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演奏家不遵循原作思想的演繹方式?
以下純屬本人印象,可能有不太準確的地方,歡迎指出,介紹僅供參考:
我想起了兩個鋼琴家。第一個是古爾德,他演奏的巴赫相當驚世駭俗,但他不走尋常路的演奏風格依然讓他成為詮釋巴赫的權威之一...儘管挺有爭議,但對古爾德的評價一般相當正面。另一個我特別喜歡的鋼琴家是哈默林,技術很硬,經常原創和改編,喜歡惡搞,也是相當不尊重原作思想,然而黑哈默林的印象中蠻多的...
可能跟我自己也寫點曲子有關係吧,如果有人改我的曲子我應該會挺開心的(笑),不過認識的相當一部分古典圈的朋友感覺都偏向…呃,原教旨。偏向於考究大師創作的時候究竟確實想表達些什麼…anyway,不知道各位知友有什麼看法和見解呢~?歡迎交流:)
卸腰。
如果以不遵循原作思想的演繹方式演奏已死的作曲家的作品,那自己的處理能不能被大家接受,就看演奏者自己有多大牌或者多有說服力了。
如果以不遵循原作思想的演繹方式演奏還沒死的作曲家的作品,那作曲家就被氣死了。謝邀,問題很好,但題主舉這兩個例子個人並不同意。
關於古爾德,大眾有太多的誤解,其中之就是他的interpretation。古爾德雖然用一般人覺得過快過慢的速度,或者一般人不用的articulation,但並不代表他不尊重作曲家,相反,這些都是他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決定,而不是一拍腦門就這麼彈了。並且他把巴赫的對位線條詮釋的非常好,並且在這種速度和articulation的情況下把該做的東西都能做出來,只不過很多人聽不出來罷了。
個人並不覺得古爾德演奏的巴赫從Interpretation上來講和其他一線鋼琴家有一般人覺得那麼大的差別,個人覺得古爾德和大多數人的差別遠小於比如Schiff和Richter的差別。再說了,和別人不一樣不代表和巴赫想要的不一樣。巴赫那個年代並沒有在譜子上寫詳細表情記號的習慣,我們也無從知道巴赫到底想要什麼,反而是給了演奏家很大的發揮空間。
至於Hamelin,他是非常尊重作曲家的,他也參與編輯了很多Urtext凈版譜子!改編又是另一回事了,大師改編大師的作品也很常見,改編和「不尊重原作」完全是兩回事,所謂的惡搞更是和「不尊重原作」是兩回事。
關於遵循作曲家意圖的演奏方式,前一陣斷斷續續用了接近一個月的時間寫了篇專欄,前兩天終於騰出時間排版整理髮表,具體參見:知乎專欄
古爾德並非是一個非常怪異的鋼琴家;只因為錄音的哼唱或是演奏姿勢不同尋常並不代表了他的音樂很不尋常;他的巴赫可謂是相當貼近巴洛克美學的,最簡單的便是左右手的平衡和各聲部的平衡,越往後從古典到浪漫到rachmaninoff,就越是強調旋律而淡化所謂的contermelody或是伴奏部分;他不喜歡莫扎特,他也不是貝多芬的狂熱愛好者,他不彈沒有counterpoint的作品,他是勛伯格的專家;他只是一個有個性的鋼琴家而不是abnormal;演奏脫離了原作的意圖便已經沒有了演奏的意義,所謂很多人說的演奏詮釋,或是個性,那說的是遵循原作意義上的再創造,這也就是藝術,否則我們為什麼花著不知道多少刀去買henle來研究作曲家做出在這個小節這一拍到底寫了什麼又或是踏板從這一拍開始到底在哪裡結束?作為一個schnabelism,我相信schnabel曾經說的藝術的再創造而又嚴格遵循作曲家的意圖;notation是死的,如何串聯notation並用自己想要的聲音去演繹作曲家要表達的emotion才是performer做要做的,也因此每個人的音樂都會不同;至於pogorelich, 1980年靠阿格里奇退賽紅極一時,到了今天,也許只有對他的chopin f minor concerto有印象,而和付聰的訪談中也可以發現,阿格里奇退賽有好多原因,她也認為pogorelich應該進決賽但她並不認為他可以拿下金獎;也只能說這是一個很獨特的人,包括他的婚姻,但我個人並不認為他是一個多麼有說服力的音樂家,並沒有想把他和古爾德相提並論
這個問題突然讓我想起了在1980年肖邦國際鋼琴大賽上Pogorelich因為演奏時有些地方不太按照原譜那樣進行演奏,風格新奇,讓評委們產生了巨大的分歧,最後結果是他比賽被淘汰,但後來卻成了著名的鋼琴家。
看到這個問題我也想到了古爾德。相信大家聽過古爾德彈的莫扎特和貝多芬吧?貝多芬彈得多尿急咱們就不說了,莫扎特這忽快忽慢,大家津津樂道的《土耳其進行曲》還各種斷音奏法,讓人琢磨不透他到底是彈的什麼樣的譜……但是也有人說這是他最喜歡的版本。另外還有那個著名的古爾德彈勃拉姆斯鋼琴協奏曲的事件……大家觀點也不一樣吧。
再說許多古典主義及之前的時期的音樂,那些譜可沒標什麼踏板,鋼琴家們卻還是用了踏板,是不是也算作一種不按原譜呢?
所以我的觀點,如果對曲子的演奏不按照原譜來,那麼就看演奏是否有說服力,是否讓大眾和各專業的音樂家們喜歡。之前看到某些「大神」評論郎朗等鋼琴家的時候,說他們不按照作曲家的意圖來彈琴……這種批評毫無說服力。這個問題隱含一個前提,就是作曲家的意圖是確定的,並且是不變的。而我認為這並不現實。
首先,如何確定作曲家的意圖?看作曲家標註的符號?那一個作曲家有好幾個版本的譜子該如何做?
然後,巴赫時代的樂器和今日樂器相比並不是完全相同的,那意味著樂器本身聲學特性就不一樣,當然還有基準音高似乎也不同。這種不同大概沒法保證原始的譜子上面的註記就完全可用。
還有問題是,同樣的演奏方式,古代和現代給人的情緒可能有很大變化。舉個語言上的例子,呵呵,幾年前和現在意思完全不一樣。音樂中雖然音符可以再現當年的情況,但引發的感情很可能會有變化。
有如此多的內容,可見作曲家本人的意圖並不那麼容易確定,也就很難說是是否符合了。
最後,給一首詩。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渡玉門關。
大家以為如何?我說,演奏樂器和其它的體育運動沒什麼不同,都是突破身體極限的一種鍛鍊方式。所以他們不比和機器比賽,他們只要比同類更強就可以了。
那麼,演奏也要「更快、更高、更強」嗎?當然不必。不過從音樂史上來看,這確實是解讀音樂發展趨勢的角度之一,這或許也是對的(馬勒和瓦格納就是代表)。在錄音時代之後,前進的步伐被限定在了這樣或那樣的塑料片上,「演奏」也變成了一種可以被廣泛討論的事,很順理成章地被附加上了一些大衆(通用)標準 —— 毋論是物理標準還是商業化標準。這在致使演奏家「非人化」的同時,讓演奏變得更爲統一,其中一項重要標準就是「原典」。
許多音樂家都在各種場合表示過「音樂演奏不是體育競賽」「不應該舉辦音樂比賽」,但原典的過份參與、機構化音樂審美的建立,恰恰就是劃定了短跑比賽裏的終點線。更何況,樂譜這種對音樂的 approximation,除了考古價值之外,本應作爲 Guideline,而不是 Rule Set。
倘若真得拿著譜子細讀,你會發現 Glenn Gould 演奏的莫扎特可能比 András Schiff 更「尊重原典」。又是誰認爲「原典更好」而「非原典」就不真誠呢?
我相信真正喜愛音樂的人,都有著豐富的好奇心。音樂自是有著挖不完的礦山,拘泥於一畝三分地的賞析方式自然不值得被追捧。但畢竟,大多數人並不喜歡音樂,他們只是喜歡某幾位音樂家、某幾支樂曲罷了。正如大多數音樂家,窮極一生都無法形成自己的風格。從這一點上來說,郎朗又贏了。讓我來從一個作曲狗的角度回答下題主的問題~如果一個演奏者對我的作品進行小範圍的改動演繹,即使這個改動並不合我意我也會非常開心並樂意接受,原因有二,一是這可以給我的作品帶來一些我設計和意料之外的音響效果,也許也能讓我激發新的靈感。二是大多數樂器作曲者本身並不會演奏,即使在創作前經過了大量的學習研究,或是對這種樂器的創作已經非常成熟,但對該樂器的了解程度仍然無法與專業的演奏家相比,因此演奏家基於他們的靈感也好,技術也罷,對作品做一些小範圍另類的演繹至少我是絕對樂於接受的,不管實際效果是否如我意,至少也能吸取一些經驗便於下次的創作。至於那種完全顛覆性的、我完全無法接受的演奏嘛…我不找你演,換個演奏家不就是了嘛~
讓我想到一個簡單的對比。
書法中的入帖和出帖。
如果只有入帖則永遠是在模仿,只有出帖才能形成自己的風格,也就才會有那麼多書法大家各成一體。
演奏家本來就擁有二次創作的權力,藝術是有生命的。它的可貴就在於每一位藝術家賦予給它的情感。否則要演奏家幹嘛,電腦製作音樂不就完了,它能給你完美的音準,完美的節奏。可惜你會發現,這根本就滿足不了你。fivemimi。
nodame 233333333
關於不遵循原作思想的演繹方式這點,我老師是這麼說的:演奏的一切都按譜子來。但是,大師可以自由發揮,學生會被罵。
莫名想到《四月是你的謊言》..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一個交響樂隊的好壞?
※如何評論泰勒的《Ronan》?
※如何評價梁歡新歌《粉紅大象》?
※外國樂評界怎麼看待Taylor Swift的新專輯《1989》?
※網易雲音樂評論最多的歌曲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