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涼會引起感冒嗎?
感冒了,是因為著涼嗎?
轉自百度知道作者:勿怪幸(東京大學醫學博士)
我們的一生,感冒是最為常見的疾病。統計顯示,成人每年平均會感冒2到4次。孩子則更加頻繁,大概每年6-8次,上幼兒園的孩子更多。
一感冒起來,輕則流鼻水,重則發燒咳嗽,總得持續好幾天,很是讓人頭疼。所以,從小到大,我們都沒少聽到母親的反覆叮嚀:天冷了,多穿衣服,不要著涼感冒了。
我們自己的體會和經驗也告訴我們,冬天天寒地凍,稍有不慎就會流鼻水,感冒了。所以,感冒顯然是因為受寒了。著涼就會導致感冒。
但是,著涼真的會導致感冒嗎?
我們先來定義一下什麼是感冒。
我們古人認為感冒是感受觸冒風邪,引起肺衛功能失調導致的。春季受風,夏季受熱,秋季受燥,冬季受寒被認為是誘發原因。日本更是直接稱為「風邪を引いた」(風邪入侵)。英語更加徹底,乾脆就叫cold,一語雙關,冷即是感冒,感冒即是冷。
嚴格的醫學沒有感冒這個疾病名稱,通常所指的感冒醫學上是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即俗稱的感冒,據美國疾控中心估計每年美國人感冒總數高達10億次。但人們對感冒的認識一直是多種多樣。直到20世紀科學家們才開始認識到感冒可能是一種傳染性疾病。1956年英國的病理學家分離出了鼻病毒,第一次確切的明確了引起感冒的致病原。
引起感冒的病毒可以多達200多種。而其中,鼻病毒最為常見,佔了所有感冒的一半以上。
一旦感冒了,人體的免疫系統就會被激活,試圖清除外來的病毒,所以會出現鼻腔分泌物增多,導致流鼻水,鼻黏膜腫脹導致鼻塞,打噴嚏,鼻腔分泌物流入咽喉會引起咳嗽,有時還會咽喉腫痛,發燒,畏寒等等。
這裡所說的感冒跟流感不是一個疾病。流感是因為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傳染病。普通感冒通常癥狀比較輕,自愈性強,而流感雖然也通常無害,但相比而言更容易引起肺炎等併發症。相比普通感冒,流感更易出現高熱,頭疼,比較嚴重的肌肉酸痛,容易感覺疲勞,乏力嚴重。
感冒多發於秋冬季節,從8,9月開始到來年的3,4月是感冒的高發期,也正是寒冷的季節。似乎就是因為寒冷引起的感冒。
那麼,受涼了真的會引起感冒嗎?
美國國父之一的本傑明富蘭克林先生在1773年給他的朋友的一封信中寫道:「感冒的病因跟濕或冷根本沒有關係「。因為他觀察到總是濕漉漉暴露在寒冷海面的水手很少感冒,可是一旦登岸就開始感冒起來。他告誡人們,感冒是因為近距離接觸引起的。
美國國家過敏和感染疾病研究所則是這樣說的:「跟人們的常識相反,寒冷或者受涼不會引起感冒。」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這樣說:「 目前沒有實驗證據證實暴露在寒冷中會提高感冒的幾率。」
可是,我們自己的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天冷或者受涼了就會感冒啊。
那究竟誰是對的?
看看科學研究怎麼說。
1931年的研究顯示,熱帶地區的感冒發生率並不比寒冷的北半球低。最冷的加拿大和俄羅斯感冒的發病率在全球範圍內偏低。
英美科學家在早期做了一系列的實驗。1958年伊利諾大學醫學院的道林教授等將志願者關在 冷庫2-4小時,與呆在溫暖房間的志願者相比較,發現感冒的幾率一樣。1968年美國貝勒大學醫學院找來49位身強力壯的志願者,僅穿內衣,坐在只有4度的冷庫中,或者泡在冷水中半小時,在受冷前,受冷中,或受涼後分別在志願者的鼻腔噴上鼻病毒,然後比較那些呆在溫暖室內的志願者,看是否受涼會誘發或者只是增加感冒的機會。結果發現,受涼與感冒與否沒有任何有意義上的關係。
芝加哥大學做了一個實驗。讓253位志願者僅穿內衣坐在冷藏櫃中兩小時之久,同時在鼻腔滴上含有病毒的液體。結果發現,這253位受凍的志願者感冒的比例與另外175位坐在溫暖房間的志願者比例一樣,沒有差別。
1980年克里斯蒂(CHRISTIE, A. B.)做實驗證實,與暴露在寒冷中的人相比,給鼻腔用溫熱的蒸汽加溫也不能降低感冒發病幾率。
有意思的是,喬治華盛頓大學2012年做的調查顯示,在美國仍然有很多人相信寒冷或者氣候改變是導致感冒的原因。他們發現低社會經濟地位的家庭的孩子,或者少數族裔的家庭,更容易接受這個觀點,而教育程度高社會經濟地位高的家庭孩子更容易接受病毒學說。
那為什麼感冒容易在冬天得呢?
具體原因仍然不清楚。但最廣為接受的解釋是,因為冬天我們都多呆在室內,因此互相傳染病毒的機會大很多。美國國家過敏和感染疾病研究所這樣解釋:人們更多的呆在室內,增加了傳染的機會。另外冬天的濕度低,病毒易存活,且鼻腔黏膜可能更易於被病毒侵蝕。
至此,似乎可以得出結論了。感冒跟受涼沒有關係。淋雨或者穿少了不會引發感冒。因為感冒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冬天多是因為我們呆在室內接觸病原多了。
且慢,這有一個問題。因為現代城市擁擠不堪,像北京東京這樣擁擠的大都市,夏天我們與他人接觸機會或者擁擠程度並不見得比冬天低很多。而且,的確是淋雨或者受涼後頭疼流鼻涕啊。
科研工作者們也不滿足於這個解釋。
2005年英國的卡迪夫大學感冒研究中心認為上述的實驗都不嚴謹,因為鼻腔滴上有病毒的液體不能反映真實的病毒感染,因此他們找來180位志願者,分成兩組,一組90人。第一組把腳放在冰水中20分鐘,而且不停地加冰以保證水溫在4度。另外一組,赤腳放在空盆子里。每天讓所有人在家裡記錄自己有無感冒癥狀以及程度。結果發現,4-5天後,冰水組有13人報告有頭疼流鼻涕等感冒癥狀,而對照組只有5人。冰水組多了一倍。
他們的解釋是,1,體溫下降導致鼻腔黏膜溫度下降;2,鼻腔溫度下降降低了鼻腔的抗感染能力,減慢黏膜清除病毒的能力,同時抑制細胞吞噬能力;3,人體感冒時的發熱以及鼻塞正是人體抵抗病毒的防禦反應。
那醫學界對此研究如何反應呢?
褒貶不一。這個研究最大的問題在於1,不是雙盲的。對照組知道自己的腳沒有受冷,而受冷組知道自己的腳在冰水中(當然),心理作用不容忽視(但之前的研究也不是雙盲的);2,這些癥狀的報告都是志願者的主觀報告,沒有客觀指標;3,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發現這些感冒了的人平時就比其他人容易感冒些。
那有沒有另外的解釋呢?
卡內基?梅隆大學1991年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找來394位志願者,在鼻腔噴上病毒,然後記錄他們各種各樣的精神壓力,最後發現,精神壓力,如焦慮,失眠,熬夜,與感冒發生率呈正相關。寒冷導致的精神壓力,也許與冬天多發感冒有關。
之後一系列研究都提示,低溫可能導致鼻黏膜血流下降,黏膜乾燥,白細胞移動度下降。這些也可能導致容易感冒。
說了半天,到底寒冷會不會引起感冒啊?
醫學界目前普遍的觀點是寒冷不會引起感冒。但是,正如上面舉出的研究例子,這個結論仍然不確定。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證實。
那作為常人,冬天為了防止感冒需要保暖嗎?
當然。保暖也許對感冒預防沒有確切的作用,但是冬天的極端寒冷會導致低溫血症,凍傷,凍瘡,部分人還會誘發雷諾病、甚至誘發心臟病等等。保暖很重要。
那怎麼樣才能預防感冒呢?
勤洗手,因為洗手能很好的去掉沾染的病毒,大幅度降低感冒幾率,尤其家裡有孩子的。避開感冒了的人,這個顯而易見。再就是不要老摸自己的口鼻,因為受傷的病毒很容易進到口鼻引起感冒。另外注意室內保濕,因為前面講了,乾燥可能是誘因之一。
題外話,很多人感冒吃維生素C,以為維生素C能預防和治療感冒。但是回顧過去60年超過1萬人的臨床研究,結論是感冒了再服用維生素C沒有用。長期每日服用200mg,倒是可能縮短病程8%,兒童縮短14%。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如果長期每日吃大劑量VC,如果每年你感冒12天,可能就會縮短到11天。所以是沒有意義的。
另外,冬天淋雨了頭疼,是感冒嗎? 可能不是。那為什麼會頭疼呢?現在還不知道機理。最近有些論文提出大腦冷卻假說。這種假說認為,頭上淋雨後,大腦溫度極端下降,為了保護大腦,後鼻竇和眼後腦室為了保持溫度,鼻竇收縮關閉,同時粘液大量分泌,以阻止進一步的溫度喪失,因此會導致頭疼和流鼻水。
參考文獻
[1] Milam DF, Smillie WG. A bacteriological study of 「colds」 on an isolated tropical island (St John, United States Virgin Islands, West Indies). J Exp Med 1931;53: 733 –52.
[2] JACKSON GG, DOWLING HF, SPIESMAN IG, BOAND AV. Transmission of the common cold to volunteers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I. The common cold as a clinical entity. AMA Arch Intern Med. 1958 Feb;101(2):267–278.
[3] Christie A B.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In: Christie A B, ed.Infectious diseases: 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practice. New York, NY, USA: Churchill Livingstone, 1980: pp 304–311.
[4] Eccles R. An explanation for the seasonality of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viral infections. Acta Otolaryngologica (Stockholm) 2002; 122:183-191.zz from mitbbs
長久以來,中國父母堅定的認為如果涼著了會導致感冒,這種說法一直被一些人斥為不
科學,因為現代醫學通常認為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
但是,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 January 20, 2015 )最新的研究發現涼著的確和感冒有
關。
新研究認為,感冒病毒中最常見的一種,Rhinovirus 其實是無處不在的,但是帶有病
毒的人未必都會患感冒。而決定是否會患感冒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人體的免疫系統的狀況
,而這個狀況則受體溫影響。該研究指出,感冒病毒會大肆在的在培養在33攝氏度的氣
管細胞里複製。但是同樣的病毒則不能在37度(相當於正常體溫)的氣管細胞里有效復
制。該研究指出其中原因之一是免疫系統中的一型干擾素受體(Type I inteferon
receptor) 的功能受溫度影響很大。
原始文獻出處:
2016-02-10
入冬或秋冬之際,談到天氣,媒體或氣象單位一定會叮嚀大家:「最近溫差大,請注意保暖,以免受涼感冒。」感冒可以說是最常見的疾病了。不過,「昨晚淋了一陣雨,今天就開始流鼻水」、「周日去郊遊,海邊風太大,大家都感冒了」聽來似乎理所當然;而我們也知道,感冒(或呼吸道感染)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問題來了:究竟是「冷風」讓人生病,還是「病毒」讓人生病?習慣上稱為「傷風」的感冒,英文叫 common
cold,意思都是與 cold(冷)有關,可見這傳統觀念,古今中外都一樣,更是經驗累積的結果,但事實上並不正確。
在生活中,常人碰到未充分保暖、吹風、淋雨、冷氣太強等等的機會很多,事後如沒怎麼樣,大部分人就忘掉這些,也不會去回想:為什麼我受寒卻沒感冒?而如果剛好有感染而出現癥狀,在先入為主的觀念下,就會與事前的「受風寒」聯想了。真正的情況是:感冒者擤鼻涕後沒洗手,病毒沾粘在所觸摸的電話筒、計算機、電梯按鈕上,他人的手受了污染,再不經意的觸摸鼻子,就會把病毒帶入鼻腔,如果沒有針對這一型病毒的抗體,其後就發病了,例如:打噴嚏、流鼻水、咽部癢感。
在打噴嚏或咳嗽時,感冒者將病毒顆粒飛沫噴洒到空氣中,讓附近的人吸進鼻腔,更是常見的另一個狀況。像這樣的病毒感染過程,根本不知不覺,但病人卻很快聯想到,前天下班時淋了雨「應該」就是原因。這也難怪-病毒是看不見的,想到的都是「受風寒」的過程。
其次,感冒剛開始發作,病人往往會有怕冷、打噴嚏等現象,此時對周遭環境的溫度,會更加敏感。平常沒生病時,天熱覺得公交車的冷氣很舒適,現在發病了,一點點的冷也很難過。當回家後認定已感冒後,很容易想到就是公交車冷氣太強才生病,但其實這時候覺得「冷」,已經是生病後的結果,而不是生病的原因。類似如此,數百年來的生活經驗,導致一般人都會認為,感冒都是受涼、沒蓋好被、衣服少穿一件、淋雨、洗澡洗頭沒擦乾、門窗沒關密的結果。
「寒冬冷空氣」就會使人容易因「受寒」而生病,看來理所當然,事實上主因是冷天大家留在室內,病毒在密閉空間容易散播。而所謂「換季」,天氣忽冷忽熱,可能是這樣的環境與溫度,恰好比較適合病毒的生存與散播,人類喜歡不太冷不太熱的氣候,病毒同樣在此時也特別活躍。而每年秋天開學時,天氣冷熱多變,但其實也是學生恢復團體生活,增加互相傳染的機會,所以病號也就多了。
免疫力好不好,也沒有我們所想那麼有關連。體壯如牛、看來活力十足的體育健將,如有機會碰到某一型病毒、而他恰好沒有這型的抗體,還是有可能被感染,只是恢復或許比別人快,病程比較短。如果「冷」會使人容易致病,則聚集體質已變差的病人的急診室、開刀房、加護病房、產房、病房,即使在夏天,也不能開冷氣,並通通只能裝暖氣了。
難道不吹風,就不會感冒嗎?錯了,感冒不是「吹到風」造成的,反而是「沒吹風」的關係。窗戶關太緊、空氣不流通,則病毒不能散逸,就更容易感染他人。寒冬下的保暖,對防範呼吸道過敏可能有幫助,對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更為重要,但對預防呼吸道感染,例如感冒,好處是很少的。正確的預防感冒方法是:多洗手以減少病毒污染雙手的機會、不要隨手觸摸眼睛或鼻子、不要待在密閉空間太久、窗戶要通風良好、不要與有呼吸道疾病的病人正面近距離接觸,必要時要戴口罩。
並不會。
我問過NJU醫學院的老師這個問題,我們最後討論的結果是這樣的。
首先感冒是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癥狀,比如說頭暈,肌肉酸痛,鼻塞。
單純的在寒冷空氣下暴露不會引發感冒,但是會導致鼻粘膜的過濾功能降低,空氣中的氣溶膠是有可能含有正粘病毒之類的,所以這就引發了感冒。
但是,大多數人的感冒是在受涼前就受到了感染,感冒癥狀出現一方面是免疫系統工作,另一方面是病毒寄生細胞後的癥狀,在8小時以後出現,48小時到達高峰。
不一定,但會導致抵抗力下降
推薦閱讀:
※人老為什麼會駝背?
※腹肌真的可以不用運動,藉助儀器就可以鍛鍊出來嗎?
※阿斯巴甜對減肥或健身有何影響?
※軍姿是標準正確的站法嗎?會有害健康嗎?
※工作日睡七小時左右,周末想睡懶覺,但是會在睡了七八個小時的時候自然醒,身體的疲勞得不到恢復,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