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都二十一世紀了,還有那麼多人拿著兩千年前的著作奉為圭臬?在排除宗教信仰的情況下。

已拉黑所有答主,我智商不足真是對不起了啊,配不上/理解不了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


首先糾正題主。善易者不卜。所以算卦的都是學易不善者。搞清楚這個後面理解就容易的多了,地心引力,日,月運行規律,計算機的二進位,相對論,天文學,納米等等的技術,所有易經都闡述了。如果當時不是我們沉迷卜卦定吉凶,那麼這些學說應該都是我們中國的。只是我們一味沉迷於卜卦當中。忽略了科學化。就是因為這些中國人大部分人都懂所以沒有必要去研究。而外國人基本都不懂。現在的人你認為如果沒有這些書籍讓我們借鑒,又有多少書能流傳千年而不衰的?任何道理只有經得起考驗的才是真理,你認為經幾千年的考驗不算真理,連我們現代人都尊重的真理都在他身上能體現出來,你還說現代人高明嗎?沒有幾千年的沉澱和積累,現代人是什麼?我們有今天的成就是你自己努力的嗎?沒有時勢又那裡來的英雄。沒有古人的智慧那裡有你現在的知識?看不懂這一點的註定只會是販夫走卒。


某日,某人與孔子徒弟打賭「一年只有三季」,孔子徒弟說「絕對有四季」,於是相約誰輸了就給對方磕三個頭。此時,孔子出門恰好遇見,趕緊讓徒弟磕三個頭認輸,徒弟不服,私下問孔子緣何。孔子說「那人渾身綠色,它不是人,只是只蚱蜢,蚱蜢只能活三季,豈能知道有四季。」


一、題主說「但是要說「易經是窮盡一生都無法精通的學問,是絕對的真理" ,這個我是絕對不信的」。
在這一點上我不反對題主。但是題主,你有沒有用盡一生去研究易經呢?你如果用盡一生完全精通了易經那麼你才有資格判斷說易經是絕對的真理或者不是。但現在你自己沒有去認識,去格物致知,而是憑主觀情緒或生活給你的觀念而隨便下結論,那麼你就是「迷信」—— 迷迷糊糊的自信。

二、然後你說「難道還有人覺得兩千年前的人對世界的認識比現在的人更高?」 言下之意你認為兩千多年前的人對世界的認識不會比現在的人更高。很遺憾地通知你,古代的書你讀得太少,隨便舉個例子就能讓你啞口無言。我最近在閱讀《佛說入胎經》,他的作者是被稱為釋迦牟尼佛的悉達多王子,他是公元前500年左右的人。你去讀這本經你會震撼。那個時候他已經知道胎兒在媽媽肚子里第一天怎麼樣,第七天怎麼樣,第二個七天怎麼樣。。。。。。出胎怎麼樣,生理怎麼樣,心理怎麼樣,非常詳細。現代醫學家拿來一看完全傾倒。如果照普通人的理解,當時沒有開膛剖肚技術,沒有顯微鏡,沒有B超,釋迦牟尼怎麼就會了解的這麼又全面又具體呢?所以,別文化自卑,別小看自己的老祖宗,我們老祖宗對世界的了解比起我們有過之而無不及。

三、你說「國家為什麼不徵召一些人才來算卦算一下哪些人會有極牛逼的研究成果,沿著哪條路走下去會有新的理論新的發明呢「」哪些人會有牛比的研究成果,這件事不需要算卦,科學研究只會進步不會退步。所有國家領導人都知道,科學院、社科院里養著的專家科學家只要好吃好喝伺候著,他們就會源源不斷生產出科學成果推動科學進步,不需要算卦的人來算。另外,你知道的算卦有哪幾種?
------------------------------------------------------------------------------------------------


本人因為要寫論文,在看易經和一些國學大師的講解雜說。首先,易經存在的意義不止於算卦,而且此算卦非彼算卦,它是在你對於某一件事心中雖然有了方案但依舊搖擺不定的情況下才算的,並不像你說的能預知未來。其次,易經更重要的作用在於傳達處世之道為人之道,教世人如何處理事業家庭等許多人際之間的關係。比如乾卦說「潛龍勿用」,現在最多的解釋是,在你想要顯山露水之前必須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潛伏一般虛心學習,此時最忌張揚逞能。你說這不是學問嗎?

我相信存在即合理,兩千年的時光里打了那麼的仗焚了那麼多的書,這本易經能留下來絕對有它存在的意義,原諒我現在才疏學淺無法說明是什麼道理。人們之所以說它是「一生無法精通的學問,是絕對的真理」是因為,這本書中的話說的不滿又不明確,給了後世的我們無限的解釋空間,同一句話你怎麼解釋都有道理都能說得通,沒有標準答案的題目你怎麼可能精通?至於說它是」絕對的真理「,我是這樣理解,易經中所闡釋的道理大多符合邏輯規律自然規律。兩千年的時間什麼都會變但不變的就是這貫穿宇宙跨越時光的規律。易經做的就是把這些顯而易見的規律和生產生活相結合併總結下來。我曾看過一本講生存風水的書,其中的大部分內容都和地理知識有關,由此可見,早在伏羲那個時候人們就易經觀察到了這些規律,更何況那個時候的世界更純粹,人類的生存生活比之今天依賴自然地程度更大,不了解自然規律就只能等死。

至於古人和現代人誰對世界的認識更高這個話題我覺得完全沒有比較的必要。首先我不知道你說的世界的定義是什麼,古人因為技術的限制可能只能在有限的地方活動,他不知道地球是圓的,更不知道還有兩個地方常年被積雪覆蓋,他的世界可能只是那一畝三分地。但還是那句話,規律是相通的。他們可以觀星象預測明天的天氣,觀察地勢來決定去哪裡放牧,根據河流風向土壤建設房屋,這些是他們的世界。

更何況現在的許多成果如果沒有古人的研究做基礎,我們不知道要多花多少時間才能達到今天的成就,而且不得不說,在那樣一個可利用資源有限的年代,人們能造出這許多精緻的園林,難以攻克的古墓,機關精巧的物什也證明古人並不一定比我們現代人差多少。

最後說一句,題主能說出圭臬這種詞來想必文化造詣也不低,估計是讀的書比較偏門偏科吧?建議你多看看我國的文化著作,對你安身立命有好處。謝謝。


看了下題主的回復,題主想表達::『為什麼這年頭還有人把兩千年前的著作當做絕對真理並推崇備至』?
嗯,題主原話。
所以這個問題的本質不在兩千年前的著作好不好,而是為什麼有人當作絕對真理。

我的角度是,任何一種思想,都有人當作絕對真理,而不管這個人信基督,信孔子,信高斯還是信羅永浩,他們的本質都是一樣的,都放棄了理性批判與思考的能力。這種人很多。

還有一種人是找個看似B格很高的理論裝B,其實他自己並不是真心信奉這種理論。

總而言之,是他們並沒有完全理解自己所「信奉」的東西,只是在這些東西上找一種精神寄託罷了。
懶得展開了,估計也沒人看。


人家寫書的都是兩千年前的天才,大學問家,大軍事家,教育家,就算來到兩千年後,也能在自己的領域大放光芒。

相比之下,你算個叼。
不好好讀書還有理了?

補充:謝謝拉黑,這樣就不用費老子勁拉黑你。


很多時候,我們只是「知道」得比古人多,並不代表你發現規律,總結規律的能力比古人強。比如現在你的很多科學知識比牛頓多吧,那你能說你就能以這些科學知識為基礎,做出相應的比牛頓偉大的成就么?如果是這樣,那計算機早就取代人類了。
再比如,如果把現在世界上的財富平均分配,過一段時間後,我相信大多數財富還會流入現在大部分的富人手中。因為他們掌握了規律和智慧。一樣的,古代的著作里,特別是總結人和社會的規律的,如《孫子兵法》,《論語》,很多規律都是相通的,都是值得學習體會的。
盲目肯定和盲目否定都只是代表了偏見和一定程度的淺薄。


歷經千年的好書值得花時間去辨別真偽的;
現在也有好書,不過在高出版率面前,我們很難找到一本高質量的好書;
結合上面兩個因素,為了省篩選時間,就我而言更喜歡讀年代久遠的。


題主看書的時候難道是100年以前的書都不看,只看一百年以內的?抓著年代不放未免太過膚淺(雖然我都一定要更新到最新版,不然不開心,但不過是強迫症而已)知識是不斷傳承的,你不可能看一本上下五千年,就對中國的歷史了如指掌了。讀書又不是看新聞知道了就行,你學到什麼不僅僅限於書中的文字,更重要的是體會作者的思想,結合自己的閱歷產生自己的思想。古書作者受限於時代,他的想法總有一些是錯的,特別是自然科學方面的。

這兩千年人類的進步太大了,以至於古人在我們眼中都成了穿衣服的猩猩了?但兩千年人類的智商幾乎沒有變化,相比於古人我們只是知道的更多而已,但我們並不比他們聰明。而他們生活在與我們完全不同的時代,看到與我們不同的風景,他們中的佼佼者寫出來的東西怎麼可能一無是處。即使到了今天,有誰敢說他的字比王羲之好,又有誰能寫出將進酒這樣的詩來?
易經算卦什麼的我也是不信的,但這個世界不是非此即彼的,我們不能因為一些錯誤就全盤否定他。看書不是挑刺,又不是大家來找茬。看書就是個自我學習,成長的過程,你非要糾結個對錯,分出個好壞。只看一堆名著,對所謂的「垃圾」嗤之以鼻不累嗎?愛看什麼看什麼,我小學時還看過郭四娘的夢裡花落知多少呢(被毒翻),我也沒有分手了就要死要活的啊。
要我說該幹嘛幹嘛去,少操這種沒用的心


私以為,這個問題可以有多種解釋方法。(以下均為本人腦補)

辯證主義者:樸素的辯證思維已經含有解釋世界本源的合理內核,在分析哲學的框架里進行演繹,在不考慮剃刀原理的情形下總能能到實證性較強的結論。

和尚:一粒沙里看世界。

基督徒:創世的神早在已過的永遠就已經顯明了他的奇妙安排,並且預設了人彰顯神的定命。

道士: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量子物理學家:這涉及宇宙全息論,宇宙任意部分都包含了整體的全部信息。

文案:這只是面對不同文化背景和需求心理的一種包裝策略。

現代詩人:你看那/紛紛擾擾的/世人/到底/有什麼/我是說彼此/有什麼/兩樣呢

我媽:人啊,各有各的活法,但都想活出好來,各個兒活好各個兒的,跟別的人兒也處好,就行了,想那麼多噶哈~

我:。。。我果然還是選第一個吧
——————————————
獻醜,特徵不對的歡迎指正。


雖有大道,弗學不知其旨也。
1,知識不能遺傳,初一學生必須從幾何原本開始。古典是認識的起點。

2, 即使二百年前高斯的數學理論,現在普通人也不可能看懂了,也與他們絕對無關。

3,古典文獻95%的內容過時了,但剩下的5%普通人活一萬年才能總結出來。歷史、哲學、倫理學,還能用的更多。

4,古典文獻的智慧密度,確實遠小於近代。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完全被牛頓物理學秒殺了。近代經濟學理論,是人類智慧的井噴。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樣的老玩意你敢說你「精通」?


最近有看和 管子和戰國策,只能說兩千多年前的文章一點都不落伍,而且很有意義。

另外,古時候的自然學科水平有限,而現在的社會發展與科技進步又多依賴自然學科,因此會顯得古時候的文章作用不大,我想說這只是顯得作用不大。
而在社會科學領域依然很有意義。


真金不怕火煉


喜歡看老莊,感覺就是沒有數學的理論物理嘛。


其實有的時候這些東西的真正價值不在於作者想表達什麼或者作品本身想表達什麼(當然這個也非常重要,畢竟這是作者表達自身想法的東西)而在於作為讀者,作為學習的人從中學到了什麼。比如說《紅樓夢》寫得再好,你從中看不到樂趣,得不到你想得到的東西,那它對你的價值恐怕沒有多少,《小時代》再被人罵,但是如果你從中看到了你希望明白的東西,那它對你的價值或許比《紅樓夢》大。至於《易經》等等私以為也是如此,將其奉為圭臬之人想必應是從其中明白了自己應當明白的東西,古人未必不如今人。其實厚古薄今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特點,今天看來有好有壞。懷舊,往往是在對現實感到失望的時候人們會採取的做法。對於這些經典,主張復興,但不主張完全復古。看題主的話,目測應該沒有好好讀過這些書,題主可以試著讀一讀,看看到底能學到些什麼。


只想說,易不等同於卦,易不說絕對,今人未必勝古人。建議題主還是去看看易經吧。另:江湖騙子多,無知意淫者也多,不要以為他們說得就是易經。


剛好最近看一些書,關於古代歷史,科學,宗教,政治,名人,文學的。
感覺我們這些不讀書的人、普通人真心不如古代讀書人,著書人。
或許這個時代的頂尖者可以傲視古代的那些經典著作和名人,但是我覺得吧,就我們這些普通人而言,多讀點書,有好處。
而且中國傳統文化有非常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吸收外來文化 ,凈化、並豐富自己,體現的也是兼收並蓄。在我們讀書的過程中,也應該這樣。
這是我目前的想法,等我看了近現代的哲學,科學等等之類的書籍之後,可能想法也會有變化吧。

不是非要觀過全世界才有世界觀的,多看點書也會改變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和概念。


題主問的主要是《易》吧,以下內容來自張全海《易經的預測》: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有沒有記載疑似人格分裂的人物存在?
中國古代玻璃器的發展經過是怎樣的?
我想多了解一下中國古代文化和中國古代歷史請某位大神推薦一些書(不怕多,越多越好)類似詩經楚辭史記左傳?
中國古代能被稱為「藝術」的文化活動有哪些?它們與當時的人的關係是什麼樣的?
哪吒和紅孩兒,誰的戰力高?

TAG:易經 | 中國古代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