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謠圈的鄙視鏈是怎樣的?


去年在自己公號寫過一篇《民謠鄙視鏈》正好貼上來:本文試圖描繪出的九層級的民謠鄙視鏈,難以保證精準性,但力圖通過對代表人物分類,還原一個客觀的「民謠」語境。

從低到高:

選秀民謠→媚俗民謠→屌絲民謠→校園民謠→城市民謠→酒吧民謠→抗議民謠→地方民謠→實驗民謠


名詞預警

小眾優越感:聽者覺得自己小眾,所以裝逼

大眾優越感:聽者覺得自己正確,所以牛逼

No.9 選秀民謠

小眾優越感:為什麼小眾?民謠就該流行起來

大眾優越感:我們人多

如何進行鄙視:唱別人哥算什麼本事?/ 不就是節目組包裝?/ 你能火幾年?/ 這TM也能算民謠?

選秀歌手被鄙視的不過以下兩種情況:

1. 沒有原創,用流行腔唱火了別人的歌,自己萬家聞名,原作者繼續默默無聞(並沒有),原作者粉絲髮起攻擊;

2. 唱火的那首歌,也處在民謠鄙視鏈的底層,上層愛好者發起攻擊。

而選秀歌手被捧也不過一點:

對大部分人而言,何必細究這好聽的背後有多少大眾文化的包裝、節目組的陰謀、情懷值的損耗,聽歌不以裝逼為目的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嗎。

No.8 媚俗民謠

小眾優越感:民謠就該如此清新 / 我們的門票才99

大眾優越感:誰稀罕你們的煙熏破鑼嗓

如何進行鄙視:不就是搞基搞火的?/ 倆人也算樂隊?/ 這也能算民謠?/《吉他三月通》學完了嗎?

在互聯網,尤其是豆瓣的推波助瀾下,文藝青年所鍾愛的獨立民謠逐漸發展壯大,生產和傳播的成本極低,眾多小清新音樂人嘗到了甜頭,「民謠」一詞的定義漸漸被大多數人轉移。

雖然大部分人還是以音樂為中心,但也人有看重互聯網造勢的巨大潛力,在「走紅」的選項上越走越遠。宣傳自己並非過錯,只是捨本逐末之後,難免被堅守「小眾」標籤的部分人嫌棄。


No.7 屌絲民謠

小眾優越感:我們敢唱性器官 / 我們非常文藝

大眾優越感:這個叫自己逼哥的老屌絲是誰,粉絲有我馬老闆多?

如何進行鄙視:都是約炮歌 / 《吉他三月通》學完了嗎?/ 除了情情愛愛性器官,能不能關注一下我們黑暗的社會?/ (請注意堯十三不能黑)

麻油葉被黑,早期主要集中在三個人身上:馬頔、宋冬野、早期一同活動的花粥。因為在哪個互聯網民謠的暗黑時代,火起來,要靠寫小淫歌。

同時,又只是歌詞取勝,就幾個簡單的分解和弦,從技術上看算不算民謠真難說。再者就是圈到了不少腦殘粉,有些腦殘言論招黑。

另外,就是「民謠」定義的爭議。

麻油葉有自己的優點和優秀作品,但招黑的點太多,很多話題不在音樂本身。不過大概的走勢還是朝著小眾方向,沒有過度追求火,還是以團體的形式發展。


No.6 校園民謠

小眾優越感:我們有情懷,我們有情調

大眾優越感:誰能說這不是民謠?

如何進行鄙視:校園民謠就是流行音樂 / 沒民樂沒方言算什麼民謠?/ 一半不黑,高曉松隨便黑

「民謠」一詞的興盛,「民謠」定義的模糊,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此。

這是一波火遍全國的風潮,而「民謠」和文藝、彈唱、詩、年輕等等關鍵詞都聯繫在了一起。

這波風潮主要是受到台灣民謠運動的影響,特別是清華的高曉松、宋柯、郁冬這些人為推廣校園民謠立下汗馬功勞;而搭上校園民謠末班車的李健(水木年華)、朴樹也都是高校才子;校園民謠的代表人物和搖滾也都或多或少有些交集。

「校園民謠」已經界定的很清楚,這不是單純的「民謠」,根在校園,不在民間,所以黑起來也沒什麼意義。不過真要排「民謠鄙視鏈」,也只能放在中間。


No.5 城市民謠

小眾優越感:有火的歌,但聽得的人少,歌手比較低調

大眾優越感:相對那些地下民謠,能上檯面得多,推薦給朋友一般都能聽

如何進行鄙視:趙雷選過秀 / 郝雲上過春晚 / 「城市」也算「民間」?

對於校園民謠有一定繼承,話題和聽眾多圍繞城市生活中。是中國「新民謠」的地上部隊。

但遠離地下就難免被黑,扣上「流行」大高帽。在主打「文藝」「窮游」或個別人拿來裝逼時容易招黑。

另外入門門檻同樣不高,最多加個三弦,一般還是一把吉他就能應付。


No.4 酒吧民謠

小眾優越感:就是喜歡去livehouse看現場呢

大眾優越感:已經到真民謠的界限了,再小眾那是裝逼吧?

如何進行鄙視:李志不就靠微博罵人火嗎?/ 布魯斯口琴算中國民謠? / 都裝逼

已經到了裝逼和反裝逼的分界線,本土基因相對缺乏,可以劃為鄙視鏈的上層。

不可否認,鄙視鏈的一個重要評分標準,其實是粉絲量和知名度。越火,腦殘粉越多,越容易更還小眾的選手鄙視。

這裡發生的鄙視已經不太有實際意義,鄙視鏈再往上,成員多是只關注音樂本身的主兒,鄙視活動發起者多是裝逼癌晚期。


No.3 抗議民謠

小眾優越感:敢談政治,樂於談政治

大眾優越感:政治屬性,是正統血脈

如何進行鄙視:音樂就是音樂,說什麼政治 / 就靠政治火

關於搖滾是不是反抗工具,民謠有沒有政治屬性的爭議,是這一層級日常最愛爭論的話題。政治賦予的逼格,和拯救社會的想像,吸引著眾多熱血青年。

就像周雲蓬,被稱為「中國的Bob Dylan」。但是音樂和政治的平衡點在哪裡,「抗議民謠」在中國有多大活力,都值得探討——這本身沒什麼,主要是總是有人愛拿「政治」這一點裝逼……

另外一般不黑周雲蓬,要黑黑左小。

再另外強推周雲蓬組織的《紅色推土機》,裡面不少處在鄙視鏈高層的民謠音樂人。

No.2 地方民謠

小眾優越感:這才是真民謠,立足鄉土,走向世界

大眾優越感:這才是真民謠,先鋒的是什麼鬼?Neo-Folk什麼鬼?

如何進行鄙視:土

要認真探討「民謠」這個詞的定義,誰也不能否認「來自民間」這個說法的準確性。再多的「民謠」衍生意義,也都得承認根正苗紅的源頭。

這一層級成員的水平不一定都很高,但都有各自純正的地方背景,不拘泥於西方音樂的表達形式,而且出產大師級的人物。樂於遊走民間,也樂於朝「世界音樂」的方向發展,以傳統為基礎推陳出新。

不過,表現形式還是面向通俗,並不是玩到成仙的境界。


No.1 實驗民謠

小眾優越感:真·小眾

大眾優越感:無

如何進行鄙視:隨意鄙視,反正聽不懂;不過鄙視沒有攻擊力

面向未來。技術含量最高,有不問俗世的氣概,全身心玩音樂。

就像是世界名畫一樣,大家都知道是藝術,也能從中得到情操的陶冶,不過能說出個所以然來的寥寥無幾。

當然,也會產出裝逼癌。而這一層級的裝逼癌發話,可以輕易找到理由藐視鄙視鏈下層的選手,因為,反正對方聽不懂。

雖然裝逼者本身也不一定聽得懂……


以上,歡迎批評討論


李志鄙視的是什麼,有一部分人還是沒有搞懂。


李志為什麼牛逼,因為他對音樂的專業態度高於民謠圈其他歌手。
那些人在音樂節上就唱那幾首歌,甚至編曲都不換。完全就是靠著重複行為賺錢,可怕的是中國群眾對音樂的審美是極低的,所以那些人能賺到錢。在這種情況下,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火了,一直唱一直唱,反正有人聽我就有錢賺,還不費勁,更不需要創作什麼新歌,萬一沒以前好怎麼辦,他們不買賬不是白費勁了。

於是整個民謠就陷入了一種怪圈。持久如此,民謠必將衰落。因為不斷的重複是一個藝術家可恥的行為,也是一種藝術家才能消退的表現。

你們想想吧。

宋冬野多久沒出新專輯了?萬能青年旅店縫縫補補又三年。馬頔15年一張專輯做全國巡演。逃跑計劃一首《夜空中最亮的星》還要再亮多久。

還有其他的這麼多,一一說完要惹多少人。(所以我關了評論)

再看看李志,不說其他的,你去看看他每年的跨年演唱會就足矣明白他對粉絲對自己對音樂負責的態度,甩了那些混吃等死的人幾條街。

做民謠就應該抱著一個吉他一直彈?連個其他的樂器都沒有?歌詞一定要矯情懷舊髒話加生殖器?不應該吧,民謠終歸是音樂,音樂是藝術,而藝術永無上限,藝術家應該去不斷的打破自己的上限,創造出新的作品,就算創造不出也應該把舊作品翻新一下再拿出來。

記住,不斷的重複是藝術家的恥辱,更是他們懶惰的象徵。別再說什麼沒創作靈感。難道哪個大師不是日復一日的堅持藝術創作才能在某一天創作出流傳後世的作品?你指著某一天靈感來了開始創作了然後就牛逼了。不可能吧。你覺著呢?

為什麼不開評論,群眾不靠譜。


你甭管鄙視鏈具體長什麼樣,反正你就學點英語,好好聽聽 Bob Dylan,研究不少於 20 首歌詞,然後你愛聽誰聽誰,你永遠站在鄙視鏈頂端。

你喜歡麻油葉,有人拿任何人鄙視你,你就拿 Bob Dylan 噴他。

你喜歡李志,有人拿任何人鄙視你,你就拿 Bob Dylan 噴他。

你喜歡好妹妹,有人拿任何人鄙視你,你就拿 Bob Dylan 噴他。

「我聽 Bob Dylan 的時候,你還在聽毛寧呢。什麼?不知道毛寧?小學生聽什麼民謠?一邊兒去。」

如果有人拿 Bob Dylan 鄙視你怎麼辦?

跟他說,「呵呵,作為 Phil Ochs 的門下走狗,我不跟聽 Bob Dylan 的聊」。他再說什麼,你都別理他。


我深深地鄙視著你,你卻鄙視著另一個傻逼,傻逼也一樣鄙視你,你比傻逼還傻逼。


大家好,我是王洛賓的粉絲,在這兒答題的所有人。


逼哥站在食物鏈頂端,抽著紅梅


馬頔說時光苟延殘喘無可奈何,李志笑了。
李志說多想和你一樣臭不要臉,劉冬虹笑了。
劉冬虹說寶貝兒別離開我,鍾立風笑了。
鍾立風說幻想有天來到北方,趙雷笑了。
趙雷說畫一個姑娘陪著我,謝天笑笑了。
謝天笑說營養來自這滿地污泥,川子笑了。
川子說跟我有蛋關係啊,萬曉利笑了。
萬曉利說夾著尾巴逃跑了,喬小刀笑了。
喬小刀說我只想靜下來反省自己,周雲蓬笑了。
周雲蓬說為了愛情回去,張瑋瑋笑了。
張瑋瑋說撐起葡萄枝嫩葉般的家,宋冬野笑了。
宋冬野說你才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女同學,花粥笑了。
花粥說我就靜靜地看著你裝逼,邵夷貝笑了。
邵夷貝說搞姑娘又不止搞你一個,程璧笑了。
程璧說一切信仰都帶著呻吟,田原笑了。
田原說抱著花卻想著他,沈黎輝笑了。
沈黎暉說該死的誓言該死的誓言,汪峰笑了。
汪峰說我真的需要你,高曉松笑了。
高曉松說我們真的遇見過幸福,左小祖咒笑了。
左小詛咒說你不一定非哭不可,蘇陽笑了。
蘇陽說兩塊布子做的是花衣裳,張佺笑了。
張佺說你們的心裡頭都黑下了,馬頔會心一笑。

@高杉晉助同學建了一個網易歌單…歡迎大家移步去聽:

http://music.163.com/playlist/141805559/34944848/


Enjoy!


所有人都鄙視馬頔就對了…


謝邀,廣義上的民謠圈沒有鄙視鏈。

這是一個音樂愛好者多於音樂人的圈子,拋開行業本身的變化,本質上和早年間網路歌曲的生態差別不大,大部分人都是共生關係,會營銷者得粉絲,而實際做民謠的音樂人應該沒功夫鄙視這個圈。

鄙視鏈都在網易、蝦米和朋友圈。


我就說一句 去年逼哥 看見 巡演發布會上 左小說李志 我罵你是炒作 別人罵你那是真罵你啊


寫郭敬明式詞的被寫偽文藝式詞的鄙視,寫偽文藝式詞的被寫大西北式詞的鄙視,寫大西北式詞的被寫詩歌改編式詞的鄙視,寫詩歌改編式詞的被寫諷刺隱喻詞的鄙視。

最後,寫郭敬明式詞的鄙視所有風格的詞。


除了老狼、萬曉利、左小祖咒、野孩子、馬條,逼哥鄙視民謠圈所有人,當然,民謠圈可能都鄙視逼哥,只不過罵不過他所以大家都沒有說而已


趙老大誰敢鄙視→_→


越通俗的越受鄙視,越小眾的越高端,在民謠這個都是裝逼高手的圈子裡,這是顛簸不破的真理。

最受鄙視的是麻油葉的一干人等,細分的話,馬頔最低級,宋冬野高點,最高的應該是堯十三。大部分是跪著掙大錢的。

北方野孩子高級一點,不好細分,畢竟內部比較和睦,萬曉利可能要高級一些,畢竟更小眾。這部分算是站著掙小錢的。

李志應該和萬曉利平級,比較有趣的是,李志可以站著掙大錢,可能因為太能裝逼。

左小祖咒貌似比李志高一點,畢竟喝多了的時候曾經搞得逼哥束手無策,逼哥也說過最佩服左小。

蘇陽,張佺,鍾立風,老狼什麼的,資格太老,不太好往裡面摻和。

還有一些沒有提到的,就要看他們和誰的關係好,比如馬條和老狼熟悉,就往高的位置放,陳粒加入了麻油葉,地位就低一些。

這些僅僅是我的觀察,不代表我的觀點,不要亂噴,其實聽歌聽的就是個樂,歌曲對自己受用,自己聽著舒服就行,誰都不低級,誰也不高級,鄙視來鄙視去,只是裝逼的心在作祟而已,最煩的就是粉絲罵戰,安安靜靜聽個歌,挺好。


都那麼窮就別互相鄙視了


大概就是幾位還有點常識有點專業精神的人在鄙視一幫子矯情裝逼的笨蛋吧。


長得丑的鄙視長得好看的。(手動斜眼)


再加個人。竇唯。其實我接觸音樂沒多久,大學前幾乎從不聽歌,所以錯過了竇唯最輝煌的那個年代,而且由於他禿了(_(:з」∠)_不會有人打我吧)所以我之前一直是拒絕聽他的歌的。。。
但是!!但是啊!!!
最近我愛上了竇靖童,順便把及腰長發咔嚓咔嚓剪成了竇靖童同款,再順便拎出來她偉大的爹來聽一聽,一首高級動物就把我震驚了,這他媽純念形容詞兒連個調都沒有的玩意兒,我居然直接就被俘獲了,這哥們是真牛逼,我真是太沒立場了。
但是因為考研,聽完我就把他扔一邊了,考完了之後……也沒想起來。
今天看到少司命的回復才想起他來。我決定最近要去聽聽他。
然後專門跟少司命一人聊,不帶你們玩。
最後,再跟你們安利一波,紐西蘭的lorde,我真是愛死她了。Yellow fliker beat單曲循環三天,AMA頒獎禮上的mv超牛逼。

分割線——
我要加一個人。周雲蓬。前幾天才發現他寫了四月輓歌。之前聽過九月。特好聽。特別好聽。
分割線呵呵噠
就我自己聽過的來說
男的里堯十三大部分的歌好聽就是容易抑鬱。
李志一半好聽一半不好聽。不過有的不好聽的多聽聽也就好聽了。
趙雷一大半好聽。一大大半。
趙照聽的不多但是聽過的都好聽。撩妹那兩首,對。
宋冬野一小點好聽。聽多了噁心。
馬頔狗屁不是。
好妹妹有的好聽有的彆扭。獨白啥的特沒勁。
張楚聽的不多但是特別好聽。越聽越好聽。
好多好聽的都不知道是哪個唱的。貌似名字比較小眾逼格榜排名較高然而我不認識。瞎聽吧。
特別指出左小。
這貨我高中瘋狂迷戀過一段時間後來有兩年因為高考不聽歌。但是最近聽民謠發現丫好像紅了。
也許高中他就挺紅。但是那會兒我不小心外放他們都說這什麼狗屁玩意兒。
前一陣搞了個一剪梅我越聽越樂。感覺特搞笑。
氣死丫黃渤。
他的歌好玩。不好聽。但是我樂意聽你管得著么。
女的里
陳粒多半好聽。
張懸太娘。
還有誰,燕池,對。
燕池的歌詞有種汪許徐殺馬特古風味兒,旋律沒感覺就那樣。
邵夷貝有的挺好聽的。後來聽膩了。
程璧小清新
花粥假漢子
別的記不起來了。
你問鄙視鏈?
我就不告訴你怎麼地吧。


大一 也就是2010年開始聽麻油葉時 沒什麼人知道他們 現在 鄙視麻油葉已經成了政治正確
民謠最早的啟蒙是張瑋瑋的米店(雖然覺得李志版本更好 因為逼哥尤其適合「洗乾淨頭髮爬上桅杆」這種感覺)高三時暑假現在的未婚夫偷偷在我打工結束時拉我到小花園彈著尤克里里唱了米店
然後是李志 在英國讀書時 就指著逼哥的跨年活
接著是萬青 烏雲典當記簡直比同期別的專輯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後來是腰樂隊 最推崇相近很晚

同時 我還聽鍾立風 喜愛他的高峰期是在土耳其 我們自駕從北開到南 很適合聽他的歌
我還聽逃跑計劃 張北音樂節時坐我男朋友肩上喊毛川
我還聽山人樂隊 我還聽趙雷 我還聽野孩子

民謠的鄙視鏈?只要不矯情 都是好同志


不請自來。勿嫌棄~~~~~~~~~~最近不知道為什麼,對各種問題都覺得感興趣,看到有意思的便想參與其中和大家討論一下,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奇葩說》看多了。我自己也是醉醉的···之前也有一段時間特喜歡聽民謠,聽著民謠,覺得自己即使是理工男也可以瞬間一身文藝范,我有一度還特想去學個吉他什麼的,那段時間李健簡直成了我的「男神」,只是學習上的(我是直男一枚)


好了,不閑扯了,進入正題,答主關注這個話題有些日子了(我是八卦體質啊···)說實話我對民謠圈並不了解,只是在對民謠感興趣的那段時間裡恰巧結交了在民謠圈裡混跡許久的音樂人,他認識許多現在民謠圈的(認識很久很久的那種),因此對民謠圈的情況也了解一二,我拿這個問題去請教他,他的一番話讓我大吃一驚,同時也對很多事情有了新的認識,下面先大概說下他的看法(我只是大概整理下他說的話,盡量保持原樣,沒法放上原紀錄,尺度太大,全得打馬賽克,否則一定被投訴)


~~~~~~~~~~~~~~~~~~~~~~~~~~~~~~妖嬈的分割線~~~~~~~~~~~~~~~~~~~~~~~~~~~~


中國大陸現階段基本上沒有幾個出色的民謠歌手。所以更談不上什麼民謠圈兒不民謠圈兒,鄙視鏈不鄙視鏈的了。在網上瞎b b的,互相爭炒無非是用互聯網擴大影響互相拉粉引流而已,典型案例李志和馬頔互撕一通,大家津津樂道,交頭接耳,傻B似的還各有立場互報不平,結果呢,經過幾輪兒網上撕B,人家各漲兩三萬粉兒,最後把酒言歡。旁觀粉兒,李粉兒,馬粉兒,就像現在的傻妞一樣無意識的被人家玩的團團轉之後還暗感挺爽,自己用無知把自己蒙在鼓裡。


現在的民謠早已經失去了以往的精神,只是些個流行文藝口水歌。根本承載不了任何社會責任感,缺失人文關懷的東西,更沒有任何自然乾淨之美可言。而只剩下麻木惡俗的娛樂,low的要命。他們總在互相撕咬,詆毀,搶骨頭啃。偶爾紅起來的,掙到幾個錢的充當起高級dog,無形中被有錢人牽著dog繩兒趾高氣昂的招搖過市。沒掙到錢的,兩眼充血四處尋洞,一心想大紅大紫。根本沉澱不下來去創作好的作品,他們寧可花時間來用手機或幾瓶廉價啤酒去騙炮也不願去多讀幾本書來提升自己的素養。最終多數會變成瘋dog或者落魄的流浪dog。


所以所謂民謠圈的事兒,無非就是幾條偽民謠之間的搶shi之爭,至於排名的高低,都無從談起。一切好的經典作品是有生命的,隨著時間留下來的,被人們口口傳唱下來的,自然就是好的。


~~~~~~~~~~~~~~~~~~~~~~~~~~~~~~~~~~又來~~~~~~~~~~~~~~~~~~~~~~~~~~~~~~~~


為此,答主還專門去了解了下他說的轟動一時的「李馬之戰」,也是挺有意思,答主在這裡準備和各位回憶一下當時的情況


據悉,好像因為有個妹子翻唱了馬頔的歌,似乎是被某個APP利用了(不知其中有何原委,和錢有關?!)馬老師就發微博斥責了一下,但好像對唱歌的女生態度沒什麼, 只是吧,他發了條微博—「在中國做音樂真悲哀」,之後呢,李老師似乎看不下去了,轉發並回應了一下

李老師呢,感慨還挺多,一說就停不下來那種·····

雖然很多我沒看懂,但莫名覺得我能看懂的還是有點小意思的,比如:大部分時候還是睡覺扯淡玩圈子喝酒空談理想吧(和我那朋友說的差不多)


一開始吧,沒看到馬老師有什麼回應,而且李老師那段時間不知為何會有那麼多感慨,同時還「批評」了好些人,我就不列舉了(之後馬老師列舉了)!好像是因為沒有得到回應,李老師總覺得有點孤單寂寞冷,就擴大了「批評」範圍,真愛就是這樣,「愛屋及烏」,馬老師的粉絲似乎受到了波及,然後馬老師就忍不住了

怎麼說呢,看完馬老師這段,真心有種文筆不錯,也很真誠,也挺謙虛,讓答主覺得這事應該就此結束了吧(情商真的還蠻高···)


只是,答主還是太天真啊,民謠圈再怎麼說也還有點算是娛樂圈,果然一件事真的可以百轉千回的發展呢!


李老師真的···我也不得不佩服···

到這裡,答主很認真很真心的說一句,他們不愧是寫歌的,文筆都特么這麼好,答主還意識到了,光學吉他真的不夠,離吸引異性還差老長一段距離呢!!!看後面我這種感覺是越來越強烈,而且對他們寫文的速度也真是佩服!


還有一段哈,來自馬老師,答主真的只是單純想欣賞他們的文筆,不是想看他們撕逼得如何激烈,多麼的文藝又文雅的討論啊

據說李老師過不久就有回復了!

不瞞大家說,答主看到這裡的時候只覺得這特像兩口子吵架,純愛c p啊!


結語:答主為什麼會把很久之前的事情翻出來如此詳細的回憶呢,可能覺得當時這個事也算是民謠圈的一個典型的「鄙視鏈」事件,但後來一細想,似乎又不僅僅是如此。答主還把三個共處民謠圈的人的言論拿來給大家看,怎麼說呢,這個世界上,且不論各種圈的人們怎樣怎樣,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很有意思也很奇怪,同在一個空間里,每個人對這個空間都有自己的看法,每個人看的角度不同,感受就不同,結論自然也不同,這個還只是大方向上,且不論每個人的學識、教養、經歷等其他種種更細化的東西。


梳理整件事之前,答主還隱約覺得可能可以回答題主的問題,梳理完之後才覺得真的有點困難!我朋友那段話也只是他自己的看法,我不敢說就一定準確,但應該也算一部分聲音,在看過「馬李之戰」後,更加覺得如此,每個人都有自己對一件事的看法,很多時候我們沒有辦法去斷定是非錯對,不管是局內人還是局外人,都多多少少存在一些局限性。


答主有些同意朋友的一些話:談不上什麼民謠圈兒不民謠圈兒,鄙視鏈不鄙視鏈的;一切好的經典作品是有生命的,隨著時間留下來的,被人們口口傳唱下來的,自然就是好的。


討論是好的,搜集各方觀點,取好的有益的學習,總有人了解你不了解的一些東西,在討論中學習在討論中吸收,沒有誰是什麼都知道的,我們可以把討論當樂趣,只是不要把這種討論當做發泄或者讓它淪為吵架,那樣性質就變了!縱觀古今中外史學文學各種學界,各人各派之間都曾有過各種爭論,真正尊重自己研究的學者從來都是在爭論中互相學習的,沒有把自己尊重熱愛的東西拿來吵架撕逼炒作嘩眾取寵的!


再叨叨幾句,民謠作為我們國家特有的一種音樂類型,真心希望它能越發展越好,最近這些年民謠的受眾越來越廣,被大眾熟知的民謠音樂人也越來越多,答主覺得整體來說這是好事,如果民謠圈的音樂人們是真的愛民謠真的愛音樂,那就真的不存在鄙視鏈這個說法!所有人一起做音樂一起進步把民謠發揚光大才是正事!


只是自己的看法,個人覺得好像沒有回答題主的問題,抱歉了!以為可以幫助到您呢。


推薦閱讀:

你怎麼評價中國好歌曲上何大河的《豬老三》?
《套馬杆》屬於什麼音樂類型?
民謠音樂和鄉村音樂有什麼區別?
如何評價音樂人Leon Russell?
和男票在音樂的喜好上完全沒共鳴 怎麼辦?

TAG:民謠 | 李志 | 鄙視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