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一款車的造型設計?
既可以從職業設計師的角度去看,也可以從消費者或旁觀者的角度去看。
--------
更多汽車造型設計話題討論正在進行 ? 知乎圓桌 - 汽車造型設計
很多答主已經說了,無非比例,姿態,曲面造型,主題,細節之類(proportion/theme/graphic/gesture etc. ) 也有人提到了市場關係。當然都很對,也稍有籠統。我覺得造型設計好壞的本質是有沒有成功的在視覺上講好這個產品和整個故事的關係。在視覺上怎麼manipulate讓人相信你的目的。
先說比例,首先我們知道造型設計師工作的時候布置已經定了,奧迪再怎麼設計比例也沒辦法弄出像寶馬那麼囂張的dash to axle. 這時候評價設計的好壞要看造型設計師不能決定比例的情況下來如何通過設計來表現出最好的比例。比如A柱和車前蓋(hood)接觸的部分,可以順著A柱拐上午,也可以平著切向a柱來延長dash to axle的視覺效果,雖然只有一點點。經典範例也是Opel肚子上那個弧線theme。為什麼是一條反弧線theme而不是其他,只是裝飾或特徵么?其實是給人一種視覺暗示讓人認為dash to axle其實是結束於這條反弧而不是門線。除了city car 或某些硬派SUV 或truck,大部分車型比例上都是越寬越扁越好看,好的設計,為了努力讓不可能加寬的車看起來好像寬一些,做了很多努力。比如前後車窗dlo的拐角都儘可能尖角非圓角,比如車燈的位置盡量分散,比如盡量製造橫長線延伸感,比如所有正前正后角度看出現的線都寧靠向邊緣不靠向內心。還比如bumper或者rocker部分的分材質處理,讓這輛車顯得更輕。評價車的造型可以看設計師在做哪些處理來用視覺傳達給客戶說這輛車的比例故事,是更強壯,更優雅,還是更敏捷。
DASH TO AXLE
其實奧迪這個門線已經掙扎過了,前門本身短,對比兩輛車方向盤和前門線的關係就知道已經在分
線上盡量顯得DASH TO AXLE長了
藍色的是本身的長度,粉色的是你的眼睛一直自動劃分的長度
那個A柱下面的小面面引導視線從HOOD到肩膀,而不是順著A柱上去了
智障兒童快樂多,這四個根本不要dash to axle,人家還要四輪四角,顯得空間大輪距長呢,我們根本不做那個小平面。
一個新語言 一個老設計, 看後窗和尾燈外撇的角度,感受為了視覺加寬的努力
又說姿態,車的姿態就像蓄勢待發的雄獅,後盤穩紮,肩膀後臀肌肉飽滿。突出豐滿的fender theme 永遠是更強壯的表示。頎長優雅的body side 整體感表現的是優雅尊貴。主題線不切進後fender是為了保證後腿的視覺推進力。這些舉例都是一個考量,判斷設計的好壞就是看是不是每一個展示姿態的元素都被考量到了,這些處理有沒有把想展示的姿態發揮到最好。
優雅王子樣:
JUKE再用一遍,強壯小蛤蟆樣
再說曲面,不是曲面好看就是成功,跟比例姿態一脈相承,每輛車有自己的故事,為什麼而生產,產品定位,目標市場等等等等。曲面的好壞本質上是品牌dna在該車產品目標上的執行質量。你要講的故事是什麼,是人群之中望了你一眼卻立馬就地石化不能呼吸不能再移開視線的驚艷。還是功成名就無需再展示羽翼銷售自己,靜靜隱於世間卻在行走轉身之際掩飾不住高貴沉穩的氣質,令有眼界的人一看便知「此人帝王之相,不是簡單人物!」,還是我已厭倦喧囂,只有你如此平淡坦誠,就這樣靜靜的陪伴,安全溫暖,最懂我。大眾拼了命的玩邏輯感,對於大眾(vw),成功設計是根線和每個細節必須有完整的環境關係,給你的就是這種看似中庸但是千錘百鍊的成熟完善,稜角凜冽,變化全在微妙之間。同樣的設計用來做雷諾雪鐵龍就是無聊保守不柔和。要是都玩同一招就沒意思了,比如雷諾要的是新穎吸睛,流動感的肌肉,新穎的texture和科技感,drama 和情感。同樣品牌nda結合產品類型小尺寸車態度溫和,豪華車簡單內斂,具體故事的講述就完整了。產品風格大家已經說了很多,現在做設計更看的是曲面主題是不是新穎。所有的設計都已經被做過了,現在設計師們追求的是更先進的生產工藝所提供的更微妙的變化,更深的雕塑面,漸消失的sharp line,前人不敢做或不看好的遺珠處理。圓潤曲面挖去一塊平整犀利的肌肉造成的反差效果,新材料的運用。等。評價設計不是拿尺子量,而是在故事講述的背景下玩味設計背後的迸發和神來之筆,是好是壞,這部分最見仁見智。
最後就是圖形和細節,最基本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大隔柵是暗示車的強壯引擎,高隔扇是尊貴,低隔扇是兇猛,大號燈顯得車小,同理小號細節可以突出車大。從中心放射開的線顯得凌厲,向下墜的線顯得沮喪。這些都是沒有生命的小碎片,但是具體到一個產品的具體故事,這些碎片呈現在設計師的腦海里作為一個個小坐標點,由此環境下電光火石一通,什麼樣的設計把這輛車該有的表情展示地最到位什麼就是好設計。我尊貴有力
我我我溫和不用那麼大口喘氣。。。。
說的亂七八糟的總而言之,舉了這麼多栗子就是想具體說明這個道理:評價一款車的造型就是看是不是每一個表現這輛車故事(目的)的元素都被考慮到了(理性邏輯思考能力),是不是每一個考慮都被巧妙有效的執行了(解決問題基本業務素養),執行的方式夠不夠獨特創新(藝術修養)。
量產車不犯錯就都不算丑
造型的語言是多種多樣的 消費者的審美也各不相同 所以評價一輛車造型的好壞 就從業人員的角度來說更多的是看它有沒有在自身所處的設計語言體系里出錯,如果題主有具體的車型 我可以試著具體分析下~
6.13更新部分內容
評論里有人問了,我就試著回答一下,設計這個東西本來就見仁見智,所以以下只是我個(hu)人(you)的(ni)觀(men)點(de)。我帶圖評論怎麼有一些留幾手的感覺。。。。。。下面有一些我個人的槽點,但並不代表我認為這輛車設計的不好,具體的解釋在回答的最後兩段。。。。也算是我對自己的洗白吧,哈哈哈哈
先放上蒙迪歐的圖Ford Mondeo (2013)
再放上這個 等下再說這輛Ford Evos Concept (2011)
總體來說,個人感覺蒙迪歐的設計在語言上跟得上,有豐富的曲面和線條非常三位的雕刻面,所有的圓角和曲線的關係也在該在的位置,運動B級車的感覺也能從fast-back和巨大的grille感覺到,但是問題就出在運動B級車這個問題上,一般來說這種車長接近5米的車我們中國媒體稱之為中級車,這種車基本的訴求是追求limousine的感覺,另外一點,在姿態上一般越低矮 視覺感覺越好,所以設計師會通過各種辦法增加「趴」在地上的感覺,車在行駛中是有方向性的,所以通過一些線條的引入,增加前沖的感覺可以增加運動感,但是越高級的或者越強調「平穩乘坐」感覺的車,特徵線往往會趨於水平甚至前高後低(如勞斯萊斯等)。在graphic上面,整體型的視覺上正梯形會比倒梯形更具侵略感。例如
所以矛盾來了:
腰線雖然絕對位置上是前低後高,但是由於和下面一個特徵線以及汽車方向性的原因,看上去反而是前高後低的,其實這也沒什麼,這兩根線的這種關係並不奇怪。主要的問題是引擎蓋和行李箱蓋的位置關係也近乎水平,B1太厚了(雖然分件已經靠下了,不知是總布置的原因還是什麼,整個前臉的元素都很高),整個車的Y0看上去是前高後低的,這些造型特徵和運動(雖然語言很運動,就是說吧*1和*2不統一的元素組合起來了)是矛盾的。以上是側視的大概感受。
6/12 晚更新
下面說說前臉,前臉的特徵是非常強的,就品牌識別來說是非常成功的,很多人說像阿斯頓馬丁,其實我覺得除了那個格柵的造型有點,其他地方几乎沒有相似,我覺得很有可能是銷售或者市場行為,4S銷售還有XX之家編輯坑設計師這種事情太常見了。前面說過了,因為之前圖上B1那段距離非常厚,因為引擎蓋上有4條特徵線,然而又沒有特別深反曲面來抵消,所以從正面看,中間拱起的很厲害,加上格柵那個graphic的上邊沿又太高,沒有足夠的距離來過度掉這個弧度,所以從正面看,格柵那個不規則六邊形的上沿也是向上拱的,但是實際上,如果參考我貼出那個紅色的概念車的話,應該強調頂視的弧度更能體現出本身的設計意圖(如下圖)。還有一點就是這個六邊形的格柵的線型在處理上有一些偏軟了,其實可以理解,因為很多圓角用來和周圍的曲面發生關係用以過度,但是看上去確實有些軟了。另外一個就是那個用來過度燈和格柵落差的那個小面,感覺上應該是個封閉的面,但是最後由漸消了,而且處理的非常均勻,沒有tention,感覺和周圍的語言格格不入。我個人感覺可以在燈的下面做一個cutting-out來把故事圓回來。保險杠挺三維的~挺好,但是感覺可以稍微簡化一下。關於尾部,感覺就是燈太短了,不利於營造扁寬的視覺感受。
下面說說內飾
和外形一樣內飾的語言一般來說有兩個常用的,一個叫driver-focus,還有個叫symmetric,前者一般感覺更運動,因為所有的元素會圍繞駕駛員展開,一些收音機面板空調面板也會傾斜像駕駛員幾度,另外一個就是以中心對稱,這樣可以顯得儀錶板更寬闊也更優雅,蒙迪歐這個就比較有意思了,我覺得和外形一樣,也是因為追求運動B級這個原因造成的(使用兩套語言)。首先第一眼看上去它是一個對稱的造型,但是仔細看了一個發現還有一根特徵線把組合儀錶以及收音機面板還有空調出風口包到了一起,這又是driver-focus了,這樣的設計其實非常好,並不是不好,我覺哦做到這樣已經可以表現運動B級的感覺了,但是,非常多的折邊的deco以及出風口形狀,又顯得非常運動,比較難以接受的是,這個特徵還是以非常2D的方式呈現的,圖形而圖形有些over-design了。彷彿聽見了我說的這句副駕側的DECO還有出風口,加上門內開扳手和門板DECO出現了大量3d的元素。。。但是其他地方太平了,這個不是視覺中心的地方突然湧出一堆造型,有些不明白原因。另外吐槽一點,塑料件噴銀漆對豪華感的提升只有反作用,會顯得更塑料。
以上就是我大概的想法,其實大家都知道設計一輛車的時候有很多的限制,往往不能隨心所欲,很多時候的妥協也不僅僅是對外部原因(外部原因包括工程等等)的,有很多偶然的因素會造成一些設計上的結果,我在這裡大部分的是挑錯和吐槽,但不代表我的水平比設計這輛車的設計師高,說實話我還沒有做過全新整車項目,說通俗點我是事後諸葛,而且我的這些槽點也可能恰恰就是當事設計師追求的,還是那句話設計這個東西見仁見智,一切都不是絕對的。
另外還有一點,以上的評價僅僅是從一些比較細節和所謂「優化」的角度來評價,而且蒙迪歐是一輛多年前設計的量產車型了,從Ford Evos Concept (2011)的時間來說2011年這輛車就已經至少設計完成絕大部分了。說實話,這是一個比較狹窄的視角,有些時候往往要結合車型所處的市場環境,還有品牌的整體戰略,集團內部的品牌差異化戰略,各個車型的高低搭配來統一評價,如果說福克斯設計的感覺比蒙迪歐更豪華,我感覺這個反而是失敗的,因為這設計師沒法做到收放自如。總的來說評價一輛車是挺複雜的。摘抄我們工作室的研究成果,汽車造型評價和認知,主要是三個方面,即體量,形面和圖形。圖形是最容易被用戶看到的,比如奧迪的大嘴進氣格柵,菲亞特伍佰的圓眼睛等等。體量是一輛車美不美的標準,就像是服裝的版型,用戶能夠感覺到體量層面的美醜,但是往往說不出來原因。而形面則是設計師較為關注的,一個曲面的走向,光流,以及和其他曲面的銜接,都體現了主機廠對於造型能力的掌控。
具體說來,針對不同的用戶,車型的風格(包括體量形面圖形)也要有所側重,比如smart針對的就是城市單身青年,愛玩,有經濟能力,樂於接受新鮮事物,所以造型的運動感和時尚因素都占很大比重。再比如,奧迪A6或者A8,面向的就是中年成熟,事業有成的老闆,所以造型中展現出來的豪華,大方,氣派特徵等等,堅決不可能做成可愛卡通的QQ風格。
首先看比例和姿態,大部分的車的造比例建立在總布置的基礎上。比如前置前驅或者前置後驅車。這是整個比例,可以一眼就看出是不是好車。比例對氣勢的影響很大。再一個就是曲面造型了,首先曲面要飽滿,然後曲面上加的特徵要和諧和整輛車的姿態結合起來,比如運動車型想嘉年華這種的,姿態是上揚的,很有張力。而像,賓利勞斯萊斯這種的姿態是略微下沉的,比較優雅。然後最重要的就是前臉和窗戶的型了,他們一定要和諧一致。這就要提到最基本的設計問題了,這個很能看出一個設計師平面的基本功,各個元素,圓的方的,要能很好的融合,在和諧的情況下有一定的對比,這樣整個造型才能有一個吸引人的點。以上是本人對汽車設計的淺薄認識,希望和大家一起討論
從美學角度來說,可以看車身的比例和尺度是否和諧,包括整體的比例,前後比例,上下比例。整體比例方面,一般高檔的車都很修長很舒展,整體比例值(軸距與車高的比值)很大,如賓士s級轎車整體比例值在2左右。前後比例方面,三廂車要注意前後懸的長度差異,使汽車前後視覺上比重比較均衡。上下比例方面,肩線把汽車分割成上部的車頂,車窗艙和下部的車肚,好的比例會使人感覺比例協調重心穩定。
另外可以注意觀察轎車的造型特徵線(肩線,腰線,裙線,輪拱線,窗形線,側輪廓線,車門的分型線等)。不同的車型這些線條的風格是不同的,SUV線條通常硬朗,凌厲,凸顯出力量感和越野性;法拉利等跑車的線條通常流暢,富有張力,曲面往往是流線形,適應於運動,張揚的風格特性;勞斯萊斯等豪華車的線條通常平直,給人穩重,古典的感覺;還有的車如甲殼蟲等多用圓潤的弧線,顯得可愛俏皮。
從功能方面說,汽車的造型會影響汽車的操控性和內部空間的實用性。操控性包括穩定性和空氣動力性。車太高太窄容易側翻,比如高長直的油罐車。轎車的車身有高度限制,跑車則高度更低,才能在行駛時良好地貼地。空氣動力性關係到汽車是否經濟節能,好的空氣動力性的車通常有專門設計的擾流部件來降低氣動阻力與氣動升力,且多呈流線形。
從汽車的裝配和總布置方面說,汽車造型要與汽車動力系統,轉向系統,電氣系統,地盤系統等的布置相適應。造型設計要匹配現有的生產條件,技術和材料,而並非天馬行空的想像,否則只能是停留在紙上的效果圖。
設計是否有自己的追捧者是關鍵,有些人深惡痛絕,有些人愛不釋手,這樣的設計才有個性與市場。如果設計得人們都可以接受但是不熱衷於它,那麼這款設計就沒有市場。
車的結構設計我不太了解,不過在外觀設計方面我認為車的外觀設計需要有自己品牌的魂魄。比如陸虎攬勝極光系列帶來的台階試車燈;賓士全系新車車身側面的兩根刀鋒線條;標緻的鯊嘴;馬自達的裁衣刀流線設計;蘭博基尼的切面設計;保時捷的青蛙燈;帕加尼的四眼;柯尼賽格的戰機座艙等等。 有了外觀靈魂的品牌才能夠有獨特的設計基礎,也會在此基礎上得到獨特的創意。
故而,要評價一款車的造型設計,我認為決定性因素在於設計有無獨特靈魂和有無狂熱的消費者。
我非常喜歡美國50年代汽車設計風格。那個時代的美國人都充滿著希望與朝氣。那個時代的美國優雅與現代並存,與後來的嬉皮士惡俗氛圍簡直是天壤之別。那個時代美國男性出門還都需要西裝革履並戴帽子,女性也穿著連衣裙,留著和30年代女明星一樣嫵媚的大波浪髮型。50年代的美國汽車流行火箭設計,大氣而不失古樸;反觀60年代開始產生的嬉皮士運動導致美國男性故意不修篇幅,穿著造型誇張難看的西服,女性的爆炸頭也實在看不出有什麼美感(美國人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留下了穿著土氣的惡名)60-80年代這20年汽車的設計更走的是方塊路線(如果不知道哪有多醜可以在網上查查第一代高爾夫與帕薩特,感覺當時全世界的汽車設計師都吃翔了)事實上50年代也是美國人自己最懷念的時代,當時美國遙遙領先於全世界,民風也保守,社會治安也好。
汽車外形設計有個段子,問:什麼事造型最重要的因素? 答:比例,比例,比例。
汽車每個部分間的比例都是相互影響的,一個部分改變了比例,很可能原本協調的外形看起來就會給人奇怪的感覺
比例有多重要,請上圖
想來點輕口味:
同樣是飛度,上圖和下圖兩款的區別基本就是虛線往右的後車廂部分,一長一短兩款車尾,裝在同一個身段上,給人的感受完全不同。
登場!!!主角是最近小火的斯馬特(SMART)
這是原本呆萌可愛的樣子
很多車主都喜歡給自己的愛車改大輪圈,好壞我說不準,但把原圖只改變輪圈的比例,你們還覺得它還是原來的那個感覺嗎
讓我們繼續試下把輪胎輪拱的比例一起改小……
讓我想起了山城重慶的「三輪車」……
作為一個之前搞過設計工作的,對於DS5的設計充滿敬意。。。
各位朋友都對細節上的標準做了深入的答覆,
尤其是付女士的回答,
已近完美,
明白了這些細節知識的基礎上,
就可以簡單看出一款車,
在整體型面和部件布局上,是否簡潔,是否大氣,是否飽滿,
在線條處理上,是否簡潔,是否流暢,
從而明白該設計是否成功。
當然,諸位也都提到,除非是全新車型,否則設計完全受限於該車型的平台。
這時候,就看設計師的出色發揮了。
從一名非專業人士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我認為針對一款車得造型設計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來評價:首先是一輛車的線條。一輛車從設計圖紙再到量產銷售,都伴隨著車身線條的變化修改,一輛車是否有足夠引人的外形與線條的運用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車身腰線、發動機蓋得線條還有A柱到C柱的過度,設計的好,足以讓人一眼就能記住這輛車,設計的不好,便會貽笑大方。比如DS汽車的5LS,划過車頂的鍍鉻裝飾條便是它最明顯的識別碼,讓它在馬路上變的異常明顯,許多消費者也因為它的流暢大氣的線條鍾情於它。
其次,汽車的造型脫離不了比例的控制。發動機艙、駕駛艙和尾部的合理分配才能使車身的整體造型看起來足夠和諧。
再次,汽車的造型設計和車身的漆面配色有著密切聯繫。
最後,適當的空氣學套件和裝飾配件可以對汽車造型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時代不同審美不同。
作為消費者,我的關注點在於沒有「過度設計」——沒有亂七八糟的線條或者鍍鉻裝飾。
典型的反面例子就是比亞迪的秦和唐
其實這倆也不是很典型,我說不好這倆到底是沒有設計還是設計泛濫
這個沒有一概而論的答案。
首先評價者本身就形形色色,評價車的角度又千差萬別,答案就是有無數種評價方法。
要從真正意義上來說評價,首先至少要界定評價的角度,比如說從燃油經濟性方面評價,從外觀時尚感方面評價,從駕駛舒適程度評價等等
怎麼說呢,我不是學汽車設計的但又很喜歡車。如何評價一款車的造型設計——這真不是一兩句就能說清楚的。因為現在越來越多的看重客戶體驗,我喜歡一款車的造型與否從來不看別人的評價,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偏重的角度也千差萬別。我喜歡兩類車,一個是野馬類的肌肉型,一個是厚實凝重的方方正正的類型,(一看就知道我說的很不專業吧)。凝重大氣力量十足,等到開的時候又會覺得笨重,進車位都不方便
賓士的中控讓我沉醉。
從消費者角度:外形設計符合了對自我形象定位的預期。比如財大氣粗就要一個大。內斂的性格要的是不張揚。生命在怒放的喜歡閃閃亮,鍍鉻狂魔出沒。女性喜歡小巧的。想要區別一般女性的就要搞個極端的,趨向於霸氣...所以符合預期的就是好看的。
從製造者角度:外形的設計要符合生產線規格,太出位就要換壓力機、托盤、抱具...成本就上去了。事實上託大眾的福,現在汽車都是平台化,一個系列的大小一樣,外形不會巨變。所以製造者不去評價造型設計,他們評價造型的時候,就站在了消費者那邊。
從設計者角度:有兩個重要的詞,「傳承」和「趨勢」。大牌汽車都有自己的外形元素。外形設計也會尊重市場,平衡了自家企業的元素和市場要求的外形就是好外形。如果不小心引領了一下潮流,那麼就是經典外形了。
從銷售角度:太奇怪的賣不出去幾台,不好;太丑的賣不出去,不好;太像鄰居的跌份兒,不好;其實銷售最在意的是能不能賺錢,不能賺錢的,就都不好。
從企業主角度:我要大賣走量,我就去逆向卡羅拉,所以卡羅拉就是好外形;要避專利,那麼老來俏的外形是最得我心的;我要項目經費,最好一筆接一筆,那麼所有醜陋外形就是好外形了。我覺得還是看個人喜好,我本人就比較喜歡保時捷和法拉利跑車的造型,前面有點點的弧度,還像玩具的款,而同樣是好車的蘭博基尼我就不喜歡,外形整體就特別霸氣。總的來說,我認為大家評價時還是首先會根據車的牌子來評價,一款好車一出大家就會怎麼好怎麼好地評,而一款普通的車大家也只會評一句:出新款了。這只是我個人的觀點了。
從空氣動力學的角度來說,汽車的整體造型和關鍵部位的細節造型會影響風阻係數,從而影響油耗性能。造型美觀和氣動性能通常是此消彼長的,好的造型要儘可能做到兩者兼顧
有哪位大神評價一下吉利熊貓……好像知道大神們神馬態度,嘻嘻
推薦閱讀:
※對於汽車界的某些神秘加成,大家怎麼看?
※在哈工大HRT車隊是怎樣一番體驗?
※都說PSA技術落後,為什麼PSA玩賽車風生水起?
※為什麼賽車的塗裝都是些幾何圖案,而不是噴火龍或者藏獒什麼的這些霸氣的圖案?
※以現在汽車電子化,智能化的趨勢下,讀汽車工程專業還是進入汽車行業的首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