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推薦 3 本讀給自己學齡前的孩子的書,你會選擇哪些?
請自行添加你認為重要的各種說明。最好能附豆瓣鏈接。
你把孩子抱在左邊的膝蓋,和他一起開始讀一本圖畫書。你的心臟在左邊,孩子貼在身上能感覺到你的心跳。一個故事永遠是故事本身,母親和父親的語言對孩子的刺激和影響永遠比故事本身重要的多。
圖畫書本質上不是讓孩子用來認字的,也不是讓孩子自己讀的,圖畫書就是親子溝通的一個橋樑。孩子們就是看著這個圖畫一頁頁翻過,耳朵里聽著父親或母親的聲音,小時候看到的情景和畫面,成年之後都不會忘記。
讀圖也並不比讀文字簡單,比如《七隻瞎老鼠》這本書,第一頁為什麼用黑色呢?是模仿盲人的那種感覺。為什麼不直接畫老鼠,只是畫尾巴?為了增加懸疑的氣氛。很多圖畫書大人覺得不值得買,就是因為怎麼只有這幾個字,但是價格不菲。可是,帶給孩子這種畫面的觀察能力,整體審美能力的提高,是沒有辦法用語言來衡量的。我們給孩子讀書,語氣應該就按照成人說話的樣子來,不要像小孩那樣用疊詞,不要故意地模仿小孩子,我們強調漢語最純正的表達方式,用成人的正常語言去表達。孩子學語言的過程中,應該反對「上街街」這樣錯誤的疊詞,這給孩子傳遞的不是正常的語言。
日本有個作家柳田邦男,他談到一個人一生中應該有三次讀圖畫書的機會,第一次是自己還是小孩的時候;第二次是當父母了,應該和孩子一起讀;第三次,一個人七八十歲退休後還應該讀圖畫書,因為這個時候看到的圖畫書獲得的道理,悟到的情感可能是小時候沒有體會到的,能夠增加很多樂趣。這個日本作者碰到一個很不幸的事件,他的兒子20多歲的時候自殺,他覺得特別沮喪,就覺得教育本身出了問題。心情非常壓抑,有一天在街上逛,看到書店裡有孩子小時候讀的圖畫書,他拿出來翻,然後意識到——如果我跟孩子多拿出時間讀圖畫書,可能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柳田邦男在日本到處作演講,講圖畫書的意義。
柳田邦男生於1936年。曾任NHK新聞記者,之後轉行寫作,透過追蹤重大事故、災害、醫療等與生死相關之議題,《繪本之力》一書是由河合隼雄(臨床心理學者)、松居直(兒童文學家)和柳田邦男三位名家合作而成。松居直再三指出,繪本是「大人念給小孩的書」;繪本不是讓孩子自己讀的書。大人將文字部分講給孩子聽,而孩子是經由「聽」故事和書中的插圖,進入繪本的世界,所以插圖的功能,是在於表現不可言說的部分,而非重現可見的事物。
原來清華大學出過一本《令人驚悚的格林童話》,格林童話大多是來自民間,拿弗洛伊德和榮格的話來說,反映人類對生存的一些很隱秘的心理狀態,可能是父子互相仇殺,還有各種各樣離奇的情節。這並不意味著這樣的作品不適合孩子來讀。格林和安徒生童話肯定是值得孩子們來讀的東西。在這個時代,我們對孩子閱讀內容的選擇,有時候是「故意的幼稚化」。非得貓貓狗狗,安徒生從來不會這樣去講故事,他從來是給大人講故事的那種狀態,孩子們會聽得很有興趣。他自己也說,不同年齡階段的人來讀我的故事,會有不同的啟發。去讀安徒生的故事,你心裡會有疑惑,裡面有很多詳細地描寫,景物描寫多,好像節奏緩慢。我們對孩子審美和閱讀心理的揣摩有時候是有問題的,好像孩子需要讀節奏很快的。
有些讀物的語言非常舒緩,但孩子一樣會讀得很認真。我自己也有這樣的經驗,小時候我讀《海的女兒》,到現在我都還清楚地記得描寫海底宮殿的句子。我覺得其實我們要抱著敬畏之心,不要覺得自己很了解孩子。圖畫也是這樣。對於圖畫,我們認為孩子喜歡鮮艷的,色彩對比強烈的。另外就是,喜歡畫得很像很準確的東西。可是對孩子視覺的豐富程度而言,其實恰好不是這樣的。孩子原初的讀畫能力,有時候會比成年人強。
_這是我採訪一個兒童文學博士、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的錄音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主題繪】0~3歲
【主題繪】3~6歲
【主題繪】睡前
【主題繪】勇氣
【主題繪】人文·科普
【主題繪】生命
【主題繪】旅程
【主題繪】夥伴
朗讀手冊 (豆瓣)
繪本之力 (豆瓣)
松居直喜歡的50本圖畫書 (豆瓣)
童書非童書 (豆瓣)
童書是童書 (豆瓣)
好繪本如何好 (豆瓣)
有太多她喜歡的讀物了
去年下半年以來一直給她讀,她也很喜歡聽的長篇是 《舒克和貝塔全集》
推薦《不一樣的卡梅拉》、《綠野仙蹤》
大部分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中關於公主和王子的故事,我都不喜歡讀給她聽,感覺不符合現代的很多價值觀。《小王子》
《西遊記》
《昆蟲記》
哈哈,看來知乎上當父母的比較少啊,推薦的好多書都好古董啊。我家女兒八歲了,從一兩歲開始看各種繪本,在上學前,我猜兩百本還是有的,所以我們還算有一些心得吧。女兒在不同階段最愛的書有:《小熊寶寶》系列、《小兔湯姆》系列、《大衛不可以》系列、《故納什小兔》系列,還有我們最愛的《十四隻老鼠》系列,單本的就太多了,如《媽媽,買綠豆》、《圖書館獅子》、《爺爺一定有辦法》等、各種獲凱迪克大獎的書基本都很好。微博上有一個兒童繪本專家「楊政」,他有一個書單很有用,可以搜搜看。女兒現在大了,興趣轉移以看字書為主了。一點感受,我覺得目前大陸好的繪本太少,還是國外的好些,台灣有一些也不錯。
只准選3本?學齡前指6歲以前吧,適合六年讀的書選三本,這太難了,好書那麼多。如果非得選,我會選:
《魚就是魚》:接納自我。
《小王子》:永遠有孩子的溫柔
《勇氣》:有愛有勇有大勇
童話書、中國古典詩詞、畫冊,其實看什麼書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家得小寶寶喜歡,只有她/他自己感興趣的書,她/他才會認真的去讀下去,這才是最重要的
《小銀與我》 希門內斯
《電話里的童話》 羅大里
托芙·楊松的「姆咪谷」系列童話
這個問題吧,我覺得真沒有定論。小孩子在不同年齡段喜歡的東西變化實在太大了,更何況孩子和孩子也是不同的。我覺得高戈說的挺對的,關鍵是不能把大人的喜好強加給孩子。孩子自然有他們自己的眼睛和感覺。
我兒子魯貓貓2歲1個月,我給他讀過60多本書,還不包括iPad上的電子書。至少到目前為止,他對那些故事性強的經典繪本還都興趣不大(比如彼得兔),更不用說什麼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之類。他現在的至愛是林明子的那一套圖畫書,尤其是《小手手,出來了》這本,還有《Ball!球》,《鱷魚不刷牙》,《花格子大象愛瑪》,《願望樹》,《一隻大象在巴黎》。
《柳林風聲》
《彼得潘》
《小王子》
給我家小Nemo買的書都有一大箱了,絕大多數他都非常喜歡。關鍵是要有人陪他看,給他講。
我以前看過的:凡爾納的各種書:環遊地球80天,氣球上的5星期,神秘島,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等。還有鄭淵潔的書。最後一個推薦芥子園畫譜吧。
說說我在學齡前看的書吧,我覺得讓我至今印象深刻,並且受益的前三位:聰明的狐狸列那(看的時候真的在思考了),一天一個好故事(絕對是我記憶的基礎,那時候晚上看完第二天到幼兒園就是我的演講會了),十萬個為什麼(是小學生版的,一共12本,現在家裡還留著呢,這應該是我最早的科普知識)
有女,2歲7個月,剛入幼兒園。
她經常在我書架上翻各種書,倒不是多喜歡讀書,而是倒騰著好玩。
我常陪她一起翻的一本書是《The Blue Day》,全是照片再配一句英文/日文,各式各樣的動物的憂鬱表情,她看著也就是看圖覺得挺好玩,老鼠爬貓貓頭上去了、狗狗睜大眼睛可憐狀,還會學著做表情。
另外買了一套《How Why》,等再大點兒陪她一起看,如果她有興趣的話。
我五歲前最喜歡看的三本連環畫:看了n遍
1.《阿信》
2.《玉嬌龍》
3.《西遊記》
上面列舉的大多數童話,都是長大以後看的。對男孩:
水滸傳(史進魯達林沖逼上梁山、武松打虎為兄報仇)、三國演義(桃園結義、千里走單騎、舌戰群儒、七擒孟獲、空城計)、十萬個為什麼必讀;
荷馬史詩、凡爾納、亞森羅賓、基督山伯爵、動物農場、熱愛生命、麥田裡的守望者、第三種猩猩、航海探險故事可選;
史記、各地民間傳說、成語故事、李白杜甫蘇軾、毛澤東詩詞、雷鋒日記、紅岩、黃繼光傳記、趙一曼傳記、我是你爸爸、紅處方可選。
對女孩:
安徒生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裝)、格林童話(白雪公主、小紅帽)、十萬個為什麼必讀;
伊索寓言(農夫與蛇、龜兔賽跑)、克雷洛夫寓言、凡爾納、羅莎盧森堡傳記、第三種猩猩可選;
史記、各地民間傳說、成語故事、李白杜甫蘇軾、毛澤東詩詞、雷鋒日記、紅岩、江青傳記、黃繼光傳記、趙一曼傳記、紅處方可選。
恰好,我符合這個問題的兩個假設:有孩子;學齡前。可實際上我回答不出這個問題的關鍵點——3本。
我曾經有這麼個類似的書單,但後來發現不大具有可操作性。因為無論多小的孩子都有自己的選擇,家長可以影響但不能替他選擇。通常情況下,如果不是《西遊記》這種書,3本應付不了多久的。
目前我的選擇是在適合其年齡的作品中盡量多樣化,無論畫風還是故事,有條件的話甚至可以中文英文皆有。很多時候我喜愛的書的確不是孩子喜愛的,但也許過一段時間後孩子會喜歡上某本他之前不喜歡的書,有的書則會是孩子一直喜歡的書。《機器貓》
《水滸》片段
《西遊記》 開明國語課本 http://book.360buy.com/10209702.html
商務國語教科書http://book.360buy.com/10028238.html
童真的書
搗蛋鬼埃米爾系列(包含
埃米爾想要一隻蝙蝠、埃米爾想要打石膏繃帶、埃米爾想開派對、埃米爾隱形記、埃米爾參加化裝舞會、埃米爾冷極了
是兒童口吻寫出來的書,表現了幼兒特有的語言風格。
)
推薦閱讀:
※《名偵探柯南》中,最慘的人是誰?
※有哪些事能在 10 分鐘內學會,並讓人受益終生?
※被女生強吻是怎樣一種體驗?
※有喜歡七堇年的么,對於七堇年你怎麼看?
※你所學的專業對你思維上最大的影響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