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漫威系列電影最後的彩蛋的作用?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漫威宇宙巡遊,更多「漫威」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題主指的彩蛋應該是電影正片結束開始滾屏字幕後的小片段。
在電影最後加「彩蛋」的做法並非漫威首創,這種彩蛋大多數情況下是為了給觀眾留下一個驚喜或是為了引出系列片的下一部,當然也有吸引觀眾看完演職員表的作用。

漫威在做「彩蛋」的路上也是一路摸索。
一種類型的彩蛋是做為一個小預告來引出MCU的下一部電影,比如《鋼鐵俠1》的彩蛋直指「復仇者聯盟」,算是MCU的總預告;《鋼鐵俠2》預告下一部電影《雷神1》;《美國隊長1》的彩蛋完完全全就是《復仇者聯盟1》的預告片;《美國隊長2》的第一個彩蛋預告了《復仇者聯盟2》。
另一種彩蛋則不是直白的預告某部電影,而是留下一條線索。比如《雷神1》的彩蛋留下洛基滲透進神盾局對宇宙魔方圖謀不軌的線索;《復仇者聯盟1》的第一個彩蛋和《復仇者聯盟2》的彩蛋均為有關滅霸的線索;《雷神2》的彩蛋既是《銀河護衛隊》的預告也是無限寶石和滅霸的線索;《美國隊長2》的第二個彩蛋則是冬兵動向的線索。當然也有玩脫了的時候,比如《無敵浩克》的彩蛋讓人不明所以,即使加上短片《神盾顧問》也不是很好理解這個小片段到底想講什麼,那是因為最開始漫威計劃《復仇者聯盟》的大反派是浩克,後來改成了洛基,《無敵浩克》的這個彩蛋也就不了了之了。
還有一種彩蛋則是單純的「抖機靈」,讓觀眾會心一笑。比如《復仇者聯盟1》的第二個彩蛋、《鋼鐵俠3》的彩蛋、《雷神2》的第二個彩蛋,《銀河護衛隊》的彩蛋也可以勉強劃為此類。

隨著漫威對MCU的規劃越來越成熟,我個人覺得最近漫威電影彩蛋的功能性和指向性越來越明確了,都是非常有套路的雙彩蛋,第一個彩蛋對該電影進行一個小補充並預告該條劇情線的下一步動向,第二個彩蛋則預告另一條劇情線的下一部電影。
比如《蟻人》第一個彩蛋皮姆給了女兒「黃蜂女」戰衣,等於告訴大家下一部我們接著拍《蟻人與黃蜂女》。

第二個彩蛋美隊和獵鷹圍觀被困住的冬兵,指向下一部電影《美國隊長3》。

《美國隊長3》的第一個彩蛋冬兵在瓦坎達再次被冰封,算是對該電影結局的一個補充,也告訴了大家在電影《黑豹》里冬兵八成要出來幫黑豹打架啦。

第二個彩蛋則是指向《蜘蛛俠》的一個小小預告。

如果漫威之後的電影都這樣設置雙彩蛋,那麼第一個彩蛋就變得必須要看了,因為它會對當前電影的結局進行一定的補充。第二個彩蛋則不會影響觀眾對當前影片的理解。

這些彩蛋對於普通觀眾來說看了有驚喜,不看也不影響對故事的理解,算是挺有意思的。

你要問我這種死忠粉絲如何評價,那當然是好看啦。


原來碼了一些字就一直擱著,現在既然有人邀請,我就補補完吧w

漫威所做的「彩蛋」的確不止做到了

  1. 連接各部電影
  2. 構建自己獨立的且有關聯的世界觀
  3. 使觀看的小夥伴們可以雞凍一小下(有種買了東西多送的感覺,那個詞應該叫「饒頭」)
  4. 還可以使他們為了看懂「彩蛋」並做出合理的推理,以便裝逼或是當做談資或者僅僅是因為好奇心,去查閱漫威相關資料,有更深層次的了解而不僅限於電影(因為這是個「開源」的東西,就如魔賤大大所說到的,能讓人進行大程度的腦補)

最重要的是
能把一個 思丁格(下稱stinger) 的概念,強行給「掰」成「彩蛋」


「彩蛋」的稱謂實際上是一個引申義

根據美洲的傳統,復活節兔子會在復活節那天的早晨給乖孩子一籃子的禮物(包括彩蛋和各式各樣的巧克力和糖果)。有時候,孩子們會給復活節的兔子準備胡蘿蔔,就像給聖誕老人準備牛奶和小餅乾一樣。在美國,人們認為兔子們會將裝飾好的彩蛋或是裝滿了糖果或零用錢的塑料蛋偷偷藏起來,讓孩子們自己去找

然後引申到如今的各式各樣的產品當中

在包括電腦、電子遊戲機、影碟等各種互動媒體之中的特意放置的娛樂用隱藏功能或隱藏訊息亦被稱作「復活節彩蛋」。

一般的獨立產品中的「彩蛋」多半是捏他或是Meme(直白點講,就是玩梗),有時還會有對自己的staff啊製作歷程啥的的一些紀念,還有些有特殊意義的字母數字組合。
而對於手握多個強ip的公司,就比如說Marvel Studio的東家迪士尼旗下的Pixar,在出新的動畫電影時,會把以前的動畫電影中的人物化為玩具或是雕塑的形式,藏於畫面之中。這不僅使得畫面更加豐富,增添了趣味性,還有了一種「若即若離」的聯動,其中蘊藏的匠心也是讓觀者很欣喜的事情。
因為探索本是人的天性,這種讓無意的觀眾偶然發現,有心的觀眾去尋找的動畫設計自然也是深受大家喜愛的。

迪士尼真的是很會玩(*?????),用它來舉例來給大家展現幾個彩蛋的形式

《超能陸戰隊》中大白髮出的火箭拳打得粉碎的雕像是《冰雪奇緣》中的漢斯王子

《玩具總動員3》一開頭的腦洞大開的玩耍,火車頭上的95說的是《玩具總動員》第一部的上映時間1995年

《飛屋環遊記》老爺爺卡爾放飛房子後,經過的其中一個房間的內景,左下的粉色毛絨玩具是《玩具總動員3》的反派

甚至是在迪士尼自己的樂園中,不經意間就會看到的藏在各個小角落或是與場景融為一體的米老鼠圖標

而stinger呢,也是個引申義

螫針,即為蜂類尾巴上的刺。

現在引申為電影字幕之後的小尾巴,即指影片劇情結束後,在演職員表滾屏時或之後出現的電影片段,通常是一些幽默場景或是跟續集有關的情節線索。

這描述很明確就是漫威的MCU系列電影中「最後的彩蛋」,因此嚴格意義上講,它與「彩蛋」還是有蠻大區別的,它更具有商業性的考量,而且指向性很明確,主要為承接上下部的系列電影,某種程度上大部分stinger也可以說成是「預告片的預告片」。

然而現在呢,因為漫威這種做法被大多數人熟知了,但在大眾觀念內卻並未進行仔細劃分而是混為一談,於是廣義上「彩蛋」也可以指代stinger了。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類似於一個字,很容易被念錯,念錯的人多了甚至是某些官方媒體也念錯了,這個字的讀音就也許會依著大眾的讀音進行更改。不過專家的決定一定是會有嚴謹的考量的,不像某些梗,因為熱度相當且事發時間也相近,就會在傳播並形成一種亞文化的過程中被二次設定,相當於合為一個體系一起傳播,比如紅衣slfglsjHhodalkjfisAhavzvjgfsaMcjflseqwAhlhtrkqwe

「哈啊」(*゜ロ゜) ノ【驚慌地從鍵盤上抬起頭來】
。接著說

所以啊,
對於有著同一個MCU世界觀的漫威系列電影,stinger一定是必要的啦。


因為幾乎MCU每部都可拎出來無背景單看可通順理解劇情,會有小疙瘩但不多,而且電影內的「彩蛋」是助興用的,平易近人不裝逼,不會對劇情上有大的影響,然後到最後的stinger一個挑逗x,於是一入漫威深似海ˉ\_( ??ω?? )_/ˉ2333
對於「彩蛋」的處理也恰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漫威系列電影的爆米花向,路人友好型,拉人進坑不負責(不對)。

而且這還連帶著讓大家開始覺得一般的電影裡面都會有彩蛋了。。。看《小王子》的時候都會有人說要等彩蛋。。。(這好像還是蠻尷尬的一件事情x
(我反正是默默聽完歌就走了。。

————————————上面都是半年多前的想法的補完————————————

在挖了這個坑大致結構碼起來之後又獨自看了好幾部電影,我發現自己被間接地養成看完staff名單的習慣?
反正我是這樣的。。就已經意識到要去尊敬做出這部電影的所有staff,所以即使沒有「彩蛋」也會一直留到最後,而且還能聽OST,多好呀,是吧www

以上
正是「彩蛋」的功勞


按照上映順序一個一個來吧:

第一階段

《鋼1》:尼克弗瑞找到托尼,告訴他並不是只有他一個超級英雄,這個宇宙很大,我們還有很多未知,是時候談一下復仇者了。
這一個彩蛋引出了整個MCU,讓觀眾有了更多興趣。

《無敵浩克》:托尼找到酒吧里的羅斯將軍,說,「我們不如組建一支隊伍。」暗指復仇者聯盟,也明確地告訴觀眾們,復仇者聯盟,已經在計劃之中。
托尼前面還說了一句話「But that Super Soldier programme was put on ice for a reason .」嗯,Super Soldier 、ice 這幾個詞總會讓人想到某一個人,你懂的。

《鋼2》:寇森找到了雷神的鎚子,為《雷神》做鋪墊。
我倒是感覺尼克弗瑞和托尼的對話也算是一個彩蛋。兩份報告,一個是復仇者聯盟初步報告,但是沒有讓托尼看,是留個懸念,也是埋下伏筆;另一個是對鋼鐵俠的評價報告,對托尼的評價,這個就簡單多了。

《雷神1》:在字幕最後,出現了一句「We will return in The Avengers.」然後就是洛基博士局長的對話,還有宇宙立方,告訴大家,人見人愛的基妹沒有死,還會繼續出現。這是《復仇者聯盟》最後的鋪墊,也是為《美國隊長》提一句宇宙立方。

《美國隊長》:字幕最後,像雷神一樣,出現了「Captain America will return in The Avengers.」這時《復仇者聯盟》之前的所有鋪墊都已經完成,末尾的彩蛋更像是預告片了。

《復仇者聯盟》:字幕前的一個小彩蛋是滅霸的出現,這差不多是在為第三階段做鋪墊了。
字幕之後有一個鏡頭是復仇者們的一個聚餐,大家略顯疲憊。這是MCU第一階段的收官之作,大概所有工作人員都會有些疲憊了吧,簡單的一個小慶祝!

第二階段:

《鋼3》:表明了這個故事是托尼講給班納聽的,對MCU劇情推進沒有太大作用,只能算是給影迷們的一個驚喜吧。

《雷神2》:字幕前,奧丁(洛基)和索爾的對話,其實就是一個作用,人見人愛的基妹依然沒有死。
彩蛋1:兩位阿斯嘉人把以太粒子交給帝凡,走之後,帝凡說「One down,Five to go」簡潔的兩句話指向無限寶石,繼續做鋪墊,也是給銀河護衛隊做個鋪墊。
彩蛋2:雷神回到地球,大怪物還沒走,一切塵埃落定。然後又出現一句話「Thor will return」這句話都聽煩了。

《美國隊長2》:彩蛋1:權杖,快銀,女巫,全都為《復仇者聯盟2》作鋪墊。
彩蛋2:巴基出現在博物館,逐漸找回自己的記憶,為《美國隊長3》作鋪墊。

《銀河護衛隊》:「The Guardians of The Galaxy will return.」好的好的我們知道了。
彩蛋1:格魯特沒死,小樹人這磨人的小妖精簡直太可愛了。
彩蛋2:霍華德怪鴨在這個宇宙存在,讓影迷繼續期待。

《復仇者聯盟2》:字幕前的彩蛋是滅霸帶上了沒有寶石的手套,說「我親自出馬。」這都是為《無限戰爭》做鋪墊。字幕後的彩蛋沒有了,只有一句「The Avengers will return.」對此,我只想做一個托尼式白眼。

《蟻人》:我覺得把蟻人劃分為第三階段更合適……
電影末,獵鷹來找蟻人,為《內戰》作鋪墊。
彩蛋1:黃蜂女戰衣出現,意味著「蟻人」系列還會有後續電影。
彩蛋2:《美國隊長3》中的一個片段,準備開啟第三階段。
最後的最後,「Ant-man will return」……return……turn……

第三階段:

《美國隊長3》:
彩蛋1:美國隊長和巴基來到黑豹的國度,交待了眾人的結局,也可能暗示電影《黑豹》中可能會有美國隊長等復仇者的出現。
彩蛋2:小蜘蛛。都懂。


綜上所述呢,漫威電影末的彩蛋作用,用語文考試的答案套路回答就好了:
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吸引讀者(影迷)的閱讀興趣,埋下伏筆,為下文作鋪墊blabla……

以上


謝邀。

首先區分一下,post credit sceneEaster egg是不同的。前者的意思很字面很明確,就是片尾字幕開始跑或跑完後加入的小場景……Easter egg原意則是完全另一回事,表示某種隱藏的梗或是內部笑話,在漫改電影中大多是對漫畫和其他流行文化產品的致敬
然後國內不知怎麼搞的把post credit scene給翻譯成了「彩蛋」,然後真正的Easter egg也是「彩蛋」【。這我也無話可說,畢竟「字幕後的場景」太長也不吸引人,這裡方便起見,就用「片尾彩蛋」來表示post credit scene吧……

大電影模式可以說是迪士尼稱得上是偉大創新了,雖然漫畫里超英的世界半個世紀來一直都是這樣的,但是把它搬到大銀幕上比出版漫畫風險大得多了,需要想像力,需要技巧。
每部電影故事需要保持一種相對的獨立性,同時又必須讓電影之間建立聯繫,不是所有人都看過漫畫,事實上漫畫受眾比電影少太多太多,也不是所有人都會關注漫威影業的動態。人們很容易明白《星球大戰VI》和《星球大戰VII》是一個系列,但《鋼鐵俠》和《雷神》和《復仇者聯盟》是一個系列這就不是一眼能看出來的了,如果不在影片內建立聯繫與對後續作品的期待,就無法形成系列作品人氣滾雪球式的增長。電影賣不賣座一大半靠吆喝,而影響力最強的吆喝顯然是電影本身。
片尾彩蛋這種手法,用來建立電影之間的聯繫,非常討巧,性價比很高,事半功倍。
它不會淹沒在電影主體的劇情里搞得觀眾注意不到,也不會明顯打亂電影主體的敘事節奏,會讓觀眾有種驚喜和收到了贈品的感覺,而且某種程度上來說……相當省事。
所以在漫威電影的第一階段里,我們會明顯感覺到彩蛋越來越多,因為漫威影業正在意識到這種手法的優勢,但我覺得到了第二階段再到現在,彩蛋開始變得泛濫並侵入電影主體,尤其是在本身就角色眾多的集結作品裡。
沒錯我說的就是《復聯2》和《美隊3》,本身這兩部電影就存在角色太多,難以完整塑造每個角色的問題,結果又在電影里加入大量劇情關聯度說高不高說低不低的後續電影宣傳段落(復聯2里的浩克和雷神的劇情展開,和劇情主線的聯繫度都偏弱,最後也全都變成了「且聽下回分解」,美隊3里蜘蛛俠、蟻人、黑豹的大量戲份,只有黑豹和主線是相關度比較高的,但他們全都非常搶鏡),再加上片尾彩蛋當然也少不了,最後感覺一部電影看下來像是插播了好幾段廣告。
這兩三年的感覺一直是漫威的單人電影比集結電影好看,大概就是這個緣故,單人電影可以踏踏實實講好一個故事,只要在字幕最後來個片尾彩蛋來引出下一部就好。而集結電影……最強力的吆喝是電影本身,強力吆喝里的強力吆喝當然是人氣最高期待值最高的集結電影啦,結果這些作品就成了「講一個還算完整的故事」、「給下一階段所有電影宣傳一波」和「讓一堆角色都差強人意地露個臉」這些因素互相妥協出來的凌亂產物。
Well,反正他們錢照賺,我還能說什麼呢【攤手】但從影迷的角度來說,MCU的劇情安排里商業味越來越重啦,從路人的角度來說,從頭到尾大爆炸,動作戲多,角色多但是誰在乎他們誰都是誰,打起來就好看嘛~ 套路太多,真誠欠費!

接下來是鐵人為小蜘蛛背書,全片都是段子的銀護2,還有據說有60多個角色的復聯無限戰爭……
祝迪士尼搶錢愉快【。

我好像後來越扯越遠了,扯回來,片尾彩蛋這個玩意是一個商業意圖很明確的創作選擇,它既不是什麼罪惡,更不是漫改電影的行業標準。對它本身的評價就是,它是成功的,看得開心就好,也別嫌字幕跑得煩,那都是為創作電影出過力的人,沒有彩蛋也該看看,更何況很多片子的片尾曲真的很好聽。
但是,這兩年MCU電影看下來,我認為把它留在字幕後比較好,不要在正片里也塞一堆。


其他我不知道 只知道工作人員很煩這個 來不及打掃影廳


「導演,投資人說字幕放到他們名字的時候人都走光了」
「那就放個片尾彩蛋吧」

「導演,演職員表的字幕實在太長了,有彩蛋觀眾也等不下去」
「那就放兩個彩蛋」


電影彩蛋本身的作用大約有兩點:1、消除或緩解人們看完電影后的無聊與緊張感;2、揭示或者補充一些電影中原來沒有的因素或情節。不過彩蛋本身含義並不能揭示太多,一是沒有必要,要留有回味感;二是未來的變數還有。
漫威宇宙(MCU)中的彩蛋作為幾部電影間彼此承接的信息,想必大家都比較熟悉了。單獨拿出來能加強大家對電影宇宙的認知和感觸,比在電影中的畫面呈現要明顯。
不過,也沒有必要對彩蛋的作用過於重視。只是調節和補充,而且是有留白的補充,腦補的空間讓人回味。看了想像一下就好。


謝邀~

對於漫畫電影宇宙來說,大規模電影互聯,彩蛋有它獨有的好處。比如《鋼鐵俠1》的片尾,Nick Fury出場,提到要組建復仇者。這時的漫威影業雖然對未來電影有一定的計劃,但那也只是個大概的方向而已。沒有細化到《復仇者聯盟》劇情怎麼寫。而且任何一部電影的劇本都是在不斷修改中誕生的,如果透露太多,萬一未來計劃有變動時,劇情就圓不上了。而彩蛋的優勢就是,它既能給續集留下線索與懸念。同時也由於它信息量很少,也能給後續劇本創作(或修改)留下更大發揮空間。

目前來看,漫威在彩蛋的運用上比較慎重。因為這東西,點到為止最重要。彩蛋之所以好看,是因為它留給漫迷很大的腦補空間。而腦補的東西,永遠是比實際拍出來的東西更美好。

舉個彩蛋失控的例子---《蝙蝠俠大戰超人》。蝙蝠俠夢境彩蛋是全片最讓人熱血沸騰的一段,也是最拖後腿的一段。雖然從劇情推進上來看,它是合理的(加深了蝙蝠俠對超人的忌憚)。但在節奏上,被很不恰當的放在了影片前半段。當你看到了暗示Darkseid場景、黑化超人、無線地球危機的閃電俠穿越梗...你還有心思在乎什麼蝠超大戰或doomsday么?而且渣導犯了個忌諱,就是把彩蛋拍的太長了,以至於它對於普通觀眾來說,不像是彩蛋,更像是一個電影里沒圓上的懸念。坦白說,如果這個彩蛋能夠刪去。或者將其改寫縮短後放在片尾,也許觀眾對bvs的觀感能有很大不同~

所以說,彩蛋是漫改電影的調劑品。但你不能拿它當主菜。


很多人都對張藝謀的《三槍拍案驚奇》嗤之以鼻

但你們無法否認《三槍拍案驚奇》最後那段歌舞成功的留住了大量的觀眾駐足在電影院里看著

這種影片末尾的彩蛋,不論是漫威還是張藝謀,都是一種製片方與觀眾的互動。不論其內容是否值得觀看,至少都表現出了製片方的一點誠意,也給予了觀眾一點意外驚喜。

因此漫威系列電影最後的彩蛋不僅給予觀眾後續影片的期待,也讓觀眾獲得了飽餐之後的額外加餐,大善


謝邀。想著重講一點,關於彩蛋對中國觀眾的影響。

這是在廣州萬達看完美隊3等彩蛋的時候,
差點老淚縱橫。
不用再孤零零等彩蛋那種心情真是太好了。

炫酷的特效,精心打磨的情節,龐大的超級英雄宇宙……
固然也有其他有彩蛋的電影,但只有漫威的彩蛋真正在逐漸改變著中國觀眾的觀影習慣。



這次奇異博士雖然也是雙彩蛋,但第一個彩蛋是雷神3的彩蛋,第二個才是奇異博士線裡面莫度的彩蛋。。。。。。

話說,不知道是誰最先在國內叫這種東西叫彩蛋,明明是個bonus scene(after credit)變成了easter egg

彩蛋按維基解釋 intentional inside joke, hidden message, or feature in an interactive work
在互動式作品中故意安排的幽默、隱藏信息或要素
比如遊戲中突然亂入的同開發商其他作品的要素、系列前作的bug的搞笑化處理、對經典的致敬、完全無關的搞笑動畫或物品等等

電影中除了最常見的對經典的致敬,嚴格的彩蛋還真不算多,尤其是非系列原創劇本。第一個蹦入腦中的是《搏擊俱樂部》中閃現的Brad Pitt。又比如J.J.Abrams製作的科洛弗檔案裡面有同為JJ作品的Lost中的達摩計劃標誌。

有很多人覺得一些小細節就可以算彩蛋,拓寬彩蛋的外延的話,也勉強可以算,這樣的話那穆赫蘭道是不是一部彩蛋大合集?今年的《魔獸》,各路魔獸粉說這個鏡頭怎麼和那個CG像,什麼動作和遊戲又契合就是彩蛋了。。。電影設計鏡頭、動作很難的啊,有現成的不用?這完全就是省事又賣情懷的買賣。硬說彩蛋,和電影毫無關係的Blizzard的Logo包含四個遊戲人物形象倒是算一個。

說了這麼多,首先就是說清楚很多電影的細節和漫威這種bonus scene和彩蛋沒啥關係。

再類比一下,差不多就是電視劇的下集預告,之所以現在一說到彩蛋,就想到漫威無疑是因為漫威成功地將一個強大的漫畫宇宙搬上了大銀幕,對比DC家...
正式回答問題:所謂「漫威式彩蛋」就是個貼片的下集預告
插一句,北美奇異博士的貼片預告有DC家的神奇女俠...

之前各位答主說的什麼懸念啊,小調劑啊,鋪墊啊,都是說下集預告的作用嘛,但仔細想想除了讓人看完cast以示尊重和給投資方打打廣告外(多少人在那時候真看了cast的,不是在興奮滴討論劇情和看手機么),這貼片bonus沒有毛用
如果這些片段不貼片做成電影bonus,而是變成相應電影上映一年多前的半分鐘超先導預告片,以迪寶寶的宣發實力,最後有什麼不同么?除了知乎上少了相關問題外,沒有任何不同。而且對於院線來說,這種貼片「彩蛋」真的是令人討厭的東西吧。更多的是漫威在發現加了bonus沒什麼負面效果,還一群死忠買賬,創造了新的「文化」和情懷點,於是繼續在這條上走下去的商業戰略選擇罷了


謝邀
鋼鐵俠1的彩蛋:神盾局長現身托尼史塔克家中,帶出了「復仇者」的信息。

鋼鐵俠2的彩蛋給雷神打了個廣告

鋼鐵俠3片尾和將軍探討超級士兵計劃,帶出了《美國隊長》

美隊1帶出了紅女巫和快銀兩個超級英雄。

美隊2冬兵被喚醒記憶,接任第二棒美國隊長指日可待。

復1彩蛋
滅霸首次登場亮相,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不可避免了。

雷神帶出了銀護角色。

銀護的彩蛋告訴了我們樹人會復活的。

第二支彩蛋帶出了霍華德怪鴨,可能在漫威電影宇宙,可能就是銀護2

復聯2 彩蛋滅霸再現身,戴著無限手套的他親自上陣了,暗示著復聯驚天動地的毀滅性戰役:無限戰爭即將打響。

每一步都是一步棋阿,承上啟下的重要步驟!!!!!!!!!!


謝邀。
讓觀眾看完字幕。


說個Ball,彩蛋在我眼中和「快入坑!你看我們還有下一部!一定要看!」是沒有區別的。

這和你吃完了一頓飯,味道還行,然後老闆跑過來送你了兩百塊代金劵而一次只能用100沒有區別。


「沒有時間解釋了!快上車!」


漫威在電影片尾放上彩蛋,這一舉實在聰明。既滿足了粉絲觀眾,又能打造票房盈利。
電影彩蛋和片尾彩蛋,早就很久以前就有了。當初這些彩蛋的作用就是為了讓觀眾自己去找,找到了讓人有一種驚喜的感覺。和復活節彩蛋一樣的意思的。
但是現在片尾彩蛋不僅僅以前那麼單純了,商業電影放上彩蛋是一種營銷方式,特別是超級英雄類電影。當你等到片尾彩蛋,你也已經看完長長的電影工作人員名單,和贊助商logo。有很多粉絲一時激動,再去電影院刷一遍彩蛋。這些對票房都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劇透下一部,然後慢慢變成了漫威文化了。


凡事留一線 日後好相見 懂?


我想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說有關於彩蛋的問題,不僅僅只是承上啟下,提供額外細節的目的。可能製片方在做彩蛋時並沒有想這麼多。

當我們身處電影院時,熒幕和其前方的空閑區域就好像是舞台。熒幕用另外一種方式演繹了特殊舞台劇(我個人觀點)。任何的舞台表演,比如演唱會,比如舞台劇,比如戲劇,在最後的結尾都會有介紹主創,向台下的觀眾展示其才華,接受台下觀眾的掌聲。特別是特殊意義的劇目和表演。

同樣的,一部電影也是無數的人員共同創造。但是真正記住的往往只是主演,導演等等。在彩蛋之前的casting是他們唯一能在觀眾面前展示的機會。對我來說,彩蛋的作用是讓觀眾們繼續留在座位上,給觀眾一個了解這部電影背後的製作人員的機會。這是對這些人的尊重。不僅僅是漫威的電影,其他的電影也是一樣。

我常常是坐著看完casting之後再走的,無論有沒有彩蛋....


1 吸引觀眾看完全片
2 承前啟後
3 欣賞演職人員表+片尾曲+贊助商LOGO
4 疏導分流觀眾走出影院


推薦閱讀:

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裡有哪些彩蛋?

TAG:電影 | 彩蛋 | 超級英雄 | 漫威Marvel | 如何看待評價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