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馬拉松比賽的路線是如何設置的?

除了距離之外,路線設置是否存在其他的限制或規則?比如爬升下降率等。
----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 ? 馬拉松之路,更多馬拉松/長跑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對於城市馬拉松,國際田聯是有規則限制的,具體條文暫時找不到精確的,大概說下。

1、線路要涵蓋一定的城市特色,起終點不能距離太遠,線路不能太無聊。

曾經通刷長安街,從通州跑到石景山的的北馬就不符合,現在的鄭開馬拉松也不符合。

2、線路起伏不能過高,也不能一路上坡或一路下坡。

大名鼎鼎的波士頓馬拉松線路就屬於整體偏下坡,國際田聯從2004年開始設立馬拉松世界紀錄。但是在波士頓馬拉松上跑出的好成績是不被認可的。

ps,目前馬拉松世界紀錄是2小時3分23秒,肯亞選手 Wilson Kipsang 2013年9月的柏林馬拉松(同樣有下坡,世界最快賽道)上創造的。 波士頓的賽道最好成績是2小時3分2秒, 由肯亞選手 Geoffrey Mutai 在2011年的比賽中創造。

引申閱讀:世界馬拉松系列賽(WMM)簡介

3、要有路標(以公里記)

一般每公里都有一個標,每5公里記錄一下運動員的成績,賽後可以「復盤」,比如某某跑出了今年最快的前半程馬拉松……

ps,一般「兔子」領跑員負責把第一集團帶到30公里,然後就看大家自己的發揮了。

引申閱讀:馬拉松"兔子"漫談


馬拉松比賽路線的設置要考慮到很多方面,最終確定的線路平衡了安保、比賽、交通、軟硬體的各種因素,不是沿著馬路畫條42.195公里的線這麼簡單。

分三方面,賽道景觀硬體指標賽道服務 來說下馬拉松比賽路線的設置。


賽道景觀方面:

很多馬拉松會把城市最有地標性的建築囊括在賽道中,這是基於馬拉松是項短時間(對比一般展會和嘉年華)、大人流量、圍觀眾多的活動,城市地標和風景名勝可以讓跑者有更好的參賽體驗,也是一次極佳的城市宣傳機會。


比如看倫敦馬拉松的直播,基本就把倫敦城逛了一圈,格林威治公園、倫敦塔、金絲雀碼頭、聖保羅大教堂、滑鐵盧大橋,薩默塞宮、倫敦眼,大本鐘,議會大廈、聖詹姆斯公園,白金漢宮……這些都會在沿途經過/看到。這也是很多人說的「用腳步丈量城市」的由來。

另外一方面馬拉松賽道也可能會經過一些平時限制進入的地方,比如國內像揚州半程馬拉松路線也會跑進瘦西湖景區(平時需要買票)、北京馬拉松跑過TAM廣場和長安街(長安街當中肯定不讓人跑步)、香港馬拉松跑上青馬大橋(平時只能坐車經過)、今年上海馬拉松跑進八萬人體育場以內(平時場內不對公眾開放),等等。跑這樣的馬拉松也多了一些談資,無論體驗還是吸引力都會更好一些。

一場有魅力的馬拉松,其商業價值也會高很多,組委會無論是從贊助商得到的收益還是與政府有關部門的協調都會更有優勢。


當然馬拉松也不會一昧去追求一路都很有看點的景觀型賽道,還有很多具體方面需要考量。

比如波士頓馬拉松,一百多年來都是使用霍普金頓鎮到波士頓的路線,而不是繞著波士頓城市跑,這也是一種傳承。

大型馬拉松規模達到上萬人,加上沿途圍觀,同一地標可能聚集很多人,如何疏散,是否存在對景觀不可逆的損壞可能,這些都要考量。比如柏林馬拉松4萬人規模的上限,就是因為起點從勃蘭登堡門到勝利柱,最多只能站下這麼多人,再多就太擁擠了;西安的城牆半馬(雖然每年被吐槽組織很爛),相信也結合城牆情況考量過規模上限。


其它諸如轉播的因素也會影響賽道景觀的選擇。比如杭州馬拉松前兩年開始央視直播,一些路段兩旁樹太茂盛影響航拍,路線因而也會做一些微調。

北美馬拉松會經過很多居民社區,一些比較高端的社區同時也都位於景色優美的地方,這些都需要提前得到同意,不然居民們分分鐘不讓你明年從這過。

以上,賽道景觀方面,一場好的馬拉松大抵會囊括城市比較有地標性的景觀,儘可能讓賽道充滿魅力,提高選手的體驗和口碑,以及將賽事價值最大化。同時也需要避免賽事對景觀帶來的負面影響,與諸多部門去協調溝通。


硬體指標方面:

一般城市馬拉松對賽道要求不大,平整的公路即可。如果需要達到國際田聯認可的賽道要求,那就需要滿足很多細節。比如:

無台階路面,每百米高低落差不能超過3米、賽道整體下坡路段不能超過某一比例(波士頓馬拉松就因為整體下坡,故成績不被國際田聯認可,跑出的成績也不做田聯紀錄排名)、賽道需要在5年內獲得有效的IAAF或者AIMS國籍測繪認證…等等。


賽道也要考慮到是否能承受大人流量時的通過問題,比如今年的南京馬拉松,線路經過明城牆,賽前組委會就邀請了一些專家,將城門「拓寬」了一些,賽後再恢復原樣;比如威尼斯馬拉松,則乾脆在每年馬拉松賽前搭建一座浮橋給選手通過,賽後就會拆掉。這些都考慮當地景觀的承受能力,做了一些調整。

對組織來說,賽道需要利於選手跑出成績,根據賽事規模和出現距離,過窄過小的路段並不適合出現在比賽前半程,在每個5公里/2.5公里處補給點位置也要求盡量是空曠路段。

賽道上有清晰的標識,包括起終點處出發點的設置,及引導線路、每單位距離處的距離標識、補給點/飲水點/醫療站/折返點/組別分段…等的標識。


雖然城市馬拉松並未對路面路況有太多要求,但仍會以適宜跑步為主,因而石板路、碎石路或者長滿青苔容易滑倒、容易積水/結冰的路面不太會出現在馬拉松中,即便出現也不會太多。歐洲一些老城的馬拉松難免會多些石板路,這也是無法避免的情況。

賽道服務方面:

最主要體現在賽道可以滿足賽道服務的進行。比如補給點的設置、醫療車/收容車的通行、起終點附近的人群疏散。

因而一般馬拉松的每5/2.5公里路段都比較寬敞,因為這些也正好是飲水站/補給站/醫療站的設置點。這些在完成初步規劃,到最後具體勘察路況確定工作後,賽道一般都會再做一些微調。


醫療站的設計就更為講究了,一般在跑者身體容易出現狀況的高發路段,保證醫療車/醫護人員可以儘快到出事點,如有急救情況,醫療車輛也會按照事前確定好的沿途最近醫院/最快線路將傷者送離賽道。賽道後半段對服務和交通以及疏散的壓力要比前半段大的多。


馬拉松一般都喜歡把起終點設在展覽中心/體育館/廣場之類,一方面場地空曠可以滿足終點搭建和賽後服務,另一方面這些地方本身也都有運轉大人流量的能力,靠近地鐵或車站/主幹道,相比組委會再籌備交通運送完賽選手要輕鬆很多。


當然以上這些都是基於一個基礎設施比較完備的城市而言,也沒有考慮其它因素的影響。馬拉松的線路設計還要考慮這個城市的接受度,有些地方可以將馬拉松變成嘉年華,全城交通「癱瘓」但整個城市都玩得很開心,有些地方就封路限制很多,只能退而求其次改路線來配合交通和安保。絕對的理想狀態是不存在的。

————————

附上部分馬拉松賽道探路和介紹的文章鏈接:


國內篇:

揚州半程馬拉松 (賽道指南)

2016上海國際馬拉松探路

2016北京馬拉松探路

武漢馬拉松路線探路通關秘籍

蘭州馬拉松探路

千島湖馬拉松探路報告

無錫馬拉松線路報告


國外篇:

東京馬拉松の42公里地圖

波士頓馬拉松百年賽道上的傳奇故事

跨越兩個半球的倫敦馬拉松(賽道指南)

柏林馬拉松賽道前瞻


謝邀。
馬拉松路線的選擇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以芝加哥馬拉松為例,我試著給大家分析一下。
1.悠久的歷史
芝加哥馬拉松比賽創辦於20世紀70年代,迄今已有近五十年的歷史,是世界大滿貫(倫敦、柏林、波士頓,紐約、東京)六大賽事之一,也是國際田聯授予的金牌賽事。這項每年10月舉行的馬拉松盛事,因為其超級平坦,寬闊的賽道,風光獨特的環形跑道,加上涼爽的天氣和高額的獎金而成為世界上著名的「馬拉鬆快道」。
第一屆芝加哥馬拉松於1905年舉辦,屈指一算,大約是中國還處於清末時期,芝加哥就開始舉辦馬拉松比賽,中間因多種原因而停賽。直至1977年,它才成為一項年度馬拉松賽事,並因贊助商緣故更名為「美國銀行芝加哥馬拉松」。芝加哥有四大活動,每年8到10月就是橄欖球、棒球、馬拉松、籃球密集賽事期(芝加哥公牛隊的23號麥可喬登的球鞋及23號球衣已經被放在芝加哥歷史博物館)。這四大賽事都是全美及全球盛事,民眾也很投入這四大運動中,只要有人穿著賽事球衣或身掛完賽獎章,路人就會像你大方說出:Congratulation!
2.豐富優美的自然環境和人文關懷芝加哥馬拉鬆起點和終點均設在密歇根湖畔遼闊的格蘭特公園環形的路線平坦、寬敞、速度很快,充分展示了芝加哥的迷人之處,密歇根湖、林肯公園、中國城等,從市中心的摩天大樓到不同種族的聚居區,這些都是很多旅遊者很難一次看夠的。
跑馬的路線也是把芝加哥整個最精華的商業區全部讓出來給跑者奔跑。把最精華商業區騰空出來給跑者拔腿奔跑,這對跑者及這城市都有著莫大意義。沒有因為避免舉辦賽事封路影響公共出行等因素,將比賽安排在偏僻人少的郊區舉行,所以不會造成沿路沒有民眾,補給不足,這也是充分反映國際水準的馬拉松文化。
在芝加哥跑馬的確舒服,因為全程有爵士音樂陪伴著你(音樂可與柏林馬相比美),更可貴的是,這都不是官方單位所提供的,而是由民間自組形成,芝加哥本來就是各街頭藝人超多的城市,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就在最主要的商業大道(密西根大道,Michigan Avenue) 上。
起跑點也在密西根大道旁的千禧公園,從市中心出發,向北經過芝加哥歷史博物館、動物園、林肯公園、濃濃黑人調的饒舌音樂、爵士浪漫華爾滋,都一直在耳邊響著。

乾貨不算多,有空詳細補充!


第一次受邀回答問題,受寵若驚。感謝!作為一個參加過四次現場全馬的業餘跑者,對跑步的研究僅局限於訓練、傷病、呼吸、跑姿、補給、心理建設等跑者角度的知識,對馬拉松路線的設置之前未深入學習過,因此查閱了一點資料,結合自身的跑馬經歷,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學習交流下。

馬拉松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影響最廣、吸引力最強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舉辦馬拉松賽, 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馬拉松路線的選擇與測量。馬拉松隸屬完全或部分在體育場外舉行的公路賽事。國際公路賽丈量員分為A、B、C 三個級別, A級為最高級, 亞洲僅有日本,B 級在中國。前兩個級別的國際公路賽丈量員擁有頒發路線認證書的資格。

路線的選擇:

馬拉松路線要注意4 個方面:1.要有利於充分展示舉辦城市的魅力。馬拉松全程42.1 95 公里, 運動員從出發到抵達終點持續時間長, 許多世界著名的馬拉松路線都選擇途經中心城區, 以充分展示城市風貌、名勝古迹。2.可能選擇道路平坦, 起伏不大, 有方向變化,環境優美的路線, 以利於運動員創造優異成績。容易出成績的路線提升馬拉松賽的知名度, 吸引世界高水平運動員參賽。3. 要選擇合適的起跑通道。當參賽人數較多時, 起跑後的通道要開闊,而發生摔倒、踩踏等不安全隱患。4.國際田聯規則規定, 起點和終點之間的直線距離不得超過比賽距離的百分之五十(包括馬拉松接力賽) 起點和終點之間的下坡坡度不得超過千分之一, 即每公里下降不超過1 米。另外, 路線長度首先不能短於比賽距離, 其次也不能過多地超出比賽距離。國際田聯的規則規定, 奧運會、世界錦標賽以及國際田聯直接批准的比賽誤差不得超過比賽距離的千分之一(馬拉松為4 2 米)。

位置標記:要詳細記錄每個公里點、起點、終點、飲料點(5 公里及其倍數, 即5 公里、

10 公里、15 公里……)、補水點(2.5
公里及2.5十5的倍數, 即2.5公里、7.5 公里、12. 5 公里……)、半程以及轉折點的位置, 並選擇具有永久性的參照物作為位置標誌並拍照。

路線申報:路線丈量準確無誤後, 開始向有關部門申報。國內向中國田徑協會申報, 中國田徑協會收到申報後將指派正式的丈量員複查路線, 通過複查的頒發批准書。國內舉辦的國際比賽, 中國田徑協會派員複查後報國際田聯和國際公路賽跑協會備案。申報時要提供以下中英文資料: 比賽名稱; 比賽時間; 每個公里點, 飲料點, 用水點, 半程的位置說明; 每公里點, 起點, 終點, 半程的海拔高度; 比賽起點和終點的寬度;比賽期間路線的交通管制, 全封閉還是半封閉; 舉辦城市位置、氣候、自然環境、賽道等方面的概況。

參考文獻:胡新民. 馬拉松賽跑路線的選擇與測量[J] .田徑,2005,08: 21


馬拉松賽道42.195公里的長度,包括為了紀念希波戰爭中那位為送信而死去的英雄跑過的42公里,加上後來倫敦奧運會為方便皇室觀看比賽所加的195米。42.195公里的賽道長度就被沿用至今。


  國際馬拉松賽道的確定,原則上須有兩位以上的國際公路丈量員精確丈量認定並按嚴格要求寫出詳細的英文報告,
上報到AIMS(國際馬拉松及長跑協會)待審批後獲得AIMS頒發的賽道合格證書。除此之外,馬拉松的賽道標準還有一些硬性的規定。比如,起點和終點的理論直線距離不得超過全程距離的二分之一,即21公里;


  起止點高差不超過千分之一,即不能超過42米,故現在很多賽道為折返跑,這樣就不存在高差問題;國際A類賽事一般要求路途高差不超過12米(最低與最高處的差);賽道必須是硬質地面,可以是柏油、瀝青,甚至木板(為了保護參賽選手的膝關節儘可能減少水泥和石材地面),但不能是沙路或草地,大型馬拉松賽事在路面上不得有減速帶或減速道釘。而且,根據最新規則的規定,為了區分於運動場內起跑線,公路馬拉松比賽可以借鑒國際公路標誌線,起點線可以採用30厘米寬的道路停車線。


  馬拉松賽道的標準比較人性化。它是公路項目,對賽道路面的要求沒有更具體的闡述。又因為有殘疾人輪椅賽,所以對路面的要求更高一些,井蓋的正負高差不得超過5毫米,轉彎半徑一般不小於14米。考慮到選手們在平直的路線上奔跑很容易產生厭倦感,便會設計在賽道沿途多經一些彎路和變化。


  考慮到公路項目賽事主要是藉助城市道路、公共廣場等平時不屬於賽事的專用的賽道,不能破壞原有的設施和城市環境。因此,賽道上的所有設施都是臨時搭建,為了賽事的順利進行以及賽後的快速恢復,對公路項目賽事的臨時搭建要求越來越高:首先要考慮城市環保,其二要考慮經費節約,其三要考慮工作便捷,另外還要考慮賽事的景觀效果。


  公路項目賽事是開放式賽事,賽道長,可控性差,安全保障難度大,對道路交通、公共秩序和城市設施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公路項目賽前需要較長時間的計劃和協調。一旦賽道確認後,對賽道路面的維護也尤為重要,尤其在臨近賽前,不得出現碴土和石子等撒落地面。


謝邀
馬拉松路線一定要有特色啊 不然一年一次的,以後誰還會跑啊。

一般來說有一圈跑 或者2圈跑。
或者起點和終點在一起,或者在不同城市。
現在大部分都是2圈 這樣半馬和全馬可以一次性來組織,減少費用,增加效率。

一般來說,馬拉松運動員最怕上坡,但是我們這裡上坡跑時都有供水站,有俊男美女拉拉隊和巧克力吃,這樣運動員就不那麼討厭上坡路了。

在半馬可以放一點娛樂,讓運動員放鬆一下。

還有就是路線一定要考慮安全 包括交通,天氣,人群,還有就是環保,志願者要在跑步後把所有垃圾集中處理。不要擾民。

最最最重要的是供水站的水要有冰和數量足夠。

我可以跑一個有水喝的馬拉松,但是如果沒有水,下次一點不會再來的。


謝邀。一般都是有幾個原則單位 第一盡量減少對市民出行的影響,第二盡量展現城市的魅力和特色,第三展現城市的經濟潛力和旅遊文化魅力


只知道跑下去,堅持跑下去,路線嘛,恩,不跑錯方向就可


跑馬拉松的人,路在心裡!正確的時間+正確的運動模式+正確的防護=馬拉松,馬拉松貴在堅持,但是每個跑馬者無不享受這一過程。


推薦閱讀:

進行諸如跑步、游泳等單人運動的時候都想些什麼,以打發無聊的運動時光?(特別是在沒有電視的單調背景下)
北馬賽後如何有效系統的恢復?
在長跑或登山(休閑性質)時適合背什麼樣的背包?

這個四年前的問題已經解決怎麼取消?
女生如何安排無氧訓練?
如果陳盆濱完成了的100個馬拉松的挑戰,吉尼斯記錄真的成立嗎?

TAG:跑步 | 馬拉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