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伴奏合唱团在演唱过程中是否应该用音叉对音?

我终于翻到了文章和视频,文章在此http://card.weibo.com/article/h5/s#cid=1001603749591789998140vid=3686538055extparam=from=1043095014wm=9006_0096ip=119.35.36.37
视频的链接不知为何复制不过来,百度搜索“八秒合唱团 雪域向往”第一个结果就是。

特地截了张图。〔最右边的那个〕
在此声明一下,我没有黑八秒的意思。八秒是个不错的混声合唱团,听说团员是音乐专业的但不是声乐类的大学生,声音很有张力,收放自如,而且队形也设计得很棒。
之前有幸和他们交流了一下,于是开始了解这个团,也发现了曲目演唱过程中用音叉对音的事,于是引发了些小争议。〔当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团要和他们交(p)流(k),唱的还是同一首歌,所以觉得有些不爽〕
============================鉴于好像大部分知友误会了我的意思,我还是重新描述一下这个问题吧。我指的对音是指在演唱一首歌的过程中,因为走音了等种种原因对音然后继续唱下去,不是指唱完一首歌以后给下一首歌起音。 (也就是说曲目开始之前已经给过一次音了) 之所以感到奇怪是因为本人也在以无伴奏作品的合唱团,本人和团员们都从来没有见过或者试过在曲目演唱过程中重新用音叉给音的。 ================================ 发现某混声合唱团在演出(不知道比赛有没有)无伴奏合唱曲目过程中每个声部都会有音叉,在某些时候会拿出来对音。 合唱团自己的解释是“为了给观众更好的演唱”,有人觉得这样做无可厚非,但本人觉得这样做好比在背书的中途翻开书来看,相对于其他在演唱过程中不对音(或者说是把走音调回去)的合唱团有失公平。一次演唱,既要包括完美,也应该容纳不可避免,抑或是无法挽回的不完美。 不知大家怎么看?


比赛咱们不讨论,因为比赛有比赛的规定。如果没有规定,那么每个团都会在每首作品前用音叉给音,只要指挥没有宿醉,因为万无一失最重要。

我们讨论演出。

在一组曲目内不重新用音叉给音,直接由上一首作品的最后一个和声在短暂的停顿后跳跃到下一首作品的第一个和声,是十分专业的做法。

如果完成得非常漂亮,那是此团专业水准的体现。因为给音造成的停顿和哼唱会有打破这组作品的完整、流畅之嫌。

(也正因此,听众在欣赏套曲时最好别在组内作品之间鼓掌。)

但你不能期望合唱团在并非同属一组的作品之间都不给音,因为这没有必要。观众还要鼓掌呐,鼓掌就必然会打断啊,国内还是有很多城市的观众习惯台上每停一下就鼓掌的_(:3」∠)_

你甚至可以认为这是对听众的尊重。上一首唱完,音已经比刚开始时往下掉了个20音分(这真的很正常),指挥要是装个逼,不掏音叉了直接下一首,反正你们也听不出来,你觉得你要是是个明真相的听众,心里啥想法?

跟考试类比完全是无稽之谈。闭卷考试考的就是你不翻书还能做出多少来,可没人规定无伴奏团还得在台上装一个在曲目之间全都不给音的逼。


当然你也可以胡搅蛮缠说,你要不在台上装这个逼,你就是能力不行,能力不行就别组无伴奏团嘛,老老实实找个钢伴好了,你看你,无伴奏团还掏音叉,像什么样子

那我只好逃了_(:3」∠)_


例1: 见8分11秒男低两位大叔(荷兰室内合唱团,演出现场)。
Veljo Tormis - Raua Needmine (Curse upon iron) —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例2:见7分57秒女生(武大人文爱乐合唱团,2010绍兴世界合唱比赛现场,)。
02-现代音乐组—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如上两例,都是作品进行到一个相对无调性段落终止后,需要全团或某声部在某特定音上继续下一段落。这种对音属于作品要求无可厚非。

退一步,从两个关系较远的和声中的一个跳转到另一个,如果前一个由于走音已失准,趁段落间隙通过团员自行音叉找音,找准下一个和声,不影响观众连贯欣赏作品,我觉得也完全可以理解。如:

假如合唱团唱到第二行最后一个 E major 和声时有失准,在演唱这个长音的同时所有团员用音叉找下一行第一个 G minor 和声,我觉得不影响观众欣赏,算是一种合理补救。你可以说这个有点弱或者小题大做,我也只是举个例子(Hmmm...

如果在上例中合唱团选择让指挥某团员用音叉找到 G 然后哼给全团,无论是在演唱 E major 的同时(这个略难),还是在休止符处,就或多或少有影响观众的成分——毕竟哼出的 G 音不是作品的一部分。这时你说他们「不应该」这么对音,我觉得是有道理的。(这个道理就跟无伴奏作品开头,或是一组作品之间,如果要给音最好也用音叉+轻声哼鸣,对观众影响最小一样)

如果是在一首作品演唱中,个别团员用音叉「维持」或是「修正」自己的音准,我觉得也无伤大雅(当然这可能不是题主说的「全团对音」的情况)。

总而言之,在演出中,衡量这件事情的标准就是「 是否影响观众完整欣赏作品」

在比赛中,就看比赛规则有没有禁止。如果规则没有明确禁止这种行为(曲目进行中用音叉对音),也不存在什么公平不公平。唱到作品中间走音了,评委也听得出来。拿起音叉对音,评委也很可能会看见。

嗯。


卸腰。

这是很正常的,别想太多。


咱母校团还用钢琴给音呢


上面有说给音是作弊,我表示反对。

以国际级的世界合唱比赛(World Choir Game)无伴奏人声组曲目为例,比赛曲目之间是允许使用定音工具(包括音叉、音笛、钢琴)进行定音,定音时间会计入参赛队伍的表演时钟(不掐表),但曲目表演行进中不允许定音。所以顶级队伍为了顺利推进表演、避免超时,会使用一些小手段,例如上一首歌最后和弦的某个音是下一首歌的根音,那么负责声部会低声保持,无需定音。代价是一旦上首歌音准有偏离,后面全走音,评委们往往喜欢在乐句停顿的时候,去做音准判断。

如果是普通的无伴奏表演,在每首歌开始前定音是允许的。

不定音就开唱会显得很厉害、很专业,但不管多牛逼的团队干这事情,或多或少仍然存在走音的风险。


曲目之间给音是因为即使是半专业的团,做到长时间(七八分钟以上)无伴奏不跑音也很难。这就跟你兴奋起来之后说话声音会自然增强而自己没感觉一样正常。能控制住的团估计个个团员都有绝对音高,既然常见也就没人拿这个瑕疵说事了。

而题主说的“演唱过程中” 由合唱团员用音叉对音我实在没脑补出来这是怎样的一种变态能力。。。


无伴奏合唱只有在每首曲目演唱之前给音吧。曲目演唱过程中每个声部都有音叉对音?如果从演出为保证各声部音准和对听众耳朵负责的角度来讲还勉强说得通,比赛的话就算作弊了吧。不好。


演出不是为了让观众欣赏到好的音乐么?

你猜如果阿卡贝拉里一个声部跑了是多大的灾难?先不说多难听,也会把其他声部带跑啊!

我花好几百去听一场阿卡贝拉的音乐会,结果一直小走音,上半场没结束我就想走了。

所以拿个音叉调音不是对观众负责么!还每个声部都有音叉,多壕!我们都用手机啊!

我们演出时不会在演的途中找音,是因为,在唱的时候找音很难诶!其他声部不停啊我还是找不到自己的调啊!

比赛就不要了吧,比赛要看实力和准备情况,除了唱之前的给音,其他都算作弊了吧,不好不好。


开头钢琴给一个音 结尾一个音 就ok了吧


看到有说只有专业级的团才能做到,在此基础上我想继续问一句,就算专业级团体就会不用音叉?顶级无伴奏人声合唱团King"s Singers在音乐会的时候都会每首曲前重新给音,只不过声音非常小,观众听不到罢了。

在两首曲子间不用重新給音、直接开始,反而是不专业的做法,对作品和观众不负责。因为没有人能100%保证在任何排练、演出的时候都可以让几十个人同时保持绝对音准。此外,这样的要求也并没有意义。无伴奏人声合唱只是一种形式,其直接目的跟其他乐器一样,都是传递作品要表达的情感。而不是在这跟乐器比谁准、谁准就谁牛逼了。这就好比我们在听一个歌手唱歌,谁飚的音高谁就牛逼一样。飚高音确实是表达歌曲的一种方式、一种技巧,但并不是好歌手的全部。说白了,也就是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

如果真的有观众这么要求,不但太过苛刻,而且并不专业。


没有钢伴简直丧病


代表学校参加过一次世合赛和几次演出,四首歌,两首有钢伴,两首无。没有伴奏的在唱之前会用钢琴给标准音。再厉害的团唱下来都会有音不准的问题,不重新找音我觉得是对作品和观众的不尊重,也是非常不专业的事情。

至于题主所说的在演唱途中找音,还没见过这种,难道不是根据其他声部的音和谱子自己找?唱中间用音叉得乱成啥样啊……难以想象。


好像我们当时都是钢琴给的……


(每组)曲目之间对音太正常了!
你要是非觉得像什么考试作弊,可以把每个(组)曲目想成一门考试,考完这一门,翻翻下一门的书。这不作弊了吧,大家都可以翻。


寻常做法. 保持音准需要极高的专业素养, 唱跑是常态, 尤其是业余团的常态.


推薦閱讀:

86版西遊記裡面的曲子有沒有受80年代迪斯科音樂的影響?
怎樣學好古箏?
李雲迪和許嵩的作詞水平,鋼琴水平孰高孰低?
商場、超市、餐館、咖啡店等地方分別播放什麼音樂有利於促進消費?
如果巴赫依然在人世,音樂界會怎樣?

TAG:音乐 | 音乐会 | 声乐 | 合唱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