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怎麼煉成的》和《牛氓》這兩本書有沒有長久的文學價值,還是只是意識形態宣傳品?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文學價值論題,請看
從文學角度如何評價《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如何評價《鋼鐵是怎樣練成的》里保爾和冬妮婭的愛情 ?

保爾柯察金幾段感情的失敗能留給現在年輕人哪些經驗教訓?

如何評價奧斯特洛夫斯基及其著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部怎樣的作品?

中我的回答。
我認為,這本書具有長久的文學價值。

若說意識形態宣傳,《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可謂高階列寧主義思想和組織指南。但要看懂,前提是盡量先忘掉那些教科書式的刻板評價,否則你就被帶到溝里去了。

法律與黨紀
杜巴瓦曾在1921年被電車管理局提出刑事訴訟,但是訴訟被黨委會強行壓下。當時杜巴瓦將十九輛公交車強行截用,為鐵路工地運送急需的鐵軌。訴訟被駁回後,幹部圖夫塔還寫了個報告,要求給杜巴瓦紀律處分,結果被黨委會書記阿基姆一頓訓斥,杜巴瓦最終全身而退。當時修建的運木材的鐵路,事關全城人生死,杜巴瓦就算幹得再過分也是情有所原。因此法律和紀律程序儘管執行等不規範,但總算是滿足了「結果正義」。
1923年,保爾負責農村的工作,轄區內發生一次有規模的農民械鬥,被保爾強力驅散,好在沒死人。事後,地方法院派法官來處理,最後也因法不責眾草草收場,法官對當事農民做了些法律教育工作,雖然他很賣力,但效果也不好。蘇聯成立之初,法律制度很不完備,公民法制觀念淡漠,這是不爭的事實。
不過,《鋼鐵》中,黨團紀律還是被執行得可圈可點。比如,1922年,鐵路總廠工人菲金惡意違規操作,損壞進口鑽頭,車間主任和行政方面(是工廠的紀律管理部門,還是工會的同志紀律裁判會?)要把他開除,工廠的共青團則要保他。保爾在團支委會議上指出工廠紀律渙散,與茲維塔耶夫失和。後來區團委會給出加強勞動紀律的決議,菲金最終受到開除處罰。
保爾在擔任團州委書記時,知道原先一個品質有問題的老下屬拉茲瓦利欣在他下面當了區委書記,保爾當時不動聲色,等了一個月。保爾例行檢查工作時,特意收攏了拉茲瓦利欣的違紀證據,之後在州委會上突然襲擊,將拉茲瓦利欣的老底都揭了出來。面對保爾的充分準備,拉茲瓦利欣只能強頂幾句,當場就被開除出團。從這件事,我們看到此時保爾的政治手腕高明得令人可怕,但他嚴格按照組織程序辦事,充分利用了已有規則,乾淨利索地清除了混進幹部隊伍內的壞分子。
1926年,保爾將玩弄女性的黨員幹部法伊洛打成輕傷,處理這件事的不是法院,而是黨的法庭(即聯共的監察委員會,相當於我國的黨紀律檢查委員會,現在一提打老虎的紀委,老百姓無人不知。)黨的法庭有調查人、被調查人和審理人,還有黨員辯護人和證人,審理過程與法院類似,專門處理黨員違紀,而且還是公開審理。這個理念確實先進,我國在進入21世紀後,紀委才有公開審理試點。在法伊洛和保爾的自我辯護(保爾哪是給自己辯護,簡直是黨員道德大宣言)之後,法伊洛被開除黨籍,保爾憑一份神經系統受傷的健康證明和社會輿論,連最輕的處分都沒受,只是在黨員鑒定書上被狠寫了一筆。法伊洛說過,打人致傷在人民法院應被判勞教,但因為「黨紀嚴於國法」,保爾沒受黨紀,自然就等於沒犯法。保爾合理利用規則,成功自保。
我國建國時,向蘇聯學法律制度,那時蘇聯法律制度就已經很系統了(在捷爾任斯基之後,肅反實際上繞過法律體系),但當時我們學過來的卻很零碎。好在,制度總是從無到有,並逐漸發展的。

如何對待宗教
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中塑造過幾個神父,給人留下了較深刻的印象。我們也可從中看到作者對宗教的態度。
最「有名」的莫過於瓦西里神父。在十月革命前,瓦西里神父在舍佩托夫卡既有神職,在教會中有一個不高不低的位置,又在高等小學有教職。他嚴厲兇狠,對自己的權威非常在意,不容學生任何有意和無意的侵犯,學生們對他都很懼怕。幼年的保爾天資聰穎,學習出色,不過這一點都沒入神父的法眼,在神父看來,出身窮困的學生應該安分守己,不應越過自己本屬卑賤的身份,而保爾生性倔強,「能挑事」,這引起他的極度厭惡。因此保爾和有錢人家的孩子打架,他獨獨只處罰了保爾。保爾問他為什麼高年級地理課與聖經的說法不同,他根本不會想到這孩子要求知,而是認為保爾在冒犯宗教,更是在冒犯神父本人,於是瓦西里神父將保爾毒打(用保爾的頭撞牆,造成多處輕微傷)並趕出學校。後來保爾母親親自「致歉」,他才收回處罰,以後又多次對保爾侮辱,導致保爾報復(往麵糰里撒煙絲),他這次「總算找到理由把保爾開除了。」可見,就是按照當時的標準看,瓦西里神父也不具有合格的教師素質。相比起教學,瓦西里神父對政治權力顯然更上心。在「拉達」控制舍佩托夫卡時期,神父和家人是彼得留拉的支持者,他兒子還當過城裡的衛戍司令。「拉達」失敗後,他在1921年秘密參與舍佩托夫卡的反革命暴動,結果與兩個女兒一起被捕,之後不知所終。
《鋼鐵》在描述保爾在邊境地區工作的時候,作為地區行政中心的別列茲多夫鎮有一個猶太教的鮑魯赫神父(此處有猶太人聚集區)。當時宗教勢力的原先的田產和地產都已被剝奪。鮑魯赫神父的生活因此大不如前。而且當地年輕人都對宗教疏遠,鮑魯赫神父也不像以前那樣受尊重了。當他看到保爾準備籌建當地共青團的告示時,一把撕下告示,並輕聲罵了一句,雖然心中憤憤,但也只好接受現實。鮑魯赫神父代表了較基層的教士在當時的境遇。
奧斯特洛夫斯基在《暴風雨的兒女》中,刻畫了兩個教會高層—沃倫區主教和葉羅尼姆神父,這兩位神父深諳政治鬥爭,選擇與波蘭大貴族、大地主階級合作,共同對抗革命,妄圖使教會勢力的利益最大化,他們是蘇維埃最為兇惡的敵人之一。
作者刻畫的神父中也有「好人」。《暴風雨的兒女》中,大反派波蘭貴族愛德華伯爵的二弟,在德軍和蓋特曼偽軍幫助下收回了「被洗劫一空」的莊園,他向當地神父詢問「搶劫犯」是誰,神父給了他一份名單,但名單上的農民「都已經都逃走了」。貴族只好在當地農民中挑了一些「看上去最壞」的人,用槍通條當眾毒打了一頓,以此殺雞儆猴。我們可以想像,如果不是這個神父敷衍應付,許多農民將會遭到更加兇殘的倒算。
奧斯特洛夫斯基在作品中對宗教的態度非常理性,沒有過激言行,全面反映了列寧對宗教的政策:通過革命鬥爭和工作,沒收教產,使宗教與政治分離、宗教與教育脫鉤。耐心加強對工農的教育,並不強行取消宗教或強行宣傳無神論,最終瓦解宗教的社會基礎,消減宗教的影響力。工人政府和政黨對宗教要「有作為」,甚至「一定條件下,神父如果能克服內心矛盾,也可以入黨,只是不能再傳教」。(阿 托爾斯泰《苦難的歷程》就刻畫了一個紅軍的神父,他在給村莊主持婚禮時,巧妙地把村裡的男人們全都灌醉,使征糧隊沒遇到任何有效的阻力就超額完成任務。) 而群眾信不信教則是「個人的事」,只要引導得當就可以了。保爾的母親信教,她更顯堅忍、慈愛,保爾哥哥的岳母也信教,卻一邊背祈禱文一邊打孩子。信教能否趨善避惡,要看世人怎麼信。
在當時,列寧主義認為,宗教被舊統治階級用來在精神上控制下層群眾,教會也因此從統治階級那裡分得了極大的政治經濟利益。奧斯特洛夫斯基在立場上將宗教看成「敵方」,支持對其限制和壓制,這一點不必避諱。

大工業和小手工業合作化
《鋼鐵》中對工業的描寫不少,畢竟保爾和他的夥伴們多是工人,寫工人自然要寫工業。
《鋼鐵》第一部情節多數發生在舍佩托夫卡,舍佩托夫卡雖是小城市,卻是一個鐵路樞紐,有兩個車站,有客運也有貨運,鐵路運輸業是當地的「支柱產業」。少年保爾曾經在客運站食堂做過小夥計,後來又在發電廠燒鍋爐(冬妮婭也因此叫他「伙夫」),朱赫來搞地下工作時也曾在以電廠的電工身份作掩護,保爾也跟他學了電工手藝。他哥哥阿爾焦姆則在調車場工作。
當地的一些初等加工業也依靠鐵路而發展,如當地有木材廠,除了給小發電廠提供燃料,木材也可以經鐵路外運。在小說中,保爾為與冬妮婭交往,在木材廠加了幾天班,用掙的錢置備了一套衣服。當地還有糖廠(烏克蘭糖業加工歷史悠久)和啤酒廠、原材料和產品的運輸也是要依靠鐵路的。另外舍佩托夫卡還有個小印刷廠,謝廖沙和他的猶太同事們在此工作,戰爭期間,印傳單成了印刷廠的主業。從小說可見舍佩托夫卡的工業比較單一,這也反映了此時烏克蘭工業的狀態。
當時,沙俄雖然號稱僅次於英法美德的「強國」,但工業基礎很薄弱,工人人數不到總人口數的七分之一,工業主要集中在俄羅斯的大城市,而且還被英法等國的金融寡頭把持。像舍佩托夫卡這樣可憐的工業底子,在以農業為主的烏克蘭地區,竟已經是鳳毛麟角了。
奧氏的另一部作品《暴風雨的兒女》,發生地是沃倫省的一個小城,工業構成與舍佩托夫卡驚人相似,也是有鐵路、有糖廠、有印刷廠等,可能奧氏還是以舍佩托夫卡為原型描繪了那個城市,或者就是當時烏克蘭工業也就限這幾種了。
十月革命後,列寧對工業極為重視,其中,特別重視這幾項大工業:電氣化(最為重視),鐵路和水路運輸業,鋼鐵業,煤和泥炭等能源採集業,要在10年內發展一批有實力的大工業體。在新經濟政策時期,蘇聯優先發展這幾種重工業,這在小說中也有反映。保爾在烏克蘭工業中心-基輔工作時,曾在規模不小的鐵路總廠當電工,大工廠蓬勃動感的氣氛使保爾十分受用,以至於他病癒後,不習慣家鄉沉悶枯燥的環境。保爾的好友潘克拉托夫先後在碼頭和造船廠工作,杜巴瓦和扎爾基曾分別在兩個工人區當脫產團委書記。
新經濟時期,蘇聯為發展重工業,大量引入國外的機器和技術,並接受一些租借條款和合資條件以吸引外資。此時蘇聯因為廢除沙俄時期外債(金額占當時國民經濟總量的九成,最大債權國為英、法),以擺脫資本主義強國的金融控制,與英、法兩國已經破了臉,因此蘇聯與美國的合作密切。小說中,就寫過鐵路總廠的工人菲金因為惡意操作毀壞價值昂貴的美國鑽頭,結果被開除,提示當時工廠引入了美國的機械。
《鋼鐵》中寫到,到1926年,停工的工廠都已經運轉起來,暗示蘇聯的大工業已經緩慢恢復。
後來,保爾病重期間,還從自製電台聽到鋼鐵托拉斯(列寧將其定位為「國家資本主義」,是進入社會主義經濟前的一個階段)和第聶伯河水利的建設(提到了勞動競賽)。
為了使經濟發展,列寧提出以工業品(主要是輕工產品)換取農民的剩餘農業品,農業品可用來換外匯(用於引進機器)和當工業原料,同時列寧尤其指出要積累充分的糧食預備饑荒(後繼者執行政策嚴重失誤,造成饑荒,屬嚴重犯罪)。當時列寧深知國家工業在相當長時間內生產不出足夠的產品換取這麼多農業品,於是一方面開徵糧食稅(國家白拿一部分糧食,同時可以減少工農業產品差額,以後國家工業上去了,糧食稅會取消),一方面放開小工業,並提倡小工業合作化,以生產更多工業品,達到工農業經濟平衡的目的。
《鋼鐵》中對小工業的發展描寫不多,保爾在農村工作時,當地只有制麻業和糧食加工業,磨坊主還是個殺害革命幹部的走私犯,那裡經濟過於落後,沒有小工業合作化的跡象。而達雅一家原來在黑海的一個小港口(新羅欣斯克)住,那裡經濟更發達一點,保爾的岳父是小業主,原先有一個製鞋和干木工的窩棚,參加合作社後很快發展成作坊。老頭是一個很頑固、排斥新事物的人。《鋼鐵》中還有對自發市場的負面描述。總之,奧斯特洛夫斯基筆下的小業主都不太「先進」,這和作者的思想傾向有關,可視為《鋼鐵》的又一缺點。

農民和農業
對《鋼鐵》比較熟悉的讀者,有一個隱約的感覺,奧斯特洛夫斯基有些不太看得起農民。
比如,保爾對阿爾焦姆的態度,反映了作者的一些觀念。
《鋼鐵》中,保爾的大哥阿爾焦姆原先是一個純正的工人,他打死德國兵後逃亡,被一個農民之家收留,很長一段時間後,他結束了與石匠女兒嘉麗娜的三年戀愛,入贅到這家農戶,並有了幾個孩子,阿爾焦姆每天上完工後就干農活,嫂子長得丑,丈母娘又信教又不太有耐心帶孩子。保爾覺得大哥的婚姻不太好,對大哥從一個有些覺悟的工人「退到小資產階級自發勢力」感到特別惋惜。
列寧時期,農民只要在正常年景有點餘糧(即中農及以上),就算是「小資產階級自發勢力」,就需要一面利用一面引導。不像我國,天天把「工農聯盟」掛嘴邊,農民(除了少數富農)都是革命群眾。
阿爾焦姆後來又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他重新規劃生活,離開農民家庭,終止了糟糕的婚姻。在列寧逝世後,阿爾焦姆入了黨,還與嘉麗娜重新和好(阿爾焦姆完成入黨講話後,嘉麗娜的態度),後來又當上了市蘇維埃主席,成為一個出色的建設者。保爾為此感到高興。
阿爾焦姆的原型是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大哥—德米特里。德米特里的生活經歷與小說中一致。《奧斯特洛夫斯基書信集》中,有幾封奧斯特洛夫斯基給大哥的信,與小說中保爾鼓勵阿爾焦姆接受市蘇維埃主席的信有一致性,奧斯特洛夫斯基在另一封信中也對大哥與嘉麗娜(小說中用了原名)重建家庭表示支持。再後來,德米特里參加了二戰,在二戰後娶了弟媳拉雅。他在中央秘書處的崗位上退休。
保爾在邊境地區工作的一章。作者直接描寫了幾個農民,其中有個趕車老頭很有那種「小農」代表性,這個老頭想法老派,對蘇維埃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很不理解,但他喜歡看共青團員演戲。可以看出,這個普通農民在革命後,生活還不錯,因為他說僱工是「窮光蛋」。另外,他也不明白共青團為什麼優先吸收貧僱農子弟,「富的一個都不要」。
在奧氏時期,農民在烏克蘭占多數,列寧在內戰時期,一方面沒收地主、教會的土地並分給農民,一方面向農民(多是富農)徵收餘糧,打擊投機(當時黑市糧價是政府價的十幾倍,工人幾乎要餓死,而有餘糧的農民都想乘機賺點小錢),以養活工人和軍隊,富裕一點的農民覺得又得利又失利,對蘇維埃態度複雜。內戰結束後,列寧將餘糧徵收改為收糧食稅,並放活了經營買賣(但不能偷公物,不能逃避監管和上稅),農民的生活變好,《鋼鐵》中寫到邊境地區走私泛濫,三個人就有兩個有走私行為,不乏一些規模走私,而鄰國波蘭在邊境農村開了很多面向走私得利者的「奢侈品」商店,以促進烏克蘭邊境的走私活動,達到打擊蘇聯的經濟基礎的目的。
列寧在農村又開始慢慢組建貧僱農組織,為在一段時期後實行新的社會主義土地綱領做準備,狠狠動一動富裕農民的利益。在《鋼鐵》中,保爾相應中央號召,籌建了邊境地區的共青團,並吸收和培養了大量革命農民青年,其中有一個團支委書記格里沙,是保爾最得力的屬下,但也因為熱情有餘、經驗不足捅了很多簍子,保爾多次不得不親自出馬「滅火」。後來格里沙因為打擊走私活動被富農分子殺害。格里沙代表了「覺悟農民」。
大家印象最深的,是兩個村因為土地劃分爭議,發生大規模械鬥。沙俄在農奴制廢除後,實行非常帶有封建殘餘的「村社制」,直到革命才結束。農民被限制在土地上,不能自由流動,這很利於地主剝削(變相的人身依附,利於獲得廉價勞動力)。這也導致村民排外意識很強,土地也是農民的核心利益,加上法制淡漠,結果兩個村年年都械鬥。保爾用強力手段平息械鬥,並監督土地丈量劃分,終於把事情擺平了。保爾也設想有什麼更好地農業經濟形式取代日益落後的小農經濟。於是,他認為緩慢推進集體化(用二十年)是一個辦法。在5年之後,已經癱瘓的保爾在與一個區委書記的談話中,談及當時的政府精神(緩行集體化),批評集體農莊推進過「左」,「沒學會走就想跑」。保爾不可能一下明白集體化水平應與經濟發展適應,在當時,這已經是很審慎的態度了。前蘇聯雖然在30年代末由集體化路線實現了農業生產機械化,增加了糧食產量,並實現了政府對農業的控制,但在集體化過程中付出了數百萬人餓死的慘重代價(《鋼鐵》的時間終點之後幾個月,烏克蘭發生大饑荒),且前蘇聯受制於農業短板,這個問題始終未能解決。
奧斯特洛夫斯基對農民的態度不謂不理性,但總有些錯誤態度暗含在作品之中(是時代的影響)。任何人和事物都有缺點,《鋼鐵》也不例外。

階級與階級鬥爭
《鋼鐵》的第一部,背景是一戰和內戰時期,此時烏克蘭的階級鬥爭激化,各個派別的武裝力量相互廝殺,這些力量有蘇維埃紅軍、德軍和蓋特曼偽軍、波蘭武裝、烏克蘭民族主義軍、無政府主義武裝、白衛軍等,最終蘇維埃獲勝,烏克蘭大部分領土變「紅」。
很多朋友對當時的局勢不了解,也有不少人不認同列寧提出的「階級鬥爭」。每個人立場或理念不同,不能強求一致,但我還是就當時的情況談一談。
列寧對「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有深刻的研究。在一戰前多年就認定,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幾個大國(英法美德,有潛力的還有日)的壟斷資產階級集團控制了世界各國(含俄國)的經濟命脈,但瓜分不均,各國壟斷集團為追求自身最大利益,會積極推動大規模戰爭。
一戰歷時四年,約15億人口捲入戰亂,傷亡人數達3000多萬。第一次世界大戰導致了資本主義國家的階級矛盾激化。開戰後,各國資產階級政黨小資產階級政黨和社會主義政黨右派(含第二國際)逼迫和教唆中下層民眾「為國而戰」,如果在民眾付出慘重犧牲後,國家能僥倖贏得戰爭,其結果是本國大資產階級得暴利,並分給本國民眾(能挺過戰爭的)一些小利。列寧極力反對工人階級支持帝國主義爭霸戰爭,號召各國工人階級擇機奪取政權並終止一戰,因此與第二國際和俄國孟什維克矛盾激化,最終決裂。
俄國二月革命推翻沙皇后,執政者仍推動戰爭,且對土地政策「口惠而實不至」,結果,前線士兵又戰死幾十萬,民眾饑饉流離,大資產者卻大發國難財,半年賺了6倍。這引起工農和士兵的極度不滿。列寧在確定布爾什維克得到多數工人(約七分之六)支持後,發動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後,列寧推斷德國工人革命在幾個月(實際上拖了1年)後爆發,而不是馬上爆發,於是按預定計劃帶俄國無產階級退出一戰。為此列寧挺住巨大壓力,在革命轉年即1918年3月,簽署了被當時許多本國人視為賣國的《布列斯特合約》,向德國割地賠款,換來工人政權幾個月的和平喘息時機。8個月後,德國在戰爭中被徹底拖垮,工人爆發起義,皇權被推翻。
在《鋼鐵》中寫到11月多雨,許多反對戰爭的軍人紛紛從前線跑回來。(1918年)2月初,軍人乘列車回來。真實記錄了《布列斯特合約》簽署前軍隊撤退的真實情況。因合約承認烏克蘭「獨立」,隨後德軍佔領烏克蘭,一部分資產階級政黨組成傀儡政府」蓋特曼」。在小說中,阿爾焦姆等三名司機就是被」蓋特曼」軍人押著,被逼去給德國人開火車,三個人因受過共產黨宣傳,半途打死哨兵後逃走。小說中還提到,反抗德國的,有當地的紅色游擊隊,也有社會革命黨(支持彼得留拉)領導的民族主義游擊隊。
一戰結束後,列寧立即廢除《布列斯特合約》,最終蘇俄僅損失了一小部分賠款,但蘇俄還廢除了占國民經濟90%的外債(多是英法金融寡頭的戰爭借款)這還只是經濟賬;再算上政治賬(內戰後,蘇維埃成功控制了原沙俄的絕大部分地區)列寧的策略取得成功。
列寧先前極力排擠立憲派,在十月革命後,又解散了反對勢力占多數的立憲會議,逼反了孟什維克和資產階級中右黨派,後來與德國妥協停戰時接受了苛刻的不平等條約,左派社會革命黨也成為蘇維埃的敵人,之後跟隨俄布的民主政黨僅剩一些極端派別。對德妥協停戰做政治上的準備,是解散立憲會議的原因之一。俄布主要是依靠工人的支持才贏得內戰。到現在,一些抹黑列寧的人還指責他的對德議和政策,但現在爭議最大的還是無產階級專政。
烏克蘭社會革命黨人彼得留拉為首的「拉達」,其支持者多是烏克蘭族富農、地主和小資產階級。小說也對此進行過細緻描寫,如在戈盧勃上校佔領舍佩托夫卡後舉行入城慶典晚會,「佩特留拉派士紳界的全部」精華」都出席了:一些烏克蘭教師,神甫的大女兒、美人阿妮亞,小女兒季娜,一些小地主,波托茨基伯爵過去的管事,自稱「自由哥薩克」的一幫小市民,以及烏克蘭社會革命黨的黨徒。」當然,不乏一些「隨風倒」的支持者,比如波托茨基伯爵,在《暴風雨的兒女》中,波托茨基伯爵參加過波蘭貴族的聚會,在《鋼鐵》中,他又讓管家與烏克蘭民族主義者聯絡,通吃兩頭。「拉達」的社會基礎不強,自身實力很弱。
《鋼鐵》還提到馬赫諾為首的無政府武裝,也是一方割據勢力,反德軍,反資產階級,同時也反共,無政府武裝最後被紅軍消滅。
《鋼鐵》中還描寫了資產階級政黨(還有孟什維克)支持的白衛軍,其統帥弗蘭格爾及其前任鄧尼金打算恢復資產階級在原沙俄地區的統治地位,在英法政府支持下與紅軍交戰2年多,最終完全失敗。1920年11月,紅軍攻下弗蘭格爾軍佔領的克里木半島,國內戰爭結束。
列寧雖將貧僱農和中農列為工人階級的「盟友」,但認為其有動搖性,雖然農民人口眾多,卻不把農民看作在革命的主體力量,(畢竟當時俄國工人階級實力強大)。
《鋼鐵》中未專門提過紅軍中有多少農民,但《暴風雨的兒女》提過農民武裝與起義工人配合,攻擊波蘭軍隊,但農民武裝紀律不嚴,得到戰利品就撤退。但烏克蘭農民為擺脫貴族地主統治,終歸還是和工人在一條戰壕里戰鬥。
在戰時共產主義下,農民對蘇維埃的餘糧徵收很抵觸。《鋼鐵》中,謝廖沙就因徵收草料被農民繳了械,還被打傷,好在因為年輕,農民下手時留了情,傷得不重。
而小資產階級被認為是搖擺不定的,有人毫無立場,有人有政治和經濟的投機行為。《鋼鐵》第一部中,除了支持「拉達」的小市民,至少還有兩段寫小資產階級,其形象都不是正面。
紅軍佔領舍佩托夫卡後,謝廖沙組織了青年的鼓動會,參加的都是小資產階級和城市知識分子子弟(連冬妮婭都說過,他們是庸俗乏味的男孩和土裡土氣、卻又高傲自大的蠢女孩),他們完全對革命無感(沒有支持的,也沒有憎恨的,更沒有懂的)。小說中還寫道,舍佩托夫卡的旅店老闆佐恩在旅店的地窖中藏匿了大量貨物和食物,這些東西分屬好幾個投機商人,總量很大。謝廖沙帶人搜查了旅店,成功將貨物起獲。這次打擊囤積的行動解決了工人和部隊的口糧。
解散立憲會議、打擊資產階級、內戰,有人認為這些是工人專政的罪行(但很少有人指責限制小資產階級的戰時政策),有人認為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目前爭論激烈。另外,戰時餘糧徵收政策打擊農民利益,甚至造成了幾次大的暴動,有人認為列寧當時可以採用更能保護農民利益的政策,有人則認為是革命的必須。
這就是當時烏克蘭的階級形勢,工人階級除了少數外,基本是鐵板一塊,資產階級、地主富農勢力分成幾派,還受國外干涉勢力的支持,既仇視工人,也互相敵視。另外還有許多中間勢力。

民族問題
奧氏的時代,烏克蘭地區確實是階級和民族矛盾交織,現在亦然。我只說說我的個人看法。
列寧在十月革命前後曾經多次提到過「民族自決權」(早在第一國際時就有條文),他認為沙俄時期,少數民族的民眾受到了比俄羅斯族民眾更苦的剝削和壓迫。在革命中,各民族民眾在反抗階級壓迫、贏得解放同時,都可決定去留(但絕不應該是壓迫階級決定)。當然,列寧還是想儘力將各族工農留下,組成一個盡量大的國家,國家給各民族平等待遇。
《鋼鐵》中並未太涉及烏克蘭的自決,因為建立蘇維埃後,烏克蘭多數工農(不包括富農)願意追隨列寧。而民族主義者主要以富農為主,還有烏克蘭族的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的一部分,實力和人數都不強,當時在內戰中被打倒了,對烏克蘭的未來不起決定作用,烏克蘭最終加入蘇聯是順理成章的事。不過《鋼鐵》寫到俄國與波蘭的戰爭,通過描寫一些波蘭民眾,提出過建立波蘭蘇維埃共和國的想法,但絕不會談波蘭併入聯邦,因為那是波蘭民眾的事,奧氏知道自己無權參與,這一點他與列寧保持一致。
保爾的鄰居列辛斯基是波蘭貴族,也是白色波蘭的支持者,其子維克多是保爾的死對頭,雖然他對「拉達」無好感,但認為蘇維埃和民族主義者「誰殺誰都一樣」,因此把保爾出賣給「拉達」。另外《鋼鐵》里還有三個支持建立「紅色蘇維埃波蘭」的波蘭人。
波蘭在1920年進攻蘇維埃,打到第聶伯河,隨即被紅軍擊潰。列寧原先認為,波蘭革命應由波蘭人民完成,蘇俄只是外國力量,無權直接出兵「製造」其他民族革命。但此時,列寧認為一旦紅軍攻下波蘭,會在德國和東歐國家引起連鎖反應,掀起世界革命高潮,於是揮兵西進,結果在軍事行動中得不到多數波蘭民眾的支持,最終兵敗華沙。《鋼鐵》也寫到紅軍戰線過長,供給不足,最終軍事慘敗。之後,列寧認為自己犯了戰略錯誤,很快主持與波蘭、匈牙利、芬蘭、土耳其、羅馬尼亞和立陶宛等國簽署了和平協議,平息了地區爭端。
蘇俄後來陷入沙文主義,干預過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內部事務(如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等),壓迫過其他民族,蘇俄也在這個過程中,軟硬實力漸漸受損,更不配有民眾解放者的榮譽。這是深刻的歷史教訓。

奧斯特洛夫斯基轉行當作家之前,是個干政工工作的地方領導幹部,他對政治的理解自然而然會體現小說之中,不過,《鋼鐵》畢竟是文學作品,仍是以文學藝術為主,不是帶文學色彩的政治著作。我們研讀和欣賞《鋼鐵》時,還是應該主要從藝術角度來分析。
------------------------------------------------------------------------------------------------------------------------------------------
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三次向《牛虻》致敬,分別是小戰士們解讀《牛虻》的革命英雄主義和戰鬥精神,保爾以牛虻的堅強挺過傷痛,保爾反思牛虻對生活的消極態度,可見奧氏對《牛虻》的推崇。
一些《牛虻》的讀者,更喜歡從親情倫理、愛與背叛這些角度欣賞小說。儘管《牛虻》不是一個單線的革命小說,但拒絕了小說中的革命部分,其解讀是不全面的。
伏尼契將處女作《牛虻》背景定為1848年革命前夕的義大利,這與她的朋友兼精神導師,俄國民意黨革命家、民粹派作家克拉甫欽斯基(原名謝爾蓋 米哈伊洛維奇 斯捷普尼亞克,恩格斯友人,著有《地下的俄羅斯》、《民意黨人劫獄記》、《伏爾加河畔的小屋》等)曾在義大利參與武裝革命活動,被捕後判處死刑,後遇赦免的經歷(發生在70年代,已是牛虻的時代幾十年以後)有關。伏尼契本人沒有義大利革命運動的經驗,對當地社會、革命的組織和思想等並沒有親身的認識。伏尼契在留英的沙俄流亡者的報刊工作,並交往了許多流亡的沙俄知識分子。她的思想,與其說與義大利革命黨相近,不如說與沙俄民粹派頗有淵源。在《牛虻》中,有亞瑟領導的領導農民進行武裝鬥爭的「紅帶會」,有瓊瑪、馬蒂尼等長期致力於組織和宣傳等「非流血」鬥爭的黨員,他們與主張和「開明」教會妥協的自由主義者和立憲派有聯合也有分歧,另外,小說還間接提到了以刺殺、密謀為主要手段的「短刀會」,這幾乎就是把俄國民粹派的各分支全搬到了義大利。而革命黨人牛虻與瓊瑪、馬蒂尼的談話中,多次涉及對革命手段和對宗教的看法,也源於俄國民粹派,這一定程度彌補了作者經歷的不足。我們這些局外人也沒覺得書中對義大利進步勢力的描述太過「穿越」。

《牛虻》中最為刺痛心靈的,是對亞瑟與生父蒙泰尼里主教的愛恨情仇的描寫。在幾十年前,紅衣主教還被定義為一個偽善的教會利益維護者和革命的敵人,現在,沒有人認同這種說法了。讀者多認為他是一個虔誠的信徒,一個心地純潔的好人,卻不自覺地成了教會的工具。讀者對主教態度的變化,反映了時代理念的變化,但未必符合作者的原意。在《牛虻》第一卷第三章中,亞瑟曾看了蒙泰尼里主教正在讀的私人藏書,這本書竟是但丁的《帝制論》,一部主張政教分離的著作。文學家塑造人物形象時,往往什麼樣的人,就讀什麼樣的書——蒙泰尼里並非單純信奉上帝,而是有自己的社會理想。這是一處重要的暗筆,給我們解讀主教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
蒙泰尼里主張和平的宗教改革,想要一個信仰上帝、在人間傳播溝通與愛的教會,而不是統治者的教會。他的立場竟與當時的革命團體十分接近,他本不該成為兒子的敵人的。《牛虻》中的父子情比我們想像的更加悲劇。
青年亞瑟幻想教會能領導國家擺脫民族壓迫和封建統治,「把奧地利人趕走,建立只有教會沒有貴族的共和國」。他將不切實際的想法透露給蒙泰尼里時,引起了生父的擔心,因為蒙泰尼里知道教會的渾水有多深,也不願教會和政權繼續扯在一起。在接到升職的消息後,他竟一點都高興不起來。如果放棄升職,就放棄實現自己理想的機會。但接受升任,蒙泰尼奇怕自己不在時,亞瑟會為年輕和輕信吃大虧,但他不敢告訴亞瑟實情,他害怕兒子會發現父子政見不同而產生隔閡。有人認為蒙泰尼奇已經懷疑卡爾迪是政府的人,但他怕說出來,亞瑟年輕氣盛,可能直接跟卡爾迪衝突。我不那麼認為,因為小說中沒有這種暗示,按情理蒙泰尼奇也絕不會讓自己的兒子冒這麼大的風險,但他內心中對卡爾迪不太放心應該沒問題。他兩難之下,甚至讓亞瑟決定自己的去留(這成了亞瑟心中的死結)。最終,他抱著僥倖的心態,去山區上任去了。
蒙泰尼里忠實於信仰,但有時也受制於信仰。很多令人尊重的人都多少有這種悲劇性。比如,他給亞瑟母親的丈夫寫了懺悔信,以緩解違背教義帶來的糾結和痛苦。他讓兒子決定自己的去留,而亞瑟勸他去上任,他似乎就算盡了努力了,而他心存僥倖的同時,還有這種想法,兒子如果遇上麻煩,甚至是死了,那就是上帝對自己之前的私通行為的報應。他的性格缺陷,加深了小說的悲劇。
後來,懺悔教士違背教規,向將亞瑟的懺悔密報,導致亞瑟和戰友們被抓。出獄後,亞瑟又知道了蒙泰尼里主教與母親的關係,他認為主教一直以崇高的面貌出現在自己眼前,竟也不按教歸行事(他不會想到而主教與亞瑟母親之間的關係,也可能是「反抗有理」),更憤恨的是自己的恩師、父親,既然知道自己的想法,卻故意向他隱瞞實情,把他往槍口上撞——殺死他的人也包括他的父親。宗教在他心中的理想天地驟然崩塌,亞瑟打碎十字架,在公仇與私憤的雙重作用下,他從此與宗教勢不兩立。他偽裝自殺,懷揣巨大的痛苦出走南美。而他的父親,誤以為兒子已死,也在極度痛苦和自責中活了十幾年,只有在傳播上帝的信仰,將「愛」獻給民眾,才多少給了他活的勇氣。
十幾年後,亞瑟回到義大利,此時較為清明的庇護九世繼任教皇,並實行了一系列措施以緩和社會矛盾,以道德高尚揚名的蒙泰尼奇也被升為紅衣主教,有的革命者認為他是教皇的人,仍是維護教會的政治利益,也有的人認為他只是教皇的工具。亞瑟此時已經是革命者中最激進的反宗教者,他將升為紅衣主教的父親視為政治對手,同時也為了報復,他寫了極為狠毒的報稿,還化裝成害死兒子的信徒,對父親進行身心折磨,這些舉動,連他的同志都看不下去。只有他的女友琦達看出來,他對紅衣主教的愛有多深,受的傷害就有多深,於是才有了這麼大的恨意。
但是,仇恨再深也深不過愛,亞瑟在一次運軍火的行動中暴露,他與軍警發生槍戰,這時,紅衣主教突然碰巧冒了出來,亞瑟一哆嗦,槍口垂下了——他不能誤傷親父,正是這一猶豫,軍警將他打倒,下了他的武器,他被捕了。
紅衣主教第一次在辦公室見亞瑟,亞瑟仍然藏起自己,他巧用宗教語言,指出基督也不是和平主義者,自己武裝起義革命「殺老鼠」並無不妥,用不著紅衣主教用宗教來唬他。同時,他試圖激怒主教,以儘快結束談話,因為自己的內心對父親情感的空前矛盾,眼看就讓他支持不住了。
亞瑟在獄中與父親相認,是真正的大悲戲。紅衣主教提出,他要聯繫革命者救走兒子,自己則可以去死,只要亞瑟能脫離執念。有人認為紅衣主教出於父子之情是向兒子讓步,他想救兒子,暫時不顧教會的政治利益。其實,紅衣主教根本不關心教會的這種利益,誰要想反對宗教與政治掛鉤,這正中他的下懷,即使放走兒子,也並不違背他的理想。他擔心亞瑟會帶來更大規模的武裝衝突,只想用自我犧牲來救兒子並避免流血。
亞瑟自然不會答應,他自知時日無多,餘生註定只能獻給推翻教會和解放國家的戰鬥中。他提出,父親若要和解,就要完全放棄宗教,在宗教和兒子之間選一個,沒有任何妥協可講。別說視宗教如生命的紅衣主教無法答應這過分違背自己理想的要求,只得懷著巨大的痛苦走了。
紅衣主教最終只能簽字處死了自己的兒子,以避免聖體節那天可能的武裝劫獄造成的更大規模的流血,亞瑟臨終前,仍不願與父親作最後的和解,他推開蒙泰尼里遞到嘴邊的十字架,嘲諷道「這下,你的上帝滿意了?」他最終還是不能原諒對父親把信仰看得比自己重。
蒙泰尼里的所作是出於自己的理想,與保護教會利益無關,但畢竟教會還是得利者。紅衣主教在聖體節上,把兒子比作耶穌,說他是為了所有人而死的,我也為大眾免遭流血而犧牲了兒子,但父子的恩澤,教會和眾教眾不配享有——如果紅衣主教沒有社會理想,只是因為喪子之痛發泄,是斷不會說出這種「造反」的話的。紅衣主教最終因為過於激憤,幾天後因心臟動脈瘤破裂死亡(因為紅衣主教是死在首府,也不排除是被秘密處決或自盡)。蒙泰尼里從自己的角度肯定了兒子的部分革命主張。不過亞瑟若地下有知,也許並不會因為父親把自己比作救主而高興——因為蒙泰尼里到底還是信教的。

《牛虻》中父子情的描寫,與《鋼鐵》中保爾和冬妮婭的感情糾葛有一致性,悲劇的主因都是理想衝突和社會原因,觀念不同造成的誤會更加重了誤解,(最好先看看為何保爾柯察金沒能和冬妮婭在一起?),而《鋼鐵》中也有冬妮婭看自由主義書籍的提示,也有冬妮婭按理想行事的一連串蛛絲馬跡,文中處處藏有暗筆,和《牛虻》描寫紅衣主教是一個路數。其實《牛虻》中紅衣主教在讀者心目中形象的演變,與《鋼鐵》中冬妮婭非常相似——官方評價不高,而與該人物相關的部分刪節(《牛虻》的刪節指中文初版的刪節)與官方評述不符,弄的讀者心中有疑惑,讀者的看法隨著時代變化,有了自己的見解,但還是很難破解作者的曲筆,領會作者的真實用意。看來,奧氏對《牛虻》的理解不像我們估計的那麼簡單,《鋼鐵》中文學上的一些寫法可能師從《牛虻》。

小說第二章第九節還有一大段牛虻和瓊瑪關於各自立場的討論,從中可窺見伏尼契本人的細緻思想傾向。伏尼契有能力如此精確的表現兩種革命觀點之爭,與她早年與革命者接觸的經歷是分不開的。

雖然我感覺書中的瓊瑪的疑慮,比如暴力習慣化,可能也是伏尼契本人的想法,但伏尼契有一點肯定與瓊瑪不一樣:反宗教傳統。
瓊瑪不認為激烈的革命手段有多麼令她尊重,理由是暴力不太符合神聖的人性,或者說人道。牛虻則認為從事民族解放事業時,不該從內心中排斥革命的行動。牛虻認為瓊瑪的想法受到宗教的傳統思維影響,非要去崇拜某種東西或概念。
我不得不介紹一下瓊瑪和牛虻思想的來源,瓊瑪的這種想法,是標準的義大利青年黨指導思想,由黨首馬志尼受法國拉梅內神父(有人說他是蒙泰尼里的原型)主張的自由派天主教影響,形成一種頗有精英意味的、帶有宗教傳統的民主主義。而牛虻的思想,則伏尼契是從友人克拉甫欽斯基(牛虻原型)那學來的,有鮮明的俄國左派民粹主義色彩,這種思潮也屬民主派,卻與精英主義對立,強調民眾力量,藐視宗教和知識傳統,重視革命實踐,這種觀點已經與社會主義頗有淵源了。有人說牛虻的反宗教理念純屬早年遭遇後,氣壞了腦子才有的消極結果,這種說法太過淺薄了。


能夠流傳的比較久比較廣的文學作品一定是有其文學價值的,即便是宣傳意識形態的作品,也並不是所有都可以流傳開來,只有其中審美價值較高才有可能得到人們廣泛的認可,這是文學本質上的審美屬性決定的,畢竟它不是政治口號,不管寫的什麼內容,如果寫作水平太差,也是無法躋身文學的行列的。不過在意識形態統治很強的時代,的確會導致很多相比較而言質量低劣的作品,例如十七年文學。但是這種看法最近又受到了挑戰,以程光煒為代表的學者開始主張重寫當代文學史,可以參考其觀點。
重點在於,與這些書同時間出現的,與主流意識形態不符合的書,可能與他們具有同樣的文學價值甚至比他們更高,但是因為時代環境而被掩蓋,至今不為人知,沒有得到其應該擁有的地位和評價,我認為這才是需要時刻注意並反思的。


可能一開始只是意識形態的宣傳品,但是經過一個當時世界大國動用全國的文學資源進行改良之後,其文就變得有價值了


請摺疊,我還是忍不住說看到題目一下腦補的是鋼煉~然後還認真想了想鋼煉是否具有文學性和它到底怎麼和牛虻放在一起~至於牛虻和鋼鐵是怎麼煉成的,我想說文學性肯定是有的,因為讀起來有單純作為一個人的生命熊熊燃燒的感覺,尤其是後者。


這個問題非玄不救非氪不改命回答莫屬


推薦閱讀:

關於卡夫卡的小說,到底是隨意之作還是有意識精心的安排?他為什麼要那樣寫?
一部文學作品的反覆閱讀價值與其文學價值是否可以劃等號?
如何看待川端康成的《千隻鶴》?
如何評價蕭紅的《呼蘭河傳》?
世界範圍比較著名的關於「一個人去尋找什麼東西,最後收穫了真理或者真知,或者認識到自我」的小說或者故事?

TAG:文學 | 外國文學 | 文學評論 | 西方文學 | 文學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