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京劇演員水平普遍沒有老一輩的好,是否與現在學戲期間禁止體罰有關?

記得老師曾說過,學戲只有被罰的殘酷,才能形成肌肉記憶,也才能一陣陣的進步。現在禁止體罰,是不是客觀上不利於高水平演員的培養?


原因很多,現在的戲校,很多老師都是不會瞎教。解放初期到80年代,戲校多是不能上台的老先生,他們一肚子的戲,現在的戲校,多是剛畢業沒上過台就到學校的人,自己都不懂怎麼回事。
而且現在的戲校,專業課只佔半天左右,文化課比重過大,放寒暑假比大學還早。很多學員也不是愛好戲曲,只不過戲校免學費包食宿包分配(指定向班),很多學員是家裡逼著學戲的,所以積極性也不高


個人覺得京劇不是武術,京劇的身段不是打拳,快就是好,需要去訓練肌肉技藝。而是要完成表演形式四功五法的統一,從這個角度講,怎樣演才是我們要看的。什麼鷂子翻身、鐵門檻、朝天蹬做到就行了。快有何用?

很多老演員,跟頭翻不動了,步法也沒有年輕人那麼活潑。但可以通過腳後跟的一翹帶出年輕花旦的感覺。看上去依然是個花旦,知道自己哪個年齡段,該怎麼演。這才是演員的功力。


簡單談談自己的看法:當缺少足夠的內部毅力的時候,外部的壓迫(如體罰)可能是最好的方式,但決定因素可能還是自己的內心。當一個人不想學的時候,你就是把他打死,也一樣不會出才。
唱戲無非看兩點:先天條件和後天的努力。其實更多時候,我們看一個角兒的演出,看的恰恰是舞台演出背後所呈現的一個人的努力。真正的掌聲並不是給「台上的三分鐘」,而是叫好給「台下的十年功」。現在京劇不是沒有角兒,張火丁、奚中路、王佩瑜、康萬生......哪個不是台下年復一年的練習,奚大王說,當年他的老師茹元俊先生告訴他:唱武生的沒有資格兩條腿站著,只要站在那兒,就得耗著腿。「我算了算,這些年光《長坂坡》我就唱了一千多場,也不用背戲,熟到張嘴就來」大王如是說,所以你看,奚中路的趙雲,無可睥睨。還有現在紅極一時的張火丁教授,圓場、水袖就那麼一遍一遍的練,難聽點兒說,就像傻子一樣,可只有這樣才能齣戲。
現在的梨園行難就難在回報率太低,自五十年代戲改以來,在新體制下,市場競爭的外部壓力消失了,你付出百分之三百和人家付出百分之三收入沒啥太大區別,所以也就不練功了。而且,投機取巧者甚多,骨子老戲不想好好唱,因為傳承了這麼久,唱的好賴一眼就能被人家看出來,所以一頭鑽進新戲裡,是啊《天下歸心》、《赤壁》、《西安事變》這種戲,當年大師周信芳不是也沒唱過,你也不知道是好是壞,反正胡琴聲一響,感覺跟京戲差不多。
玩意兒,一點點也就沒了,自己毀唄。


個人認為關係不大

之前的背念打是因為從小學戲,整個戲班藝人的認知水平不到。

現在的演員文化方面水平再低,也不會低到這個程度。

現在的演員最大的問題是生活不足,尤其是在演傳統戲的時候,對於戲曲所表達的古人生活理解和表現已經非常陌生了。

基礎的不足,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有意識的迴避傳統的程式,曾經有一段時間,以打破程式為榮,以為打破程式即創新,因此導致基礎偏弱,因為程式學了也用不上。最明顯的就是史依弘,最近這些年的史依弘從《穆柯寨》開始展現她刀馬的功底,就顯得比之前的戲好多了。

還有一個是現在的演出頻率沒有以前這麼高,練功由於缺乏監督,自發性的少見。


我感覺,如果不是特別喜歡戲曲,或者學習不好,考高中大學無望很少有家長願意拿很多錢讓孩子學藝術,尤其是京劇,本來就窄,找不到老師,輔導價格高昂,就業機會不多,收入不高,還累……小眾的東西不是打的問題,演員本身的努力,和天賦,沒法說


推薦閱讀:

知乎里對當代京劇演員的評價為什麼很低
29歲的男生喜愛京劇,不被理解怎麼辦?
如何評價科學京劇《三堂會審伽利略》?
于魁智唱的到底怎麼樣,好像很多人都不太待見他?
如何評價譚正岩?

TAG:教育 | 京劇 | 京劇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