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師在二線城市執業,到底有沒有前途?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中國心理學會註冊工作委員會聯合舉辦的圓桌「心理諮詢師的進階之路,更多「心理諮詢」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甲:這不是前兩天么。

乙:嗯。

甲:我剛被我老闆給炒了。

乙:啊?

甲:想去找個諮詢師傾訴傾訴。

乙:誒說說心裡頭痛快啊。

甲:我就上網找啊。

乙:找著了么?

甲:您還別說,百度頭一個就是一個諮詢師。

乙:還真能找著。

甲:我心說有救啦,我就打電話預約,約的是周六下午三點半的專家號。

乙:時間還挺好。

甲:是啊,到時候我就去了。

乙:哦

甲:我一進門吶,嘿!您別說,專家就是專家,你看人內打扮跟人都不一樣。

乙:什麼打扮呢?

甲:這專家啊,號稱儒釋道三門報,穿著一身道袍。

乙:霍!

甲:胸口掛這個十字架?

乙:嗯?

甲:長發披肩,而且據說不吃豬肉。

乙:還什麼都信?

甲:坐這兒正念經吶~

乙:心理學專家還念經?

甲:啊!念得好聽著吶~

乙:他怎麼念的?

甲:我給您學學?

乙:您受累學學。

甲:專家啊,往這兒一坐。

乙:哦。

甲:「餛~飩~」

乙:這專家還叫板?

甲:「道場成就」

乙:嗯?

甲:「賑濟將成。齋主虔誠,上香設拜。」

乙:這詞兒熟啊~

甲:「壇下海眾,俱揚聖號。苦海滔滔孽自召,迷人不醒半分毫,世人不把彌陀念,枉在世上走一遭~哦哦~阿拉克阿胡巴~」

乙:這什麼亂七八糟的。

甲:你不懂,這是人專家正做諮詢吶!

乙:就這專家呀?

甲:人家這不正處理著PTSD嘛!

乙:霍!還PTSD?

甲:是哪!

乙:哎呀這專家兼職大了(讀liǎo),您說說。

甲:哎呦~底下這一幫來訪者呦~一個個哭的跟淚人兒似的。

乙:還真有人哭!

甲:底下一助理諮詢師啊。

乙:還有助理。

甲:啊!就是給專家捧哏的……

乙:心理學專家還帶量活的是么?

甲:那可不。這捧哏……內個……助理諮詢師啊,這個捧啊。

乙:怎麼捧的呢?

甲:「誒,您了看看我們介個諮詢,恁么樣!恁!mo!樣!抖哭了吧!有效果吧!服不服?」

乙:我聽著什麼了呀我就服?

甲:「還有更厲害的吶!」

乙:還有厲害的?

甲:「來來來,樣專家給你們表演個……」

乙:什麼呀?

甲:「銀橋!」

乙:什麼您了?

甲:「銀橋!」

乙:哦,就人橋啊?學過點催眠的都會啊!

甲:你見過你見過?你看見了?你當時在那兒?

乙:沒在啊?

甲:還是的~沒在你就:「人橋~人橋~學過點的都會」。都會的東西我們能叫專家么?

乙:那人橋不就是那兩邊一邊一把椅子把人放中間然後上面上去一個么……

甲:那是你們!那是你們!我們,我們專家能兩把椅子上面架個人么?

乙:那不都那樣么?

甲:我們,我們一把椅砸!

乙:啊?

甲:一把椅砸!做人橋!

乙:這一把怎麼做啊?

甲:是啊……一把怎麼做啊?

乙:是我問你吶!

甲:一把能做啊!也能做啊!

乙:那您說說怎麼做啊?

甲:可說吶?……內個……他知道!(指著丙)

乙:他也在?

甲:誒!對嘍,他也在,他知道這一把椅子怎麼做人橋!

乙:哎呦您受累過來過來。

丙:啊?叫我吶?

乙:對對對,額……受累打聽個事兒。

丙:您說?

乙:這一把椅子能不能做人橋?

丙:你吃錯了葯啦?一把椅子做什麼人橋啊?

乙:對吧!

甲:誒誒誒!(抓著丙)一把椅子!做人橋!我說噠!

丙:哦,這一把椅子做人橋是他說噠?

乙:沒有~

丙:有~~~~~~

正經點說話:心理諮詢師在二線城市,面臨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半懂不懂的客戶。因為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所以大家對心理學、心理諮詢多少有些了解,但是了解不深,缺少鑒別好諮詢師的能力。所以一些包裝秤大師、專家的人就很容易佔據市場。這些所謂的專家做心理諮詢,多是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在勸解對方,加上光環和不錯的口才,往往能夠快速俘獲大批來訪者芳心。
這就好比說,某城市只有一家燒烤,那麼大家無論它好吃與否都會去吃。如果出現了1000家燒烤,大家就會有所選擇,張三家的比李四家的肉大,王五家的醋椒豆腐雞蛋給的多……
所以在二三線城市做諮詢,精準定位是關鍵,如何能夠篩選出心理諮詢行業的「優質客戶」是一個重要課題。因為優質客戶少,所以要比一線城市多花些心思。


比起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的心理諮詢師很不好過,存在很多問題。

從業機會少,很多考過證的諮詢師沒有機會去系統參加培訓的機會,心理諮詢機構參差不齊,優秀的諮詢師和督導也非常匱乏,幾乎有名的諮詢師都在一線城市。也就是說,你要學習就只能在一個狹小的圈子裡面,上升空間有限。下圖是貴陽太陽島心理諮詢機構開展的一次活動,諮詢師利用晚上的時間一起交流學習。

生存空間有限。在貴陽這邊的大多諮詢機構,都不是正規開展「諮詢」的業務,更多的是在「培訓」。培訓的內容主要是針對考試的這種,就是以考證為目的,考過證以後再針對技能的這一塊加強學習,有各種各樣的培訓項目。下圖是華夏培訓學校開展的培訓活動。

還有就是平時的交流活動也比較少,舉行的活動次數不多。這裡的諮詢機構平時會定期舉行沙龍的活動,例如《叔本華的治療》讀書會,大家聚在一起交流感想,加深各種理論的認識。

不過總體而言,大部分人在中途選擇了放棄,做了一段時間之後就沒法堅持下去了。

原因是收入。

諮詢師前期培訓和學習投入是很大的,這邊的心理諮詢一個小時雖然普遍是600塊錢,可實際上來做諮詢的人並不多。有些老師跟我說,一個星期能接一兩個案例就算不錯的了。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月的收入只有一兩千塊錢,很難維持下去。

在諮詢機構的經濟來源,除了自己的那一部分之外,有相當大的比例要抽取,實際上諮詢師得的錢會更少。

所以有些機構在後期運營不下去,就開始在諮詢上做手腳,諮詢師故意拖諮詢進度,讓求助者進行長程諮詢,甚至有些諮詢機構一開始就讓求助者交一大筆費用,以防中途脫落造成的損失,這些現象使得心理諮詢的名聲越來越差,大家都不願意現實中再找心理諮詢。

還有的諮詢師,水平不夠,給自己掛各種頭銜,實際上並無真材實料,在外面租個公寓和寫字樓,掛個牌子,也沒申請工商局備案,房間裡面無各種配套設施,就說成立了心理諮詢室。

這些亂象在市場上非常普遍,大家為了生存投機取巧、另闢蹊徑,真正的「心理諮詢」反而沒怎麼幹了,求助者找不到好的諮詢師,好的諮詢師也面臨求助者遲遲不來的局面,大家都對對方不了解,充滿各種疑慮。

另外,貴陽這邊屬西部城市,群眾的文化程度相對來說偏低,經濟水平也不發達,消費也很高,在外面一碗牛肉粉都賣到了10塊錢一碗,吃都吃不飽。一次諮詢少則300塊錢,多的也有上千的,在生活都很困難的情況下,做心理諮詢只是一種奢望。

難怪有些諮詢師私底下常常和我開玩笑,現在要炫富,直接說最近在做心理諮詢就夠了,一次1000塊錢,一個星期一次,富人才做得起心理諮詢。

雖然是玩笑話,但是也說出了這個行業的無奈和辛酸。

從我認識的這些機構以及經歷來看,個人覺得二、三、四線城市的心理諮詢行業最需要的不是「心理諮詢」,而是如何通過更好地渠道有效推廣和宣傳優秀諮詢機構及諮詢師,普及心理學和心理諮詢的知識,讓大家能夠意識到心理諮詢是再平常不過的一件事,就像去醫院看病一樣,形成一種常態。

身體有病大家會選擇去醫院看病,毫無忌諱,可是心理有病就不願意去找諮詢師,或者去諮詢機構解決問題,除了錢不夠,擔心錢花了起不到效果,遇不到好的諮詢師以外,是不是還有「怕被傷害」的這種想法存在呢?

現在愈發覺得,正確普及心理諮詢這門學科以及培養一批有資質、有能力的諮詢師是目前二、三線城市的首要任務,然後通過一批諮詢師的督導與訓練,規範運營好這個行業,利用自媒體、APP以及網路平台的宣傳是個不錯的方法。

這個任務有點艱巨,也很繁重,不過我還是充滿信心的,至少從大家努力學習的眼神當中,我看到了這個行業的希望和前景。也許再過十多年的時間,隨著大家素質的提高以及市場的規範,這個行業會越來越好。


對於題主的這個問題,我們覺得沒有一個非黑即白的回答。這次知乎圓桌「心理諮詢師的進階之路」還有一個問題是「心理諮詢師要不要逃離北上廣」,無論是在二三線城市,還是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對心理諮詢師來講,都有各自的優勢和弊端,但真正起決定作用的,我們認為還是心理諮詢師本人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


確實,在二三線城市城市執業的諮詢師面臨不少困境,這些問題很現實,影響著諮詢師的職業發展,給諮詢師帶來很多困擾。所以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曾經採訪過3位在二三線城市執業的、經驗豐富的諮詢師,問到他們關於在二三線城市執業的困難,他們指出了幾點比較突出的問題:

1. 二三線城市對心理諮詢的認知度和接受度較低

就像其他答主提到的那樣,這些城市中,人們對於心理諮詢有著或多或少的誤解,例如會覺得「學心理諮詢的人自己心理就有問題」 「我沒學過心理諮詢也比諮詢師厲害」,人們分不清心理諮詢與精神疾病治療的情況也非常普遍。在這一點上,就與一線城市中的部分群體,尤其是長期關注心理諮詢行業,或有留學背景的群體差距較大。

2. 諮詢師 (尤其是新手諮詢師) 可能面臨個案稀缺、成長緩慢的問題

正是由於非一線城市對於心理諮詢的認知度、接受度不足,再加上諮詢師經驗還不夠豐富,暫未建立起自己的口碑和同行人脈,所以諮詢師在入行早期個案量會偏少。這可能意味著諮詢師的成長會比較緩慢。

3. 當地心理諮詢相關的學習資源不足

目前心理諮詢行業的學習資源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如果諮詢師不是很擅長尋找學習資源,也會面臨專業成長上的問題。

另外,由於城市小圈子小,「轉幾個彎就碰到熟人」的情況比較容易出現,會帶來雙重關係等一些諮詢倫理方面的問題。不過我們所採訪的幾位諮詢師中,也有人提到,正是因為同行圈子小,所以彼此相互聯繫會更緊密,交流機會也多。

而對於上面提到的幾方面問題,二三線城市的這幾位諮詢師認為,

它們雖然棘手,但並非沒有解決的可能。

針對大眾認知度和接受度低的問題,正如前面答主所提到的那樣,諮詢師可以通過撰寫科普文章組織公益講座、體驗活動等方式來增加大家對於心理諮詢的了解,同時在這一過程中也達到了自我宣傳的效果。另外現在互聯網資源如此普及,除了當地諮詢師,也有很多同行正在努力進行有關的科普,相信這些信息也會不斷傳遞到非一線城市的群體中。


針對個案不足的問題,諮詢師的意見是,這是一個積累的過程,諮詢師在其中能夠做出的努力就是去認真對待每個個案,時常反思自己的工作,從中吸取自己的經驗。對於諮詢師來說,個案質量的重要性是大於數量的。另外也要增進與同行之間的相互了解和信任,讓別人知道你適合、擅長接手的來訪者類型和程度,這會有利於同行在需要轉介時想到你。


針對當地學習資源不足的問題,更加需要諮詢師自己動起來去尋找。現在有了互聯網,諮詢師可以從網路上獲得豐富的訊息來源,很多培訓課程、在線學習小組、督導都可以通過網路進行。當面進行的課程或培訓,也能在網路上查到資源。同時,諮詢師接受個人體驗和督導更是很好的學習資源。當諮詢師內在動力足夠,也有相對充分的自身資源(例如,金錢準備、家人支持)時,是能夠成長為成熟的諮詢師的。

採訪原文可以戳這裡看:

在二、三線城市做心理諮詢師,存在哪些一線城市少見的困境? - 知乎

另外也想強調的是,

上面所說的困難,並不是去到一線城市就不存在了

很多一線城市的人也對心理諮詢存在不少誤解,一線城市的新手諮詢師同樣面臨個案量少的問題,一線城市的培訓市場仍然存在亂象。不過非一線城市的情況可能更糟。但在非一線城市做心理諮詢師並不是一無是處,例如,非一線城市的生存壓力可能會小一些。這不是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問到:「「心理諮詢師」要不要逃離北上廣? - 知乎」


——這是回答結束的分割線——

在國內做心理諮詢師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遇到有自殺傾向的個案如何干預?

「高危行業」中的心理諮詢師如何自我照顧?

你要的專業靠譜內容,都在這裡啦: 簡單心理Uni - 最有態度的心理諮詢學習社群

我們還有公眾號喲~ 關注簡單心理Uni (微信號:jdxl-uni) ,就能和大咖諮詢師一起輕鬆讀經典,參加全國諮詢師的線上/線下分享會與大爬梯,與3萬+成長中的諮詢師一起學習一起飛!


先說總的觀點:諮詢師有沒有前途和在什麼城市沒有必然關係,如果會因為在不同城市影響職業發展,我認為影響更多來自自身,而非環境的選擇。

二線城市的消費水平和消費者對心理學的接受度可能會被許多人用來證明一線城市更有利於諮詢師發展,因為更高的收入和消費水平意味著更願意承擔諮詢費用,大城市受教育程度更高意味著更認可心理學學科價值和心理諮詢的必要性。

這樣的思考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說或許有其意義,但是單純站在個體諮詢師的角度,當地消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跟你的來訪量是否有必然關係呢?一個全職諮詢師正常個案量15-30個/周,二線城市總人口普遍在百萬到千萬級別,如此大的人口基數之下,消費水平和行業認知的影響真的能夠在一個個體諮詢師的來訪量裡面體現出來嗎?

每個二線城市不也是有那麼多高收入群體,以及對心理諮詢有強烈興趣的人嗎?如果讓這部分人了解到你的服務,依然會沒有前途嗎?

作為一個一直獨立執業和自我推廣的諮詢師,我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自己的個案來訪量增減更容易受到推廣宣傳工作的影響。雖然人在上海,但是我的來訪者大約只有1/4是本地面詢,許多在線或電話諮詢的來訪者都不來自一線城市。

所以說單純從來訪量上來說,我堅信如果你的推廣宣傳工作做到位了,在現在這個通訊如此發達的時代,只要被足夠多的人熟知,諮詢師是不應該找不到來訪者的。

說到這裡又要涉及另一個問題,就是諮詢師自我推廣的問題。北美的諮詢師不太需要做推廣,因為體制和國情不同。但是在國內,不論你在北上廣深還是在其他地區,一定程度的自我推廣都是必須的。但是很多諮詢師沒這個意識,更多依靠機構去宣傳,可是機構如果運營不佳,市場推廣力度有限,那麼你也一起跟著受局限,這就不是城市選擇的問題,而是推廣工作的問題。

諮詢師做推廣也容易產生倫理問題,為了獲得更多流量而誇大虛假宣傳自己。所以有的諮詢師可能因此比較抵觸我推廣宣傳。我認為在自己職業倫理判斷過關的情況下,做合理科學的自我宣傳和推廣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諮詢師的自我推廣,必然涉及到公眾教育和科普,而在現在這個心理學名義被普遍濫用和偽科學化的時代,為公眾呈現科學,嚴謹,真實的科普知識,並且提供相應的心理諮詢服務,可以說是心理諮詢師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和行業責任。

可能有的人又會說,諮詢師的專長是諮詢,不是市場推廣。術業的確有專攻,但是這兩件事情的壁壘並沒有你想得這麼高。推廣諮詢服務,根本上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到你這個人,你的觀點看法,你對於諮詢以及諮詢中常見問題的理解,從而消費者可以對你建立認可和信任,進而願意付費購買你的服務。

這個過程和諮詢師在諮詢中與來訪者建立諮詢關係我認為本質上是一樣的。如果你是一個接受過足夠嚴格訓練的諮詢師,那麼理應當知道信任建立的過程和諮詢師應持有的非批判、坦誠、支持、透明等等姿態。

諮詢師有沒有前途,和在哪裡執業真的沒有必然聯繫,而是和個人受教育程度,受訓水平有關係。嚴格來說,我認為專業都有保障的諮詢師應該是心理學專業本科+碩/博,或者是心理學專業名校碩博。心理學本科,或者沒有心理學背景的人做諮詢是在專業性上是難有保障的,不管你考過多少證,上過多少課。因為沒有接受過高校的系統訓練,不論是本科階段對於心理學的知識框架搭建上,還是碩博階段對於專業思維、寫作和研究能力的訓練上來說。

在推廣工作中,在社交媒體平台的文章創作,觀點的形成和探討的深度,各種平台上的表現,專業性是否到位都是能夠直接被受眾所體會到的。至少我自己的很多來訪者都會主動告訴我選擇我是因為覺得專業。

但是遺憾的是,國內的諮詢師准入門欄很低,許多非科班出身的人加入這個隊伍當中。他們可能不具備心理學專業畢業生的知識積累,以及本專業的分析思辨和相應的寫作表達能力,所以如果要讓這個群體的諮詢師參與推廣工作,可能寫出來的文章,做出來的課程或者其他產品就難達到目的,從而他們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會艱難前行。相比之下,我所熟知的一些諮詢師,包括許多知乎上的大V,因為專業性展現,加上筆耕不綴的努力寫作和公眾互動,可以得到非常多人的認可,也從不需要擔心來訪者數量。

這裡不是要反對熱愛這個專業的人半路出家加入這個行業,只是客觀的講心理學是一門對專業性要求很高的學科,心理諮詢則是非常反應專業性的工作。專業和非專業人士的差距,並不像其他一些工作一樣能夠通過經驗積累來縮小。

所以從來訪者流量上來說,我認為決定工作量的並不是地理位置,而是諮詢師自身的專業性,個人推廣工作的能力,以及和公眾建立聯結對話的意識。在這基礎之上,現在付費知識經濟時代,各種app和不同的玩法那麼多,諮詢師的收入也並不僅限於來訪者。知乎live上大v們的門票錢你自己算算就知道。

二線城市有沒有前途?我認為至少「錢途」的層面,這和你在哪個城市沒有必然聯繫。甚至說如果你的水準夠專業,收費和一線城市諮詢師一致,但是你所在的城市房價物價低於一線城市,這反而會是經濟上來說更可持續的選擇。


很好的一個問題。

只要不是人口在負增長,區域經濟活力在不斷下降。這樣的城市或者區域都是可以維持一段時間的。至於將來的發展,城市化不斷發展,每個人會越來越頻繁的在不同城市間調整工作。這個會越來越正常。核心是不斷的發展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做好自己擅長的那個部分,並且不斷的發現,預測將來的需求所在。不斷的調整,才是最終的應對之策。

歡迎一起討論。


前面貴陽的例子其實有些特殊。說說我知道的情況。


中國的精神衛生水平服務比較好的, 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 以及武漢。 基本上這幾個地方的鐵路2小時輻射圈,就能包含很大一批督導和優秀心理求助資源。 作為來訪者,哪怕不能每次都火車做面詢。但是以一兩月面詢加上網路諮詢的手段,也是能夠達到不錯的效果的。


所以在這些中心城市當中,確實有一定程度的優勢。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二線城市執業的諮詢師不容易做。 其實二線城市有龐大的市場,也有自己的競爭力,只是可能知乎上沒有人真正的發現而已。


首先,二線城市的競爭要小很多,一個心理諮詢的圈子裡面就那麼些人,基本上不會過百。 很多時候精神科醫生都會主動和當地的心理諮詢圈子打成一片,相互了解與配合。 這種情報與資源,本身是大城市根本拿不到的。


第二個,二線城市的諮詢師更加熟悉本地客戶。 許多城市和地區其實是有自身的歷史特點的,而這些歷史特點會形成一定的集體心理。這些特點可能北上廣深的諮詢師完全不了解。

例如一個東北的諮詢師,對於下崗這個概念所能夠給人帶來的衝擊,和南方的諮詢師理解會有很大的差異。


第三個: 二線城市的房租和消費壓力沒有一線城市大,諮詢能夠以400左右的價格來進行。我知道的一個註冊系統督導,准二線城市,才收300塊錢-400塊錢一個小時。

而1600元的一個月支出。對於很多有心理諮詢需求的人來說,不是一個太大的經濟負擔。

但是一線城市則不然, 基本上有些水準的諮詢師起價都要500元每小時,還未必有質量的保障。

最後,某種程度上講,現在這麼強調心理諮詢師的自媒體,其實是一種病態

心理諮詢師,本質上和律師以及會計師是一個行當。但是身為會計師以及律師,按照行業規範,是不能夠做廣告的。 但是心理諮詢監管滯後,所以可以採用自媒體花式做廣告,各種搏眼球。


其實這三個行業,最主要的客源,都應該是推薦。 我自己手頭有合適的心理醫生之後,一年穩定推薦出大概7個左右的個案出去。 這還是我在沒有太多社交環境下拿到的數目。


在飯桌上的話題,基本上家長里短,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處是經常出現的。 這時候透露一下自己有心理諮詢師,能夠提供這方面的幫助,以我的經驗來看,很多人都會感興趣。 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給一個電話,然後就要諮詢師的聯繫方式。

而這時候,一個基於本地的諮詢師的競爭力,要遠遠大於一個北上廣深的諮詢師。畢竟開車就能到的地方,不用外地跑,嘗試一下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成本的。

要知道,家庭不和,情感糾紛所造成的後果,有些時候遠遠不是幾百幾千塊錢的事情。 所以如果有一個專業人士能夠根據客戶實際的情況,來提供有針對的專業幫助。 並且基於來訪者的口碑,深挖本地市場,我個人認為是有前途的。


作為一個從業兩年,基本上靠諮詢可以生存的諮詢師來說,我的看法是。心理諮詢太貴了!和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差距太大。我了解美國的心理諮詢大約在60-100美元1小時。換成實際購買能力,中國的應該也在這個價位比較合適。我在西安工作。去過許多諮詢室,除了設置有點高大上,絕大多數是存活不下去的。而一家小醫院的心理科有許多病人, 大家寧願去開點葯,也消費不起昂貴的心理諮詢。其實心理諮詢師的能做的非常少。我在諮詢中總是給求助者首先說明白這一點。我也是凡人,沒有點鐵成金的本事,只是掌握了一些心理學知識和技術而普通人而已。所以中國心理諮詢師的定位過高導致市場的不認可。

如果在西安這種2線城市執業的話,一定要放下身段,找到合適的價錢,老百姓能接受的價錢,我認為是可以生存下去的。但是要想謀求很高的收入,是很難的。


連一線城市都一副沒病的樣子,其實都病得不輕,國人現在除了偶爾網上發發牢騷,有幾個人願意花錢讓別人聽你發牢騷,更何況大部分怨念深重的人就是因為沒錢好不好!


地域限制不了前途,現在的諮詢方式那麼多,不僅僅是線下的諮詢,還包括線上的諮詢,可以通過網路進行宣傳。如果硬說有影響的話,可能二線城市相對於一線城市心理知識的普及不夠,雖然很多人有心理問題,但是會盡量不去尋求幫助,對她們而言看心理醫生是很可恥的TT。


不是二線,而是在一個四線城市做全職心理諮詢師的感受。1.對於一個月均工資3千城市而言,諮詢費收得當然不能貴。2.即使收得不高,但是對於成人來說還是比較貴,所以來訪者多數是青少年,但是一到寒暑假,家長都會認為孩子一切都好了,只是到了開學所有問題又來了 ,所以我被寒暑假!3.城市太小,團體諮詢無法展開,因為轉角就能遇到你或他。4.有點孤獨,同類較少!5.最重要是學習成本高,全省只有兩個註冊督導師,感謝網路給了更多學習機會。
不過,雖然房租比較便宜,但是靠諮詢養活還是很艱難,還得幹些其他活補貼。


。。。感覺難的與其說是社會環境 不如說是自己。
相關:心理諮詢師三級,現國企普通員工
幾年前在內心的支持下考了三級諮詢師,二級不是不能考而是沒有從醫資格證。前幾年記得說二級也可也很隨便的考,(就是多交點錢嘛)。
然後在考前突擊培訓,背了一堆題,考試順利成功拿證。
然後呢?這就完了?我記得我拿到證之後就這種感受。這就是感覺自己剛考完了有機化學就被拉去化工廠說你趕緊去當工程師吧一樣。
後來回學校跟大家講,嗯,有考了心理師諮詢師證,大家都是,哇,這麼厲害,能幫我看看么。
我說嗯我只能給你疏導一下,因為我只是個入門的諮詢師,沒有從醫資格證啊。
那誰都行啊,那你考這個證有什麼用啊。

我記得當時是誰說,中國人不需要心理諮詢,大概對大家來說心理問題都是一瓶二鍋頭,一個姑娘,一頓揍能解決的吧,可是在學校諮詢室做幫工的幾年,真的是意識到了學生們乃至社會心理健康狀態的不樂觀。
所以呢,我又能做什麼呢。我不覺得只是考了證,經過大家各種各樣的培訓之後,我自己就可以面對經歷過無數傷痕的內心,至少我覺得很難。

所以雖然很不想還是脫坑了。

盡量希望能夠將整個醫療體制完善起來吧。至少能讓這些真心希望幫助別人內心康復起來的人,有那麼點自信。


對於心理諮詢師的要求得看當地的生活壓力還有消費水平吧,畢竟靠話術按時計費怎麼看怎麼像是騙子,對於小市民來說給予最大的精神壓力說到底還是為了錢,不會有那麼多人回面臨人生重大波折而導致需要心理醫生的治療。真正下定決心治療的人也不會選擇當地的大夫,反而更願意找更出名更貴的醫生,有貴的誰買對的啊,都說一分錢一分貨,更何況錢花出去了就是最大的心理安慰。
個人覺得現在人們的心理問題主要是來自於教育,人生觀價值觀被教育的扭曲變態,經不起波折,以以我為中心,所以才會自殘身體或者報復社會。若是重新拾起中國古老的傳統,至少會懂禮儀知廉恥,社會應該會更加和諧。
普及心理於個人太可悲了,這說明社會很不穩定生活很不和諧,普及心理於群眾,使大家凝聚向心力,共同推動著社會向正確的方向前進才應該是廣大心理諮詢師應該做的


我在三線城市的醫院,諮詢費用及其便宜。確實,小城市的人大部分付不起過於高昂的諮詢費用,但不是絕對的。只要你能力水平足夠,一定會有人願意為你的知識能力買單。就我所在城市的情況,做不好是能力水平的問題,需要實習和督導。
曾經有個諮詢師開班,請了國內某位公認的大拿來授課,結果自己在開班儀式的講話上不僅語病重重,還把大拿得罪了,大拿還在致辭時明著懟回去了。這樣一個人,你說他能做好諮詢?反正我不信。但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的諮詢費網站報價是300一小時。所以,任何地方都有有錢人,就看你能不能讓他心甘情願的給你錢


在二線城市都很難生存下來,以我所在的省會城市為例,每年大約有十幾家工作室成立,但兩年後能存活的不過兩三家。造成這種原因除了心理學的普及不到位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物價的不匹配。以我所在的城市,諮詢的均價是300/次,但人均工資可能只有3000左右,按一個星期四次諮詢來算,一個月近1200的費用,這意味著你的月工資要達到5000以上才有底氣拿出這筆錢。
有人可能會說為什麼收費不能便宜些,這個工作畢竟不是公益性質的,也涉及盈利,開辦工作室需要繳納的各種費用,以及前期個人體驗、理論學習的投資都決定了資費是很難降下來的。


謝邀,二線城市,上個月我才從網路上看到徐州已挺進二線城市之列,所以現在徐州在大力發展經濟,開創文明城市,城市基礎建設也在提升,如地鐵,公共道路建設(現在十條街有8條都在修路)以及城市的環境都做的挺好的。前幾天還看到一個調查,說是在全國響應國家生二胎號召中,徐州排行第二。看看身邊的朋友,確實有很多都生了二胎,甚至有的準備生老三。說是提前為國家排憂解難。上次還看到一個調查說是徐州在全國安全城市當中進了前十。嗨,我說了這麼多看似不著邊的廢話,其實我就想說作為一名心理工作者,他服務的對象是誰,還不都是一群想不開的人。還不是被苦難折磨到極點的人。你在看看徐州,大家都有錢了,生活環境優美,安全有保障,生活工作無壓力,整天除了混個上下班後就是盡情玩樂,好在現在徐州夜生活還不是很發達。所以想在徐州開展心理諮詢是有很大難度的。難度之一,觀念問題。
徐州以前屬於三四線城市時,人們觀念跟不上,其實那時也不能怨老百姓,徐州剛成立心理協會時,掛牌是在神經病院掛的牌,所有需要心理治療的都要去精神病院(好在現在已經沒有了),所以那時候哪有老百姓來看心理醫生,即使有覺悟高的,他也不敢去看啊,看了那不明擺著就告訴人家我是神經病離我遠點啊。所以我那時學業有成本想在家鄉有所作為一番,最後只能和朋友南下去發展。
後來2012年我小孩子出生所以我就回到家鄉發展,本以為現在過去那麼多年了,大家覺悟上也應該高起來了吧,再加上徐州發展這麼快,大家工作節奏相應也快了起來,工作壓力相對也大了起來,可是誰成想,在徐州開展心理諮詢還真不是那麼好玩的。
這就是難點二。外來的和尚太多。這幾年外國人打著心理培訓的那些所謂靈魂培訓班在這裡遍地開花。以至於大部分人都去接受靈魂洗禮去了,而剩下那些真正需要心理安撫與引導的人,他們又由於自身意識不高,或者礙於面子,所以想拉攏這部分人群有一定難度。
難度三,這是最主要的,我身邊很多朋友因為拆遷手裡有了錢,全部都去買房子去了,以至於現在大家都在做房地產生意,小日子過得那是有滋有味,就他們這樣哪來的心理壓力,哪來的憂傷痛苦,我說的這不是個體問題而是一大部分都是這樣。所以生活上沒有壓力,心理上就不會有什麼問題,有也是因為錢太多的原因。只要去發錢心理就舒服了。至於剩下的那一部分,屬於底成人群,即使排除他們思想覺悟問題,光從經濟上來講他們也沒有錢來找你做諮詢,所以在徐州這個美好的城市你要是想有所作為,只要找個能說外國話的老鳥,隨便做做微信,就能忽悠來很多有錢人。但是你想憑自己的真本事一步步走下來,就要看自己有多大恆心了。(我就屬於後面這種,死豬不怕開水燙,相信總有一天能混出名堂的人)。


理論上來說有前途,但我看到純粹靠做一個諮詢師而過得滋潤的,很少,極少,非常少。那天我們單位有個講座,來的還是這個城市甚至是這個省的大牛呢,但是,說實話,他們也不見得是靠做諮詢而過得滋潤的。而且當時講座的主要目的,也是推廣。因為不方便提其他人,你大致看看國內比較有知名度的專家,他們主要是靠什麼賺錢的?我看到的是各種靠譜或不靠譜的培訓,各種心靈成長夏令營、冬令營體驗班。要培育一個成熟的市場,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總感覺心理諮詢師證,也許是個還算有殺傷力的輔助性武器,你做科研,做培訓,做活動,做工作(比如獄警,老師考這個證)帶上它,似乎都能提升逼格,真正只它搏殺,求一個現世安穩,略難。如果,有些寫作能力,能坐得幾年冷板凳,能幾年內沒有經濟壓力和索求,耐心經營推廣,用心學習提升,或者有些希望。


病都看不起,就算上醫保,還有那個閑錢?


事實上很多人越來越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集心理健康理論的實用,但是經濟原因吧,很多人對心理諮詢起於興趣,止於諮詢費用,所以個人認為有待於進一步發展


個人看法,掙錢不容易。中國人跟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差異,不只是接受度問題,中國人消化心理問題比西方人強。你做得好也不好傳播。不像其他病,治好了一案例,大家口口相傳。就分享2點吧。


只要你夠優秀


推薦閱讀:

想成為一個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前期投入成本大概有多大?
一定要在語言上勝過別人的人是一種怎樣的心態?
學校最近組織考取國家資格證書,有以下:人力資源管理師(三級)心理諮詢師(三級)公共營養師(三級)營銷師(三級)理財規劃師(三級)。請問那些對於就業比較有優勢?(本人暖通製冷專業)
將童年陰影移情在身邊的人身上怎麼解決?
兼職和全職的心理諮詢師在工作體驗上有哪些不同?這兩種執業方式有哪些利弊?

TAG:心理諮詢 | 心理諮詢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