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想知道芭蕾舞Copellia講的是什麼樣的一個故事?

因為特別想去看一場芭蕾舞,最近能夠購買到的票就是這部叫做Copellia的芭蕾。我想說對它有點了解了之後再去看。像胡桃夾子,天鵝湖之類的還能理解,但是這部叫做Copellia的真的沒有聽說過。有中文翻譯嗎?有原型的故事嗎?主要講的是什麼樣的故事呢?


謝邀。原來英國國家芭蕾舞團來華演出的時候寫過一篇這個舞劇背後的故事,這裡正好可以分享一下:

就像秀蘭·鄧波兒在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走紅一樣,芭蕾舞劇《葛蓓莉婭》的問世,也正值灰暗的時刻。這部嬉鬧的舞劇首演於1870年、剛剛陷入普法戰爭的法國。首輪演出甚至因為普魯士軍隊包圍巴黎而不得不中止。兵臨城下的日子結束,飾演斯萬妮爾達的16歲少女博扎姬染上天花,扮演科學家葛佩琉斯的年邁舞者不幸去世。然而這些接踵而來的意外也無法阻止人們追求歡樂。從19世紀到今天,這部浪漫主義經典從法國跳到了世界各地,因為「它給人以歡樂,暫時忘卻現實中的煩惱」

和所有廣為流傳的喜劇故事一樣,《葛蓓莉婭》有令人捧腹的笑料,讓人錯愕的誤會,當然還有一個圓滿的大結局。年輕人弗朗茲迷戀上坐在怪老頭葛佩琉斯陽台上的美麗姑娘葛蓓莉婭,這招來了未婚妻斯萬達尼爾的嫉妒。趁著葛佩琉斯喝醉酒,醋意正濃的女主角偷了他的鑰匙,帶著女伴潛入他的家中一探究竟,不想卻將爬陽台想和葛蓓莉婭幽會的弗蘭斯抓個正著。不像《吉賽爾》里無法追憶也無從彌補的惘然真情,《葛蓓莉婭》里,通過鑲著琺琅眼睛的人偶娃娃葛蓓莉婭,不諳愛情真諦的毛頭小伙最終懂得了珍惜眼前人。

讓人頗為心有餘悸的是,這出舞劇源自詩人E.T.A.霍夫曼(E.T.A. Hoffmann)在1816年的小說《睡魔》。就在兩年之後,瑪麗·雪萊著名的《弗蘭肯斯坦》問世:科學家發明了怪物,卻無法控制,更滿足不了其渴望。無論是《睡魔》還是《弗蘭肯斯坦》,兩則故事都離不開機器人、嫉妒、貪慾與死亡——全部都是蒸汽革命時代時髦的文學元素。

E.T.A.霍夫曼(E.T.A. Hoffmann)

霍夫曼筆下人偶畸戀的故事還曾被奧芬巴赫搬進歌劇《霍夫曼的故事》。歌劇中犯下烏龍的不再是傻小子,而是詩人霍夫曼自己。這個浪漫主義詩人在酒館中尋找靈感,在裙擺間尋找真愛。他愛上了朋友家一個精巧可愛的女孩,然而這個讓他著迷耳朵美人不過是一個能美妙歌唱的機器娃娃。一曲花腔《玩偶之歌》之後,可憐的機器娃娃「砰」得一聲變成零件,霍夫曼的愛情美夢也宣告破滅。

他的另一個故事《胡桃夾子與鼠王》,後來成為另一出世界知名的芭蕾舞劇。在E.T.A.霍夫曼揚名之後,「霍夫曼」成為很多文藝作品中循環的母題。英國小說家安吉拉.卡特筆下的《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慾望機器》里,那個貫穿始終、哥特意味十足的自大男性形象,顯然也是從這其中脫胎而出。

相比充滿了哥特意味的文學故事、以悵然收場的歌劇,霍夫曼筆下的人偶之戀,走上芭蕾舞台的面貌格外喜氣洋洋。在19世紀60年代,編導聖·萊翁用了三年時間醞釀創作。他仔細剔除了故事裡所有的陰暗元素,讓這出舞劇適合全家老少一齊觀看。里奧·德利伯(Léo Delibes)為這出三幕舞劇譜寫了洋溢著歡快氣息的音樂,聖·萊翁親自挑選16歲的少女飾演斯萬尼爾達,還選了一個同齡的少女反串弗朗茲。因為這些新鮮稚氣的面孔,舞劇很快大受歡迎。上層貴族為精緻的人偶娃娃鼓掌喝彩,老百姓也喜歡劇里鬧哄哄的鄉村生活。

首演中飾演斯萬妮爾達的16歲少女博扎姬

舞劇以玩偶的名字——「葛佩莉婭」命名,然而真正的主角並不是這個不會說、不會動的機器娃娃。而是帶有點大小姐性格的美人斯萬尼爾達。就像通俗小說里那些侍貌而嬌的姑娘一樣,她的所作所為帶有一點無法無天的勁頭,但卻無法讓人真正記恨。

後來有舞評曾同情這部舞劇中可憐的怪老頭:他無依無靠,因為自己的發明創造,受到整個村落的嘲弄;即便在男女主人公訂婚的美滿結局之下,他形單影隻的身影也透露出落寞——他也許是大團圓結局中唯一的被損害和被侮辱者。然而這個怪老頭,也絕不像單純的舞評人想像的那麼善良。劇中他的所作所為,有些讓人細思恐極。特別是他曾經嘗試對傻小子所做的事情:他逮到闖入家中的傻小子,下藥將其放倒,將他四肢連上電極,指望用活人的「精神力」將機器娃娃發動成會跳會說的真人。幸好這時斯萬達尼爾已經喬裝成機器娃娃,而科學怪人的科技並不足以害人,這才讓整個舞劇維持著無害的嬉鬧感。

20世紀伊始,經由俄羅斯編舞大師馬里烏斯·彼季帕重新編舞,《葛佩莉亞》行走到更遠的地方。1944年,就在二戰戰火正酣之時,詩人埃德溫·登比(Edwin Denby)在美國觀看後寫道:「如果說《吉賽爾》是芭蕾里的《哈姆雷特》,《葛蓓莉婭》就相當於《第十二夜》——一部喜劇的經典。」

2014年,英國國家芭蕾舞團將19世紀的鄉村喜劇重新包裝,再度搬上舞台。在彼季帕經典版本上進行改編的,是已入八旬年歲的英國編舞家羅奈·海德(Ronald Hynd)。對這個白髮蒼蒼的老人而言,《葛蓓莉婭》既是自己對芭蕾舞的初體驗,也意味著美好生活序幕的開啟。14歲那年,這個憧憬舞台的倫敦少年第一次觀看了一部完整芭蕾舞劇。他異常清晰地記得,那是1945年,一個陰冷的星期三下午。漫長的世界大戰終於結束,在炮彈的滿目瘡痍之上,人們從人偶娃娃的足尖獲得了歡笑。


葛佩莉亞_百度百科


推薦閱讀:

網上爆料的上海芭蕾舞學校的事情是真的嗎?有學芭蕾的出來說明一下真實情況唄
怎樣能不學芭蕾也能擁有芭蕾舞者的氣質?
成人芭蕾怎麼做好起步準備?
蛙泳對芭蕾開胯的幫助?
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芭蕾舞劇每年殺一個少女祭祀的風俗在俄羅斯持續多久?

TAG:芭蕾舞 |