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 在中國的受關注度是否下降了?原因何在?


沙桐也在懷念F1。2016年4月,F1大獎賽迎來了他在中國的第13個年頭。
他在微博上寫道:「自從不再轉播,我的評論間就一直這麼空著,不知道是不是都長蜘蛛網了。」

沙桐是無奈的,他還能在央視一些綜合類節目中露臉,而他當年的搭檔朱環則徹底泯然眾人。

在中國,F1從2012年開始逐年下滑。百度指數很明顯的說明了這個趨勢。
為什麼會這樣呢?

直接相關的原因是,2013年開始,央視停止了對F1的直播。
與此同時,停播的還有達喀爾拉力車賽、環法自行車賽,以及一些賽車專欄節目《精彩F1》、《賽車世界》等。

扯遠的說,喜歡賽車的人一般都通吃。

賽車迷的一月份屬於達喀爾拉力賽。老將盧寧軍,小將周勇,熟悉達喀爾的人都知道,但他們現在,成為一種記憶了。如今的達喀爾,只能看到依稀的圖文消息了。

賽車迷的暑假屬於環法自行車。最後一天在香榭麗舍大道繞場10圈是所有環法觀眾都樂意看的,即使那一天,往往也都是選手巡遊,不以競賽為主。

央視停播環法當然有理由,他在法國午後進行,大部分時間在中國的後半夜,時差問題讓他需要考慮成本。與此同時,環法的口碑也正在受到衝擊。阿姆斯特朗離開後,環法的收視率直線下降,美國區的收視率在2005年之後銳減了50%以上,而在2007年,德國國家電視台就已經停播。

中國缺乏本土參賽因素,停播午夜時段的環法,尚算合理。但為什麼要停播黃金時段的F1呢?

——它的理由,比較複雜。

2003年,F1進入央視,F1與央視的合作和「變形金剛」有些相似。變形金剛早期賣不出手辦,於是拍了電影,免費在電影院放,以此吸引觀眾。而F1進入中國的時候,屬於上海久事公司的版權——這份版權,同樣是免費給央視,為了推廣F1。

然後,你知道的,天下沒有免費的盛宴。這場「免費轉播」背後的利益交換是——2004年即將開始的上海站F1。

插著說一句2003年,那是F1在中國獨特的一年,至今還有很多美好的回憶,2003年賽季第二場比賽,萊科寧在馬來西亞雪邦奪冠,個人職業生涯的第一個冠軍,他也因此在中國圈了一堆粉——這些粉絲中的一部分,就會成為2004年中國F1的現場購票者。

2004年開始,F1在中國就進入了第二個階段——中國石化 X F1時代。

看過那個時代的F1都會知道中石化的那則洗腦廣告「中國石化SINOPEC」,甚至在正賽過程中也會切播廣告。(來回顧一下)
中國石化加油卡F1篇_視頻在線觀看 - 56.com

這筆贊助費用據《重慶晨報》的報道,每年的費用高達2億。在巨額廣告費的利誘下,央視和F1走的非常近,要知道F1的比賽時間下午13:00,這算到北京時間是晚上20:00,絕對的黃金時段!這幾年是舒馬赫在F1最後的輝煌時光,其實同時也是F1在中國最後的甜蜜時光。

此後F1在中國仍舊處於上升趨勢,但是關係就有些微妙了。

2008年中石化撤資F1,與此同時,上海站也遭遇重大變故,某陳姓市長被抓下馬,連帶了整個項目。F1上海站,開始無冠名時代——此時F1依舊免費給央視,但是央視也不再有廣告。這是F1在中國的第三個階段。

而缺失了廣告費的央視,與F1的態度也漸行漸遠。黃金時段的F1經常延播。(當時我們不知道為什麼,現在回想,大概明白個中利益關係了)

之後就是2013年,F1與央視徹底說再見。我們熟悉的主持人沙桐也更多走向了行政工作。他是很多中國賽車迷的「領航員」,但是在三年前,他也基本半退役了。13年的時候,他還高高興興的說:「 第一次沒有工作任務,做為一個普通車迷踏踏實實看一場比賽,的確是一件超爽的事情」。但在2014年,F1停播一年後,他突然站出來聊了央視為什麼不播F1。沙桐的意思是F1離開中國只是因為收視率。

這一年,上海久事也終於把F1轉播權賣出價格了,付錢的是樂視體育。F1在中國終於走出了經濟鏈的第一步,但是缺少了央視這樣的大平台,即使樂視F1做的尚算精細,但觀眾數量還是不可控制的下滑。


看了一下都是14年的回答了,不知道還有沒有人關注。作為一個看F1賽事13年的車迷不邀自來。

首先必須說在前頭的是F1是一項極為小眾的體育運動,全球每年正式F1車手的席位只有20來個,即便加上幾乎開不到F1賽車的試車手也不超過百人。所以,對絕大多數普通老百姓而言,這是一項無法真正參與其中的運動,和籃球、足球、乒乓球的受關注度是不能比的。
——————————————————————————————————————————
好了接下來步入主題,F1在中國的受關注度到底是升是降?

F1賽事是2004年正式進入中國的,即便是今天,中國的汽車賽車文化也並不濃厚,更何況當時。所以最初的幾年,我們可以看到各種政府機關的「免費」贈票,以及學校組團秋遊看F1的盛況,畢竟總不能讓觀眾席上空著吧。

最初的3年,F1中國站的看台票有很多都是贈票,尤其是昂貴的PIT區VIP包房、大直道主看台。

但是由於早期對這項運動的陌生,電視直播中出現過不少看比賽睡著,比賽剛開始不久就離開賽場的窘境,主要還是沒興趣+看不懂。所以坦白的說最初的幾年,F1中國站確實靠贈票、關係票積聚了不少所謂的「關注度」和「人氣」,看上起F1好像在中國很盛世,但實際上呵呵。

後來隨著F1初來乍到的熱度逐漸降低,贈票和關係票減少,而很多真正喜歡這門運動的車迷(不管是真車迷還是偽車迷)開始逐漸產生,於是在上賽場可以看到各種舉著大旗、打標語、打橫幅的粉絲團隊。雖說這其中不乏車手的「腦殘粉」,但這正是F1運動在國內能有更高關注度的根基。所以,從電視畫面中看,或許看台的空座多了,不再人滿為患,但真正愛F1、懂F1的人在增加。

各路粉絲的加入,讓F1在中國有了更多的關注

當然為了迎合粉絲大軍,中國站的主辦方也確實沒有少費周折,推出過針對車手的專有的看台,如K看台(Kimi),2006年舒馬赫第一次從法拉利車隊退役,中國站也打出各種煽情牌,推波助瀾吸粉+圈錢。

免費贈票和打醬油觀眾的褪去,年輕的車迷不斷湧現,而且隨著觀賽年數的變多, 不少車迷也開始變得更專業,由單一的看帥哥、看車隊逐漸演變成看賽事、看戰術(比如此刻正在給你們碼字的我,哈哈),應該來說F1在中國真正開始被關注起來。

2014年,中國大獎賽迎來十周年,上賽場還舉辦了「萬人攜手同行上賽場」的活動,這是2004年中國站以來,上賽場首次全賽道向公眾開放。活動是在3月17日早上舉行,而那年的中國站在4月下旬舉行,活動地點在離上海市區30公里外的上賽場,雖然其中人不可或缺的會摻雜起鬨湊熱鬧的人,但我想說,一大早趕完上賽場去走賽道還真是真愛啊。

F1中國站十周年活動「萬人攜手同行上賽場」盛況再來說說這幾年,雖然因為各種「火星車」(不是紅牛就是賓士)的 輪番出現,以及各種遊戲規則和賽車技術的限制,F1比賽本身正在逐漸變得「無趣」,但現在每年中國站的維修區及賽場互動活動正在越來越多,越來越開放,相信假以時日,我們也能在比賽後走上熱乎乎的賽道,和近距離觀看頒獎儀式,甚至享受到冠亞季軍車手噴洒的香檳雨。
——————————————————————————————————————————
又是一個分割線,扯了這麼多,簡單來說就純到場人數上,這幾年中國站的入座率或許不如04-05年,但是車迷群體的人數絕對是遠遠大於最初的幾年,而且隨著賽車文化的逐漸升溫,未來勢必也會吸引到更多年輕人。所以,個人愚見中國大獎賽的關注度是穩步上漲的,去掉了濫竽充數的。


我覺得下降了吧%(個人看法而已)
就我自己及周圍人而已,小學至初中時期,是F1的瘋狂粉,還買過F1空氣動力學的書(………),周圍也有很多朋友一起聊F1。
然後到高中,應該是央視不轉播開始,大家開始追足球……忽然忘記了F1,忘記了舒馬赫,阿隆索,萊克寧,馬薩,法拉力 ,雷諾,邁凱倫……
現在,包括我,身邊幾乎沒有朋友看F1

這種轉變也不知道為什麼,這種心情很難言說。
前些天無意看到了有關新聞,忽然有點懷念。

那些陪我一起的時光也是悄悄的溜走


f1之類的賽車運動,我覺得電視轉播效果並不好,就是看著一堆車在屏幕上運動,你感受不到他們有多快,雖然屏幕下角會標著現在時速達到了幾百公里,但是作為電視觀眾,對這個數字是沒什麼感受的。
這個運動適合的是現場觀看,我沒有看過f1,但是現場看過澳門的賽車,好像是f3吧?比f1低了幾個級別,但是實在震撼,引擎的轟鳴聲在現場是可以讓你心臟都顫抖的(話說就是這一次我才知道 心在顫抖,心臟都要跳出來了 這樣的話不是誇張修辭,而是真正可以存在的體驗!),車輛飛馳而過那是真的可以體會到 刷的一聲就消失 ,真正體會到 風馳電掣 含義的!
這些感覺,才是賽車的魅力,但是恰恰都是電視轉播無法帶來的。
所以電視不轉播賽車,我覺得很正常,因為真的不好看。


規則改了那麼多,連音浪都和以前不同了,怎麼粉…


F1的粉絲成長條件太苛刻,比籃球,足球,乒乓球等入門容易,參與度高的運動比起來,需要的知識門檻高,要入門的粉絲對於這些內容往往會退避三舍,而且需要汽車工業和文化的長時間積累,英國義大利德國美國都有長達100年以上的汽車文化


作為一個中間放棄了幾年,又開始看的F1車迷打,法拉利車迷,這個問題還是很有發言權的。

開始看F1主要還是04年開始的,也不是因為中國站,可能是因為看體育新聞,那個時代老是聽說舒馬赫舒馬赫,就漸漸開始關注了。04-08賽季,作為一個F1車迷幾乎每場都要看,還記得08年新加坡站,央視沒有轉播,去PPTV看羅賓的解說,當時皮蓋撞車阿隆索領先就說雷諾是故意的,這也是我見過最靠譜的陰謀論了。話說回來, 自從09年開始法拉利開始走下坡路,漸漸看的就少了,中間偶爾也看過幾次,總覺得09年規則變化之後, 比賽感覺沒有以前精彩了。後來又取消了加油,開始引入DRS,引擎升級需要token,倍耐力加入之後,輪胎幾圈之後性能就開始衰竭,賽道上超車也就是例行公事了,超車數增加了,超車質量下降了,和05.06年伊莫拉舒馬赫和阿隆索的纏鬥真的想去甚遠了。不過,對中國的那些車迷損失最大的還是央視的退出,相信絕大部分的車迷都是從央視轉播F1開始看的,雖說吐槽朱?沙桐解說爛的不絕於耳,但是在黃金時間轉播真的能吸引一大票粉絲。不過央視這樣一個結合了錢和政策的地方,英超西甲說不報道就不報道的地方,在04-08年我經常看的這個階段,經常還要把黃金時間讓給乒乓球羽毛球等賽事,後期F1收視率下降,還沒有冠名贊助的情況下,退出是自然而然的。

後來重新開始看還是樂視的加入,樂視買下的F1的轉播權算是對中國F1車迷一個很大的幫助,雖說網上認為樂視的解說依然比不上五星體育的,但是樂視現在F1的製作水平還是很不錯的。雖說這三年的F1一直是梅賽德斯獨霸天下,法拉利依然疲軟,引擎從最開始的V10變成V8又變成V6,但是有一個可以好好看F1的地方還是很滿足的。

最後說到上海站,上海站明年將第14次承辦F1大獎賽了,從最開始各種贈票,舒馬赫效應,觀賽人數上升到最近幾年觀眾連年減少,雖說觀眾在減少,但是觀眾在逐漸變成車迷,真正的車迷。不知道17年合同到期後上海還會不會和伯尼續約,也許明年是最後一年上海站了吧,作為一個一直夢想著可以去現場看一次F1的窮學生,明年真的要去一次了。

最後的最後,我法什麼時候能雄起啊?!


強答一個,各位輕拍。
自己每年都會攜家小去現場,從現場看,一年比一年熱鬧,觀眾和場外活動都是。
電視轉播央視不放可能是影響了一些觀眾,但上海台還是一如既往的直播著,真車迷總會找到看直播的方法。
如果f1的關注度下降,個人覺得賽事質量才是主因說。
1、08年之後都是一隻車隊獨牛,牛到是個具備一般素質的車手即可奪冠,巴頓、瓦特爾(小瓦的粉絲不要生氣,個人覺得如果以4屆世界冠軍的要求看,他從未證明過有這個實力)皆是。
2、取消加油,取消了一根油管和幾個加油工,但損失的是賽道戰術空間,尤其是小車隊。即使大車隊也沒啥戰術能擺的了,場面通常沉悶,再無羅斯布朗這樣的戰術大師。
3、偶像式微,如當年舒馬赫哈基寧等大神沒了,kimi、Alonso未達大神高度,小黑是目前圍場最好的車手,水平也達舒哈兩人,甚至單論超車技術無出其右,但總覺得缺點什麼。
因此,f1依然熱鬧,但看電視的觀賞性卻是下降的。至於央視,轉過的賽事高質量的真不多。


F1的確是一項很小眾的運動,我個人是把F1歸類到極限運動之中。因為它絕對可以說是世界頂級水平的賽事,其賽車科技都是代表了當今汽車工業發展的最高成就。各大汽車廠商開發出的最高新尖的技術都應用到賽車中,也是少數非常燒錢的運動之一。而我國在世界F1舞台上並沒有代表性人物,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車迷的准入門檻,要麼對極限運動的熱愛,要麼對賽車的熱愛,要麼從業於汽車工業,有所接觸。而在中國此類運動並沒有國外那麼火爆,甚至說是冷清。我們更偏向於那些參與度高、門檻更低的運動,比如籃球、足球。

同時F1進入中國時間晚,起點高,受眾人數少,並沒有引起一定程度的「賽車熱」,且在電視上觀賞水平受限。但隨著賽車文化的逐步興起,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真正的車迷出現。

我自己是受我爸影響,從小學就跟著看,真正開始喜歡看是在初中。每周六的排位賽周天的正賽,都看的不亦樂乎。雖然我不懂汽車,但也漸漸感受到了賽車的魅力。那時經常對我爸說以後一定要和他一起去上海看場比賽^_^然並卵啊-_-#

同時感受最深的是周圍關注F1喜歡F1的人簡直少之又少。作為女生,很替男生捉急啊。我初高中是非常愛NBA和F1的,但身邊的男生大都表示只愛NBA,對F1無感,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所以那時除了我爸,幾乎沒有可以和我聊F1的人,賽車雜誌也都是自己買來自己看。

自從央視不再轉播F1以後,我就看的很少了,只是偶爾關注一下每年大獎賽的事。所以從我自身來說,對F1的關注的確在降低。可以說,我和F1的距離,隔了一個漢密爾頓!
Hahaha

最愛的車手就是Lewis Hamilton(漢密爾頓)了,從邁凱輪到梅賽德斯,14、15年連著兩屆總冠軍,也是Niubility!!!

作為一名車手,我表示經常被他帥哭…………而且小漢絕對是po圖高手,一打開Facebook,經常被他刷屏,各種帥照,各種自拍,各種他的哈皮狗……


cctv不轉播了。
cctv就是賽事風向標。


關注度降低和觀眾數量下降是顯而易見的也是必然的,因為國內對F1的初期宣傳方式完全就是錯誤的。

在04-06年,我看到各大媒體將F1作為一場娛樂秀來宣傳,同時宣傳重點多集中在舒馬赫身上,因此多數人只是舒馬赫的粉絲而不是F1車迷,對於這群人來說舒馬赫退役後F1就結束了;

剩下一批車迷,接觸F1時還是學生,隨著時間流逝投入業務活動的精力越來越少,興趣逐漸消逝,因為F1隻是一場「娛樂活動」;

另外,豐田、本田、寶馬和雷諾的退出也削減了F1的曝光幾率。就算本田和雷諾回歸,大家早已對F1失去了興趣;

最後,F1中國站賽事的日期調整,從風和日麗的9、10月變成陰雨連綿的4月,上座率可想而知。


完全沒有下降,應該是上升了才對,因為受眾基數比較小,所以數量上升不是很顯眼。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吧,十年前我看F1,除了坑爹的中央台就只有上海的勁爆體育,廣東衛視(原諒聽不懂粵語,不太想看這個頻道),好像還有台灣衛視(不太喜歡羅賓),可以說如果遇上中央台上海台一起放中超,台灣衛視放搏擊,基本就只能坐著看文字直播或者等著看延後的重播了。但是今天打開電腦可以選擇樂視,可以選擇上海,可以選擇廣東,可以選擇台灣等等等好多選項,可以看樂視的高清,可以選勁爆李兵葉飛的解說,只要我網速跟得上我完全可以不用延後就看直播,我覺得這已經說明雖然趕時髦去看現場的人沒有頭兩年多,央視也不放了,但是車迷的數量是在不斷增加的,關注度是在不斷上升的。


改成v6,超車更沒看頭,鼻翼難看,說什麼環保,玩這種運動還說什麼環保


好多答案說F1脫離群眾、富人運動的,這樣的心態評價一項運動真的合適么?
就好比跑百米,雖然你可以隨時隨地的去跑步,可能跑的快點的也曾經參加過各種比賽,可是你真的跑的出來奧運會男子百米的技術性和競技性么,更不要提觀賞性和刺激性上的差距。可是你不能說跑步脫離群眾,跑百米是身體素質富人版的運動。
說F1脫離群眾本身從各種角度上講都是不對的。列位買的起的各種「平民」車型,有著大量的技術都脫胎於F1的。在四驅(Ferguson P99 )、渦輪增壓(雷諾RS01)、牽引力控制系統甚至混合動力系統等的技術的應用驗證和推廣上,更不用提在F1的軍備競賽中各大汽車廠商催生出的各種各樣的發動機技術,F1都始終是世界汽車行業的新技術研發中心(最近FIA對F1的限制越來越多,以至於在新技術的爆炸性推出方面慢下腳步了,大有被WEC趕超的趨勢。不過倒也能夠催生出各式各樣的極限,上個賽季的F1用的是1.6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好伐!和我的車的排量一樣好伐!這還不算親民了嘛?可是為咩他就能跑310多,我的破驢上150就開始哼哼?~)。
F1這運動純燒錢的這無可否認,40%的車隊都在賠錢,不賠錢的多少都有類似阿隆索、馬爾多納多、佩雷斯、卡夫亞特這樣的自帶金主的車手(不是說他們實力不夠金來添,但是確實像胡肯伯格這樣的年輕出色的選手因為背後沒人而到了無車可開的境地),但是仍有大量廠商賠錢也要在圍場里一擲千金(不算威廉姆斯家族,他們車隊是一隻上市公司。。。),因為這也會帶動他們的民用車市場。為什麼蘭博基尼永遠也跑不過法拉利?為什麼帕加尼裝上了AMG的發動機而不是寶馬的?特斯拉(戴姆勒集團)上有一個叫ERS的動能回收系統是哪兒來的?等等~~~這些現在看起來還很遙遠,但是就像同樣脫胎於F1的換擋撥片一樣,這些技術早晚也會出現在十萬二十萬的車上。
為什麼現在F1看起來關注度下降了?因為轉播平台不是CCTV。好多老車迷看F1的時候還是5台轉播的時候,隨著CCTV的退出,能看到F1的電視台也就廣東上海那麼幾家地方電視台,老車迷也就慢慢流失了。最近隨著樂視花大價錢帶回F1轉播權,我相信會有部分老車迷回歸(畢竟現有的換胎戰術體系和他們所熟知加油戰術體系完全不同),也會有新車迷加入吧。畢竟,F1上海站的觀戰人數(12年18.5萬人次)是一個良好的信號。


十年前,我能數出舒馬赫馬薩阿隆索巴里切羅費斯切拉一群人。現在,感覺梅賽德斯、紅牛這樣的車隊能拿冠軍挺不可思議的。


關於F1,頭腦風暴一下,大概還記得舒馬赫,巴頓,萊克寧,阿隆索,羅斯伯格,巴里切羅(老實的巴西人,還有馬薩),紅牛好像有兩支隊伍,還有一支叫喬丹車隊,黃色的,法拉利的引擎是F開頭,邁凱輪好像是MP4-20(4要讀four)什麼的,邁凱輪賽車側面的廣告是中國的愛國者。特別不喜歡雷諾的阿隆索,後來冒出個漢密爾頓,可能是他太順的原因,更不喜歡。佐藤琢磨是爆缸王,哈哈。好像有一年哪個車隊用了小郵箱,被罰了。有一場比賽因為輪胎問題只有六部車比賽,舒米因此拿了那年個人唯一的分站賽冠軍。以前的進站策略很重要,最經典的好像是舒馬赫在匈牙利大獎賽的四次進站,在進站時有一個指引的人叫棒棒糖人(名字很貼切,很可愛)。上海大獎賽我看的時候是在國慶左右,後來變成了四月份,摩納哥大獎賽的賽道有一部分就是公路,有一期精彩F1介紹摩納哥,歐洲的富人區,全是遊艇豪車,央視記者在街上逛水果攤,一小盒葡萄要10歐。最有味道的大獎賽屬於英國,忘了叫什麼了,是條老賽道,topgear也在那做過節目。那個時候最喜歡的肯定是舒馬赫了,我敢說,當時的車迷大多數都是他的粉絲。可惜的是舒米在退役賽季的衝冠階段,在日本大獎賽爆缸了,最後在巴西大獎賽開掛式的超車也堪稱經典的謝幕演出。現在回憶起F1,真的是心情複雜。一方面滿滿都是回憶,另一方面是怎麼都迴避不掉的:舒米還沒有醒,到現在都不願相信,看到有關的新聞絕對跳過,一直覺得那就是夢。我看F1的時候已是舒馬赫沒落,阿隆索崛起的時候了,但那並不能影響我對F1的感受,用一句話說就是:F1就是法拉利,法拉利就是舒馬赫,關於F1,就是關於舒馬赫。
寫著寫著就傷感了,其它的還想到了許多,也有許多有意思的,比如說比賽完了要稱重,賽車手和家人親吻的時候由於帶了頭盔,所以直接親頭盔(大致在嘴的位置),服裝方面好像都是彪馬的。有一次節目介紹賽車手平時開什麼車,記得有個車手開的是摩托車。我那個時候舒馬赫是頂薪,2000萬歐,最寒磣的一個車手一年只有7萬歐左右,而且每年還要給協會交500萬歐,也就是說拿不到500萬歐的贊助就別開了。有F1駕照的也就百來個人,但最屌的是安全車,沒人敢超,沒記錯應該是賓士的。F1的周邊非常貴,上海大獎賽一個裝一次性雨衣的小盒子(頭盔形狀,義烏製造,成本估計兩塊不到)要七八十塊。有一次介紹馬薩的女車迷,家裡一個房間全是關於F1和馬薩的周邊,隨便一個小相框都要幾百。所以,玩賽車的都是要有一定經濟基礎的。我至今無法理解我為什麼會在我初中階段著迷F1,那個時候還不懂裝逼,卻每次看的都津津有味。那個時候根本沒錢,唯一買的關於F1的東西(周邊都算不上)就是體壇周報,1塊5一份的(當時揚子晚報才5毛),精彩的幾期現在還保留著。考考老車迷,知道體壇周報把F1新聞放在報紙哪一版嗎?
上面說的兩段,算是我這個偽車迷對F1的情懷了。以前為什麼看F1?說的簡單點,就是舒馬赫,說的具體點,就是F1雖然離我們生活很遠,但我覺得很有意思,介紹比賽的城市很有意思,進站策略很有意思,每次看到棒棒糖人就想笑,頒獎的時候噴香檳很有意思。F1充實了我人生的一個階段。
為什麼後來不看了,我自己也很難解釋,F1我是突然不看的,大概是高中時,有一個賽季,工程師羅斯布朗(應該沒記錯)在賽車尾部底端加了什麼東西,徹底改變了F1的格局。可能是大家習慣了紅色法拉利一家獨大,不太能接受這種局面。我突然覺得看F1的感覺和看F2、F3的感覺差不多了,換台的時候看到F1,我會說,這都什麼車隊啊,紅牛怎麼變老大了,那個巴頓怎麼這麼牛逼了,我記得以前他有一次他終於拿到了一個積分,比賽結束還和家人聚餐慶祝。我這麼講當然沒有貶低的意思,就是突然覺得F1,沒意思了。
所以我覺得,現在F1沒落的最重要的原因不在外,而在於內:以前,F1很有意思,現在,沒意思。


應該說不只在中國,在全球範圍內的關注度都已經開始在下降了,曾經的F1是世界三大賽事之一,但現在看來F1已經完全不能跟奧運會和世界盃平起平坐了。

在我看來,究其原因可能是為了順應節能減排的環保理念而導致FIA在制定規則時過於重視提高燃油效率,取消進站加油,規定比賽階段最大用油量以及對引擎排量等等的一系列限制導致了賽事逐漸沒有了針鋒相對的火爆場面。而且為了賽後稱重,一些車隊在策論上需要要求車手收著跑,更加讓賽事感到無聊。而管理者似乎認為只要增加超車機會就會把車迷吸引過來,又引入了DRS。我想這真是大錯特錯,現在的超車大多情況下就是在DRS區跟車—打開DRS—超車。上世紀的輪輪對決呢?針鋒相對呢?沒有。

科技的進步也使得F1賽車成為了一台高科技的速度機器,各種電控系統以及無線電傳輸的便捷讓車手駕駛起來更加容易,近六七年的格局基本就是只要車足夠好,車手是誰都一樣。這也就變相的降低了進入圍場的門檻。你也許在低級別的賽事里只是位於第一梯隊的中間水平,但是幸運的是你有一個特別有錢的爸爸,於是你完全可以花錢買一個中下游車隊的車手席位,而那些第一梯隊中的頂尖車手或許因為贊助問題或者其他問題轉投其他賽事,由此流失人才。

也許你會說F1的商業氣息本來就很濃,誰會和錢過不去呢,這也就牽扯到了車隊分紅問題。賽車運動確實很燒錢,而且只有捨得燒錢才會有好的成績,大車隊資金雄厚,總是有燒不完的經費供他們進行研發,研發出來的賽車有了一個優異的成績來參與年底分紅。頂尖車隊拿走獎池裡的大部分的錢,剩下的一點再給中下游車隊填牙縫。尤其是法拉利還有特殊照顧,真是讓人眼紅。大車隊一年下來盤點一下,虧點就虧點,可以在量產車市場賺回來,反正得了一個好名次,對自己的品牌推廣也有了積極的作用。而小車隊明顯就沒那麼幸運了,本來資金就比較緊張,分紅又少的可憐,稍不注意便破產GG,真的就是九死一生。

還有規則不要再改來改去了,剛剛大家吃透一個規則,馬上又都改革,這樣有意思嗎?官方美其名曰「新規則下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實則不然,技術大咖不是白叫的,經費也不是白燒的,每改革一次大家就得適應一次,倒不如實行一個規則並且堅持下去,開始的時候差距肯定會比較大,但經過幾個賽季逐漸大家對這套規則都熟悉了之後大家的研發便會趨同,這時候便開始真正的考驗理解深度了,而且這樣也不會為了新規則一次又一次的燒錢燒錢燒錢,車隊與車隊之間可以有差距,但是如果差距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比賽都沒了懸念,去哪吸引人過來看?不僅吸引不了新車迷,老車迷遲早也會跑光。


應該是下降了。。。初中和周邊的朋友一起總談論F1,買汽車雜誌一起看。 當時他們都喜歡舒馬赫法拉利,但我喜歡的是特魯利,豐田車隊。。。比較小眾吧。。。主要是我挺喜歡豐田還有松下(全名叫松下豐田車隊,松下是頭號贊助商)再加上那幾年豐田成績也不錯。當時基本場場都看,後來豐田退出了。。。上了高中也沒有一起看的同學,也就看的少了。。。現在上大學了,同學基本都對F1一點都不了解,我也好久沒看。。。和同學在一起很少提到,只是偶爾拿出 07年漢密爾頓最後兩站領先17分但竟然錯失總冠軍 的例子 用來說說競技體育的魅力


一方面可以說下降了
1.cctv已經不買版權播放比賽了 所以車迷們只能看地方台 但有時地方台會優先播其他比賽比如江蘇體育就會優先播中超 而且解說還不咋地雖然cctv5的尹路啥的解說的也不怎麼樣 當然有條件的可以選擇網路直播方式
2.因為比賽規則、輪胎油箱等得限制,比賽精彩程度也不如以前了 前兩年紅牛獨大法拉利緊追其後 比賽總體就有點倦怠了【當然當年舒米在紅魔的時候完全沒有倦怠啊哈哈哈哈】
另一方面可以講上升了
我始終無法理解萊科寧在中國廣大粉絲尤其是女粉絲心目中為何有如此高的地位!所以他的回歸很大程度上又帶來了一批粉絲尤其是中國粉絲 加上下賽季他要回老東家法拉利所以受關注度支線上升

綜上,我覺得是有所上升吧


主要是觀眾的參與度


推薦閱讀:

奧運馬拉松比賽舉辦至今發生過哪些傳奇事件?
體育史上有哪些令人痛心的傷病?
作為聯盟數一數二的小前鋒,杜蘭特和詹姆斯各有什麼優缺點?
在國外跑馬拉松有什麼不同於國內的細節感受?
為什麼體操運動員通常長得比其他力量型項目運動員好看?

TAG:運動 | 體育 | 賽車 | 一級方程式賽車F1 | 體育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