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里的哲學和神學思想到底是怎樣的?
EVA確實引用了不少基督教方面的內容,但你要說這其中傳遞了什麼思想內涵,那就只是過度解讀了。
以下摘自庵野秀明的訪談:
人研: 電視上經常有人拿出EVA的講解書之類的東西。庵野導演自己是不是很奇怪那些書是怎麼來的呢?
庵野:這個嘛……他們真有空。
人研:(爆笑)
庵野:我只是對他們如此費盡心機地尋求答案,找不到答案的話會如此不安而感到意外而已。其實隨你怎麼解釋都沒關係(笑),因為動畫內容本身就沒有一致性,製作的時候就刻意沒讓內容保持一致。謎題方面的是不可能保持一致的。一部分是精心地設置了一些暗示,一部分則是做完才發現搞砸了。然後一直這樣下去,最後就覺得雖然搞砸了,不過就這樣吧。觀眾高興就行。把原本不合理的東西硬給它編出一個解釋來,這麼做的人高興就行。然後我就想能不能以此為賣點呢?除了這個好像就沒其他賣點了(笑)。
人研:您剛才說您對心理學感興趣,所以才會在EVA中引用基爾克果的《致死的病》嗎?
庵野:我沒看過那個。
人研:沒看過!?
庵野:只是引用了一下。
人研:我還以為是導演喜歡才引用的呢。
庵野:那種東西看了一會兒就看不下去了,實在看不懂。當然在瀏覽的時候也揣測過一些東西。如果把那種語言全部記住的話,自己肯定會像個聖人一樣(笑)。
人研:以基督教為基礎也不是因為喜歡?
庵野:完全不喜歡啊。基督教什麼的完全不懂。只是讓動畫有個氛圍而已(笑)
當然,過度解讀也沒什麼錯,玩的高興就好
在我不懂那些學科的時候,我覺得二次元里引用的哲學、法律、歷史、政治很高大上。
在我懂了這些學科的時候,我才知道二次元里引用的那些哲學、法律、歷史、政治就相當於一個目錄,最多到二級目錄,至於深入到裡面的內容,不要問製作組,他們也不知道。說實話,雖然我也很喜歡EVA,喜歡那種末世感和科幻機甲風。但是至於其中是否「哲學和神學」么?我覺得,沒有。
這就好比人們問方文山的歌詞中,能夠看出多少和古典詩詞的聯繫?這就跟很多人試圖從《三體》中覓得某種宇宙中的永恆法則一樣。他們就算有一定內涵,但仍然只是消費品等級的。實際上,很多動畫和影視和文藝作品與那些真正能夠被稱為「哲學和神學」的東西,都還差的很遠,只能反應作者的一些具有特色的藝術化的看法。
至於sherry的答案中引用的那個文章,我覺得就是個很好的過度解讀的例子。(凡是涉及到神學知識和哲學知識的地方也有些錯誤和不當的地方。)
ps:我確實也曾經因為EVA,去探索過Kabalah,後來發現跟動畫片里的東西沒多大關係。以神之名義——
騙你們錢花……
庵野秀明連「生命之樹」的基本解釋都沒理解就隨手往上畫,他只是搬出一些卡巴拉和二戰後新紀元運動里看起來很厲害的東西讓我們看著覺得很厲害而已,當然他這麼做確實很厲害,其實AT力場就是個初級的靈體投射而已。
EVA用的那些東西時髦值並不高,卡巴拉最初的確是被奉為解釋宇宙的終極奧義,等到EVA誕生的時候已經是各神秘學派的基礎設定了。
所謂EVA的哲學和神學思想?就像上個世紀降臨地球的外星人們一下子都和麻瓜討論量子力學一樣。
不記得在哪看的文章,說是整個eva大概是用別樣的手法講述泡沫經濟之後那代少年的故事,所謂的各種宗教哲學思想,不過是一種表現手法罷了,而且越玄乎的東西,越能引起讀者注意。就EVA本身的故事來說,無非是末日背景特別有點意思。至於思想性,就顯得一般般。過分解讀的成分太多。
EVA只告訴你:騷年,不要逃避現實了。勇敢面對吧。僅此而已。
我所知道的:
1.神學只是用來裝裝門面的,這是庵野痞子承認了的。當然你可以理解為藝術家「dignifiedsilence」的一種方式。
2.談深度廣度那篇想得又有點太多了。想必那篇文章的作者希望能把EVA涉及的東西講個面面俱到,結果自己學識所限失偏了。
3.現在大多數人認為EVA的價值體現在對動漫產業的推動和其開創性的表現手法上,大多好的解讀EVA的文章都在向這些方向談。但這不代表EVA所表達的東西沒有價值。EVA有其深層內涵,然而那和哲學、神學都沒關係。
沒什麼哲學思想啊更不存在神學思想
有的只是無窮無盡的過度解讀,和揮之不去的中二思維
我可以肯定地說,eva的一些思想還真能在哲學裡找到對頭的。至於過度解讀,則是另一回事了。
出自羅素《西方哲學史》,《普羅提諾》章,新柏拉圖主義。
人類補完計劃主張者Seele的神學思想,我估計就這個了。事實上,新帕拉圖主義對基督教神學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不過我想庵野應該沒研究過新柏拉圖主義…從柏拉圖長解舊劇場版真心為你豆瓣就有
從心理學著名病例SCHREBER入手解讀的也有
從諾斯替和存在主義解讀的就更多了
關鍵並不是怎樣拿體系套用到eva過度了,大泡沫時代狂賺二百億的全世界範圍內現象級作品怎麼可能在你乎就是符號堆砌,膚淺云云,只是其明日香輪迴說分支的六本同人作品retake,從07年到17年就有無數司機流著熱淚操著各國語種在ehentai上留言,要去追問意義啊
當然TV版本26集二十六節主副標題,只要涉及到術語很明顯是文化泛用意義上的,可能某些人看的eva是只有標題的版本
重度中二少年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放棄治療?
確實存在過度解讀,但不代表其沒有意義,藝術作品本來就該在受眾的思想中得到升華,這與作者本身是否有其立意並無關係。
宮崎駿風之谷漫畫(注意是漫畫不是動畫)的乾兒子,一整套思想基本就是風之谷漫畫套上一個看起來高大上的外殼,另外主角人設形象比較吸引死宅
EVA和哲學沒啥關係。
不過我有個兄弟倒是能把EVA和存在主義、意志論、靈知派、猶太教神秘主義上面扯,居然還顯得煞有介事。我差點都被說服了。
不過我個人覺得這個和詮釋行為有關係,至於製作方的本意是不是要展現這些內容,我很懷疑。畢竟很多動畫製作人不是真懂,只是表現得煞有介事。
真要看有哲學思想的,我覺得攻殼機動隊比較好點。
一、關於這篇文章
原帖是由形而上的豬而作 唯易動漫泉此方整理
主要論述EVA當中表述的思想廣度和內涵
二、 神學-EVA的廣度
EVA的世界觀是架構在基督教和猶太教的基礎上的,而基督教和猶太教同樣承認自己起源與希伯萊,同樣承認聖經舊約。而實際上,除了庵野臆造出來的不存在的,所謂記載了補完計劃的「新出土的死海文書」外,EVA的精神內涵更多的與基督教相關聯。
①EVA中的宗教符號象徵。
或許是為了契合心理分析中的意識流狀態,庵野使用了大量的符號象徵的表現手法, 比如使徒被消滅時出現的十字架形的光線等等。而EVA的片頭中也蘊涵了大量的宗教信息---「卡巴拉生命樹」,卡巴拉即智天使,來自猶太教,代表了神秘主義和不可知論--上帝是無法揣測的,人類無法了完全解世界的意義,那是上帝的工作。而Seele的標誌,與莉莉斯的臉同樣的亞維神,左邊四隻右邊三隻眼睛的形象。教意中的亞神可以看透一切----這裡是否代表了人類對上帝的反抗或質疑?這又契合了哲學部分的存在主義觀點。EVA初號機展開的12個光之翼,象徵了墮落天使Lucifer,(Lucifer是挑戰基督權威的墮落為惡魔的天使)這幾乎是庵野赤裸裸的對上帝的挑戰了吧?
②原罪.末日審判以及死亡本能。
基督教認為,人生而有罪,人的生命就是向上帝贖罪的過程,NERV的標誌中,無花果的樹葉就代表了人類的原罪--人類因為在伊甸園中偷食智慧的無花果實被上帝驅逐。(片中引發2次衝擊的科技萬能論幾乎就是智慧果實之罪惡的體現)。然而NERV標誌同樣還有那句著名的「神不為者人為之」(引申自Robert Browning詩作),這句詩具有濃重的存在主義色彩--上帝對個人來說毫無意義,無視他吧!
當末日來臨(在EVA中也就是歷次衝擊),上帝將降臨審判所有人。而贖罪完畢的人將得救贖入天堂。因此末日必將降臨,人類終將迎來自己的宿命,死亡才能洗清所有罪惡,帶來真正的平靜。死亡本能是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學派的觀點,可以說也是受此教義的影響吧。
這裡必須提及2首配樂,Komm, Susser Tod 和 Thanatos 。Komm, Susser Tod 意為:來吧,甜蜜的死亡。音樂最後的部分配合拍手的合唱,如教堂唱詩班般有著強烈的宗教風格,而最後的迷亂快樂痛苦超脫混雜的編曲似乎已陷入末日審判中的癲狂狀態。Thanatos意為死的願望或自然毀滅 ,尤其用與哲學和宗教上。
③三位一體和聖母.
上帝旨意,耶穌降身人世,被釘死在十字架後,又復活升天,成為救世主(即基督);聖父、聖子、聖靈三位結成一體;人類由於亞當犯罪(原罪)和本人犯罪(本罪)而不能自救,耶穌之死擔當了罪過,信徒和靈魂得到拯救。可以確定,老碇即聖父,小碇即聖子,而REI應該是聖靈
和聖母的混合體----因為她體內存在唯的靈魂(或基因)的緣故。而根據基督教意,耶穌的生母聖母瑪利亞無染原罪,是唯一純潔的。而在下的最愛MISATO少校同樣隱喻著聖母的成分--片頭中出現的位置以及十字架暗示了這一點。
④朗基努斯槍與A.T FEILD
朗基努斯,是殺死耶穌的士兵的名字,朗基努斯槍無疑是作為一種弒神的力量存在著,在EVA中是唯一可以打破A.T FEILD的武器。A.T FEILD代表了心之壁的力量,這正是存在主義的觀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上帝,或者說每個人都是上帝,因此人與人之間的徹底的心靈的融合成為不可能,而朗基努斯槍有打破這種限制的力量,他可以打破人類自我中心的存在主義,也就是A.T FEILD。第12話中,15使徒向2號機發動心理攻擊的配樂《彌賽亞第二部-- 讚美主合唱曲》,代表了ASUKA的心之壁已被打破,她已經失去了自我,從而徹底向上帝屈服。這裡庵野再次提出了關於人對本身存在的確認和對上帝的敬畏的矛盾這一尖銳的問題。
三、心理學-----EVA的深度
EVA中的心理學成分主要來自弗洛伊德創造的精神分析學派,弗洛伊德學派同存在主義的哲學思想一樣,誕生與20世紀初反實證主義.反科學主義哲學的思潮中,試圖屏棄絕對的理性而轉而探詢人類存在的終極意義,並最終形成了存在主義精神分析學。關於存在主義,將在下一節哲學部分詳解,本節首先具體闡述心理學部分.
①自我、超我、本我。
精神分析學認為,人類心理存在3個層次,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代表只有最原始的需求的,具有動物性的而不受任何社會因素約束的自我。超我:代表受倫理.道德等社會意識約束的自我,本我和超我都是在潛意識中存在的,而本我和超我鬥爭平衡後,對外界所表現出來的才是自我。
初號機的暴走的過程,就是真治失去自我的過程,這時初號機中隱藏著的本我爆發出來,成為野獸般的存在---初號機中有唯的靈魂,唯的最原始的本能無疑就是母性—保護後代也就是真治的本能。
②自我防禦機制.心理投射。
當心理中的本我和超我無法平衡時,人會失去自我,為了平衡本我和超我,就會開始啟用自我防禦機制。
逃避是自我防禦機制的一種,真治的本我是懦弱的,是害怕駕駛EVA的,但他的超我要求他必須承擔拯救世界的任務,必須取得父親的認可,這使得他極度不平衡幾乎失去自我。這也是他一再逃避的起因。第16話副標題Spilitting of the Breast,指的就是真治本身人格的裂變。
自戀也是自我防禦機制的一種---ASUKA選擇了這種方式。
而另外一種使本我和超我平衡從而找到自我的方法是心理投射—INTROJECTION,而這正是第19話的副標題。意為意思是「將別人的態度或思想向自己內心投射」,也就是接受他人的意識以暫時換取自己內心的平衡。而MISATO一再批評真治的正是這一點。(MISATO真是個好女人)
③第一客體.。
人出生之後,首次形成「別人」的概念,來自母親,換言之,一個人一生中的「第一客體」就是自己的母親—這也是心之壁形成的開始,人類自此開始已經無法與他人完全的心靈融合。
注意一首配樂「mother is the first other」,此曲在片中出現的時間是很有趣的問題,有時間可以整理一下。
④原欲.口唇期. 伊底帕斯情結.
人類的原欲存在與人類的本我中,永不消失,但超我要求壓抑這種原欲。
根據原欲的發展,人類慾望客體的變化,人在成長中分為:口唇期.肛門期.性器期。口唇期中人類處於幼兒時期,主要依戀自己的母親(伊底帕斯情結),而性器期人類已經成熟,依戀對象轉為自己的愛人,肛門期是這兩個時期過度期。
第20話副標題oral stage意即口唇期,該話中,MISATO相對真治是依戀的客體,而相對加持則是主體。
伊底帕斯情結可以解釋真治對REI的感情----真治對母親的回憶中,看見母親擰衣服, 正是伊底帕斯情結形成期.
⑤集體潛意識.
人類共同存在的潛意識。阿妮瑪--它是集體潛意識的一中,指男性身上所具有的女性特質.
阿妮姆斯—與阿妮瑪反之。此話題到此結束,本人對BL的容忍度為0,關於真治和薰,各位自行YY既可。
⑥移情
指人與某客體的關係,受到與另外客體的關係的影響.EVA中所有人物關係幾乎都體現此點,尤其是真治和REI(真治的母親唯),MISATO和加持(MISATO的父親)。
四、哲學----EVA的高度
① 存在主義。
存在主義是EVA最基本的世界觀。「存在主義」主要觀點如下:
人類的肉體和精神受到種種局限,無法完全到達他人,因此人類是本質上孤立的,沒有任何辦法打破這一現狀,人類用「選擇」來影響他們的現實。因此薩特說「他人即地獄」。
然而,存在主義也認為,正因為人類的絕對獨立性,才能有自由的意識創造自己的現實,並以此確認自己真實的存在。
明顯可以看出,這正是EVA的或者說庵野的真實的世界觀,第4話副標題「Hedgehog"s Dilemma」,意為刺蝟的困境----他們想互相靠近取暖,但靠的太近又回傷害彼此,這正是人類之間關係的寫照。
16話標題為「致死的疾病,和……」,是克爾凱郭爾用以指代人類的絕望狀態。即「對沒有自我一無所知」的絕望,「不願成為自我」的絕望,「願意成為自我」的絕望。麗、真嗣、明日香正對應了這三種絕望:麗沒有自我的靈魂,從而沒有自我感;真嗣急切地想克服自己沒有自信的狀態;明日香用過份自信和自大的表現掩飾自己內心的絕望和混亂。(此段為完全引用以前某達人的原文—很棒的觀點並且我確實沒研究過克爾凱郭爾ORZ)
EVA全片無數次在此種情況上提出疑問,而TV版和劇場版的庵野也給出2種不同的答案,而對此的理解仍然取決與觀眾的「選擇」----即使觀眾和庵野之間,完全的理解也是不可能的,這就是庵野的本意吧?
② 黑格爾精神哲學體系。
他認為有限事物外觀上的自立性全是幻覺,不具備存在意義上的穩定性,這正是「人類補完計劃」的觀點-----人類的心靈只有徹底的融合才能成為永恆的存在。
而早期的黑格爾認為人類的理性思維不能把握生命和精神的無限性,最終只能求助與宗教,此點在片中沒有體現,但在庵野對EVA的總體設定上—比如對宗教元素的大量引入上—還是能看出庵野受此影響的端倪的。
③ 先驗主義哲學
康德最著名的代表作就是三大批判,即「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在他的哲學觀念中,對人類的理性和判斷力表現出了懷疑主義的態度,他認為人類的理性是不可靠的,世界不是完全可了解的—也就是不可知論----在下簡直非常的同意他的觀點,因為在下越來越感受到自己的愚蠢和無力。
康德又提出了「絕對範疇」的歷念,就是人類理解力形式的存在基礎,所有人都以自己的「絕對範疇」為自己理解的基礎------A。T FIELD看起來與此觀念有某些聯繫。
同時康德又提出了「絕對範疇律令」,簡單說來就是「盡人事,知天命」---雖然人類如此無力,但還是具備道德上的自由能力的—也有義務以此能力盡量的改變世界。----因此才有了「補完計劃」?
五、其他
①鏡頭語言
鏡頭語言即攝影機拍攝手法,這雖然是一個電影中才有的名詞,但在下認為也可以用來分析EVA,EVA的鏡頭語言非常富有表現力。
比如長.短鏡頭和遠近鏡頭的運用。最著名的長鏡頭應該就是渚薰之死,超長的鏡頭配合鏗鏘有力的歡樂頌充分烘託了劇情的悲劇氣憤。
而快速閃動而過的超短鏡頭一般用來表現人物內心活動,如ASUKA被使徒心理攻擊時閃過的單詞,而最後2話更是大量使用了這種手法,這種首發好象被某邪教用來給教徒xn----不過在EVA此片中,非常適合表現人物意識流狀態下的思維方式。
而蒙太奇的使用同樣非常嫻熟而且效果良好---一般用於戰鬥場景或者推動劇情的發展。
②敘事手法。
插敘.倒敘的手法恰倒好處,比如初號機暴走後,鏡頭卻詭異的切入真治的病房,而在幾乎半話以後才通過回憶切回戰鬥場景,這種手法即使在電影中也是非常棒的。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片中對意識流的大量使用,尤其是劇情進入最後,人物大量的心理描寫中,
意識流,是指以人物的意識活動為結構中心,圍繞人物隨機產生,且邏輯鬆散的意識中心全面展示人物意識流動過程。意識流完美的表現的深層次的心理活動,是庵野的得意手法。
最後幾話中,大量出現了簡筆畫.粉筆畫、腳本甚至實物照片,有人認為這是為了省錢而大罵庵野,其實在下的觀點是,這應該是敘事的需要。比如最後2話描寫補完過程中的真治的內心,簡筆畫很好的配合了意識流的精神狀態—散亂.流動.無邏輯。其實用影響來描寫深度的心理活動是很複雜的事情,另一部經典動畫《攻殼機動隊》中,押井守對靈魂融合後的素子,就避開了任何正面的描寫,甚至在劇場版中直接讓素子隱身而把主角改成巴特,起碼庵野在這上面的嘗試還是比較有創意的。
--------------------------------------------------------------------------------------------------------------------------------------------
關於對EVA的一點小研究心態
對於上面的回答里的訪談 是2000年引入中國的
沒有小圖。。。
《Evangelion Chronicle》是由原官方Gainax以雜誌形式發行的權威性解釋圖書,於2006年發行第一版,以總結EVA舊版為目的,象徵著EVA舊時代就此完結,一共三十期。2009年發行新訂版,前三十期與初版三十期無異,後十期為ROE內容,共四十期。
《CHR》誕生可以看做是庵野先生重新正視EVA的開始,也是他想要給EVA舊時代畫上圓滿句號開啟《ROE》時代的標誌,因此在目前的研究導向里,所有的設定研究都應以《Evangelion Chronicle》為最優先,是探索《EVA》中一切設定、謎題的基礎,平台,以及底限。建議對於《EVA》有一定了解的朋友,能以《Evangelion Chronicle》作為提升自己研究境界的天梯。
這本書很詳細的解說了EVA裡面的一些設定,但是很多我都沒有看過,只看過一些截圖
主要是太貴了買不起...還有運費什麼的...
對於不研究EVA的人,當然可以看看這個動漫就可以了
可對於我們這種,把腦補作為一種精神,EVA對於我們的意義是不一樣的
其實很多動漫漫畫也有喜歡的人去腦補,寫一些看起來比較霸氣的設定資料
只不過EVA在世界上比較有名罷了
國外的一些人員也在研究 只不過網站需要掛代理
eva的哲學思想。。。。。。
應該用主題思想才是恰當的,因為其不探討世界觀方法論。但是探討的問題也非常的常識性,就是如何與人相處
eva的神學思想。。。。。。
eva所採用的大部分為猶太教典故,其發揮的最大作用就是包裝和噱頭,神秘感在商業作品中也是可以當作販賣點的,比如達芬奇密碼。當然畢竟依託於此為世界觀,在人物的塑造和故事情節上還是起到了象徵和推動的作用的
想要理解eva,不要試圖從宗教這塊入手,包括心理學等角度的解讀也是想像力誇張。eva傳達的思想很簡單,應該說有很強的教育目的。所以不要將其作為一部哲學神學大作,這是十分貼近常人內心的作品
我就想說一句,從來沒有「過度解讀」這種東西。
你如何定義「過度」?難道和作者的認識一樣才不算是過度?
羅蘭·巴特說「作者已死」。解讀永遠沒有標準答案,也就沒有過度與不過度之說。
一切解讀都是有意義的,因為每一次解讀都是一次再創作。
而你覺得這解讀是否靠譜,那就是對解讀的一次新的解讀了。
eva之中的神學元素都是故弄玄虛,這是肯定的。
但eva中所用到的心理哲學方面的內容倒是切實存在的。拉康,德希達和德盧茲的影子真的太明顯了,尤其是tv末尾真嗣心中的部位那一段。完全的解構主義啊。稍微拜讀一下Derrida和Deleuze,就會發現他們哲學思想在eva中的體現。(同時也會加深你對eva的理解)。
說哲學元素也完全是故弄玄虛的人,我只能說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了。
推薦閱讀:
※一個人的命好註定了什麼,運道?或者神鬼論?還是相術?
※如何告訴別人宗教、輪迴、神話、風水裡的鬼神是不存在的?
※為什麼現在還有人研究玄學,神秘學,神學?
※有沒有與克蘇魯神話相關的宗教?
※宇宙是否存在地外文明,上帝也啟示他們「聖經」?
TAG:哲學 | 神學 | 動漫 | 新世紀福音戰士EV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