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從智識增加的角度去講,優秀的紀錄片與講座是否能代替閱讀學術著作的功效?優秀的藝術電影可以代替小說的想要傳達的精神世界與藝術情緒與美感?


感謝 @Gem Archer 邀請。

簡單地說,我認為不可能。一般地說,我認為任何藝術形式都不能互相替代。

就這個問題而言,學術著作本身是一個含混的名詞。人文科學我不熟悉,但對於自然科學或工程學科,一本書甚至是一篇論文,其承載的知識量都遠大於紀錄片或者講座。其中蘊涵的公式和證明都需要反覆咀嚼才能領會。當然它缺乏講座的一些好處,比如互動,但它也具備一些講座不具備的優勢,比如更嚴密的講解——講座本身由於臨場發揮的影響很難保證內容一致。而紀錄片則限於交互手段的缺乏和播放時間,更難以達到相同的效果。

當然另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是:反過來,我們是不是可以用學術著作代替紀錄片和講座?我的理解是也不行。紀錄片本身的一個優勢是藉助圖文和講解能夠有效引起聽眾的興趣,而對外行人來說枯燥的學術文章估計還沒讀兩頁就能嚇走一片人。講座的互動特性本身就是巨大的優勢,這裡就不說了。

至於藝術電影和小說,我認為也是相似的。電影的好處是具象化的表現提高觀眾的參與感,特別是細節的表現可以很好地利用「一圖勝千言」的特性,但受限於放映時長,不可能像小說那樣洋洋洒洒數千言下去,所以內容上必須濃縮,而濃縮就意味著取捨。反過來,小說在容納更豐富的情節的同時需要作者用更多的筆墨控制細節。愛看偵探小說的朋友們可能更容易理解我在說什麼。

一家之言。


謝邀。同意陳甫鵃的看法,部分同意周瑜的看法。我再補充說點。

恰如人視覺不能代替味覺,聽覺不能代替嗅覺一樣,我覺得,人們形成智識的接受信息的感受方式,也不能相互取代。

問題中說的記錄片或藝術片,主要是一種具像的方式,當然還有解說、文字、音樂或對白等,最突出的是具像,正因為主要是具像,我們才說是看紀錄片或看電影等。但是這種具像,或者是對現實畫面的剪裁,或者是一種現實畫面的還原式藝術加工,這種剪裁或加工,也是一種智識結果並體現某種意圖或意味。

我們只是通過文字或語言去接受時,我們不一定能產生紀錄片中那樣的畫面感,所謂百聞不如一見是也。一部法國小說,描述了巴黎的大街和建築,我們看後會去想像巴黎的大街和建築,但無論怎樣想像,都會和真實不一致。具像能看到真實,儘管只是一部分或者是剪裁過的,畢竟部分是那樣的。這是具像的好處。

另外,任何具像的展示,都是對想像力的制約,會讓人喪失想像的豐富性。恰如我們讀一首詩,他所誘發我產生的想像是奇麗的,對不同的讀者,激發的想像畫面是不同的,因此會構成多人的不同的想像。如果有一位畫家,依據讀詩的感受畫了一幅畫,其他人去看了,這個畫面未必會和他的想像一致。

對於學術著作來說,其中還有大量的抽象的邏輯的思維,畫面只能在某些方面有助於這樣的思維,而不能代替。

所以,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創造的表現方式的增加,可以認為是人們接受信息方式的增加和豐富,也可以認為是某些方面缺陷的彌補,有利於人們綜合運用自己的感受器官去接受,或者是改善接受方式或者是強化某些方面的感受,但卻不能取代語言、文字的功用。

語言、文字的抽象和激發功能,是概念形成並據此進行邏輯推理,是激發記憶、感受,進行豐富的感性想像和審美的基礎,有畫面代替不了的獨特功用,因此也是不可取代的。好比音樂也有其特定的作用方式,不可取代一樣。


也許可以把這個問題放大一些看有助於思考:1.觀看能否代替閱讀?2.影像能否代替文字?
然後我們再看這個細化了的問題,顯然是不可以。每種媒介形式都有自己的傳播特點,比如說文字有利於思考,而影像有利於快速和通俗易懂的傳遞,這些區別足可以寫一篇論文。

但這不是最主要的問題,我覺得有價值的問題也許是影像能否改變人類知識傳承的方式?


沒有人規定人類知識的傳承一定要用文字和寫作,比如蘇格拉底就認為演講的口語表達才是最好的方式,他痛恨人們盯著字看。只是偏偏文字成為人類千年來傳遞知識的占統治地位的方式(但口語傳播也沒有消失,比如代代相傳的曆法節氣和生活經驗,只不過不是主流)

那麼現在這個年代,我們是否一定要強調閱讀的高尚行而排斥其他?說到底,他們只是兩種不同的傳遞知識的方式,沒有優劣之分,做一個不嚴謹的推測,現在的小盆友是從電視上學的東西多還是從書本上?書籍的很多功能已經可以被影像取代了,那些取代不了的就成為文字閱讀最獨特的魅力。影像和文字分別有著自己的精神世界與藝術情緒,無法取代,只是有主流和非主流之分。

想想大學公開課,想想美劇傳遞的價值觀,想想各種電視劇教你的生活經驗和道理,孔子當年要有屏幕這玩意,也不用那麼麻煩了,一人刻套碟,各國集中組織觀看……

我是覺的,影像會成為人類未來主流的保存和傳承知識的方式,只是在目前看來,那些人類文明最偉大的智慧它還無法承擔。所以,讓他們成為好基友吧。


紀錄片與講座可以代替學術著作——不用優秀——你只要像上課一樣把學術著作講解一遍就行。

但電影代替不了小說——有些文字是無法表演的。


注意培訓對語言文字和視頻的使用可以得到這樣的假設:
第一、語言文字能夠更加精準地描述問題,描述結論和方法;
第二、視頻信息能夠更加感性和形象地說明問題,衝擊力較強;
第三、兩者結合的效果大於單獨使用。

結論:互補關係。


觀看永遠不能取代閱讀 文字的力量是影視所無法代替的。文字的藝術魅力就在於給了讀者一種讀文字時所帶來的思考和沉醉。


視覺傳達和文字,各有不同的美感,「能不能相互代替」這個問題只能說明題主還沒有好好地去體會兩者的獨到之處。


我認為不能。

但因為第二個問題的界限太大,我心有餘而力不足,又因為職業便利看過許多「優秀」或「不優秀」的紀錄片,因此斗膽回答一下第一個問題。

神經心理學書籍中,曾有過這樣一個觀點:

人的爬行腦(控制人的慾望的那部分大腦)更加喜歡視覺化的信息,而不是抽象的信息。

這也解釋了人們為什麼總希望可以通過視覺媒介掌握儘可能多的知識。比如優秀紀錄片或講座。這些成熟的產品完成了知識的二次甚至三次加工,產出的是經過篩選、表達更通俗有趣的知識。而這些也許可以增加智識。

但是,這些媒介永遠無法代替學術著作。

人類智識的增長,其關鍵不在於零散知識量的增加,而在於統領這些知識的智慧,即思維方式的升級換代。而思維方式的訓練並不能在短暫的電視媒介或講座刺激下達到效果。

具體原因有如下幾點:

  1. 優秀的紀錄片和講座不具有如學著專著般足夠的深度與廣度,它們受限於傳播目的,大部分對知識的處理流於」表面化「。
  2. 其次,我們是否有鑒別紀錄片與講座是否」優秀「的能力這一點,尚且存疑。很多講座或是紀錄片,為了擁有更多的受眾,必須減少內容中的方法論或專業概念,更多的是講情懷、講感受。這是傳播媒介的功能性決定的,無法改變。
  3. 寄望於1個半小時的紀錄片或幾個小時的講座增加智識,根本上還是犯了這個浮躁時代的通病——」膚淺「。我們永遠希望在足夠短的時間裡找到最多的」乾貨「,而這些」乾貨「最好是那種讀上一遍就可以讓人對某個專業領域融會貫通的速效葯。然而,這是不可能的。紀錄片與講座,包括知乎上大V的精彩答案,都只是向你展現了這一領域,或者這一話題下最新奇、最有趣、最前沿的一面。而這一話題、這一領域真正的深度和廣度,你只能在那些枯燥到讓人頭痛的學術專著中找到。而只有深度的閱讀,才能達到訓練你思維方式,增長智識的目的。

當然,真正優秀的紀錄片和講座,也是人類智識的寶貴財富。比如著名科普類紀錄片《宇宙:穿越時空的冒險》,就深入淺出地向我們科普了宇宙、時空等概念,以及人類幾百年中在認識宇宙與認識自己的道路上所經歷的光輝與挫折。這對我,一個科學白痴來說的確彌足珍貴。它打開了我對宇宙和天文學的興趣大門。

但,從一個深度學習者的角度來說,如果我真的想要用這部分的專業知識來改造我的智識,就不應滿足於紀錄片中的零星」營養「。我們應該去尋找這些珍貴思想的源頭、這些有趣知識的源頭,讀第一手資料。對於一個特定主題,只有做到信息上的完全窮舉,我們才能真正獲益。

而這整個搜集、閱讀、理解、消化的過程,才是思維訓練的不二法門。


完全可以,藝術與知識是相通的,不認為存在哪一類型的形式不能被替代,儘管側重與實踐應用等方面會有偏差。


推薦閱讀:

TAG:電影 | 藝術 | 紀錄片 | 文學 | 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