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中寧采臣說「生平無二色」最後為什麼不光娶了聶小倩還納了妾?

高中語文必修課本中課文《聶小倩》中第一段「寧采臣,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每對人言:"生平無二色。"」最後一段還有「納妾後,又各生一男,皆仕進有聲。」這怎麼能說明寧采臣對愛的專一忠誠呢?這不是有悖於「生平無二色」嗎?


這個問題讓我震驚,因為題主的純潔,簡直說不出真相。
答案包括兩方面的真相。
一個是,古代讀書人花不叫花。年輕時風流倜儻,中年時忙裡偷閒,老年時聊慰老懷,這都是社會接受的。
他並沒有停妻再娶,就是沒有花心。
聶小倩你不就個女鬼嗎?你還想要什麼啊?敢鬧?找個道士把你收了信不信?
這個思想,很多現代人也是有的哦,他們都是壞人。

第二個是,「無二色」是寧采臣年輕時的美好願望。但如果他抱著這個美好願望老去,並且實現了這個「樸素、真情,但沒有世俗成功價值的願望」,在讀者看來是可憐的。
無論中外,很多故事用浪漫主義開頭,因為講的是年輕人的事。
最後用一個戲文式的財色兼收結尾,因為主人公變成了中年人。
故事開頭是,一個貧窮志不移的窮書生,一個勤勞的農民青年。歐洲版是一個快樂的牧羊少年,一個不羨慕珠寶衣服的單純少女。
故事結尾是,他得到皇帝賞識,買了5000畝地,娶了八房太太,生了200個孩子。
歐洲版是,他娶了公主,嫁了王子,把將軍和富豪踩在腳下,得到了珠寶和衣服。(因為兩地貧民上升渠道不同……)

如果故事主人公如自己所願,過上了「平凡簡樸快樂的生活」,這就是個loser的成長史,就不值得寫成故事。
社會對中年人的評價標準,是單一的、世俗的、無聊的、物質的。

舉個例子,《美女與野獸》中的貝兒,她的願望是:「父親平安回來,給我帶一枝花就可以了。」
然後,父親死了,貝兒優雅地經歷了一切磨難,和同村掃煙囪的少年一起刺殺了野獸。兩個人結婚,過了快樂的一生。20年後,頭髮花白的貝兒每天靠做針線補貼家用,但是丈夫一直深愛著她,每天回家都會給她帶一隻路上採的小花。
並且,貝兒的姐姐們如願嫁給了年老的富翁,每天空虛地戴滿珠寶,無所事事。貝兒覺得她們好不幸啊……
——這個結局,只能作為一種現代藝術來欣賞。
作為古代民間傳說來看,作者腦子是不是被門夾了?
我只是想看個好故事,你窮什麼搖啊!!! ( ̄ε(# ̄)☆╰╮(╰_╯)#
還是個結合了無產階級專政和「我這樣沉靜的女子」雞湯的窮搖 !
( ̄ε(# ̄)☆╰╮(╰_╯)#(╰_╯)#(╰_╯)#

如果以聶小倩為主人公,一個戲文式的好結局是什麼樣子?
她生的兒子考上狀元,指為駙馬。妾室的兒子無能且善良,在家鄉幫狀元郎照顧田產。手足孝悌,一家和順。
在古代女鬼的世界裡,這就算實現中國夢了。
古典小說里,如果夫妻結婚以後還有感情交流,一般是小黃文。正經人家的夫妻基本上不說話。

寧采臣的變化,用現代話來說,叫「如果你25歲以前不是XX主義者,你沒有良心;如果25歲以後還是XX主義者,你沒有腦子。」
致小讀者:早立志、立大志,對於自己的志向,多說少信。不然你看上去像個傻子。
你看那些勸你不要想愛情問題,不要問課本上沒說的事,不要在莫名其妙的事情上浪費時間的回復。
在他們看來,我像一條狗啊。

——————————————————————————
補充:上面說的「中年一定要成功學」、「夫妻基本上不說話」是指的虛構文學的模板,不是說的真實生活。民間傳說很多都是當時流行的模板拼湊起來的,這樣才容易流行。
《聊齋》里最常見的模板是「妖精助人為樂」、「誤入桃花源」。
西方流行的模板有「塔中少女」、「機智的幼子」等,這些只能從集體潛意識去分析,不能用理性分析,你沒法跟民間故事講理。

描寫正經人家的夫妻生活,其實最大的難點是,在公共領域談論已婚婦女的日常生活,屬於「意淫」,不雅。除非本來的目的就是意淫。


各位,才剛高考完就還了?色是顏色,是嘴臉,無二色是耿直、表裡如一,不會人前人後兩副嘴臉,不會逢迎拍馬的意思。

不要看到色就想入非非,我還看見旁徵博引洋洋洒洒的,哈哈哈哈哈~~~~

更新,此論已駁,語在評論區中


我看了一下其他的答案,感覺都不太直接(感覺也不太對啊不好意思),所以這裡說下我的理解。

我所找到的網上資料,原文,注釋以及譯文是這樣的。(並且我記得語文課本上也是這樣的,不過現在手頭上沒有語文課本所以無法拍照證明)

寧采臣,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每對人言:「生平無二色。」

無二色:舊指男子不娶妾,無外遇。色,女色

譯文:浙江人氏寧采臣,為人慷慨豪爽,方正自重。常常對人說:「我一生中沒愛過第二個女人。」

後面文章里又寫: 時寧妻久病,母戒勿言,恐所駭驚。言次,女已翩然入,拜伏地下。寧曰:「此小倩也。」母驚顧不遑。女謂母曰:「兒飄然一身,遠父母兄弟。 蒙公子露覆[39],澤被髮膚[40],願執箕帚,以報高義。」母見其綽約可愛,始敢與言,曰:「小娘子惠顧吾兒,老身喜不可已。但生平止此兒, 用承祧緒,不敢令有鬼偶。」女曰:「兒實無二心。泉下人既不見信於老母,請以兄事,依高堂,奉晨昏,如何?」母憐其誠,允之。即欲拜嫂。母辭以疾,乃止。

譯文:這時寧生的妻子已病了很久,母親告誡他不要走漏風聲,怕嚇壞了他的妻子。倒說完,小倩已經輕盈地走進來,跪拜在地上。寧生說:「這就是小倩。」母親驚恐地看著她,不知如何是好。小倩對母親說,「女兒飄然一身,遠離父母兄弟,承蒙公子照顧,恩澤深厚。願意作婢妾,來報答公子的恩情。」母親見她溫柔秀美,十分可愛,才敢同她講話,說:「小娘子看得起我兒,老身十分喜歡。但我這一生就這一個兒子,還指望他傳宗接代,不敢讓他娶個鬼媳婦。」小倩說:「女兒確實沒有二心,我是九泉下的人,既然不能得到母親的信任,請讓我把公子當兄長侍奉。跟著老母親,早晚伺候您,怎麼樣?」母親憐惜她的誠意,答應了。小倩便想拜見嫂子,母親託詞她有病,小倩便沒有去;

也就是說寧采臣初遇小倩的時候,他的妻子久病不起,那麼其實我們可以推斷,可能當時有旁人勸寧采臣續娶,寧采臣斷然拒絕,才說的生平無二色。試想,如果你是妻子,病重的時候你的丈夫又娶一妾只是為了生孩子,會給你心裡帶來多大的傷害。再一想,如果你是寧采臣,旁人都「為你好「似的勸你趕緊再娶一個,別在自己病妻身上浪費時間了,這是多麼冷酷的一件事情。所以我覺得寧采臣其實是個性情中人,心中對於妻子是一心一意的。後來妻子死去了,才終於move on,娶了聶小倩。再怎麼說,畢竟傳宗接代還是個事兒,娶了聶小倩也不代表就不愛前妻了,寧采臣只是像個普通人一樣向前走了而已。(哎但是妻子一死沒多久就娶了聶小倩也真是,還是讓我不太開心呀!)

小時候讀這篇文章還挺為寧采臣前妻抱不平的,覺得這男人怎麼說話不算話,但是現在看他,還是覺得挺靠譜挺溫柔的,從那個時代背景來看的話。

語文課本也有可能註解錯,如果我找到新的解釋再來更新吧


生平無二色上句是「廉隅自重」啊。廉隅為稜角,表示這個人端方嚴謹,絕不苟且。所以生平無二色是說的品行端方,絕不人前一面人後一面吧。。。。
這句話之後就講了一大堆他去蘭若寺,認識燕赤霞什麼什麼的,並不是馬上講愛情故事。。所以從上下文來看,生平無二色,指的是君子品行而非感情觀吧。。。
就像是現在有個人介紹自己,說自己特正直品德高尚,所以就愛一個人,即使現代也覺得突兀奇怪吧。更何況並不以這個作為君子言行考核的古代。
小盆友,讀古文,要重點理解上下文。


咳咳,在古人的觀念里,妻子才是人,妾、婢都是人形飛機杯。

所以沈復深愛陳芸,但也和歌姬廝混,這不算負心。
所以蘇軾懷念亡妻,但也和婢女上床,也不算渣男。

如果留戀妾婢,而冷落、乃至休了正妻,這才是色迷心竅。

其實吧,貌似現在也這個樣,甭管中外,妻子是受法律制度、社會輿論保護的,至於什麼情婦、二奶、小三,費勁兒~~~


如此說來,「色厲內荏」是指一個性技高超一夜七次的淫蟲(也可能是AV男優)的身體內部其實是疲軟虛弱的?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生平無二色」的「色」難道不就是表裡如一、沒有兩套臉色/辭色的意思?采臣這樣自詡,也是順承上句,印證其「性慷爽,廉隅自重」。

更新:

此論暫時看來已被駁倒。根據是 [清]但明倫 批語:「此先斷後敘法。廉隅自重,則財不能迷;生平無二色,則色不可惑;性又慷爽,則劍客之御患,女鬼之傾心,皆從此出。」

詳情請見 @小國諸侯 答案下 @哈哈哈 君的評論。


其實啊,聊齋裡面有很多故事是讓現代女性驚破三觀的……

什麼對壞到完全跌破底線的惡婆婆逆來順受,被踐踏成泥還要繼續孝順婆婆的聖母兒媳啦

什麼生不齣兒子,丈夫堅貞不找別的女人,就讓別的女人假扮成自己跟丈夫OOXX生兒子的啦(這位大哥貌似也說過「生平無二色」的言論,不肯納妾找別人,所以在蒲老先生筆下,無二色應該就是不愛第二個女人)

什麼跟好基友膩膩歪歪又怕傷害對方最後把自己的美貌表妹送給對方當同妻的啦,關鍵是最後還應基友之懇請扮女裝委身權貴,等人死了再把錢財搬回來送給前基友……

至於歡歡喜喜和人共侍一夫彼此親親熱熱如姐妹的,那都是小意思。

蒲老先生腦洞清奇,故事確實有趣,但是描寫起女性角色來,終究免不了略帶種馬風格,再加上所處年代……呃……聊齋是一部記錄見聞和自行想像結合的短篇小說集,有原型的女性角色可能還算靠譜(然而基本都是反面角色),自行腦補的……好多就只能呵呵了。

PS:題主不知道經典評劇《花為媒》其實是根據聊齋志異里《寄生附》一篇改編的吧。

原文是一篇男主為了女人要死要活,見異思遷,最後還能左擁右抱享盡齊人之福的故事。

然而花為媒多加了一個男性角色,結果變成了陰差陽錯李代桃僵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皆大歡喜的故事……新鳳霞版的張五可各種傲嬌各種萌,哈哈哈。


妾,古為女奴之稱,《說文》解釋為「有罪女子,給事之得「接於君者,從辛女。辛者,有罪之女也」。金瓶梅不就有西門大官人取妾後來看了不爽就轉手賣掉的么?叫孫什麼來著?還有西門大官人死了以後,吳氏就把潘金蓮攆了出去,還把孟玉樓賣了出去,說法是改嫁,但是收了錢,跟賣無異。
從聊齋中寧采臣那篇故事中出現金華這個地名推測,寧采臣應該是明朝人。
明律規定:
凡以妻為妾者,杖一百。妻在,以妾為妻者,杖九十,並改正。若有妻更娶妻者,亦杖九十,離異。其民年四十以上無子者,方許娶妾。違者,笞四十。
你看地位都不同,跟奴婢一樣,多幾個奴婢怎麼叫做違背無二色呢?


我天,畢業這才幾年,倩女幽魂都進語文課本了?!!


-

二色,即今日所謂二奶、外遇。二猶兩,色,即美色。

古時妻妾可以自由買賣、可以典當、可以出租,怎麼能算外遇呢?寧采臣謂「平生無二色」,止是說一生不會有兩個妻,納妾也算得?玩膩了就賣了。

毋以今日眼光看古代,真當古時有人權麼?清末民國時候租妻行業還存在呢,請自行搜索。

若不是女票發了幾個答案給從墨,真懶得來知乎答題。

還有,沒聽過「古典小說裡,如果夫妻婚後還有感情交流,一般是小黃文,正經人家的夫妻基本上不說話」,腦補的古典嗎?這鍋古典小說不背。

如是。

好人兒順安喵~。

胡亂答者不順安。

哼都懶得哼。

-


其實我覺得小倩在寧采臣納妾後把他吃了才顯得更可愛


想起了項脊軒志的歸有光,一邊趕嘆枇杷樹亭亭如蓋,一邊連上溜娶了仨小媳婦兒。


清中晚期比較出名的志怪筆記,充分體現了屁股決定腦袋這一論斷。
《子不語》站在出世的知識分子的角度,不加粉飾的搜集,以神仙志怪寄託情懷。
《閱微草堂筆記》核心思想就是聖人以神道設教,站在士大夫階層的立場宣揚因果輪迴,維護封建禮教。
而《聊齋志異》則充滿了底層知識分子不切實際的意淫。
所以《聊齋志異》能夠流行是有深厚的群眾基礎的,底層知識分子作為底層,對社會不公大加撻伐,作為非既得利益者向既得利益的官僚體系要求分享利益;作為知識分子又要維護禮教,維護自己作為男權社會既得利益者針對女性的特權,堅決不向作為社會最底層的女性分享利益。


林語堂說中國古代最可愛的女人是浮生六記中的芸娘,而芸娘為了給老公納妾沒成功,還氣的吐血吶。在古代這麼寫,是說明小倩賢惠寧生有福,好好的大團圓結局你們不滿啥啊?


按照題主的意思,是有悖於「生平無二色」的,但那又怎麼了啊並不影響整個故事和寧采臣這個人物的豐滿。

這裡有個邏輯上的時間線問題。「每對人言, 生平無二色。」 是寧采臣在遇見小倩之前說的,用今天的話翻譯,就是他見人就說,「感覺不會再愛了。這是一個標準的將來要被打臉的flag

遇到小倩之後,寧采臣的OS應該是,我too young too simple了,居然TMD又愛了,啊好羞恥但也沒辦法,然後自己感動30秒。

不知道各位看官對這一段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是的,這才是人類最真實情感的寫照啊

曾經在情竇初開的時候遇見一人,以為ta是全部,一起天荒地老。因為種種原因分開,痛苦,失望,療傷,然後覺得自己寡慾了,清淡了,會一個人過下去。不斷說服自己不會再愛了,亦或者用一個更高bi格的說法,「我失去愛的能力了」。

然後你猜怎麼著?遇到下一個人,發現自己之前的種種完全是在自我欺騙和扯淡。

大多數的我們,也就只能嘆了口氣,接著愛下一個人。

這才是現實。

能在和一個人相處的時候,對這一個人不離不棄,這就是從一而終了。這就是題主所想要的,所謂對愛情的忠貞,故事中寧采臣已經做到了。

如果你硬要把生平無二色這句話的效力延伸到他的整個人生,說他是在扇自己的臉。

那也行啊,扇就扇嘛,在愛情的路上,誰沒扇過自己幾個耳光啊。這種痛才是愛情真正的味道。

年輕時對愛吹過的牛bi,可能是愛情最美好卻又最不真實的一部分。

題主很贊的一點在於,把自己完全帶入到寧采臣這個角色中了,這是讀者的一種境界。你一定在替寧采臣(自己?)吶喊,你妹的你為什麼不堅持一輩子就愛一個人!從前不是說好了嗎?!你這個大騙紙!!!

親愛的我錯了,我又愛了。

擁抱自己吧


我有兩個想法。

想法一。
小倩是鬼妻,不能傳宗接代。原文有小倩與其母的交流,小倩說采臣今生會有三個兒子,他媽才放心地讓他們結婚。
愛和性是可以分離的,納妾不代表愛妾。

想法二。
徐志摩渣男哥哥有一句話,我甚是喜歡。
我愛你,百分之一百。但現在,千分之一千來了。

也就是說,我還是百分之一百地愛你!我還是只愛你一個人。
只是現在……千分之一千來了。
對不起,咱倆分吧

ps 那句話是李敖為了胡茵夢和前女友分手時候說的……我搞錯了……特此向徐志摩同學表示歉意!嘿嘿


仗義每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生平無二色。
大多版本翻譯的都是情感沒有二心。
事實上也大概是這樣。
原文 :後數年,寧果登進士。女舉一男。 納妾後,又各生一男,皆仕進有聲。
(這是說小倩為他已經生了個男孩。然後,又納了妾。)
原文:母亦知無惡, 但懼不能延宗嗣。女曰:「子女惟天所授。郎君注福籍,有亢宗子三, 不以鬼妻而遂奪也。」
在其母擔心無後時,小倩說他會有三個兒子,而且前途遠大,這說明她已經知道他的命運。再納妾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說不定納妾還是小倩勸的呢,畢竟她知道此為天數。
另:這也是聊齋一篇,也有「生平無二色。」
焦生,章丘石虹先生之叔弟也。讀書園中。宵分,有二美人來,顏色雙絕。一可十七八,一約十四五,撫幾展笑。焦知其狐,正色拒之。長者曰:「君髯如戟,何無丈夫氣?」焦曰:「仆生平不敢二色。」女笑曰:「迂哉!子尚守腐局耶?下元鬼神,凡事皆以黑為白,況床第間瑣事乎?」焦又咄之。女知不可動,乃云:「君名下士,妾有一聯,請為屬對,能對我自去:戊戌同體,腹中止欠一點。」焦凝思不就。女笑曰:「名士固如此乎?我代對之可矣:己巳連蹤,足下何不雙挑。」一笑而去。長山李司寇言之。


作為在課上學過這個問題的人,表示點贊第一的人的回答真的主要是自己的YY。真正是因為古代人覺得士大夫就得應該娶兩個!而寧采臣無論是當時說生平無二色還是後來再娶都只是表示自己是個合格好公民。

時代語境不同。寧采臣說自己生平無二色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如鐵石」般的從一而終的信念,而不是現代人理解的矢志不渝的愛情。更簡單的說「生平無二色」對於寧采臣是一個清朝合格平民的條件。

後來寧采臣中功名了,他娶妾不是因為貪戀美色,而是作為一個合格的士大夫,娶妾是一種責任(要生育啊),就像現在當官了有錢了是不是該參加個紅十字會啥的,為社會作作貢獻啥的。

總的來說寧采臣是一個很無聊的人,他對誰都不算是愛情(細讀文本細讀文本!蒲松齡的《聶小倩》實際上就是個很乾澀的婦女訓誡書,一個貴娼從良記,聶小倩看上寧采臣這個呆瓜就是因為他「此漢當如鐵石」,)無論是生平無二色還是又娶一個妾,都是履行自己的職責。


推薦閱讀:

你認為《聊齋》中最精彩的是哪篇?為什麼?
有哪些類似《浮生六記》《聊齋志異》的有趣的古文書?
聊齋中你覺得最有趣好玩的一篇 太有名的就不要提了什麼阿寶嬰寧聶小倩 說一些不那麼有名的?

TAG:文言文 | 語文 | 聊齋志異書籍 | 高中語文 | 古典語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