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湖之會,陸九淵即以心學與朱熹辯論。何以沉默了300年之後,心學在王陽明手上一炮走紅?
12-21
王陽明可以說是心學的集大成者,對心學的貢獻好比朱熹之於理學:北宋五子開創,而朱熹在吸收的同時提升了它,建立起理學的體系框架。 可以說心學在王陽明才拓展開了學術脈絡。
其次,不得不說有個此消彼長的過程。朱熹死後,理學成為官方正統儒學,科舉內容就是朱熹集注的四書加五經;陸的學說剛剛開闢出道路就遇到了極大的阻力,無法與程朱理學抗衡,影響力不足。
等到理學僵化而且繁瑣的弊端日益暴露,王陽明恰逢其時,發展了心學。心學可以通俗說門檻低,正心誠意發明本心,人人可以明理;而理學要求慎思明辨格物致知要求學習,可讀書人畢竟少,於是產生巨大衝擊。王曰:識得此理,愚夫愚婦與聖人同。因此更加有影響力。
王守仁的心學牛逼起來,其實一個重大因素是《明朝那些事兒》對他的大吹特吹。
如果沒有當年明月,明朝在普通大眾的眼裡不過是一堆不愛管事的皇帝,外加變態的死太監,還有無孔不入的錦衣衛,還有爭吵不休的大臣黨爭……最後被滿洲的野豬皮一鍋端了。就這樣一個雞飛狗跳的世道還能出啥牛人?
至於王守仁,中學歷史教科書就斷章取義的說他「心外無物」,是中國知識分子逐漸走向唯心主義的代表。外加一個古舊氣息濃郁的名字……不被理解成腐儒很難啊。
多虧當年明月,翻身了。
真正一直欣賞王守仁的一直是日本人。另外委員長也很崇拜他。
300年間心學有很多人,元朝就不提了。明初吳與弼,其弟子陳獻章,號白沙先生。陽明也曾經受過白沙先生教誨。白沙弟子正式弟子湛若水,號甘泉先生,這位是與王陽明同輩的。成名後多次要求與王陽明辯論。而陽明主張不爭,不與其辯論。注意,不爭是一個很高的境界,有出世的跡象,已經參破一切世間法。陳獻章也有道家出世跡象,境界也很高了。陸像山則不太清楚。
心外無物,心物一元,吾心不假外求是心學的主要特點。
心學再繼續深入下去就是道、佛,完全的解脫出世,對世間無絲毫留戀,清淡無為。王陽明之後,很多門人都有這種跡象。
心總是被外界所染,安心不定,心隨意走,片刻不得清凈。而王陽明,則擺脫了這些煩惱,智慧超群,聖人。
陽明名言: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你要是成就了知行合一,無善無惡的境界,那你看滿大街都是無善無惡的聖人。
看了度陰山的陽明心學一書,說王陽明堅稱是脫胎於朱子理學,和以往心學不一,不知提問者怎麼看?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老師說王陽明的話「你不看事物,事物就不存在」違反現實,但是在量子理論里卻有薛定諤的貓?
※「我在南都以前,尚有些子鄉愿的意思在。」這裡王陽明所指的「鄉愿的意思」究竟何指?
※大家怎麼看待王守仁的如下自相矛盾觀點?
※至親與路人,得簞食豆羹即生,不得則死,不能兩全,該救誰?試用心學觀點解釋.
※王陽明真的算是聖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