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里,士大夫們為什麼最終都選擇「明哲保身」的哲學?

很多在人品和道德上還算上乘的人,空有一腔熱忱,但由於小人揶揄詆毀,最終使其不願再多開口講話,再參與分享。以至於,從古至今,只要人多的地方,劣幣驅逐良幣就普遍存在。最終結果是好人不說話,因為一說話,不管對不對都會遭到小人的擠兌。
有沒有一種辦法,設計一種制度,保護敢說真話的人,讓壞人不能參與到這個遊戲環節中來?
其實,我說的是知乎,能否讓評論者的勞動受到尊重,起碼不會遭人詆毀。是否可以在評論機制上再想想辦法。


這是偽命題啊

中國歷史上面鄙視明哲保身的思想是佔主流的。

儒家學說一直是鼓勵忠君思想的,對於殺身成仁,直言進諫特別有好感。這樣搞的大臣往往還佔據了道德的制高點,能夠流芳百世。而且捨生取義,殺身成仁都是褒義詞,明朝是知識分子玩命的高潮,殺了老子,老子才高興呢,一個個都有種的一塌糊塗。怎麼能說都選擇明哲保身呢。。。。

孔聖人還說「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就沖著這句話,很多皇帝要殺人前都要考慮一下到底會不會被人說「邦無道」 ,因為只有「邦無道」了,官員才需要裝聾作啞。但我相信朝綱混亂的時候一樣還是有非常多的士大夫不肯明哲保身,只是他們都死的默默無聞,歷史並沒有記載他們的風骨。


賈寶玉說官員

「文死諫,武死戰」是「鬚眉濁物」死的都是沽名,並不知大義

我看到這裡哈哈一笑,人家大丈夫行事但求無愧於心,論是非,不論利害;論順逆,不論成敗;論萬世,不論一生。

你婦道人家懂個球~


如果樓主非要把「明哲保身」與「士大夫」連在一起說,那你可以讀讀下面王夫之的看法: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夫士苟有當世之略,一言而可弭無窮之禍,雖非在位,庶幾見用而天下蒙其休,何為其祕之哉?而孰知其固不可也。言之不切,而人習以為迂遠之談而不聽;言之切而見用矣,天下測其所以然,而且以其智力與上相扞格;如其不用也,則適以啟姦邪而導之以極其凶忒矣。

  漢、魏之際,羌、胡、鮮卑雜居塞內,漸為民患,徙之出塞,萬世之利也。雖不在秉國大臣之位,固且憂憤積中而不容已於切言之。即不用矣,後世且服其早識,而謂晉有人焉,此郭欽、江統所以慷慨言之,無所隱而論之詳也。故傳之史策,而後世誦之不衰。乃欽之言曰:「有風塵之警,胡騎自平陽、上黨不三日而至孟津,北地、西河、太原、馮翊、安定、上郡盡為夷狄之庭。」其後劉淵父子、石勒皆踐其言,而晉遂亡。嗚呼!豈非郭欽之言教猱升木乎?劉宣、張賓之謀,皆師欽之智,而灼見晉之可襲取者,非一日也。言之不用,而徒導人以亂矣。藉晉用之,因而下徙戎之令,群胡知其畏己,而己有可乘之勢,於方徙之際潰爛以逞,又將奚以制之使弭耳以聽邪?

  故使欽而在坐論之列,與君若相密謀之內庭,則極言之而不嫌。言即不用,猶不致啟戎心以增益其惡。惡有忘屬垣之耳,揚於大庭曰:人將若何以加我,將若何以使我莫敵,我其終無如何哉?非其位也,謀不得而盡也,姑緘默以俟其變可也。雖義激於中,而不敢快於一發,誠慎之也。孔子曰:「吾其為東周乎!」所以為者不言也。聖人且慎於未可有為之日,況偶有所知者乎?

至於樓主所謂的知乎問題,我覺得挺扯~ 呵呵


其實中國的士大夫並不是都選擇明哲保身,只是因為這些人的人生大多具有悲劇色彩,渲染的特別感人,後人也就形成了明哲保身的人特別多的看法。中國的文化傳統中,文人有三大先師或先知,一是孔子,講求的積極入世;一是莊子,追求超脫,出世;一是屈原,輾轉於兩者之間,而其中的不得者最終是人格分裂甚至是性命斷絕。後世的世大夫們的選擇便在這三者之中俳徊。沒有明哲保身的人如梁濟等。


受邀題。
問題本身有問題。
其實士大夫們明哲保身並不是中國的傳統,而是全世界都一樣。好像中國有屈原,外國有哥白尼,中國有那些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士大夫,外國也有,所以你發現,中外歷史當中,如果明哲保身的士大夫多了,就一定會發生革命和反叛。這是通則。
仔細想想就明白,這是一個潛規則,其關鍵在人性,從動物性出發,人都會自發的保護自己不受傷害,這種趨利避害是與生俱來的,與所謂正直的思想和良好的品性並無關係。 所謂「螻蟻尚且貪生」 。

知乎作為社區,也會存在類似的情況。但有一個好處是,這裡存在的不僅僅是士大夫,還有廣大的群眾,當所謂小人壞人出現的時候,就會有人站出來為受損害者說話,不管這個仗義執言的是不是士大夫。
在這樣一個有趣的社區里,有時候你會發現有些回答被莫名其妙的摺疊,但是這個答案下面卻有一群人在質疑,即使得不到回應,你卻發現,這裡並非有那麼多所謂明哲保身的人。


宋仁宗一直無子,於是將其堂兄濮安懿王之子接入宮中作為太子撫養。

死後便由此子繼承皇位,是為宋英宗。

仁宗死後一年,英宗繼位親政,宰相韓琦便提出"濮議",即如何追封英宗生父濮王名號。

兩制派(翰林院和中書門下,寫詔書的)認為英宗生父實乃英宗養父之兄,應該稱為皇伯;

執政派(同平章事韓琦,參知政事歐陽修等)認為天道人倫,應稱皇考。

兩派爭得不可開交。

後來越鬧越大,有翰林賈黯,「以翰林侍讀學士知陳州。未行,卒,年四十四。口占遺奏數百言,猶以濮王議為請。贈尚書禮部侍郎。」

亦有御史呂晦劾歐陽修曰「首開邪議,以枉道說人主,以近利負先帝,陷陛下於過舉」。繼而又「上還告敕,居家待罪,且言與輔臣勢難兩立。」


宋英宗問於歐陽修,修曰:「御史以為理難並立,若臣等有罪,當留御史。」

這就是一幫子神經病,哪裡有一個明哲保身的孬貨了?

這種破事情古時候一抓一大把。「大禮議」、「宋仁宗廢后」。

多的是跟皇帝死磕的神經病大臣。


btw,裴矩有云:君惡聞其過,則諍化為侫,君善聞其言,則侫化為諍。


按照秦暉先生的說法這是由於法家的專制主義過於強大,以至於只能以道家的思想躲避現實。


參與其中後,真正意義上的公正是要付出生命的代價的,古往今來又有多少人能夠以死來捍衛人間正道,大都明白人最寶貴的是生命這一道理,所以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明哲保身吧,當然包括那些良心尚存而又無可奈何的正直之士,不知道他們之中又會又有多少心裡是痛苦的,但以大義之行來慰藉生的妥協。


命都沒有,你還圖什麼?
尊嚴,價值,理想。哪一個不需要活著完成?
除非那個人的理想就是死得轟轟烈烈。
明哲保身,就是或者重要,活著才有一切的可能。
如果連自己的生命都沒辦法捍衛,我想著這樣的人太弱了。
如果有人輕視自己的生命,我想這種人太可怕了,他可能會為了他的理想把我幹掉。
當然,比起那些毀人不倦的惡人,自我犧牲還是很高貴的。


*分享一下我的觀點 其實是今天的突發感想,特意搜了相關題目來答的。其實只是傾瀉牢騷罷了。

那些人大部分並不是「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那種人,像孔子那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人有多少呢?更多的還是平凡人,思想的覺悟並不高。雖然道理以明,但還是畏首畏尾,「雖千萬人吾往矣」 的氣概不是人人都有的。
也不是挽狂瀾於既倒的擎天大拿,那種中流砥柱的人傑,真是讓人馳心嚮往啊。
究其明哲保身的原因不過是有心殺賊,無力回天。說白了就是沒能力去改變那些看不慣的烏煙瘴氣罷了。
具體的理由是多樣的
可能是年老力衰精力不夠了。
可能是累年耕耘,收效甚微而心灰意冷。
可能是本身才疏學淺,根本無從相爭。
可能是頑固勢力太強,鬥爭不過。
可能是發動號召,可苟且之人太多,自己又何必抬頭。
最可怕的是這些已經快默化為規則,受苦受剝削的人都接受了,誰還會去提呢?
但他的內心又何嘗不是憋屈的呢?因為他已經懂得這些道理,劣幣驅逐良幣。他何嘗不痛恨別人,但更深的是痛恨自己的軟弱無能。大勢已去,大道已昧。這種任其恣意,而不能抑制的感受,其內心是何等的戚戚然,宿命論的哀嚎也會縈繞在胸口,俞抑鬱,俞噴張。明哲保身只是笑話,他已經受到了煎熬和懲處。就算有「少年心事當拿雲,幽寒坐嗚呃」亦不能排解心懷。料算今後不過是越活越好像一條狗而已。


不願自己的既得利益受損。


清高而軟弱


殺身成仁是錯誤的

一、孔子不提倡殺身成仁

「你剛才說中國人不守規則還有儒學傳承錯誤的原因,這好像有點扯吧?」

「沒有扯,儒學傳承確實出現錯誤。」

「什麼錯誤?」

「孔子向來是最看重生命的,他不會提倡殺身成仁,但儒學傳承卻以殺身成仁為榮,所以我說傳承出現錯誤。」

「『殺身成仁』在《論語》中就有記載,明明是孔子親口說的,怎麼又說錯了呢?」

「《論語》中確實記載: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那你還有什麼話說?」

「我想說的是,首先,記載《論語》的主要是曾子及其弟子,有可能孔子沒說過這句話,但曾子等人為了貫徹自己的理念,假借孔子的口說了這句話。」

「你怎麼斷定記載論語的主要是曾子及其弟子呢?我記得《論語》應該是孔子所有門人及其弟子記載的吧?」

「這很好證明,因為孔子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賢徒,但在《論語》中只有曾子一個人被尊稱為『子』的。」

「你之前質疑《史記》,現在又來質疑《論語》。曾子等人品德那麼高尚,怎麼可能篡改孔子的話語?」

「對,曾子確實品德高尚,但用現在的話來說,曾子其實是個道德婊。」

「你這完全是在含血噴人。你還有沒有點道德底線了?」

「別急,聽我慢慢說。我們先來看孔子怎麼評價曾子的吧。《論語》中清楚地記載:『參也魯』,參就是指曾子曾參,孔子說曾子是遲鈍之人。孔子還說: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也就是說孔子認為最得意的十位門生中並沒有曾子。不僅沒有曾子,反而有子夏。子夏被孔子評為文學比較好的,但子夏的觀點偏偏與曾子相反,兩人鬧得不可開交。」

「曾子可能是遲鈍,但他勤奮用心啊,不是有句話叫笨鳥先飛嗎?曾子就是典型吧。」

「你說的也有一定道理,但為什麼都是孔子的門生,被孔子賞識的得意門生子夏獲得的真傳會比曾子少?」

「可能曾子跟孔子的時間比較長,而子夏雖然聰明,但跟隨孔子的時間短吧?」

「你錯了,子夏呆在孔子的時間也很長,並且是在孔子周遊列國,思想成形的關鍵時期,而曾子的學習時間只是孔子在魯國期間。」

「你有證據嗎?」

「有,孔子在評價十賢之前,就說:『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跟隨他從陳國到蔡國的門生,現在都不在身邊了。而曾子在孔子回魯國後,還跟隨孔子,說明曾子並未隨同孔子周遊列國。曾子既愚鈍,在孔子思想形成的關鍵時刻又沒跟隨孔子,並且其見解與子夏等人不同,以此可以斷定,曾子對孔子的主張理解肯定是有偏差的。」

「那既然曾子這麼差,但為什麼現在主流的說法都是說曾子繼承了儒家學說,他所提倡的學說是儒家正統呢?」

「曾子品德高尚,有道德的總是容易被他人信任。這不,孔子的孫子子思就非常信任曾子,並師從曾子,而中國講究的是嫡傳,既然孔子的孫子都跟隨曾子,自然以曾子等人的學派為正統了。不過話說回來,子思所著《中庸》確實得到孔子的真傳,所以曾子門派能將儒學發揚光大也不無道理。」

「既然曾子品德高尚,就不可能篡改孔子的話語吧?」

「我不確定曾子是否篡改孔子的話語,但即便孔子說過殺身成仁的話,綜合孔子其他話語,也可以看出孔子是不提倡殺身成仁的。而曾子的學說卻提倡殺身成仁,並進一步提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後來又被孟子極端地發展到捨生取義的地步,這實在是大錯特錯。」

「那你怎麼看出孔子不提倡殺身成仁的呢?」

「從《論語》中就可以看出來啊。」

「我怎麼不知道。」

「所以我建議你沒事多看書,最好去看一遍《論語》。最能證明孔子不提倡殺生成仁的就是《論語》中孔子對管仲的評價。」

「孔子怎麼評價管仲的?」

「孔子評價了管仲三次,第一次說管仲器量小,愛奢,不知禮。第二次說管仲是有才幹的人。第三次是子路問孔子:『管仲原來是公子糾的家臣,後來公子糾被齊桓公殺了,召忽跟著殉主了,而管仲不但不殉主,反而歸服齊桓公,管仲應該是個不仁義的人吧?』。孔子就連說兩個『如其仁』,評價管仲是個真正的仁義之士,因為管仲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讓天下未經戰爭就太平。」

「那孔子還不是評價管仲不知禮嗎?怎麼可以說他仁呢?」

「孔子三次評價,最重要的是第三次。即便管仲不知禮,看似對公子糾不忠,但管仲做了讓天下百姓受益的事,那他還是仁義之士。從這可以看出孔子是不提倡殺身成仁的,即便看似貪生怕死,背主棄義,只要能做對天下人有益的事,就還算仁義之士。」

「像管仲這麼有才幹的人畢竟少見,如果人人都貪生怕死,這恐怕不是孔子主張的仁義之道吧?」

「你錯了,孔子主張的仁義之道最看重人的生命,從不會要求人們放棄生命而實現理想。」

「是嗎,孔子都說了殺身成仁,怎麼還會說他看重生命呢?」

「即使孔子說過這句話,這句話也是孔子所有話語中不太重要的話,而曾子等人卻把他認為是最重要的話,這是完全不對的。孔子說過:『危邦不入,亂邦不居』,指的就是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說明孔子很看重性命。孔子還說過『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就是說寧武子在邦無道的時候能裝傻,稱讚寧武子裝傻的能力沒幾個人能比。孔子還說『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就是要大家審時度勢,在邦無道時說話謹慎求自保。孔子又說:『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如果邦無道,那麼就把自己的主張放在心裡,這也是君子,性命為重。」

「這麼說來,孔子確實是很看重性命的,但性命與仁義比起來,孔子可能更看重仁義吧?」

「你錯了,曾經宰我問孔子:『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意思就是說,有仁義的人掉進井裡人,那麼其他有仁義的人是否要下井去救他呢?孔子就說:為什麼要到井裡?君子只要到井邊想辦法救助就可以了,千萬不要自己陷入井裡;君子可以被欺騙,但不可以被疑惑。很多人認為孔子該說法與其『見義不為非君子』的主張相矛盾。其實這是孔子智慧而已。看過很多古裝劇,一位大臣被皇上處罰了,那麼這時他的知交大臣千萬不要直接去跟皇上求情,求情的人越多,那麼大臣被重罰的可能性越大。因為皇上會認為該大臣黨羽眾多,不處罰就會威脅到自己。孔子就是要告訴大家,千萬不要被迷惑,你如果也掉進井裡,不但於事無補,還會給井裡的人造成傷害啊。」

「哦,孔子就是要告訴我們先保護好自己,然後再做圖謀。」

「對,孔子除了主張要我們注重性命,還告訴我們注重性命的辦法,那就是慎言,木訥近仁,有勇有謀。」

「怎麼說?」

「慎言是孔子的一貫主張,君子訥於言,君子恥其言,言孫,剛毅木訥近仁,都是這個意思。『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孔子是不跟敢赤手空拳打老虎,徒步涉水過河,死了也不知道後悔的人共事的,他喜歡跟小心謹慎,善於謀劃的人共事。」

「那我記得孔門十賢之一,子路是一個非常勇敢的人,孔子與子路相處的也很好啊。」

「想不到你還知道得挺多。孔子確實與子路相處得很好,孔子曾經心灰意冷,說如果去海外傳道,子路肯定會跟隨他。但又說子路好勇過我,但無所取材。孔子賞識子路的勇敢,但認為他其他地方一無是處。」

「那孔子後來還說子路是所有弟子中政事比較突出的賢人,這不是前後矛盾嗎?」

「那是孔子回魯國後評價的,當時子路已死。其實孔子一直認為子路是很有才幹的,但在子路生前他為什麼要把子路說的一文不值呢?那是因為子路太直太勇猛,孔子有次甚至說『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像子路這個樣子,恐怕不得好死吧。」

「這像老師說的話嗎?詛咒弟子不得好死。」

「這確實不像老師說的話,但像孔子那樣的人,竟然說出如此出格的話,你說是為了什麼?就是想讓子路警醒,不要太勇敢,要顧惜自己的生命。但子路可能像你一樣,沒能了解孔子的良苦用心。」

「子路後來是維護衛出公的正統王位而被害的,他應該是求仁得仁,不算不得好死吧?」

「即便子路是為了仁義而死的,在子路死後,孔子也沒有讚揚他,而是說『吾得由,惡言不聞於耳』,我的話你怎麼不聽呢?你看孔子講了這麼多,讓大家注重性命,可見殺身成仁不是其所提倡的吧?」

「既然孔子不提倡殺身成仁,為什麼孔子不明確的把自己的觀點寫出來,讓大家知道呢?但孔子只是說,然後由門人記述,這難免會產生誤差。」

「你錯了,記述才更容易讓人產生誤解呢。都說一千個讀者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了。如果把話語記述下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這樣可能更糟。老子講究『道可道,非恆道』,這其實是很有道理的。真正的道是講述不出來的,講述出來的道就變味了,道是要自己親身去體會的。但孔子卻進了一步,孔子主張述而不作,就是說大道雖然需要自己去親身體會,但他還是願意說出來,但不願意記錄下來。因為記錄下來肯定會引起誤解,他如果講的話,聽的人大概能知道他講話的情境和前因後果,這樣誤解就會少些。」

「那你是說孔子的門生(主要是曾子)及再傳門徒把孔子的話記錄下來,並編纂成《論語》是錯誤的?」

「我完全沒有這種想法。我覺得我們應該好好感謝曾子等人,如果不是曾子等人編纂了《論語》,孔子的主張可能無法流傳下來。《論語》中記載了孔子的言行,即使言語可能與孔子本意有別,但至少我們可以從孔子的隻言片語中一窺
『道』的絢麗。在這點上,曾子功莫大焉。」

「是啊,曾子品德高尚,功勞重大,這點必須得肯定。」

「但同時也不要忘記曾子本身愚鈍。就比如說:『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跟曾子說,他的道是一個思想貫穿始終的。曾子說,知道了。孔子出去後,門人問孔子說的是什麼意思,曾子就說孔子的道就是忠恕而已。但據我看《論語》後了解,我認為孔子一以貫之的並不是忠恕,我倒認為孔子堅持的是仁禮,仁是內心準則,禮是行為準則。」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從《論語》中記載的孔子的言行可以看出,他不是愚忠之人,他評價別人忠但尚未達到仁的境界,說明仁比忠重要。他也不主張恕,他主張以直抱怨。況且從孔子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極富人性、既嚴謹又可愛、複雜的人。關於孔子,一兩句話說不清楚。我到時會專門撰寫孔子,到時你就會重新認識孔子。」

二、殺身成仁的危害

「但曾子提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鼓勵士以弘揚正氣為己任,堅持不懈,這不是很好嗎?士如果這樣做了,他的品行可以影響到更多的人,這樣不是很好嗎?」

「這只是看起來很好,所以我說曾子是個道德婊。」

「你怎麼又罵人了?還能不能好好說話了?」

「別急,聽我慢慢說。曾子這麼提倡本身並沒有錯,願意堅持正氣的人本身也是可敬的,但他提到死而後已,把堅持正氣看得比死還重就不好了,這不後來就發展到捨生取義。」

「捨生取義不好嗎?這種人最值得敬佩了吧。」

「能夠不懼生死堅持信念的人確實值得敬佩。但如果要求所有有信念,有仁心的人都捨生取義,這就不好了。」

「為什麼不好,人人都這樣,不是感染力更大嗎?」

「這會發展成愚忠。你看西漢末年宦官專政,當時有很多大儒掌握軍政大權,宦官剛開始是很忌憚儒士的。後來兩者矛盾激化,宦官不得不採取行動,『八常侍』等宦官就派幾個小兵假傳聖旨誅殺儒士,而宦官首領就躲在宮中。想不到權勢滔天的儒士聽到聖旨後,為了堅持自己的仁義,沒有一個敢反抗。小兵回報儒士已全部被誅殺後,連宦官首領都覺得簡單到不可思議。唐末的宦官專政其實也類似。這就是儒學倡導殺身成仁最後導致愚忠的結果。而反觀尚未被殺身成仁思想完全影響時期的人物,就不會這麼愚蠢。」

「是嗎?那未被影響時期的人是怎樣的呢?」

「我就說戰國時期吧,當時儒學尚未全面影響中國,人物就舉李牧為例。」

「李牧我欣賞,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只是他身在趙國,可惜了。」

「是啊,但你知道他怎麼成名的嗎?」

「大將當然靠打戰成名的,那還用說。」

「錯了,他是靠龜縮成名的。當時匈奴南侵,肆意侵擾邊境。趙國地處北部,除了要抵禦其他六國,防守邊境也是其重要工作。」

「匈奴確實厲害,匈奴直到漢朝還在為害中國,全靠漢武帝雄才大略把匈奴打怕了,才終於解除北部威脅。」

「除了漢武帝,李牧和蒙恬都把匈奴打怕過,並且付出的代價遠比漢武帝小。就說李牧吧。當時匈奴善騎,趙國的鐵騎雖然在七國中無人能敵,但和匈奴相比卻可能還略遜一籌。李牧擔任邊境將領後,就約束將士不得出城,即便匈奴再挑釁也不能出戰。這樣龜縮了三年。」

「一直龜縮總不是辦法吧?」

「是啊,當時的將士也很不理解,心裡憋著很大的怨氣,都說李牧貪生怕死。連匈奴也認為李牧是膽小之輩,倍加嘲笑。將士受不了,就跟趙王告狀,說李牧能力不行。趙王就撤換了李牧,另派他人為將。」

「李牧還沒打戰就被撤了啊?那他後來怎麼成名的?」

「你接著聽我說。替代他的將領就響應將士的呼聲,英勇出擊匈奴,最後大敗。趙王一看形勢不對,邊境不穩,然後又重新起用李牧鎮守邊境。李牧不從,直到趙王答應不再干涉李牧指揮作戰後才重新返回邊境。李牧重掌軍權後,還是命令將士龜縮城中不出。匈奴知道李牧重掌軍權後,各個樂的不可開支,又是這個膽小鼠輩來領軍,以後侵擾可以更加肆無忌憚了,前面那個將領領兵,雖然被打敗,但我大匈奴也是付出些許代價的,還是李牧好,打不還手。」

「李牧真的是打不還手之人嗎?」

「匈奴很快就知道了。李牧看將士對匈奴的仇恨越來越深,而匈奴對自己的警惕越來越少。於是,他就讓當地民眾漫山遍野地放牛羊。匈奴一看,好大一塊肥肉,就過來劫掠。」

「難道將士對匈奴的仇恨深就能提高戰力嗎?趙國騎兵本來戰力就比匈奴差,現在又在城外放牛羊,戰鬥肯定發生在城外,李牧不是白白送匈奴牛羊嗎?」

「仇恨或者其他信念確實能提高戰力。但李牧不單單靠信念,李牧還靠計謀。匈奴軍剛一與趙軍交戰,李牧就詐敗撤退。匈奴一看,趙軍果然還是那副熊樣。就更加肆無忌憚的搶牲畜了。匈奴把精力放在收攏牲畜上,隊形自然會變亂。李牧趁機就包圍匈奴,以整齊的陣型攻擊沒有陣型的匈奴,結果可想而知。最後,李牧全殲匈奴軍10萬,打得匈奴抱頭鼠竄,很長時間都不敢往南方走。這就是李牧的成名之戰。」

「李牧果然是有勇有謀,厲害。」

「李牧這次勝利,最關鍵的是隱忍。李牧審時度勢,知道匈奴戰力強,不可硬拼,所以他就選擇龜縮不戰,麻痹和迷惑對方,同時積蓄趙軍的怨氣,讓趙軍在作戰時可以迸發出更強的戰力。如果孔子生活到李牧的年代,李牧肯定是孔子喜歡共事的對象。而儒家的傳承者就沒這麼聰明,不知審時度勢,一味地在乎名聲,實在是愚不可及。」

「在乎名聲不好嗎?難道一定要做一個無恥之徒才好?」

「在不影響性命的情況下,在乎名節是好的。你看李牧就做的很好。趙國在經歷長平之戰後,已經大傷元氣,但在李牧的領軍下,不但保證邯鄲不失,還能打到燕國。在秦國最兵強馬壯的時候,還正面全殲秦國10萬軍馬,李牧成了秦國統一的最後一塊絆腳石。這不,公元前229年,秦國終於下定決心要消滅趙國,讓名將王翦領兵與趙軍交戰。」

「哇,好精彩,四大名將中的王翦和李牧就要交戰了,不過從最後的歷史來看,應該是李牧輸了吧?」

「可以說李牧輸了也可以說沒輸。因為李牧並未能與王翦交戰。王翦忌憚李牧,就賄賂趙王的權臣說李牧造反,趙王聽信讒言,要求撤換將領。而李牧堅不受命。最後,李牧被趙王的兵士抓住後暗害了。」

「李牧堅不受命又怎麼樣?最後還不是被趙王給殺害了?」

「雖然李牧難逃厄運,但他至少抵抗過了。如果漢朝的大儒,唐末的大臣能學習李牧,在性命攸關時敢於做出抵抗,那麼就宦官就不敢為所欲為。我覺得周星馳電影《九品芝麻官》中的台詞就很有道理,貪官奸;清官,要更奸,要不然怎麼斗過他呢。」

三、殺身成仁為什麼會有危害

「我覺得漢朝的大儒可能也沒你想的那麼傻吧?他們一生都以仁義為做人準則,但如果突然違抗聖旨了,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名聲就毀於一旦,別人也會看不起他,這樣更會帶壞社會風氣,難道不是嗎?」

「名聲都是虛的,何必太在乎名聲呢?關鍵是自己的性命,如果你確實是個仁義之士,那麼你應該先隱忍,只有你存活下來,然後以實際行動來感染他人,光靠名聲是絕對不行的。因為民眾看到仁義之士因堅持信念而死,首先會認為仁義並不是好東西,光會害人,如果仁義之士死的太多,那自然踐行仁義之道的人就少了。」

「是嗎?這只是你自己的猜測吧?可有證據?」

「那我就舉泰坦尼克號和歲月號事件來說明吧?」

「哇,泰坦尼克號電影好看,當年不知道有多少人因這部電影而從少女變成婦女。」

「我說的是歷史上泰坦尼克號的真實歷史,不是電影。當時泰坦尼克號是世界上最豪華的輪船,船上有很多社會名流,當時的世界首富也在船上。這些社會名流都很有素質,船長和船員也很在意自己的名聲,因此他們主張老弱婦孺先走,而有地位有名望的人都選擇堅守。最後,該沉船事件的老弱婦孺存活率是所有沉船事件中最高的,創造了奇蹟和記錄。(在這場海難事件中,共有 1514 人遇難, 710 人生還。其中超過 70% 的婦女生還了,兒童的生還比率也超過 50%,但男性存活的比例只有 20%)你說泰坦尼克號事件感人嗎?」

「確實感人,像船員堅守到最後,億萬富翁約翰.雅各布.阿斯德聽從指揮不登救生艇,還有樂隊領班堅持演奏這些事迹,至今聽起來都讓人落淚。」

「再感人又怎麼樣呢?泰坦尼克號成了絕響。之後發生的沉船事件從未有過像泰坦尼克號這樣堅持原則的事迹,因為有信念的人都死了,存活下來的人缺乏有信念的人指導,就很難再堅持原則了,這就有了歲月號事件。」

「歲月號事件是什麼回事?」

「歲月號事件是2014年4月16日發生在韓國的沉船事件。這艘船上裝載的大部分是學生,但海難發生後,船長指令不清,讓學生都呆在船中等待救援,之後又帶頭逃跑,雖然有部分堅守崗位的船員,但於事無補。事後,歲月號29名船員中有22人倖存下來,而載有476人的歲月號僅有172人獲救。」

「歲月號船員素質竟然沒有100年前泰坦尼克號船員素質高。!」

「是啊,常人是很難被他人事迹感動就改變自己的行為準則的,要改變他人的行為,只能靠身體力行做表率並做好指導監督,這樣仁義之道才能得以貫徹。」

「但像文天祥這種人,已經把仁義之道作為處世最高標準,你如果讓他放棄仁義,那比讓他死都難,這相當於否定了他的人生,他自認苟活已沒有意義,在這種情況下,都不能殺身成仁嗎?」

「求仁得仁。每個人都有時代局限性,文天祥慷慨赴死我們無法阻止。文天祥在曾寫下絕筆說:『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他接受殺身成仁的信念,無愧於心,確實沒什麼可指責的。但我還是想苛求他活下來,接受元軍的高官厚祿,然後利用自己的才學發揚儒學。這樣,說不定蒙古人會早點被儒化,就像當年投靠清軍的大儒一樣,可能元朝時漢人就不會被劃為最低級的種族,百姓能少受點苦。」

「古人接受殺生成仁的信念,你讓他們苟活,很少有人能做到。」

「常人很少有人能做到,但不是沒有,像魏徵等人。相對而言,古代的帝王受儒學影響小,比常人有氣魄,為求仁義之道,敢於突破名節的限制。最著名當屬唐太宗和明成祖。」

「唐太宗殘殺兄弟,明成祖篡奪侄子的皇位,應該都算不上仁義之士吧?」

「他們算不算仁義之士我不清楚,但他們在性命受到威脅的時候敢於選擇反抗,並且能認識的自己行為的不仁義之處,之後勵精圖治,行仁義之道,其行為也是值得讚賞的。我想,如果泰坦尼克號上的世界首富等社會名流當時自私一點,存活了下來。事後能反思自己的自私,然後督促更多的人堅持原則,那是不是更好呢?歲月號的船員會不會更盡職些呢?大家可能也會對歲月號的船員少些苛責,不會像現在這樣,船長被判刑但拒不認罪,很多藝人對歲月號事件處理不滿,遭政府封殺。」

「外國的事我們說不清楚。」

「那我們接著說中國的事。剛才提到唐太宗、魏徵,相對應的提到明成祖,就必須提方孝孺。方孝孺是建文帝時期的大臣,明成祖篡位後,他拒絕為朱棣草擬即位詔書,朱棣多次勸說都不聽,最後惹怒朱棣被誅十族。

「方孝孺確實是個硬漢,有氣節。」

「是的,他的氣節確實令人佩服。但如果他能像魏徵一樣服下軟是不是更好呢?這樣至少不會牽扯到親友。惹怒了朱棣,雖然讓朱棣背上了暴君的名號,但同時也讓明朝變得更專制,讓天下文人更不敢言。」

「是啊,我突然想到魯迅曾說過:『中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韌性的反抗,少有敢單身鏖戰的武人,少有敢撫哭叛徒的弔客』,這好像也跟儒家後世提倡殺身成仁有關吧。」

「你竟然能推導出新觀點了。關於魯迅這句話,我基本認可。中國確實是少有,但不是沒有。失敗的英雄有項羽,關羽;
韌性的反抗有襄陽抵抗蒙哥的蒙古侵略軍,明朝抵抗清軍的揚州、嘉定、毛麓山抗清,抗日戰爭; 單身鏖戰的武人有席君買,初唐名將,以120人破吐谷渾萬人大軍; 敢撫哭叛徒的弔客有沈子佩、陸樹德弔唁以漢奸罪被處死的陳公博。」

「那還是少有啊。」

「是的,那我們來分析下原因。你看韌性的反抗幾乎都發生在外族入侵的時候,可見魯迅所說『遇到外族入侵就土崩瓦解』是站不住腳的。但在內部朝代更替時確實少有韌性的反抗。為什麼呢?因為鼓勵殺身成仁,讓國人在內部鬥爭時不知道隱忍,有志之士個個以慷慨赴死為榮,像譚嗣同,並希望以此來感染他人,但這樣是徒然的(譚死還致慈禧想維新無可用人)。同樣的為什麼少有單身鏖戰的武人,因為很少有人能像席君買那麼幸運,120人就能打破萬人。即使有單身鏖戰的武人,但因為他實在是太有勇無謀,其事迹也無法流傳下來。說回來,中國卻出現了很多敢單身對抗暴政的文人,就像方孝孺還有很多錚錚名士,雖千萬人,吾往矣。連武人都不會那麼魯莽,文人又何必呢?文人慷慨赴死了,誰來繼承你的浩然之氣呢?」

「是啊。之前聽你說崖山之後無中國,現在想想挺有道理的。」

「魯迅只是看到了問題的表面,而沒提出解決辦法,一味地謾罵能解決問題嗎?在這裡我要明確表達我的觀點,我看不起魯迅。」

「但在特殊時期,總得有人來提出批判,才能警醒世人吧?」

四、殺身成仁觀念在當代中國的不良影響

「沒有建設性的批判只能造成混亂,有什麼用?即使到現在,還有一些人只知道謾罵,並以此抬高自己,想起來都讓人氣憤。」

「現在網路這麼發達,人們接觸的信息多,一時難以分辨信息真偽,心直口快謾罵其實沒惡意的。」

「我不是指的普通網民,而是指自認為有才學的名流。真名士,不到性命攸關的時刻,就應該堅持原則,而不應嘩眾取寵,以謾罵別人來抬高自己?」

「你到底想說誰?」

「我想說高曉松。」

「我覺得高曉松很好很有才啊,他的一些歷史觀點很獨到,很有趣。他醉駕被查後不逃避敢於承擔責任,品德也不錯。為什麼要說他呢?」

「他的一些歷史觀點確實獨到,也挺有趣,我特別認同他憑張學良的觀點。但有一件事卻引起了我對他的反感。」

「什麼事?」

「高曉松說郭沫若寫了《毛主席賽過我親爺爺》,該說法在網上廣為流傳,對郭造成極壞的影響?」

「那我問你,郭到底有沒有寫過。」

「知乎上『端木異』特意考證過,郭確實沒寫過這首詩。高曉松給的出處(郭沫若文選第12卷第765頁)經人查證,無此內容。」

「但郭人品確實有問題啊,他在WG時吹捧MAO和江青,還為他們寫了很多讚歌,粉碎四人幫後他又歡呼,整一個跳樑小丑,大概他自己都不好意思了,後來把這些詩從《郭沫若全集》中刪除。我覺得即使他沒寫過《親爺爺》這首詩,其他的詩內容也差不多,不算冤枉他。」

「但我認為郭沫若寫的那些讚歌不是他的真實意思,他不過比較低俗地來表達自己的抵抗而已。」

「你憑什麼這麼說?」

「你要知道,郭沫若的文學水平是很高的,詩也寫得不錯。即使他不能寫成『惜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麼氣勢磅礴的詩歌來讚美領袖,至少也能寫出類似『領袖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成帝王』的詞句,最不濟也比某些才子寫的『昨夜雨疏風驟』文藝氣息強。郭把讚歌寫得那麼低俗,正好可以證明非其本意。同樣的,郭歡呼粉碎四人幫才是其真情體現。」

「那郭在建國後也幹了很多壞事,比如他批判沈從文,導致沈從文被打壓,沈從文到死都不能原諒郭。」

「郭與沈不過是文學觀點不同而已,這在文人之間很常見。郭和魯迅還曾論戰過多年呢。至於沈從文被批判,這是郭的觀點被他人利用而已,其實與郭關係不大的,你能說郭發動反右傾運動嗎?其實郭早在1964年就想與沈和解,郭曾為沈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作序。只是一直未能得到沈諒解罷了。」

「郭建國後成為御用文人,沒有文人氣節。」

「他不過是湊巧崇拜MAO的詩才,與其私交不錯而已。成為御用文人,也不是郭能選擇的。再說郭是新派學者,長期在日本求學,他受儒學影響小,難道你就希望他殺身成仁?」

「但他在建國後擔任高官,卻沒做實事,確實不應該。」

「誰說他沒做實事的,他是中國科技大學首任校長,該校的校風受其影響,還是很好的。那個時代想做實事很難,但他還是儘力做了,你不能苛求一個文人。在那個時代即使政府首腦也不能為力,同樣給江青唱讚歌,聽說還為江青發明了馬桶墊。現在提到政府首腦就說情非得已,那麼郭更加情非得已呢。他曾經稍有反抗,就導致一個兒子自殺,一個兒子被打死,你說他還能怎麼辦?」

「反正我就看不慣他那嘴臉。像他這種人苟活,但像老舍、傅雷等人卻自殺了,我覺得上天真不公平。」

「老舍等人固然可敬,但我認為郭更可敬,因為有些時候,活著比死難多了。活著雖然名聲不好,但如果能做些有益的事情,那才是孔子最推崇的仁義之士,而郭做到了。在這裡我還是要明確地批評下高曉松,你當年就沒有唱過紅歌?你出生在高知家庭,你父母難道做出過驚天動地的事情?你們家庭能幸福,就沒有仁義之士委曲求全暗中幫助?所以我不希望你肆意利用自己的影響力,說些不靠譜的話或事。我還要批下鳳凰視頻,我對鳳凰視頻挺有好感的,但在對郭評價這事上,你沒有做到客觀引導。」

「但聽說他還有三個老婆,情人也有好幾個?」

「私生活不作為評價人物的依據,那個時代有幾個老婆的人很多,反正我現在只說蔣中正。」

「如果郭真的是好人,那他就應該經得住考驗,但為什麼網路上很多人都認為郭人品不行呢?」

「因為大多數人潛意識中還是受到殺身成仁觀點的影響,因為這個觀點是最符合道德的。但我覺得真正的仁義之士真不該受名節所累,應以性命為重。但作為國學大師的吳宓也未能看透(或許是我理解淺薄吧)。」

「吳宓做了什麼事?」

「吳宓一直尊崇儒學,20世紀20年代,新派學者攻擊儒學,批孔家店,吳宓敢於逆潮流反對批孔,1974年,我國開展批林批孔運動,已經81歲高齡的吳宓堅持『批林我沒意見,批孔殺頭也不批』,致使被定為現行反革命,晚年還要遭受磨難,我真為他心疼。即使你批下孔又怎麼樣呢?當年孔子被認為是喪家之犬,他也欣然接受啊。」

「想必吳老把氣節看得比生命都重。」

「是的,儒學需要像吳老這樣的人,但不能提倡所有的人都殺身成仁。東德的自殺率居高不下,那是不正常社會。正常的社會不會提倡死亡,而儒家學說錯誤傳承導致提倡仁義之士慷慨赴死,這比逼迫他人自殺的危害更大。」

「是的,你說的太好了。」

「那我最後來總結一下,孔子是不提倡殺身成仁的,殺身成仁的危害很大,導致仁義之士後繼乏人,普通人不敢學仁義,人間正氣不能得到宣揚。最終的結果是造成中國人不愛守規則。那麼仁義之士應該更愛惜自己生命,而我們普通人也不能站在道德制高點,苛求他人殺身成仁。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越來越好。」


這個命題本身很搞不是么?什麼叫中國士大夫都?自然以前也有挺身而出的,史可法也好六君子也好往前各種人都有。哪裡是都選擇了明哲保身?


人的修行也就是修心,這樣才能有自知之明,明知不可為你他媽告訴我為什要搭上性命。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沒有這能力拿個雞毛改變?自己幾斤幾兩都不知道一句話概括你蠢得一比。


火車路過寶雞,我侃鳳翔,侃大散關,侃松贊干布和李世民,,,,最後在群眾的壓力之下,我只能承認:松贊干布是個鄉鎮幹部。。。。。。。。。。。。。。。。。。。。。。。。。。。

明哲保身,就是不在同一層次,只有閉嘴才不會在遇到這樣的,,,無助


明哲保身不是一種文化現象,更與士大夫群體無關,而是一種無制度保障下的自保策略。

問答的質量在於用戶的把關,知乎在這一點上應該向Quora學習,第一批用戶必須是受邀請或者通過嚴格的審查才能加入,而這些老用戶可以邀請其他人參加,並留下記錄 ,不良記錄者受到邀請、提問或答問的限制,但可以瀏覽。所以,知乎應該引入分級和許可權制度。


從目前來看,知乎問答存在質量變差的趨勢。同時,對於某個問題答問的人多了,必定有一些垃圾信息,知乎要麼進行用戶控制,要麼選擇答問的數量限制,刪除票數少的回答,也可在回答達到一定數量後採取淘汰競爭制,比如限制是8條,第9條必須與前8條競爭獲勝才能保留。


首先可能是因為顧家,家有妻兒老小,自己出事了,家人怎麼辦呢?其次就像「民以食為天」、「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一樣,這是基本,先保了命以後做什麼都有可能,也是受傳統文化的影響。


我覺得這可能是古代的連坐制度造成的惡果。


所謂真假,只是一種立場。如果對象相信你,你說什麼,他都認為是真話,如果他不相信你,你說什麼都是假話。所以,本質上,是無法篩選出說真話的人的,只能篩選出我信任的人。

所以,知乎也是無法篩選出誰說真話,誰說假話的,最多只能引導大家理智討論,不要人身攻擊


我發現知乎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問題可以用倖存者偏差來回答


推薦閱讀:

為什麼程咬金在很多作品裡都是一種「逗比」形象?
在中國古代,是什麼一群人在怎麼樣地聽著崑曲?
如何立體客觀的介紹秦始皇?
歷史上的著名暴君是否被妖魔化?有沒有本身有作為只是無力回天的「暴君」?
為什麼蘇-25要被稱為「蛙足」?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中國文化 | 中國哲學 | 古代文人 | 士大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