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度的有氧蛋白供能比例高導致身體肌肉分解多。所以拳擊,籃球運動員身體肌肉看著都不太發達?


感謝邀請。
其實從供能物質方面分析是次要,這個問題主要是從專項需要的角度來分析。
第一,不同專項訓練方式不同。運動訓練原則第一條就是競技需要原則,也就是說根據本專項的體能以及體型特點來選擇合適的訓練方法來訓練才能達到專項競技水平的提高。這兩項運動都是要求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綜合發展的運動,所以追求的是綜合提高,如果只是力量素質非常強,那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他素質的發展,從而限制了其總體專項競技能力提高;
第二,有可能看法不全面。看到電視比賽中拳擊運動員其實都是已經控過體重的,特別是輕量級選手,你看著是很瘦小,但是其總體的素質還是十分強大的,但是重量級或超重量級選手除了總體專項能力非常強大之外肢體維度也是相當可觀的。籃球運動員在賽季體脂率也是相當低,不同位置素質要求也不一樣(不同位置技術特點有差異性),但是由於籃球運動員肢體一般較長,即使肌肉比較發達看起來也是比較苗條;
第三,視角不同。一般人見到的專業運動員都是在電視上,由於視角問題看能運動員看起來比較「瘦」,但是你一旦見到真人的時候可能就不這樣認為了(尤其是非賽季);
第四,參照不同。同項目的專業運動員應該和同項目的運動員對比,如果拿著拳擊運動員(尤其是輕量級)或者籃球運動員(尤其是後衛和小前鋒)和健美運動員相比是沒有太大意義的。
第五,運動選材不同。專業運動員除了後期的訓練其實在青少年的選材上就已經有了初步定論(並非所有),比如籃球運動員要看父輩或者祖輩身高、是不是有過籃球運動員生涯經歷、測其骨齡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為什麼姚明、易建聯等青少年時期沒有選擇拳擊而是選擇了籃球。
希望能夠幫助你。


感謝邀請。高強度有氧確實是消耗肌肉比較多,健美運動員是比較特殊了,除了減脂期間,跟別的項目運動員比可謂「養尊處優」。所以確實,高強度有氧運動運(其實已經是有氧無氧混合運動了)動量太大,確實是不容易肌肉特別發達。

再者,比如拳擊選手,也不希望肌肉太發達,因為還涉及到一個體重的問題。


我想這個胸不大,應該是和健美的人比的吧。
需求決定訓練方式,訓練方式決定體型。
另一個問題就是,要那麼大的胸肌幹嘛,拿來吃嗎?那麼大的胸肌對我的運動表現沒用的話,我幹嘛要練?
競技運動有不同的專項性,健美運動是一項比拼肌肉大小與線條的競技運動,但是他的代價就是,協調性與靈敏的降低,那訓練方式上就會用很多力量訓練,但是說回籃球和拳擊,要是我動作速率慢或者靈敏不高就會讓我的運動表現降低,然後我就要輸了比賽。
歸根結底,為了更適合自己的比賽。
再說樓主的問題,答案就是,並不是高強度訓練使他們的胸部大或怎樣,你要知道他們的營養處方是很精確的,職業運動員的營養師要是這點都做不到,會被請辭的。


手機作答,暫時無法上圖,晚上會補上。

題主的問題有兩個錯誤。

1.拳擊、籃球這類的運動其實應該歸類為高強度無氧運動,或者叫無氧有氧混合運動(HIIT)。有氧供能一定是低強度的,高強度對應的就是無氧供能系統。
在拳擊手發力出拳,籃球手加速過人、起跳投籃(防守)都屬於無氧運動。間歇期(我不太會表述)屬於有氧運動,比如遊走、慢跑

2.拳擊手有重量級的區分,大重量級肌肉體積是很大的。請參考泰森的體型,籃球手請參考奧尼爾的體型。
並且輕重量級的拳手和籃球手肌肉含量也並不低。輕重量級拳手有體重級別的限制,所以會克制肌肉體積的增加,但是神經募集肌纖維的能力很強,爆發力很強。輕體重的籃球運動員因為訓練方式的不同,不會明顯造成肌肉的營養性肥大,而且很多球員為了保證自己的靈活性,會刻意的控制體重。題主可能覺得他們肌肉維度很小,但是他們的肌肉質量很高。

綜上所述,拳擊手與籃球手的肌肉含量一點也不低,相比一般人也可以稱的上發達。


先談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我覺得奧運會項目里這都算不錯的肌肉了,還想怎麼大?非要和健美運動員比么?
對了,菲爾西斯以前就是打籃球的,可能太矮了才去打健美了


推薦閱讀:

力量增長了但是肌肉體積沒增加怎麼回事?
都是每組都是8到12次,你說是12次好還是大點重量作8次好呢?
健身近半年,可以幫忙分析一下都有哪些問題嗎?
寬距俯卧撐的標準做法是什麼,會不會傷肩和肘關節?
力量訓練要不要經常換動作?

TAG:健身 | 拳擊 | 有氧運動 | 增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