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何時添加輔食以及如何添加最好?

以及添加輔食會影響到母乳的量嗎?


先回答關於嬰兒何時添加輔食的問題:

寶寶輔食添加時間通常不應該早於6個月齡。但因嬰兒個體差異,開始添加輔食並沒有一個嚴格時間規定。媽媽們注意觀察寶寶,當達到下面一種情況時,可以考慮開始添加輔食了:

  • 體重已達到出生時的2倍;
  • 吃完約250mL奶後不到4小時又餓了;
  • 寶寶可以坐起來了;寶寶在24小時內能吃完1000mL或以上的奶;
  • 寶寶月齡達6個月。
  • 會用手往嘴裡抓東西吃了,證明他又吃的慾望了
  • 流哈喇子了,看到媽媽吃飯回去搶了,趴著碗會吧唧吧唧的啃(這是特別可愛的一幕),哈喇子里有了幫助寶寶消化食物的酶。

怎麼添加呢?

掌握添加原則,具體細節媽媽靈活掌握:

  • 一種到多種按照寶寶的營養需求和消化能力逐漸增加食物的種類。
  • 從稀到稠
  • 從細小到粗大
  • 添加的輔食必須與寶寶的月齡相適應
  • 由穀物蔬菜類逐漸過渡到葷食
  • 先小心嘗試,再大膽推進,驗證寶寶接受了,無任何不適就可以繼續餵食

輔食添加的誤區


誤區一:寶寶四個月了,應該添輔食
  是否應該添加輔食,也不是看月份牌,而是看寶寶是否準備好了接受輔食。過早添加輔食,對於寶寶的健康有百弊而無一利。
誤區二:不及早添加輔食,會造成寶寶營養不良。
  如果說開始添加輔食對於寶寶有什麼補充,重點不在營養,而是寶寶胃口大了,單純依靠母乳已經不能夠吃飽,需要額外的食物。在一歲之內,寶寶的主要營養來源是母乳,而不是輔食。
誤區三:添加輔食後,就應該給寶寶斷奶。
  有些宣傳手冊上把輔食稱為「離乳食品」,建議母親將輔食替代母乳,這是不正確的信息。輔食之所以稱為「輔」食,正是因為它是輔助母乳的食品,絕非取而代之。
誤區四:給寶寶輔食添加晚了,會錯過訓練寶寶咀嚼能力的最佳時期。
  這種說法沒有科學根據。寶寶也並非僅僅依靠輔食來學習咀嚼,他們吃手指、咬牙膠、嚼玩具,總之把能抓到手的東西往嘴裡放,就已經「訓練」了咀嚼能力。
誤區五:寶寶不愛吃飯的時候,我要想法設法把吃的塞進去。
  添加輔食的最重要原則是:尊重孩子,讓孩子做主。當孩子閉嘴扭頭表示拒絕時,接受孩子的意願,千萬不要勉強孩子進食。

各月齡輔食添加攻略
4~6個月——讓寶寶逐漸熟悉各種食物的多種味道和感覺,適應從流質食物向半流質食物的過渡。
  米粉、蛋黃:喂蛋白至少要等到寶寶1歲以後,有過敏家族史的寶寶喂蛋黃的時間可以推遲到6個月以後。
  水果:酸味重的水果如橙子、檸檬、獼猴桃先不要給寶寶吃。
  蔬菜:如胡蘿蔔、馬鈴薯、青豆、南瓜等。
7~9個月——除繼續熟悉各種食物的新味道和感覺外,還應該逐漸改變食物的質感和顆粒大小,逐漸從泥糊狀食物向幼兒固體食物過渡,以配合寶寶的進食技巧和胃腸功能的發育,使輔食取代一頓奶而成為獨立的一餐;同時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
  蛋、魚、肉、肝、穀類、水果、蔬菜等。蛋類從最初的蛋黃泥逐漸轉為蛋羹,到8個多月時,可以是煮蛋或炒蛋,從碎末逐漸過渡到小塊兒狀;魚類、瘦肉類、肝類、蔬菜類、水果類食物也應該有同樣的變化過程。
10~12個月——不僅要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還要繼續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以促進咀嚼肌的發育、牙齒的萌出和頜骨的正常發育與塑形,以及腸胃道功能及消化酶活性的提高。這時,單純吃泥糊狀食物雖然能夠滿足營養均衡的要求,但是其餘的任務卻很難實現。可以適當增加食物的硬度。
  這時,寶寶的食物應從稠粥轉為軟飯;從爛麵條轉為包子、餃子、饅頭片;從菜末、肉末轉為碎菜、碎肉。
12~15個月——寶寶牙齒也已經基本發育完全,口腔內的「消化程序」已相當完善。這個時期雖然在輔食食材的選擇方面已沒有太大的戒律,但在烹調方面還是要注意口味比成人的口味稍淡一些,重油或很甜、很鹹的食物對於這個時期的寶寶來說,還是太早了。

嬰兒出生後4—6個月完全依賴純潔乳餵養(即純母乳餵養),可以滿足嬰兒生長發育的熱能及各種營養物質的需要。在此階段添加其它飲食,嬰兒就會少吃一口母乳,還增加了嬰兒患腹瀉的可能性,從而進一步損害了嬰兒身材的發育。4—6個月以後,嬰兒必須開始添加輔食。

研究與實踐證實,兒童生長發育所需的熱能與營養素如鋅、鐵等主要來自動物性食物及蔬菜。18—24個月的嬰幼兒如在食物中添加動物性食物的比例提高10%,其身材矮小的發生率則下降2.6%,添加蔬菜水果類食物也可得出相似結果。


下面是關於輔食的比較全的一些說法了,你仔細的看看吧,關於什麼時候添加輔食,什麼時候做什麼都有說到。

1.不要給孩子吃太多的雞蛋,雞蛋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有營養,蛋白質攝入過多的話,孩子在頭2年的生長會非常快,造成肥胖基因活性強,今後肥胖的可能性增大很多倍,一周吃雞蛋最多不要超過4個。

2.帶籽的南方水果(比如獼猴桃、火龍果、草莓等),都有致敏的可能,1周歲以下孩子最好不要接觸。

3.兩歲以下的孩子,都應以奶為主食,其他食物為輔食。2歲以後,才以奶為輔,以飯為主。對嬰兒來說,吃輔食能吃飽的量,不能滿足他們營養的需要量,如果能滿足他們營養需要的輔食量,卻是他們無法吃到那麼多的。

4.全母乳的孩子是否還需要喝白水呢?可以觀察孩子的尿色,如果尿色偏黃,就是體內水分少了,可以給孩子加水,如果尿是清澈無色的,就不用加水了。

5.菜水、果汁都是輔食,4-6個月之內,都不要添加。

6.米粉一定要用水沖開喝,不要用配方奶加米粉喝。配方奶要單獨喝,這對營養的吸收有好處。

7.牛奶中的鐵含量匱乏,而且容易引發過敏,不能作為12個月一下嬰兒的主要攝入液體。

8.酸奶什麼時候給孩子喝比較好?因為酸奶是牛奶製成的,所以在1歲以後喝比較適合。

9.一定要在母乳餵養期間增加輔食,也就是和母乳餵養的同時進行輔食的餵養啟動,不要等到完全斷了母乳後再增加輔食,要給寶寶的腸胃一定的適應性。

10.8個月以後就可以在孩子的飲食中添加一點煮得很爛的肉。

11.輔食的餵養啟動不應早於17周(4個月),也不能晚於26周(6個月)。如果嬰兒長得很好,6個月添加輔食就可以,但6-7個月以前,一定要開始添加輔食。如果到10個月還沒有開始添加輔食,可能會增加今後的餵養困難。

12.磨牙長出之前,孩子必須只吃糜狀食物。

13.不要給孩子喝菜水,菜都是要用農藥的,煮菜水剛好可以把農藥都煮進水裡。可以把青菜在水裡稍微燙一下,揀出來,剁碎了餵給孩子吃。

14.在孩子的輔食中,不要加糖。喝白水就很健康,不用加一些糖、果汁之類的甜食。

15.12個月以內的孩子飲食中最好是不要加調味劑,一歲之後,可以適當加一點點鹽。

16.不要用筷子沾成人吃的飯菜給小嬰兒嘗,當孩子對鹹味依賴後,就會不吃淡味的食物,嬰兒對鹽是非常的敏感的。

17.不要給孩子吃味道重的食物,要保護孩子的味覺,給孩子吃的東西要盡量清淡。

18.6個月以上的嬰兒,進行輔食添加時,要能扶著坐,並能用上嘴唇「清掃勺里的食物」,而不是僅僅吸吮勺中的半固體食物。

19.喂輔食的正確方式是:要用碗和勺喂,不要把米粉拌在奶里,用奶瓶喂,要讓寶寶學習咀嚼的動作。

20.給寶寶做輔食,推薦使用花生油和橄欖油,但如果你的孩子對堅果過敏,就不要使用花生油。注意!盡量不要用動物油。

21.媽咪愛和培菲康里都含有奶的成分,而很多嬰兒對牛奶過敏,不耐受,所以這兩種葯並不適合長期服用。

22.不要太在意寶寶的脂肪攝入,要注意控制的是蛋白質的過量攝入,千萬不要在輔食中加入太多蛋白質。

23.不要給孩子喝葡萄糖,會影響孩子的血糖穩定,而血糖不穩會影響大腦發育,後果很嚴重。乳糖和蔗糖也儘可能少吃。


作者:媽咪OK
鏈接:一周的寶寶吃的輔食中可以加鹽嗎?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 知乎用戶的回答 - 知乎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過年帶OK去好友家吃飯,她家娃比OK大一些,正在上小班。我這朋友和她先生很會弄吃的,整了一桌子鮮得掉牙的菜,連清炒土豆絲我都懷疑是用雞湯溜過的。這種美味和外面大飯店還不一樣,各種養胃,我和OK都吃得已經完全拋棄風度了。

相比之下,一桌子的好飯好菜,好友卻吃得焦慮重重,她一整頓飯都在催促著她家娃兒吃飯:「吃快點,,嘴巴嚼起來,,不許含,,嚼起來,,吞下去...」

我開始也試圖勸朋友,小孩子吃飯不要給這麼大壓力,但聽了她的想法,我也感嘆朋友的做法也是實屬無奈。

| 後悔!如果孩子吃輔食的時候我就知道這些道理|

據好友說,要不像今天這麼盯著吃,她兒子以前一頓飯可以吃一個半小時,這意味著吃飯已經奪去了她可以陪伴孩子做些互動遊戲的所有時間。平時白天大人上班娃兒上幼兒園,晚上六點半吃飯,兒子吃完要八點了,稍活動一下就要準備刷牙洗臉,就連讀個睡前故事有時都嫌時間緊張。

想想我自己每天吃好飯還能和OK玩上好長一段時間,突然覺得吃飯慢真的是的個關聯甚多的問題。

和朋友開始探討為何她家小朋友會吃飯這麼慢,她說非常非常後悔當初沒在意家裡的長輩給孩子喂飯,還有就是長期靠著外部的刺激來下飯。寶寶一歲多些時一定要玩著玩具才肯吃飯,她從了,以為小娃大了懂事就會好。結果大點了,家裡所有玩具都沒新鮮感了,每個玩具摸兩下就丟下餐椅,家裡長輩只能給他看著動畫片哄他高興把飯吃下去,再後來就升級為邊吃飯要邊玩著IPAD上的遊戲。都以為上了幼兒園總能好了吧,結果吃飯的確沒東西玩了,那就東張西望吧。為此幼兒園老師還特地和朋友談了話,讓他們在家多多訓練。

朋友這才意識到,孩子吃飯慢已經不只是意願問題,而是真實的能力問題——孩子已經形成了咀嚼慢、吞咽慢的習慣,他不懂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吃飯這件事本身上,比如他從吃進一口飯後嚼了幾下就開始含在嘴裡或者頂到前牙,然後再無進展,開始玩玩手指。朋友說這都不是大問題,更讓她著急的是,他不會用自己的饑飽感去控制自己的食量,也不知道自己主動去飯桌上找自己喜歡吃的菜。

現在回頭總結,造成今天這個局面都是最初沒有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帶來的。「我現在真是滿心後悔,從添加輔食開始到1歲半這個階段,有很多細節和要點注意了,之後娃吃飯的問題就省心了!」


想到之前推送過一些教大家6個月-24個月該怎麼吃輔食、怎麼做輔食的文章,其實卻實還有很多新手媽媽應該注意的餵養問題,以及娃會出現的各種情況比如不肯吃、丟勺丟碗、玩飯怎麼辦?今天就把各個月齡媽媽們可能碰到的問題和應該注意的情況都捋一捋,媽媽們一定要分清楚哪些情況要尊重和理解寶寶的行為,哪些情況絕不能縱容。在最初的輔食階段媽媽都做對了,你就已經勝利了。對了,在之前的文章《6個月到2歲,寶寶每個月輔食吃什麼、吃多少、怎麼做?可能遇到的問題,全部告訴你!》給大家推薦過的一本書《寶寶輔食添加每周計劃》,很多媽媽都反映特別有幫助,今天的內容也有一部分出自此書,算是之前文章的姐妹篇吧。

六個月
六個月寶寶添加第一口輔食,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輔食安排在兩頓奶之間。(補充一下,關於輔食的安排時間,專家之間也是有爭議的,崔玉濤醫生是說要在餓的時候先吃輔食,吃不下了再吃奶,一次性吃飽,也就是一頓飯的意思。我身邊也有按不同理論操作的實踐派,大家的娃都餵養得不錯,所以我個人覺得不用特別介意到底哪個方法是對的,自己嘗試一下,然後選擇一個自己認可的方式。我個人是在兩頓奶之間喂輔食的。)最好的每一口輔食是高鐵米粉,但因為有些寶寶不習慣米粉的口味,也會拒食。

&>&>&> 別一開始就追求吃得多
寶寶對輔食的適應有一個過程,一開始不要追求多,少量喂點就可以,性狀也要更接近於奶,米粉調得稀一些,讓寶寶自己慢慢吸吮、品嘗,逐步掌握吞咽技巧,再加大餵養量和食物粘稠度,進食量由少到多是這個階段的原則。
&>&>&> 不要用味道去刺激寶寶
寶寶對甜味總是容易偏愛,可一旦嘗試了甜味水果,要想讓他接受寡淡的蔬菜就不那麼容易了。每種食物都有自己特有的味道,有些寡淡、有些甘甜、有些酸澀,剛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可以遵循 谷——淡味蔬菜——淡味水果——甘甜味蔬菜——甘甜味水果的順序。

可能出現的問題

拒食——
寶寶拒食的情況各不相同,媽媽們需要了解原因,觀察一下是不是寶寶還沒有掌握吃東西的技巧,還是幾次嘗試了就是不愛吃,還是剛好處在情緒不好的時候,甚至有媽媽說因為用勺子餵過一段時間的葯,所以後來娃一碰勺子就用雙唇緊閉。
如果是還沒掌握技巧,媽媽們可以多給些機會讓寶寶練習,自己也不用急;如果是寶寶明確的抵觸,可以試著調換一下口味,也要注意一下溫熱、勺子大小等等。
厭奶——

添加輔食後不吃奶的寶寶,有可能是因為輔食吃得過多,寶寶沒有飢餓感,影響了吃奶的慾望。碰到這個情況,需要把輔食的量減下來,因為母乳里的乳糖酶可以幫助消化食物,如果只吃輔食不吃奶,會讓寶寶容易腹脹、腹瀉。

七個月
七個月的寶寶消化系統還不完善,先給予肉質細嫩的魚和禽肉,接著再添加含有較多脂肪的畜肉。畜肉中牛肉的脂肪含量相對較少,但由於牛肉的纖維較粗,寶寶不易消化,要晚於豬肉添加。
&>&>&> 即使還沒有長牙,寶寶的牙床已經可以磨一些軟的大
讓寶寶儘早開始咀嚼功能的鍛煉,是媽媽們從7個月就開始要下意識安排的。給寶寶準備的輔食除了營養搭配,還要注意食物的性狀要能夠滿足對咀嚼的鍛煉,菜泥、果泥、肉泥都可以做得略微粗糙一些了,起到磨牙的作用。不要以為寶寶沒長牙就不能磨食物,不信你摸摸寶寶的牙床,可硬著呢。
&>&>&> 食物種類和花樣要配合

隨著輔食添加的進行,寶寶對食物會越來越挑剔,如果媽媽擔心攝入營養太單一,就一次性給寶寶好幾種之前沒有嘗試過的新食物,但這樣其實提高的致敏的風險。寶寶在一歲前,食物都應該是一種一種添加,特別是富含蛋白質的高致敏食物,要每添加一種食物觀察3天,沒有不適反應再添加另一種。寶寶對單一食物厭煩,正確的解決辦法是變花樣,比如同樣是土豆,今天可以做土豆泥,明天可以混合蘋果泥,後天可以做土豆湯,外觀性狀的變換同樣會引起寶寶的興趣。

可能出現的問題


食慾減退、厭食——

寶寶在適應了輔食之後的某個階段,突然出現想不吃輔食的情況,首先要排除生病、情緒不好的因素,有可能是飲食、睡眠規律被打亂,或者是製作的輔食比較單調,也可能是出牙引起的不適。這時候可千萬彆強迫餵食,少吃點不會營養不食,強迫餵食也會讓寶寶產生逆反心理。

正確的餵食方式:舉著勺子,寶寶的小嘴主動湊上來添走勺子上的食物;

錯誤的餵食方式:把勺子放進寶寶嘴裡,用寶寶的上部牙床把勺上的食物刮落在嘴裡。

八個月
&>&>&> 三餐要定時
這個階段的寶寶已經基本建立了三餐定時的飲食規律,每天白天三次輔食三頓奶,其中一次輔食可以是水果餐、小點心,每餐間隔4-5小時。三餐定時也可以更好地幫助作息不太規律的娃兒向規律的作息、吃奶時間去過渡。

&>&>&> 別喂湯泡飯

很多爸媽以為把菜湯混到飯里可以營養更豐富,其實這是相當不恰當的。粥是水和米融合在一起的,是粘稠的,而湯泡飯是米粒和水分離的,相互之間很潤滑,所以寶寶在吃的時候很容易不經咀嚼就直接吞下去了,不僅養成了不愛咀嚼的習慣,沒有經過咀嚼的飯粒也不利於消化吸收。此外,餐前喝湯可以刺激消化液分泌,有助開胃,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完全沒有必要拌入米飯給寶寶吃。

可能出現的問題


挑食、偏食——

很多寶寶不愛吃蔬菜,特別是綠葉蔬菜,連OK在內,我幾乎沒怎麼見過特別愛吃蔬菜的寶寶。所以媽媽們就要想方設法地把蔬菜轉化成其它形式給娃灌下去,比如做在肉丸子里、切碎拌在湯粥里、或者用榨汁機拌入其它的食材里。
如果試了很多次寶寶都不愛吃,就先不要強迫,寶寶的喜歡也是不斷在變化的,過陣子再試試可能又接受了。同時,也可以用其它食物來彌補寶寶挑食所落下的某類營養素,比如不愛吃的蔬菜,就適量多給幾種寶寶愛吃的水果。
九個月
&>&>&> 引入手抓食物,盡情抓
多數寶寶在8-9個月的時候就會強烈地表現出自己想要控制食物的興趣,這個大好時機千萬要把握住。有意識地多做些寶寶可以自己用手拿著吃的食物,鍛煉小手的靈活性,為接下來自己拿勺吃飯做準備。關於手抓食物的種類可以參考之前的文章《做好這類食物,輕鬆讓寶寶愛上吃飯!》


可能出現的問題


吐出食物——

隨著給寶寶添加的食物越來越多,寶寶也就變得越來越「精明世故」,有時會把食物吃進嘴裡又吐出來,而且能明確並不是嘔吐反應。如果是寶寶不喜歡某種食物的味道,可以把它和其它食物混合,以中和接難接受的味道,或者打成泥做成湯。


10-11個月
如果前面兩個月已經讓娃兒手抓食物吃,並且按他的奪勺意願把勺子給他自由發揮,到十個月左右基本可以自己用勺吃上幾口了,當然一定是撒出來的比吃進去的多。所以這個階段還是以餵食為主,這也不會阻礙寶寶自主進食意願的發展。等寶寶慢慢熟練起來了,再逐步減少餵食的次數。
&>&>&> 做好每頓飯都吃得一片狼藉的心理準備
給寶寶準備好一套自己吃飯的工具,從餐椅到餐具,具體可以參考之前的文章《你不費點心機,憑啥孩子就能乖乖吃飯呢?》,餐具可以多準備幾套,比如吸盤碗、適合冬天的保溫碗、雙耳碗等。為了減輕清理工作的負擔,護理措施可以加強一些,比如吃飯衣、容易清理的餐椅、地面上鋪好一次性檯布。
&>&>&> 做好示範
幫寶寶學會自己用勺子吃飯,爸媽的示範也很重要。在寶寶面前用略為誇張的動作和表情演示用勺子舀取食物、送入口中、咀嚼食物這一個完整的進食過程,動作可以慢一點方便寶寶看清楚。
可能出現的問題


扔勺子、丟碗——

十個月以後的寶寶已經進入了探索期,不會放過任何形式的探索,這也會延伸到玩食物、玩勺子、玩碗。剛開始,寶寶會從用勺子戳飯碗底戳得咚咚響、搗食物的過程中找到樂趣,這在《摔東西、膽子小、撒謊……寶寶究竟怎麼了?》一文中我也提到過,爸媽可不要認為這是寶寶在玩,不好好吃飯,於是就馬上阻止,其實寶寶的很多能力就是從玩的過程中建立的。

12-18個月
一歲以後的寶寶,除了可以跟著大人時間吃一日三餐,仍然要保證一天2-3次的奶。這個階段的寶寶,乳牙已經萌出,可以逐漸添加固體食物,並且因為出牙牙床經常發癢,寶寶還可能喜歡吃有點脆脆的食物比如蓮藕條等。不過這時寶寶的咀嚼能力仍然有限,不能把食物磨到很細,所以還是要盡量選擇容易做軟爛的食物,並且要切成小塊。
&>&>&> 輔食不可以喧賓奪主
寶寶一歲之後如果媽媽的奶量減少,可以添加配方奶作為補充。寶寶一歲半之前仍然要以母乳、配方奶為主食,才能保證相對高密度的能量攝入。如果輔食比例過大會不利於生長發育,每天400-600ml的奶是合適的,喝不到這麼多,用其它奶製品也可以作為替代品。
&>&>&> 增加固體食物
這個階段的很多寶寶開始斷夜奶了,如果在斷夜奶期,晚上的那頓輔食盡量讓寶寶一次吃飽,增加固體食物的含量,而不要用稀湯粥,並且推遲臨睡前那頓奶的時間。
&>&>&> 不能和大人吃得一樣
如果家裡的大人平時吃飯口味比較重,千萬別嘗試把自己的菜餵給寶寶吃,雖然一歲以後的寶寶可以接受鹽和糖之類的調味品了,但過多的鹽和糖還是會給寶寶的身體造成負擔。更重要的是,寶寶一旦嘗試過重口味的食物,就會開始拒絕自己口味清淡的營養輔食。
正如我文章開頭提到的好朋友,她家裡的菜就是味道太鮮美了,家裡的老人也總是覺得孩子胃口不好把大人的菜給他吃,這樣做一開始的效果是很好,孩子可以多吃,但長久的影響是負面的了,孩子現在嘴巴精得很,一般的飯菜都的提不上興趣,家裡的飯菜才是正常口味。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寶寶輔食添加每周計劃》


一般來說,寶寶4個月大就可以添加輔食了,但具體要根據寶寶的個體生長發育程度和腸胃適應能力來添加,而不是依靠預定的時間表進行。

4—6個月的寶寶

寶寶4-6個月時,每天吃6次奶最合適,逐漸增加一次輔食,輔食可添加泥狀食物:菜泥、水果泥、強化配方米粉、配方奶,此時可以停夜間奶了。6個月開始可以添加蛋黃。


注意,6個月時,只能給寶寶添加蛋黃, 9-12個月時才可以添加蛋清。因為在寶寶出生後幾個月,小腸上皮細胞滲透性高,有利於免疫球蛋白的吸收,但同時也會增加異體蛋白的吸收,產生過敏或腸道感染。尤其是新生兒,對食物的蛋白質反應有一定限制,所以寶寶不宜過早地添加蛋清。


7-8個月的寶寶

寶寶7-8個月時,可以添加肉末或其他末狀食物:如粥(爛面)、配方米粉、魚泥、豆腐、水果泥。每天吃3次奶,2餐粥、1次水果比較合適。


9—12個月的寶寶

寶寶9-12個月時,可以添加碎食物、指狀食物,如:軟食、碎菜、碎肉、魚、豆腐、水果,蛋。每天吃2-3次奶,2餐粥、1次水果比較合適。媽媽們要在寶寶1歲時給寶寶斷離奶瓶,可用杯子喝奶。如果不及時斷奶瓶,會影響口腔咀嚼行為的協調性,不利於寶寶食物轉換。


添加輔食既能滿足寶寶的生理需要,也對寶寶的生長有益,可以培養寶寶的味覺習慣,訓練寶寶咀嚼能力,促進寶寶腸道、牙齒、語言的發育。媽媽們要根據寶寶的不同生長時期,循序漸進的給寶寶添加輔食,讓寶寶在輔食中找到滿足感,骨骼日益強健。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六個月添加輔食最好,精確的講還有三個標準:1、寶寶坐穩了,證明腸胃功能發育好了;2、會用手往嘴裡抓東西吃了,證明他又吃的慾望了;3、流哈喇子了,哈喇子里有幫助寶寶消化食物的酶。加輔食,要由少到多,要一種一種的加,一般一個星期加一種。否則寶寶腸胃接受不了,容易傷脾胃。


因為凡凡爸爸是學醫的,所以成了身邊很多朋友的健康熱線。最近有好些朋友問到寶寶的健康問題,比如體檢時發現貧血、肋骨外翻還有體重過重等等,一細聊,發現他們在輔食添加時間上都出現問題。

查了下相關報告,發現這是普遍現象,根據《中國兒童少年營養與健康報告2015》顯示,輔食添加的時間表現出兩級分化現象:農村兒童添加過遲,城市兒童添加過早,而且是越窮就添加的越遲,越富就添加的越早。窮的是因為意識不夠,富的是因為過於關注,結果都出錯了。


凡凡爸爸作為一名典型的中產階級,華麗麗的飄過,留下一個孤傲的背影,不帶走一片雲彩。


輔食添加,早了遲了都不好。有的家長覺得早添加沒啥事,這想法就跟跑步搶跑一樣,別以為搶跑就贏在起跑線了,會被判犯規導致成績無效噠。研究發現過早添加輔食的壞處包括:

  1. 其身長、體重上臂圍會顯著低於同期純母乳餵養的嬰兒;
  2. 母乳攝入量會迅速降低,反而使能量和營養素攝入迅速減少;

  3. 形成兒童期肥胖。這一點影響很大,表以為寶寶白白胖胖的就好,體重超標會引發運動能力發育遲緩、神經協調功能發育滯後、骨骼負擔加重和生殖系統發育問題,
    一不小心就成了地主家的傻兒子。兒童肥胖是個大問題,近30年,城市兒童肥胖的患病率增加了223%!越發達的城市患病率越高,帝都北京有40%的兒
    童超重!其原因主要就是膳食結構不合理和輔食添加太早。

輔食添加過晚的危害就更多了。別人都跑半圈了,你還原地擺造型,結果可想而知啦。

  1. 導致嬰幼兒因咀嚼功能低下不能攝取更多的營養造成營養不良,同時咀嚼運動推遲會致舌頭運動不靈活,影響語言的發育;
  2. 容易引發缺鐵性貧血,導致嬰兒的認知能力和運動測試成績產生持續性落後;
  3. 缺鋅和維生素,引發嬰幼兒生長發育遲緩(身材矮小、體重不增加)、智力發育水平低下、皮膚粗糙、毛髮乾枯黃軟,增加感冒、肺炎、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發病幾率;
  4. 推遲對味覺、視覺、嗅覺和觸覺的刺激,間接影響感覺系統神經發育;
  5. 如果嬰兒到8個月還未給予需要咀嚼的輔食,以後再給予這些食物會使嬰兒拒食和偏食的發生率增加,從而增加營養不良的危險性。

那到底應該什麼時候添加輔食呢?這方面科學界的說法沒有完全統一,分為兩派,一派認為6個月才需要添加輔食,另一派認為4個月就需要添加。

世界衛生組織和部分研究者建議純母乳餵養應持續6個月,
此期間不添加任何輔食包括白開水。從6個月以後開始,在繼續母乳餵養的基礎上逐漸添加各種輔食。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發現在4個月和在6個月添加輔食,孩
子的各項指標差異不顯著,二是6個月前添加輔食可能增加發生過敏的風險,由於嬰幼兒消化道粘膜保護屏障發育不全,過敏性疾病多發生在出生早期。

我國一些研究者的實證研究數據表明4個月就可以添加輔食,他們認為原因在於輔食添加可能存在經濟、文化和體質差異。同時發現延遲輔食添加時間不能有效預防過敏性疾病的發生,而合理的輔食添加可以促進嬰幼兒體格生長發育,提高機體免疫力。

這說的也有道理,比如老外的文化和體質與咱們亞洲人就是不一樣嘛,人家老外就沒坐月子這麼一說,甚至剛生完孩子就能吃冰激凌,咱們吃一個試試?肯定瞬間黑屏。雖然現在西方國家也發現產後是得靜養下,但體質的確有差異,這個咱們得承認。

雖然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不管怎樣,可以確定的是輔食添加不能早於4個月,不能遲於6個月。那麼具體到自己家孩子,到底是在哪個時間點添加?我們還是得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其實我們的養育行為都是這樣,都得參照普遍性,結合特殊性。


介紹兩個很實用的參考工具,去判斷自家孩子,究竟什麼時候該添加輔食。


1. 根據自己寶寶的綜合發育情況判斷是否可以添加輔食,如果寶寶在4個多月就能夠同時滿足以下條件,可以嘗試添加輔食啦。


a.能扶坐

b.能有目的地將手或玩具放入口中

c.對大人吃的食物表現出興趣,如眼神追蹤、發出聲音或伸手表示要

d.伸舌反射消失,往寶寶嘴裡餵食時,不會用舌頭把食物頂出

e.當小勺觸及口唇時,寶寶能張嘴吸允

f.不想吃的時候能將頭轉向一邊


2. 繪製「兒童生長曲線」:判斷寶寶的發育是否停滯甚至下滑,如果出現停滯或下滑情況,說明營養不足,需要添加輔食,繪製兒童生長曲線的步驟如下:


a.測量寶寶體重

體重是判定嬰兒體格生長和營養狀況的重要指標,測體重的方法簡單來說 就是 空腹+全裸,畫面太美我好想看,具體方法如下:

  • 空腹,排去大小便
  • 全裸,除去衣物、鞋帽、尿不濕等
  • 專用的嬰兒體重秤,精度高、測量準確
  • 連續測量兩次,兩次差異不大於10g

b.測量寶寶身高(身長)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專用的嬰幼兒身長測量床。如果是在家裡測量,可以讓寶寶躺在桌上或木床上,在桌面或床沿貼上一軟尺。在寶寶的頭頂和足底分別放上兩塊硬板。讀取兩塊木板內側的長度即為寶寶的身高(身長)。


c.繪製曲線表

將測得的數據為縱坐標,寶寶年齡(月份)為橫坐標,在相應的生長曲線表上畫點,連接多個點就能得到寶寶的生長曲線。下面提供了幾張不同性別不同年齡段的寶寶的生長曲線z評分表。當寶寶的生長曲線在-2和2範圍內,說明寶寶生長發育正常。

d.注意事項

不要求參考值上限。每個寶寶出生的體重不同,由於遺傳和環境影響,出生後的生長速度和生長軌跡不可能相同,每一個兒童都有自己的生長軌跡,因此使用兒童生長曲線表時,應將他/她的情況和以往情況比較,不要和高限和平均線相比,更不要和其他孩子相比。


生長曲線應該是一條平滑上升的曲線。如果曲線突然變得陡峭,說明最近餵食和營養較多。如果曲線變平,甚至下降,即使曲線仍在平均線以上或高限附近,也要考慮最近餵食和營養減少,如果沒有的話,提示寶寶的消化可能出現問題,這個時候就要及時去醫院諮詢醫生。


參考文獻

1.邢福民.母乳餵養時間及輔食添加時機與嬰幼兒過敏性疾病相關性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2013,22(26),2908-2909

2.世界衛生組織網站

3.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網站

4.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專業版)

5.Sausenthaler S,Heinrich J,Koletzko S. Early diet and the risk of allergy: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prospective birth cohort studies GINIplus and LISAplus [J]. Am J Clin Nutr,2011,94 (6 Suppl): 2012S

6.劉一心,黃榮彬,姜海萍 et al. 添加輔食對嬰幼兒生長發育的影響[J]. 中國婦幼保健,2009,24 (31):4393

7.宋靖榮.母乳餵養時間及輔食添加時機與嬰幼兒過敏性疾病相關性研究[J].

8.衛培培.輔食添加時間對嬰兒生長發育影響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2,26(389)

更多關於兒童教養、親子教育的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親子蹦躂 O(∩_∩)O~


願就是ta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1、怎麼堅持母乳餵養?
2、要不要加奶粉?
3、什麼時候加輔食?輔食應該吃什麼、怎麼吃?
4、寶寶的營養夠不夠?
5、寶寶體重不增長怎麼辦?寶寶體重增長過快怎麼辦?

答案,較長,請慢慢看。。。

一、添加輔食的時間和個體化添加輔食的信號

  • 添加輔食的時間

六個月左右是目前公認的適宜添加輔食的時間。

原因一:對大多數嬰兒而言,母乳或者配方奶能夠滿足六個月前的全部營養需求(包括水)

原因二:在出生後頭幾個月里,孩子的消化系統還不能處理除奶以外的食物。

胰腺澱粉酶(負責消化澱粉類物質)在至少前三個月內寶寶體內還沒有,六個月內都還不足,過早添加輔食,寶寶並不能很好地消化。

原因三:有研究發現,如果寶寶過早添加輔食,可能會延長寶寶接受輔食的時間。

如在孩子三、四個月添加輔食,可能需要六七周,甚至七八周孩子才能接受新食物,而在六個月左右添加輔食,可能只需要一周甚至幾天就夠了。

原因四:某些疾病發生風險的增加可能與嬰兒過早和過晚添加輔食有關。

比如說早加輔食可能會比較容易受到細菌感染或者病毒感染,晚加輔食會影響寶寶營養。但每個寶寶可能都有其特殊性,具體到某個寶寶,什麼時候添加輔食你可以參考以下信號。

  • 添加輔食的信號

長得瘦小不是添加輔食的信號,長得很大個也不是添加輔食的信號,食量增加可以補充一些奶量,也不是添加輔食的信號。寶寶可以添加輔食的信號是:

1.能夠較為穩定地控制頭頸部,在有支持的情況下可以坐穩,比如可以靠在椅子上,並且能坐好;

2.對成人食物有強烈的興趣,比如大人吃東西時盯著看你的食物;

3.具有一定的眼手嘴協調能力,能夠看見食物,伸手來抓,有時候能夠抓准,並且能準確地放入嘴裡;

4.當你用勺子餵食時孩子會張開嘴,而不再用舌頭頂出食物。

絕大多數寶寶都要6個月左右才會出現以上信號。所以大多數寶寶應該在6個月左右添加輔食。

二、最初的輔食選擇

  • 輔食添加的順序

過去人們添加輔食的時候,並沒有很多相關的研究,主要根據一些專家的意見,比如說,專家認為先添加大米米糊,八個月過後再加蛋黃,一歲後再加蛋白,或者是先加蔬菜,再加水果等。但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輔食添加實際上並不需要特定的順序。

也就是說,對於一個個體的孩子來說,按照特定順序和時間表添加並沒有額外的好處。不過在添加輔食的時候還是會有順序的,比如先選擇那些不那麼容易過敏並且好消化的食物,然後根據時間逐漸增加種類。如果你是純母乳餵養的話最好可以添加些肉類、禽類、魚(血紅素鐵的來源)。

  • 最初添加的輔食

現在已經不強調輔食添加順序和時間表了,但還是建議在六個月左右添加,並且不管先給孩子吃什麼食物,一定確保裡面包含了高鐵的食物,包括強化了鐵的嬰兒米糊,一般來說市面上的嬰兒米糊都是強化了鐵和鋅之類的營養的。

其他的高鐵食品還包括肉泥、家禽雞鴨、魚類等,這些都是血紅素鐵的來源,是比較益於人體吸收的鐵。

另外,煮熟的豆腐、豆類和豆製品都是高鐵的食物。很多人會認為豆製品應該晚些加,或者說可能有什麼激素之類的,不適合吃給孩子吃,其實這些擔心都是沒有必要的,因為豆製品里的類激素不會影響到人的身體健康,是可以吃的。

  • 輔食的添加速度

在添加的速度上可以根據孩子接受的狀況來。每個孩子可能都有自己獨特的一個時間表,並不需要參考別人怎麼做。

有些孩子如果吃什麼都不過敏,就可以加的快一些,然後你可能也會越加越大膽,慢慢不再需要一項一項地加了,也不需要觀察很久;但如果孩子有嚴重的過敏史或者有家族病史的話,可能就要小心一點,每加一種食物都觀察至少兩三天,看一下孩子有什麼異常反應。

如果孩子接受一種食物不過敏後,就可以添加下一種食物了;如果孩子過敏的話,就暫停添加這種食物,停三四個月或者是一兩個月,等到你覺得好像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再添加了,就再把之前懷疑過敏的那些食物再重新嘗試一遍。

輔食添加不需要都非常緩慢,也不需要總是暫停添加,根據自己孩子接受輔食的情況來,儘可能持續不斷地增加新的食物種類是非常重要的。

  • 好輔食的特徵

具有有一定的營養密度,含有高能量蛋白質和微量元素,特別是鐵,不能很水很稀;

容易吃、好消化;

乾淨衛生,準備輔食的過程中保持衛生,因為少量細菌就可能引起寶寶拉肚子;

不含有骨頭或堅硬的小塊,給孩子的食物一定要是軟的,澳洲一般建議三歲以前都不要給孩子吃堅果和植物種子之類小塊且堅硬的東西;

原汁原味,健康清淡,給寶寶吃的輔食要做到不辣不咸,儘可能清淡,保留食物的原味。

  • 壞輔食有哪些?

*果汁。

很多家長認為果汁是非常好的,但實際上果汁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不太適合給小寶寶吃的輔食,因為水果在變成果汁的過程中損失掉大量的纖維素,並且果汁口味好,寶寶喝慣了果汁就很容易拒絕白開水。果汁還容易造成兒童肥胖和齲齒,因此不推薦給寶寶喝果汁和其他甜飲料。

*清稀飯、菜水、米湯之類。

這些也是比較糟糕的輔食,因為六個月後小寶寶仍然需要消耗很多能量用來生長,此時如果給孩子攝入營養密度低的流質食物,孩子很容易就飽了,但是獲得的營養卻非常少,影響生長發育。

*含鹽的食物。

一歲之前是不用攝入鹽分的,一歲後可以跟家人一起吃飯,如果家裡的食物鹹度合適,也是可以吃的。

*加糖的食物。

一歲之前不加糖,盡量保持輔食的原味。如果孩子不喜歡吃酸味食物,可以嘗試在食物中加入甜的水果泥,用食物本身的味道來調味。

*低脂或者脫脂奶。

其實孩子成長所需要的能量很大部分都是靠脂肪提供的,儘管一歲後孩子可以喝鮮奶了,但還是要求在兩歲前一定是喝全脂奶,不能喝低脂或脫脂牛奶。在給寶貝做輔食的時候,如果需要用到奶製品,一定要用全脂的,而不是低脂或脫脂牛奶,不能限制孩子在奶製品中的脂肪的攝入。

*過於油膩的食物。

一歲前孩子的輔食是不需要加油的,因為一歲前孩子的主食還是奶,母乳或者配方奶中的脂肪便足夠了。在輔食中加油,不論是橄欖油還是核桃油,不論看起來多麼「高大上」,它們都只是脂肪,並不含有其他營養素,沒有任何營養密度可言。它們只提供高能量,而不能同時提供其他營養元素,吃多油脂會影響到其他輔食的量和種類。所以,在製作輔食的時候為追求口感想放些油是可以的,但是要盡量限制攝入量,不要放太多。

三、添加輔食的時機

  • 什麼時候嘗試給輔食?

第一次添加輔食時,要在寶寶心情好的時候,讓他能愉快地嘗試輔食。

因為寶寶從未嘗試過輔食,並不知道它是可以吃的;而且,寶寶也需要時間來摸索如何處理母乳或配方奶之外的食物,比如如何吞咽,如何用舌頭處理輔食,怎樣把食物送到舌頭後方然後咽下。

很多父母覺得應該在寶寶飢餓的時候添加輔食,這是不對的。

因為剛開始加輔食的寶寶還並不知道輔食能夠充饑,只知道喝奶可以滿足進食的需要。所以在寶寶飢餓時,他只會因為一心想著喝奶而拒絕輔食。

在剛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時,可以先喂一些奶,讓他不太飢餓,又有接受輔食的空間。

最好在寶寶不困也不餓,心情愉悅的時候嘗試輔食。

  • 給多少輔食?

剛吃輔食的寶寶,一開始可能吃得很少,可能只吃半勺,或者1-2勺。

這時,寶寶是吃不飽的,所以嘗試過輔食後要給寶寶餵飽奶。建議讓寶寶先吃飽,然後設定一個比較固定的時間吃輔食、喝奶,規律的生活習慣對寶寶更有好處。

吃輔食應該盡量與成人進餐同時進行,把寶寶放在高腳椅里,給他輔食。這樣寶寶可以觀摩到成人是如何進食的,激發他吃輔食的興趣,模仿成人吃飯,學習咀嚼。

剛開始添加輔食時,應該先給寶寶喂一些奶,讓他不要太餓,再嘗試輔食。如果輔食後還沒吃奶,可以再補充一點奶。

等寶寶能夠接受輔食,知道輔食能充饑的時候,可以先給寶寶添加輔食,然後再餵奶,直到寶寶吃飽。

等寶寶的輔食量逐漸增加,直到整餐輔食,不再添加奶。這個速度每個寶寶都有所不同,要根據不同情況酌情處理。

  • 如何給寶寶吃輔食?

不要強迫寶寶吃,等她自己張開嘴,再把勺子放在她的嘴唇之間,讓她主動吃勺子里的食物。

注意,強迫寶寶吃飯容易讓寶寶對吃飯產生不好的情緒,也更容易發生異物阻塞氣道的危險。

  • 飢餓的信號

隨著時間推移,你會逐漸了解到寶寶願意吃輔食的飢餓的信號。

?看你準備好她的輔食,變得興奮起來

?當你把她放進高椅時,身體前傾

?當你要喂她時,張開嘴

  • 不感興趣或飽了的信號

?把頭轉向一邊

?失去興趣或者被別的事物分心

?緊閉著嘴

?推開勺子

  • 輔食和奶量

添加輔食的時候,不需要刻意把奶和食物分開,它們都是食物,不存在合在一起無法消化的問題。

雖然有些兒科醫生認為孩子要適應家庭食物,建議把輔食和奶分開。但是,孩子一開始都是完全喝奶的,之後才慢慢吃輔食,所以在過渡階段,是可以把奶和輔食混合的。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慢慢地添加輔食的量,慢慢地把輔食和奶分開。

6個月前,孩子每天平均的奶量在780~800毫升左右;

6~12個月,平均每天奶量在600毫升左右,並且隨著孩子輔食量的逐漸增而減少,比如開始加輔食的時候,奶量會逐漸從800毫升減到600毫升,當孩子接近12個月的時候,奶量可能不足600毫升。

1歲後,平均每天奶量建議在360毫升(一杯半),與香港、澳洲、美國所規定的標準相近。這個奶量完全能夠滿足幼兒的鈣需求,一直到青春期,鈣需求才會大大增加(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每天3杯奶,720毫升左右)。需要注意的是,奶量的減少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並不是突然減少的,在過渡的階段要給孩子提供豐富的輔食。

四、提供豐富的食物

營養成分對孩子而言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孩子的胃容量還很小,他需要的能量和營養密度是很高的,尤其對於食量少的孩子,要儘可能地在小的食量中提供更多的營養,種類豐富、合理搭配是健康飲食的最重要原則。

給孩子的食物里應盡量包括:穀物(各類主食)、蛋白質(瘦肉、豆類)、蔬菜、水果、奶和奶製品。

除了提供全面的營養,豐富的食物也是健康安全的保證。有些父母會擔心國內的食品安全問題,但如果你給孩子提供的食物足夠豐富,那麼安全也是相對有保證的,因為如果吃得很豐富,那麼吃每種食物的量都是有限制的。

現在有研究發現,豐富的食物可以減輕一歲後食物過敏的概率。

另外提供豐富的食物,可以培養孩子對健康飲食的偏好,從小養成吃健康豐富食物的習慣。

  • 食物該如何搭配?

A.輔食添加初期保證孩子吃的是強化鐵和營養素的嬰兒米糊。

輔食添加初期給孩子吃的食物較單一,必須保證他吃的是購買的嬰兒米糊,因為購買的米糊會強化鐵和營養素,這樣可以保證營養。

B.逐步過渡成家裡的主食。

隨著食物越來越豐富,可以減少吃商業的嬰兒米糊,過渡成吃家裡的主食(饅頭、麵條、米飯等)。

C.要給孩子提供有一定營養密度的食物,儘可能在小的食量內提供更多的營養。

一般來說營養密度比較高的食物有:奶製品、肉類和蔬菜相對來說要比穀物、水果營養要高,但有些水果營養密度還是比較高的,例如牛油果。

儘管在1歲前都建議不要喝鮮奶,只能喝配方奶粉、母乳,但是實際上寶寶在6個月過後12個月前可以吃其他形式的奶製品,比如酸奶、乳酪、奶油凍、牛奶穀物早餐、在輔食製作中添加的少量牛奶等,只要添加的牛奶不影響主食的奶量就可以了。也就是說,奶製品作為輔食吃是可以的,但不要直接喝牛奶。

D.嬰幼兒營養搭配的建議。

關於嬰幼兒的食物搭配,英國有個較好的建議:

澱粉類主食(穀物、米飯、麵包、麵條、土豆等)每天5份,

蔬菜、水果加起來每天5份,

奶製品每天3份,

肉類每天2份,

就是5:5:3:2。

1份穀物的量大概是2-4餐勺米飯,半片或一片吐司麵包,或四分之一到半個土豆;

1份蔬菜或水果是指:半勺到一餐勺西蘭花,1-3個櫻桃番茄,3-8顆葡萄,或四分之一到半個蘋果;

1分奶製品是指100ML牛奶,一片三角形的芝士,1小盒酸奶(125ml);

1份肉類是指四分之一到半塊漢堡中間的肉,2-4勺子煮熟的肉末,半個到1個雞蛋。

五、「手指食物」和自主進食

關於手指食物,目前國際主流的觀點是建議逐漸給孩子軟的、顆粒狀的食物,鼓勵孩子動手自己吃飯,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也是建議鼓勵孩子自己吃的。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8個月左右,大多數嬰兒都能夠掌握手指食物;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從泥狀食物到家庭食物逐漸過渡,當孩子可以坐穩並能把手裡的東西放到嘴裡時,可以給孩子手指食物學習自主進食;

英國國家健康服務部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也是建議一開始就把一些輔食作為手指食物給孩子;

澳大利亞沒有明確的建議什麼時候可以給,但是建議說大多數嬰兒8個月左右就可以掌握手指食物了。

  • 手指食物有什麼好處呢?

首先,相對於泥狀食物來說,手指食物不僅可以讓孩子感受到食物的味道,還能體驗到食物的質感、色澤和形狀。給孩子吃東西的時候可以告訴他這是什麼食物,它的顏色是什麼,吃起來是什麼感覺。

其次,手指食物能鍛煉孩子的眼、手、嘴協調能力,有利於促進手指的精細運動發展。因為如果孩子要把小顆粒食物抓起來放進嘴裡,是需要拇指、食指對捏的能力和一定的準確性,能夠準確地把食物放入嘴裡。

再次,手指食物還有一個好處是可以讓孩子自己掌握進食的速度,有機會學習咀嚼。如果你有給過孩子手指食物,你會發現,當孩子自己吃的時候可能吃得很慢,但是他自己放在嘴裡的食物他會很用心地咀嚼,而如果用勺子喂的話,他可能只是囫圇吞棗。所以手指食物對於學習咀嚼還是很有利的。

  • 怎樣的食物能作為手指食物呢?

手指食物顧名思義是指差不多手指大小,可以讓寶寶的小手抓住的食物。

它必須做的非常軟,做成比較適合寶寶抓握的形狀和大小。食物的軟度是一捏就能捏成泥的軟度。

開始的時候比較適合嘗試的手指食物有:煮得很軟的麵條、土豆、南瓜、紅薯、半顆豌豆、捏成小團的蔬菜、捏成小顆粒的鬆軟的饅頭和麵包。但是肉類不適合一開始作為手指食物,最好還是做成泥狀,方便寶寶進食,在寶寶較大的時候再做成手指食物。

  • 自主進食

自主進食也即BLW(Baby-led Weaning),就是讓寶寶做主的輔食添加。這是目前比較流行的一個概念,就是讓孩子自己做主引導輔食添加,最早是由英國的一個健康隨訪員發明的,目前在西方國家比較流行,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爭議。

BLW是指從一開始就給嬰兒相對大塊的餐桌上的食物讓嬰兒自己進食(當然還是比較軟的食物),而不是一開始給泥狀輔食,並且從一開始就不需要餵食,這也是爭議比較大的一點。其實給手指食物和鼓勵孩子自己進食都是主流觀點,但是BLW比較跳脫主流觀點的就是一開始就不給泥狀食物,可能會使孩子的營養攝入受到影響,因為一開始就給孩子手指食物,他自己能夠吃到的輔食可能會太少。

對於想讓孩子學習自主進食,想孩子鍛煉眼手嘴協調能力、手指的精細運動的父母,我的建議是可以一開始就給寶寶一些手指食物,比如軟的、顆粒狀的,但是同時也餵食泥狀食物。因為孩子一般會很專註地抓手指食物,對勺喂不太感興趣,在餵食時一般我先勺喂,把我準備的碗里的輔食喂完之後,再給一些手指食物。

六、異物阻塞氣道和過敏

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一開始多數家庭只敢給寶寶添加泥糊狀的食物。在給孩子添加泥糊狀後,就可以嘗試顆粒物和手指食物。很都家長都擔心寶寶會嗆到,錯誤地把咳嗽和咽反射當作了危險的信號,其實咳嗽和嘔吐都是機體的保護機制,是保護寶寶不發生危險的機制。在孩子進食的時候,大人都會在旁邊保護她,不需要太擔心。

  • 怎樣預防異物阻塞氣道?

?等寶寶六個月能坐起來(靠坐也行)再加輔食,這個月齡的寶寶已經能夠控制自己的嘴和舌頭,能夠處理軟的固體食物;

?一開始給孩子顆粒物時,要給小的、軟的顆粒,不要給大塊的肉或大塊的水果,如葡萄、乳酪、水果等,除非切碎成小顆粒;尤其是不要給硬的和危險的食物,如棉花糖,硬糖,果凍,龍眼等。

?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在添加軟顆粒食物時,一定要加在比較稠的食物裡面。如果加在很稀的食物中,孩子可能會習慣吸或吞,容易嗆到。

?吃飯時不要分心玩玩具或看電視;

?吃飯時一定有大人在一旁,所有的家長都應該學習如何進行異物阻塞氣道的急救。

?可以嘗試把小的顆粒給孩子自己抓來吃。孩子自己吃的時候,會花時間自己處理食物,更傾向於咀嚼,如果餵食的話,孩子可能會習慣泥糊狀的食物,直接吞,不咀嚼。

?注意檢查玩具有沒有危險的小部件可能吞入;

?家裡的一些小物件收起來,放到孩子夠不這的地方。比如電池、小蓋子、筆蓋、硬幣等。

  • 異物阻塞氣道的急救

?穩穩地抱嬰兒,臉朝下,用一隻手托住胸腹,手掌支撐住寶寶的頭(托住寶寶的下巴)。

?用手指撐開嬰兒的嘴。

?用另一隻手的手掌根部在嬰兒的背部,兩個肩胛骨中間位置給五次用力地拍擊。

?每次拍擊後都必須檢查物體是否已經咳出。

?將嬰兒翻身過來,臉朝上,打開嘴巴,用手指取出任何鬆開的異物。

?如果背擊無效,實施胸擠。讓嬰兒躺在穩固的平面,將兩隻手指放在嬰兒雙乳乳頭中間的位置;開始五次按壓,比心肺復甦的按壓慢,但是更有力;每次胸擠後都要檢查異物是否已經出來了。

?如果嬰兒不省人事,開始施行心肺復甦法。

之前發過詳細教程,戳右邊可以查看?學會這兩樣,你能救孩子的命!

  • 食物過敏的表現

通常食物過敏會在6個小時內表現出來,但如果有家族過敏史,或許應該更加謹慎一點。謹慎主要應該體現在第一次添加某種食物的時候,只給非常少的分量,觀察一段時間看會不會過敏,後面再逐漸加量。如果寶寶添加輔食的月齡太早,更需要謹慎。通常6個月左右加輔食是最佳。

食物過敏的表現往往不是濕疹。很多父母認為濕疹是食物過敏引起的,食物過敏可能會加重原有的濕疹,有引起濕疹的情況,但只有大概不到百分之十的濕疹與食物過敏有關。

過敏如果表現在皮膚上,是急性蕁麻疹、神經血管性水腫、接觸性反應。有時孩子嘴邊紅了,可能不是吃到肚子里造成的食物過敏,而是直接接觸食物造成的皮膚刺激。

  • 食物過敏了怎麼辦?

如果孩子的反應很輕微,可以再接著嘗試。過敏不會導致其他的疾病,一種過敏不會導致其他食物的過敏,或其他疾病。重點是保持淡定,持續不斷的提供他豐富的食物。如果孩子反應比較強烈,可過幾月之後再嘗試。

幼兒確定過敏,特別是食物過敏,主要是通過家庭觀察,過敏檢查沒什麼用。有些父母會帶孩子去做過敏測試,大一點的孩子倒是可以通過皮膚點刺試驗檢測環境過敏原。但幼兒有可能今天過敏,過一段時間就不過敏了,所以確定食物過敏,最好的方法是通過家庭觀察,不斷地試。

迴避明確了的會過敏的食物,而不預防性推遲。不需要按特定順序添加,不需要刻意迴避或晚添加「易過敏」的食物,緩慢的添加也是沒有必要的(一種食物不過敏,便嘗試下一種)。即使是蝦、海鮮等相對容易過敏的食物,過敏的還是少數,絕大部分孩子是不過敏的。我們沒有必要預防性的禁止,不能因為怕寶寶過敏就讓寶寶錯過吃這些食物的機會。

小心添加,謹慎嘗試,儘可能豐富,儘可能少限制食物的種類。其實,你給孩子吃的食物越豐富,孩子的腸道菌群就會越強,孩子一歲後食物過敏的概率可能因此而降低。一篇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論文顯示,食物可能會影響到腸道菌群,並且間接的影響到免疫力,食物的種類越豐富,可能越不容易過敏。

  • 寶寶不吃輔食

我經常被問到孩子不喜歡吃輔食怎麼辦,很多父母都以為孩子是因為喝母乳才不願意吃輔食的,其實吃奶粉的寶寶一樣會拒絕吃輔食。一歲之前的孩子拒絕吃輔食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就算是一開始非常喜歡吃輔食的寶寶,也會有一段時間可能會不喜歡吃,甚至一口都不吃。寶寶肯定會更喜歡用吮吸的方式進食,不管是吃母乳還是吃奶瓶,因為這種進食方式非常省勁兒,而吃輔食比較費勁兒。

出現這種情況,首先要確定孩子不是身體不舒服,然後最重要的就是家長要保持淡定。如果不是身體不舒服,很多時候孩子可能只是不餓而已。我覺得家長應該相信寶寶有知道自己是否飢餓的能力,然後再試著在他不愛吃輔食的時候,嘗試以下一些方法。

?不管孩子愛不愛吃輔食,都要給他足夠的奶,因為一歲以前奶還是主食;

?給他豐富的、有一定營養密度的食物,不愛吃輔食的寶寶,一定要給他含有更多營養的食物,讓他儘可能多地攝入營養,比如牛油果、豆腐、雞蛋、胡蘿蔔、南瓜等;

?切忌強迫孩子吃輔食,我家小妞有一段時間也是吃得非常少,但我還是會做各種食物,包括手指食物,不斷地給她嘗試,有研究表明,對那些不愛吃蔬菜的孩子,嘗試10-15次之後他們會逐漸接受;

?在孩子很餓的時候、心情好的時候給輔食,給他足夠的時間去嘗試;

?讓大一點的孩子參與輔食製作過程,參與到全家的進餐行為中,比如把孩子放在自己腿上,把他的食物放一些到大人的碗里,誇張地吃給他看,來作為示範;

?多給幾次輔食,看總量而不是每次的量,注意給孩子營養密度高的食物,世界衛生組織建議7-9個月每天2-3次,9-12個月每天3-4次,一歲以後是每天3-4次再加1-2次營養零食;

?給孩子多一些選擇,比如孩子會突然不喜歡餵食,想要用勺子或者自己用手抓,應該給孩子機會嘗試不同的進食方式。

最最重要的,保持淡定!保持淡定!保持淡定!並繼續給孩子提供豐富的食物

七、餐桌上的規矩

關於孩子吃東西,家長應該做的是給孩子提供豐富的食物,讓孩子自己決定吃不吃以及吃多少,設定餐桌規矩是必須的。

第一,在餐桌上做孩子的榜樣。

與孩子共同進食,孩子可以看到大人是如何吃飯的,便於模仿學習。

第二,給孩子足夠的耐心。

家長覺得使用餐具很簡單,但對於孩子來說是比較困難的,因此要多給孩子時間學習與練習,並容忍一定程度的髒亂局面 。

第三,讓吃飯的時間變成愉悅時光。

不要在餐桌上討論令人煩惱的話題,盡量在餐桌上描述一天見聞等輕鬆話題或者設置小遊戲。有個媽媽曾經分享,她買了很多碗底有動物圖案的小碗,告訴寶寶我們開始拯救小動物啦,一邊吃一邊發現小動物的手出來啦,小動物的頭出來啦,輕鬆愉快地進食。

第四,每個家庭的餐桌規矩可以由家長來自己設置,沒有固定程式,但是一般原則是不要看電視、不要玩手機和不要玩玩具,這些行為都會讓孩子分心。

之前分享的「拯救小動物」遊戲是不同的,孩子的注意力還是集中在吃飯這件事情上,是促進吃飯的,而看電視、玩手機的行為會讓孩子從吃飯這件事上分心。

第五,對孩子玩食物等一些行為應該戰略上重視,戰術上輕視。

不要表現得太在意,不要給與過多反應,對於好的行為應該多表揚。強化好的行為,忽略不好的行為。建立一個你和寶寶之間專有的慶祝方式,如擊掌,親吻對方等。

第六,對孩子的不好行為盡量放輕鬆,不要給孩子過多的關注。

讓孩子覺得自己在餐桌上是和大家平等的個體,能夠讓他更注意自己的吃飯行為。

八、大寶寶不愛吃飯的問題

  • 大寶寶吃飯的三個秘密

胃口變化很大。孩子的食慾通常每天都不一樣,主要取決於他們生長速度和運動量。如果孩子太疲勞或興奮,也會不太想吃東西,尤其是在晚上。在吃飯前盡量避免過度疲勞、過度興奮,在離吃飯相對遠一點的時間鼓勵孩子多做一些運動,增加運動量可能會讓孩子的胃口更好一些。

喜歡簡單食物。許多孩子都喜歡做法簡單、口味溫和、易辨認的食物。他們更喜歡他們能自己吃的食物,比如,能用小手拿著吃的切成小塊的蔬果。很多孩子對新的食物很警惕,會不願意吃。

不僅僅為了吃。有些食物,對孩子來說可能有特定意義。比如,甜食意味著在超市裡幫媽媽提包的獎勵。家長要特別小心,這些最初的印象可能會影響孩子一輩子的飲食習慣。

  • 怎樣讓孩子重新愛上吃飯?

吃飯這件事,對很多孩子來說,似乎永遠都沒啥吸引力。遇到「不會餓」和「不喜歡吃飯」的小朋友,家長不必強迫孩子多吃飯或補各種營養元素,但也不能完全不加干預。所以,碰上孩子不愛吃飯,爸媽要學會用一些小「手段」了。

?找個「老地方」。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方吃飯,因為學步兒童可能會喜歡很規律的生活。當孩子可以坐凳子,並自己抓食物吃的時候,儘快讓他們在每次吃飯的時候坐到餐桌旁邊,讓孩子可以模仿家長吃飯的行為,也可以在吃飯或吃零食的同時,和家長聊聊天。

?「吊足胃口」。孩子胃容量小,需要少量多餐。每次給他們少一點食物,多在食物的多樣性和搭配上用心。不要因為孩子吃得不多,每天只給孩子一餐、兩餐,想讓他更餓的時候再吃,這樣是不好的。如果孩子吃的少,應該在食物的搭配和多樣性上多用心,少量多餐。

?備個零食盒子。在冰箱或小桌子上放一個「零食盒子」,裝上一些孩子可以獨立吃或者被給予的健康零食,這可以幫助你了解孩子在每頓正餐之間吃了些什麼東西,吃了多少。零食不需要和正餐的食物完全區分開,它仍然可以是蔬菜、水果、乳酪、小麵包、小饅頭之類的,是家庭食物的一部分,只是給的量少一些。讓孩子在正餐的時候仍然可以和大人在一起多少吃一點,養成跟大人一起坐在餐桌上規律吃飯的習慣。

?試試「捆綁銷售」。給孩子想要的食物的同時,加上一樣新的食物讓他們嘗試。要接受孩子可能會不喜歡某種食物,但是記住,喜歡和不喜歡隨著時間會發生改變。不要避免提供孩子不喜歡、但家裡其他人喜歡的食物:繼續做,放非常小量在孩子的飯碗里,並且也不要強迫他們去吃。但這麼做要很小心,因為有可能被孩子發現以後,他連以前喜歡的南瓜也不願意吃了。

?流食一直要有。足夠的流體食物在每個年齡段都是非常重要的。應該鼓勵孩子儘可能多喝白水,而不是其他飲料。牛奶是非常重要的鈣的來源,它還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所以比喝別的東西更容易產生飽足感。建議一歲後要保證一定的奶量,但不建議喝太多。如果孩子食量非常小,那就要控制奶量,一般一杯(240ml)到一杯半的量就夠了,以免影響孩子吃飯。

?建立條件反射。幫寶寶建立一個好的飲食習慣,比如吃飯時一定有牛奶或每次進餐後都要喝一些白水。家長要確保這個習慣可以幫助孩子獲得更豐富和充足的營養。如果想讓孩子養成好的飲食習慣,家長一定要做好榜樣,並且盡量不要給食物強加一些特定的印象。

?不斷地讓孩子嘗試。如果你想讓孩子吃不喜歡的食物,應該做的是不斷地讓他嘗試,在他吃喜歡的食物的同時給他一點點不喜歡的食物,讓他嘗試,但不強迫他吃,不斷地給他就好。最重要的就是不斷嘗試,不斷嘗試,不斷嘗試,但不要強迫。喜歡和不喜歡口味是會改變的。

?不要避免做他不喜歡吃的食物。有時候他經常的看到大人吃,慢慢可能會嘗試一些。

九、常見問題答疑

  • 可以用微波爐加熱食物嗎?

常見的加熱食物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蒸、煮、烤、微波爐……其實每種加熱的方式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營養損失。比如加熱蔬菜、水果可能會降低VC含量,但是用微波爐加熱食物並不會比其他的加熱方式造成更多的營養損失。

不過用微波爐加熱時一定要小心,因為食物有可能受熱不均,給孩子吃的時候一定要完全攪勻,並且嘗試下溫度是否合適。

  • 寶寶要不要喝水,喝多少水?

6個月前寶寶是不需要額外喝水的。因為母乳或配方奶里含有充足的水分,大概80%左右,是完全可以滿足寶寶對水的需求的。

6個月過後可以教寶寶用杯子喝水,用學飲杯或吸管杯都可以。有些孩子可能先掌握學飲杯,自己抱著喝;有些孩子可能先掌握吸管杯;有些寶寶可能直接用大人喝水的杯子也可以喝得很好,所以要給孩子嘗試。怎樣教孩子喝水沒有固定的辦法。可以讓孩子自己摸索,家長做些示範。

在一歲前,孩子的水份來源主要是的奶及輔食,如糊糊之類的食物。其實額外不需要喝很多的水,養成喝水的習慣比喝多少水更重要。在每餐之後可以喝些水漱口、清潔口腔,可以早點讓孩子適應水杯,戒掉奶瓶。這是好的。

喝水量夠不夠?可以觀察下孩子尿的顏色,如果尿氣味很重,並且顏色黃,重說明水喝少了。1歲前建議給孩子多喝一些奶,如果出現便秘問題,可以多增加一些水分的攝入,多喝一些白水。

  • 寶寶挑食怎麼辦?

如何讓寶寶喜歡吃蔬菜或者喜歡上他不喜歡吃的食物?

挑食在嬰兒中其實非常常見,也比較正常,因為口味偏好可能是與生俱來的。過去在加輔食時有些醫生建議先加蔬菜再加水果,以免加過水果後可能就不喜歡吃蔬菜了。其實這個順序並不影響孩子的口味偏好。孩子天生就喜歡吃甜的東西,所以有口味偏好是正常的。

讓孩子們飲食均衡,我們肯定是希望寶寶沒有不喜歡吃的東西,或者不喜歡吃的東西比較少,或者讓孩子能夠逐漸接受他不喜歡吃的東西。這個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就是耐心嘗試,不斷給不斷給。

關於吃蔬菜的問題有些研究,怎樣讓孩子更喜歡吃蔬菜?就是試著早一點讓孩子接受豐富的食物,包括蔬菜,他可能更容易接受蔬菜的口味;或者不斷重複給,重複給10次、15次過後,孩子也能接受。

暫時,寫這麼多吧!

希望能幫祝您!

喜歡更多的啟發式育兒分析,搜索並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家長書」(ID: jiazhangshu_com)


放著我來,小園子告訴你一個能解決99%輔食問題的答案!

到底什麼算輔食?

輔食=除了母乳、配方粉、白開水以外所有入口的食物

SO……

所謂的蘋果水、菜水、魚湯、骨頭湯……其實都是輔食好么!

所以,對不起

以後你再也不能理直氣壯的說:

「我只是餵了孩子一點湯湯水水而已,並沒有加輔食!」

輔食何時開始添加?

中國營養學會2015-12-12發布

寶寶滿6個月之後添加輔食(比如……6個月零一天,零兩天,零三天……)

當然,有些6個月以內的寶寶想要吃輔食的信號比較明顯:比如,大人吃飯的時候寶寶凝視食物、搶食物、吞口水、流口水等……這些信號表示孩子想要吃輔食啦~

但是!在這些現象中,尤其在遇到【身高體重增速放緩】這種情況,家長「焦急」地想給孩子加輔食時,我們建議…問問醫生吖!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如果是早產的寶寶記得是校正孕周后的滿6個月喲!

第一口輔食應該吃什麼?

寶寶第一口吃了蛋黃、米湯、米糊的

請舉手好么~

很好!我看到你們了~

你們做了一個錯誤的示例……

因為寶寶的第一口輔食應該添加的是:

嬰兒配方米粉(隆重推薦大米米粉)

在米粉連續添加數天後,並沒有出現不良反應,就可以添加菜泥和果泥啦。

*不良反應是指便秘、過敏、腹瀉、濕疹等

溫馨提示:果泥和菜泥並沒有固定的添加時間,都是在輔食添加數天後才進行添加的喲!

菜泥和果泥的正確餵養方式

● 菜泥建議 ●

1.先加根莖類蔬菜

菜泥從根莖類開始添加,

例如土豆、山藥、胡蘿蔔、南瓜等……

剛開始添加時,大便的顏色和性狀會發生變化(和只吃奶的時候比較)

2.然後加葉子類蔬菜

因為有些媽媽沒辦法切的太碎所以可能沒那麼好消化。

葉子菜的做法:只要用開水焯一下,用刀剁碎,混在米粉或者其他輔食中即可。

(用刀剁碎!用刀剁碎!用刀剁碎!重要的事情我說了三遍……)

● 果泥建議 ●

菜泥和果泥可以同時添加,果泥建議加在兩次輔食之間。

水果建議吃當地應季的新鮮水果,不要榨汁、不要煮水,不用煮熟或者加熱。

如果水果本身甜度很高建議就少喂點吧,以免影響味覺。吃完水果之後要記得喝水喲~(預防蛀牙)

該加肉了!

7個月的時候寶貝們就可以吃肉肉啦~

我們建議先添加白肉(雞肉、魚肉等)再添加紅肉(豬、牛、羊肉等)

在育學園APP的諮詢中,

出現過這樣的問題:

媽媽:寶寶已經7個月了,為什麼按照科學辦法添加輔食,寶寶還是貧血?
諮詢師:造成寶寶貧血的原因有很多,7個月的寶寶已經可以添加肉類輔食了,請問已經開始添加了嗎?
媽媽:有的,主要就是吃魚肉、雞肉啊,感覺豬肉、牛肉、羊肉都不夠健康。

SO !

剛開始添加肉食的時候,待寶寶接受了白肉之後,開始添加紅肉。日常飲食中我們建議主要以紅肉為主,像豬肉、牛肉、羊肉。因為紅肉可以預防缺鐵性貧血。

同時可以添加肝臟,不過內臟建議少吃,一周吃一次就夠了。

魚肉種類的話我們建議三文魚、金槍魚、龍利魚、鱈魚。因為這些魚的肉質比較適合寶寶,而且沒有小刺。

● 民間的最愛輔食TOP1 ●

民間最愛的輔食首選~

蛋黃

到底應該什麼時候添加啊?

正確答案是:8個月

你做對了嗎?

1歲前這些食物不要急著喂!

1歲以前以下這些食物咱就別餵了吧~反正以後吃的機會還多著呢,也不差這一年。

蛋清、蜂蜜、鮮奶和鮮奶製品、大豆/豆製品/豆芽,帶殼的海鮮,乾果/花生等,果凍,鹽/糖也不用額外添加。

乾果、果凍容易讓寶寶噎住;鹽、糖的過早添加會影響寶寶的味覺;其他那些主要是為了預防過敏哈

好咯,不知道有沒有解答你的問題呀,記得關注小園子喲!


WHO推薦,在寶寶出生6個月純母乳餵養,滿6月齡(出生180天)起,在繼續母乳餵養的基礎上添加輔食,以滿足其生長發育對營養的需要。當出現以下情況也可以開始添加輔食:4-6月齡寶寶已能扶坐,俯卧時能抬頭、挺胸、用兩肘支撐起胸部,能有目的地將手或玩具放入口內,伸舌反射消失,當小勺觸及口唇時嬰兒張嘴、吸吮,可以吞咽稀糊狀的食物。

輔食添加原則:每次只添加一種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循序漸進。從一種富鐵泥糊狀食物開始,如強化鐵的嬰兒米粉、肉泥等,逐漸增加食物種類,逐漸過渡到半固體或固體食物,如爛面、肉末、碎菜、水果粒等。每引入一種新的食物應適應2-3天,密切觀察是否出現嘔吐、腹瀉、皮疹等不良反應,適應一種食物後再添加其他新的食物。


1、純母乳餵養滿6個月,繼續母乳餵養的同時添加輔食最好。


2、如何添加:含鐵的食物先加。從少到多、從細到粗、從一種到多種。寶寶心情好的時候添加。先喂輔食後餵奶。


一般來說是6個月,可以吃米粉和一些水果泥


如果是純母乳餵養的話,6個月以後添加輔食是比較合適的,當然如果寶寶對吃的東西產生了興趣的話,提前加也未嘗不可。
當然添加輔食需要一樣一樣的來,確認寶寶不過敏再添加下一樣。
一般來說,第一種輔食是米粉、香蕉、蘋果什麼的。
蛋黃最好8個月以後再添加。
1歲之內最好不要添加鹽。

添加輔食不會對母乳有太多影響,因為2歲內的小寶寶最重要的食品還是母乳或配方奶粉。
她們稚嫩的腸胃還不能充分消化吸收那些複雜的食品。

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母乳餵養大本營搜搜相關的帖子。


無論奶粉餵養還是母乳餵養,滿六個月後(第七個月起)添加輔食。


推薦閱讀:

學醫值得么? 你們學醫後悔么?
葯娘激素血栓and骨質疏鬆預防方法?
為什麼不管吃什麼東西,拉出來的屎都差不多?
如何看待吉林 64 歲失獨高齡產婦利用試管嬰兒生下 7 斤 4 兩重男嬰?
為什麼人眼的視覺暫留畫面是反色的?

TAG:嬰兒 | 營養學 | 醫學 | 母乳餵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