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王陽明被稱為明朝第一牛人 ?
簡單地說:
1、軍事才能突出,打法詭異,他從來不與敵人正面交鋒,都是聲東擊西,你往南走,他偏往北,經常搞得敵人暈頭轉向。而且甭管敵軍多出他多少倍,他都敢出兵,還喜歡使陰招,什麼挖坑、造假、虛張聲勢,到最後,許多人都被他的騙術嚇跑了。更為奇怪的是,即使他佔據優勢,把對手圍得水泄不通,也從不輕易進攻,而是把敵軍困在裡面,餓個半死,再誘使敵軍突圍,鑽入伏擊圈,才開始發動總攻。基本上這幾招一路下來,神仙都頂不順了!先後打敗了多處令朝廷頭疼的山賊巢穴,有平叛了寧王的造反。但這位王兄卻並沒有師出名門,全是自學成才。可謂是軍事天才;
2、哲學貢獻大,他突破了朱熹的理學理論,創建了「心學」,提出「知行合一」,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王守仁就做到了,這從他的軍事才能中就可以看出。而且他不論門第,廣招學生,諸如王艮、李贄、徐階等。這彷彿讓人在他身上看到了孔老夫子的影子。此後,他的心學不但在中國發揚光大,還飄洋過海到了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
3、王守仁雖為文武全才(射箭相當準確),先後清理匪寇,平定叛王,但政治手段一點不比那些大臣太監弱。當時正德年間的大太監劉瑾、江彬、張永,都鬥不過他,死的死、跑得跑、降得降,連內閣首輔楊廷和都鬥不過一個王守仁。反倒好多人是被王守仁的正直大度而打動了,成為他的學生。
4、文學才能突出,許多詩句至今流傳。
5、最重要的是,王守仁一生為官清正,從沒有收過禮、也沒有送過禮,處處為老百姓著想。儘管他軍事才能突出,但他多次希望能不發動戰爭就不發動戰爭,若不是限於當時的荒唐皇帝朱厚照和他身邊的小人們,也許王守仁可以再次創建一個新的盛世。
古人認為,立功立德立言是人生三大最高追求。
王陽明三項都做到了。
立功:剿滅寧王反叛,以少勝多,打贏了一場教科書般的戰役。
立德:人品極高,不貪財不好色,為官清廉,而且不歧視少數民族,在貴州做了極大貢獻,與少數民族打成一片,這在今天地域攻擊狗都盛行的中國,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立言:開創心學,前無古人。
這樣的一個完人,自古至今都沒有幾個,稱為明朝第一牛人,完全夠格。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有的人可以將國家由貧窮變為富強,比如商鞅。有的人有治世之能,可以將一個朝代由平庸帶到頂峰,比如諸葛亮。還有一種人,是救國的奇才,憑藉一己之力將病入膏肓的明帝國又往後扶了一百多年,他就是王陽明
王陽明向來被稱作明朝歷史裡面藏獒,與特斯拉,藏獒並成為論壇三大神器。是中國網路時代崛起的幾大歷史牛人。平心而論在明朝王陽明在軍事,哲學,政治領域都不是最頂尖的人物。在軍事上,平寧王的功績也比不上橫行天下愛的明初二王,也不上橫掃漠北的藍玉,朱老四,平定安南的張輔,以及打敗朝鮮的李如松,平倭寇的戚繼光。在哲學領域他也只能說頂尖,不能說超出。顧炎武,黃宗羲,李贄,王夫之都是一流人物。更不用說和更早的朱熹比。在海外也是朱子學更流行。在政治上王陽明也是一直未入北京中樞(具體原因很大,在這裡不展開了),不過依靠武勛封爵的文官也是只有寥寥數人,也算是明朝奇景
朋友圈給他樹上三不朽的美名實際上是誤論了。切不用說立功立德立言的誤用,光是某些吹捧都是過了。自然王陽明是明朝一流的哲學家思想家,當時把他吹捧成明朝第一人,甚至是中國歷史第一人都是過譽了。
因為他是真牛
用古人的評判標準,立德立功立言。
一般認為,我國做到真三不朽的古人只有兩個半人,分別是孔子、王陽明、曾國藩(半個)。
因為當年明月欽定的。
誰封的?
講真,如果不是看了《明朝那些事》,我壓根不知道有這個人。。。
先生被稱為明朝第一人不是沒有理由的,我是在《明朝那些事》里看完了明朝的全部歷史,當時最喜歡的便是王先生和于謙。
日本名將東平鄉八郎隨身帶著一個腰牌,上刻「一生俯首拜陽明」!
他大膽反對朱熹的理學,提出格物致知,對中國整個社會產生深遠影響。只在明朝來看,後來心學傳人各個支脈在很大程度上數次挽救了國家。
陰明先生稱為明朝第一人,用當年明月先生的話說是「明朝一哥」。主要是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自明後再無來者,創立知行合一心學體系,影響深遠,從海內海外,自古至今,弟子和受學說影響者傑出者眾多,說明其學說的強大。德行彪炳,「此心光明,亦復何言」,一生光輝無污點,在官場很難得,無愧於其思想家哲學家的大家風範,垂範後世。三、為國平亂,為民除匪,敢於擔當,不等不靠,憑責任,憑智慧,憑一已之力,憑為民之心,立不世之功。其書法,文學造詣深厚,不在此列。
-
既破山中賊,更破心中賊。
-
可惜破不了皇帝這個賊。
無善無惡身之體,有善有噁心之意。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立德立言立行,
回答
推薦閱讀:
※對於陸遊來說,王師是何時北定中原的?
※為什麼剛統一完日本的豐臣秀吉在握有兵力優勢情況下被明朝趕下海了?
※明故宮附近為什麼能看到古代裝束的人穿城門而過?是幻覺嗎?
※歷史上記載王陽明會武功嗎?(不是王重陽)
※明朝廢宰相是使皇權加強還是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