以前藥品種類的匱乏。現在,醫療裝備水平進步了,很多檢查手段我們也有了,診斷更科學了,但確確實實可以花錢的地方也增多了。所以我們可以比較初略地總結出,因科技進步引起的裝備和藥品發展,確實增加了醫療活動的客觀成本,我們總醫療支出中一部分錢,流向了這裡。

這裡引申出一個信任成本的問題。很多患者因感冒等常見病去醫院時,時常遭遇所謂過度檢查的問題。這裡面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由於1 我國病例特別是電子聯網病例基本等於零,所以醫生對首診患者病史情況一無所知 2 醫生出於自身免責避險考慮擔心漏診誤診 所以在檢查處置上傾向於大包圍排除法。患者總是希望醫生能直接正面查明自己得了什麼病,而醫生則很大可能傾向於通過檢查逐步排除你不是什麼病以避免漏診。這都是我們在調研訪談中發現的問題。

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對比國際上發展水平和歷史階段相當的地區,我國的醫療總體支出水平則是偏高的。主要問題也正出在醫學裝備和先進藥品方面。以裝備為例,很多常見但重要的醫療設備,目前還是處於國外壟斷狀態。在醫學影像、核醫學等大型儀器領域,我們的國產化替代才剛剛起步。以前媒體曾經報道過先進數控機床領域,國外是怎麼封鎖我們,包括派人在工廠里盯著,防備中國工人接觸機床上核心的數控設備。醫療裝備領域的情況絲毫不比這輕鬆,很多國際裝備商不僅高價賣設備,還強制高價賣耗材和維保服務。這方面的成本居高不下,是導致我國醫療總體價格偏高的重要成本因素。裝備國產化是唯一的出路,但這需要時間。我們的國產設備在很多關鍵技術指標方面還是處於追趕者的位置。國際巨頭包括GE、飛利浦、西門子等等,在相關技術領域的積累已經是上百年的了,而且很多醫學裝備方面的技術比如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很大程度上依靠基礎物理理論的突破性發展,這方面我們國家確實需要更加努力追趕。

所以我們可以比較初略地總結出,我們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歷史欠賬,導致國際醫療裝備和製藥巨頭,賺走了我們總醫療支出中相當部分的錢。

分問題二:當前中國患者支付的醫療費用貴不貴?

當然還是存在參照物問題。對比過去,當然是貴了,原因同上。對比國際上發展水平相當的地區,我們患者在醫院繳費窗口支付的醫療費用也是偏高的。這個加粗部分特別的關鍵!

關於國外醫療特別貴,有這麼一類經典的段子:在海外的中國人在國外就醫,或者是在公立醫院的急診室里排隊數十小時,或者就是被醫院的賬單嚇得瞠目結舌,比如查個常規的血生化項目就好幾大百美元等等。出現這些現象的核心原因是,他們沒有覆蓋當地的醫療保險!

中國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在醫療消費中「裸奔」,這就是我們的現狀。社保體系的問題,包括評論中有提到醫保繳費比例的問題,是另一個大話題,在此無法展開。單說現有的社保醫保中,有很多限制性規則,再加之醫療資源的層級性和地域性失衡,對於一個三四線城市的人而言,社保醫保在他一旦遭遇重大疾病時,往往實際上很難起作用。因為他需要或者是想要去二線甚至一線城市的大醫院看病住院,他需要用非醫保範圍的葯,他平素又從沒認真研究過社保醫保在向上轉診、用藥範圍方面的規則,生病了更是無暇顧及。

有評論指出,中東部地區各地級市都有三級醫院,這不假。我前面說到的是三四線城市,我們且不胡亂猜測這些地方可能唯一的那所三級醫院是怎麼評上的,從我們的調研採訪來看,很多當地患者在檢查出疑似重疾後,往往不信任當地醫院的醫療水平,直接往省城醫院去,不行的話還往北京的醫院去。是的,有轉診制度,但絕大多數普通老百姓不知道怎麼走這個轉診路徑,並且他們的情況往往根本就不符合轉診條件。因為他們的病不是說當地醫院治不了,而是他們自己不信任當地醫院。有人當然可以說這些患者是因為自己的心理問題,放著醫保能覆蓋的當地醫院不去,自己非要一意孤行去醫保不能有效覆蓋的外地醫院看,但我們不能忽視造成這種不信任的原因,更不能因此就覺得醫保本身覆蓋有效性沒問題。

這一切導致的結果就是,治病花了很多錢,醫保卻沒怎麼頂大用,他在醫院的繳費窗口仍然需要大筆大筆地交錢。這時候,他的惡劣感受集中在醫院繳費窗口,而不會想到醫保支持的乏力。

我們不搞「誅心論」,國家鼓勵甚至採取措施「激勵」老百姓去基層醫療機構就診,初衷和動機也是好的。事實上,國家也正在逐步理順社保醫保的問題,包括全國聯網等等,方便大家去大城市大醫院就診。問題在於人口眾多而積弊已深。

十九大報告講我們的主要矛盾是「不充分不平衡」,確實很準確。現身說法,離開體制內後,發現體制外很多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的薪酬中,包含很好的商業醫療保險。中層人員的商保,可以支持他全額報銷(經過社保報銷後)的自付費用,支持他使用醫生認為必要的非醫保藥物。這裡加粗的內容也很關鍵,醫患矛盾的一大痛點,就是醫生認為確屬治療必要的非醫保藥物,患者不認可,認為是醫生故意坑人。商保覆蓋了這部分之後,醫患關係中的一大利益衝突得到有效緩解,患者可以更加舒暢地接受醫生認為必要的治療和藥物。至於高管,企業給配的醫保包括直接去三甲醫院國際部就診,甚至海外醫療。長期以來,我國的保險行業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印象極差,老百姓不相信商業保險,這是另一個大話題,但這確實導致了廣大患者在沒有保險支持的情況下,面對成本早已今非昔比的現代醫療,「被搶劫」的感覺,就在所難免了。

國外的情況是,除了社保,家庭普遍常年持續購買商業醫療保險,條件好的人家買好一點的,錢少人家買差一點的(當然也有貧困群體不買的,然後就只能等病很重了去公立急診)。這樣的格局導致的情況是,大家最終會把自己的醫療感受好與壞,歸因到自身的經濟地位上,說白了就是富人看私人名醫,中產預約大醫院專家,窮人排公立急診。這就像是美國電影《迫在眉睫》描述的那樣,最終大家把怨恨對準萬惡的資本主義制度,而不是醫生。

有的朋友肯定會舉國外政府免費醫療的例子。其實很簡單,相比之中國特色國有企業這種國家資本,國外政府自身沒有直接營商許可權,那免費醫療的錢能從哪裡來呢?稅收。其實說白了,就是政府把公民手中的錢集中統籌和轉移支付。這方面,外國政府的經驗比我們領先了近一個世紀。(咱們暫且把人口基數放一邊)而且,很重要而且,國外在公共衛生和預防保健的國民基礎比我們好得多,簡單說就是患重疾的比例,比我們社會低,那醫保整體的人均負擔也就要小不少。

簡單總結:老百姓醫療的「被宰感」,一是縱向看醫療活動的物耗成本客觀上升(而且由於國家發展速度的問題導致這種顯著上升在不到一代人的時間裡就完整發生了),二是醫療器材部門國際壟斷導致的價格增高,三是醫療保險的支持乏力。


本來不想涉及醫患輿論方面的問題(目前這個背景下,這個話題易燃易爆炸),但評論里有朋友提到了,那就斗膽補充幾句:

醫生群里在輿論上是不是「背鍋」了?這個問題仁者見仁:站在患者角度講,整個醫療活動中他接觸最多的就是醫護,直接矛盾的相對方也是醫護,你跟患者群體講「不要為難醫護了,他們真的是替大局背鍋了」,人家轉過身來啐你一口:「醫生是專門收錢的,國家是專門給錢(意思是給他報銷)的,誰好誰壞,你真當我是傻子?」不要笑,這是我在採訪中遇到的真事兒。平凡人的體驗就是這麼樸素,你沒法勸、沒法說。

站在公共利益的角度講,作為一個群體,醫生確實承擔了超過自身責任範圍的後果。我們說有沒有醫德醫風不好的醫生,肯定有,他們該不該被譴責,該。問題是作為一個職業群體,醫生,在當前患者主要抱怨的醫療費用貴這個問題上,實際負有的責任遠小於實際承擔的後果。

關於媒體導向上,總是倡導什麼好醫生一輩子開「小葯」,甚至清貧醫生帶病上手術還給患者墊醫藥費等等苦情戲,這跟我們在典型宣傳上的苦情戲套路是一脈相承的。好乾部、好老師、一切好人,在我們的宣傳報道上,有幾個得善報的?面向一般公眾的宣傳報道,這個取向長期以來就是這樣。為啥?圖啥?很多人不理解,都覺得老這麼宣傳,那還有誰願意做好人啊?

這就是你不懂宣傳工作的科學規律了。這是典型的希望「小投入解決大問題」的思維。倡導一部分人「苦了我一個,幸福千萬家」,是在資源緊缺情況下,滿足迫切需求的一種很實用主義的辦法。醫生也好,幹部也好,教師也好,就是要一再強調奉獻、奉獻,因為如果按照市場經濟原則,給予這些人市場化回報的同時又不引起醫療、教育、社會管理這些基本公共服務價格猛漲的話,唯一的辦法就是增加財政支出來為這些人回報增長去買單。相比之下,我們通過宣傳來營造一種氛圍,「你為什麼就醫體驗不好,那是因為沒遇到人民的好醫生呀!」,費效比(在某些人看來)好得多嘞。

再者,記者群體也是魚龍混雜的,高水平和底線水平,差距真的很大。我斗膽說一句,其實醫生群體也是。把這個變數加入上面說的這個工作思路里,你就得到了現在的這個局面。

(完)


這個問題很大,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

一、政府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跳出問題看問題,才能看得更清楚。

下面是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各國醫療總支出佔GDP百分比

中國在哪裡呢?中國在這裡。

看到了嗎?中國的醫療投入佔比,別說遠低於發達國家了,在發展中國家也不靠前。

這個數據的口徑是醫療投入與GDP的比較,還不夠直觀,我們來看一個更清晰的。

不管在哪個國家,醫療其實都很昂貴。

政府自己掏錢來補貼,對老百姓來說,醫療才可能便宜。

政府只拿出來不到10%的政府支出來補貼醫療,醫療當然便宜不了。

二、老百姓

老百姓在醫療上花的錢多嗎?

在中國,醫保繳費比例是單位8%,個人2%,合計為稅前收入的10%。

大家可以對比一下,上圖中其他國家的醫保繳費比例比中國低多少。

我國老百姓在醫保上花的錢,按繳費比例算,已經很高了。

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院關博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當前我國企業職工五項社會保險總費率為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39.25%,
在列入統計的173個國家地區中列第13位,
接近法國、德國、義大利等歐洲福利國家40%的繳費門檻,
分別比美國、日本和韓國社保繳費率高出23.2、14.01和24.12個百分點,
約為菲律賓的3.04倍,泰國的3.84倍和墨西哥的4.76倍。
再加上各地10%到24%的住房公積金繳費,「五險一金」名義費率已經達到60%左右。

三、醫生

中國的醫生都喊窮,那其他國家醫生收入怎麼樣呢?

我們來看看全球各國醫生收入排行榜的前10名! (以下收入均以美元表示)

NO.10 丹麥 平均年薪酬(專家): $91,000 平均年薪酬 (普通醫生): $109,000。

NO.9 瑞士 平均年薪酬(專家): $130,000 平均年薪酬 (普通醫生): $116,000

NO.8 愛爾蘭 平均年薪酬(專家): $143,000 平均年薪酬 (普通醫生): $90,000

NO.7 法國 平均年薪酬(專家): $149,000 平均年薪酬 (普通醫生): $92,000

NO.6 英國 平均年薪酬(專家): $150,000 平均年薪酬 (普通醫生): $118,000

NO.5 加拿大 平均年薪酬(專家): $161,000 平均年薪酬 (普通醫生): $107,000

NO.4 比利時 平均年薪酬(專家): $188,000 平均年薪酬 (普通醫生): $61,000

NO.3 美國 平均年薪酬(專家): $230,000 平均年薪酬 (普通醫生): $161,000

NO.2 澳大利亞 平均年薪酬(專家): $247,000 平均年薪酬 (普通醫生): $91,000

NO.1 荷蘭 平均年薪酬(專家): $253,000 平均年薪酬 (普通醫生): $117,000

以上數據引自於 medic footprints

不只是這些發達國家,在世界範圍內,醫生的收入都是很高的。

醫生的高收入,不僅體現在收入的絕對值上,更體現在高過其他職業收入的相對值上。

據統計,各國衛生行業薪酬多居於社會各行業中等以上水平。

醫生收入在各職業中均居前列,是社會平均工資的1.8~6.2倍,

醫生待遇明顯高於社會平均收入水平。

在中國,政府花這麼少的錢,還要保障那麼多人,怎麼辦呢?

只能是壓榨醫生了,醫生依附於醫院,跑不掉只能挨宰。

四、醫療設備廠商

中國的科技水平落後於發達國家很多,在醫療領域內非常明顯。

《2013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狀況藍皮書》顯示,

國內中高端醫療器械進口額約佔全部市場的40%,

約80%的CT市場、90%的超聲波儀器市場、85%的檢驗儀器市場、

90%的磁共振設備市場、90%的心電圖機市場、80%的中高檔監視儀市場、

90%的高檔生理記錄儀市場以及60%的睡眠圖儀市場,均被外國品牌所佔據。

據《企業觀察報》報道,被簡稱為「GPS」的通用(GE)、飛利浦(Philips)、

西門子(Siemens)三家公司長期把控著中國70%的高端醫療設備市場

《藍皮書》指出,進口醫療設備在我國的價格,普遍比歐美日等原產國價格高50%~100%。

如TOMO放射治療系統等設備,在歐美日等國家多為250萬美元,在我國則為500萬美元以上。

進口醫療設備價格高,原因之一是中間經銷環節多,層層加價、層層納稅。

此外,器械採購中灰色交易的存在,也推高了價格。

一位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設備行業從業者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這些設備的利潤率有的高達50%~60%,其中回扣可能佔到20%

四、製藥企業

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在藥物研發領域落後太多。

中國企業對研發的投入遠遠落後於歐美等發達國家。

據統計,中國醫藥行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1.7%以下,

遠遠低於發達國家17-20%左右的水平。

目前國內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葯僅為個位數

絕大部分西藥其實都是仿製葯,嚴重依賴於發達國家。

2016年1-12月中國進口醫藥品124079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6.9%;

進口金額達220.95億美元,同比增長8.6%。

進口葯很貴不說,中國自己的葯也相當昂貴。

五、黑色產業鏈

在中國,藥品和醫療設備那麼貴,背後是有黑色產業鏈推動的。

醫療設備採購和藥品採購背後的回扣,高得嚇人。

政府努力降低葯價,但還是抵擋不住黑色產業鏈的反擊。

十年前,國家葯監局原局長鄭筱萸,因涉嫌收受賄賂被中央紀委「雙規」。

2007年5月29日,鄭莜萸因受賄、玩忽職守兩罪並罰,被一審法院判處死刑,

成為改革開放以來因腐敗問題被量極刑的第四位省部級高官。

一般來說,經濟問題不至於判死刑,鄭莜萸做了什麼呢?

在他手裡,許多不應換髮文號或應予撤銷批准文號的藥品獲得了文號

其中6種藥品竟然是假藥!

醫療體系背後的黑色產業鏈手眼通天,自然能夠獲得暴利。

六、總結

綜上所述,中國老百姓在醫療方面花費相當多,的確是看不起病。

而醫生的收入也的確很低,更是低於其他國家的同行,叫窮是正常的。

政府在醫療領域的投入太少、醫療設備和藥物太貴以及醫療黑色產業鏈暴利,

使得我國老百姓和醫生們都對醫療體系相當不滿意。

但是,有些人見識太少被某些人愚弄,把屎盆子扣在了同樣受害的醫生群體身上。

真正應該承擔責任的人,卻一邊賺大錢一邊看好戲。

七、展望

一個讓大多數人都滿意的醫療體系是否存在呢?

儘管問題也不少,但相對來說,英國在這方面就做得很不錯。

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免費醫療體系在英國,稱之為全民健康服務體系(NHS)
這一制度已經有65年的歷史,儘管常常引發爭議,
但英國模式的免費醫療,仍可以說是最高效的醫療制度之一。   
英國在醫療上的投入佔GDP的9.3%,比例只有美國的一半,低於歐盟的絕大多數國家。 但卻為所有人口提供了全面的免費醫療,性價比相當高。
英國的NHS資金主要來自於一般稅收,10%左右來自於社保基金、自費醫療收入以及慈善捐助。
此外,英國還發行「國民醫療服務彩票」,彩票收入也會注入國民醫療服務系統。

英國駐華使館衛生與社會保障高級政策官員葉琳說,在英國,藥品是免費的。
全科醫生那裡就診後,可拿著處方到全國任何一家藥店取葯。藥店定期與國民醫療服務系統結算藥費。對需要長時間吃藥的患者來說,只交一次處方費,就可以在有效期限內免費取葯。

「在英格蘭,處方費現在是7.85英鎊。也就是說,不管醫生開的葯有多貴,病人只需要付7.85英鎊。還有一些群體連處方費都不用交,如16歲以下人群、60歲以上的老人、孕婦、NHS住院病人及部分低收入群體。至於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則不收取處方費。」  
至於葯價,葉琳介紹說,英國藥品商對藥品定價,但NHS有制衡作用。
「如果葯價太高,NHS認為藥品不划算,這些藥品就不會進入免費醫療的系統。另外一個方法是更多地使用非專利葯。新專利藥品利潤極高,可是非專利葯就便宜多了。而且非專利葯能夠滿足大多數疾病的要求。」

英國的醫療體系,非常值得其他國家學習。

俗話說,見賢思齊。能不能學到是能力問題,願不願意學習,就是態度問題了。


目前,我國公立醫療服務體系的效率比較低。但是公立醫療服務體系通過壓榨猿工、提高勞動效率,掩蓋了自身的效率低下。

長三角某醫生集團,單病種費用是同城同行的三分之二,術科的葯佔比是個位數。他們依託二級公立醫院,護、葯、檢、放都用公立醫院的,自己的住院醫入職年薪二十萬。當然,我作為一坨有專業素質的柴務工作者,我對他們的這個績效能維持多久有疑心。首先,他們可以選病人。然後他們依託的公立醫院,成本大頭房產已經是沉沒成本了。而且公立醫院有求於醫生集團,租金什麼的應該比較實惠。等這個醫生集團自己蓋大樓,等到他們的投資人不再有耐心,他們的成本優勢未必能保持。我不公開這個醫生集團的名子,就是等著觀察。

珠三角某民營診所,向來以高端服務著稱。看了一些關於他們服務的體驗,確實很高大上。去年他們主張:「我們是租房,社康中心是劃撥房產。如果他們的經營用房要算租金,肯定比我們賣的貴!」嗯,我之前在知乎提到的那個臉皮特別厚的賣電錶的有錢人,他的夫人也參與這個民營診所了。鄧鉑鋆:中國現在到底有多強大?

以上案例並沒有踩公立、捧民營的意思,畢竟我國還有莆度眾生呢。莆度眾生是典型的劣幣驅逐良幣,把一個好市場給糟蹋了。

有人站著把錢賺了,有人坐著把錢賺了,還有人躺著把錢賺了。我一直都說,社會關切的「回扣」啥的是點多面廣撒胡椒面,這尚且讓一些人挺而走險。那麼這麼大的利益如果集中在幾個點,效果會是怎樣?「招標招標,越招越飆!」葯監局長已經槍斃了,發改委價格司都腐敗窩案了!但是這一塊利益太龐大,平常官方文件和媒體都不怎麼提及,不敢觸動啊。


首先,我是牙醫,我的工資我反正覺得不高,應該沒有誰會覺得自己的工資高對不對。
一個醫生,讀書要讀很多年,時間金錢精力早期投入是很多的,學醫畢業的一年也有五六十萬人吧,實習完後能繼續作醫生的不知道有多少,行醫是需要考醫師證的,醫師證一年只能考一次,考幾年不過轉行的大有人在,這還是前期投入。。。。。。
我還不是全科醫生,只是一個窮的住一個月四百塊錢的出租屋的牙科醫生,我的百度雲有牙科學習資料將近2T,雙十一為了省錢,列印了(盜版)六百塊錢的口腔類書籍進行學習,這些書買正版沒五千塊拿不下來。。。。這是我17年第二次列印盜版書籍。。。。這是醫生後期的學習成本。。。。我們老闆每年光出去培訓都是十幾萬的花,隨便一個口腔培訓班基本都是五千塊起步,要是是講一周的那種大師課,學習一次都是三萬五萬的。。。。。這個是學習成本。。。
牙科門診,我們老闆自己買的店,加裝修三百多萬,牙椅子買的便宜的西諾德三萬多一台,買了六台。。。。。養了四個大夫,做飯阿姨。。。。保潔。。。。取暖用電燒地暖,一天電費將近四百。。。。。
我們門診一天差不多十個病人,有淡季旺季,平均,來算一算,牙椅子就算用十年,一天折舊六十,電費四百,六個人一天的工資,加房租(假裝房子是租的)還有很多其他成本,都加起來,除以十,算一算平攤在一個患者身上是多少錢?
說白了,就是來一個患者,往牙椅子上一躺,僅僅是給患者創造這麼一個就診環境,都要花百來塊錢,要是一個患者消費都超不過一百,門診是無法盈利的,醫生不賺錢,就不會熬夜看書,參加培訓來提升能力,之後會怎樣?
這先解釋看病貴的原因,再說錢去哪裡了?一個口腔門診,只要老闆不做死,一年盈利三五百萬不成問題,但是醫生一定拿的是零頭,畢竟老闆承擔風險,所以吃肉。
再說為什麼有的人認為,一塊牛皮,做成皮包,印上名牌商標,賣幾萬塊覺得合理,一個曲別針賣幾百幾千也沒見人跳出來說貴,一種藥物,成本幾十塊錢,醫生根據你的病開藥方,治好病要幾百塊會覺得貴,是嫌命不值錢么?
話說六號牙醫你不關注一下么,免費回答醫療問題只求一贊已關注過分嗎


題設不成立。

不能說「錢都讓誰賺了」。

醫療、教育,這兩大項目對於政府來說本就是賠本買賣。它就不賺錢。

你指望這兩大項目為你賺錢、為你創造稅收和經濟效益,那本來就是不現實的。

從純粹的經濟角度來說,應該關閉所有醫院。因為那些能進醫院的,大多是老弱病殘,讓他們自生自滅,當然最符合社會的整體經濟效益。這就是社會達爾文。是不正義的,卻是最經濟的。

所以才說,醫學是一門「反自然」的科學。注意是反自然,不是反人類。

因為原本應該死於難產的產婦,應該死於心衰的老人,應該死於感染的免疫缺陷者,在自然界中都屬於應該被淘汰的對象,醫學的進步,讓他們都被醫院救過來了。然而這一過程卻消耗了社會的經濟、人力、物質等各項資源。

所以,這就是賠本買賣。

現代醫療就是用錢買命。約翰遜一個HIV患者,就是有錢吃藥,活的比知乎大多數人都健康。

想省錢去吃草。看看什麼草能治HIV。

你指著一幫搞經濟出身的人把控醫療部門,天天關起門來算經濟賬,想著省錢,想著壓榨醫生的勞動力,想著在你本來就應該提供的醫療服務中偷工減料,這就是矛盾。治病救命和省錢之間的矛盾。

這不可調和。

一個國家的基本醫療服務應該提供到什麼程度,以何種方式,這是一門學問。不是你一紙政令說耗材一律不得用就能解決的。

創面大面積滲血的病人,噴洒5000多塊的止血膠,止血效率就是高於紗布和血管鉗,術後恢復就是快,感染率就是低。你用不用?你的基本醫療服務應不應該提供?

想提供但是嫌貴?你倒是自己生產啊!你這不是沒本事生產,才讓人家美國人賺去了錢嘛!

不提供?好啊。中國醫生出去學習,一看老外都大面積應用止血膠,還更新換代二代三代止血膠,你還是紗布鉗子。醫療科技還發展不發展?

而且止血膠只能民用嗎?戰場上那就是戰士的救命膠。別若干年後開了戰,你又在報紙上嚷嚷著戰傷醫療科技落後了。

怪我們的醫生不給力咯。怪我們的材料科學不給力咯。

反正你沒責任。

另一個國際笑話是「教育產業化」。我要笑死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未來,他媽的產業化?用來收稅?

資本主義都沒這麼惡劣的。

搞經濟的管理醫療,這跟讓黃鼠狼養雞有什麼區別?

魔幻。


家人生病,去二線省會三甲醫院晃了一圈,花了五萬多,可以報銷到一半左右,因為我們不是大城市本地戶口,如果本地戶口的話可以報銷比例會高很多。

感覺就是真是神乎其技。內臟上一個小小的結節,通過ct掃描出結果(掃描讀片結果和最後切出來的結果誤差1mm),然後ct定位,再通過微創手術開個小孔,將病變部位切除。發現病變後,從診斷到手術,全程都找的主任醫師(門診50元),還找了專家會診(門診300元),專家全部博士學歷起步,五六篇sci算是少的,住的醫院三人間,50元/夜,全空調熱水,住走廊是10元/夜,吃的醫院訂餐,7元一份的某素菜炒肉片+米飯,味道清淡,真心不貴。

總是說古代神醫如何神奇,能比得過現代醫療科技嗎?五體投地。救人一命的醫生拿多少錢我覺得都應該。但是據我知道,就算這些頂級專家收入也是有限的,體制內什麼德行,大家還不明白嗎?和金融行業的應屆畢業生估計差不多。

政府拿了多少錢?我覺得沒有,兩萬塊住兩周,三亞住紅樹林也是這個價——不就裝修的好點嗎?把那些ct機、某某機、某某儀器抬出來,幾百萬一台,不比他們投入大?一堆博導碩導圍著你轉,不比紅樹林的美貌服務員要高層次?

花了幾萬塊肯定心疼啊,不過用上了人類的幾千年的智慧結晶和醫生幾十年的積累,救了一條命,命比這個可值錢多了,想想也就有錢人的兩個lv,還是革的……

貴也沒辦法啊,嫌貴可以去門口的社區醫院,裡面用的是x光機,不過1cm以下的結節X光是看不見的,等看見的時候就是病情已經相當惡化了,放療化療一起上,治療費不好估計。(社區醫生看個頭疼腦熱跌打損傷還是可以的。)

真正掙錢的還是掌握醫技的企業吧。看看靶向葯的印度版價格就知道了。這些儀器又是多少人類科學的結晶,研發成本也是錢啊,當然更多的可能是政府投錢研發,企業拿來掙錢,交點稅收給政府當回報,政府拿著稅收繼續投入科研研發……

有人說政府掙錢,政府是個機構,怎麼掙錢?公務員工資都是死的,掙錢的公務員都叫貪污,不過是有一天過一天的僥倖,還不知道能不能安全著陸,跳樓還是吃牢飯,可以二選一。政府的錢還不是撒出去,科研經費、公路鐵路、強電弱電都是大把撒錢。

我就希望不要醫改,一旦醫改,這些博導碩導,肯定不是我這種斗升小民能見得著的了,估計也就在門口的社區醫院等死。


先說結論:
中國看病真的不貴。
一定要買商業醫保。
小病別去大醫院。
大病能治就不錯了,別埋怨。
感謝政府,感謝國家,感謝大夫……

你花一塊錢挂號,就能讓一個學醫十年的醫學畢業生給你進行服務。
你花二十塊掛專家號,就能讓一個從醫二十年的老專家給你進行服務。
相比其他行業,你想要找個從業二十年的老專家,你想想會計,想想工程師,建造師,就算是請個老教師給你孩子補課,得多少錢?

醫生賺錢少正是因為這個。

說藥廠賺錢的,藥廠賣葯都是明碼實價。

你可能覺得一個破澱粉片子敢賣我那麼多錢?
但是實際上,藥廠做葯成本不高,但是專利貴,研發費用貴。他們後面養著一幫科研人員,需要做實驗。可能幾個億砸進去,什麼都沒出來。
他們那裡小白鼠和兔子,都是一筐一筐死。一隻幾百塊不止,看天生帶什麼病,有稀有的病,更貴。這就多少錢。
完全不是那些完全不試驗,一拍腦門子寫個方子就敢叫中藥,就敢出中成藥的有本質區別。
而且就算是老中醫,也都是幾十年經驗的老專家,收費貴嗎?

實際上,政府在醫療方面也是背鍋了。
政府收稅之後,也有大量的資金注入到醫療系統當中。實際上中國的醫保系統在國際上都是先進的。
省醫保,市醫保,住院報銷70%,大病報銷90%,真的是良心。
政府在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心血,還成天挨罵。

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
患者的不知足。

我在澳大利亞的時候,感冒,發燒40°,去醫院看病,告訴我醫生需要預約,要等到下周。
等到下周,我自己康復了。

腹瀉,去看病。
醫院:下周。
我只能吃自己帶的黃連素。

想要自己買葯?
沒有醫生的診斷,對不起,我們不賣給你。

遇到車禍一次。昏迷。
醒了沒有?能動嗎?我摸摸肋骨。沒斷,走吧!
你不給我做個x光嗎?
我們是急診,那個外科大夫才能做,你預約一下吧,下周……

牙齒矯正。
在國內帶了一年,總共也沒花多錢。眼看著快好了,出國了。
牙醫看一次要2000人民幣。
是「看」一次,不包括任何的執行措施,材料費。
繼續矯正?不存在的,任何一項都有附加費用。
最後我的牙齒就又崩了。

我在法國的同學,英國的同學也有類似的經歷。
總之,看病非常困難。

然後說國內的所謂看病貴,是因為患者對醫生的不信任。
一天天總有患者覺得醫生誤診了,覺得醫生耽誤他了。
一個醫生一天接待幾百個病人,一個醫院幾百個醫生,全國那麼多醫院,一天復一天,就算誤診的概率是億萬分之一,那麼也會出吧?
出一個就是大事。
無良的記者會將問題無限放大,挑撥醫患矛盾。
還有喜歡鬧事的傻子和想要謀利的醫鬧。
醫生們都是無辜百姓,出了醫院也都是普通人,誰也不想看著看著病,衝進來一個拿刀捅你。
我有不少學馬伽術的師弟都是醫療系統的,被媒體因為嚇的。

為了減少自己的責任,醫生們只能讓患者把能做的檢查都做了。
驗血,驗尿,x光,b超,ct,胃鏡,腸鏡……
有關的沒關的,反正做一遍,不貴就出鬼了。
後來成習慣了,想改都改不過來了。

其實大部分的病都用不著這麼複雜,治療的費用也不用那麼多。藥品在外面的藥店就能買到,嫌貴可以出去買。

小病,去二甲醫院,比去三甲醫院好,因為人少,大夫分給你的時間比較多。
而大夫的水平都差不多。
又不是什麼疑難雜症。

大病,心腦血管手術,在哪都貴。出國做,你都做不起,你又沒有外國醫保。
你之所以沒聽過外國人說貴,一個是你不是外國人,一個人外國人得了貴的病,一般都治不起,連院都住不起。哪有中國這麼多泡病號的。

奧巴馬的醫改政策就是為了改變美國人看不起病的問題。
注意,是看不起。
中國是有醫保,看了一溜十三招,花了不少錢,可能沒治好,繼續維持,一天一萬,你覺得貴。
美國是醫院都進不去。

相比而言,中國已經便宜的不能再便宜了。
覺得貴的,強烈建議提前購買商業醫療保險,保險公司在這方面真的有用。花錢買個心安。
至於保險類的理財產品……還是算了吧。

另外,有一種可能,是領導幹部和有錢人佔據了太多的醫療資源,導致平民治病難。
全國的人都往北京擠,就那麼幾個大夫,你當然要排隊。能看上就不容易了,還抱怨什麼?
給中南海看病的醫生,能給你看病,你多大的福氣?
出了國?
川普的私人醫生,就是私人醫生,你見都見不到。


不是有比喻4個人打麻將4個人都贏了?既然患者醫生沒贏,那一定是另外2個人贏了。


政府 患者 醫生 葯企
四個人大牌,兩個人輸錢,贏錢的是誰?


很多大明星,動不動出場費能在北京買套房。

人們每每驚呼,天哪,他們怎麼憑一張臉就掙了那麼多錢?

可是卻少有人想想,明星們只出了一張臉,那肯定是在背後用這張臉的人才是真的賺大錢的人,而且只出臉的人都能賺一套房,那背後用臉的人賺的錢,恐怕不止是在北京買套房這個檔次了吧。

奶牛每天都被壓榨著擠奶,抱怨工人怎麼那麼下狠手。

工人依然很窮,為了多賺錢,想盡一切辦法去擠牛奶。

最後,誰把牛奶倒掉了呢?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公益食堂」的故事,前兩天發出來了,被大乎和諧掉了。
不敢再發了,再髮禁言了。
有想看的問我要吧……


我們自己在自己醫院看病也覺得貴!


建築民工好窮,經常拿不到工資,買房的時候這麼貴,你說錢被誰賺了


醫療系統是一個複雜系統,我覺得用誰賺錢這個說法不太合適,應該說是誰從這個系統中得利了。
我覺得從大到小排列的話,大概是這樣:
醫療器械、葯企背後的金主
大醫院高層領導
大醫院高級醫生
醫院中層領導(比如科主任,護士長)
醫院有編製的行政人員
中層醫生
看小病或者篩查被排除疾病的患者
以上是系統內收益為證的。
剩下的就都是負數了。


1、本來看病應該更貴的,只是政府限定了價格

2、中國人覺得生命不值錢


掌控葯企的大資本家,還有官。

其實大家都明白。

希望仇醫者不要因為自己的懦弱而拿基層醫生出氣。看到衛計委的大官了嗎?您敢動嗎?


我給你算一算啊,我現在在化驗室,我們的生化機器一共有二三十種試劑,如果每種試劑進一盒,大約需要一萬多點,這一盒試劑根據種類不同多的做一百多一點個病號,少的只有86個病號,而至於價格我們幾乎是多錢近的多錢出,還得搭上人工,好吧,我不知道試劑裡面有啥,就說我知道的,我們有個沖洗液,一桶八百多,五升,我和我主任研究了好久發現那玩意的成分非常接近洗潔精……還有個稀釋液,20升一大包,二三百,成分主要成分就是生理鹽水和一個抗菌的玩意(名字忘了,但是真不貴)這麼說吧,就是實驗中用來編號的記號筆,從藥廠進貨也得特么十塊錢一隻,知道那是啥玩意么?就是文具店裡十塊錢一盒的油性筆,就是你們往白板上畫畫的那種,你說,錢都上哪了呢?


不喜歡看廢文酸文陰陽文的別看了謝謝您吶
此文不針對任何人謝謝


首先回答 都讓醫生賺了

對啊醫生是大頭,國家葯企都賺不過醫生,醫院就是醫生們開的

醫生年入千萬,朝九晚五,頓頓大魚大肉加夜宵

醫生每個人都住的海景大套房,剛畢業的本科醫生隨隨便便進北協和南湘雅,起薪w為單位

醫生每個人都有漂亮美麗老婆,每個人雙休都是旅遊加shopping

醫學院的分賊低,隨隨便便考醫學院,在大學一年學費最高1k,國家補助,人人都能拿獎學金,每天就是玩玩玩,考試閉著眼睛都能懵過去

對啊給患者開藥100藥費有200能到醫生口袋裡面,藥廠也是醫生開的,外加上紅包啊什麼的,每天坐著收錢

對啊醫生態度就是這樣就是看不起有些人,就是閑的無聊所以對人態度不好,就是故意要害死人,醫生可不希望病人好起來了,要不然沒生意了咋辦

對啊醫生就是慫,不敢看到hiv梅毒乙肝就衝上去,不敢拿自己命去賭別人健康,一個個都有健忘症不記得發過的希波拉底誓言了

對啊醫生就是不知道自己的地位是什麼,明明是個服務員還那麼大架子不知道把您爹媽當自己爹媽,治不好病還敢收費

對啊醫生就是沒得眼力,看不出來你爹是院長,你娘是書記,不知道整個醫院都應該圍著您轉圈圈,情商低的很

對啊醫生就是賺得多又輕鬆,趕快生個娃送進醫療系統來吧,心動不如行動

這樣回答不知您們是否滿意,不知針對個人,就是希望能糾正一下大家的看法,對對對,醫生的生活就是你們想的那樣

拜託,有點腦子,四個人打麻將,大家都能贏,真是開心的事情呢


實名反對 @萬金油 。他說美國醫療支出佔比是全球第二,佔17.1%,中國是5.6%,因此得到結論,中國政府醫療支出過低,導致看病貴。

我覺得他壓根沒有明白這個數據講述了什麼事情。這組數據告訴我們的真相是,就GDP佔比來說,美國人看病,比中國貴三倍。

萬金油有個錯覺,醫療這件事總是跟政府支出相關,這17.1%是美國政府從稅收里拿出來給大家支付醫療賬單的,而中國政府只拿出5.6%的GDP,非常小氣。

真的是這樣嗎?

錯!醫療只跟醫院賬單和保險相關,美國的這個佔GDP的17.1%的醫療費用,從來不是政府支出,而是所有病人的全部支出,美國的所有人自己買的保險,和美國所有病人的醫療費用賬單,佔到了美國GDP的17.1%,而中國只有5.6%。

誰再看個感冒花10塊錢挂號,做個手術花一萬塊錢就鬧著看病貴的,真應該去美國看場病,跟小診所的大夫聊10分鐘費用幾百刀,一台手術下來幾十萬的賬單,每個人醫保每年幾千美元,高於很多人一兩個月的收入,再來看看美國政府對病人到底有多「大方」。


其實要不是因為中國沒辦法只好搞實體經濟,沒辦法,實體經濟需要生產需要人,需要更多人活著。
要是咱有美國那樣的機會,保證你會超級清楚錢誰賺了

其實啊,說正經的,有些必需品是永遠喊貴的,攀比性消費才有喊便宜的。
人永遠不會覺得能源與服務太便宜,只會覺得大批量產品沒有夠貴的

而很多情況下,此類產品最好還要容易壞,這樣才能更多表現花錢

但沒人會在身體上那麼做

你們別著急,會有這麼一天滴,指不定一部分人還能更早得到,想要的先得


推薦閱讀:

我國醫療體制究竟走向何方?

TAG:醫療 | 醫生 | 醫患關係 | 醫療改革 | 醫保報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